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介电栅介质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武德起 赵红生 +2 位作者 姚金城 张东炎 常爱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65-871,共7页
传统的栅介质材料SiO_2不能满足CMOS晶体管尺度进一步缩小的要求,因此高介电栅介质材料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高介电材料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的工作介绍了高介电栅介质在晶化温度、低介电界面层、介... 传统的栅介质材料SiO_2不能满足CMOS晶体管尺度进一步缩小的要求,因此高介电栅介质材料在近几年得到了广泛的研究,进展迅速.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高介电材料的研究成果,并结合作者的工作介绍了高介电栅介质在晶化温度、低介电界面层、介电击穿和金属栅电极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介电栅介质 晶化温度 低介电界面层 金属栅电极
下载PDF
高介电常数栅介质材料研究动态 被引量:6
2
作者 周晓强 凌惠琴 +1 位作者 毛大立 李明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3-168,共6页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尺寸按摩尔定律不断缩小。SiO2作为MOSFET的栅介质材料已不能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为此,应用于下一代MOSFET的高介电常数栅介质材料已成为当今微电子材料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高k材料抑...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半导体器件的特征尺寸按摩尔定律不断缩小。SiO2作为MOSFET的栅介质材料已不能满足技术发展的需求。为此,应用于下一代MOSFET的高介电常数栅介质材料已成为当今微电子材料的研究热点。文章介绍了高k材料抑制隧穿效应影响的原理及其应当满足的各项性能指标,并对其研究动态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代MOSFET栅介质的几种高k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FET 微电子材料 高介电常数 栅极电介质 伪二元合金
下载PDF
超薄HfO_2高K栅介质薄膜的软击穿特性 被引量:3
3
作者 韩德栋 康晋锋 +1 位作者 杨红 韩汝琦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研究了高K(高介电常数)栅介质HfO2薄膜的制备工艺,制备了有效氧化层厚度为2.9nm的超薄MOS电容。当栅氧化层很薄时会发生软击穿现象,软击穿和通常的硬击穿是不同的现象。分别利用在栅介质上加恒流应力和恒压应力两种方法研究了HfO2薄膜... 研究了高K(高介电常数)栅介质HfO2薄膜的制备工艺,制备了有效氧化层厚度为2.9nm的超薄MOS电容。当栅氧化层很薄时会发生软击穿现象,软击穿和通常的硬击穿是不同的现象。分别利用在栅介质上加恒流应力和恒压应力两种方法研究了HfO2薄膜的击穿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在两种应力方式下HfO2栅介质均发生了软击穿现象,软击穿和硬击穿的机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介电常数栅介质 二氧化铪薄膜 软击穿
下载PDF
Challenges in Atomic-Scale Characterization of High-k Dielectrics and Metal Gate Electrodes for Advanced CMOS Gate Stacks 被引量:1
4
作者 Xinhua Zhu Jian-min Zhu Aidong Li Zhiguo Liu Naiben Mi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89-313,共25页
The decreasing feature sizes in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CMOS) transistor technology will require the replacement of SiO2 with gate dielectrics that have a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high-k) because... The decreasing feature sizes in 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CMOS) transistor technology will require the replacement of SiO2 with gate dielectrics that have a high dielectric constant (high-k) because as the SiO2 gate thickness is reduced below 1.4 nm, electron tunnelling effects and high leakage currents occur in SiO2, which present serious obstacles to future device reliability. In recent years significant progress has been made on the screening and selection of high-k gate dielectrics, understanding their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their integration into CMOS technology. Now the family of hafnium oxide-based materials has emerged as the leading