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校辅导员如何开展帮困助学工作 被引量:1
1
作者 薛敏 《科教导刊》 2013年第2期220-221,共2页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然而,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入学后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难。学生是建设祖国与社会的主体,帮助困难学生,也是对国家的未来负责。高校辅导... 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接受高等教育。然而,由于我国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很多来自贫困地区的学生入学后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难。学生是建设祖国与社会的主体,帮助困难学生,也是对国家的未来负责。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帮困助学工作的主体,需要切实了解帮困助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才能使帮困助学工作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辅导员 帮困助学 措施
下载PDF
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建立家庭自助急救标准化流程的需求调查 被引量:6
2
作者 刘传玲 《齐鲁护理杂志》 2010年第9期11-13,共3页
目的:了解心源性猝死(SCD)高危患者建立家庭自助急救标准化流程的现状及需求状况,探索建立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庭自助急救标准化模式的途径。方法:向SCD高危患者家属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SCD高危患者家属对SCD基本知识掌握状况... 目的:了解心源性猝死(SCD)高危患者建立家庭自助急救标准化流程的现状及需求状况,探索建立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庭自助急救标准化模式的途径。方法:向SCD高危患者家属发放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SCD高危患者家属对SCD基本知识掌握状况、家庭自助急救知识及技能(CPR)培训方式需求状况;建立心源性猝死高危患者家庭自助急救标准化流程,对家属依据流程进行培训。结果:SCD高危患者家属对SCD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家庭自助急救知识及急救技能(CPR)普遍不掌握。结论:亟需对患者家属开展规范的家庭自救知识及技能培训,建立患者家庭自助急救标准化流程,可以促进培训效果,提高SCD患者抢救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源性猝死 家庭自助急救标准化流程 心肺复苏术
下载PDF
战现场单兵急救包配备需求分析及研制 被引量:8
3
作者 秦昊 宗兆文 +10 位作者 刘良明 包俊强 李涛 沈岳 赵玉峰 郭庆山 张戎 徐炜 鲍全伟 陈强 沈士琴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23-525,共3页
目的根据现代战争战现场急救配备的需求分析,研制作战人员的单兵急救包。方法基于现代战争中战现场急救的要求和战伤救治技术的进展,并借鉴外军作战人员单兵急救包配备,配备我军作战人员的战现场急救型单兵急救包,然后在训练中验证其是... 目的根据现代战争战现场急救配备的需求分析,研制作战人员的单兵急救包。方法基于现代战争中战现场急救的要求和战伤救治技术的进展,并借鉴外军作战人员单兵急救包配备,配备我军作战人员的战现场急救型单兵急救包,然后在训练中验证其是否可以满足战伤急救的需求。结果作者推荐作战人员单兵急救包的配置包括:旋压止血带、鼻咽通气管、"H"型战地包扎敷料、压缩曲线纱布、环甲膜穿刺针、胸腔穿刺针、胸腔封闭贴、卷式夹板、三角巾、硬质眼罩、军用手套、剪刀、记号笔、2片二氢埃托啡舌下含片和4片左氧氟沙星片。试点工作显示,其可满足战伤急救的需求。结论推荐单兵急救包的配置可满足现代战争条件下作战人员战现场急救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伤救治 自救互救 急救包 装备
原文传递
高校开展灾难救援自救互救教育的效果 被引量:7
4
作者 邓波 姜婷 +7 位作者 王魏魏 李春雨 陈君 毕超 吴漂女 胡霞 赵鹏程 陈彦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7年第7期363-367,共5页
目的探讨高校开展灾难救援自救互救通识课的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15-23日和2017-03-23至2017-04-09,南京大学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了"智者生存——现代灾难救援理念与技术"通识课,以多媒体视听教材结合面授理论知识、实际操... 目的探讨高校开展灾难救援自救互救通识课的效果。方法 2016年10月15-23日和2017-03-23至2017-04-09,南京大学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开设了"智者生存——现代灾难救援理念与技术"通识课,以多媒体视听教材结合面授理论知识、实际操作示教、学生操作练习、考核比赛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课程开设的必要性、内容的合理性及课程效果等进行评价和总结。结果共计来自11个专业的120名学生选修了该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显著提高,六大急救基本技术[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心肺复苏(含体外除颤)]的考核通过率为100.0%。其中,96.0%学生认为该课程实用性强、很有必要开设此类课程;分别有64.2%、95.0%、84.2%学生认为该课程提高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和综合利用能力;90.0%学生愿意成为急救社团成员,成为救援后备力量。结论依托高校开展灾难救援自救互救通识课是有必要的,可通过改进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急救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并成立急救社团或协会,最终形成区域内高校培训急救联盟,以大学生带动整个社会人群急救健康素养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难救援 自救互救 通识课
下载PDF
商丘市社区居民急救培训及自救互救体系建设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胡宝玉 王飒 韩倩倩 《社区医学杂志》 2019年第12期690-693,共4页
