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失血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
作者 冯洋(综述) 尹文(审校)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研究进展,从而掌握最新标准,科学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应用CNKI、Medline和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动物实验与临床实践中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用于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研究进展,从而掌握最新标准,科学地指导临床工作。方法应用CNKI、Medline和ScienceDirect等数据库,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总结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动物实验与临床实践中的实施方法与临床效果。结果限制性液体复苏在临床应用已非常广泛,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报道,虽然在适用条件、液体选择及监测指标等方面已达成一定共识,但有些结论还需要临床验证,并且需要不断的深入研究。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实际应用中,虽然取得了很大突破,但至今仍没有统一的复苏指南,要选择最佳方案和取得最好效果,还需要今后不断地摸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限制性液体复苏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孕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3
2
作者 秦薇 余艳红 盛超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42-1044,共3页
目的应用孕兔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研究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孕兔失血性休克时肺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影响,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孕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孕中晚期新西兰大... 目的应用孕兔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研究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孕兔失血性休克时肺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的影响,探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对孕兔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只孕中晚期新西兰大白兔被随机分为5组,建立重度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假休克组(SS组),休克未处理组(SH组),传统复苏组(NS组)、限制性复苏组(NH组)及高渗高胶限制性复苏组(HHH组)分别于休克30min后接受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案。各组均于休克后90min接受手术止血和输血输液治疗。于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肺脏检测SOD、MDA和MPO水平。结果失血性休克时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肺组织SOD活性降低及MDA、MPO水平增高,其中MDA、MPO水平HHH组、NH组显著低于NS组(P<0.05),HHH组显著低于NH组(P<0.05);SOD活性呈与MDA相反的变化趋势。结论限制性输液复苏较传统快速输液复苏缓解了组织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羟乙基淀粉高渗盐可显著抑制肺组织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 快速复苏 低压复苏 再灌注损伤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髓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低压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3
作者 冯筑生 范颖楠 +2 位作者 李俊杰 王倩梅 尹文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05-60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低压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The Cor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低压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 目的系统评价低压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和The Cor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纳入低压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随机对照试验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均为从建库至2015年8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使用相对危险度(risk ratio,R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进行评估,并采用GRADE5.6.1软件对证据质量进行分级。结果纳入4项研究,Meta分析及GRADE评级结果显示:与常规复苏比较,低压复苏有较低的总病死率[RR=0.77,95%CI:0.62~0.95,P=0.01;n=984,GRADE评级:中]及24h病死率[RR=0.47,95%CI:0.24—0.91,P=0.03;n=281,GRADE评级:中];但总病死率的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钝挫伤或穿透伤亚组以及穿透伤亚组,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低压复苏能够降低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总病死率及24h病死率,证据质量为中级。未来研究应该着力于低压复苏对于不同创伤类型患者的疗效进行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复苏 创伤 休克 系统评价 GRADE系统
原文传递
