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湿热地区自然通风建筑夏季热舒适研究——以广州为例 被引量:62
1
作者 陈慧梅 张宇峰 +1 位作者 王进勇 孟庆林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101,共6页
2008年夏季对广州某高校学生在自然通风建筑中进行了501人次的热舒适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热感觉、热舒适度、热可接受度及潮湿感,并对相应的室内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等热环境参数进行了测试记录。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 2008年夏季对广州某高校学生在自然通风建筑中进行了501人次的热舒适现场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热感觉、热舒适度、热可接受度及潮湿感,并对相应的室内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等热环境参数进行了测试记录。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分析发现,自然通风建筑的夏季室内温湿度均高于ASHRAE标准的舒适区域,但人们对该环境有较好的适应性。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湿热地区自然通风建筑的热中性温度为28.1℃(ET*=29.3℃),可接受的热环境温度的上限为29.7℃(ET*=30.9℃),相对湿度上限为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自然通风建筑 热舒适 热感觉 现场测试
下载PDF
我国湿热地区自然通风建筑热舒适与热适应现场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张宇峰 王进勇 陈慧梅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1-99,共9页
在2008—2009年为期1年的广州某高校自然通风建筑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23周共计921人次的调研数据在热环境、人体热反应及适应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我国湿热地区典型自然通风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全年变化特征,获取了热感觉与标准有... 在2008—2009年为期1年的广州某高校自然通风建筑现场调研的基础上,对23周共计921人次的调研数据在热环境、人体热反应及适应行为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我国湿热地区典型自然通风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全年变化特征,获取了热感觉与标准有效温度的确定关系,验证了修正的PMV模型的适用性,分析得到我国湿热地区自然通风建筑的期望因子为0.8,同时获得了调整服装、开窗与使用风扇等适应行为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建筑 湿热地区 热舒适 热适应 现场研究 期望因子
下载PDF
粤东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及热舒适现场研究 被引量:26
3
作者 金玲 孟庆林 +2 位作者 赵立华 张宇峰 陈霖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对粤东地区农村住宅进行了448人次的热舒适现场调研,实测了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等热环境参数,并记录了热感觉、热可接受度、热期望。居民服装热阻与ET*呈二次多项式的关系。居民的热感觉与空气温度(ta)、操作温度(t... 对粤东地区农村住宅进行了448人次的热舒适现场调研,实测了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等热环境参数,并记录了热感觉、热可接受度、热期望。居民服装热阻与ET*呈二次多项式的关系。居民的热感觉与空气温度(ta)、操作温度(top)、新有效温度(ET*)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粤东地区农村居民的热感觉模型。模型显示,粤东地区农村居民夏季的中性温度分别为26.4℃(ta)、26.7℃(top)、28.5℃(ET*),80%可接受温度上限为29.0℃(ta)、29.4℃(top)、31.2℃(ET*)。此外,研究结果表明"灰空间"中的期望温度比"绝对空间"高0.6℃,说明使用者在灰空间比在绝对空间有更低的期望基准,现代农村住宅应保留传统建筑中设置适量灰空间的建筑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东地区 农村住宅 热舒适 灰空间
下载PDF
湿热地区大学校园夏季热环境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磊 孟庆林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1,共4页
我国湿热地区夏季空气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太阳辐射强烈,在学生相对集中且户外活动较多的大学校园中,此种气候条件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身体不适甚至中暑。因此,在校园规划中应考虑景观设计对热环境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东湖周围... 我国湿热地区夏季空气温度和湿度相对较高,太阳辐射强烈,在学生相对集中且户外活动较多的大学校园中,此种气候条件可能会造成学生的身体不适甚至中暑。因此,在校园规划中应考虑景观设计对热环境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华南理工大学东湖周围的热环境变量进行测试,包括空气温度、湿度、风速和辐射热以及综合热环境指标——湿球黑球温度,获得了水体、乔木、草地和硬地等设计方法对热环境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大学校园 夏季热环境 现场测试
