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与生态秩序的构建 被引量:45
1
作者 牛庆燕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98-102 126 15,126+158,共7页
当前社会,人类解决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问题却遭遇了生态学意义上的发展困境,主观任意性与情欲本能的释放使自然生命系统和整个人类陷入生态困境。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为应对"生态困境"、实现"生态和谐"... 当前社会,人类解决了经济学意义上的生存问题却遭遇了生态学意义上的发展困境,主观任意性与情欲本能的释放使自然生命系统和整个人类陷入生态困境。道德世界"预定的和谐"为应对"生态困境"、实现"生态和谐"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系统",透过道德与客观自然、道德与主观自然以及道德规律与自然规律之间"预定的和谐"的"价值承诺",能够扬弃生态道德目的与自然任意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进而建构良好的自然生态秩序、社会生活秩序与个体生命秩序,走出"生态困境",实现人——自然——社会的"共生和谐",这是人类"精神自由"的最终"价值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世界 预定的和谐 生态秩序 道德规律 自然规律
下载PDF
论乐的等级思想及其社会功能 被引量:7
2
作者 刘泽华 文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乐的思想主旨是“和”的观点,本文认为:乐的思想是“中和”。中国古代的乐没有独立的地位,它要受到礼的制约,其中蕴涵着明显的等级观念。礼乐相需为用,在各种礼仪中,用乐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这表现出乐的等级性。乐与礼结合在一起,... 针对乐的思想主旨是“和”的观点,本文认为:乐的思想是“中和”。中国古代的乐没有独立的地位,它要受到礼的制约,其中蕴涵着明显的等级观念。礼乐相需为用,在各种礼仪中,用乐也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这表现出乐的等级性。乐与礼结合在一起,对于维护社会等级秩序、促进社会整合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级思想 中和 社会整合 社会功能
下载PDF
论“天道”观对中国传统法律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郭成伟 孟庆超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1-189,共9页
肇基于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文化极端落后时代的中华文明 ,不可避免地带有早熟性。人们一直相信 ,有一个称作“天”或“上帝”的主宰神支配着整个自然界与人间 ,因而 ,以人事解释天界 ,再用这个人事化的天界做为人间的模式便成为中华民族的... 肇基于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文化极端落后时代的中华文明 ,不可避免地带有早熟性。人们一直相信 ,有一个称作“天”或“上帝”的主宰神支配着整个自然界与人间 ,因而 ,以人事解释天界 ,再用这个人事化的天界做为人间的模式便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这个传统可以“天道”概括。中国传统法律几乎全部的内容都可以用“天道”思想附会、解释 ;法律以维护“天”的秩序为己任 ,以“承天意以从事”的“天子”的利益为根本着眼点 ;追求“天理”重于对“私益”的人的保护等等。由于这种“天道”思想的独特性与保守性 ,中华传统法律也在世界上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法律 法律理念 “天道”观 司法管辖权 司法机关 司法制度
原文传递
天道与礼乐:论汉代经学“中和”观念的秩序特征
4
作者 刘晓婷 韩星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7-34,共8页
“中和”是《中庸》核心观念之一,在汉代经学中,“中和”观念的内涵从两个方向展开,其一是天道论的方向,汉儒董仲舒通过天道运行规律构建出以“中和”为终极标准的天道秩序;其二是礼乐论的方向,通过礼乐对人性的教化,最终达到以“中和... “中和”是《中庸》核心观念之一,在汉代经学中,“中和”观念的内涵从两个方向展开,其一是天道论的方向,汉儒董仲舒通过天道运行规律构建出以“中和”为终极标准的天道秩序;其二是礼乐论的方向,通过礼乐对人性的教化,最终达到以“中和”为理想的政治秩序。由此,在汉代,“中和”指向一个贯穿天人的宇宙终极秩序。不过,这一“中和”观念始终具有客观化与外在化的倾向,与宋明理学以主体道德的完成而实现的天人合一之“中和”境界具有主客观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和 天道秩序 政治秩序 董仲舒 人情
下载PDF
论《天工开物》中的生命哲学思想 被引量:1
5
作者 钱斌 李洪正 《新余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99-104,共6页
《天工开物》中的生命哲学思想集明清实学于一身,主要体现在“和合之论”“生生之流”和“序续之道”上,强调在生产、生活中对开采、使用的调控,注重对规律的把握,主张顺应自然,以达到生命延续的目标。《天工开物》中的生命哲学思想以... 《天工开物》中的生命哲学思想集明清实学于一身,主要体现在“和合之论”“生生之流”和“序续之道”上,强调在生产、生活中对开采、使用的调控,注重对规律的把握,主张顺应自然,以达到生命延续的目标。《天工开物》中的生命哲学思想以关注民众生命为基础,将追求美好生活作为升华,强调“天工”更注重“开物”,并以二者的结合来创造美好生活,彰显人的生命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生命哲学 和合 生生 序续
下载PDF
国家、地方政府、乡绅与乡村秩序——以民国初年微山湖地区“垦务公司事件”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陈仲元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84-87,108,共5页
