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电导法评价12个石榴品种的抗寒性 被引量:23
1
作者 刘霞 侯乐峰 +4 位作者 郝兆祥 毕润霞 李昭慧 马敏 张立华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0-153,共4页
冻害是目前石榴商业化生产中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之一。为给抗寒石榴种质的挖掘与筛选、石榴抗寒机理的深入研究和抗寒石榴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使用电导法测定了12个石榴品种1年生休眠枝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并拟合Logistic方... 冻害是目前石榴商业化生产中最重要的限制因子之一。为给抗寒石榴种质的挖掘与筛选、石榴抗寒机理的深入研究和抗寒石榴的栽培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使用电导法测定了12个石榴品种1年生休眠枝在不同低温处理下的相对电导率,并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了其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即低温胁迫的加强,枝条组织的相对电导率呈"S"型曲线增长,各处理温度下不同品种的相对电导率间有显著性差异;供试石榴品种的半致死温度范围为-7.59^-12.60℃;供试的12个石榴品种其抗寒性的强弱次序为:峄城三白甜>峄城青皮岗榴>临潼净皮甜>宁津青皮酸>峄城复瓣白>宁津三白酸>太行红>峄城大青皮甜>峄城青皮马牙甜>峄城大红皮甜>新疆和田甜>突尼斯软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 电导率 抗寒性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10种早春开花植物花器官抗寒临界温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李盼华 石丽环 +2 位作者 沙翠云 李单 李彦慧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8-102,共5页
试验以保定市10种早春开花植物为试材,利用能准确模拟自然界霜夜降温的人工模拟霜箱测定各植物不同发育时期花瓣的过冷却点,并用霜箱对其进行低温处理,测定电解质外渗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其半致死温度,统计褐变率,从而对其抗寒性进... 试验以保定市10种早春开花植物为试材,利用能准确模拟自然界霜夜降温的人工模拟霜箱测定各植物不同发育时期花瓣的过冷却点,并用霜箱对其进行低温处理,测定电解质外渗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其半致死温度,统计褐变率,从而对其抗寒性进行排序。试验结果表明:抗寒性由低到高的顺序为榆叶梅、桃、金钟花、重瓣榆叶梅、贴梗海棠、白玉兰、山桃、连翘、迎红杜鹃、迎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春开花植物 抗寒性 过冷却点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三种品系不同规格红罗非鱼的耐寒性能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何金钊 陈子桂 +2 位作者 陈诏 刘康 曹寿雄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9-83,共5页
选取红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3个品系不同规格的实验鱼做为样本,采用室内人工降温进行低温胁迫试验,研究其半致死低温和死亡低温范围、死亡率、低温生理行为等技术指标,比较耐寒性能。结果显示:各组别的半数致死温度(LT_(50))为... 选取红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3个品系不同规格的实验鱼做为样本,采用室内人工降温进行低温胁迫试验,研究其半致死低温和死亡低温范围、死亡率、低温生理行为等技术指标,比较耐寒性能。结果显示:各组别的半数致死温度(LT_(50))为6.53~7.71℃,关岛品系组(A)的平均LT_(50)在三个组别中最高,为7.46℃,佛罗里达品系组(B)次之,为6.77℃,最低的是珍珠白品系组(C)为6.68℃,其中A组不同规格之间半数致死温度(LT_(50))大小分别为H_3>H_2>H_1,B组不同规格之间半数致死温度(LT_(50))大小分别为H_1>H_2>H_3,C组不同规格之间半数致死温度(LT_(50))大小分别为H_1>H_2>H_3;三个不同品系红罗非鱼群体开始出现死亡时最低死亡温度由高到低依次是A>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品系 半致死温度 耐寒性能
下载PDF
短时间高温处理对麦长管蚜的致死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阳任峰 李克斌 +2 位作者 尹姣 杜光青 曹雅忠 《应用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94-1599,共6页
