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中和进程中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 被引量:191
1
作者 林伯强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71,共16页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能源系统,化石能源占比为84%,碳中和目标要求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届时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80%以上。本文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对2030年的碳达峰情景进行了分析。一般将碳中和简单... 目前中国拥有全球最庞大的能源系统,化石能源占比为84%,碳中和目标要求2030年实现碳达峰和206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届时能源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占比将达80%以上。本文从中国现实国情出发,对2030年的碳达峰情景进行了分析。一般将碳中和简单理解为能源结构调整,分析结果表明:2030年碳达峰的峰值既取决于清洁能源发展,也取决于能源电力需求增长,需要通过平衡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与能源需求增长速度以控制碳排放峰值。碳中和背景下的经济高质量增长要求实现“双脱钩”:经济增长需要尽可能与化石能源消费和能源电力需求增长脱钩。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涵盖供给侧和需求侧的碳中和系统性方案,并进一步讨论了可行的市场化手段以支持方案的实施。保障能源(电力)安全稳定供应是经济清洁低碳转型的基本原则,也是能源系统转型的主要挑战,因此需要先立后破,找到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煤电退役和低碳转型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经济增长 高质量发展 能源系统转型
原文传递
绿色治理如何赋能高质量发展:基于ESG履责和全要素生产率关系的解释 被引量:40
2
作者 李甜甜 李金甜 《会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8-98,共21页
气候变化、节能降耗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界广为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企业ESG履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多重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ESG履责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使用工具变量法、... 气候变化、节能降耗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各界广为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利用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考察了企业ESG履责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多重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企业ESG履责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在使用工具变量法、Heckman两阶段模型和一阶差分模型等缓解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机制检验发现,企业ESG履责主要通过节能降耗和优化资源配置显著提升生产效率;进一步纳入宏观气候、中观行业、微观企业层面的分析显示,当企业遭受极端气候风险冲击、处于高碳排放区域、属于非重污染行业、非国有企业以及自愿进行责任信息披露时,ESG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为凸显。本文研究揭示了企业ESG履责可显著发挥抵御气候变化和碳排放风险作用,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ESG履责 全要素生产率 节能降耗 资源配置
原文传递
高质量绿色发展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其问题分析 被引量:24
3
作者 郑舒允 《科技和产业》 2022年第3期132-137,共6页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使命,而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契合了这一发展理念。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综合对比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系统阐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 绿色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使命,而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契合了这一发展理念。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综合对比分析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现状,系统阐述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具体的应对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 新能源汽车 充电基础设施
下载PDF
高质量视角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动能塑造与路径选择 被引量:22
4
作者 高运胜 朱佳纯 康雯雯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0-110,共11页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商品结构优化、贸易伙伴多元化和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竞争力弱、贸易利益被高估及贸易摩擦频发等突出问题,需要从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和制度保障等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在商品结构优化、贸易伙伴多元化和国际分工地位提升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但也面临结构不合理、服务贸易竞争力弱、贸易利益被高估及贸易摩擦频发等突出问题,需要从深化改革、创新驱动、扩大开放和制度保障等领域塑造新动能,并选择优化对外合作方式、均衡对外贸易结构、改善国内营商环境和培育贸易新业态等发展路径,通过积极应对挑战加快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与双循环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动能塑造 路径选择 新发展格局
原文传递
从战略视角把握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 被引量:14
5
作者 刘戒骄 《中国能源》 2003年第6期17-23,共7页
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面临着两种不同的路径抉择:是长期维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还是利用全球油气资源加快对煤的替代。本文认为,在中国能源结构的选择中,不能局限于部门利益,而应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市场体制的客观要求出发,正视我... 目前,中国的能源结构面临着两种不同的路径抉择:是长期维持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还是利用全球油气资源加快对煤的替代。本文认为,在中国能源结构的选择中,不能局限于部门利益,而应从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和市场体制的客观要求出发,正视我国能源体系长期游离于世界能源体系之外积累的问题,从战略视角把握影响中国能源结构转换的背景及制约因素。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中国也将像欧洲、北美一些国家那样,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却逐渐放弃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不仅要求能源结构向有利于环境的方向转变,而且要求将包括能源体制在内的整个能源体系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这个问题,并将其纳入国家能源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能源结构调整 能源战略 能源优质化 市场体制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协同演化及预测 被引量:19
