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杂种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转运动态和分配 被引量:47
1
作者 高庆荣 孙兰珍 刘保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63-170,共8页
选用两个杂种及其亲本和对照 7个材料 ,进行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杂种小麦叶面积大 ,生物量高 ,灌浆强度大 ,每日千粒重达 1677~ 1812 mg,超双亲平均值( MP)和对照 ( CK) 8.6%~ 2 6.1% ,灌浆持续时间长... 选用两个杂种及其亲本和对照 7个材料 ,进行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杂种小麦叶面积大 ,生物量高 ,灌浆强度大 ,每日千粒重达 1677~ 1812 mg,超双亲平均值( MP)和对照 ( CK) 8.6%~ 2 6.1% ,灌浆持续时间长 1.4~ 3.1d,是形成粒重优势的关键所在。与亲本相比 ,化杀杂种 CH- 1的干物质转运率 ( TR)、移动率 ( MR)高 ,对籽粒的贡献大 ,尤其是上部器官 ,各超 MP2 1.6%和 19.5%。而不育系杂种 VH- 2则低于其 MP,主要是结实率低 ,器官中存有较多的营养物质 ,致使库源关系不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小麦 干物质积累 转运 分配 杂种优势 产量
下载PDF
化学杂交剂SQ-1诱导小麦雄性不育及与不同小麦品种互作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刘宏伟 张改生 +2 位作者 王军卫 王小利 方振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18,共4页
以 18个小麦品种和不同剂量化学杂交剂 SQ- 1为处理 ,研究了 SQ- 1的杀雄效果及不同基因型小麦对 SQ- 1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在适宜的 SQ- 1喷施剂量与时期下 ,供试品种均能被诱导产生大于95 %的雄性不育率。对参试品种而言 ,适... 以 18个小麦品种和不同剂量化学杂交剂 SQ- 1为处理 ,研究了 SQ- 1的杀雄效果及不同基因型小麦对 SQ- 1反应的遗传差异。结果表明 ,在适宜的 SQ- 1喷施剂量与时期下 ,供试品种均能被诱导产生大于95 %的雄性不育率。对参试品种而言 ,适宜时期为 Feekes8.0 - Feekes8.5 ,适宜剂量为 3.0~ 5 .0 kg/ hm2 ,以5 .0 kg/ hm2 效果最好。 SQ- 1与不同基因型小麦品种不存在明显的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杂交剂 SQ-1诱导 小麦 雄性不育 品种基因型 互作效应
下载PDF
不同氮、磷用量对杂种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3
作者 张永丽 李雁鸣 +1 位作者 肖凯 李小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1-236,共6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用量对杂种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N122 5~337 5kg/hm2,P2O590~270kg/hm2范围内,随肥料用量增加杂种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Chl)含量、可溶蛋白(Pro)含量、气孔导度(gs)和叶肉导...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氮、磷用量对杂种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N122 5~337 5kg/hm2,P2O590~270kg/hm2范围内,随肥料用量增加杂种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叶绿素(Chl)含量、可溶蛋白(Pro)含量、气孔导度(gs)和叶肉导度(gm)均升高,光合功能期延长,叶源量增加。母本(C6-38)与杂种F1表现相同趋势,而父本(Py85-1)在中肥和高肥处理下各指标的表现与杂种小麦相反。在旗叶整个老化过程中,杂种小麦与双亲本均值相比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功能期的平均优势均随氮、磷用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各施肥水平下均以老化后期大于前、中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肥 杂种小麦 旗叶 光合特性
下载PDF
种植密度对杂种小麦C6-38/Py85-1群体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1
4
作者 张永丽 蓝岚 +1 位作者 李雁鸣 肖凯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3-117,共5页