为了探索高温防控麦蚜的技术,本实验设置系列短时间高温处理(45℃,30、40、50、60、70、80、90 s;50℃,5、10、15、20、25、30、35、40 s;55℃,5、10、15、20 s;60℃,5、10、15 s;65℃,5、10 s;70℃,5 s),测定了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 为了探索高温防控麦蚜的技术,本实验设置系列短时间高温处理(45℃,30、40、50、60、70、80、90 s;50℃,5、10、15、20、25、30、35、40 s;55℃,5、10、15、20 s;60℃,5、10、15 s;65℃,5、10 s;70℃,5 s),测定了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若蚜及成蚜的死亡率。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下,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麦长管蚜的死亡率上升;在相同处理时间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死亡率上升。在45℃条件下,需要近90 s其死亡率才能达到100%;在70℃下,100%死亡率仅需5 s。麦蚜的半致死温度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麦蚜的半致死时间随着处理温度的上升而缩短。通过logistics模型分析发现,在相同处理下,若蚜的半致死温度和半致死时间均高于成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长管蚜 高温 死亡率 半致死温度 半致死时间
原文传递
4种夏栎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抗寒性评价
5
作者 姜恒 张志刚 +3 位作者 杨建军 李斌 王兴胜 张晓红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06-413,共8页
为探究低温胁迫下夏栎(Quercus robur)生理指标的响应及抗寒性,以普通夏栎、速生夏栎、裂叶夏栎和垂枝夏栎为实验材料,测定在不同温度下细胞膜通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等指标,并利用拟合Logistic方程... 为探究低温胁迫下夏栎(Quercus robur)生理指标的响应及抗寒性,以普通夏栎、速生夏栎、裂叶夏栎和垂枝夏栎为实验材料,测定在不同温度下细胞膜通透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可溶性蛋白等指标,并利用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半致死温度,结合隶属函数法对4种夏栎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夏栎细胞膜通透性均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加,SOD和POD活性以及可溶性蛋白、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均逐渐下降;4种夏栎半致死温度为-41.9~-38.2℃,其中普通夏栎半致死温度最低,速生夏栎半致死温度最高;4种夏栎抗寒性强弱为普通夏栎>垂枝夏栎>裂叶夏栎>速生夏栎.综上可知,普通夏栎抗寒性最强,在不同地区推广和繁育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栎 抗寒性 隶属函数法 生理指标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栽培时间对香樟半致死温度及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丁锦平 宋涛 +1 位作者 朱新玉 侯颖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0-44,共5页
为探索引种栽培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抗寒性变化的影响,保证香樟安全越冬,在低温胁迫时,观察香樟形态特征,并测定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利用逻辑斯蒂(Logistic)方程拟合相对电导率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香樟半致死温... 为探索引种栽培对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L.)Presl.)抗寒性变化的影响,保证香樟安全越冬,在低温胁迫时,观察香樟形态特征,并测定相对电导率的变化,利用逻辑斯蒂(Logistic)方程拟合相对电导率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计算出香樟半致死温度,根据半致死温度采取相应的抗寒栽培措施。