6
作者 罗巍 杨玄酯 +1 位作者 杨永芳 程遂营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08-619,共12页
水、能源、粮食存在互相依赖的纽带关系,黄河流域作为三者矛盾突出且集中的典型区域,实现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协同演化,是保障流域资源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协同学原理,按照序参量-子系统-复合系统的逻... 水、能源、粮食存在互相依赖的纽带关系,黄河流域作为三者矛盾突出且集中的典型区域,实现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协同演化,是保障流域资源安全、维护生态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基于协同学原理,按照序参量-子系统-复合系统的逻辑,从流域层和区域层,对2010—2019年黄河流域的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协同演化进行实证分析及ARIMA预测。结果发现:①从全流域看,3个子系统有序度演化近10年来均有上升,但三者间纽带关系演化长期处于低协同状态,其中,水-粮食协同度略高于能源-粮食协同度和水-能源协同度;②分区域看,上游和下游各子系统有序度演化近10年来升降各异,而中游各子系统有序度演化不断上升,3个区域中水-能源-粮食纽带关系演化均长期处于低协同状态;③根据ARIMA预测,纽带关系短期仍处于低协同状态,水资源相对于能源和粮食仍是首要约束。最后,从流域层提出“以水为刚性约束,多要素互动”,从区域层提出“生态位错位发展,多区域协同”等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水-能源-粮食 协同演化 有序度 黄河流域
原文传递
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建议 被引量:14
7
作者 闫国春 温亮 薛飞 《中国煤炭》 2022年第8期1-6,共6页
从产业规模、技术与装置水平和带动作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存在和面临的缺乏扶持政策、顶层设计,规划不够明晰,产品结构和能源转化效率有待优化等问题和... 从产业规模、技术与装置水平和带动作用等方面,系统总结了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十四五”期间我国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存在和面临的缺乏扶持政策、顶层设计,规划不够明晰,产品结构和能源转化效率有待优化等问题和挑战。认为应站在战略高度认识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的意义,从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角度出发,深入研究和探讨了我国现代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和低碳化发展的产业布局和发展路径。指出应差异化发展石油化工难以生产或生产成本较高的特有产品,深化现代煤化工与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生物化工等产业的耦合发展,生产高固碳能力的煤基碳素新材料等。提出应进一步明晰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项目布局规划、多措并举地支持现代煤化工走节能减碳发展道路、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等针对性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煤化工产业 高质量发展 能源安全 煤炭清洁转化 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能源安全及保障策略研究——基于推进“一带一路”能源高质量合作视角 被引量:12
8
作者 张强 苗龙 +1 位作者 汪春雨 胡海晨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6-123,共8页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安全。能源供给需求缺口持续扩大、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进展缓慢、能源进口来源集中程度提高等因素使得中国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禀赋优异,为能源高质量...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能源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安全。能源供给需求缺口持续扩大、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进展缓慢、能源进口来源集中程度提高等因素使得中国能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禀赋优异,为能源高质量国际合作提供了重大契机,也为解决中国能源供给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新时代推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迈向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和社会组织精准聚焦、协同发力,政府应持续发挥顶层设计作用,企业应积极发挥合作主体作用,金融机构应主动发挥助推支撑作用,社会组织应善于发挥纽带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一带一路” 高质量合作 能源安全
下载PDF
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9
作者 王明新 叶倩 王迪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91-1800,共10页
为考察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本文在分析中国2009-2016年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年际变化、区域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回归树方法定量分析了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秸秆优质... 为考察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特征,本文在分析中国2009-2016年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年际变化、区域分布及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增强回归树方法定量分析了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产量从2009年的119.63万t标准煤上升到2016年的508.51万t标准煤,以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为主,其中生物气化比重逐渐下降,固化成型比重迅速上升。全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均值从2009年的7.54 kg标准煤/hm^2上升到2016年的30.51 kg标准煤/hm^2。供给、需求和环境因素对其省际差异的贡献率分别为37.10%、35.60%和22.30%。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水平总体上随着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比例、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农村人均用电量和农村能源财政投入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人均耕地面积和机耕面积比例的上升而下降,随着饲草需求强度的上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当前中国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行政力量的推动。西北、东北和华中等地区应加强对秸秆优质化能源开发利用的财政和科技支持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优质化能源 省际差异 影响因素 增强回归树 中国
原文传递