原文传递
我国湿热地区人群基础热舒适反应研究(1):实验方法与结果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慧梅 张宇峰 +1 位作者 王进勇 孟庆林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3-88,共6页
采用经典热舒适研究方法,于2008年夏季对我国湿热地区典型人群受试者作了气候室实验,在凉-暖范围内6个不同温湿度组合的工况下进行了问卷投票和生理指标测试。结果显示,受试者的热中性温度为26.9℃(修正温度);受试者夏季偏爱稍凉的热感... 采用经典热舒适研究方法,于2008年夏季对我国湿热地区典型人群受试者作了气候室实验,在凉-暖范围内6个不同温湿度组合的工况下进行了问卷投票和生理指标测试。结果显示,受试者的热中性温度为26.9℃(修正温度);受试者夏季偏爱稍凉的热感觉(-0.2);潮湿感中性对应的水蒸气分压力约为3500Pa;热中性对应的平均皮肤温度为33.2℃;平均皮肤温度与皮肤湿润度是预测热感觉与热舒适的重要参数;心率与热感觉存在线性关系,血压在偏凉环境下与热感觉呈线性关系,在偏暖环境下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热感觉 气候室实验 湿热地区
下载PDF
我国湿热地区使用分体空调建筑的热舒适与热适应现场研究(1):热环境与热感受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宇峰 陈慧梅 孟庆林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14,共9页
在对广州某校使用分体空调建筑进行为期1年的现场调研基础上,对33周共计1 395人次的调研数据从热环境和热感受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我国湿热地区使用分体空调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变化特征,确定了热中性温度和80%可接受温度范围,分析了热... 在对广州某校使用分体空调建筑进行为期1年的现场调研基础上,对33周共计1 395人次的调研数据从热环境和热感受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我国湿热地区使用分体空调建筑的室内热环境变化特征,确定了热中性温度和80%可接受温度范围,分析了热感觉的季节变化,与人工气候室实验结果和自然通风建筑现场调研结果进行了综合对比,获得了湿热地区人群在建筑环境中的热适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使用分体空调建筑 现场研究 热舒适 热适应 热环境热感受
下载PDF
湿热地区夏季不同室外空间的主观热舒适评价特点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张进 李坤明 赵立华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4,共7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湿热地区不同室外空间夏季的热环境设计要求,提高使用者的热舒适水平,以广州为例,通过热环境测试和热舒适调研,获得了6处不同室外空间的热环境水平和主观热舒适评价特点。统计结果显示:开阔的广场空间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 为了进一步明确湿热地区不同室外空间夏季的热环境设计要求,提高使用者的热舒适水平,以广州为例,通过热环境测试和热舒适调研,获得了6处不同室外空间的热环境水平和主观热舒适评价特点。统计结果显示:开阔的广场空间接受的太阳辐射较多,居民偏热投票最多,热感觉投票值和太阳辐射量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达0.718以上,广场空间进一步增加湿度的投票比其它空间多;遮阴区域的架空层和东西街居民偏热投票最少,热感觉投票值与空气温度或相对湿度相关性最强;小区活动场地内的热感觉投票值与各热环境参数的相关性均较低。研究推荐遮阳和增湿作为广场空间热环境改善的最主要方法,架空层是6处室外空间中最为适宜的活动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夏季 室外空间 热环境 热舒适
原文传递
我国湿热地区人群基础热舒适反应研究(3):冬夏对比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宇峰 王进勇 陈慧梅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6-70,共5页
沿用经典热舒适研究方法,对我国湿热地区自然通风环境受试者分别进行夏季和冬季气候室实验,并对其心理反应与生理反应作冬夏季对比,得到其热反应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为:与夏季相比,冬季的热感觉保持不变,但热舒适度与可接受度在低温环境显... 沿用经典热舒适研究方法,对我国湿热地区自然通风环境受试者分别进行夏季和冬季气候室实验,并对其心理反应与生理反应作冬夏季对比,得到其热反应的季节性变化特征为:与夏季相比,冬季的热感觉保持不变,但热舒适度与可接受度在低温环境显著降低,而在高温环境显著升高;心率显著增加,皮肤温度有所升高,在高温环境下的皮肤湿润度有所降低。季节性变化特征为湿热地区人群心理适应与生理习服提供了重要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适应 季节性变化 湿热地区
下载PDF
湿热地区家用空调冷凝水回收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赞社 王芳 +3 位作者 刘丰榕 彭君君 罗昔联 顾兆林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3-56,21,共5页