民国初年发生在微山湖西岸的"垦务公司事件"表明,地方政府在中央权威弱化时,既不是国家的代理人,亦非乡村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它形成并扩张自主性利益,自身利益最大化成为其价值取向。此时的乡村士绅已非传统社会以乡村社会共... 民国初年发生在微山湖西岸的"垦务公司事件"表明,地方政府在中央权威弱化时,既不是国家的代理人,亦非乡村社会利益的代表者,它形成并扩张自主性利益,自身利益最大化成为其价值取向。此时的乡村士绅已非传统社会以乡村社会共同体利益为己任的士绅阶层,它开始从乡村社会"分化"出来,主动向地方政权靠拢。缺失代言人的乡村社会,难以联合起来形成足够的力量抵制地方政府的自利行为,乡村社会开始陷入集体"失语"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 地方政府 乡绅 冲突 协调 秩序
下载PDF
莫兰迪绘画作品中构图的空间秩序感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玉泉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1-132,共2页
通过对20世纪绘画大师莫兰迪静物作品构图空间秩序感的艺术特色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平衡感、协调感、空间感的艺术规律在莫兰迪契而不舍的艺术创作中的天才发挥。
关键词 莫兰迪 具象主义 空间秩序
下载PDF
简述丹·凯利及其设计思想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林 《山西建筑》 2007年第11期20-21,共2页
以米勒花园、喷泉广场、AG总部大楼花园为例,对凯利设计思想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他运用几何秩序、空间渗透、对设计要素的娴熟运用等多方式创造和谐的设计手法,最后对他和谐的人生进行了介绍,以使后人对他及其设计思想有更深入... 以米勒花园、喷泉广场、AG总部大楼花园为例,对凯利设计思想的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他运用几何秩序、空间渗透、对设计要素的娴熟运用等多方式创造和谐的设计手法,最后对他和谐的人生进行了介绍,以使后人对他及其设计思想有更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思想 和谐 几何秩序 设计要素
下载PDF
和:先秦文化的包容体——浅析《乐记》中“和”的人文内涵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志菲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0-54,共5页
《礼记·乐记》作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音乐理论著作,常常是从美学的角度被解读的。其实“美”在先秦时还十分模糊,《乐记》通过“美”的表象向世人展现的是涉及美学、哲学、伦理道德等层面的更广更深的社会文化内涵及文化意义,而... 《礼记·乐记》作为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音乐理论著作,常常是从美学的角度被解读的。其实“美”在先秦时还十分模糊,《乐记》通过“美”的表象向世人展现的是涉及美学、哲学、伦理道德等层面的更广更深的社会文化内涵及文化意义,而所有这些,在“和”这个概念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记》 音乐美学 文化内涵 秩序
下载PDF
从现代学科看传统和谐思想的恒常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任遂虎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9,共7页
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早已认识到系统要素的多样性,推崇异质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追求对立事物之间的制约、平衡,以形成相济与互补的机制。古人所讨论的“同”、“和”、“不和”,恰恰对应着现代系统论中整体等于、大于、小于部分之和的三... 中国传统的和谐思想早已认识到系统要素的多样性,推崇异质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追求对立事物之间的制约、平衡,以形成相济与互补的机制。古人所讨论的“同”、“和”、“不和”,恰恰对应着现代系统论中整体等于、大于、小于部分之和的三种要素组合状态。“和”作为活性的有序构成,包含了朦胧的生态观念,体现着高雅的人生境界,反映出群体生存的价值取向。“和谐”思想对中度效应的发现,对物极必反的发现,对持续发展的发现,都具有超时代的前瞻性,因而具有恒常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思想 有序协同 人生境界 价值取向
下载PDF
天下共生:新时代中国国际秩序观的再建构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博一 《学术探索》 2020年第2期49-57,共9页
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正以自身古典思想资源中的"天下与共生"理念来重塑自身的国际秩序观。这种对现存国际秩序观的再建构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际秩序观面临的多重困境为外部条件的。与此同时,新时代的中国通过不断深入挖... 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中国正以自身古典思想资源中的"天下与共生"理念来重塑自身的国际秩序观。这种对现存国际秩序观的再建构是以西方资本主义国际秩序观面临的多重困境为外部条件的。与此同时,新时代的中国通过不断深入挖掘自身传统文化中的秩序观念并与马克思主义国际观及其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相结合作为构建新型国际秩序观的现实依据。为使中国顺利成长为一个世界大国,需要营造稳定有序的周边环境,和谐周边成为中国经略周边、构建周边差序秩序的优先选择;在全球层次,则以"天下秩序与共生意识"为理念指引,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进而为构建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提供中国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秩序 和谐共生 国际秩序 新时代