candidate for high-k gate dielectrics due to their excellent physical properties. It is also realized that the high-k oxides must be implemented in conjunction with metal gate electrodes to get sufficient potential for CMOS continue scaling. In the advanced nanoscale Si-based CMOS devices, the composition and thickness of interfacial layers in the gate stacks determine the critical performance of devices. Therefore, detailed atomic- scale understandings of the microstructures and interfacial structures built in the advanced CMOS gate stacks, are highly required. In this paper, several high-resolution electron, ion, and photon-based techniques currently used to characterize the high-k gate dielectrics and interfaces at atomic-scale, are reviewed. Particularly, we critically review the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face behavior and structural evolution in the high-k gate dielectrics by high-resolution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HRTEM) and the related techniques based on scann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STEM), including high-angle annular dark- field (HAADF) imaging (also known as Z-contrast imaging), electron energy-loss spectroscopy (EELS), and energy dispersive X-ray spectroscopy (EDS), due to that HRTEM and STEM have become essential metrology tools for characterizing the dielectric gate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k gate dielectrics Metal gate electrodes CMOS gate stack HRTEM STEM
下载PDF
新型高K栅介质ZrO_2薄膜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2
5
作者 章宁琳 宋志棠 +1 位作者 沈勤我 林成鲁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75-78,共4页
采用超高真空电子束蒸发法制备了新型高K栅介质—非晶ZrO2薄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中Zr3d5/2和Zr3d3/2对应的结合能分别为182.1eV和184.3eV,Zr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Zr4+,说明薄膜由完全氧化的ZrO2组成,并且纵向分布均一。扩展电阻法(... 采用超高真空电子束蒸发法制备了新型高K栅介质—非晶ZrO2薄膜。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中Zr3d5/2和Zr3d3/2对应的结合能分别为182.1eV和184.3eV,Zr元素的主要存在形式为Zr4+,说明薄膜由完全氧化的ZrO2组成,并且纵向分布均一。扩展电阻法(SRP)显示ZrO2薄膜的电阻率在108Ω·cm以上,通过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XTEM)可以观察ZrO2/Si界面陡直,没有界面反应产物,证明600℃快速退火后ZrO2薄膜是非晶结构。原子力显微镜(AFM)表征了薄膜的表面粗糙度,所有样品表面都很平整,其中600℃快速退火样品(RTA)的RMS为0.48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栅介质 非晶 ZRO2薄膜 表面粗糙度
原文传递
新型高k栅介质HfSiON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冯丽萍 刘正堂 田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008-2011,共4页
为了替代传统的SiO2栅介质,利用射频反应溅射法在Si衬底上制备了新型HfSiON薄膜。研究了HfSiON薄膜的成分、结构和介电性能。由XRD图谱可知,HfSiON薄膜经900℃高温退火处理后仍为非晶态,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MOS电容的高频C-V曲线测... 为了替代传统的SiO2栅介质,利用射频反应溅射法在Si衬底上制备了新型HfSiON薄膜。研究了HfSiON薄膜的成分、结构和介电性能。由XRD图谱可知,HfSiON薄膜经900℃高温退火处理后仍为非晶态,显示出良好的热稳定性。MOS电容的高频C-V曲线测量显示,HfSiON薄膜具有较好的介电特性,其介电常数可达到18.9,电容等效氧化层厚度为4.5nm。I-V测量结果表明,HfSiON薄膜的漏电流密度很低,在外加偏压(Vg)为±1.5V处的漏电流密度分别为3.5×10-7A/cm2(+1.5V)和1.5×10-6A/cm2(–1.5V)。研究表明,HfSiON薄膜将会是一种很有希望取代SiO2的新型高k栅介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栅介质 HfSiON薄膜 射频反应溅射
下载PDF
