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火针治疗骨痹机理探讨 被引量:21
1
作者 胡秋生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9期18-19,共2页
通过对中医骨痹证的相关中西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出中医骨痹证的中医病因病机在于内、外因结合所致的痰瘀阻络,以及病久气血衰微,骨骼不荣。其现代研究的病理变化包括局部炎性反应、骨质破损和骨质增生3个方面,病变部位的局部炎性反... 通过对中医骨痹证的相关中西文献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出中医骨痹证的中医病因病机在于内、外因结合所致的痰瘀阻络,以及病久气血衰微,骨骼不荣。其现代研究的病理变化包括局部炎性反应、骨质破损和骨质增生3个方面,病变部位的局部炎性反应是引发骨痹疼痛的主要原因。火针传统意义上的治疗作用是借火助阳,温通经络;开门祛邪,散寒除湿及行气开郁,以热引热3个方面。而对于火针的现代研究证实其治疗骨痹的效应机制主要集中在3个方面:大的刺激量对人体感痛系统的调整;热效应对血液循环与局部新陈代谢的改善;灼伤产生的局部组织性质变化对局部微环境的改善和对炎性物质的消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证 效应机制 火针
下载PDF
运用内热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艳红 陈敏 +3 位作者 方汉萍 杨凤翔 薛霜 夏婷 《骨科》 CAS 2015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内热针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在太和医院康复科就诊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性别、年龄、病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临床颈椎病... 目的观察并比较内热针及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在太和医院康复科就诊的6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性别、年龄、病程、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临床颈椎病评价量表(clinical assessment scale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CASCS)评分进行配对,每对研究对象分别随机归入内热针组及电针组。内热针组行内热针治疗,电针组行电针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改善率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的JO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内热针组JOA评分中的主观症状评分、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情况比治疗前明显增加,而电针组仅日常活动受限比治疗前改善。内热针组治疗后JOA评分各项指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电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热针能有效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体征,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其疗效优于传统的电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内热针 治疗结果
下载PDF
子午流注纳甲法联合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3
作者 方晓仪 李钊杨 +2 位作者 卢翠娜 谢丽琴 李丽霞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2期350-355,共6页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联合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联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组给予子午流注纳甲法联合火针治疗。7 d为1...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联合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联合秋水仙碱口服,治疗组给予子午流注纳甲法联合火针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治疗1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尿酸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尿酸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血尿酸水平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40/40),对照组为80.00%(32/4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联合火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够明显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纳甲法 火针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血尿酸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内热针治疗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损伤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骆小娟 张照庆 +4 位作者 尹晶 徐芸 段轶轩 夏杨 居诗如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5期703-707,共5页
【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损伤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内热针组、普通针刺组和温针灸组,每组15只。采用埋置明胶海绵的方法制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 【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大鼠损伤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成6组: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内热针组、普通针刺组和温针灸组,每组15只。采用埋置明胶海绵的方法制作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2周后对相应组别大鼠进行治疗。于治疗后第0、7、14、28天从大鼠颈静脉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ELISA)法检测血液中炎性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和IL-6的含量;于治疗后第28天处死大鼠,取第三腰椎横突周围肌肉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肌肉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 PCR)检测肌肉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的大鼠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血清中上述炎性细胞因子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且内热针组最为明显(P<0.05)。治疗后,各治疗组大鼠损伤肌肉组织TNF-α、IL-1β和IL-6的mRNA水平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且内热针组表达水平最低。内热针组大鼠肌肉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结果与其他治疗组比较,炎症反应更轻,肌纤维结构更完整。【结论】内热针治疗可通过降低TNF-α、IL-1β和IL-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改善局部炎症反应,促进组织损伤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针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针灸疗法 炎症反应 TNF-α IL-1Β IL-6 基因表达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原文传递