复苏压力对大鼠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早期复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林秀来 刘良明 +3 位作者 刁有芳 廖自福 王丽婷 李素芝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3-206,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复苏压力对大鼠未控制出血性休克(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UHS)早期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脾脏损伤的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48只SD大鼠根据早期复苏压力的不同分为6组:不复苏组(对照)和40、50、60、70... 目的比较不同的复苏压力对大鼠未控制出血性休克(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UHS)早期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脾脏损伤的未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48只SD大鼠根据早期复苏压力的不同分为6组:不复苏组(对照)和40、50、60、70、80mmHg复苏组,每组8只。伤后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降至40mmHg时开始低压复苏,用乳酸林格液加羟乙基淀粉(2:1比例)复苏,使MAP维持在各组设定的水平,持续1h,对照组此期不输注任何液体,然后结扎脾动脉止血,各组均行充分复苏2h。记录各组血流动力学、失血量、血细胞比容、血气、肝功及存活时间。结果60、70、80mmHg复苏组的出血量显著高于另3组(P〈0.05),50mmHg复苏组的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和80mmHg复苏组(P〈0.05)。40mmHg复苏组和80mmHg复苏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低于50、60、70mmHg复苏组(P〈0.05)。70、80mmHg复苏组的酸中毒显著轻于40mmHg复苏组(P〈0.05)。40~60mmHg复苏组的血细胞比容显著高于80mmHg复苏组(P〈0.05)。40mmHg复苏组的肝功指标显著高于50、60、70mmHg复苏组(P〈0.05)。结论未控制出血性休克的早期复苏中,血压过高会增加出血量,缩短存活时问;血压过低则抑制心功能,加重肝功能损害。血压在50~60mmHg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控制出血性休克 低压复苏
下载PDF
创伤性休克早期低压液体复苏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7
5
作者 常瑞明 何志捷 +1 位作者 常建星 黄子通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06年第6期401-402,439,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低压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6年10月我院急诊科1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采用低压和正压液体复苏的救治效果,以及两种方法对Hb、PT、PLT、Hct的影响。结果:1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 目的:探讨早期低压液体复苏对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7月~2006年10月我院急诊科1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早期采用低压和正压液体复苏的救治效果,以及两种方法对Hb、PT、PLT、Hct的影响。结果:160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早期低压复苏组死亡率20.73%,正压复苏组死亡率37.18%,其中以1~2h内两组间死亡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间的实验室指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早期低压液体复苏可降低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死亡率,其中休克后1~2h内控制输液量是救治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休克 低压复苏 正压复苏
下载PDF
低压复苏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华成 刘金锋 +1 位作者 李文志 王红蕾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80-283,共4页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hypotensive resuscitation and larger volume fluid resuscitation on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 and survival in rats with a standardized massive splenic injury model(MSI).Methods ... 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hypotensive resuscitation and larger volume fluid resuscitation on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 and survival in rats with a standardized massive splenic injury model(MSI).Methods Following the MSI model,fifty Wistar rats were randomly and equally divided into five groups,group 1:sham-operated group,group 2: shock untreated group,group 3:normal MAP resuscitation group(during acute resuscitation phase MAP was kept at 80 mm Hg),group 4:Hypotensive resuscitation group(during acute resuscitation phase MAP was kept at(60±5) mm Hg),and group 5:larger volume fluid resuscitation with hypotensive resuscitation group(during acute resuscitation phase MAP was kept at(60±5) mm Hg,simultaneously infused SNP at 5 μg·kg-1·min-1).Results The mean survival time in group 1~5 was 180 min,73.50 min±8.04 min,114.30 min±31.33 min,146.70 min±28.07 min and 171.60 min±15.74 min respectively.Statistic significances were seen in each group(P<0.05),except between group 1 and group 5(P=0.0671).The amount of bleeding in group 2~5(during acute resuscitation phase) was 3.79 ml/kg±1.39 ml/kg、17.41 ml/kg±8.88 ml/kg、8.67 ml/kg±4.59 ml/kg and 10.33 ml/kg±4.31 ml/kg respectively.The loss of blood in group 3 was significantly more than other groups(P<0.05).Group 4 and 5 enhanced the blood loss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group 