结果表明:①从形态学观察发现,胁迫温度高于-10℃时,香樟未有冻害发生,叶片和枝条均为绿色;在-10℃时,香樟枝条和叶片冻害形态变化有明显差别,叶片萎蔫且由绿色变为褐色,皮层变为褐色,变褐色的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栽培时间1、5、10、15 a,横切面髓部、木质部完好;在-15℃时,所有香樟枝条都表现为严重冻害,栽培1、5、10、15 a的香樟冻害指数分别为78.94%、72.36%、68.65%、61.36%,随着栽培时间的增加,冻害指数不断降低;-20℃时,所有枝条发生不可逆冻害,冻害指数均为100%。②随着栽培时间的增加,相同胁迫温度的香樟相对电导率下降,呈近似“S”形曲线,栽培1、5、10、15 a的香樟半致死温度分别为-10.26、-11.04、-11.63、-12.39℃,栽培15 a香樟较1 a香樟半致死温度降低了2.13℃。因此,驯化栽培可以提高植物的抗寒性,根据半致死温度采取抗寒栽培措施,可减少香樟冻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樟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电导率 逻辑斯蒂方程
下载PDF
中国北方6种常见蕨类植物耐热性研究
7
作者 吴菲 李鹏 +4 位作者 王巍 崔玉莲 徐雨晴 卢珊珊 赵宝林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4期92-97,共6页
利用电导率、半致死温度、细胞伤害率等参数,比较北方6种蕨类植物的耐热性,以期为蕨类植物在北方夏季高温环境园林景观布置中的材料选择提供依据。选择蕨、球子蕨、荚果蕨、粗茎鳞毛蕨、广布鳞毛蕨和中华蹄盖蕨进行耐热胁迫处理,测定叶... 利用电导率、半致死温度、细胞伤害率等参数,比较北方6种蕨类植物的耐热性,以期为蕨类植物在北方夏季高温环境园林景观布置中的材料选择提供依据。选择蕨、球子蕨、荚果蕨、粗茎鳞毛蕨、广布鳞毛蕨和中华蹄盖蕨进行耐热胁迫处理,测定叶片相对电导率,使用Logistic方程确定LT50,同时测定蕨类植物的叶表皮结构(叶面积、叶比重、气孔密度)、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参数等,分析蕨类植物耐热性与各测定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再利用夏季的田间观察数据检验,并结合蕨类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综合评估各试验材料的耐热性。结果表明,温度升高后,测试材料的细胞伤害率呈慢、快、慢的“S”形曲线变化。6种蕨类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为粗茎鳞毛蕨(63.77℃)>中华蹄盖蕨(62.07℃)>广布鳞毛蕨(61.63℃)>荚果蕨(61.13℃)>球子蕨(58.10℃)>蕨(56.70℃)。田间观察数据与电导率法检测数据基本相符,并与蕨类地理分布特征基本保持一致,LT50可以作为蕨类耐热性的评价依据之一。蕨类叶片的表皮形态指标也可以作为其耐热性的参考。筛选结果可丰富蕨类植物在北京地区园林展示中的应用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耐热性 电导率 半致死温度 LOGISTIC方程
下载PDF
电导法评价核桃无融合生殖后代的抗寒性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群龙 张鹏飞 +2 位作者 郝燕燕 宋宇琴 吴国良 《河北林果研究》 2011年第4期381-384,共4页
为探讨核桃无融合生殖后代抗寒性的遗传变异情况,对核桃自然授粉后代和无融合生殖后代的1 a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变化倍数、半致死温度等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核桃自然授粉后代和无融合生殖后代1 a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 为探讨核桃无融合生殖后代抗寒性的遗传变异情况,对核桃自然授粉后代和无融合生殖后代的1 a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变化倍数、半致死温度等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核桃自然授粉后代和无融合生殖后代1 a生枝条的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变化倍数均随处理温度的降低而增加,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规律,呈倒"S"型曲线;在低温胁迫下,除少数处理外,二者之间的相对电导率、相对电导率变化倍数差异不显著;结合Logistic方程,得到中林1号无融合生殖后代、绵核桃无融合生殖和自然授粉后代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22.81℃、-20.36℃和-23.71℃,变化幅度较小。由此可见,核桃无融合生殖后代的抗寒性没有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无融合生殖 相对电导率 半致死温度 抗寒性
下载PDF
白蜡优良无性系抗寒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郭文 刘凌云 +5 位作者 李轩 孟丁丁 孟丽 穆丽英 张彦杰 杨敏生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1年第2期119-125,共7页
