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的若干关键问题 被引量:122
1
作者 彭建兵 范文 +8 位作者 李喜安 王庆良 冯希杰 张骏 李新生 卢全中 黄强兵 马润勇 卢玉东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7年第4期433-440,共8页
汾渭盆地是我国地裂缝发育最强烈的地区,地裂缝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本文概述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分布规律,分析了目前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构造型地裂缝的成因问题,提出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多学科联合手段,重... 汾渭盆地是我国地裂缝发育最强烈的地区,地裂缝类型多样,成因复杂。本文概述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分布规律,分析了目前汾渭盆地地裂缝成因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围绕构造型地裂缝的成因问题,提出如下研究思路:通过多学科联合手段,重点研究汾渭盆地地裂缝灾害的分布规律及其与活动构造的分布关系与成生联系,建立构造地裂缝的地质结构模型;将现代物理数值模拟技术与高精度观测技术相结合,分析研究构造活动启动地裂缝灾害的力学机理以及构造作用与抽水作用耦合致裂机理;以GPS观测资料为约束,将汾渭盆地地裂缝的成生与青藏、华北大陆变形的动力学过程联系起来,研究该区地裂缝与现今中国大陆动力学的内在联系,揭示大陆驱动力产生地质灾害的动力学机制与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渭盆地 地裂缝 成因 抽水作用 大陆动力学
下载PDF
抽水引起的含水层水平应变──地裂缝活动新机理 被引量:38
2
作者 王庆良 刘玉海 +1 位作者 陈志新 王文萍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46-50,共5页
基于Darcy -Gersevanov广义渗流关系式 ,本文首先导出了单井定流量抽水引起的泰斯承压含水层水平运动和应变解析表达式 ,并据此提出了抽水诱发地裂缝活动的含水层水平应变新机理 ,其主要观点为 :受井栅的约束阻挡作用 ,抽水活动将在含... 基于Darcy -Gersevanov广义渗流关系式 ,本文首先导出了单井定流量抽水引起的泰斯承压含水层水平运动和应变解析表达式 ,并据此提出了抽水诱发地裂缝活动的含水层水平应变新机理 ,其主要观点为 :受井栅的约束阻挡作用 ,抽水活动将在含水层内部形成近井径向挤压区和远井径向拉张区两个应变区域 ,随着抽水时间的增长 ,近井径向挤压区将逐渐向外扩展 ;当地裂缝及其下伏断层或裂隙位于抽水活动引起的径向拉张应变区域时 ,地裂缝将出现加速活动 ;反之 ,当地裂缝处于抽水活动引起的径向挤压应变区域时 ,地裂缝活动反而受到抑制。上述地裂缝活动机理通过大同机车工厂现场抽水实验得到了初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抽水 水平应变 承压含水层 断层
下载PDF
西安地铁穿越地裂缝的抽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新生 王朋朋 +4 位作者 李亚圣 李忠生 高铎文 万通 高虎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0年第4期378-385,共8页
查清地裂缝水文地质情况可以为西安地铁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西安地铁勘察工作需要,2008年7月~9月选择地裂缝穿过的西安市劳动路小学院内场地首次尝试进行跨地裂缝水文地质专项现场试验。试验内容包括试坑渗水试验、钻孔注水... 查清地裂缝水文地质情况可以为西安地铁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西安地铁勘察工作需要,2008年7月~9月选择地裂缝穿过的西安市劳动路小学院内场地首次尝试进行跨地裂缝水文地质专项现场试验。试验内容包括试坑渗水试验、钻孔注水和抽水试验,并以1号抽水井的稳定流抽水试验为典型,研究地裂缝对地下水渗流的影响。采用带1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带2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以及潜水完整井水位恢复速度计算公式等3个渗透系数计算方法,得到了地表浅层土体沿地裂缝走向和垂直于地裂缝走向的渗透系数,分析了渗透系数的差异性;最后利用MADIS有限元软件模拟场地内建筑物对地基土施加应力,探讨了建筑物对场地土体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上述3个公式计算,都得到沿地裂缝方向土体的渗透系数比垂直地裂缝方向的土体稍大;在同一落程中,利用潜水完整井水位恢复速度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最大,利用带2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次之,利用带1个观测孔的稳定流潜水完整井公式计算得到的渗透系数最小,这主要是由井损造成的;建筑物对场地土体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素填土层、黄土层和古土壤层,粉质黏土层以下影响则逐渐减弱,影响深度在18 m左右;由于建筑物长期对地裂缝上盘土体施加荷载,附加应力作用使地基土固结压密,导致地裂缝上盘土体的渗透系数较下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地铁 地裂缝 抽水试验 渗透系数 水文地质 稳定流
