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人为本的音乐人类学认识论 被引量:13
1
作者 张君仁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0-25,共6页
以怎样的方式认识研究对象,是任何科学研究无法避免的事实,这种认识方式或隐性或显性自始至终左右着研究者的观念,影响着最终的研究成果。音乐人类学研究的认识论必然是"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物性前提下的社会存在为本;以人... 以怎样的方式认识研究对象,是任何科学研究无法避免的事实,这种认识方式或隐性或显性自始至终左右着研究者的观念,影响着最终的研究成果。音乐人类学研究的认识论必然是"以人为本",即以人的生物性前提下的社会存在为本;以人的文化创造与被创造的根本特性为本;以音乐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为本;以人艺术创造过程中理性与非理性、情感与理智相统一的客观实际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人类学 以人为本
下载PDF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究竟错在哪里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忠民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1-7,14,共8页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对于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观念起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发展进程的推进,这一提法逐渐显露出其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同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相抵触;没有区分基本制度和具体政策2...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提法对于破除计划经济体制和平均主义观念起了积极的作用。随着中国发展进程的推进,这一提法逐渐显露出其明显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同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相抵触;没有区分基本制度和具体政策2个层面的公正问题;与和谐社会建设格格不入;将这一提法泛化并覆盖非经济领域;意味着现代政府主要职能的错位;对初次分配重效率、再次分配重公平的定位有误。从长远看,这一提法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产生广泛的负面影响:对现代社会的制度建设不利;对改革和发展的有机统一不利;对公正合理的社会结构的形成不利;延缓了合理、健全的社会政策的制定。正确的提法应当是:以社会公正为基本理念和基本准则,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促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化推进,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局限性 以人为本 和谐社会
下载PDF
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 被引量:8
3
作者 姜国钧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10,112,共5页
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是按照人性和人性发展的要求组织的大学课程。孔子手订的六经是以人性为本位的,以培养温柔敦厚、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洁静精微、恭俭庄敬、属辞比事的人文品格为目的。近代以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大学课程改变为学... 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是按照人性和人性发展的要求组织的大学课程。孔子手订的六经是以人性为本位的,以培养温柔敦厚、疏通知远、广博易良、洁静精微、恭俭庄敬、属辞比事的人文品格为目的。近代以后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大学课程改变为学科本位的课程,1950年代初院系调整过程中模仿苏联正准备抛弃的做法,改变为社会本位(专业本位)的课程。古代欧洲的大学课程是以专业为本位的,近代以后转变为学科本位的课程,二战以后在传统的自由教育的基础上提出通识教育的理念,更多地关注人的教育。以人性为本位的课程首先要重视通识教育,既要重视中国古代经典的学习,也要将世界各民族的优秀的文化经典引介到大学的课堂里,并且将当代的文化创新成果开发为大学课程。以人性为本的课程并不排斥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但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发展学科、服务社会,而是为了完善人性、成就人生。以人性为本的课程还特别重视隐性课程对学生的影响,能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具有广泛的选择性的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课程 人性本位 通识课程 隐性课程 选修课程
下载PDF
论“构建和谐社会”之道 被引量:4
4
作者 陆剑杰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1,共7页
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针对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不和谐的现象,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有其辩证内涵,这就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科学对待市场经济竞... 构建“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者的理想,针对中国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出现的不和谐的现象,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有其辩证内涵,这就是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矛盾,科学对待市场经济竞争,达到对立面的统一的高级形态———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必持正确方针,这就要批判“以物为本”和“以权为本”,实行“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必有战略举措,要以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为基础,以“效率”和“公平”关系的正确处理为关键,达到二者的统一。“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端正主体态度,克服自发性,增强自觉性,化作“自为”的实践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效率 公平 以人为本
下载PDF
人本视阈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仲素梅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69,共4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几大困境包括:灌输式教育仍然盛行、人本理念淡漠、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实际。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认为,完善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包括:采用贴近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做到...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几大困境包括:灌输式教育仍然盛行、人本理念淡漠、教学内容远离学生实际。从人本主义视角出发认为,完善和提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包括:采用贴近学生的教育内容和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本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下载PDF
