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肌无力脾虚湿热病机探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刘友章 宋雅芳 +1 位作者 蓝海 姬爱冬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2期229-230,共2页
对于重症肌无力(MG)病机的认识,以往多从"脾胃虚损"立论,以峻补脾胃为法,并取得一定疗效。但近年临床研究发现,仅用峻补脾胃并不能通治MG;细究之,广东地处湿温之域,MG发病,多因脾虚复感湿热之邪,尤以犯肺伤脾为多,脾虚为本,... 对于重症肌无力(MG)病机的认识,以往多从"脾胃虚损"立论,以峻补脾胃为法,并取得一定疗效。但近年临床研究发现,仅用峻补脾胃并不能通治MG;细究之,广东地处湿温之域,MG发病,多因脾虚复感湿热之邪,尤以犯肺伤脾为多,脾虚为本,湿热为标;治疗应以异法方宜论指导,重视补脾益气之时,清热化湿亦不可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脾虚 湿热
下载PDF
1980~2019年成都夏季极端高温事件与其干湿热的时空分布特征
2
作者 陈思思 赵欢 +1 位作者 黄刚 唐颢苏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34-548,共15页
基于1980~2019年成都1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等数据,统计5类极端高温指标分析成都夏季极端高温的变化,并将成都夏季极端高温分为极端干热型和极端湿热型,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和傅里叶分解等方法对比分析两者的时空... 基于1980~2019年成都14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气压和相对湿度等数据,统计5类极端高温指标分析成都夏季极端高温的变化,并将成都夏季极端高温分为极端干热型和极端湿热型,利用经验正交函数和傅里叶分解等方法对比分析两者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9年成都夏季极端高温主要呈西北少、东南多,由西北向东南递增的空间分布;极端高温的强度、频次和持续性在空间分布上有一定差异,成都的西北部和中西部虽有高温天气出现但不易形成持续性的热浪,西部和北部的高温天气更易以持续性的热浪发生,东部和南部则是较强高温热浪的频发区;40年里成都夏季极端高温呈增长趋势并多出现在7月和8月,2006年和2016年为成都夏季极端高温较强的年份。同时,成都夏季的极端高温以极端湿热型为主,且呈增长趋势;过去40年成都极端湿热的增幅整体大于极端干热;极端干热存在2种模态的空间分布型,分别为全区一致型和纬向“三极子”型,相应的时间系数分别在90年代中期和2000年以后出现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极端湿热主要呈现全区一致的变化特征,对应的时间系数呈增长趋势并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热浪 湿热 湿球黑球温度 时空分布特征
下载PDF
茵陈蒿汤等干预母儿ABO血型不合84例患者的红细胞免疫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志兰 徐丹 +2 位作者 张新清 杨万章 吴文清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514-1516,共3页
目的:通过对确诊的母儿血型不合患者辨证分型治疗,检测外周血治疗前后抗A或抗B抗体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和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C3bR)等,了解以茵陈蒿汤为主的辨证方疗效及其机制。方法:按13随机将确诊为母儿血型不合的患者... 目的:通过对确诊的母儿血型不合患者辨证分型治疗,检测外周血治疗前后抗A或抗B抗体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RICR)和红细胞受体花环率(RC3bR)等,了解以茵陈蒿汤为主的辨证方疗效及其机制。方法:按13随机将确诊为母儿血型不合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再对观察组进行辨证分为湿热组(SR)、湿热兼脾气虚组(SR+PQX)及湿热兼肾气虚组(SR+SQX),用相应方药治疗,1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测定外周血抗A或抗B抗体及RICR,RC3bR等。结果:茵陈蒿汤原方治疗的对照组21例抗A或抗B抗体,5例降为164,4例降为132;辨证方观察组63例中33例降至164,20例降为132。对照组及观察组治疗前后RICR(%)分别为(19.43±5.29,19.57±6.50;20.59±7.96,23.77±5.12),RC3bR(%)分别为(11.62±4.16,12.42±6.60;11.93±4.10,13.96±6.40)。两者中观察组治疗后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辨证方之间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辨证方为主的观察组对于降低母儿血型不合患者外周血中抗A或抗B抗体,升高红细胞RICR以及RC3bR均优于以茵陈蒿汤原方为主的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儿血型不合 抗体 红细胞免疫 茵陈蒿汤 湿热
原文传递
基于“去宛陈莝”探讨通法在肾系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朱佩琦 何伟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3年第5期71-74,共4页
肾系病初期起病多因脾肾亏虚,外邪侵袭,久而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形成湿、热、瘀、浊等病理因素,有形实邪互结,致使病情复杂,迁延难愈。“去宛陈莝”是《内经》中水肿病的治疗法则,诸多医家发现其运用不应局限于水肿,可进一步理解为去... 肾系病初期起病多因脾肾亏虚,外邪侵袭,久而导致气血津液代谢失常,形成湿、热、瘀、浊等病理因素,有形实邪互结,致使病情复杂,迁延难愈。“去宛陈莝”是《内经》中水肿病的治疗法则,诸多医家发现其运用不应局限于水肿,可进一步理解为去除体内陈腐久积之物,包括通腑泄浊、通络化瘀、通淋化湿、通阳发汗等治法,核心在于以通为用,除去“宛陈”,达到邪去正安、阴平阳秘的目的。立足于《黄帝内经》“去宛陈莝”治法理论,将通法疏调脏腑经络、气血津液滞郁的特点寓于其中,探讨针对肾系病的病理因素的治法治则,希冀为临床拓宽运用“去宛陈莝”治疗肾系病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宛陈莝 通法 肾系病 黄帝内经 瘀血 湿热 浊毒 慢性肾衰竭 膜性肾病
