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星形聚丙烯酰胺接枝淀粉的合成及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樊小辉 孙挺 +1 位作者 吴全才 姜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7-580,584,共5页
介绍了应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星形聚丙烯酰胺(SPAM)的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引发剂用量、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用量、聚合体系温度对SPAM特性黏数的影响,从中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15%,聚合温度为35℃,引发... 介绍了应用水溶液聚合方法合成了星形聚丙烯酰胺(SPAM)的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不同的引发剂用量、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用量、聚合体系温度对SPAM特性黏数的影响,从中优化出最佳反应条件为单体质量分数为15%,聚合温度为3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相对单体质量,下同)0.04%,螯合剂为0.005%,抗交联剂为0.015%,聚合体系pH值为5,得到的星形聚丙烯酰胺特性黏数为989.2mL/g。星形聚丙烯酰胺在35℃进行氯胺化反应并加到糊化好的淀粉溶液中,在40~50℃下反应40min,即得到星形聚丙烯酰胺接枝淀粉絮凝剂。结果说明,星形聚丙烯酰胺接枝淀粉絮凝剂溶解性好、絮凝能力强,具有良好的絮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聚丙烯酰胺 接枝淀粉 合成絮凝剂
下载PDF
改性淀粉在制革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赵燕 付丽红 孙钢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6年第2期38-41,共4页
简要概述了改性淀粉在制革中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提出对于合理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保护环境以及制革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氧化淀粉 双醛淀粉 接枝淀粉 皮革 应用
下载PDF
亚固相条件下接枝淀粉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吴长春 武海良 +1 位作者 沈艳琴 侯凯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2-54,共3页
在亚固相条件下制备淀粉-丙烯酸丁酯接枝淀粉,并进行性能测试。利用淀粉大分子的结构特点,对玉米淀粉与丙烯酸类单体在亚固相条件下进行接枝共聚,分析了引发剂的用量、单体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亚固相程度等因素对淀粉接枝共聚... 在亚固相条件下制备淀粉-丙烯酸丁酯接枝淀粉,并进行性能测试。利用淀粉大分子的结构特点,对玉米淀粉与丙烯酸类单体在亚固相条件下进行接枝共聚,分析了引发剂的用量、单体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亚固相程度等因素对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扫描电镜和红外光谱试验表明玉米淀粉与丙烯酸丁酯实现了接枝共聚。对所研制的接枝淀粉浆料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浆料性能好于磷酸酯淀粉,适用于涤棉混纺纱上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固相 玉米淀粉 接枝淀粉 接枝-共聚 接枝率 浆料-性能
下载PDF
干法制备接枝淀粉浆料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季梁 郭腊梅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6,共3页
探讨干法制备接枝淀粉浆料的性能。采用干法制备工艺,在化学引发剂引发条件下制备一种新型接枝淀粉浆料。分析了引发剂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测试不同接枝率的接枝淀粉对涤棉混纺纱的上浆效果,优选出能够达到最佳上浆效果的接... 探讨干法制备接枝淀粉浆料的性能。采用干法制备工艺,在化学引发剂引发条件下制备一种新型接枝淀粉浆料。分析了引发剂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率的影响。通过测试不同接枝率的接枝淀粉对涤棉混纺纱的上浆效果,优选出能够达到最佳上浆效果的接枝率。应用结果表明,所得接枝淀粉能一定比例地替代PVA用于经纱上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料 接枝淀粉 引发剂 接枝率 混纺纱 强力 耐磨性 毛羽
下载PDF
接枝改性对淀粉与PVA混溶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梅小峰 朱谱新 吴大诚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5,共5页
以过硫酸钾-硫代硫酸钠引发淀粉与甲基丙烯酸接枝,其产物经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为接枝产物。以接枝共聚物作为增容剂,考察了PVA醇解度、接枝淀粉加入量以及接枝率对淀粉与PVA溶液共混体系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接枝淀粉与PVA-1799两种浆液溶... 以过硫酸钾-硫代硫酸钠引发淀粉与甲基丙烯酸接枝,其产物经红外光谱分析证明为接枝产物。以接枝共聚物作为增容剂,考察了PVA醇解度、接枝淀粉加入量以及接枝率对淀粉与PVA溶液共混体系的影响。同时考察了接枝淀粉与PVA-1799两种浆液溶液共混体系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接枝淀粉的加入可提高共混浆液的稳定性;随着PVA醇解度增加或淀粉接枝率、接枝产物添加量的增加,浆液的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料 接枝淀粉 PVA 溶液共混 相容性
下载PDF