碳中和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和政策路径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坤 潘家华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29,共9页
实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展现大国责任担当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探究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 实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展现大国责任担当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探究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作用机制,有助于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稳步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首先从增长、就业、绿色、成本、风险五个维度系统剖析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然后基于这五个维度阐释碳中和驱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最后提出迈向碳中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政策路径为:加速能源转型,以可再生能源助推经济社会低碳发展;激发绿色需求,以绿色消费倒逼零碳生产;拓宽区域合作,以资源对接和多能互补促进互利共赢;创新发展范式,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高质量发展 经济增长 能源转型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一带一路”国际能源合作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余晓钟 刘梦薇 白龙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6-170,共5页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高质量发展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结合高质量发展基本要求,探讨了高效、灵活,高绩效、低风险,绿色低碳、可持续,宽延、优化现有合作模式的国际能源高质量合作模式创新路径与方... 能源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高质量发展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模式创新提供了新思路。结合高质量发展基本要求,探讨了高效、灵活,高绩效、低风险,绿色低碳、可持续,宽延、优化现有合作模式的国际能源高质量合作模式创新路径与方向,并建立了多元主体互动、创新支持平台的高质量国际能源合作创新模式实施的保障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 一带一路 国际能源合作 合作模式创新
下载PDF
渤海海域沙垒田凸起西段花岗岩潜山优质储层形成控制因素及综合预测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胜兵 刘丽芳 +3 位作者 吴克强 陈少平 姜雪 郝婧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8-115,共8页
为弄清低勘探程度区花岗岩潜山优质储层的分布特征,以地质模式为指导,利用刻画花岗岩风化壳效果明显的灰度能量属性,精细描述了渤海海域沙垒田凸起西段花岗岩优质储层的范围和厚度,综合分析构造活动、风化淋滤及古地温变化等因素对花岗... 为弄清低勘探程度区花岗岩潜山优质储层的分布特征,以地质模式为指导,利用刻画花岗岩风化壳效果明显的灰度能量属性,精细描述了渤海海域沙垒田凸起西段花岗岩优质储层的范围和厚度,综合分析构造活动、风化淋滤及古地温变化等因素对花岗岩储层的控制模式和分布特征的影响,探索了一套地质成因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对沙垒田凸起西段花岗岩潜山优质储层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花岗岩潜山长石等脆性矿物含量高,为优质储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断层两盘地层的错动引发诱导裂缝的发育,褶皱脊部的引张作用力促使高角度裂缝的发育,构造隆升引起的温压变化控制了近水平裂缝的发育;研究区西南缘为3类裂缝的叠加区,裂缝极为发育,且研究区西南缘长期接受风化淋滤作用,是花岗岩优质储层发育带。预测结果与实钻揭示的实际地质情况相符合,这说明地质成因与地球物理相结合研究方法能有效预测研究区优质储层的分布,为低勘探程度区花岗岩潜山优质储层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潜山 优质储层 成因分析 灰度能量属性 沙垒田凸起
下载PDF
储藏方式对稻谷发芽势和发芽率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彭毛 张欣 +2 位作者 左文杰 周荧 魏建林 《粮油食品科技》 2017年第5期62-65,共4页
模拟大仓储粮环境,研究不同储藏方式(常规、低温、准低温)在2年内对不同水分的优质稻谷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通过每个季度抽取仓库上、中、下层3个不同部位的稻谷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水分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小,最终都处于12.0%~14.0... 模拟大仓储粮环境,研究不同储藏方式(常规、低温、准低温)在2年内对不同水分的优质稻谷发芽率和发芽势的影响。通过每个季度抽取仓库上、中、下层3个不同部位的稻谷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水分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小,最终都处于12.0%~14.0%之间,与储藏方式关系不显著;发芽势的变化幅度大于发芽率的变化幅度,但是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发芽势变化更为明显,即发芽变化幅度为常规仓>准低温仓>低温仓,且上层稻谷的发芽率随着储藏时间的推迟显著降低,中层及下层变化较小;比较2年内2种水分的稻谷在3种储藏方式下的发芽率减小程度,发现水分高低对低温和准低温储藏下的稻谷影响不明显,高水分(≥16.0%)的稻谷在常规储藏方式下减小程度比一般水分(≤14.7%)的要大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发芽势 发芽率 中试仓储藏
下载PDF
数字经济、能源生产率与高质量发展——基于黄河流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治国 霍冉 周行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44,共13页
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能源生产率变革,逐渐成为提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基于此,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能源生产率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模型,并以黄河流域201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面板计量模型、... 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社会能源生产率变革,逐渐成为提升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新引擎.基于此,构建数字经济发展、能源生产率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模型,并以黄河流域2013-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面板计量模型、中介效应模型以及门槛效应模型等实证模型考察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具有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和提高能源生产率的双重效应;能源生产率在数字经济发展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渠道效应;数字经济发展对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边际效应”非线性递增的特点,且在区域位置、人口规模等方面具有异质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黄河流域 高质量发展 能源生产率
下载PDF
我国能源优质化战略的思考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顺利 杨殿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10,共3页