试验以白蜡2 a生试验林中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8个优良无性系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利用电导法(EL)及电阻抗图谱法(EIS)结合Logistic方程,拟合出8个白蜡优良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8个白蜡... 试验以白蜡2 a生试验林中长势一致,无病虫害的8个优良无性系当年生枝条为试验材料,利用电导法(EL)及电阻抗图谱法(EIS)结合Logistic方程,拟合出8个白蜡优良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并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降低,8个白蜡无性系的相对电导率均成上升趋势,由相对电导率拟合出的8个白蜡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衡蜡2号、衡蜡9号、衡蜡7号、衡蜡11号、衡蜡3号、衡蜡6号、衡蜡4号、衡蜡1号;由3个电阻抗参数拟合出的8个白蜡无性系的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衡蜡2号、衡蜡9号、衡蜡7号、衡蜡11号、衡蜡3号、衡蜡6号、衡蜡4号、衡蜡1号。与电导法(EL)得到的顺序相同,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与相对电导率、胞外电阻率(re)及胞内电阻率(ri)均成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31、0.930、0.970。弛豫时间分布系数(ψ)可作为测定白蜡抗寒性的最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蜡 抗寒 电导法 电阻抗图谱法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潮滩红树植物抗低温适应的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42
10
作者 杨盛昌 林鹏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0-67,共8页
采用电导法定量测定了中国东南沿海红树植物叶片的抗寒力变化。结果表明;(1)海南琼山东寨港主要红树种类冬季抗寒力(半致死温度)介于-2.3~-6.8℃之间,其中红树科植物抗寒力较强,多数种类属于低温敏感性相对较弱的L类... 采用电导法定量测定了中国东南沿海红树植物叶片的抗寒力变化。结果表明;(1)海南琼山东寨港主要红树种类冬季抗寒力(半致死温度)介于-2.3~-6.8℃之间,其中红树科植物抗寒力较强,多数种类属于低温敏感性相对较弱的L类型;海桑科和楝科红树种类抗寒力较弱,属于低温敏感性较强的H类型。(2)随纬度升高(个别地点除外),秋茄(Kandeliacandel)、桐花树(Aegicerascorniculatum)和红海榄(Rhizophorsstylosa)抗寒力增强,呈现种群分化趋势。(3)同一地点,秋茄和桐花树抗寒力有明显季节变化:夏季最低,秋冬两季高于春季。(4)同一群落内,生长于中潮区滩面的秋茄抗寒力强于高潮区,但桐花树抗寒力在各个滩面相差不大。(5)秋茄和桐花树树冠上不同部位叶片的抗寒力不同,由表及里,由上至下,呈降低趋势。红树叶片抗寒力的种群分化、季节变化和部位差异是其趋异适应的结果,有益于红树植物的生存和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抗寒力 半致死温度 生态适应
下载PDF
沙地生境不同苜蓿品种形态特征对低温的响应及其与抗寒性关系 被引量:27
11
作者 朱爱民 张玉霞 +4 位作者 王显国 田永雷 丛百明 王鑫 候文慧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400-1408,共9页
为筛选适合科尔沁沙地种植抗寒性强的苜蓿品种,本试验探究了沙地生境下不同苜蓿品种在低温锻炼期的形态特征,并分析其与苜蓿半致死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低温锻炼期"肇东"和"公农1号"苜蓿休眠较早;"肇东"... 为筛选适合科尔沁沙地种植抗寒性强的苜蓿品种,本试验探究了沙地生境下不同苜蓿品种在低温锻炼期的形态特征,并分析其与苜蓿半致死温度的关系。研究表明:低温锻炼期"肇东"和"公农1号"苜蓿休眠较早;"肇东"、"东苜1号"和"草原3号"对低温较敏感;随季节性降温苜蓿秋眠芽数增加,根颈增粗,根重增加,根长增长,根冠比增大。根颈活力法拟合Logistic方程所得半致死温度表明,8个苜蓿品种抗寒性排序为"东苜1号">"草原3号">"农菁1号">"公农1号">"龙牧801">"肇东">"农菁8号">"草原2号";相关性分析表明苜蓿半致死温度与苜蓿根重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而与其他生长指标无显著相关关系。"东苜1号"、"草原3号"等抗寒性较强的苜蓿品种适合在科尔沁沙地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地生境 苜蓿 形态特性 低温 抗寒性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低温诱导胁迫下不同烟草品种电导率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7