2(P<0.05).The histopathologic of liver and renal showed that histopathologic injury is severe in group 3 compared with group 4,and histopathologic injury is not in evidence in group 5.Conclusion Hypotensive resuscitation and adding SNP at proper dose additionally could improve tissue metabolism and prolong survival time during hypotensive resuscitation from uncontrolled hemorrhagic shock.It is a more ideal resuscitation method compared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 resuscit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 低压复苏 腹腔实质脏器损伤 治疗效果 临床研究 动物实验 血管收缩 应激反应
原文传递
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低压复苏机制新探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成龙 张利远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5-159,194,共6页
目的应用大鼠的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低压复苏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中的机制及意义。方法大鼠120只,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45克未处理组;常压复苏组(复苏期控制平均动脉压(MAP)在80mmHg以... 目的应用大鼠的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探讨低压复苏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中的机制及意义。方法大鼠120只,在大鼠失血性休克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45克未处理组;常压复苏组(复苏期控制平均动脉压(MAP)在80mmHg以上);低压复苏组[复苏期控制MAP在(60±5)mmHg]。动态观察休克后0.5、1、3、5、7h大鼠肝组织HSP70、肝脏病理、肝功能、TNF—α、IL-6的变化。HSP70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其蛋白表达;用RT—PCR观察HSP70 mRNA水平变化的规律。结果低压复苏组HSP70、TNF—α、IL-6、ALT、TB在休克后升高,较其他组3、5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肝脏淤血、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程度都较常压复苏组轻。结论低压复苏能增强HSP70在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后肝组织中的表达,减轻肝脏的继发性损害,同时也表明低压复苏对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后肝脏的保护作用与HSP70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压复苏 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 热休克蛋白-70 肝脏 大鼠
下载PDF
低压复苏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抢救效果的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海霞 李永明 周华成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14-17,79,共5页
目的建立非控制性脾大部损伤出血性休克模型,比较低压复苏与常压复苏抢救的效果。方法脾部分切除模拟人失血低压状态下,建立类似人休克的模型后,将动物随机分成4组。1组,假手术组;2组,休克未处理组;3组,正常血压复苏组;4组,低压复苏组... 目的建立非控制性脾大部损伤出血性休克模型,比较低压复苏与常压复苏抢救的效果。方法脾部分切除模拟人失血低压状态下,建立类似人休克的模型后,将动物随机分成4组。1组,假手术组;2组,休克未处理组;3组,正常血压复苏组;4组,低压复苏组。观察其成活率及对内脏的损伤程度。结果动物失血低压抢救比常压抢救存活时间长。结论低压可改善组织代谢,提高生存时间,是更为理想的复苏方法。低压复苏非控制性脾大部损伤出血性休克模型的建立,为临床急性大出血提供新的抢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休克 出血性 非控制 低压复苏
下载PDF
血管加压素院前维持血压对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杨光明 李涛 +4 位作者 徐竞 朱娱 蓝丹 吴跃 刘良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3期241-245,共5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血管加压素(AVP)维持血压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的复苏效果。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低压复苏对照组、低压复苏+AVP1×10-4、5×10-4、1×10-3和5×10-3 U/mL组。复制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分...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血管加压素(AVP)维持血压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的复苏效果。方法:SD大鼠120只随机分为5组:低压复苏对照组、低压复苏+AVP1×10-4、5×10-4、1×10-3和5×10-3 U/mL组。复制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分别用乳酸林格氏液/羟乙基淀粉(LR+HES)或加入不同剂量的AVP进行低压复苏(维持血压50mm Hg、3h,模拟院前救治阶段),然后彻底结扎止血、进行确定性治疗,维持血压80mm Hg、2h。观察院前阶段应用AVP维持血压对休克动物的出血及补液情况、存活情况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结果:在非控制出血性休克的院前救治阶段,与单纯输注液体来维持血压相比,应用AVP维持血压能明显减少休克动物的出血量,减少在低压复苏期和确定性治疗期维持血压所需要的补液量;同时早期应用AVP也明显增加休克动物的存活时间和24h存活率,改善休克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包括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压力最大上升/下降速率(±dp/dtmax),其中5×10-4 U/mL的AVP的复苏效果明显高于单纯采用液体低压复苏的对照组。结论:院前救治阶段应用AVP维持血压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显示出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出血性休克 血管加压素 低压复苏 院前救治
下载PDF