为确定杂种小麦合理栽培密度,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杂种小麦群体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密度范围内(150~450株/m^2),杂种的群体总茎数(PS)、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干物重(PDW)和光合势(PP)均... 为确定杂种小麦合理栽培密度,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种植密度对杂种小麦群体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密度范围内(150~450株/m^2),杂种的群体总茎数(PS)、叶面积指数(LAI)、群体干物重(PDW)和光合势(PP)均以低密度处理(150株/m^2)最低。杂种小麦高密度处理(450株/m^2)的PS始终高于中密度处理(300株/m^2),LAI和PP则在挑旗期前高于中密度处理,之后低于中密度处理;PDW在开花期前高于中密度处理,之后两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杂种小麦低密度处理的生长率(CGR)在拔节期前低于中、高密度处理,但在拔节期后,低密度与中密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均高于高密度处理。杂种小麦中、高密度处理各生育时期PS的离中优势(Hm)均为负值,低密度处理冬前期、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为11.6%、5.9%、9.8和13.5%。除开花期PDW的Hm中密度和高密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余各时期LAI和PDW的Hm均随密度增加而降低。杂种小麦的籽粒产量以中密度处理最高,但与低密度处理间无显著差异,高密度处理最低。产量的Hm随密度增加而降低。生产中采用较低的密度有利于杂种小麦群体生长和产量杂种优势的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小麦 种植密度 群体生长 籽粒产量
下载PDF
K型杂交小麦901及亲本籽粒灌浆的生长分析 被引量:37
5
作者 龚月桦 刘迎洲 高俊凤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288-1292,共5页
为准确了解杂交小麦901的籽粒灌浆特性,用Matlab程序Richards 方程NktAW)1/(-+=Be对杂交小麦901及其亲本的籽粒灌浆资料用进行计算机拟合。结果表明,杂交小麦901籽粒活跃生长期比常规小麦陕229长约6 d,其最终粒重(43.7 g1000粒-1)也比陕... 为准确了解杂交小麦901的籽粒灌浆特性,用Matlab程序Richards 方程NktAW)1/(-+=Be对杂交小麦901及其亲本的籽粒灌浆资料用进行计算机拟合。结果表明,杂交小麦901籽粒活跃生长期比常规小麦陕229长约6 d,其最终粒重(43.7 g1000粒-1)也比陕229(36.3 g1000粒-1)高。杂交小麦和父本R205的N值均小于1,其灌浆前期籽粒生长迅速,中后期生长逐渐减慢。常规小麦陕229的N值大于1,灌浆前期生长较慢,中期生长迅速。从灌浆阶段的划分来看,杂交小麦901灌浆前期历时较短,中后期历时较长,而陕229与之相反。亲本中,父本R205的灌浆特性与杂交小麦901较相似,母本不育系K3314A却与陕229相似。用Richards方程拟合4个小麦品系的灌浆过程比用Logistic方程更适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型杂交小麦 901 亲本 籽粒灌浆 生长分析
下载PDF
杂种小麦光合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7
6
作者 肖凯 谷俊涛 +1 位作者 张荣铣 方敏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25-431,共7页
对化杀型杂种小麦与普通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表明,供试杂种小麦上部叶片倒3叶、旗叶一生中比普通小麦对照品种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RuBPcase活性和RuBPmse活性。杂种小麦叶片与对照相比在叶绿素含量缓降期(RSP)上... 对化杀型杂种小麦与普通小麦叶片光合特性的比较研究表明,供试杂种小麦上部叶片倒3叶、旗叶一生中比普通小麦对照品种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RuBPcase活性和RuBPmse活性。杂种小麦叶片与对照相比在叶绿素含量缓降期(RSP)上优势较小,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PAD)和RuBPcase含量则不具有优势。这表明,杂种小麦上部叶片一生中光合速率的提高受到RuBPcase含量的影响较小,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RuBPcase活性尤其是该酶初始活性及初始比活性的提高。供试杂种较对照具有较高的RuBPoase活性说明,杂种小麦不仅具有较强的光合碳同化作用,而且光合产物的光呼吸消耗也较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 小麦 光合速率 叶绿素
下载PDF
黄淮麦区杂交小麦亲本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史秀秀 毕晓静 +4 位作者 马守才 亓佳佳 韩芳 张改生 牛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1-1118,共8页