12
作者 尹航 王欣亚 +2 位作者 金大翔 万悦 朴世领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8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筛选抗寒烟草品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种烟草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诱导胁迫下烟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半致死温度、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相对电导率呈递增趋势,6种烟... 为筛选抗寒烟草品种,选择具有代表性的6种烟草品种为试材,研究了低温诱导胁迫下烟草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半致死温度、抗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剧相对电导率呈递增趋势,6种烟草的半致死温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云烟87、NC95、建平大人头、吉烟九号、漂河一号和延晒七号;随着温度的下降抗氧化酶活性均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抗氧化酶活性增幅越大或降幅越低,则抗寒性越强,增幅由大到小依次是延晒七号、漂河一号、吉烟九号、建平大人头、NC95和云烟87;随着低温胁迫加剧MDA含量也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各烟草品种含量达到峰值的温度有所差异,其峰值越早或增幅越大,则抗寒性越弱。其中,云烟87在8℃时达到峰值且增长幅度最大,NC95和建平大人头均在6℃时达到峰值且增长幅度次之,而延晒7号、漂河1号和吉烟9号均较晚,在4℃时达到峰值,且增长幅度均较低。结合烟草叶片相对电导率、半致死温度、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生理生化指标的表现来看,延晒7号、漂河1号抗寒能力较强;吉烟9号、建平大人头抗寒性中等;云烟87和NC95抗寒能力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抗氧化酶 MDA 半致死温度 烟草
下载PDF
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若干甜橙品种的抗寒性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竹生 计玉 +3 位作者 聂华堂 甘俊新 钟广炎 吴云伦 《中国柑桔》 1991年第4期11-13,共3页
用电导法配合logistic方程,测定了18个甜橙(Ciruus sinensis Osb.)品种的半致死温度。初步认为,桃叶橙18号、斯卡格斯·朋娜脐橙、福罗斯特脐橙、改良橙和脐血橙等品种稍耐寒,锦橙、哈姆林甜橙等对低温较敏感。
关键词 甜橙 品种 抗寒性 电导法 测定
下载PDF
烤烟幼苗响应温度胁迫的部位差异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军营 李大肥 +1 位作者 杨宇虹 蔡庆生 《烟草科技》 EI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52-55,64,共5页
为了比较烤烟幼苗不同部位响应低温和高温胁迫的差异,测定了不同温度胁迫时的组织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L50),并以LT50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烟草的部位差异。结果表明,在短期(1h)低温处理时,抵抗低温的能力... 为了比较烤烟幼苗不同部位响应低温和高温胁迫的差异,测定了不同温度胁迫时的组织电导率,拟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L50),并以LT50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分析烟草的部位差异。结果表明,在短期(1h)低温处理时,抵抗低温的能力排序为芽〉叶≥茎〉根,长期(24—72h)低温处理时,最易受到伤害的部位是根部,其次是茎,再次是芽和叶片;短期(15min)高温处理时,芽抵抗能力最强,其次是叶片和根,茎部抗高温的能力最弱。因此,在实际生产中烤烟幼苗遭受温度胁迫时,应在其较敏感部位未受到致命伤害之前采取相应的增温或降温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幼苗 低温 高温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华中冬青雌雄株抗寒生理指标筛选及评价 被引量:13
15
作者 胡曼筠 金晓玲 +2 位作者 曾雯 蔡梦颖 余宗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64,共6页