下载PDF
湿热环境重强度劳动时的湿黑球温度界限 被引量:2
5
作者 罗炳德 吕志忠 +3 位作者 李郁卿 汤圣璈 陈仁渔 程素琦 《军事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21-26,共6页
本文依据战士在湿热条件下进行时速6km负重行军时的生理反应,提出适于我军重强度作业使用的湿黑球温度(WGT)的界限值标准.实验在热区野外进行,观察行军过程受试者的肛温、心率、出汗率、皮肤温度等项生理指标以及自觉症状.结果提示:(1)... 本文依据战士在湿热条件下进行时速6km负重行军时的生理反应,提出适于我军重强度作业使用的湿黑球温度(WGT)的界限值标准.实验在热区野外进行,观察行军过程受试者的肛温、心率、出汗率、皮肤温度等项生理指标以及自觉症状.结果提示:(1)在热环境下重强度劳动者的生理反应与WGT密切相关,p皆小于0.01;(2)WGT能够很好地反映与人体热紧张程度相应的环境热强度;(3)重强度劳动4h的WGT安全上限值为26.5~27.0℃;(4)当WGT为28.2±1.0、29.4±1.0、30.5±0.6℃时,重强度劳动的耐受时间分别为3、2和1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生理反应 湿黑球温度 耐受时间 湿热
原文传递
从湿热毒瘀谈病毒性肝炎的病机与治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爽明 《中医药导报》 2007年第1期12-14,共3页
文章对病毒性肝炎(VH)的病机从湿热瘀毒诸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阳黄和“无黄”都以湿热为本,“无黄”、阳黄、阴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重型VH,慢性VH的病机及病理演变,以毒和瘀为病理特点。应针对湿、热的主次和各自侵袭的不... 文章对病毒性肝炎(VH)的病机从湿热瘀毒诸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认为阳黄和“无黄”都以湿热为本,“无黄”、阳黄、阴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重型VH,慢性VH的病机及病理演变,以毒和瘀为病理特点。应针对湿、热的主次和各自侵袭的不同部位及瘀毒的临床表现予以灵活施治。VH恢复期应着重舒肝健脾,补益肝肾,清解余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湿热毒瘀 病机 治法
下载PDF
翅片管湿式空冷的换热与流动阻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侯洪文 欧阳新萍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1-63,共3页
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湿式空冷换热的计算关系式模型,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计算关系式,并分析了对湿式空冷换热产生影响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喷湿量控制在0.15kg/(m2·s)左右较合适;对于湿式空冷换热,空气流速不一定要很高... 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湿式空冷换热的计算关系式模型,通过试验研究得到了计算关系式,并分析了对湿式空冷换热产生影响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其规律。结果表明,喷湿量控制在0.15kg/(m2·s)左右较合适;对于湿式空冷换热,空气流速不一定要很高,空气流速存在一个最优值;湿式空冷换热的增强主要在前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 湿式 空冷 传热 流阻
下载PDF
广州地区28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医体质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马书鸽 张晓莹 +1 位作者 郑小红 陈凤媚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4期60-61,104,共3页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的中医体质规律,从而指导患儿平素饮食和调护,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方法:通过对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的280例小儿运用中医脉象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的儿童体质辨识软件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症状及舌脉,... 目的:研究广州地区手足口病患儿的中医体质规律,从而指导患儿平素饮食和调护,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方法:通过对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的280例小儿运用中医脉象信息采集体质辨识系统的儿童体质辨识软件进行体质辨识,结合临床症状及舌脉,总结并分析手足口病患儿的体质类型。结果:280例手足口病患儿中医体质分布中,平和质2.1%,脾虚质56.1%,湿热质87.5%,痰湿质38.6%,心肝火旺质80.0%,特禀质16.8%。其中,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200例,体质分布占前三位的分别为湿热质、脾虚质、痰湿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0例,体质分布占前三位的分别为湿热质、心肝火旺质、脾虚质。结论:手足口病患儿体质多呈偏颇体质,以湿热质、脾虚质、心肝火旺质为主。其中,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以湿热质、脾虚质和痰湿质为主。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以湿热质、心肝火旺质和脾虚质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中医体质 湿热质 脾虚质 心肝火旺质