目的我国公众自救互救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在急危病发生时能现场施救的措施较少,因此对非专业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在倡导全民参与的院前急救中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了解商丘市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现状,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为构建... 目的我国公众自救互救知识的认知水平较低,在急危病发生时能现场施救的措施较少,因此对非专业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在倡导全民参与的院前急救中显得尤为关键。本研究了解商丘市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现状,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为构建合理的急救培训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05-01-2017-05-01商丘市梁园区和睢阳区作为研究区域,每个区抽取2个社区做为研究场所。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将2个社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院前急救知识、态度、行为以及急救知识学习需求问卷3部分。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居民性别(χ~2=0.177,P>0.05)、年龄(χ~2=8.260,P>0.05)、文化程度(χ~2=7.847,P>0.05)、职业(χ~2=5.782,P>0.05)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培训前,干预组与对照组社区居民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培训后,干预组社区居民院前急救知识得分为(14.23±1.58)分,高于对照组的(9.11±2.31)分,t=-17.66,P<0.01;急救态度得分为(24.17±2.04)分,高于对照组的(19.11±3.10)分,t=-17.45,P<0.01;急救行为得分为(30.41±2.24)分,高于对照组的(27.45±3.58)分,t=-10.21,P<0.01。干预组居民知晓率随活动开展时间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2,P<0.05。结论通过急救培训能提高社区居民的院前急救知识、态度和行为,院前急救培训的形式应多元化,适应社区居民的需求;社区居民对自救互救体系的知晓率有很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丘市 社区居民 急救 自救互救
原文传递
城市社区婴儿家长灾难素养实践共同体模式培训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娣 周闯 +2 位作者 纪学颖 邹圣强 张利岩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婴儿家长灾难素养现状,评估实践共同体培训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整群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镇江市市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往预约接种的婴儿家长1851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891人)和实验组(960人)。对... 目的了解城市社区婴儿家长灾难素养现状,评估实践共同体培训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整群抽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镇江市市区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前往预约接种的婴儿家长1851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891人)和实验组(960人)。对照组采用传统干预,实验组采用实践共同体模式开展培训干预。干预前后分别用相同的问卷调查,评估干预效果。结果调查对象平均年龄(32.54±11.55)岁,男性占40.14%,曾经经历过灾害的人数占42.52%,未接受过自救互救培训的人数占88.22%。实验组干预后素养总分(194.48±8.97)及基本知识(38.80±4.67)、基本技能(60.37±4.48)、判别能力(40.98±5.57)、行为意愿(54.33±4.07)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干预前。对照组干预前后素养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干预后素养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同期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校、医院、社区应迫切重视民众灾难素养教育,建立成熟完善的实践共同体,开展系统多样的教育与培训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共同体 灾难素养 自救互救 社区居民 城市 培训
下载PDF
高校消防志愿者管理模式现状与探索 被引量:2
7
作者 聂为超 《科教导刊》 2015年第11期28-29,共2页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2008年公安部、教育部等13部委发布了《中国消防志愿者行动实施意见》。各高校根据意见精神建立了本校的大学生消防志愿者队伍。但是在队伍... 随着社会的发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2008年公安部、教育部等13部委发布了《中国消防志愿者行动实施意见》。各高校根据意见精神建立了本校的大学生消防志愿者队伍。但是在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为建立而建立现象,只是在机构设置和框架搭建上有这么一个队伍。要想这支队伍得到科学的管理和大学生发自内心地从事消防志愿服务工作。我们还需要从校、队联建、队伍的多元化构成、学生建制和活动区域的覆盖、自救互救和借助外力救援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提供符合大学生心理的消防志愿者服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队联建 多元化构成 人群区域覆盖 自救互救 外力救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