为了研究黄淮麦区普通小麦品种间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关系并划分杂种优势群,用Griffing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0个黄淮麦区普通小麦品种配制4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进行8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分析,再根据亲本的一般配合... 为了研究黄淮麦区普通小麦品种间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关系并划分杂种优势群,用GriffingⅡ遗传交配设计对10个黄淮麦区普通小麦品种配制45个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进行8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效应分析,再根据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性状表现划分杂种优势群。结果表明:(1)杂交小麦具有普遍的中亲优势和较强的对照优势,多数性状的超亲优势不强。单株穗数、主穗粒数表现为负向优势,致使单株产量的对照优势下降,是目前制约杂交小麦产量优势发挥的主要限制因素。(2)周98165、小偃22、西农889、郑麦366和偃展4110的产量一般配合力较高。强优势组合有豫农202×郑麦366、周98165×小偃22、小偃22×豫农202、西农2611×小偃22、烟农19×郑麦366、豫农202×邯6172、小偃22×郑麦366、烟农19×周98165、周98165×邯6172。依据双亲之一GCA或双亲GCA之和较大的要求进行亲本选配,强优势组合出现的几率较高。(3)利用配合力分析法将供试亲本划分为5类,利用性状聚类法将供试亲本划分为4类。这两种方法划分杂种优势群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杂种优势 配合力 杂种优势群
下载PDF
杂种小麦源库基本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1
8
作者 王树安 王纪华 梁振兴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26-431,共6页
对杂种小麦与普通小麦(包括杂种小麦亲本)的比较研究表明:杂种小麦在顶部二叶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累积蒸腾量、叶片功能持续期以及光合有效叶面积上显著优于普通小麦,叶源量高出30.22%。杂种小麦籽粒中内源生长素(IAA)、玉米素(Z)... 对杂种小麦与普通小麦(包括杂种小麦亲本)的比较研究表明:杂种小麦在顶部二叶的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累积蒸腾量、叶片功能持续期以及光合有效叶面积上显著优于普通小麦,叶源量高出30.22%。杂种小麦籽粒中内源生长素(IAA)、玉米素(Z)及玉米素核苷(ZR)含量在发育各时期均显著高于普通小麦。但杂种小麦的叶鞘、茎干重下降率略低于普通小麦。以上可能是杂种小麦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显著高于普通小麦,而经济系数却接近或略低于普通小麦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小麦 源库 叶源量 内源激素
下载PDF
杂种小麦繁制种研究和实践 被引量:20
9
作者 刘宏伟 张改生 +1 位作者 王军卫 王小利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45-350,共6页
用 2个偏型不育系 ms(ven) - 1 49和 ms(ven) - 690 1为供试材料 ,结合在近年来利用CMS和 CHA法进行杂种小麦研究和应用中 ,有关亲本繁殖及杂交种制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对杂种小麦繁制种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试验表明 ,用作杂种小麦制种... 用 2个偏型不育系 ms(ven) - 1 49和 ms(ven) - 690 1为供试材料 ,结合在近年来利用CMS和 CHA法进行杂种小麦研究和应用中 ,有关亲本繁殖及杂交种制种技术的研究和实践 ,对杂种小麦繁制种技术进行分析研究。试验表明 ,用作杂种小麦制种的母本柱头生活力约持续 1 5d左右 ,CMS母本较 CHA母本柱头生活力持续时间长。在进行花期调节时 ,CMS母本可比父本早 2~ 6d,CHA母本可比父本早 2~ 4d。最佳父母本行比以 1∶ 2较为适宜 ,基本播幅为 1 .6m。在花期相遇不好的情况下 ,人工辅助授粉可明显提高异交结实率。为了保证繁制种质量 ,安全隔离和彻底去杂是杂交种繁制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小麦 杂交种 制种 杂交种纯度 繁育
下载PDF
施氮对杂交小麦不同器官氮素积累与转运及其杂种优势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赵万春 董剑 +1 位作者 高翔 张改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7-62,共6页