下载PDF
抽水引起的土层与地面沉降规律 被引量:7
4
作者 杨建民 隋颜阳 纪森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2-99,共8页
抽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相关科技文献数量极多,除了少部分复杂的数值计算可以将流固耦合作用、土的本构关系等因素全面考虑之外,绝大多数基于分层总和法的沉降计算未考虑土层径向相邻点位移差引起的摩阻力,且个例的计算结果难以充分证明某... 抽水引起地面沉降的相关科技文献数量极多,除了少部分复杂的数值计算可以将流固耦合作用、土的本构关系等因素全面考虑之外,绝大多数基于分层总和法的沉降计算未考虑土层径向相邻点位移差引起的摩阻力,且个例的计算结果难以充分证明某些内在的沉降规律。本文基于竖向分层、水平微分的思想,选取柱坐标下任一土层中的土体微单元,考虑其因水位降低引起的有效应力增加和摩阻力导致的有效应力减少,基于土体一维压缩变形本构关系,建立该层土体微单元偏微分控制方程,联立各层获得多层偏微分方程组。经求解得到上述方程组的理论解析解,解析解显示各层分层沉降值和地面沉降值与井距的对数呈线性关系。用国内外抽水导致地面沉降的3个实测数据验证了该规律,此规律可用于推算非实测点的沉降值,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路基 地面沉降 理论分析 抽水 分层总和法 位移差 摩阻力
下载PDF
唐山市马家沟矿开采沉陷损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马丙太 王颖 +2 位作者 周锦华 庞国兴 王乐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4-210,共7页
开采沉陷损坏特征研究对于矿区沉降机理分析和生态修复利用至关重要。以唐山市马家沟矿区为例,根据该区域煤炭开采和矾土矿资源赋存特征,结合现场勘测与调查资料,分析了矿区开采沉陷变形损坏特征。结果表明:急倾斜煤层开采在下山方向地... 开采沉陷损坏特征研究对于矿区沉降机理分析和生态修复利用至关重要。以唐山市马家沟矿区为例,根据该区域煤炭开采和矾土矿资源赋存特征,结合现场勘测与调查资料,分析了矿区开采沉陷变形损坏特征。结果表明:急倾斜煤层开采在下山方向地表易形成台阶状非连续变形地裂缝,处于裂缝处的建(构)筑物破坏严重,位于裂缝以外的建(构)筑物破坏轻微,说明开采沉陷在裂缝处发生集中变形;根据物探勘测,原采动过程中形成的地裂缝随着开采沉陷的稳定绝大部分闭合密实,但个别裂缝仍存在;在急倾斜煤层露头区域,不仅在开采过程中地表出现抽冒塌陷现象,而且开采沉陷稳定若干年后仍可能出现抽冒塌陷现象。上述分析可为闭坑后的马家沟矿区采空区专项勘察及塌陷土地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设计依据,同时对国内类似矿区开采沉陷规律研究及矿区景观生态修复也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矿山生态修复 采空区 地裂缝 抽冒塌陷
下载PDF
墙顶支撑对开挖前抽水引发基坑变形控制效果研究
6
作者 薛秀丽 朱龙 +3 位作者 曾超峰 王硕 陈秋南 郭志广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78-689,共12页
基坑内抽水可诱发基坑围挡向坑内偏转并进而导致坑外土体随动沉降;在基坑土方开挖前,由于基坑内的支撑体系尚不能被完整架设,仅坑内土体可起到约束围挡变形的作用,此时,坑内抽水引起的围挡偏转十分明显。本文系统研究了围挡顶部支撑对... 基坑内抽水可诱发基坑围挡向坑内偏转并进而导致坑外土体随动沉降;在基坑土方开挖前,由于基坑内的支撑体系尚不能被完整架设,仅坑内土体可起到约束围挡变形的作用,此时,坑内抽水引起的围挡偏转十分明显。本文系统研究了围挡顶部支撑对土方开挖前抽水引发基坑变形的控制效果,首先通过抽水试验探究了坑内外强水力连通时墙顶支撑对抽水引发基坑变形的影响,并建立了三维数值计算模型,研究了若干典型参数(如,坑内降水深度等)对围挡顶部支撑控制基坑变形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围挡顶部支撑仅能有效限制浅埋范围内的围挡侧移(本文约埋深11 m范围内),对深埋位置围挡侧移的限制效果十分有限,且随着降水深度的增加,变形控制效果越弱;对于开挖前抽水深度较大的工程,仅采用围挡顶部设置支撑的方法可能无法有效限制围挡侧移的发展;另外,围挡顶部支撑仅能有效限制基坑围挡后方一定范围内(本文约10 m)的地表沉降,且当坑内外有水力联系时,由于坑外水位下降是引起地面沉降的主导因素,围挡顶部支撑并不能明显体现限制坑外最大地面沉降的作用,此时,应结合坑外地下水回灌进行沉降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前抽水 墙顶支撑 围护结构侧移 土体沉降 抽水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A Typical Paleochannel-Controlled Ground Fissure in Hengshui,Hebei Plain,China
7
作者 Feiyong Wang Jianbing Peng +1 位作者 Jishan Xu Quanzhong Lu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966-1978,共13页