下载PDF
Quantitative and Rational Research for the Sense Quantum ——Research of the Order Factors for Color Harmony Aesthetic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玉凤 张宪荣 《Journal of Shanghai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04年第2期203-207,共5页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olor harmony aesthetic measure of Spencer which was emerged in the industry art age, and points out shortcomings of the early studies. It studies order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The paper gives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color harmony aesthetic measure of Spencer which was emerged in the industry art age, and points out shortcomings of the early studies. It studies order factors which affect the color harmony aesthetic measure based on the psychophysical method, and presents a continuous curve of the order factors. These are necessary for true color CAD, and are an essential research for automatic design leading to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Key words paired comparison - color harmony - aesthetic measure - order fact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ired comparison color harmony aesthetic measure order factor
下载PDF
论法律与和谐的共同价值追求——秩序与正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云秀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72-75,共4页
“和谐社会”如今已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关键词之一。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社会和谐与否与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民主政治条件下,和... “和谐社会”如今已成为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关键词之一。和谐社会是社会的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社会和谐与否与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和民主政治条件下,和谐社会实质上是一个民主与善治的社会、秩序与法治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宽容与友善的社会、诚实与信任的社会。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早已成为举国之共识。法律与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诸多共同的价值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 和谐 秩序 正义
下载PDF
和序相济:试论古典礼乐教化的现代重建
14
作者 李海萍 上官知立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0-45,共6页
礼乐蕴含恒常至理,亦赋有生命之情。礼乐制度并非乌托邦,而是曾为中华文明奠基的国家重器。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但礼乐在历史中的流变导致其功能偏移。从当下来看,无论是社会共同体之凝聚抑或个体生命之通达,礼乐教育都是当代之... 礼乐蕴含恒常至理,亦赋有生命之情。礼乐制度并非乌托邦,而是曾为中华文明奠基的国家重器。礼乐文明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但礼乐在历史中的流变导致其功能偏移。从当下来看,无论是社会共同体之凝聚抑或个体生命之通达,礼乐教育都是当代之亟需。古典礼乐教化的现代重建需要重构全面的礼乐体系,营造雄健的礼乐教化,以“礼乐”融合人文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 教化 儒家 和谐 秩序
下载PDF
秩序与和谐——论先秦儒家对和谐社会的构想
15
作者 张瑞雪 李化成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4-37,共4页
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下,先秦儒家对社会的和谐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构想。这种和谐状态,不仅包涵着人际和谐,还隐喻着人与天(万物)的和谐、人自身与“心”(精神)的和谐。为了使整个社会达到这样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先秦儒家对施政者和... 在“天人合一”的哲学思维下,先秦儒家对社会的和谐秩序进行了系统的构想。这种和谐状态,不仅包涵着人际和谐,还隐喻着人与天(万物)的和谐、人自身与“心”(精神)的和谐。为了使整个社会达到这样一种和谐有序的状态,先秦儒家对施政者和社会中的个体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儒家 和谐 秩序 和谐社会
