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邓恩爱情诗圆形意象的隐喻意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刘富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59-62,共4页
英国玄学派诗歌领袖约翰.邓恩诗作笔法奇特,妙想连篇,似非而是。这种“新奇的”玄学诗风往往借助隐喻。如按传统修辞学的观点把隐喻视为一种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把隐喻两个项的相似点局限于对词语的分析,邓恩式隐喻显得“牵强附会,荒诞... 英国玄学派诗歌领袖约翰.邓恩诗作笔法奇特,妙想连篇,似非而是。这种“新奇的”玄学诗风往往借助隐喻。如按传统修辞学的观点把隐喻视为一种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把隐喻两个项的相似点局限于对词语的分析,邓恩式隐喻显得“牵强附会,荒诞不经”。理查兹博士的“互相作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指出,隐喻是思维的互相交流而非词语的相互作用。这一理论对邓恩的奇喻有很强的解释力。文章试用这一理论分析邓恩爱情诗中圆形意象的隐喻意义,为解读邓恩爱情诗再提供一个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翰·邓恩 圆形意象 隐喻 修辞学 互相作用理论
下载PDF
药草诚多喻:论唐诗的药意象 被引量:3
2
作者 左鹏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7-55,共9页
唐诗中的药意象所隐含的社会文化意义有二:第一,因疾病所表达的身体政治的隐喻,用以治疗疾病的药也由此被赋予了解救人生困厄含义;第二,虽然炼丹服食在唐代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炼丹技术始终只被少数人所掌握,文人们对于丹药的喜好,多... 唐诗中的药意象所隐含的社会文化意义有二:第一,因疾病所表达的身体政治的隐喻,用以治疗疾病的药也由此被赋予了解救人生困厄含义;第二,虽然炼丹服食在唐代拥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但炼丹技术始终只被少数人所掌握,文人们对于丹药的喜好,多体现在服食而非炼制方面。药意象的蕴义在不同的时代有所变化,即由最初表达文人士大夫淡泊名利、保全天真的隐逸情怀,到反映文人们亦官亦隐、泯灭出处的精神追求,最后成为谋取功名富贵的象征。换言之,药与隐逸文化的关系,折射出唐代文人士大夫阶层内在结构的变迁以及他们精神的蜕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药意象 隐喻
下载PDF
易、道相关"舆"象索隐 被引量:3
3
作者 臧守虎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66-74,共9页
物象、象喻在《易经》和道家文献中的大量运用,不仅表现为一种修辞手段,而更表现为一种思维方式。破解其中的象喻是探得这些经典文献的理蕴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所必须的。道家文献与《易经》在相关于"舆"象的象征意义上有... 物象、象喻在《易经》和道家文献中的大量运用,不仅表现为一种修辞手段,而更表现为一种思维方式。破解其中的象喻是探得这些经典文献的理蕴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所必须的。道家文献与《易经》在相关于"舆"象的象征意义上有很多相互关联之处。本文在道家思想受《易经》影响的认识基础上,对《易经》中的《坤》、《姤》、《剥》、《大壮》、《乾》等卦与道家文献的相关车舆之象的象征意义进行相互阐发,并据以对《易经》与道家文献中涉及到车舆之象的文句进行诠释,以此探讨道家文献与《易经》在内在思想上的异同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道家 象喻
下载PDF
莫言小说中的病态隐喻 被引量:3
4
作者 贺滟波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38-41,共4页
莫言小说中的神秘意象、奇诡想象带有病态化审美趋向,这历来是评论家们争论的焦点。莫言小说中的病态化审美倾向是民族集体文化心理积淀而成的一种审美范畴,同时也表征了鲁迅沉痛批判国民性的小说精神的遗失。另外,莫言在文人商品化的... 莫言小说中的神秘意象、奇诡想象带有病态化审美趋向,这历来是评论家们争论的焦点。莫言小说中的病态化审美倾向是民族集体文化心理积淀而成的一种审美范畴,同时也表征了鲁迅沉痛批判国民性的小说精神的遗失。另外,莫言在文人商品化的过程中,对"写什么"、"为谁写"、"给谁看"问题的矛盾之处也成为其病态化审美倾向的渊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秘意象 病态隐喻 小说精神
