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杨红梅 张燕 《中国药业》 CAS 2016年第4期70-72,共3页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起始量为0.4μg/(kg·min),持续3...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就诊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起始量为0.4μg/(kg·min),持续30 min;维持剂量为0.1μg/(kg·min),持续48 h,心绞痛发作患者加服硝酸甘油、1片/次。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麝香保心丸,2粒/次,3次、日。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8%朋显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聚集指数较治疗前降低(P<0.05),组间比较,除红细胞聚集指数外,观察组上述指标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NMD)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仅NM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2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与对照组的6.25%相当(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用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管内皮功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麝香保心丸 替罗非班 血流动力学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莎 王芳 +3 位作者 马兰 梁婵 陈孙欣 刘皈阳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0期4236-4239,共4页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收集... 目的:系统评价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Medline、Cochrane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文献,收集常规治疗加用丹红注射液对比常规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对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研究进行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 Man 5.2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RCT,合计1 16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能更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全血高切黏度[MD=-0.87,95%CI(-1.24,-0.50),P<0.001]、全血低切黏度[MD=-2.43,95%CI(-3.99,-0.87),P=0.002]、红细胞比容[MD=-0.05,95%CI(-0.10,-0.00),P=0.04]、血浆黏度[MD=-0.58,95%CI(-0.78,-0.38),P<0.001]及纤维蛋白原水平[MD=-1.06,95%CI(-1.65,-0.47),P<0.001],与常规治疗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有改善作用。受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和样本量限制,该结论有待更多设计严格、长期随访的大样本RCT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冠心病 心绞痛 血液流变学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低抗凝肝素来源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崔慧斐 张天民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0-15,共6页
以生产肝素的副产品——低抗凝肝素为原料,采用亚硝酸控制解聚法制得了低分子肝素,分子量为5300,抗凝活性为39.2u/mg,测定了理化指标。以对家兔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为药效学指标,确定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的处方组成为低分子肝素、油酸... 以生产肝素的副产品——低抗凝肝素为原料,采用亚硝酸控制解聚法制得了低分子肝素,分子量为5300,抗凝活性为39.2u/mg,测定了理化指标。以对家兔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为药效学指标,确定低分子肝素口服制剂的处方组成为低分子肝素、油酸、牛胆盐。研究了所制备的低分子肝素胶囊对家兔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并试用于部分动脉粥样硬化症志愿者,表明该胶囊可有效地改善家免和动脉粥样硬化症志愿者血液流变性质,抑制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 肝素 口服 制剂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对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4
作者 谢荣裕 陈建军 +1 位作者 张娟 黄智勇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0年第8期973-976,共4页
目的比较研究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酒石酸托啡诺对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如皋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重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镇静镇痛方式分为实验组例46例、对照组42例... 目的比较研究右美托咪定、丙泊酚联合酒石酸托啡诺对重症患者镇静镇痛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6月如皋市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ICU)收治的重症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镇静镇痛方式分为实验组例46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实验组给予右美托咪定联合酒石酸布托啡诺镇静镇痛治疗,比较两组镇静镇痛效果、血液流变学、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实验组重症患者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镇静达标时间长于对照组,酒石酸布托啡诺用量少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87±0.54 vs 3.24±0.60)、(31.12±4.32 vs 28.65±4.24)min、(15.21±3.12 vs 19.45±3.34)mg、(3.52±0.56 vs 4.24±0.72)d](t=3.045,2.703,6.157,5.261,P<0.05);心率(HR)明显低于对照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明显高于对照组[(76.45±9.12 vs 92.12±10.24)n/min、(121.45±11.32 vs 102.32±14.12)mmHg、(62.34±7.12vs 54.23±7.36)mmHg](t=7.593,7.040,5.252,P<0.05);实验组重症患者谵妄等不良反应30.43%明显低于对照组52.38%(χ2=4.374,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有助于缓解重症患者疼痛程度,维持血压相对稳定,缩短ICU住院时间,降低谵妄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但应预防心动过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镇静镇痛 血流流变学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姜华 唐关敏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3年第3期424-427,共4页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应用桃红四物汤... 