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低压复苏治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华成 刘金锋 +3 位作者 李文志 王红蕾 万秋霞 丁文刚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 应用大鼠脾损伤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探讨低压及低压扩容复苏治疗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可行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5 0只 ,在大鼠脾损伤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等分为 5组 ,组 1 :假手术组 ;组 2 :休克未处理组 ;组 3:常压复苏... 目的 应用大鼠脾损伤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探讨低压及低压扩容复苏治疗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可行性。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 5 0只 ,在大鼠脾损伤模型复制成功后随机等分为 5组 ,组 1 :假手术组 ;组 2 :休克未处理组 ;组 3:常压复苏组 (急救期控制MAP在 80mmHg以上 ) ;组 4 :低压复苏组 (急救期控制MAP在 6 0mmHg±5mmHg) ;组 5 :低压扩容复苏组 (急救期输入硝普钠 5 μg·kg- 1 ·min- 1 ,同时输液控制MAP在 6 0mmHg± 5mmHg)。结果  1~ 5组平均存活时间 (min)分别为 1 80、73.5 0± 8.0 4、1 1 4 .30± 31 .33、1 4 6 .70± 2 8.0 7和 1 71 .6 0± 1 5 .74 ,除组1、组 5外 (P =0 .0 6 71 ) ,其余各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2~ 5组的急救期出血量 (ml·kg- 1 )分别为 :3.79± 1 .39、1 7.4 1± 8.88、8.6 7± 4 .5 9、1 0 .33± 4 .31 ,其中组 3出血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 ;组 4、组 5与组 2比较出血量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在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治疗中 ,低压及低压复合适量硝普钠扩容复苏方法可改善组织代谢 ,提高生存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出血性休克 低压复苏 治疗 脾损伤 大鼠
下载PDF
早期应用血管加压素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器官血流灌注及功能的影响
11
作者 杨光明 李涛 +4 位作者 徐竞 田昆仑 彭小勇 陈向云 刘良明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维持血压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器官血流灌注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9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低压复苏)和AVP组(AVP 5×10-4 U·m L-1)。制备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观...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rginine vasopressin,AVP)维持血压对非控制出血性休克大鼠器官血流灌注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96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低压复苏)和AVP组(AVP 5×10-4 U·m L-1)。制备非控制出血性休克模型,观察早期(模拟院前救治阶段)应用AVP维持血压(50 mm Hg,3 h)对休克动物的心功能指标和组织氧供/氧耗、肝/肾血流量、肝/肾功能及其线粒体功能的影响。结果早期应用AVP维持血压可明显改善心功能指标,提高心输出量和增加组织氧供/氧耗;同时AVP治疗也明显提高了肝血流量、改善肝线粒体功能,并明显降低了休克后升高的肝功能指标AST和ALT,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但AVP组的肾血流量低于对照组,且2组间肾线粒体功能和肾功能指标(BUN和S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应用AVP可更有效的改善心功能、改善重要器官的血流灌注和肝线粒体功能,发挥抗休克作用。但AVP对肾功能的影响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出血性休克 血管加压素 低压复苏 器官功能 血流灌注
原文传递
非控制性失血休克复苏策略和护理干预 被引量:8
12
作者 肖霞 赵建梅 《创伤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48-151,共4页
目的评估不同方法液体复苏和护理干预对非控制性失血休克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1年6月—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855例非控制性失血休克胸腹多发伤患者。纳入对象分为两组:低压复苏组573例,术前限制性液体复苏,收缩压... 目的评估不同方法液体复苏和护理干预对非控制性失血休克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1年6月—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855例非控制性失血休克胸腹多发伤患者。纳入对象分为两组:低压复苏组573例,术前限制性液体复苏,收缩压控制在80~85mm Hg,输液总量<1 000m L;传统复苏组282例,术前强制性输液,输液总量>2 000m L,收缩压维持在85mm Hg以上。比较分析两组血液和输液需要量、病死率、术后早期并发症和凝血象。结果总病死率9.2%(79/855),53.2%死于失血性休克并凝血病。存活病例治愈的主要并发症:凝血病131例、腹腔间隙综合征11例、过负荷补液71例、急性肺损伤70例、轻度心脏衰竭46例。低压复苏组与传统复苏组输血输液需要量、病死例数、术后早期异常指标并需要处理的例数、凝血象检查、ICU时间≥7d例数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控制性失血休克采用"损害控制性复苏"即低压复苏和止血性复苏,可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干预重点是掌握复苏压力、时间、方法和凝血因子全面及时补充;并发症护理重点为"致死三联征"即凝血病、低体温和酸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失血性休克 低压复苏 凝血障碍 护理干预
下载PDF