下载PDF
从《道德经》英译的象喻与隐喻看东西方思维差异——以James Legge、Charles Muller、林语堂、许渊冲英译本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左步雷 《语言教育》 2013年第2期68-73,84,共7页
明喻和暗喻,是修辞格,更是象喻与隐喻思维的核心内容。《道德经》中使用明喻和暗喻的地方很多。本文以James Legge、Charles Muller、林语堂、许渊冲的《道德经》英译本为例,着重说明《道德经》中象喻与隐喻的本体、喻体、喻词等英... 明喻和暗喻,是修辞格,更是象喻与隐喻思维的核心内容。《道德经》中使用明喻和暗喻的地方很多。本文以James Legge、Charles Muller、林语堂、许渊冲的《道德经》英译本为例,着重说明《道德经》中象喻与隐喻的本体、喻体、喻词等英译,有着不同的用词和句式特点,不可避免地在译本中留下东西方思维的痕迹:整体与局部、具体与抽象、悟性与理性、主观与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经》 象喻 隐喻 思维差异
下载PDF
中国现代诗歌隐喻诗学的系统探讨与体系建构——评叶琼琼的《隐喻与中国现代诗歌研究》
6
作者 刘雨晴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178-182,共5页
叶琼琼的专著《隐喻与中国现代诗歌研究》打通语言学、诗学与传播学等范畴,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将中国现代诗歌隐喻研究置于东西方隐喻研究史进行对比分析,对隐喻的定义进行了创造性阐释。该著从意象、词汇和结构三个角度切入,对中国现代... 叶琼琼的专著《隐喻与中国现代诗歌研究》打通语言学、诗学与传播学等范畴,以开阔的学术视野将中国现代诗歌隐喻研究置于东西方隐喻研究史进行对比分析,对隐喻的定义进行了创造性阐释。该著从意象、词汇和结构三个角度切入,对中国现代诗歌隐喻研究进行体系化、立体化研究,搭建了一个具有本土性的现代隐喻诗学概念话语体系,对现代隐喻诗学的系统性理论建设起到了比较重要的作用。该著研究方法新颖独特,采用语义分析、数据统计法以及纵横分析等方法,有效避免了主观定论以及模糊表达,使用量化指标的表述显得精确而可信。《隐喻与中国现代诗歌》一书可谓是中国现代诗歌本体研究的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诗歌 词汇隐喻 结构隐喻 意象隐喻
下载PDF
论《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白色意象 被引量:1
7
作者 潘浩正 《长春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59-64,共6页
美国作家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具有现代主义先锋性质。作品使用了象征、隐喻等手法,其中色彩的运用尤为突出。本文试从显性白色意象与隐性白色意象的角度,分析这些意象对人物性格的多方面建构。白色意象的反复出现与组合... 美国作家菲兹杰拉德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具有现代主义先锋性质。作品使用了象征、隐喻等手法,其中色彩的运用尤为突出。本文试从显性白色意象与隐性白色意象的角度,分析这些意象对人物性格的多方面建构。白色意象的反复出现与组合,被作家赋予了既纯洁又空洞的双重象征意味,蕴含着菲兹杰拉德对“美国梦”、虚华腐朽的美国上流社会的认识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了不起的盖茨比》 白色意象 隐喻 象征
下载PDF
沈从文艺术创作的柔性之美
8
作者 赵玲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6年第2期54-57,共4页
沈从文的艺术创作表现出鲜明的柔性之美,具体表现在:同情弱者,追求人与自然合一;在意象营造上常常选取水、月、女人等阴柔之美的对象;在创作策略上常常用隐喻的方式反映都市中的病态现象;在语言运用上选用富有柔性之美的语言进行创作,... 沈从文的艺术创作表现出鲜明的柔性之美,具体表现在:同情弱者,追求人与自然合一;在意象营造上常常选取水、月、女人等阴柔之美的对象;在创作策略上常常用隐喻的方式反映都市中的病态现象;在语言运用上选用富有柔性之美的语言进行创作,作品充满自然柔性;总体上表现出一种柔性的美学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之美 人性重塑 意象 隐喻