Nearly 1100 fissures have formed on the Hebei Plain in China.Within the Yellow RiverQinghe River-Zhanghe River shallow buried paleochannel band on the plain,93 ground fissures controlled by paleochannels have develope... Nearly 1100 fissures have formed on the Hebei Plain in China.Within the Yellow RiverQinghe River-Zhanghe River shallow buried paleochannel band on the plain,93 ground fissures controlled by paleochannels have developed,of which the Wuyi-Fuping ground fissure is a typical paleochannel-controlled fissure located in Hengshui,Hebei Province,with a total length of 3 km,a dominant strike of NE78°,and nearly upright in the shallow layer.The surface damage observed in this fissure primarily manifests as beaded pits,and its activity shows distinct seg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On the trench profiles,the offset distance of shallow layers remains consistently around 20 cm within the depth range of 0 to-3 m.An evident flexure is observed in the strata at depths ranging from-4.5 to-7 m.The drilling profile reveals that there is an absence of dislocations in the deeper strata.Nonetheless,the shallow seismic physical profiles unveil the presence of underlying faults beneath the study area,underscoring the intricate formation process and genesis mechanism of the Wuyi-Fuping ground fissure.Firstly,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Qingling River's paleochannel were shaped by the actions of fault blocks and underlying faults.The interplay of the regional stress field,fault block movement,and fault activity played pivotal roles in driv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aleochannel.Secondly,the paleochannel exerts a controlling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location and severity of the fissure.During pumping,the confined aquifer within the paleochannel undergoes water loss and compression,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a surface subsidence funnel.When the tensile stress surpasses the soil's tensile strength at the funnel's edge,the soil fractures give rise to a ground fissure.Finally,large amounts of surface water generated by heavy rainfall and irrigation can cause existing hidden ground fissures to rupture,emerge,and expand.This paper provides a heretofore generally unknown example,promotes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s of paleochannel-co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 fissure Hebei Plain PALEOCHANNEL pumping activity surface waters disaster prevention
原文传递
陕西省高瓦斯矿井瓦斯勘查与地面抽采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玉平 王国柱 冯勤科 《陕西煤炭》 2006年第3期18-20,共3页