高k栅介质MOSFET电特性的模拟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卫兵 徐静平 +2 位作者 邹晓 李艳萍 赵寄 《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7-421,共5页
对高k栅介质MOSFET栅极漏电进行研究 ,确定栅介质的厚度 ,然后使用PISCES Ⅱ模拟器对高k栅介质MOSFET的阈值电压、亚阈斜率和Idsat/Ioff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通过对不同k值的MOSFET栅极漏电、阈值电压、亚阈斜率和Idsat/Ioff的综合考... 对高k栅介质MOSFET栅极漏电进行研究 ,确定栅介质的厚度 ,然后使用PISCES Ⅱ模拟器对高k栅介质MOSFET的阈值电压、亚阈斜率和Idsat/Ioff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通过对不同k值的MOSFET栅极漏电、阈值电压、亚阈斜率和Idsat/Ioff的综合考虑 ,得出选用k <5 0且Tk/L≤ 0 .2的栅介质能获得优良的小尺寸MOSFET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栅介质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 阈值电压 亚阈斜率
下载PDF
HfO_2 Gate Dielectrics for Future Generation of CMOS Device Application 被引量:1
8
作者 H.Y.Yu J.F.Kang +2 位作者 Ren Chi M.F.Li D.L.Kwong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93-1204,共12页
The materi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HfO 2 hi gh-k gate dielectric are reported.In the first part,the band alignment of H fO 2 and (HfO 2) x(Al 2O 3) 1-x to (100)Si substrate and thei r thermal stability are stud... The material and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HfO 2 hi gh-k gate dielectric are reported.In the first part,the band alignment of H fO 2 and (HfO 2) x(Al 2O 3) 1-x to (100)Si substrate and thei r thermal stability are studied b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and TEM.The energy gap of (HfO 2) x(Al 2O 3) 1-x,the valence band offset, and the conduction band offset between (HfO 2) x(Al 2O 3) 1-x and the Si substrate as functions of x a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XPS results .Our XPS results also demonstrate that both the thermal stability and the resist ance to oxygen diffusion of HfO 2 are improved by adding Al to form Hf aluminat es.In the second part,a thermally stable and high quality HfN/HfO 2 gate stack is reported.Negligible changes in equivalent oxide thickness (EOT),gate leakage, and work function (close to Si mid-gap) of HfN/HfO 2 gate stack are demonstrat ed even after 1000℃ post-metal annealing(PMA),which is attributed to the super ior oxygen diffusion barrier of HfN as well as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HfN/ HfO 2 interface.Therefore,even without surface nitridation prior to HfO 2 depo sition,the EOT of HfN/HfO 2 gate stack has been successfully scaled down to les s than 1nm after 1000℃ PMA with excellent leakage and long-term reliability.T he last part demonstrates a novel replacement gate process employing a HfN dummy gate and sub-1nm EOT HfO 2 gate dielectric.The excellent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HfN/HfO 2 gate stack enables its use in high temperature CMOS processes.Th e replacement of HfN with other metal gate materials with work functions adequat e for n- and p-MOS is facilitated by a high etch selectivity of HfN with respe ct to HfO 2,without any degradation to the EOT,gate leakage,or TDDB characteris tics of HfO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O2 CMOS TDDB TEM XPS Al2O3 PMA