下载PDF
风险动物园(Ⅲ):基于动物意象的风险隐喻认知机制与作用路径 被引量:1
9
作者 佟瑞鹏 胡向阳 +1 位作者 袁嘉淙 王登辉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7,共7页
为探究动物意象在风险隐喻中的认知建构机制与作用路径,挖掘动物意象与风险类型之间的关联属性。从认知科学视域,解析动物意象中蕴含的风险属性内涵;分别从风险隐喻认知建构、认知过程和认知思维3个方面解析动物意象的认知机制;并从作... 为探究动物意象在风险隐喻中的认知建构机制与作用路径,挖掘动物意象与风险类型之间的关联属性。从认知科学视域,解析动物意象中蕴含的风险属性内涵;分别从风险隐喻认知建构、认知过程和认知思维3个方面解析动物意象的认知机制;并从作用效能和传播路径2个方面探究风险隐喻的作用效能。结果表明:风险隐喻借助动物意象来表征不同类型风险的存在差异,通过由动物空间形象到动物图式意象的结构转换,传达风险事件的概念结构。风险隐喻作为风险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其传播过程是文化场、知识场和实践场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按照“技能-规则-知识”架构理解和接受风险隐喻信息,其行为、态度朝着预期目标改变,以实现风险隐喻的预期效果,拓展风险认知和风险沟通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动物园 动物意象 风险隐喻 认知机制 作用路径
下载PDF
论电影艺术内在意蕴的构成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年春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 2004年第2期75-78,共4页
电影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对象 ,以其独有的言说方式和表达手段 ,构成了自己内在的艺术意蕴。由于电影语言的可视、可听性和形象呈现的逼真性 ,使其艺术意蕴在指向性和多维性的碰撞中呈现出不同层次的丰富性。这样就构成了... 电影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和审美对象 ,以其独有的言说方式和表达手段 ,构成了自己内在的艺术意蕴。由于电影语言的可视、可听性和形象呈现的逼真性 ,使其艺术意蕴在指向性和多维性的碰撞中呈现出不同层次的丰富性。这样就构成了电影艺术的内在意蕴 ,即电影语言的隐喻性、电影形象的象征性和深层结构的哲理性 ,三者互为一体 ,构成一个完整的互动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艺术 意蕴 隐喻性 象征性 哲理性 电影语言 电影形象 深层结构
下载PDF
通感隐喻的认知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灵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8-70,共3页
通感隐喻大量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不但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也是一种认知现象,它具有明显的认知性。它的认知实现主要依靠意象图式和隐喻模式,通过从某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向另一感官范畴的认知域映射而实现认知世界和表达思想的目的。
关键词 通感隐喻 认知性 认知理据 意象图式 隐喻模式
下载PDF
明清《西游记》插图动植物意象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梓烨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9年第4期64-71,共8页
明清《西游记》插图中动植物意象的符号化,是绘工对文字意图之接受和再造的体现。插图作为民俗画的一种,受到文人画由上而下的渗透和影响。杨闽斋本等插图中的动物意象呈现出省略与符号化特征,而于世德堂本、李卓吾评本和杨东来评本插... 明清《西游记》插图中动植物意象的符号化,是绘工对文字意图之接受和再造的体现。插图作为民俗画的一种,受到文人画由上而下的渗透和影响。杨闽斋本等插图中的动物意象呈现出省略与符号化特征,而于世德堂本、李卓吾评本和杨东来评本插图出现的植物意象中,"松""柳"对于文本意义的丰富,以及绘工对"竹""芭蕉"的"隐喻"接受与再造,对原著造成了多义化解读。而"梅""燕"等意象在插图中的作用体现为装饰功能,是小说插图受戏曲影响、进行模式化创作的一种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插图 动物意象 植物意象 隐喻