通过对陕西省高瓦斯矿井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从高瓦斯煤矿的地质现状和抽采条件出发,以地面羽状井抽采为主要手段,可有效减少矿井瓦斯含量,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大幅度降低陕西的煤矿瓦斯事故危害,具有长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选择大... 通过对陕西省高瓦斯矿井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指出从高瓦斯煤矿的地质现状和抽采条件出发,以地面羽状井抽采为主要手段,可有效减少矿井瓦斯含量,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大幅度降低陕西的煤矿瓦斯事故危害,具有长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选择大佛寺煤矿、下石节煤矿、象山煤矿开展瓦斯地质勘查和抽采工程,提出了不同的施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瓦斯矿井 勘查 地面羽状井 地面抽采
下载PDF
煤矿井下综合防水技术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潇 《山东煤炭科技》 2020年第11期156-158,共3页
针对北辛窑煤业井下综采作业时采空区分布范围广、存在大量积水,给煤矿井下的综采作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的现状,采用高密度电法对井下采空区的积水情况进行勘探,综合运用采空区地面抽水及煤矿井下采空区泄水孔疏水的防水技术,实现了对采... 针对北辛窑煤业井下综采作业时采空区分布范围广、存在大量积水,给煤矿井下的综采作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的现状,采用高密度电法对井下采空区的积水情况进行勘探,综合运用采空区地面抽水及煤矿井下采空区泄水孔疏水的防水技术,实现了对采空区积水的有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防水 高密度电法 地面抽水 泄水孔
下载PDF
含断裂地层中抽水致地裂缝扩展的数值模拟
10
作者 齐剑峰 郭海朋 +1 位作者 刘冯俊男 郝文拯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33-43,共11页
基于Biot固结理论,以隆尧地裂缝的地层结构为原型,考虑了先期断裂带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周围土体的差异,建立了应力场—渗流场耦合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抽水情况下地表裂缝的扩展过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裂缝产生开裂和扩展,需要具... 基于Biot固结理论,以隆尧地裂缝的地层结构为原型,考虑了先期断裂带的物理力学性质与周围土体的差异,建立了应力场—渗流场耦合的三维数值模型,对抽水情况下地表裂缝的扩展过程和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裂缝产生开裂和扩展,需要具备一定的水位降深条件,并存在极限开裂深度。在断裂的上盘一侧抽水时,垂直位错率先出现,随后开裂向上盘一侧水平扩展;在下盘一侧抽水时,开裂由地表向深部扩展并向下盘一侧水平扩展;当在两盘同时抽水时,开裂由地表向深部扩展的同时,从先期断裂的边缘向两侧扩展。抽水井距先期断裂的远近对地裂缝的水平扩展具有重要影响,存在最有利于地裂缝水平扩展的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期断裂 地裂缝 抽水 扩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采空区地面抽采煤层气井身结构方案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焦鹏帅 《能源与节能》 2016年第2期97-99,共3页
叙述了研究区矿井概况,研究了采空井井身结构,分析了井身结构优化效果,指出,三开优化井身结构可有效封堵含水层,从而解决井眼坍塌堵井的问题,保证了井身结构的稳定,同时在钻遇采空区报废井时,可在此井眼基础上过采空区钻井,通过此井身... 叙述了研究区矿井概况,研究了采空井井身结构,分析了井身结构优化效果,指出,三开优化井身结构可有效封堵含水层,从而解决井眼坍塌堵井的问题,保证了井身结构的稳定,同时在钻遇采空区报废井时,可在此井眼基础上过采空区钻井,通过此井身结构的改造,有效地防止井眼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空区 煤层气 井身结构 地面抽采
下载PDF
基于流固耦合作用的抽水引起地裂缝活动量计算模型
12
作者 刘超 郭乐凡 +2 位作者 袁颖 周爱红 刘雪弟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50-55,共6页
过量开采地下承压水引起了地裂缝两侧土体发生差异沉降,是诱发地裂缝活动的一个直接原因。地裂缝改变了土层中孔压的分布特征,同时也改变了土层受力变形的边界条件,抽水引起地裂缝活动是土层中孔隙水压力与土体变形相互作用的复杂物理... 过量开采地下承压水引起了地裂缝两侧土体发生差异沉降,是诱发地裂缝活动的一个直接原因。地裂缝改变了土层中孔压的分布特征,同时也改变了土层受力变形的边界条件,抽水引起地裂缝活动是土层中孔隙水压力与土体变形相互作用的复杂物理力学过程。本文基于理想地层模型,建立了抽水引起地裂缝活动的计算模型,采用流固耦合方法,利用FLAC3D6.0有限差分软件编译程序,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将地裂缝作为隔水边界,影响了抽水沉降的发展过程,进而影响了地裂缝活动量,同时,地裂缝的产状、含水层厚度也对地裂缝活动量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面沉降 流固耦合 孔隙水压力 抽水