以华中冬青离体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8项生理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值和半致死温度... 以华中冬青离体叶片为供试材料,通过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相对电导率(Rec)、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游离脯氨酸(Pr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8项生理指标,结合隶属函数值和半致死温度对其抗寒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适合评价华中冬青的抗寒性生理指标,比较华中冬青雌雄株的抗寒性。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华中冬青的Rec和MDA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呈"S"形曲线上升,SP含量、Pro含量和SOD活性随着温度的降低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Chl含量随着温度的降低而降低,Car随着温度的降低基本不变;对8个抗寒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筛选发现,低温胁迫与Rec和MDA呈极显著负相关,与SP和Chl呈显著正相关;Rec、MDA、SP、SOD和Chl含量变化与华中冬青的抗寒性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价其抗寒性的指标;华中冬青雌雄株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0.544℃(雌株)和1.027℃(雄株),雌雄株的抗寒性差异不显著,雌株抗寒性略强于雄株,与综合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中冬青 雌雄株 低温胁迫 生理指标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温185核桃一年生枝条的抗寒力测定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潘俨 车凤斌 +2 位作者 郑素慧 张婷 胡柏文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54-460,共7页
【目的】通过温185早实核桃(Juglans regia L.)一年生枝条抗寒力测定分析,筛选出与抗寒相关的关键生理指标,为有效评价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下"温185"核桃越冬抗寒能力,制定合理的冬季安全越冬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 【目的】通过温185早实核桃(Juglans regia L.)一年生枝条抗寒力测定分析,筛选出与抗寒相关的关键生理指标,为有效评价不同栽培管理条件下"温185"核桃越冬抗寒能力,制定合理的冬季安全越冬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了9个胁迫低温处理,测定并分析了不同胁迫处理后温185一年生枝条的半致死温(LT50)、枝条组织活力、保护酶(SOD、POD、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结果】温185一年生枝条的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4.71℃;不同组织抗寒能力存在强弱差异,以表皮抗寒性最强,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冻害临界温度与LT50接近;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MDA含量持续增加;SOD、POD和CAT活性峰值的激发胁迫温度均接近LT50,胁迫温度低于半致死温度时,保护酶活性明显下降;游离脯氨酸含量与相对电导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可作为温185一年生枝条抗寒力评价的关键生理指标,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的TTC染色结果可作为组织冻害的鉴别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一年生枝条 半致死温度 生理指标 抗寒力评价
下载PDF
西双版纳地区引种的澳洲坚果抗寒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国华 岳海 +3 位作者 庞育文 陈丽兰 孔广红 梁国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09年第6期730-734,共5页
以3年生无性繁殖澳洲坚果10个品种的幼苗为材料,采用电导法和全株冰冻测试法测定西双版纳引种的10个澳洲坚果品种叶片的抗寒力变化。结果表明:10个澳洲坚果品种抗寒力(半致死温度)介于-0.72^-2.36℃之间,H2和HY属于低温敏感性相对较弱的... 以3年生无性繁殖澳洲坚果10个品种的幼苗为材料,采用电导法和全株冰冻测试法测定西双版纳引种的10个澳洲坚果品种叶片的抗寒力变化。结果表明:10个澳洲坚果品种抗寒力(半致死温度)介于-0.72^-2.36℃之间,H2和HY属于低温敏感性相对较弱的L类型,抗寒力较强;HAES900、A16和Special抗寒力较弱,属于低温敏感性较强的H类型;D4、OC、HAES816、A4和D等品种属于抗寒力中等的M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抗寒力 半致死温度
