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通感隐喻的认知基础和哲学意义 |
王宇弘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9
|
|
2
|
浅析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意象 |
田俊武
程宝乐
|
《外语与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05 |
18
|
|
3
|
中国当代漆画中的图像与技术 |
郑工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0
|
|
4
|
像与像化叙述知识体系中的动画基本理论表述 |
虞吉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9
|
|
5
|
中医隐喻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窦嘉乐
赖敏
郭瑨
贾春华
|
《世界中医药》
CAS
|
2021 |
10
|
|
6
|
基于科属分类下的中药物象-药性相关性研究概述 |
谢欢欢
陈晨
王鹏
|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7
|
人类活动信息多尺度遥感影像提取的适用性比较——以灵武白芨滩自然保护区为例 |
江东
阎晓曦
付晶莹
|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9
|
|
8
|
图像抑或意识:旅游意象的本质直观 |
赵刘
|
《旅游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8
|
|
9
|
诚信与医院形象的重塑 |
朱凤霞
|
《中国医学伦理学》
|
2006 |
7
|
|
10
|
论中国武术审美文化中的意象系统 |
孙刚
|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5
|
|
11
|
《红字》中的“森林”意象及其功用 |
倪灵
|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3 |
5
|
|
12
|
海勒笔下的女性 |
褚蓓娟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4
|
|
13
|
失位、失能与失意:李沧东电影男性形象的另类构建与投射 |
杨璐
|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
2023 |
1
|
|
14
|
变革时代大学印象的实然与应然--《大学镜像》序 |
董云川
|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5
|
中国共产党早期政党形象建构的特征与启示 |
王永友
朱代文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6
|
论本雅明城市研究中的女性意象 |
黄璐
|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17
|
论李佩甫小说的意象叙事 |
郝璐
|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18
|
技术祛魅与人性反思——《铁臂阿童木》中的机器人形象及人机关系探析 |
王瑜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23 |
0 |
|
19
|
单幅图像阴影检测与去除算法的研究 |
高萍
张国平
陈琦
徐洪波
葛镜
|
《信息技术》
|
2016 |
4
|
|
20
|
从视觉文化谈竞技武术的发展 |
金燕明
司红玉
|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
2008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