针对湿热地区家用空调冷凝水无序排放和冷量损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冷凝水与压缩机排气管进行大温差换热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减缓冷凝水的流动,增加冷凝水与压缩机排气管的换热面积和换热时间,实现空调冷凝水对高温制冷剂的预冷却。实验... 针对湿热地区家用空调冷凝水无序排放和冷量损失问题,提出了一种冷凝水与压缩机排气管进行大温差换热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减缓冷凝水的流动,增加冷凝水与压缩机排气管的换热面积和换热时间,实现空调冷凝水对高温制冷剂的预冷却。实验结果表明:虽然空调冷凝水量有限,但冷凝器出现了1.1~2.0℃的过冷现象,系统的制冷量和COP分别提高了0.93%和1.7%;冷凝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能够及时被冷凝器的风机带走,解决了家用空调冷凝水的无序排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家用空调 冷凝水 回收 蒸发冷却器 大温差换热 压缩机排气管
下载PDF
我国湿热地区使用分体空调建筑的热舒适与热适应现场研究(2):适应行为 被引量:12
10
作者 张宇峰 陈慧梅 孟庆林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5-23,共9页
对受试者在建筑热环境中调整服装、开窗、使用风扇和启停空调器等适应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我国湿热地区人群在使用分体空调建筑中的适应行为特征,确定了适应行为变化的有效温度范围和关系式,并在与以往研究结果的综合对比中获得了湿... 对受试者在建筑热环境中调整服装、开窗、使用风扇和启停空调器等适应行为进行了分析,得到了我国湿热地区人群在使用分体空调建筑中的适应行为特征,确定了适应行为变化的有效温度范围和关系式,并在与以往研究结果的综合对比中获得了湿热地区人群在建筑环境中的热适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使用分体空调建筑 现场研究 热舒适 热适应 适应行为
下载PDF
我国湿热地区人群基础热舒适反应研究(2):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宇峰 陈慧梅 +1 位作者 王进勇 孟庆林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6-30,25,共6页
基于我国湿热地区人群的气候室实验结果,从心理热反应、生理热反应和生理-心理关系等多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对比与分析,发现现行国际标准不适用于我国湿热地区,生理热习服和心理热适应是其重要原因。考虑热习服和热适应的影... 基于我国湿热地区人群的气候室实验结果,从心理热反应、生理热反应和生理-心理关系等多方面对国内外研究结果进行了系统对比与分析,发现现行国际标准不适用于我国湿热地区,生理热习服和心理热适应是其重要原因。考虑热习服和热适应的影响作用,建立我国湿热地区人群的生理热调节模型与心理-生理模型,是掌握其基础热舒适反应规律、合理制定热环境标准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舒适 湿热地区 生理热习服 热适应
下载PDF
高温高湿对湿热地区人群热湿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金玲 张宇峰 张仲军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2-127,共6页
针对湿热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特点,对人群的热湿反应进行了气候室实验。选取30名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在不同高温(29,32℃)和高湿(50%,70%,90%)环境下获取受试者的热湿心理和生理反应。结果表明:温湿度交互作用对人体热湿反应有显著影响,温度... 针对湿热地区夏季高温高湿特点,对人群的热湿反应进行了气候室实验。选取30名大学生作为受试者,在不同高温(29,32℃)和高湿(50%,70%,90%)环境下获取受试者的热湿心理和生理反应。结果表明:温湿度交互作用对人体热湿反应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湿度对人体热湿反应的影响越大;湿热地区人群90%可接受的新有效温度ET*上限为30.3℃,80%可接受的ET*上限为3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湿 湿热地区 热湿反应 热舒适 新有效温度
下载PDF
太阳能液体除湿处理热湿地区冷却顶板新风湿负荷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燕 丁云飞 《建筑科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0-73,39,共5页
以广州为例分析了热湿地区冷却顶板空调系统新风冷负荷的特点,显示夏季空调期新风湿负荷占新风总负荷的90%以上。提出了利用太阳能液体除湿处理冷却顶板空调系统新风湿负荷的方案,并将其与常规的冷却除湿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冷却... 以广州为例分析了热湿地区冷却顶板空调系统新风冷负荷的特点,显示夏季空调期新风湿负荷占新风总负荷的90%以上。提出了利用太阳能液体除湿处理冷却顶板空调系统新风湿负荷的方案,并将其与常规的冷却除湿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冷却顶板空调系统新风湿负荷的太阳能液体除湿方式比冷却除湿方式节能40%以上,静态投资回收年限为2.2年,认为冷却顶板空调系统新风湿负荷的太阳能液体除湿方式要优于冷却除湿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顶板空调系统 新风湿负荷 太阳能液体除湿 冷却除湿 热湿地区
原文传递