下载PDF
矮壮素对小白菜高温半致死温度及耐热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李进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9-71,共3页
为研究不同浓度矮壮素对小白菜高温半致死温度及耐热性的效果,用100~600 mg·L^-1矮壮素并以清水作对照,喷施小白菜叶片。以叶片为试验材料,用35~70℃的高温处理,根据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LT50),同时测定田... 为研究不同浓度矮壮素对小白菜高温半致死温度及耐热性的效果,用100~600 mg·L^-1矮壮素并以清水作对照,喷施小白菜叶片。以叶片为试验材料,用35~70℃的高温处理,根据相对电导率配合Logistic方程,求得半致死温度(LT50),同时测定田间高温热害指数。结果表明,6个矮壮素及清水(CK)处理的半致死温度(LT50)分别为43.52、44.49、45.53、44.33、42.88、42.31、43.36℃,高温热害指数为48.53%、42.35%、40.21%、40.84%、53.89%、61.26%、55.68%,适当浓度的矮壮素可提高小白菜耐热性。综上所述,300 mg·L^-1矮壮素对提高小白菜半致死温度及耐热性效果最好,操作简单、便捷、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白菜 矮壮素 相对电导率 半致死温度 耐热性
下载PDF
不同花椒品种抗早霜能力测定
19
作者 孙浩 李大勇 +3 位作者 郭伟珍 武军凯 李莹 赵京献 《河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6-11,20,共7页
为了解不同花椒品种抗早霜能力,于10月底采集‘冀椒1号’‘武都八月椒’‘朝仓山椒’和‘兴隆秋椒’的1 a生枝条,进行室内梯度降温,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渗透调节物质以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1)花椒枝条受... 为了解不同花椒品种抗早霜能力,于10月底采集‘冀椒1号’‘武都八月椒’‘朝仓山椒’和‘兴隆秋椒’的1 a生枝条,进行室内梯度降温,测定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渗透调节物质以及相关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显示:(1)花椒枝条受到低温胁迫后,相对电导率呈“S”曲线,‘兴隆秋椒’半致死温度最低(-10.71℃),抗寒性最强,其次是‘朝仓山椒’(-7.79℃),半致死温度最高为‘武都八月椒’(-4.167℃),抗低温能力较差;(2)花椒枝条受到低温胁迫后,丙二醛含量随温度的下降呈先降后升趋势;(3)花椒枝条受到低温胁迫后,渗透调节物质总体变化趋势为缓慢上升后下降;(4)花椒枝条受到低温胁迫后,SOD活性为先升后降再升再降的趋势;POD、CAT活性总体为先升后降的趋势;(5)隶属函数分析表明:4个花椒品种的平均隶属度排序依次为:‘兴隆秋椒’‘朝仓山椒’‘冀椒1号’‘武都八月椒’。综合分析可得四个花椒品种的抗早霜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兴隆秋椒’‘朝仓山椒’‘冀椒1号’‘武都八月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椒 抗寒性 电导率 半致死温度 生理指标 早霜
下载PDF
火龙果半致死温度测定及冻害预防措施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友接 熊月明 +3 位作者 魏秀清 李亮 许家辉 梁桂东 《东南园艺》 2023年第5期363-366,共4页
【目的】测定火龙果半致死温度及探讨冻害预防措施,为火龙果的引种、抗寒栽培和抗寒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红1号’‘富贵红’火龙果为试材,设置7℃、4℃、1℃、-2℃、-5℃共5个温度梯度进行低温处理,测定火龙果成年树老熟枝... 【目的】测定火龙果半致死温度及探讨冻害预防措施,为火龙果的引种、抗寒栽培和抗寒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红1号’‘富贵红’火龙果为试材,设置7℃、4℃、1℃、-2℃、-5℃共5个温度梯度进行低温处理,测定火龙果成年树老熟枝条在处理前后的电导率,推算其半致死温度(LT_(50)),并加以统计分析。【结果】-2℃和-5℃持续15 h处理会使2个火龙果品种的成年树老熟枝条致死,大红1号、富贵红火龙果成年树老熟枝条半致死温度分别为-2.28℃、-2.13℃。【结论】大红1号和富贵红火龙果成年树老熟枝条均不耐冻;在冷空气到来前,生产上需采取控水防冻、喷淋洗霜、覆盖防冻、熏烟防冻、喷植物防冻液等火龙果冻害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半致死温度 相对电导率 冻害 预防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