下载PDF
解构主义的动感地带——苏州科技城软件大厦造型美学的设计维度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桂江 《江苏建筑》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文章主要阐述了软件大厦在表现建筑形体对立统一性和融入环境方面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手法,从总体布局、体量塑造、空间多样化、建筑表皮处理等方面对设计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 融合 对立统一 空间 视觉 表皮 有序 节能
下载PDF
试析柏拉图《理想国》的和谐秩序
17
作者 杨传俊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7年第3期60-62,共3页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其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但却终生不得志,因而有《理想国》问世。此书反映了作者的治国理想,由于他当时生逢乱世,古老的法制与社会道德遭到极大的破坏,所以他认为治国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恢复以前稳定的社会秩序... 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其一生致力于救国救民,但却终生不得志,因而有《理想国》问世。此书反映了作者的治国理想,由于他当时生逢乱世,古老的法制与社会道德遭到极大的破坏,所以他认为治国的首要目标就是要恢复以前稳定的社会秩序。虽然思想有些保守,但却是有着巨大的实际意义,构建和谐的社会秩序是作者治国理想的第一个方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拉图 理想国 和谐 秩序
下载PDF
山峙而双峰,禽飞而并翼——赛珍珠翻译的平衡和谐风格剖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琇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2-108,116,共8页
本文将赛珍珠与沙博理、登特杨、杰克逊的《水浒传》译文作多元横向对比,分析赛译平衡和谐的特点,并追根溯源,探究该风格形成的哲学基础。赛珍珠对工整对称句式的追求来源于她对事物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即对规范与准则的钟爱,具体可追... 本文将赛珍珠与沙博理、登特杨、杰克逊的《水浒传》译文作多元横向对比,分析赛译平衡和谐的特点,并追根溯源,探究该风格形成的哲学基础。赛珍珠对工整对称句式的追求来源于她对事物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即对规范与准则的钟爱,具体可追溯到中国法儒传统中"法"的概念对她的影响,"法"在儒家思想中更多地表现为"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珍珠翻译风格 平衡和谐 秩序感 哲学基础
下载PDF
论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祖林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8-65,284-285,共8页
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充满活力是指"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而社会和谐有序则主要包括社会发展协调、社会民... 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终极目标,充满活力是指"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而社会和谐有序则主要包括社会发展协调、社会民生改善、社会利益均衡、社会结构合理、社会管理有序和社会关系和睦等内容。充满活力与和谐有序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不可偏废、统一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可以从坚定不移推进改革、排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增强社会凝聚力、夯实充满活力与和谐有序的社会基础,坚持民主和法治、实现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的法治化,推动社会管理模式的转型、实现政府主导下的官民共治等四个方面着手予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充满活力 和谐有序 实现路径
下载PDF
宇宙(Κóσμο■)的构型对道德与政治的奠基——柏拉图论整体和谐秩序之美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兴刚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64,共7页
把宇宙理解为整体秩序的和谐,是柏拉图哲学最高的相的构型,他从人的视域对宇宙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理解,从宇宙论的视角为人的道德和政治生活奠定了根基。宇宙整体秩序的和谐不仅是自然和谐,也是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身体和灵魂的和谐,而... 把宇宙理解为整体秩序的和谐,是柏拉图哲学最高的相的构型,他从人的视域对宇宙的内涵进行了重新理解,从宇宙论的视角为人的道德和政治生活奠定了根基。宇宙整体秩序的和谐不仅是自然和谐,也是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身体和灵魂的和谐,而且正是在宇宙的整体秩序和谐的基础上人自身的秩序才有可能。为实现宇宙秩序的整体和谐,柏拉图通过哲学的爱欲教化打通身体和灵魂,不仅构型了宇宙秩序,以之为道德与政治的整体和谐秩序的奠基,而且也为道德与政治生活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宇宙 和谐 秩序 爱欲 教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