下载PDF
气候条件对运动员参赛的影响——以2020年东京夏季奥运会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程孟良 郑广盛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9-102,共4页
着重介绍东京气候环境特征,分析奥运会期间高温高湿天气引起运动员热应激反应及其对运动表现的影响,并提出东京奥运会期间应对高温高湿天气的措施,为组委会赛事组织、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及比赛期间降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东京奥运会 高温高湿 热应激 运动表现 措施
下载PDF
湿热地区大学校园室外步行环境微气候评价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为例
10
作者 林燕 皇雪莲 +1 位作者 黄骏 李琼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3-43,共11页
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对湿热地区大学校园步行环境的热环境和风环境进行评价研究,探究周边水体、树木遮阴和建筑遮阴三个主要因素对步行环境微气候的影响,研究不同因素的组合与风环境指标差值以及热环境指标差值的相关性。选取... 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为例,对湿热地区大学校园步行环境的热环境和风环境进行评价研究,探究周边水体、树木遮阴和建筑遮阴三个主要因素对步行环境微气候的影响,研究不同因素的组合与风环境指标差值以及热环境指标差值的相关性。选取夏季和春季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因素组合测点的单日测量数据,研究华南理工大学步行环境春夏两季的日间风环境指标和热环境指标变化特征,评价不同因素组合在步行环境设计和优化过程中的作用和区别,以此得出多种步行环境微气候舒适的局部模型,以期为湿热地区大学校园的室外步行环境微气候改善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气候 步行环境 大学校园 湿热地区 酷热指数
下载PDF
土壤物理学与天灾预测关系的讨论
11
作者 郭增建 秦保燕 郭安宁 《灾害学》 CSCD 1993年第3期7-10,共4页
本文论述了土壤层中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并讨论了这些现象和过程与天灾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土壤物理学 土壤呼吸 预测 灾害
下载PDF
The impacts of 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 on weather extremes over China in early and late summer
12
作者 Ying Zhou Jiacan Yuan +4 位作者 Zhiping Wen Sihua Huang Xiaodan Chen Yuanyuan Guo Qiyan Lin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22年第5期28-35,共8页
Summer weather extremes(e.g.,heavy rainfall,heat waves)in China have been linked to anomalies of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s.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EASWJ),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ummer monsoon ... Summer weather extremes(e.g.,heavy rainfall,heat waves)in China have been linked to anomalies of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s.The East Asian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EASWJ),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summer monsoon circulations,was investigated to elucidate the dynamical linkages between its intraseasonal variations and local weather extremes.Based on EOF analysis,the dominant mode of the EASWJ in early summer is characterized by anomalous westerlies centered over North China and anomalous easterlies centered over the south of Japan.This mode is conducive to the occurrence of precipitation extremes over Central and North China and humid heat extremes over most areas of China except Northwest and Northeast China.The centers of the dominant mode of the EASWJ in late summer extend more to the west and north than in early summer,and induce anomalous weather extremes in the corresponding areas.The dominant mode of the EASWJ in late summer is characterized by anomalous westerlies centered over the south of Lake Baikal and anomalous easterlies centered over Central China,which is favorable for the occurrence of precipitation extremes over northern and southern China and humid heat extremes over most areas of China except parts of southern China and northern Xinjiang Province.The variability of the EASWJ can influence precipitation and humid heat extremes by driving anomalous vertical motion and water vapor transport over the corresponding areas in early and late summ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ast Asian subtropical westerly jet Early and late summer Precipitation extremes humid heat extremes
下载PDF
基于Flowmaster的相变空冷器元件开发及应用
13
作者 曹应佳 张学艳 +1 位作者 韩小科 赵冠华 《柴油机》 2020年第1期32-36,共5页
基于湿空气热力学理论,以Flowmaster换热元件为基础,通过引入相变计算开发了考虑相变潜热的空冷器元件。经计算验证,所开发的元件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性较好,相同边界条件下,总换热量偏差和含湿量偏差均小于1%。分析表明:在高温、... 基于湿空气热力学理论,以Flowmaster换热元件为基础,通过引入相变计算开发了考虑相变潜热的空冷器元件。经计算验证,所开发的元件计算结果与理论计算值吻合性较好,相同边界条件下,总换热量偏差和含湿量偏差均小于1%。分析表明:在高温、高湿环境条件下,湿空气会在空冷器中形成冷凝水,产生大量相变潜热,而Flowmaster换热元件模型由于未考虑相变因素,气侧出口温度计算结果偏低。采用所开发的相变空冷器元件模型可有效提高气侧出口温度计算的准确性,减小因相变带来的仿真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冷器 湿空气 相变 潜热 仿真
下载PDF
高热害煤矿极端环境条件下人体耐受力研究 被引量:20
14
作者 朱能 赵靖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06年第5期34-37,43,共5页
本文从高温高湿热环境的评价指标出发,对极端环境下人体的耐受力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高热害煤矿的极端热环境进行测量与评价,分析了高热害巷道环境现状、使用的标准和人体耐受力参数区域研究结果的差异,指出了高热害煤矿巷道环境标准调... 本文从高温高湿热环境的评价指标出发,对极端环境下人体的耐受力进行实验研究,通过对高热害煤矿的极端热环境进行测量与评价,分析了高热害巷道环境现状、使用的标准和人体耐受力参数区域研究结果的差异,指出了高热害煤矿巷道环境标准调整的必要性,并对下一步的研究工作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 极端环境 煤矿 热耐受力
下载PDF
高温高湿环境犬肢体火器伤后HSP70含量变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张旭辉 裴国献 魏宽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8-410,共3页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将18只犬随机分为高温 高湿组、常温常湿组、热适应组,分别在致伤前及火器伤后l、3、4、6、8、10、14、18、24h检测外周血淋巴... 目的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热休克蛋白70(HSP70)含量变化的规律。方法将18只犬随机分为高温 高湿组、常温常湿组、热适应组,分别在致伤前及火器伤后l、3、4、6、8、10、14、18、24h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伤道骨骼 肌中HSP70含量。结果淋巴细胞中HSP70含量在高温高湿组的两个高峰分别为伤后4h和l4~l8h;热适应组3h达 到高峰,持续至6h;常温常湿组6h达到高峰。常温常湿组伤道骨骼肌HSP70含量在伤后l4~18h也出现一个增幅不 明显的高峰期。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下肢体火器伤后HSP70含量的变化有其独特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环境 热休克蛋白类 肢体火器伤 HSP70
下载PDF
地下含湿岩土热渗耦合模型及换热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金香 李素芬 +2 位作者 尚妍 东明 王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837-842,共6页
考虑了地下水的渗流作用和U型换热埋管的实际形状,建立了U型管地下换热器管内流体以及周围土壤热渗耦合物理数学模型。模型将土壤视为均匀的、各向同性的饱和多孔介质,土壤中水的渗流视为二维。管内湍流流动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数... 考虑了地下水的渗流作用和U型换热埋管的实际形状,建立了U型管地下换热器管内流体以及周围土壤热渗耦合物理数学模型。模型将土壤视为均匀的、各向同性的饱和多孔介质,土壤中水的渗流视为二维。管内湍流流动采用Realizable k-ε模型,数值计算采用Fluent软件。给出了管内流体以及周围土壤的温度分布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土壤中水的渗流对传热过程的影响、U型管两支管的热短路作用及回填材料对土壤温度场的影响。所得结论对地下换热器的设计具有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含湿岩土 U型换热埋管 多孔介质 热渗耦合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叶天士分消走泄法临床应用探讨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裕颐 《山西中医》 2010年第5期1-5,共5页