下载PDF
高k栅介质原子分辨率的电镜表征:研究进展和展望(英文)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信华 朱健民 +1 位作者 刘治国 闵乃本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0-302,共23页
随着特征尺寸不断缩小,CMOS器件已步入纳米尺度范围,因此纳米尺度器件的结构表征变得尤为关键。完备的半导体器件结构分析,要求确定原子位置、局部化学元素组成及局域电子结构。高分辨(分析型)透射电镜及其显微分析技术,能够提供衍衬像... 随着特征尺寸不断缩小,CMOS器件已步入纳米尺度范围,因此纳米尺度器件的结构表征变得尤为关键。完备的半导体器件结构分析,要求确定原子位置、局部化学元素组成及局域电子结构。高分辨(分析型)透射电镜及其显微分析技术,能够提供衍衬像(振幅衬度像)、高分辨像(相位衬度像)、选区电子衍射和会聚束电子衍射、X射线能谱(EDS)及电子能量损失谱(EELS)等分析手段,已作为半导体器件结构表征的基本工具。配有高角度环形暗场探测器的扫描透射电镜(STEM),因其像的强度近似正比于原子序数(Z)的平方,它可在原子尺度直接确定材料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利用Z-衬度像配合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技术,可确定新型CMOS堆垛层中的界面结构、界面及界面附近的元素分布及化学环境。近年来新开发的球差校正器使得HRTEM/STEM的分辨率得到革命性提高(空间分辨率优于0.08 nm,能量分辨率优于0.2 eV),在亚埃尺度上实现单个纳米器件的结构表征。装备球差校正器的新一代HRTEM和STEM,使得高k栅介质材料的研究进入一个新时代。本文首先介绍了原子分辨率电镜(HRTEM和STEM)的基本原理和关键特征,对相关高分辨谱分析技术(如EDS和EELS)加以比较;然后综述了HRTEM/STEM在高k栅介质材料(如铪基氧化物、稀土氧化物和外延钙钛矿结构氧化物)结构表征方面的最新进展;最后对亚埃分辨率高k栅介质材料的结构表征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栅介质材料 纳尺度结构和化学表征 HRTEM STEM EELS和EDS
下载PDF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在新一代高K栅介质材料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信华 李爱东 刘治国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233-1240,共8页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原子序数衬度像(Z-衬度像)具有分辨率高(可直接"观察"到晶体中原子的真实位置)、对化学组成敏感以及图像直观易解释等优点,成为原子尺度研究材料微结构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STEM Z-衬度像成像原...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原子序数衬度像(Z-衬度像)具有分辨率高(可直接"观察"到晶体中原子的真实位置)、对化学组成敏感以及图像直观易解释等优点,成为原子尺度研究材料微结构的强有力工具。本文介绍了STEM Z-衬度像成像原理、方法及技术特点,并结合具体的高K栅介质材料(如铪基金属氧化物、稀土金属氧化物和钙钛矿结构外延氧化物薄膜)对STEM在新一代高K栅介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述。目前球差校正STEM Z-衬度的像空间分辨率已达亚埃级,该技术在高K柵介质与半导体之间的界面微结构表征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对此,本文亦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Z-衬度STEM像 k柵介质材料 界面微结构 综述
下载PDF
单晶Tm_2O_3高k栅介质漏电流输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晓峰 谭永胜 +3 位作者 方泽波 冀婷 汪建军 陈太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1期318-321,共4页
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p型Si(001)衬底上外延生长了单晶Tm2O3高k栅介质薄膜,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了薄膜的电流-电压特性。基于变温电流-电压特性数据的漏电流输运机制分析表明,单晶Tm2O3栅介质薄膜在正偏压下的主要漏电流输运机制为肖... 利用分子束外延技术在p型Si(001)衬底上外延生长了单晶Tm2O3高k栅介质薄膜,分别在不同温度下测量了薄膜的电流-电压特性。基于变温电流-电压特性数据的漏电流输运机制分析表明,单晶Tm2O3栅介质薄膜在正偏压下的主要漏电流输运机制为肖特基发射,而在负偏压下的主要漏电流输运机制为Frenkel-Poole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Tm2O3薄膜 k栅介质 肖特基发射 Frenkel-Poole发射
下载PDF
高k纳米MOSFET的关态泄漏电流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建红 李桂芳 刘辉兰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07年第12期1043-1047,共5页
对纳米MOSFET关断态的栅电流、漏电流和衬底电流进行了模拟,指出边缘直接隧穿电流(IEDT)远远大于传统的栅诱导泄漏电流(IGIDL)、亚阈区泄漏电流(ISUB)及带间隧穿电流(IBTBT)。对50 nm和90 nm MOSFET器件的Id-Vg特性进行了比较,发现在高... 对纳米MOSFET关断态的栅电流、漏电流和衬底电流进行了模拟,指出边缘直接隧穿电流(IEDT)远远大于传统的栅诱导泄漏电流(IGIDL)、亚阈区泄漏电流(ISUB)及带间隧穿电流(IBTBT)。对50 nm和90 nm MOSFET器件的Id-Vg特性进行了比较,发现在高Vdd下,关态泄漏电流(Ioff)随IEDT的增加而不断增大,并且器件尺寸越小,Ioff越大。高k栅介质能够减小IEDT,进而减小了Ioff,其中HfSiON、HfLaO可以使边缘隧穿电流减小2~5个数量级且边缘诱导的势垒降低(FIBL)效应很小。但当栅介质的k>25以后,由于FIBL效应,关态泄漏电流反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态泄漏电流 边缘直接隧穿电流 边缘诱导的势垒降低 k栅介质