我国正处在重新考虑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调整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提出要优化能源结构,把建立国际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作为长期能源供应的战略目标,把能源优质化作为主攻方向,把天然气开发... 我国正处在重新考虑能源发展战略的关键时期。要实现和谐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调整我国能源发展战略。提出要优化能源结构,把建立国际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作为长期能源供应的战略目标,把能源优质化作为主攻方向,把天然气开发作为本世纪能源开发的重点,加强天然气管网系统等能源基础设施,同时注重核电、水电等优质一次能源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 能源战略 能源消费结构 优质能源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资源安全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6
16
作者 高来举 岳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6-73,共8页
为应对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资源安全挑战,阐明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安全内涵,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我国能源资源安全发展情况,指出现阶段研究重点和热点,从“双碳”目标、供应安全、国内保障、国际竞争和非传统安全5个方面分析研判,针对... 为应对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资源安全挑战,阐明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安全内涵,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分析我国能源资源安全发展情况,指出现阶段研究重点和热点,从“双碳”目标、供应安全、国内保障、国际竞争和非传统安全5个方面分析研判,针对性地提出能源安全必须坚持先立后破、拓展能源资源供应链、内部挖潜与加大储备并举、规避海上运输安全风险和提升非传统安全管控水平5个方面的对策。研究结果表明:近20年来,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能源资源安全内涵不断丰富,低碳转型、能源合作、气候变化等逐渐成为现阶段研究热点,必须综合考量、精准制定战略举措;由于我国矿产资源禀赋先天不足,能源资源安全面临多重风险挑战,需要从能源资源储备、供应保障能力、非传统安全管控等多维度进行破解;目前还需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不断提升对风险挑战的认知,构建合理有效全面的风险应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能源资源安全 挑战 对策 文献计量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浩旻 张在旭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3-88,共6页
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因此构建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动中国天然气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从供应安全、清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投入、市场化... 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举措,因此构建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推动中国天然气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文章从供应安全、清洁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成本投入、市场化水平、科技创新水平、行业发展水平7大维度构建了26个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标,并综合运用极差法、熵权法、TOPSIS法对2014-2018年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中国天然气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产业 高质量发展 能源经济 清洁消费
下载PDF
走向信息时代的科学化建筑思想——理查德·罗杰斯高技建筑诠释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卫东 《宁夏工程技术》 CAS 2002年第4期309-316,共8页
高技倾向的建筑创作继承了现代主义思想理性的设计理念,它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以及旁于解决社会问题和创新精神在知识经济到来之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理查德·罗杰斯作为高技倾向建筑... 高技倾向的建筑创作继承了现代主义思想理性的设计理念,它对科学技术的重视以及旁于解决社会问题和创新精神在知识经济到来之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对当代中国建筑创作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指导意义. 理查德·罗杰斯作为高技倾向建筑创作群体中的先驱,他的理论和实践对建筑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他以其一贯性的风格,结合时代进步,集中反映了高技建筑形成、发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拟通过罗杰斯的建筑理论和作品实践两部分进行研究讨论,通过对他一系列作品及工程实践的分析读解。以展示罗杰斯的创作理念和构成手法,从而更广泛深入地了解高技派建筑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罗杰斯 建筑思想 可持续性 适应性 低能耗 高技术
下载PDF
400Hz高光束质量高功率短脉冲激光器 被引量:6
19
作者 靳全伟 庞毓 +5 位作者 蒋建锋 谭亮 崔玲玲 魏彬 孙殷宏 唐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7,共4页
研制了大能量高光束质量短脉冲激光器,系统采用主振荡+预放大器+主放大器2级主振荡功率放大器(MOPA)结构。采用双棒热效应补偿改善光束质量的措施,在重复频率400 Hz时实现单脉冲能量40mJ、光束质量因子约为1.2的激光输出。激光器放大后... 研制了大能量高光束质量短脉冲激光器,系统采用主振荡+预放大器+主放大器2级主振荡功率放大器(MOPA)结构。采用双棒热效应补偿改善光束质量的措施,在重复频率400 Hz时实现单脉冲能量40mJ、光束质量因子约为1.2的激光输出。激光器放大后实现单路脉冲能量712.5mJ、脉宽12.4ns的激光输出,采用球差补偿的方法提高了激光器的光束质量,在最大输出功率下实现了光束质量因子小于2.3,光光效率27.7%。偏振合束后,激光器输出能量大于1.4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差补偿 主振荡功率放大器 高光束质量 大能量
下载PDF
智能铸造工厂与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小龙 《中国铸造装备与技术》 CAS 2022年第1期5-10,共6页
我国铸造行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智能铸造”变为行业的热词,但智能铸造工厂的定义,智能铸造工厂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智能铸造工厂,不同的人站的位置和角度不同,理解偏差很大。从多个角度说明什么叫智能... 我国铸造行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智能铸造”变为行业的热词,但智能铸造工厂的定义,智能铸造工厂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智能铸造工厂,不同的人站的位置和角度不同,理解偏差很大。从多个角度说明什么叫智能铸造工厂,又从多个方面说明智能铸造工厂的优点以及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最后,从认识、投资、协作、风控、人才等方面介绍了如何实现智能铸造工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铸造 高质量发展 设备可靠性 能耗 创新 绿色 信息系统 协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