目的:研究桃红四物汤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液流变学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应用大株红景天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应用桃红四物汤+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联合治疗,疗程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中医症状评分、炎症因子、血液流变学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LVESV、LVED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白介素-6(IL-6)水平、中医症状各项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LVESV、LVEDV、hs-CRP、sICAM-1、IL-6水平、各项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四物汤联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在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效果较显著,可改善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减轻炎性反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 冠心病心绞痛 心功能 血液流变学 白细胞介素-6 人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三七复方纳米颗粒剂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及机制初探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君利 贾乘 +2 位作者 苑博 汪洋 程嘉艺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研究三七复方纳米颗粒剂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电刺激致大鼠血栓模型,观察三七复方纳米颗粒剂抗血栓作用以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建立肾上腺素加冰浴致大鼠血瘀模型,观察其对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I2(PG ... 目的:研究三七复方纳米颗粒剂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电刺激致大鼠血栓模型,观察三七复方纳米颗粒剂抗血栓作用以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建立肾上腺素加冰浴致大鼠血瘀模型,观察其对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I2(PG I2)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给予三七复方纳米颗粒剂各剂量组以及阿司匹林组均能明显延长电刺激所致动脉血栓的形成时间,降低血液黏度,显著升高血瘀模型大鼠血浆中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的含量(P<0.01)和6-Keto-PGF1α/TXB2值(P<0.01),降低TXB2的含量(P<0.05)。结论:三七复方纳米颗粒剂具有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液黏度和改变PG I2/TXA2比值有着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血栓 血液流变 血栓素A2 前列环素I2
原文传递
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王晓华 田红岩 董芳青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9年第7期497-497,499,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6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通过t检验对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照组...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及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5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64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通过t检验对糖尿病患者血糖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2型糖尿病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患者除红细胞变形指数与血糖呈负相关外,其余血液流变指标均与血糖呈正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增高,导致微循环障碍是诱发多脏器功能受累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血液流变学 血糖
下载PDF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时间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何洕 冯国芳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991-993,共3页
目的: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时间变化的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2002年11月~2004年1月间妊娠晚期ICP孕妇156例和正常孕妇66例测定其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时间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以观察ICP血液流变学和凝血... 目的:观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时间变化的特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收集2002年11月~2004年1月间妊娠晚期ICP孕妇156例和正常孕妇66例测定其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时间的各项指标,并进行比较,以观察ICP血液流变学和凝血时间变化的特点,收集ICP产妇的围产结局的情况.结果:①ICP组高切、中切、低切、毛细血管血浆粘度、血沉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均P<0.05,其中高切P<0.005);②如将95%正常妊娠组的高切值作为正常范围,把ICP组分为血流变异常ICP组和血流变正常ICP组,血流变异常ICP组的Fib则显著高于血流变正常ICP组(P<0.05),而PT则显著低于血流变正常ICP组(P<0.05),其APTT、TT与血流变正常ICP组无显著性差异,血流变正常ICP组各指标与正常妊娠组比较情况一致;③血流变异常ICP组不良围产结局(早产、胎儿宫内窘迫、羊水污染、低出生体重和妊高征)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0.05),除低出生体重(P>0.05)外余均显著高于血流变正常ICP组(P<0.05).结论:ICP孕妇较正常孕妇在血液流变学方面有显著高粘变化,血流变异常ICP组与血流变正常ICP组比较存在显著高凝、易栓变化,血流变异常ICP组的不良围产结局发生率高于血流变正常ICP组,提示ICP时高粘、高凝、易栓状态不良影响十分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血液流变学 凝血时间 不良结局
下载PDF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糖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姚向荣 吕云利 +4 位作者 张全华 赵波 廖军 刘吉耀 贾存玮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与3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通过t检验对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血糖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血糖、全血...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与血糖的相关性。方法对36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与36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通过t检验对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血糖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组血糖、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纤维蛋白原等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患者除红细胞变形指数与血糖呈负相关外,其余血液流变指标均与血糖呈正相关。结论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增高,导致微循环障碍是诱发眼肌麻痹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眼肌麻痹 血液流变学 血糖