下载PDF
正偏压作用下多弧离子镀ZrO_2薄膜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
13
作者 薛旭斌 马欣新 《材料开发与应用》 CAS 2010年第3期30-34,共5页
在氧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中,以O2/Ar流量比固定为1/4的条件,通过改变正偏压大小,采用多弧离子镀方法制备了新型高k栅介质——ZrO2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在不同正偏压作用下正偏压值与薄膜的相结构、表面形... 在氧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中,以O2/Ar流量比固定为1/4的条件,通过改变正偏压大小,采用多弧离子镀方法制备了新型高k栅介质——ZrO2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在不同正偏压作用下正偏压值与薄膜的相结构、表面形貌之间的关系,利用纳米压痕仪测量了不同正偏压作用下沉积得到的ZrO2薄膜的硬度及弹性模量,并观察了ZrO2薄膜经不同温度退火处理后的相结构及表面形貌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各个正偏压条件下,薄膜结构呈微晶或非晶;ZrO2薄膜的均方根粗糙度随着正偏压的升高而降低;正偏压为100V时硬度和弹性模量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6.1GPa和210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栅介质 ZRO2薄膜 表面粗糙度 硬度
下载PDF
高k栅介质InGaAs MOSFET结构的设计与仿真
14
作者 朱述炎 叶青 +1 位作者 汪礼胜 徐静平 《微电子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37-240,244,共5页
利用半导体仿真工具Silvaco TCAD,研究了高k栅介质InGaAs MOSFET的三种结构:缓冲层结构、侧墙结构和基本结构。通过对三种结构MOSFET的阈值电压、亚阈值摆幅以及漏源电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缓冲层结构InGaAs MOSFET具有最佳的电学特性,... 利用半导体仿真工具Silvaco TCAD,研究了高k栅介质InGaAs MOSFET的三种结构:缓冲层结构、侧墙结构和基本结构。通过对三种结构MOSFET的阈值电压、亚阈值摆幅以及漏源电流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缓冲层结构InGaAs MOSFET具有最佳的电学特性,侧墙结构的MOSFET次之。进一步分析发现,当缓冲层结构InGaAs MOSFET的沟道厚度大于80nm时,可获得稳定的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FET INGAAS k栅介质
下载PDF
锗纳米晶浮栅存储器的电荷存储特性
15
作者 刘奇斌 宋志棠 +1 位作者 吴良才 封松林 《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45-149,共5页
Ge纳米晶嵌入高k介质中既可以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又可以降低写入电压和提高存储速度。本实验主要研究了用于非挥发存储器的含有Ge纳米晶MIS结构的电荷存储特性。MIS结构由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包括Al2O3控制栅,Al2O3中Ge纳米晶和Al2O3隧... Ge纳米晶嵌入高k介质中既可以提高器件的可靠性又可以降低写入电压和提高存储速度。本实验主要研究了用于非挥发存储器的含有Ge纳米晶MIS结构的电荷存储特性。MIS结构由电子束蒸发的方法制备,包括Al2O3控制栅,Al2O3中Ge纳米晶和Al2O3隧道氧化层。这种MIS结构在1MHz下的C-V特性表现出良好的电学性能,平带电压漂移为0.96V,电荷存储密度达到4.17×1012cm-2。不同频率下Ge纳米晶在Al2O3介质中电荷存储特性随着频率的增加,平带电压的漂移和存储的电荷数减小。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平带电压的漂移和存储电荷也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纳米晶 k介质 C-V曲线
原文传递
新一代CMOS器件栅介质材料研究进展
16
作者 郭鸣 周松华 刘昌鑫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5期76-81,共6页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按照摩尔定律发展的要求,SiO2的极限厚度已经成为Si基集成电路提高集成度的瓶颈。寻求代替SiO2的其它新一代高k栅介质已成为当今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介绍了几种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代栅介质的高k材料...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按照摩尔定律发展的要求,SiO2的极限厚度已经成为Si基集成电路提高集成度的瓶颈。寻求代替SiO2的其它新一代高k栅介质已成为当今微电子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介绍了几种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代栅介质的高k材料,并对其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介电常数 栅介质 等效氧化层厚度 漏电流
下载PDF