氮肥对小麦不同器官的氮素代谢及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在施氮(200 kg hm-2)和不施氮条件下,以6个杂交小麦及其7个亲本为材料,研究了叶片、茎鞘、穗轴及颖壳和籽粒中的氮素积累量、氮素含量和转运及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各器... 氮肥对小麦不同器官的氮素代谢及生长发育影响显著。在施氮(200 kg hm-2)和不施氮条件下,以6个杂交小麦及其7个亲本为材料,研究了叶片、茎鞘、穗轴及颖壳和籽粒中的氮素积累量、氮素含量和转运及其杂种优势。结果表明,施氮显著提高各器官的氮素积累量和含量,但不影响其变化趋势。花期前叶片是贮存氮素的主要器官,花期后籽粒成为贮存氮素的最主要部位,其次为茎鞘。施氮对氮素积累量的杂种优势没有显著的影响,但对氮素含量的杂种优势有显著的抑制效应。施氮极显著促进叶片中的氮素转运,而对茎鞘、穗轴及颖壳无显著影响。总麦草90%以上的氮素转运自叶片。施氮与不施氮处理的氮素转运率和贡献率均以叶片最大,穗轴及颖壳次之,且同一器官中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不施氮的各器官氮素的转运量、转运率和贡献率多表现正的杂种优势,施氮的多呈负优势,表明施氮对氮素转运的杂种优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氮素积累量 氮素含量 氮素转运 杂种优势
下载PDF
杂种小麦部分品质性状的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魏益民 张国权 +1 位作者 欧阳韶晖 杨天章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26-29,共4页
研究了3种新型不育系选配的6个强优势组合的部分品质性状,并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为对照,分析了杂种小麦的品质状况。结果表明,杂种小麦(组合)的品质性状因组合而异。6个杂种小麦的籽粒性状的平均值与对照纯系品... 研究了3种新型不育系选配的6个强优势组合的部分品质性状,并以当地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质小麦品种为对照,分析了杂种小麦的品质状况。结果表明,杂种小麦(组合)的品质性状因组合而异。6个杂种小麦的籽粒性状的平均值与对照纯系品种的平均值接近,有的杂种组合的容重略低于对照优质纯系品种。就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而言,有的组合接近或超过了对照优质小麦品种的平均值。面包烘烤实验的结果也表明,有的杂种小麦如Ven型杂交种92F8328的品质性状比较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性状 杂种小麦 小麦
下载PDF
杂种小麦及其亲本光合碳同化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肖凯 谷俊涛 +2 位作者 邹定辉 张荣铣 钱维朴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81-388,共8页
供试化杀型(CHA)、T型三系杂种小麦及各自亲本在旗叶一生中的净光合速率(P_n)、叶绿素含量(Chl)和可溶蛋白含量(Sp)均在全展时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下降.在春季生育期中群体光合速率(CAP)的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于开花期达到最大值.与亲... 供试化杀型(CHA)、T型三系杂种小麦及各自亲本在旗叶一生中的净光合速率(P_n)、叶绿素含量(Chl)和可溶蛋白含量(Sp)均在全展时达到最大值,以后逐渐下降.在春季生育期中群体光合速率(CAP)的变化趋势呈单峰曲线,于开花期达到最大值.与亲本和对照相比,杂种小麦在生育期间于上述性状上多表现正向优势,且优势随生育进程不断增大.杂种小麦在旗叶叶绿素含量缓降期(RSP)、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PAD)和叶源量(LSC)上的表现也优于亲本.LSC与RSP和PAD呈显著正相关.在群体水平上,杂种和亲本、对照品种单位叶面积的光合速率值(CAP/LAI)相近,表明杂种在CAP上的优势主要起因于其LAI的增大.杂种小麦较亲本具有较高的叶绿素可变荧光/最大荧光(FV/FM)比值,这可能是其开花期间午间CAP衰减值低及表现较明显光合优势的原因之一.进一步改善杂种小麦的光合性能,增加光合产物向收获器官的转运效率,对于椎动杂种小麦在生产中的早日应用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小麦 净光合速率 群体光合速率 叶源量 小麦
下载PDF
BNS小麦雄性不育性表现及其恢复性的研究 被引量:22
13
作者 宁江权 茹振刚 +1 位作者 郑炜君 柴守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2-647,共6页
为研究来自河南的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材料BNS在陕西关中地区用于杂交小麦育种的可能性,在陕西杨凌进行了BNS连续四年的分期播种试验和杂种F1育性恢复测验。结果表明,BNS在10月17日以前播种的自交结实率平均值为1.41%,变幅为0.07%-4.96%... 为研究来自河南的小麦温光敏雄性不育材料BNS在陕西关中地区用于杂交小麦育种的可能性,在陕西杨凌进行了BNS连续四年的分期播种试验和杂种F1育性恢复测验。结果表明,BNS在10月17日以前播种的自交结实率平均值为1.41%,变幅为0.07%-4.96%,呈全不育至高不育,可进行BNS杂交种制种;11月18日以后播种的自交结实率平均值为68.23%,变幅为42.91%-98.96%,育性得到恢复,可进行BNS繁种;10月25日至11月10日之间播种BNS的自交结实率为17.48%-46.77%,表现为半不育特性。BNS的育性随播期的上述变化趋势年度间较稳定。测恢试验的78个杂种F1组合中,3个组合的育性得到恢复,分别为BNS/9833、BNS/SN055525和BNS/CL0442,其自交结实率分别为118.54%、104.564%和102.021%,说明9833等三个材料携带对BNS的育性恢复基因。综上,BNS在陕西关中地区可同时实现繁种和制种,在普通小麦中亦能找到恢复源,因此在该地区具备应用于杂交小麦育种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BNS 温光敏雄性不育