以人为本视阈下我国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4
6
作者 戴巍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67-70,共4页
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我国成人教育存在目标定位的功利化倾向、价值追求的片面化倾向、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倾向等价值取向上的偏差。为此,需要在以人为本的视域下对我国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是当代社会的本质和核心,也是中国成人教育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我国成人教育存在目标定位的功利化倾向、价值追求的片面化倾向、教学方式的单一化倾向等价值取向上的偏差。为此,需要在以人为本的视域下对我国成人教育的价值取向予以矫正,即成人教育要实现目标定位的科学性、要体现成人的主体性、要关注成人的层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教育 以人为本 价值取向
下载PDF
新建本科院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刘华才 《孝感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5-9,共5页
新建本科院校办本科的历史不长、基础薄弱等特点决定其对人才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而其特殊 境遇又使其人才工作面临更大的困难,也决定人才工作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走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以人为 本、人才强校之路。
关键词 新建本科院校 人才工作 以人为本 人才强校
下载PDF
以人为本营造安全生产的全方位保障机制
8
作者 杨志武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5-8,共4页
从以人为本的视角分析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主张从理念创新、制度建设、科技研发与推广等重要方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真正建立起“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全方位保障机制。
关键词 以人为本 安全生产 理念创新 制度建设 科技研发 保障机制
下载PDF
以人为本观念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实践 被引量:23
9
作者 李宁 李帅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41-42,共2页
管理工作应当以学生为根本,实现管理理念科学化,把学生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以人为根本,重视学生能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关键词 人本理念 学生 自我管理
下载PDF
再论回归人性本位的大学课程——回应解飞厚先生 被引量:6
10
作者 姜国钧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28,111-112,共7页
大学课程具有完善人性、发展社会、建设学科的多重价值。国家、大学、学生不同价值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大学要有自己独立的、明确的价值取向,大学课程应以人性为本位。如果大学课程不能确定其本位价值,就会在其他价值主体价值取向的... 大学课程具有完善人性、发展社会、建设学科的多重价值。国家、大学、学生不同价值主体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大学要有自己独立的、明确的价值取向,大学课程应以人性为本位。如果大学课程不能确定其本位价值,就会在其他价值主体价值取向的强力干预下摇摆不定,课程组织没有原则,课程内容世俗化和功利化。大学课程的人性本位取向是由高等教育的本质决定的。将高等教育的本质定位为"专"不利于完整人格的培养,不利于学科的综合化,不利于社会的多元化。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不是"专"而是"高",一是德高,二是才高。大学教育是培养才高德劭真君子的教育,是由人文引领的、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的、以培养完整人格为目的的教育。大学,只有当它能培养出汲取了经典著作的智慧、在探讨自由学术的过程中获得了创造力的自由人、真君子的时候,才有可能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贡献,满足其他价值主体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课程 人性本位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本质 通识教育 专业教育
下载PDF
人本德育——一种新的德育范式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剑虹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7-71,共5页
人本德育是一种新的学校德育范式。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反思当前高校德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种种"反人本"倾向,从而建构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 人本德育是一种新的学校德育范式。以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为指导,从理论和实践两个纬度反思当前高校德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种种"反人本"倾向,从而建构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价值目的的现代德育人本的思想体系和实践模式。进一步明确德育目标的层次化、具体化,以推动现代人本德育思想由理念层次向实践层次和操作层次的转换,致力于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健康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学理论 人本德育 德育目标 德育范式
下载PDF
关于高校图书馆人性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玉珍 《津图学刊》 2004年第4期26-28,共3页
本文引进管理学上的人性化管理理论 ,对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进行了思考。在分析了目前高校图书馆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后 。
关键词 高校管理 图书馆 人性化 创新管理
下载PDF
对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理性思考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邦岳 《新余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99-102,共4页
以黄石理工学院为例,采取问卷调查、数据统计的方法对当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状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有所偏失。分析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缺失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就学校具体情况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人文素养 原因 措施