下载PDF
完整井与非完整井抽水引起的地裂缝活动量计算模型
13
作者 郭乐凡 刘雪弟 +3 位作者 刘超 成盛林 韩冰 韩宁博 《河北地质大学学报》 2022年第6期54-61,共8页
抽水引起地裂缝活动的现象目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抽水改变了土体中承压含水层的孔隙水压力分布,引起了土体的变形,地裂缝错断了地层使得地裂缝左右两侧发生差异沉降,进一步诱发地裂缝的活动,这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力学过程。充分考虑... 抽水引起地裂缝活动的现象目前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抽水改变了土体中承压含水层的孔隙水压力分布,引起了土体的变形,地裂缝错断了地层使得地裂缝左右两侧发生差异沉降,进一步诱发地裂缝的活动,这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力学过程。充分考虑了抽水引起地裂缝活动的机理,基于理想地层模型,采用流固耦合的计算方法,基于FLAC3D6.0软件平台编译程序,建立地裂缝活动量计算模型,计算和模拟不同抽水流量条件下完整井和非完整井抽水引起的地裂缝活动量。结果表明,随着抽水流量增大,地裂缝的活动量增大,完整井比非完整井引起的地裂缝活动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FLAC3D 流固耦合 孔隙水压力 抽水
下载PDF
萨北开发区抽油机设备的合理匹配
14
作者 蒋媛媛 《石油石化节能》 2018年第8期56-58,74,共3页
为了能够精确地分析抽油机电动机的匹配规律,本文将抽油机的系统效率分成地面效率和井下效率两部分,通过对不同机型及泵径下匹配不同功率电动机单井的系统效率、地面效率、井下效率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进而确定不同机型及泵径下所应匹配... 为了能够精确地分析抽油机电动机的匹配规律,本文将抽油机的系统效率分成地面效率和井下效率两部分,通过对不同机型及泵径下匹配不同功率电动机单井的系统效率、地面效率、井下效率进行分类统计分析,进而确定不同机型及泵径下所应匹配的最佳电动机功率。通过分析,得出10型机44、57、70泵及14型机57、70、83泵所应匹配的最佳电动机功率。根据分析结果对电动机匹配不合理的低效井进行治理,最终有效降低能耗,年节电25.87×10~4kWh,年获经济效益16.53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效率 地面效率 井下效率 抽油机 电动机
下载PDF
一种新型室内抽水沉降模拟实验系统
15
作者 马智俐 陈广峰 +2 位作者 赵蓉 陈惠芳 夏士龙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9-43,共5页
结合南京地铁实际工况,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抽水沉降模拟实验系统,实现了室内模拟现场抽水沉降。并用该系统做了3个不同压力下的27组试样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同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实践证明,该系统为现场测量抽水沉降提供... 结合南京地铁实际工况,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抽水沉降模拟实验系统,实现了室内模拟现场抽水沉降。并用该系统做了3个不同压力下的27组试样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分析;同时与现场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实践证明,该系统为现场测量抽水沉降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对抽水引发地面沉降的预测有一定的实际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B-1型模拟实验系统 地面沉降 现场试验 土层压力 抽水量
下载PDF
衡水地区地裂缝及其成因初步分析
16
作者 邹继兴 姚淑环 《唐山工程技术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92-97,共6页
对衡水地区自1983年以来出现的地裂缝进行了研究,根据其分布特征和发生、演化活动规律,分析地裂缝成因,认为主要是以构造为基础,非构造因素如地下水汲取过量、降雨等诱发而成。
关键词 地裂缝 地下水 降雨 地质灾害
下载PDF
交通荷载作用下冻土路基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30
17
作者 黄志军 赖远明 +1 位作者 李双洋 张世民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18-426,共9页