有氧共辐照引发低配比接枝淀粉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汪三刚 王晓广 +2 位作者 沈利琼 郭艳彪 陈惠元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为改善接枝淀粉的接枝结构、降低单体价格,研制了低剂量共辐照引发低配比接枝淀粉浆料,并对其进行了均聚物含量和接枝率的表征。在浆料粘度、粘附力、浆膜机械性能等方面与原淀粉、氧化淀粉、磷酸酯淀粉、醋酸酯淀粉进行了对比。指出:... 为改善接枝淀粉的接枝结构、降低单体价格,研制了低剂量共辐照引发低配比接枝淀粉浆料,并对其进行了均聚物含量和接枝率的表征。在浆料粘度、粘附力、浆膜机械性能等方面与原淀粉、氧化淀粉、磷酸酯淀粉、醋酸酯淀粉进行了对比。指出:辐照接枝淀粉的上浆性能较其他淀粉类浆料性能优异;低配比、低辐照剂量节约了原料成本,简化了生产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照 剂量 浆料 接枝淀粉 上浆性能
下载PDF
钻井液用交联-接枝淀粉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5
7
作者 薛丹 刘祥 吕伟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10-515,共6页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溶剂法"工艺合成了高粘度抗剪切丙烯酸钠接枝淀粉(St),考察了单体、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合成交联丙烯酸钠接枝淀粉糊液粘度...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采用"溶剂法"工艺合成了高粘度抗剪切丙烯酸钠接枝淀粉(St),考察了单体、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时间及反应温度对合成交联丙烯酸钠接枝淀粉糊液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其优化反应条件为:m(淀粉)∶m(丙烯酸)=1∶1.5,乙醇质量分数为80%,过硫酸铵的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1%,交联剂为单体总质量的0.6%,反应时间2.5 h,反应温度为55℃,丙烯酸中和度为70%。该交联接枝淀粉糊液具有良好的触变性,在4%盐水泥浆中的添加量为14.0 g/L时,表观粘度为26.0 mPa.s,滤失量为7.2 mL;在饱和盐水泥浆中添加量为23.5 g/L时,表观粘度为54.5 mPa.s,滤失量为3.1 mL;在80℃高温下老化16 h其表观粘度及滤失量等性能基本保持不变,表现出良好的增粘、降失水作用和抗盐、抗老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淀粉 表观粘度 触变性 钻井液
下载PDF
水基压裂液增稠剂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金生 于卫昆 +1 位作者 李丽华 王广英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20-23,共4页
以羧甲基淀粉(CMS)与丙烯酰胺(AM)为原料,在使用引发剂的条件下合成聚合物增稠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产物结构,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了接枝聚合物在不同泥浆中的耐温耐盐性、抗... 以羧甲基淀粉(CMS)与丙烯酰胺(AM)为原料,在使用引发剂的条件下合成聚合物增稠剂。通过正交实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合成工艺条件,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测定产物结构,采用旋转粘度计测定了接枝聚合物在不同泥浆中的耐温耐盐性、抗剪切性、抗老化性。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7h、CMS与AM质量比1∶6、引发剂质量分数为0.9%的条件下,CMS-AM接枝聚合物的粘度可达280mPa.s以上;CMS-AM接枝聚合物在不同泥浆中的耐温耐盐性、抗剪切性、抗老化性达到良好的结果,可以满足油田水基压裂液对增稠剂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淀粉 接枝聚合物 增稠性 压裂液
下载PDF
CMS-AM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于卫昆 李丽华 张金生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8-401,430,共5页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以羧甲基淀粉(CMS)与丙烯酰胺(AM)为原料,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合成了CMS-AM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验证最佳合成条件下得到产物的结构,采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了接枝... 采用自由基聚合法,以羧甲基淀粉(CMS)与丙烯酰胺(AM)为原料,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合成了CMS-AM接枝共聚物。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最佳合成条件,利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验证最佳合成条件下得到产物的结构,采用旋转黏度计测定了接枝共聚物CMS-AM水溶液的剪切稳定性、对盐的敏感性和温度稳定性。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分析证实,经聚合反应制得了CMS-AM共聚物,在70℃下反应7 h、CMS与AM质量比1:8、引发剂用量0.9%时,CMS-AM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可达689%,接枝效率可达94.7%,单体转化率达90.9%。CMS-AM接枝共聚物的抗剪切、抗盐、耐温性良好,可以满足油田压裂液对增稠剂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淀粉 丙烯酰胺 接枝淀粉 接枝聚合物 增稠性
下载PDF
接枝淀粉接枝率与浆纱性能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明明 王建坤 石荣高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8,共3页