溶液除湿空调在高温高湿地区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唐易达 何波 +1 位作者 唐中华 韩如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9-132,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溶液除湿装置。综合利用太阳能、天然水源、热回收和溶液除湿技术,对新风进行分阶段除湿,同时,利用太阳能和室内排风对溶液进行再生,克服了传统溶液除湿空调技术在高温高湿地区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溶...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溶液除湿装置。综合利用太阳能、天然水源、热回收和溶液除湿技术,对新风进行分阶段除湿,同时,利用太阳能和室内排风对溶液进行再生,克服了传统溶液除湿空调技术在高温高湿地区应用过程中的局限性。结果表明,与传统溶液除湿方案相比,该系统的溶液循环量减小,运行能耗降低,对太阳能的依赖程度降低,溶液的吸湿效率和再生效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湿 再生 高温高湿地区 热质交换 热回收
下载PDF
湿热地区长大隧道温湿度场分布及洞壁结露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韩健勇 赵文 +3 位作者 陈向利 陈阳 刘云安 关永平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23-132,共10页
以某铁路隧道为依托,选取其中8座典型隧道,对隧道洞壁温度、洞内气温以及相对湿度进行连续观测并整理分析。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的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得到了洞口风速、隧道长度和进风口风温等因素对长大隧道温度场的影响规律。... 以某铁路隧道为依托,选取其中8座典型隧道,对隧道洞壁温度、洞内气温以及相对湿度进行连续观测并整理分析。基于ABAQUS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的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得到了洞口风速、隧道长度和进风口风温等因素对长大隧道温度场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湿热环境下长大隧道洞壁结露现象产生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大隧道温湿度场可分为快速变化区、平缓过渡区和恒定区,在恒定区内隧道温度、湿度变化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湿热气候下的洞壁结露现象主要是由于较高的内外温差和大气湿度引起的。洞口风速与隧道恒定区大小呈线性关系,且风速越大,恒定区范围越小。在洞外气温相同的情况下,隧道越长,洞内气温衰减越快,而洞外气温仅对隧道口一定区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大隧道 湿热地区 温度场 湿度 CFD ABAQUS
下载PDF
湿热地区老年人公园热舒适的环境因素 被引量:4
16
作者 黄海静 魏林颖 《中国城市林业》 2023年第1期13-19,共7页
城市公园是老年人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公园环境的热舒适与老年人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文章以湿热地区城市公园老年人为对象,针对休憩类活动场地进行热环境测量与问卷调查,探讨影响老年人夏季室外热舒适的公园环境因素。结果表明:(1)遮荫... 城市公园是老年人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公园环境的热舒适与老年人身心健康息息相关。文章以湿热地区城市公园老年人为对象,针对休憩类活动场地进行热环境测量与问卷调查,探讨影响老年人夏季室外热舒适的公园环境因素。结果表明:(1)遮荫与水体对老年人室外热感觉影响较大,且利于维持微气候稳定性;(2)热参数水平接近时,降低太阳辐射仍可从心理上有效改善老年人“热感”,乔木比建筑遮荫更能减少太阳辐射、降低热中性PET值,提高热舒适性;(3)老年人在夏季喜欢“偏凉”的热环境,对风速需求强,对湿度的可接受度较高,水体是改善老年人热舒适的重要因素。基于研究结果,从选址规划、空间布局及环境要素3个方面提出城市公园环境设计启示,为湿热地区城市公园的热环境适老化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外热舒适 老年人 城市公园 适老化 湿热地区
下载PDF
湿热地区校园公共空间冬季热舒适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高云飞 余佳宁 +3 位作者 刘琳 陈光 林垚广 陈素青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研究湿热地区校园冬季室外热舒适状况,选取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的6个常用校园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建筑包围、建筑边开敞和园林3种空间类型,通过实测不同类型空间的环境物理参数和发放主观问卷的调研方式,借助RayMan模型... 为研究湿热地区校园冬季室外热舒适状况,选取广东工业大学东风路校区的6个常用校园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建筑包围、建筑边开敞和园林3种空间类型,通过实测不同类型空间的环境物理参数和发放主观问卷的调研方式,借助RayMan模型计算生理等效温度(Physiological Equivalent Temperature,PET),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得出广州地区冬季校园人体中性PET为20.4℃。广州冬季校园室外热环境整体的热舒适度和热可接受度均较高,其中建筑包围空间的人群热感觉与热舒适投票呈现一次线性关系,而其余类型空间均呈现二次多项式关系,为湿热地区校园冬季热环境提供优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校园冬季热环境 PET评价指标 不同空间类型 室外热舒适