下载PDF
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驱动力浅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钟向忠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76-80,共5页
富士康公司员工跳楼事件、万士达公司损害员工权益事件折射出非公有制企业背离人性化管理的严峻现实。非公有制企业背离人性化管理的主要原因是其实行人性化管理的驱动力不足。基于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政府、企业员工... 富士康公司员工跳楼事件、万士达公司损害员工权益事件折射出非公有制企业背离人性化管理的严峻现实。非公有制企业背离人性化管理的主要原因是其实行人性化管理的驱动力不足。基于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政府、企业员工、工会和社会舆论应主动对非公有制企业施加压力,以此形成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外驱力,同时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培育实行人性化管理的内驱力。只有内外合力,非公有制企业实行人性化管理的进程才会大大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公有制企业 人性化管理 驱动力
下载PDF
现代工业建筑新形象——以福州日报印务中心金山厂区方案设计为例
15
作者 陈圣疆 《福建建筑》 2007年第11期19-21,共3页
福州日报印务中心金山厂区的设计,充分考虑建筑所处的环境和时代背景,突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将建筑、环境与人的行为结合起来,展示现代工业建筑的多元化和开放性。
关键词 多元化 开放性 以人为本 工业建筑
下载PDF
构建“以人为本、三维一体”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被引量:35
16
作者 秦梦华 李红霞 +1 位作者 张旭东 察可文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3-87,共5页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以人为本、三维一体"的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采用督导、评价等监控手段与激励体系,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实行双向反馈,进行全程、全员、全面的质...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永恒的主题。"以人为本、三维一体"的教学质量闭环监控体系,采用督导、评价等监控手段与激励体系,将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实行双向反馈,进行全程、全员、全面的质量管理,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对于高等院校建立教学长效机制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 教学评价 以人为本 三维一体 质量监控体系
原文传递
引入契约理念 创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 被引量:29
17
作者 余雅风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3,共6页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将契约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管理,不但可以促进高校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进程,而且对于保证大学理念以及高等教育的功能的实现,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学生为本和服务于学生的原则具有重要...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将契约理念引入高校学生管理,不但可以促进高校依法治校、依法管理的进程,而且对于保证大学理念以及高等教育的功能的实现,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以学生为本和服务于学生的原则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我国高校现行学生管理的弊端,可利用行政契约的控权性,对高校权力实施必要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约 以人为本 学生管理制度
原文传递
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探讨 被引量:26
18
作者 单美贤 李艺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1-55,共5页
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是对教育系统的利人的能动性改造,是人的价值体现,是历史的、生成的。在技术、人、教育的关系中,人是目的,教育是手段,技术是环境条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教育,技术服务和服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提供了人和技术发... 教育中技术的本质是对教育系统的利人的能动性改造,是人的价值体现,是历史的、生成的。在技术、人、教育的关系中,人是目的,教育是手段,技术是环境条件;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教育,技术服务和服从于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提供了人和技术发展的空间。必须从人的本质力量的角度来理解教育系统的技术的价值,以"以人为本"为准则不断调节技术与人的各种具体关系,从而促进技术、教育与人的同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与技术 技术的本质 以人为本
原文传递
全纳教育——当代教育发展的方向、内涵和启示 被引量:23
19
作者 丁勇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2-26,共5页
全纳教育是当代教育重大发展趋势之一。从时代特征和文本释义的角度对产生这种趋势的必然性、全纳教育的内涵及特点进行分析是一种新的探索,其目的是通过这种探索获得有益于我国教育特别是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
关键词 全纳教育 以人为本 教育公平 主体间性 生活世界
下载PDF
高职数学应重视情感教育 被引量:17
20
作者 袁华春 《现代教育技术》 2005年第1期50-52,49,共4页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教育在我国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职生源质量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高职生源的现状较多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尤其是情感教育的不足、德育有效性差等。如...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教育在我国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高职生源质量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高职生源的现状较多地反映了中国传统教育的不足,尤其是情感教育的不足、德育有效性差等。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克服教育障碍,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完整的人’的教育是高职教育的根本问题,而数学教育在其中起着独特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教育 高职生 高职教育 高职数学 高等教育 德育有效性 生源质量 教育障碍 突起 中国传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