微波热泵联合干燥机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教领 宋卫东 +1 位作者 王明友 吴今姬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1-167 178,共8页
为了解决农产品干燥过程中能耗高、品质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微波热泵联合干燥机,对该机的整机结构、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做了介绍分析,并以金针菇为原料进行了微波热泵联合干燥机的最佳干燥工艺探究试验。试验表明:在微波功率13.3k W、... 为了解决农产品干燥过程中能耗高、品质差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微波热泵联合干燥机,对该机的整机结构、工作原理和关键部件做了介绍分析,并以金针菇为原料进行了微波热泵联合干燥机的最佳干燥工艺探究试验。试验表明:在微波功率13.3k W、热风温度65℃、传送带转速0.6m/s时,干燥后的金针菇含水率12.37、复水比3.124、色差81.8,满足干燥要求且优于其他组合。该研究可为微波热泵联合干燥机的研制及金针菇的干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热泵 干燥 金针菇
下载PDF
热传导银质针皮内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素兰 陈昱 +3 位作者 陈霞 冯晖 王玉林 莫云达 《华夏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观察热传导银质针皮内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热银针治疗组,n=30)和对照组(神经阻滞组,患者n=30)。两组患者均根据疼痛部位选择相应的神经阻滞方法,隔日1次... 目的:观察热传导银质针皮内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老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热银针治疗组,n=30)和对照组(神经阻滞组,患者n=30)。两组患者均根据疼痛部位选择相应的神经阻滞方法,隔日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在皮损区或色素沉着区实施热传导银质针皮内针刺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痛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银针皮内针刺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疗效确切,是一种镇痛迅速、简便易行且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传导 银质针 皮内针刺 神经阻滞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下载PDF
飞针疗法治疗小儿热证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柯正华 龙升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81-883,共3页
目的:观察飞针疗法治疗小儿热证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小儿热证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飞针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P)、免疫... 目的:观察飞针疗法治疗小儿热证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小儿热证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飞针疗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并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E(Ig E)、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3.16%,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显效率53.85%,总有效率为82.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能有效降低血液中C-RP、Ig E、IL-1、IL-6、TNF-α含量,其中,治疗组在降低C-RP、Ig E、IL-6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IL-1、TNF-α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飞针疗法治疗小儿热证哮喘急性发作具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热证 飞针疗法 临床观察
原文传递
银质针透热疗法结合超声波治疗髌下脂肪垫劳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富洪 毕德波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934-935,共2页
目的观察银质针结合超声波治疗髌下脂肪垫劳损的疗效,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4例髌下脂肪垫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透热结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超短波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活动痛(VAS)、症状改... 目的观察银质针结合超声波治疗髌下脂肪垫劳损的疗效,探讨该病的治疗方法。方法将74例髌下脂肪垫损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治疗组采用银质针透热结合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只采用超短波治疗,治疗前后采用活动痛(VAS)、症状改善率作为观测指标,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效果更好。结论银质针透热结合超短波对髌下脂肪垫劳损有很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质针 透热疗法 超声波治疗 髌下脂肪垫 劳损 临床研究 ultrasonic wave heat conduction silver needle pad fat treatment 治疗组 统计学意义 超短波治疗 对照组 比较差异 热结合 疗效 统计学处理
下载PDF
推拿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湿热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婷婷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7年第5期65-67,共3页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湿热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不使用抗生素,对症和液体疗法。对照组60例,利巴韦林,10mg/kg·d^(-1),5%葡萄糖液(稀释1mg/...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湿热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不使用抗生素,对症和液体疗法。对照组60例,利巴韦林,10mg/kg·d^(-1),5%葡萄糖液(稀释1mg/mL),分1~2次缓慢静滴;蒙脱石散,<1岁,1包/d,3次/d,口服;1~2岁,1~2包/d,3次/d,口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2岁,1包/次,1次/d;>2岁,≤3岁,1包/次,2次/d,≤40℃温开水冲服。治疗组60例,推拿:板门,神阙,天枢,龟尾,七节骨,滑石粉为介质;补脾土:将患儿拇指伸直,逆时针按揉板门200次,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200次;清大肠:沿食指挠侧缘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200次;摩腹:顺时针按揉5min;揉脐:医者中指置于神阙,食指中指置于两侧天枢,揉3min;揉龟尾:患儿俯卧,医者右拇指或中指指腹着力于龟尾,按揉20次;推上七节骨:医者以右大拇指偏峰端沿穴位向上直推30次;捏脊:患儿俯卧位,自下而上,由长强穴至大椎穴,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重复3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大便、轮状病毒、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3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19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轮状病毒转阴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推拿联合常规方法治疗湿热型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 泄泻 湿热 推拿 摩腹 捏脊 利巴韦林 蒙脱石散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 液体疗法 大便 轮状病毒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毕托巴流量计在蒸汽测量中的应用
10
作者 张天强 李迎召 +1 位作者 李智超 芦刚 《仪表技术》 2024年第3期47-49,共3页
在蒸汽流量测量技改项目中,选用毕托巴流量计替代原超声波流量计。在技术协议谈判过程中,要求取消冷凝罐,并采用直接在管道正上方安装的方法进行测量。对根部阀进行改进,将原有的针形阀更换为直通闸阀,并在设计上取消了仪表伴热。使用... 在蒸汽流量测量技改项目中,选用毕托巴流量计替代原超声波流量计。在技术协议谈判过程中,要求取消冷凝罐,并采用直接在管道正上方安装的方法进行测量。对根部阀进行改进,将原有的针形阀更换为直通闸阀,并在设计上取消了仪表伴热。使用结果表明,变送器未受高温影响,其温度和环境温度一致;该流量计测量灵敏、稳定,改造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汽 冷凝罐 伴热 毕托巴流量计 针形阀 直通闸阀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f Wear Resistance of Sewing Needles 被引量:1
11
作者 费东晔 朱世根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2年第2期23-25,共3页
Poor wearability is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of domestic sewing needle, 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ir short service lives. The influences of needle materials, microstructure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on the... Poor wearability is the most serious problem of domestic sewing needle, which is the main reason for their short service lives. The influences of needle materials, microstructures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ies on the wear resistance are analyzed in comparison with foreign sewing needles. A series of suitable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wear resist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WING needle WEAR resistance Microstructure heat treatment
下载PDF
多通道温针治疗仪的研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路桂英 王院生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07年第4期47-50,共4页
温针治疗仪是根据温热疗法治疗癌症的原理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医疗器械,主要用于各种浅表肿瘤的治疗。本文介绍了多通道温针治疗仪的工作原理、加热方法,设计了其结构、温度控制方法、进行了控温性能实验。
关键词 温热疗法 微型加热针 多通道 控温性能
下载PDF
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27
13
作者 段轶轩 张照庆 +2 位作者 骆小娟 尹晶 夏杨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运用不同量表观察并探讨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中风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29例、温针灸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29例和臭氧穴位注射组30例。内热针结合臭氧... 目的:运用不同量表观察并探讨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方法:将中风后肩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29例、温针灸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29例和臭氧穴位注射组30例。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予内热针42℃治疗,持续20min,1周1次,结合臭氧穴位注射3mL/穴,隔日1次;温针灸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予温针灸及臭氧穴位注射,隔日1次;臭氧穴位注射组予臭氧穴位注射,隔日1次。3组均取患侧肩髃、肩髎、肩贞、臂臑、阿是穴,治疗4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2周末、4周末及6个月末检测3组患者视觉模拟量尺(VAS)评分、简易上肢关节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ADL)评分。结果:在总有效率方面,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在治疗2周末达到79.31%(23/29),在治疗4周末达到86.21%(25/29),在治疗6个月末达到93.10%(27/29),均明显高于温针灸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和臭氧穴位注射组同时期的总有效率(P<0.05)。