原文传递
雕琢与隐喻——对古典诗歌与现代诗歌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家林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6-30,共5页
古典诗词以形式精美著称于世。从《诗经》到元曲,古典诗词走的是雕琢之路,其表现是锤炼字词,安排平仄,押韵对仗,样样追求精致。现代诗歌是反映现代人精神世界的高雅手段,为了创新它打破了以往诗词的限制,走了一条隐喻之路,并且在形式上... 古典诗词以形式精美著称于世。从《诗经》到元曲,古典诗词走的是雕琢之路,其表现是锤炼字词,安排平仄,押韵对仗,样样追求精致。现代诗歌是反映现代人精神世界的高雅手段,为了创新它打破了以往诗词的限制,走了一条隐喻之路,并且在形式上趋向散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雕琢 隐喻 方法
下载PDF
让生命飞扬——《当我死时》意象剖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幼萍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年第20期178-181,共4页
《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在我死时》是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精品之一。在诗的译介过程中,由于译者"信仰"不对称,导致诗歌意象扭曲。保留原诗的意象有赖于文字隐喻的识解。Fly,death,Fly,King,light,I could not see... 《我听到苍蝇的嗡嗡声-在我死时》是狄金森"死亡主题"诗歌的精品之一。在诗的译介过程中,由于译者"信仰"不对称,导致诗歌意象扭曲。保留原诗的意象有赖于文字隐喻的识解。Fly,death,Fly,King,light,I could not see to see等文辞构成的迷宫在文本解读中逐渐醒目:"死"即灵"飞扬";"死"即"来生"。诗歌描绘一幅静谧的"死亡"场面,上帝光临,灵魂飞跃。这首诗的社会意义在于诗人独特视角:从僵直身体中,生命飞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亡 飞扬 意象 诗学认知
下载PDF
李白诗歌中水意象的概念隐喻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丽荣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6-48,共3页
从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来看,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体现了诗人的时间意识、忧郁情结和或执着或放下的心态。在诗歌中,诗人化抽象为具体,用永不停歇的流水表示时间的不断前移,用断不了的水流表达绵绵不绝的愁绪,用奔流、静水... 从莱考夫和约翰逊提出的概念隐喻理论来看,李白诗歌中的水意象体现了诗人的时间意识、忧郁情结和或执着或放下的心态。在诗歌中,诗人化抽象为具体,用永不停歇的流水表示时间的不断前移,用断不了的水流表达绵绵不绝的愁绪,用奔流、静水分别揭示执着、放下的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意象 概念隐喻 李白诗歌 认知分析
下载PDF
宋代闺怨仕女图中水意象的诗性隐喻与隐性叙事
16
作者 王宗英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02-107,共6页
文学与绘画的某些门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形成跨媒介的钩联与融通。宋代闺怨仕女画与诗词的同意象互文互构,既是长期以来文学对绘画的强势影响所致,也是宋代细腻婉约的时代文艺风格使然。本文以《绣栊晓镜图》和《妆靓仕女图》为例,... 文学与绘画的某些门类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形成跨媒介的钩联与融通。宋代闺怨仕女画与诗词的同意象互文互构,既是长期以来文学对绘画的强势影响所致,也是宋代细腻婉约的时代文艺风格使然。本文以《绣栊晓镜图》和《妆靓仕女图》为例,以画中的水意象为切入点,挖掘宋代闺怨仕女图中水意象牵引下的诗性隐喻与隐性叙事,探索宋代仕女画中隐含的时代文艺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意象 闺怨仕女画 诗性隐喻 隐性叙事 跨媒介
下载PDF