纠正亚低温联合允许性低血压复苏策略在急诊腹部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付翔宇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纠正亚低温联合允许性低血压复苏策略在急诊腹部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8例急诊腹部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纠正亚低温联合允许性低血压复苏策略在急诊腹部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68例急诊腹部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4)和观察组(n=34)。对照组采用允许性低血压复苏策略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纠正亚低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凝血最终强度(MA)、凝固时间(K)、α角]水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疼痛介质[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多巴胺(DA)]水平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R、K均短于对照组,MA、α角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P、PGE2和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纠正亚低温联合允许性低压复苏策略应用于急诊腹部创伤伴失血性休克患者可改善血栓弹力图指标和炎性因子水平,降低疼痛介质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允许性低血压复苏策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创伤 失血性休克 纠正亚低温 允许性低血压复苏策略 血栓弹力图 炎性因子 疼痛介质
下载PDF
早期应用Mdivi-1对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房贺 佘汉 +4 位作者 李涛 刘良明 朱娱 吴跃 胡弋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67-472,共6页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Mdivi-1经维持低血压后复苏对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非控制失血性休克组(Shock组),常规液体复苏组(Ct组),常规液体复苏联用Mdivi-1组(Mdivi-1组)。观察不同处理组...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Mdivi-1经维持低血压后复苏对非控制失血性休克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SD大鼠分成4组:假手术组(Sham组),非控制失血性休克组(Shock组),常规液体复苏组(Ct组),常规液体复苏联用Mdivi-1组(Mdivi-1组)。观察不同处理组的存活率、存活时间、肾功能、肾血流量及其线粒体功能的变化。结果 (1)常规液体复苏组大鼠存活时间较休克组有所延长,与常规液体复苏组相比,Mdivi-1组治疗大鼠72 h存活率明显提高(0%vs 31.25%),存活时间明显延长(14.4 h vs 51.7 h,P<0.05);(2)肾血流量:与休克组相比,常规液体复苏可改善大鼠肾血流量(P<0.05),与常规液体复苏组相比,Mdivi-1改善肾血流量的作用更明显[(128.43±25.55)U/min vs(244.76±57.79)U/min,P<0.01];(3)肾功能:与休克组相比,Mdivi-1明显地改善肾功能肌酐(Crea)和尿素氮(Urea,P<0.01),与常规液体复苏组相比,Urea、Crea经Mdivi-1治疗后也明显得到改善(P<0.05);(4)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espiratory control rate, RCR):Mdivi-1能显著改善肾线粒体呼吸控制率,与休克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5)氧化应激损伤指标:与休克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相比,Mdivi-1组肾脏丙二醛(MDA)、活性氧(ROS)均明显下降(P<0.01),明显减轻非控失血性休克大鼠的氧化应激损伤。结论在非控制失血性休克确定性止血治疗前,进行常规液体复苏的同时给予Mdivi-1可有效地提高大鼠存活率,改善肾灌注和肾功能以及肾线粒体功能,减轻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失血性休克 线粒体分裂抑制剂 低压维持复苏
下载PDF
限制性液体复苏临床应用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6
15
作者 吴恒义 顾葆春 《创伤外科杂志》 2006年第1期96-96,F0003,共2页
针对日前正被大家认识和接受的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方法,笔者重点强调以下几点:限制性液体复苏应侧重于以心胸部和腹部为主的有活动性出血的休克病人,但对于严重颅脑外伤病人应慎用;要注意不同致伤部位的差异和病人个体化差异,不... 针对日前正被大家认识和接受的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方法,笔者重点强调以下几点:限制性液体复苏应侧重于以心胸部和腹部为主的有活动性出血的休克病人,但对于严重颅脑外伤病人应慎用;要注意不同致伤部位的差异和病人个体化差异,不要一概而论。尤其是对患有高血压的颅脑外伤病人,血压不要调得太低,以免发生脑供血不足;平均动脉压(MAP)以调节在80~90mmHg为宜。在监控指标上仍主张以血压、尿量、乳酸和硷基作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的评估和指导。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持续时间越短越好,对有活动性出血的休克病人,手术止血越早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复苏 休克
下载PDF
低血压复苏在抢救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研究
16
作者 魏琼 汪冰宇 邓旭军 《新疆医学》 2017年第5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低血压复苏与快速大量补液复苏在抢救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急诊科抢救60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的液体复苏方法,按不同时间段分... 目的探讨低血压复苏与快速大量补液复苏在抢救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急诊科抢救60例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的液体复苏方法,按不同时间段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患者应用低血压复苏进行救治,对照组患者应用快速大量补液复苏方法进行救治,对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乳酸(LA)、平均输液量、输血量、平均动脉压、死亡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采用两种不同复苏方式治疗后,低血压复苏组平均输液量(1050±50)m L,输血量(200±40)m L,平均动脉压(51.10±5.30)mm Hg,死亡率16.7%。快速大量补液复苏组平均输液量(3000±350)m L,输血量(1000±100)m L,平均动脉压(68.15±4.80)mm Hg,死亡率26.7%。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b、HCT、PT、LA的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抢救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出血未控制的情况下,低血压复苏优于快速大量补液复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压复苏 上消化道出血 失血性休克
下载PDF