下载PDF
中风先兆证的头颅CT影像及其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侯键 李明富 余朝骏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04年第2期81-84,共4页
目的 :通过对 5 3例中风先兆证患者头颅CT影像及相关血液流变学检查研究 ,探索中风先兆证的CT影像规律性及相关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对 5 3例中医诊断为中风先兆证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双盲法CT影像研究 ,观察其病变性质、部位、大小范围... 目的 :通过对 5 3例中风先兆证患者头颅CT影像及相关血液流变学检查研究 ,探索中风先兆证的CT影像规律性及相关血液流变学变化。方法 :对 5 3例中医诊断为中风先兆证的患者进行前瞻性双盲法CT影像研究 ,观察其病变性质、部位、大小范围、脑实质弥漫性病变与陈旧病变等情况 ,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的观测。结果 :中风先兆证的头颅CT影像有一定的规律性 ,其血液流变学也有相应的变化 ,但具体各证候之间缺乏显著性差异。结论 :头颅CT扫描可以为中风先兆证的患者提供一定的辨证、辨期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先兆证 中医 头颅CT影像检查 血液流变学 临床特征
下载PDF
介入性灌注治疗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孟霞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08年第2期58-59,共2页
目的观察介入性灌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复方丹参注射液(DUM)治疗急性脑梗塞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化,探讨DUM采用介入性灌注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塞病人30例,应用DUM介入灌注治疗1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 目的观察介入性灌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复方丹参注射液(DUM)治疗急性脑梗塞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化,探讨DUM采用介入性灌注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塞病人30例,应用DUM介入灌注治疗12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的变化。结果介入灌注治疗前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均有明显改变,P值<0.01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提示治疗后,血液流变学、血脂的指标明显改善,为DUM介入性灌注治疗急性脑梗塞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灌注治疗 脑梗塞:血液流变学 血脂
下载PDF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向荣 王海燕 +2 位作者 吕云利 李德明 张全华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3年第19期2061-2063,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68例对象,分为3组:正常对照(NC)组56例、单纯糖尿病(T2DM)组56例和糖尿病性眼肌麻痹(T2DM+OMP)组56例。进行隔夜空腹12 h血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性眼肌麻痹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68例对象,分为3组:正常对照(NC)组56例、单纯糖尿病(T2DM)组56例和糖尿病性眼肌麻痹(T2DM+OMP)组56例。进行隔夜空腹12 h血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T2DM+OMP组除红细胞变形指数显著低于T2DM组及NC组外(P均<0.01),HbA1c、FBG、2hPG及其他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高于T2DM组及NC组(P均<0.01)。T2DM+OMP组除红细胞变形指数与FBG、HbA1c呈负相关外(P均<0.01),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与血糖、HbA1c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糖尿病眼肌麻痹患者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液黏稠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退而聚集性增高、纤维蛋白原增高、血小板凝聚功能增加等,导致微血栓形成和/或微血管闭塞,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导致急性或亚急性血管源性神经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眼肌麻痹 血糖 糖基化血红蛋白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藏药瓦夏嘎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13
作者 赵永青 景玉宏 +1 位作者 舒希贵 彭海平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9期27-28,共2页
目的探讨藏药瓦夏嘎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组(B组,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喂服生理盐水)、药物治疗组(W组,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喂服藏药瓦夏嘎提取液),动物造模45d... 目的探讨藏药瓦夏嘎对高脂血症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不做任何处理)、造模组(B组,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喂服生理盐水)、药物治疗组(W组,建立高脂血症模型后喂服藏药瓦夏嘎提取液),动物造模45d,药液灌服45d。下腔静脉采血检测红细胞压积(Hct)、全血粘度、血小板聚集率(PagT)。结果B组大鼠全血粘度在低切和高切时均明显增高,与N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W组大鼠全血粘度低切和高切值均明显低于B组,W组和B组比较组间差异明显(P<0.05),但与N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B组Hct明显升高,与N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W组较B组明显降低(P<0.05),其值接近N组;B组PagT明显延长,与N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而W组与B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仍然高于N组(P<0.05)。结论藏药瓦夏嘎具有改善高血脂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异常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瓦夏嘎 高脂血症 血液流变学 大鼠
下载PDF