《本草纲目》药名词汇隐喻命名的意象图式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涂海强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71-75,共5页
基于认知主体选择的参数和变量信息以及研究文本、语料、视角的多元特性,目前意象图式还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调查《本草纲目》药名词汇隐喻命名的方式,考察药名别名词汇与正名之间的映射路径,论文提出... 基于认知主体选择的参数和变量信息以及研究文本、语料、视角的多元特性,目前意象图式还处于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意象图式理论,调查《本草纲目》药名词汇隐喻命名的方式,考察药名别名词汇与正名之间的映射路径,论文提出药名词汇隐喻命名的意象图式主要有:部分——整体图式、感官图式、空间图式、文化图式、事件图式、实用图式以及复合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草纲目》 药名词汇 意象图式 隐喻
下载PDF
时代背后的无声呼唤--《陆犯焉识》的文本隐喻分析
18
作者 李英 张欣欣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50-53,共4页
《陆犯焉识》是一部隐喻色彩浓厚的长篇小说。其中的意象隐喻了知识分子的艰难处境,形象隐喻了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整体则隐喻了特殊时代背景下政治与人生的互渗。细读文本,严歌苓对特定人物生活的细致描写,隐喻性的为读者展现了老一代... 《陆犯焉识》是一部隐喻色彩浓厚的长篇小说。其中的意象隐喻了知识分子的艰难处境,形象隐喻了知识分子的悲剧命运,整体则隐喻了特殊时代背景下政治与人生的互渗。细读文本,严歌苓对特定人物生活的细致描写,隐喻性的为读者展现了老一代知识分子在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艰难选择和政治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象隐喻 形象隐喻 整体隐喻 《陆犯焉识》
下载PDF
译诗之道与翻译批评——以狄金森《灵魂选择她自己的伴侣》译本为例
19
作者 孙幼萍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59-64,共6页
译诗之道在于表现原诗韵节奏与意象:诗情画意。诗歌翻译批评关注译诗与原诗在形.象.意上的等效度。艾米莉.狄金森诗集第303号作品(一部三幕性灵剧),以日常词语和三个诗节以一个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视角,勾勒了一个独立自由永恒的性灵。... 译诗之道在于表现原诗韵节奏与意象:诗情画意。诗歌翻译批评关注译诗与原诗在形.象.意上的等效度。艾米莉.狄金森诗集第303号作品(一部三幕性灵剧),以日常词语和三个诗节以一个极具想象力和创造力视角,勾勒了一个独立自由永恒的性灵。诗人以新的语言形式承载新的思想:词组、名词大写及破折号等超常的诗艺展示深刻的思想洞察——性灵的选择。通过比较不同时期的三个著名译本,译诗之道在于亦步亦趋刻意求似以似致信。诗篇的重新翻译呈现了一个动态过程,译者逐渐贴近作者,进而隐身。好的译本应该穿越隐喻文字而再现诗人创作的性灵境界和创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翻译 批评 意象 隐喻
下载PDF
女性阵地为何沦陷——论朱山坡小说《你为什么害怕乳房》中乳房意象的文化内蕴
20
作者 邓伟龙 《河池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12-18,共7页
朱山坡的小说《你为什么害怕乳房》一文,由于作家严肃和悲悯的意识与情怀,其"面对文学史的写作"从而塑造或构建一个不同于文学史的独特的个体化的乳房意象,同时以反讽的艺术隐喻了女性阵地的沦陷,揭示了即使在当今"男女... 朱山坡的小说《你为什么害怕乳房》一文,由于作家严肃和悲悯的意识与情怀,其"面对文学史的写作"从而塑造或构建一个不同于文学史的独特的个体化的乳房意象,同时以反讽的艺术隐喻了女性阵地的沦陷,揭示了即使在当今"男女平等"深入人心的当今社会中男女现实的不平等。而强大男性霸权文化和隐藏于"我"心中的中国古代女性审美的集体无意识和对母亲小乳房依恋的"恋母情结",是导致女主人公蓝小莲悲剧及女性阵地沦陷的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山坡 《你为什么害怕乳房》 乳房意象 隐喻 文化内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