低压复苏治疗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崔恒熙 曹苇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7年第2期152-154,共3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内皮素和乳酸的动态变化,探讨低压复苏治疗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作用。方法:建立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分为低压复苏组和传统复苏组;假休克组作对照组。于休克初期、休克末期、充分复苏结束后和观察期末测定血乳酸和... 目的:通过检测血内皮素和乳酸的动态变化,探讨低压复苏治疗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的作用。方法:建立未控制性出血性休克模型,分为低压复苏组和传统复苏组;假休克组作对照组。于休克初期、休克末期、充分复苏结束后和观察期末测定血乳酸和内皮素浓度。结果:(1)低压复苏组和传统复苏组乳酸和内皮素水平较假休克组各时间点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末达到最高水平。(2)休克初期传统复苏组和低压复苏组乳酸和内皮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间段传统复苏组比低压复苏组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压复苏组乳酸和内皮素复苏后下降趋势更明显。结论:低压复苏比传统复苏有更低血乳酸和内皮素水平,而且复苏后下降趋势更明显。提示低压复苏的方法能改善微循环和减轻酸中毒,复苏的效果和预后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控制出血性休克 乳酸 内皮素 液体复苏 低血压
下载PDF
限制性输液复苏孕兔失血性休克对肺损伤的免疫保护作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秦薇 王晨虹 余艳红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927-930,共4页
目的:应用孕兔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研究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孕兔失血性休克时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变化及早期肺损伤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限制性输液对孕兔失血性休克肺组织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18... 目的:应用孕兔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研究不同液体复苏方案对孕兔失血性休克时肺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变化及早期肺损伤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限制性输液对孕兔失血性休克肺组织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18只孕中晚期新西兰大白兔被随机分为3组,建立重度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模型,传统复苏组(NS组)、限制性等渗等张输液复苏组(NH组)、限制性高渗高胶输液复苏组(HHH组),分别于休克30分钟后接受不同的液体复苏方案,于实验0、30、90、180分钟抽血检测血浆PAF水平,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肺脏组织检测MPO活性,并制成病理切片,光镜、电镜下观察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形态改变。结果:复苏期末肺组织中MPO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HHH组、NH组显著低于NS组,HHH组显著低于NH组(P<0.05)。在180分钟时血浆PAF水平HHH组、NH组显著低于NS组,HHH组显著低于NH组(P<0.05);快速液体复苏(NS组)较限制性液体复苏(NH组、HHH组)Ⅱ型肺泡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变短或消失,板层体少且空化,线粒体肿胀、嵴减少,排列紊乱。结论:限制性复苏缓解了休克后PAF介导的炎症反应,减轻了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扣押和聚集的程度,限制性高渗高胶复苏可有效抑制休克后由中性粒细胞激活诱发的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控制性失血性休克 快速复苏 限制性输液复苏 髓过氧化物酶 血小板活化因子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碳酸氢钠治疗心脏骤停复苏后低血压的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凯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7期116-119,124,共5页
目的 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碳酸氢钠治疗心脏骤停复苏后低血压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2年10月在本院进行心脏骤停复苏后低血压治疗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成对比组(n=58)和研究组(n=58)。对比组... 目的 研究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碳酸氢钠治疗心脏骤停复苏后低血压的改善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22年10月在本院进行心脏骤停复苏后低血压治疗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患者治疗措施的不同将其分成对比组(n=58)和研究组(n=58)。对比组采取常规心肺复苏治疗,研究组在对比组治疗措施基础上再实施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碳酸氢钠治疗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乳酸水平、心率水平、平均动脉压水平、血压水平以及复苏成功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乳酸水平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乳酸水平要比对比组更低,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R以及MAP水平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HR水平要比对比组更低,MAP水平则比对比组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对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要比对比组更高,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低于研究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脏骤停复苏后低血压采用常规心肺复苏治疗+去甲肾上腺素联合碳酸氢钠治疗可以较好地改善患者的乳酸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促进患者血压的恢复,提高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肾上腺素 碳酸氢钠 治疗 心脏骤停复苏后低血压 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