季节冻土区路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冻胀翻浆病害是一个复杂的热、力相互作用过程,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实际工程难题.运用传热学及Biot固结理论建立季节冻土区公路路基的动力分析模型,以季节冻土区典型冻胀翻浆路基为例,分析其工程处理前... 季节冻土区路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的冻胀翻浆病害是一个复杂的热、力相互作用过程,又是一个急需解决的实际工程难题.运用传热学及Biot固结理论建立季节冻土区公路路基的动力分析模型,以季节冻土区典型冻胀翻浆路基为例,分析其工程处理前、后的动力反应特性.结果表明:1)路基温度场的研究表明修筑路基后,在路基及其下部地基中将会产生大片的力学性质极不稳定的高温冻土层;2)路基运营期当交通荷载刚驶入或离开路基计算断面时,路基内的加速度、速度、位移、应力、孔隙水压力均振荡剧烈.但与普通路基相比,防冻胀翻浆路基的碎石层大大削弱了汽车动荷载的冲击振动作用;3)防冻胀翻浆路基中间存在透水层(碎石),减小了路基内的孔隙水压力,与普通路基相比,防冻胀翻浆路基的最大孔隙水压力比减小达30%左右,这对延缓、消除路基病害产生有很大作用.计算理论以及分析结果可为季节冻土区道路的安全运营以及维修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冻土 路基 温度场 冻胀翻浆 BIOT固结
下载PDF
对西安地裂缝形成机制的几点新看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新生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4年第2期75-80,共6页
本文从鄂尔多斯周缘断陷带的形成历史及其周缘断裂系的活动方式入手,阐述了西安地区临潼─长安断裂的活动模式并说明了西安古地裂缝是该断裂的次级断裂,它控制了该地区的地裂活动,然后,对西安地区现今地裂缝活动幅度和速率提出了一... 本文从鄂尔多斯周缘断陷带的形成历史及其周缘断裂系的活动方式入手,阐述了西安地区临潼─长安断裂的活动模式并说明了西安古地裂缝是该断裂的次级断裂,它控制了该地区的地裂活动,然后,对西安地区现今地裂缝活动幅度和速率提出了一些看法,指出西安地区地裂缝活动量大与断裂活动加速和抽水引起的地层不均匀压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裂缝 地面沉降 断裂 抽水
下载PDF
地面沉降-回弹及地下水位波动的InSAR长时序监测——以德州市为例 被引量:27
19
作者 葛大庆 殷跃平 +3 位作者 王艳 张玲 郭小方 王毅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09,共7页
过量开采地下水是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以山东省德州地区季节性地面沉降-回弹为例,研究了利用相干目标(coherent target,CT)时序分析技术的地表形变InSAR监测技术。通过对该地区ENVISAT卫星ASAR数据的时序分析,获取了2004年1月—201... 过量开采地下水是诱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以山东省德州地区季节性地面沉降-回弹为例,研究了利用相干目标(coherent target,CT)时序分析技术的地表形变InSAR监测技术。通过对该地区ENVISAT卫星ASAR数据的时序分析,获取了2004年1月—2010年10月近7 a间地面沉降场的时空演变过程。针对德州市地面变形表现出的季节性特征,综合地下水开采、水准监测和降水量等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地面沉降主要受地下水季节性开采以及年降水量变化的控制,形成了每年3—8月快速下降,9月—翌年2月逐步回弹的变化特征,因此认为该区地面沉降与地下水位变化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INSAR 相干目标 季节性地下水开采 非线性沉降
下载PDF
广州金沙洲广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地面沉降形成机理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黄健民 郑小战 +2 位作者 陈小月 吕镁娜 陈建新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38-343,共6页
依据地下水动态监测、地面沉降监测和地质钻探的成果,综合研究广州市金沙洲广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地面沉降地带的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特征、岩土体类型、第四系厚度、地层与岩石等因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分析研究区内地面沉降的动态演... 依据地下水动态监测、地面沉降监测和地质钻探的成果,综合研究广州市金沙洲广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地面沉降地带的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特征、岩土体类型、第四系厚度、地层与岩石等因素对地面沉降的影响,分析研究区内地面沉降的动态演变特征。结果表明:脆弱的地质环境条件是广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地面沉降形成的内在因素,开挖基坑、桩基础施工及抽排地下水是地面沉降形成的外在因素。在此基础上,得出学校地面沉降是因软土层在抽排地下水及地面附加荷载的共同作用下产生排水固结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沉降 抽排地下水 地质环境 人类工程活动 形成机理 广州大学附属实验学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