下载PDF
杂种小麦及亲本旗叶老化过程中CO_2导度的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肖凯 谷俊涛 +1 位作者 邹定辉 张荣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03-508,共6页
在旗叶一生中,气孔导度(g_(?))、叶肉导度(g_m)、碳酸酐酶(CA)活性和净光合速率(P_n)的变化规律呈单峰曲线,于叶片全展或全展后10天达到最大值。供试CHA、T型杂种小麦较亲本和对照在上述性状上表现的杂种优势随着叶片老化进程而逐渐增... 在旗叶一生中,气孔导度(g_(?))、叶肉导度(g_m)、碳酸酐酶(CA)活性和净光合速率(P_n)的变化规律呈单峰曲线,于叶片全展或全展后10天达到最大值。供试CHA、T型杂种小麦较亲本和对照在上述性状上表现的杂种优势随着叶片老化进程而逐渐增大。胞间CO_2浓度(C_i)随着叶片老化进程不断增加,杂种小麦在该性状未表现优势。研究表明,g_m、CA活性较g_(?)对P_n的影响更大。旗叶老化期间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小于非气孔限制。杂种小麦的光合优势与其具有较高的g_m和CA活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小麦 旗叶老化过程 气孔导度 小麦 CO2导度
下载PDF
强优势杂交小麦产量结构优势间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
15
作者 李万昌 刘曙东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共6页
利用 9个性状差异较大的品种 (品系 ) ,按完全双列杂交 (正交 )组配成 36个杂交组合 ,利用 Nair单性状水平分组法将 36个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产量结构优势进行了分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产量水平下各产量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大小不同。在... 利用 9个性状差异较大的品种 (品系 ) ,按完全双列杂交 (正交 )组配成 36个杂交组合 ,利用 Nair单性状水平分组法将 36个杂交组合的产量及产量结构优势进行了分组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产量水平下各产量构成因素的杂种优势大小不同。在产量优势 >10 %的强优势组合中 ,穗粒重优势对产量优势的贡献最大 ,千粒重优势的贡献最小。产量构成各因素优势与产量优势的关系研究表明 ,产量构成因素的优势是可以协调发展的 ,不应单纯追求某一因素的优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产量结构优势 双列杂交 水平分组法 杂种优势
下载PDF
K型杂交小麦901及其亲本源叶灌浆期的生理特性 被引量:21
16
作者 龚月桦 高俊凤 杜伟莉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8-144,共7页
对杂交小麦 90 1及其亲本和常规小麦陕 2 2 9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旗叶碳水化合物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动态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90 1灌浆初期光合速率较低 ,但中后期光合速率高于对照 ,表现出优势。而且叶面积大 ... 对杂交小麦 90 1及其亲本和常规小麦陕 2 2 9花后旗叶净光合速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旗叶碳水化合物含量等生理指标进行了动态分析测定。结果表明 ,90 1灌浆初期光合速率较低 ,但中后期光合速率高于对照 ,表现出优势。而且叶面积大 ,叶绿素含量下降缓慢 ,叶片功能期长。因此在灌浆中后期 90 1源叶能为植株生命活动和籽粒灌浆提供充足的同化物。但该品种叶片在生育后期累积大量淀粉 ,滞留的可用性碳水化合物较多 ,物质输出率低 ,说明还有较多的同化物滞留源端。这与其亲本恢复系的特性密切相关。利用 1 4CO2 标记和同位素测定技术对盆栽小麦灌浆后期旗叶 1 4C-同化物的输出研究表明 ,常规小麦陕 2 2 9标记后第一天 1 4C同化物输出很快 ,第二天输出很少 ,转运周期较短 ,而杂交小麦 90 1及其恢复系 1 4C同化物输出缓慢 ,标记后第二天仍有较多输出 ,运转周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型 杂交小麦 901 亲本源叶 灌浆期 生理特性 光合作用 碳水化合物
下载PDF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选育优良杂种小麦品种 被引量:20
17