分消走泄法是叶天士《温热论》中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分消是因势利导应用开上、畅中、渗下的方法祛除湿邪,通过祛湿使阳气通达;走泄是指用行气之品,宣通气机,使气行湿去。湿热病常以脾胃为中心,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 分消走泄法是叶天士《温热论》中治疗湿热病的主要方法。分消是因势利导应用开上、畅中、渗下的方法祛除湿邪,通过祛湿使阳气通达;走泄是指用行气之品,宣通气机,使气行湿去。湿热病常以脾胃为中心,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转输。湿热最易损伤脾胃,而脾胃功能失调也最易内生湿热。湿为有形之邪,湿热相合,热蒸湿动,就会弥散三焦,湿性黏腻,又很少传变,难以清除,必然导致三焦气机不畅,气化不行,水道不通,水液代谢障碍等变化而出现相应症状,治疗当从祛除湿邪,通利三焦水道入手。所以叶天士提出"分消上下之势"的治法。临床凡是内伤杂病属痰、饮、水、湿类疾患,都可以此法变通应用。三仁汤、甘露消毒丹、黄芩滑石汤、温胆汤等临床应用即其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分消走泄 湿热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湿热证动物模型造模方法及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威莹 吴威 +4 位作者 孟岩 王凤 姜晓西 杨关林 张会永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41-4451,共11页
湿热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病程缠绵反复,贯穿于众多疾病的发展始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疾病展开更深入的探讨,目前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较多,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原理造模,方法较为成熟,操作性强... 湿热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病程缠绵反复,贯穿于众多疾病的发展始终,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研究人员通过建立动物模型对疾病展开更深入的探讨,目前湿热证动物模型研究较多,以中医病因病机为原理造模,方法较为成熟,操作性强,重复性好;但存在制备方法单一,制备标准模糊,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呈扎堆式发展等不足。本文通过对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PubMed数据库建库以来有关湿热证动物模型的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和分析,从温病湿热证、脏腑湿热证及病证结合湿热证的角度出发,对湿热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以及现存优缺点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为湿热证动物模型的优化及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证 温病湿热 岭南湿热 脏腑湿热 病证结合 动物模型 中医
下载PDF
湿化器的传热传质机理和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尚德敏 王永青 +3 位作者 陈安斌 严家騄 刘铭 何健勇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9-231,209,共4页
从传热传质基本原理出发 ,建立了HAT循环的重要部件———湿化器的数学模型 ,研究了湿化器的工作性能 ,并指出了目前某些处理方法的不合理之处。
关键词 HAT循环 湿化器 传热传质 性能分析
下载PDF
肝硬化不同证型与ALT、AST、TB、IB、TBA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铮铮 邝卫红 吴树铎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研究ALT、AST、TB、IB、TBA与肝硬化不同证型间的关系,筛选出与肝硬化辨证分型诊断有关的客观指标。方法:查阅1997~2007年的病历资料,分析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病例(共89例)第二天抽血检查结果中的ALT、AST、TB、IB、TBA。结果:ALT... 目的:研究ALT、AST、TB、IB、TBA与肝硬化不同证型间的关系,筛选出与肝硬化辨证分型诊断有关的客观指标。方法:查阅1997~2007年的病历资料,分析符合病例选择标准的病例(共89例)第二天抽血检查结果中的ALT、AST、TB、IB、TBA。结果:ALT、AST、TB、IB、TBA均呈气滞血瘀组、湿热血瘀组、脾虚血瘀组递增,其中ALT各组间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T气滞血瘀组与脾虚血瘀组间均数比较P<0.05,气滞血瘀组、脾虚血瘀组与湿热血瘀组间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IB气滞血瘀组与湿热血瘀组、脾虚血瘀组间均数比较P值均<0.05,脾虚血瘀组与湿热血瘀组间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A各组间均数两两比较P值均<0.05,组间差异性明显。结论:从组内离散度及组间差异性综合考虑,TBA与肝硬化不同证型的相关性较强,可考虑将其作为肝硬化辨证分型诊断的客观指标之一,值得今后进一步继续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气滞血瘀证 脾虚血瘀证 湿热血瘀证 血清指标 转移酶 胆红素 胆汁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