高k栅介质SOI nMOSFET正偏压温度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英文)
17
作者 李哲 吕垠轩 +1 位作者 何燕冬 张钢刚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37-641,共5页
对高k栅介质SOI nMOSFET器件的PBTI退化和恢复进行实验研究,并且与pMOSFET器件的NBTI效应进行比较,分析PBTI效应对阈值电压漂移、线性及饱和漏电流、亚阈摆幅和应力诱导漏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PBTI的退化和恢复与NBTI效应具有相似的趋... 对高k栅介质SOI nMOSFET器件的PBTI退化和恢复进行实验研究,并且与pMOSFET器件的NBTI效应进行比较,分析PBTI效应对阈值电压漂移、线性及饱和漏电流、亚阈摆幅和应力诱导漏电流的影响。结果显示,PBTI的退化和恢复与NBTI效应具有相似的趋势,但是PBTI具有较高的退化速率和较低的恢复比例,这会对器件的寿命预测带来影响。最后给出在PBTI应力条件下,界面陷阱和体陷阱的产生规律及其对器件退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偏置温度不稳定性(PBTI) 高介电常数栅介质 绝缘衬底上的硅型金属氧化层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soI MOSFET) 退化 应力诱导漏电流(SILC)
下载PDF
后退火处理对La_2Ti_2O_7薄膜结构和介电物理性质的影响(英文)
18
作者 邵涛 王玉银 +3 位作者 李元元 杨梅 胡传圣 戚泽明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37-1043,共7页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镀膜技术在Si(100)衬底上生长了La_2Ti_2O_7栅介质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及同步辐射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探索了不同温度下的后退火处理对薄膜结构及介电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退火处理的La_2Ti_2O_7薄膜... 采用脉冲激光沉积镀膜技术在Si(100)衬底上生长了La_2Ti_2O_7栅介质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原子力显微及同步辐射红外透射光谱技术探索了不同温度下的后退火处理对薄膜结构及介电性能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未经退火处理的La_2Ti_2O_7薄膜为非晶态,退火后薄膜结晶形成单斜结构.红外谱表明退火处理能够显著增加薄膜介电常数.沉积的非晶态薄膜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是因为损失了一些声子振动模式,尤其在低波数段损失的更加明显.实验结果说明后退火处理对La_2Ti_2O_7薄膜的介电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介电常数 后退火 La2Ti2O7薄膜 红外
下载PDF
高K栅介质材料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涛 吴雪梅 +1 位作者 诸葛兰剑 葛水兵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5-29,共5页
论述了45~32nm技术节点下高K材料取代SiO2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综述了高K栅介质中极具代表性的Hf基材料。研究表明,向HfO2中分别掺杂Al、Si、Ta、N等形成的复合Hf基高K栅介质材料具备较HfO2更加优异的物理结构、晶化温度、热力学稳定性... 论述了45~32nm技术节点下高K材料取代SiO2的必要性和基本要求,综述了高K栅介质中极具代表性的Hf基材料。研究表明,向HfO2中分别掺杂Al、Si、Ta、N等形成的复合Hf基高K栅介质材料具备较HfO2更加优异的物理结构、晶化温度、热力学稳定性以及电学特性,但与此同时也存在如何优化掺杂量、沟道载流子迁移率下降以及中间层引起的界面退化等难题。针对这些挑战,探讨了新型"堆垛结构"和引起载流子迁移率下降的物理机制,展望了高K材料在未来先进COMS器件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栅介质 HFO2 Hf基高k栅介质材料 MOSFET器件
下载PDF
稀土元素掺杂的Hf基栅介质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郑晓虎 黄安平 +3 位作者 杨智超 肖志松 王玫 程国安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11-822,共12页
随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s)等比缩小到45nm技术节点,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栅介质材料(高k材料)取代传统的SiO2已经成为必然,然而Hf基高k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而稀土元素掺杂在提高Hf基栅介质材料的k值、降低缺陷... 随着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管(MOSFETs)等比缩小到45nm技术节点,具有高介电常数的栅介质材料(高k材料)取代传统的SiO2已经成为必然,然而Hf基高k材料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而稀土元素掺杂在提高Hf基栅介质材料的k值、降低缺陷密度、调整MOSFETs器件的阈值电压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本文综述了Hf基高k材料的发展历程,面临的挑战,稀土掺杂对Hf基高k材料性能的调节以及未来研究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基高k栅介质 稀土掺杂 氧空位缺陷 有效功函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