作者 王军卫 张改生 +3 位作者 刘宏伟 王小利 王永军 孙小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3-26,共4页
 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2001~2002年度杂种小麦品比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主要性状对杂种小麦产量贡献的关联度顺序为千粒重>穗数>穗粒数>株高。在各参试组合中,以西杂5号表现最好,其次为2611/8727,西杂1号。
关键词 灰色系统理论 选育 杂种小麦 品种 千粒重 穗数 穗粒数 株高
下载PDF
K、T、V、CHA型杂种小麦品质性状的细胞质效应 被引量:13
18
作者 高庆荣 张爱民 +2 位作者 王瑞霞 乔晓琳 张永祥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7,共5页
采用 2个母本基因型、4种细胞质类型的两因素实验设计 ,对T、K、V、CHA型杂种小麦的品质性状表现及其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K、V、T型细胞质对杂种小麦某些品质性状具有正向效应 ,其中K型细胞质效应较大 ,其杂种的千粒重、面... 采用 2个母本基因型、4种细胞质类型的两因素实验设计 ,对T、K、V、CHA型杂种小麦的品质性状表现及其差异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K、V、T型细胞质对杂种小麦某些品质性状具有正向效应 ,其中K型细胞质效应较大 ,其杂种的千粒重、面粉白度、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沉淀值、降落值、面团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和评价值均表现正向杂种优势 ,超MP 2 .0 8%~ 16 .82 % ,与V、T、CHA型相比有多个性状优势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容重和吸水率的杂种优势在细胞质间差异不显著 ,无细胞质优势效应 ;母本基因型与细胞质具有交互作用 ,对杂种F1 代的性状表现具有一定影响。杂种F1 的容重和评价值的互作值较大 ,分别为 2~ 34g·L- 1 和 2~ 2 8,蛋白质含量和稳定时间的互作值较小 ,分别为0 .4 2 %~ 2 .4 %和 0 .2~ 2 .2min。对优势效应大的细胞质类型 ,选择敏感的母本基因型配制杂种有利于提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质效应 杂种小麦 雄性不育系 品质性状
下载PDF
杂交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被引量:17
19
作者 齐志广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9-403,共5页
通过分析全国及河北省不同地区杂交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表明在杂交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构成因素中,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45.15%,单位面积穗数次之,穗粒数对单位面积产量的贡献最小.栽培管理中,在保证基本... 通过分析全国及河北省不同地区杂交小麦单位面积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表明在杂交小麦单位面积产量的构成因素中,千粒重对产量的贡献最大,贡献率为45.15%,单位面积穗数次之,穗粒数对单位面积产量的贡献最小.栽培管理中,在保证基本苗的基础上,适当促进冬前分蘖,合理促进拔节期生长,保证灌浆期的肥水供应,就能达到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小麦 产量因素 回归分析 千粒重 贡献率
下载PDF
杂种小麦群体光合速率及伤流强度优势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赵全志 吕德彬 +2 位作者 程西永 陈军营 梁静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25-928,共4页
1999~ 2 0 0 0年在大田条件下 ,对杂种小麦及其亲本经济产量形成期的群体光合速率及伤流强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群体光合速率和伤流强度的杂种优势因杂种组合而不同。群体光合速率优势大小为西安 8号 /豫农 86 >温麦 4号 /... 1999~ 2 0 0 0年在大田条件下 ,对杂种小麦及其亲本经济产量形成期的群体光合速率及伤流强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群体光合速率和伤流强度的杂种优势因杂种组合而不同。群体光合速率优势大小为西安 8号 /豫农 86 >温麦 4号 /豫农 86 >百农 6 4/豫麦 2号组合 ,分别表现在开花后 8~ 14d和开花后 36d、开花后 14~2 9d、开花后 2 9~ 36d ;穗颈节伤流强度基本上均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 ,而基部节间伤流强度均没有超标优势。群体光合速率与伤流强度在开花后 8d与 2 5~ 2 9d的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种小麦 群体光合速率 伤流强度 杂种优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