下载PDF
湿热地区夏季城市人行空间热舒适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蒋毅 赵立华 孟庆林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4-182,共9页
为揭示夏季湿热地区城市室外人行空间行人和骑行者的热舒适特点及热环境需求,通过实验观测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人行空间的热环境水平,行进中的行人和骑行者的热感觉、热舒适、热环境偏好及热接受度进行了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分析... 为揭示夏季湿热地区城市室外人行空间行人和骑行者的热舒适特点及热环境需求,通过实验观测及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人行空间的热环境水平,行进中的行人和骑行者的热感觉、热舒适、热环境偏好及热接受度进行了统计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随着人行空间阴影率的变化,行人的热感觉变化比骑行者更敏感,舒适性水平低于骑行者;行人和骑行者的不舒适因素主要为过大的太阳辐射和过高的温度,SET*值越低,行人和骑行者感觉越舒适。使用者对夏季人行空间的热环境需求,行人为SET*≤30.2℃,对应热感觉TSV≤1.4;骑行者为SET*≤32.9℃,对应热感觉TSV≤1.5,行人和骑行者的热舒适状况和热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遮荫率越小,差异越大,行人对热环境的要求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人行空间 热感觉 热舒适 热环境
下载PDF
合院式民居天井空间防热性能优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孙倩倩 范征宇 +1 位作者 白鲁建 毛晓敏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2-372,共11页
天井是湿热地区民居进行自然通风降温的重要空间,但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如何确定天井空间形态尺度的量化研究略显不足。研究以实现双碳为目标,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合院式民居的防热性能,探索天井空间形态及尺度对建筑防热性能的影... 天井是湿热地区民居进行自然通风降温的重要空间,但在建筑方案设计阶段,如何确定天井空间形态尺度的量化研究略显不足。研究以实现双碳为目标,响应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升合院式民居的防热性能,探索天井空间形态及尺度对建筑防热性能的影响作用机制。根据天井空间的不同形态尺度,采用CFD模拟软件对天井进行面宽进深比、窗井数量比、层高和竖向窗户数量4个设计变量因素的风环境和热环境模拟。研究表明:在建筑高度相同时,设计面宽与进深尺度相近的内天井,可获得较好的建筑风环境与热环境,天井设计时应避免过大面宽或进深尺度;当天井的面宽进深比较大时,可根据面宽与进深的比值,在面宽方向设计等比例数量的窗户,以增加自然通风对流,带走建筑室内和天井的热量;当天井面宽与进深尺度相近时,民居建筑层高宜控制在3~4 m,层高越高,建筑室内风环境与热环境越差;当因空间高度需求,层高高度必须大于4 m时,宜在民居南北外墙设上下高低窗,解决室内顶部空气不对流的问题。将天井空间尺度形态进行定量研究,有利于给建筑师在方案设计阶段提供明确的建筑设计指导建议,在设计阶段提升建筑绿色生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天井空间 形态尺度 热环境
下载PDF
灌入率对湿热地区半柔性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远远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1年第1期76-81,共6页
针对胶浆灌入率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以及不同灌入率对半柔性路面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开展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对比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级配类型、水泥胶浆细砂粒径和用量对胶浆灌入率的影响,评估不同胶浆灌入率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高... 针对胶浆灌入率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以及不同灌入率对半柔性路面材料路用性能的影响开展研究。通过室内实验,对比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级配类型、水泥胶浆细砂粒径和用量对胶浆灌入率的影响,评估不同胶浆灌入率的半柔性路面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结果表明:灌入率显著影响半柔性材料的高温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增大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选用较小砂胶比和较细粒径的细砂拌制水泥胶浆等方式可提高胶浆灌入率;为保证半柔性路面材料路用性能,胶浆灌入率应至少不低于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入率 湿热地区 半柔性 路用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