各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治疗后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P<0.01),治疗后FMA、ADL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提高(P<0.05,P<0.01)。治疗2周末、4周末及6个月末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VAS评分低于温针灸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及臭氧穴位注射组(P<0.05),FMA及ADL评分高于温针灸结合臭氧穴位注射组及臭氧穴位注射组(P<0.05)。结论:内热针结合臭氧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肩痛的近期及远期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肩痛 内热针 穴位注射 温针灸 上肢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热补针法镇痛后效应及其对关节局部组织β-内啡肽和前列腺素E_2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杜小正 秦晓光 方晓丽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19-323,共5页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的镇痛后效应,探讨其镇痛的外周机制。方法:6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捻转组和热补组,后2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针后0.5 h、针后1 h和针后2 h亚组,每组各6只。用卵蛋白诱导造成关节炎疼痛模型。针刺双侧&... 目的:观察热补针法的镇痛后效应,探讨其镇痛的外周机制。方法:60只青紫蓝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捻转组和热补组,后2组又随机分为针后即时、针后0.5 h、针后1 h和针后2 h亚组,每组各6只。用卵蛋白诱导造成关节炎疼痛模型。针刺双侧"合谷"和"足三里"1次,留针30 min,捻转组用捻转针法,热补组用热补针法。以K+导入法引起家兔腿收缩的最小电流强度作为痛阈;取关节局部组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内啡肽(EP)及前列腺素(PG)E2含量。结果:模型组痛阈显著低于正常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捻转组和热补组针后各时刻痛阈均显著升高(P<0.01,P<0.05);热补组即时痛阈与捻转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时刻痛阈热补组均高于捻转组(P<0.05,P<0.01)。模型组关节局部组织中β-EP、PGE2含量均高于正常组(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捻转组和热补组各时刻β-E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P<0.05),而PGE2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P<0.05);与捻转组相比,热补组针后2 hβ-EP含量显著增高(P<0.05),而热补组针后即时PGE2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热补针法镇痛后效应优于捻转针法;关节局部β-EP和PGE2含量变化与两种针法镇痛后效应不同无明显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关节炎 热补针法 捻转针法 针刺镇痛 Β-EP PGE2
原文传递
针刀结合热敏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4
15
作者 韦晔 葛恒清 +1 位作者 李开平 王艳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7期159-163,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热敏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腰背肌筋膜炎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松解腰背部筋... 目的观察针刀结合热敏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腰背肌筋膜炎的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针刀松解腰背部筋膜及热敏灸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热敏灸治疗。每周1次,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现时疼痛强度(PPI)评分,核磁共振成像下病变组织显影面积以及热敏点数量。结果治疗后两组PRI、VAS评分、PP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PRI、VAS评分、PP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两组治疗后热敏点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均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热敏点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核磁共振成像下病变组织面积均较治疗前显著缩小(均P<0.01),且观察组治疗后病变组织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结合热敏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热敏灸治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筋膜炎 热敏灸 针刀 核磁共振
下载PDF
内热针干预膝骨性关节炎兔软骨下骨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3和骨桥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23
16
作者 朱仕强 许建峰 +4 位作者 黑晓燕 陈耘东 田心保 张金晨 林瑞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2636-2642,共7页
背景:内热针疗法是在温针灸疗法基础上,经过现代工艺改良升级的物理治疗方法,兼具针刺效应和热效应,在临床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但对其具体机作用制缺乏了解。目的:探讨内热针作用于兔膝骨性关节炎,对软骨下骨中Ⅰ型胶原、基质... 背景:内热针疗法是在温针灸疗法基础上,经过现代工艺改良升级的物理治疗方法,兼具针刺效应和热效应,在临床上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但对其具体机作用制缺乏了解。目的:探讨内热针作用于兔膝骨性关节炎,对软骨下骨中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桥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30只无特定病原体的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只。模型组和治疗组采用经典Hulth方法选取兔左后肢膝关节进行兔膝骨性关节炎造模。治疗组选取兔左后肢膝关节进行内热针疗法干预,每周1次,每次20 min;空白组和模型组不给予任何治疗。干预4周进行实验兔左后膝关节取材,使用改良版Lequesne MG量表对各组实验兔干预前后进行行为学评价;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观察各组实验兔膝关节软骨下骨组织形态学变化;分别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组软骨下骨中Ⅰ型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桥蛋白的蛋白及mRNA表达。