哈萨克族169例血液流变性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方德仁 沈艳玲 杨新玲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1999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对正常哈萨克族169例血流变进行测定,并与207例汉族作对照,检 测结果认为哈萨克族男女性组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男性组 的全血还原粘度和女性的血沉均增高有显著性改变(P<0.05或P<0.01)。其... 对正常哈萨克族169例血流变进行测定,并与207例汉族作对照,检 测结果认为哈萨克族男女性组的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血沉方程K值、男性组 的全血还原粘度和女性的血沉均增高有显著性改变(P<0.05或P<0.01)。其它 指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萨克族 汉族 血液流变
下载PDF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孕妇的血液流变性及其意义
15
作者 董旻岳 吕卫国 程琪 《血栓与止血学》 1995年第4期149-152,190-191,共6页
本文分析了117例并发IUGR孕妇和54例正常孕妇的血液流变性,研究孕妇血液流变性与胎儿生长发育及母婴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并发IUGR孕妇血液流变性减退,表现为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增高;与单纯并发IUGR孕妇相比,... 本文分析了117例并发IUGR孕妇和54例正常孕妇的血液流变性,研究孕妇血液流变性与胎儿生长发育及母婴预后的关系。结果显示:并发IUGR孕妇血液流变性减退,表现为全血比粘度高切、低切,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增高;与单纯并发IUGR孕妇相比,IUGR与妊高征和/或肝损同时存在时,血液汽变性减退更加显著。血粘度增高而扩容治疗无效(即血液流变性持续减退)的Ⅰ.UGR孕妇肝损和早产的发病率显著增高。这些母亲所生新生儿并发症增多,出生体重减轻。我们还发现,新生儿出生体重与母亲血液流变性有显著关系,出生体重与孕妇全血比粘度高切、红细胞压积呈负相关,而与孕周呈正相关。我们认为,孕妇血液流变性与胎儿生长发育有密切关系,显著影响着妊高征、IUGR和肝损的发生发展。扩容治疗可改善血液流变性,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产期发病率和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母体血液流变性
下载PDF
高原肺水肿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
16
作者 何富文 张西洲 +3 位作者 张素萍 李朝斌 甘伟孝 朱国斌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1998年第3期69-70,共2页
对12例高原肺水患者在治疗前和临床治愈后,进行了(全血粘 度高切、低切)、P(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HCT(红细胞压积)、PFC(纤维蛋 白原)、RET(红细胞电泳时间)、IR(红细胞刚性指数)、VAI(血细胞... 对12例高原肺水患者在治疗前和临床治愈后,进行了(全血粘 度高切、低切)、P(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HCT(红细胞压积)、PFC(纤维蛋 白原)、RET(红细胞电泳时间)、IR(红细胞刚性指数)、VAI(血细胞聚集指数)、ESR (血沉方程K值)等10项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结果经治疗痊愈后与治疗前的血 液流变学指标有很大的变化,PFC、IR和 RET差异显著(P<0、05或 P<0. 01)。HCT、VAI、ESR的差异则无显著意义(P>0.05)。认为,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与高原肺水肿有一定关系,对高原肺水肿有一定关系,对高原肺水肿患者的病情判 断和治疗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肺水肿 红细胞电泳 血液流变性
下载PDF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与球后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的临床分析
17
作者 张倩 吴永成 +3 位作者 刘燕 曾庆广 黄丹琳 李莹 《武警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201-204,共4页
目的 探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RVO)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眼动脉 (OA)的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AcusoN12 8XP/ 10彩色多普勒成像 (CDI)技术检测 33例CRVO患者和 33例正常人CRA OA血流动力学... 目的 探讨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RVO)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眼动脉 (OA)的血液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美国AcusoN12 8XP/ 10彩色多普勒成像 (CDI)技术检测 33例CRVO患者和 33例正常人CRA OA血流动力学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CRVO患眼CRA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 (Vmax)比对侧眼 (P <0 0 5 )及对照组 (P <0 0 1)下降 ,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 (Vmin)比对侧眼及对照组减低 (P <0 0 5 ) ,阻力指数 (RI)比对侧眼 (P <0 0 5 )及对照组 (P <0 0 1)增高。低切率全血比粘度较对照组显著性增高 (P <0 0 1) ,并与CRAO患者Vmax(r=- 0 .6 41,P <0 0 1)、Vmin(r=- 0 .5 38) ,P <0 0 1)成负相关。结论 CRVO患眼CRA的CDI参数异常 ,表明动脉血流速度的下降与CRVO发病相关 ,CRA供血减少是引起视网膜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低切率全血比粘度增高是导致CRVO患眼CRA血流下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红细胞增多时大鼠肺动脉压和血液流变学变化及普萘洛尔对其影响
18
作者 柴旦 薛全福 +2 位作者 潘素芳 张宏 袁申元 《基础医学与临床》 CSCD 1999年第1期56-59,共4页
为了研究红细胞增多对血液流变学和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同时观察普萘洛尔(心得安)对红细胞增多的治疗作用。将实验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氯化钴引起单纯红细胞增多组:红细胞增多加心得安组。结果发现,单纯红细胞增多引起肺动脉压、... 为了研究红细胞增多对血液流变学和肺动脉高压的影响。同时观察普萘洛尔(心得安)对红细胞增多的治疗作用。将实验大鼠分为三组:对照组;氯化钴引起单纯红细胞增多组:红细胞增多加心得安组。结果发现,单纯红细胞增多引起肺动脉压、右室压增高,所有切变率下尤其低切变率下的全血粘度也增高,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下肢肌肉血流量和体表温度下降。肺动脉压与红细胞压积和右室压之间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心得安对上述指标无改善作用。提示单纯红细胞增多即可形成肺功脉高压。而心得安对红强胞增多引起的血液流变学和肺动脉压的变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增多 肺动脉高压 血液流变学 普萘洛尔
下载PDF
普恩复对肾病综合征高凝状态的影响
19
作者 胡海云 贾汝汉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1年第2期168-169,共2页
目的 :观察普恩复对肾病综合征 (NS)高凝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 :12例伴高凝状态的NS每日口服普恩复 12 0mg(40 0mg ,3次 d) ,疗程 2 0d。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流变学及体外血栓试验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普恩复对血流变学 ,体外血栓... 目的 :观察普恩复对肾病综合征 (NS)高凝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 :12例伴高凝状态的NS每日口服普恩复 12 0mg(40 0mg ,3次 d) ,疗程 2 0d。观察治疗前后尿蛋白、血流变学及体外血栓试验变化及副作用。结果 :普恩复对血流变学 ,体外血栓有明显的改善 ,尿蛋白减轻 ,副作用小。结论 :普恩复治疗NS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综合征 病理生理学 普恩复 药物治疗 血液粘度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