动物实验方案通过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医学科研伦理审查委员会批准(批准号:2018064)。结果与结论:①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和治疗组兔的行为学评分显著升高(P <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兔的行为学评分显著降低(P <0.05),且干预前后差值更大(P<0.05);②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软骨下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厚度、骨小梁数目明显降低(P<0.05),骨小梁弥散度明显升高(P <0.05);Ⅰ型胶原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01),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桥蛋白的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软骨下骨的骨小梁面积百分数,骨小梁数目明显升高(P <0.05),骨小梁弥散度明显降低(P <0.05);Ⅰ型胶原蛋白及其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5),基质金属蛋白酶3、骨桥蛋白的蛋白及其mRNA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针 膝骨性关节炎 软骨下骨 骨代谢 骨重塑
下载PDF
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及对血清SP、5-HT和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松 张国龙 +1 位作者 胡新宇 张昆 《空军医学杂志》 2021年第5期386-389,共4页
目的探究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及对其血清P物质(substanceP,S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大连康复疗养中心... 目的探究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效果及对其血清P物质(substanceP,SP)、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和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0月在大连康复疗养中心治疗的74例飞行人员LDH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分为2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内热针治疗,研究组予以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P、5-HT水平、腰部活动度和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89%)高于对照组(72.97%)(P<0.05);研究组疗程结束后血清SP、5-H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程结束后腰部前屈、后伸、侧屈度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疗程结束后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小针刀联合内热针治疗飞行人员LDH患者的疗效显著,能进一步改善血清SP、5-HT表达,增强患者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人员 腰椎间盘突出症 小针刀 内热针 关节功能 P物质 5-羟色胺
下载PDF
针灸调理阳虚体质治疗上热下寒型痤疮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8
作者 张新普 薛丹 +2 位作者 童亚男 李敏 傅杰英 《上海针灸杂志》 2014年第7期648-651,共4页
目的观察针灸调理阳虚体质治疗上热下寒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诊断为上热下寒型痤疮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局部痤疮处理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痤疮皮损、阳虚体质积分和病情分级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经治疗后,治愈24... 目的观察针灸调理阳虚体质治疗上热下寒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诊断为上热下寒型痤疮患者采用针灸配合局部痤疮处理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对患者治疗前后痤疮皮损、阳虚体质积分和病情分级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患者经治疗后,治愈24例,显效42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90.6%。患者治疗后皮损积分、体质积分及病情分级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调理阳虚体质治疗上热下寒型痤疮疗效客观,能改善阳虚体质状态并干预疾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痤疮 上热下寒 阳虚体质 隔姜灸 温针疗法
下载PDF
内热针疗法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研究概述 被引量:20
19
作者 陈冬 庄金刚 程肖芳 《上海针灸杂志》 2019年第6期699-702,共4页
总结分析了内热针疗法在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疾病中的研究应用。并从传统中医学理论及现代医学理论两方面阐述了其治病机理。综观现阶段研究,内热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机制,已得到部分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但对机制研究仍不足... 总结分析了内热针疗法在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疾病中的研究应用。并从传统中医学理论及现代医学理论两方面阐述了其治病机理。综观现阶段研究,内热针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性疼痛的机制,已得到部分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但对机制研究仍不足。今后重点应进行机制作用的阐明,完善研究方法及评价体系,以提高内热针治疗慢性软组织疼痛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热针 内热针 软组织损伤 疼痛 机制研究
下载PDF
内热针疗法治疗中风后肩痛可行性及机制探讨 被引量:19
20
作者 段轶轩 张照庆 +2 位作者 尹晶 夏杨 居诗如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5期614-616,共3页
中风后肩痛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一般出现于中风后的13个月左右,据统计中风偏瘫患者肩痛发生率约为21%72%[1],该病不仅给中风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疼痛,造成患者身体及心理上的负担,重要的是,它影响偏瘫侧上肢功能的锻炼及恢复,是中风后偏... 中风后肩痛是中风病的常见并发症,一般出现于中风后的13个月左右,据统计中风偏瘫患者肩痛发生率约为21%72%[1],该病不仅给中风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疼痛,造成患者身体及心理上的负担,重要的是,它影响偏瘫侧上肢功能的锻炼及恢复,是中风后偏瘫侧上肢致残的重要原因[2],深入研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针 中风后肩痛 可行性 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