探讨接枝率与接枝淀粉上浆性能的关系。测试了不同接枝率的接枝淀粉的浆液黏度,并用接枝淀粉对涤/棉65/3513rex纱进行上浆,研究了接枝淀粉接枝率与浆纱断裂强力、断裂仲长率、耐磨增强率、毛羽降低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接... 探讨接枝率与接枝淀粉上浆性能的关系。测试了不同接枝率的接枝淀粉的浆液黏度,并用接枝淀粉对涤/棉65/3513rex纱进行上浆,研究了接枝淀粉接枝率与浆纱断裂强力、断裂仲长率、耐磨增强率、毛羽降低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接枝率的增大,除浆纱断裂伸长率呈现持续增大的趋势外,断裂强力、耐磨增强率、毛羽降低率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当接枝淀粉的接枝率为16%~18%时,浆纱综合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淀粉 接枝率 黏度 强伸性 耐磨性 毛羽
下载PDF
阳离子化接枝改性淀粉GTST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弋山 刘平礼 +2 位作者 赵立强 苟少华 周良枝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8-101,14,共4页
以自制的溴化甲基-烯丙基咪唑(MAC)、丙烯酰胺(AM)以及淀粉(ST)等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化淀粉接枝聚合物(GTST)。考察了淀粉(ST)、丙烯酰胺(AM)以及溴化甲基-烯丙基咪唑(MAC)之间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 以自制的溴化甲基-烯丙基咪唑(MAC)、丙烯酰胺(AM)以及淀粉(ST)等为原料,采用氧化还原体系,合成了一种阳离子化淀粉接枝聚合物(GTST)。考察了淀粉(ST)、丙烯酰胺(AM)以及溴化甲基-烯丙基咪唑(MAC)之间配比、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GTST防膨性能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对聚合物GTST进行了结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GTST防膨抑制效果良好,1.0 wt%GTST与KCl复配体系防膨率达到95.3%;聚合物-氯化钾复配体系具有良好的抗水洗能力,2.5 wt%GTST与1.0 wt%KCl的复配体系3次水洗后黏土防膨率不再变化,维持在72.5%;岩屑滚动回收实验的二次回收率为9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接枝 水化膨胀 黏土稳定剂
下载PDF
JCS-7合成胶料上浆实践 被引量:1
12
作者 尹成艳 焦记 《棉纺织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51-52,共2页
为提高浆纱质量、降低用浆成本、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涤棉混纺系列产品的上浆采用JCS-7合成胶料部分取代PVA的配方,介绍了JCS-7合成胶料的应用体会。
关键词 浆料 配方 接枝淀粉 涤棉混纺产品 浆纱质量
下载PDF
DF858接枝淀粉浆料的性能及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曾勇 黄族健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10年第2期42-44,共3页
详细介绍了DF858接枝淀粉浆料的结构特点和性能,对用DF858替代PVA在高档纯棉及部分涤棉品种上浆中的实用情况进行了分析说明。结果表明,在完全取代PVA后,可进一步改善浆纱品质,提高织机效率,降低用浆成本。
关键词 DF858 接枝淀粉 经纱上浆 织机效率 用浆成本
下载PDF
ZnO纳米粒子的制备与表征及其光催化活性
14
作者 杨玉英 尚秀丽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一种新方法-接枝羧基淀粉(ISC)吸附金属离子前驱物(ISC-Zn)热解法,制备了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的氧化锌纳米颗粒。本方法分为三步:ISC的合成;ISC-Zn的制备;ISC-Zn的分解及ZnO纳米颗粒形成。利用差热、热重(DTA-TG)研究了前驱物的... 采用一种新方法-接枝羧基淀粉(ISC)吸附金属离子前驱物(ISC-Zn)热解法,制备了粒度分布均匀、分散性好的氧化锌纳米颗粒。本方法分为三步:ISC的合成;ISC-Zn的制备;ISC-Zn的分解及ZnO纳米颗粒形成。利用差热、热重(DTA-TG)研究了前驱物的分解过程;通过X射线衍射(XRD)数据分析了ZnO纳米颗粒的晶相;借助透射电镜(TEM)观察了ZnO粒子的形状和尺寸分布。并用亚甲基蓝溶液研究了在此条件下制备的ZnO纳米粒子的光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淀粉 纳米粒子 ZnO 制备 光催化
下载PDF
微生物降解PVC薄膜的研究——Ⅰ.接枝淀粉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赵建青 黄涛 +3 位作者 王敏 庞纯 陈松茂 沈家瑞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3-25,33,共4页
采用接枝淀粉填充PVC的方法制备微生物可降解PVC薄膜。对接枝单体的选择、混合接枝单体的配比量以及接枝率对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验证了淀粉上接枝聚合反应的存在。结果表明,在... 采用接枝淀粉填充PVC的方法制备微生物可降解PVC薄膜。对接枝单体的选择、混合接枝单体的配比量以及接枝率对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等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验证了淀粉上接枝聚合反应的存在。结果表明,在淀粉与PVC的重量比为40/100时,选用重量比为2/3~3/2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的混合单体接枝到木薯淀粉上,在接枝率为13~23%(重量)时,可以得到力学性能优良的微生物可降解PVC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解塑料 聚氯乙烯 微生物 塑料
下载PDF
FeCl_(3)与接枝型淀粉改性絮凝剂联用“化学沉淀-絮凝”工艺除磷去浊性能 被引量:13
16
作者 任杰 高博强 +2 位作者 唐宇农 李爱民 杨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988-2998,共11页
过量的磷元素进入水体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本论文在传统化学沉淀除磷法基础上,采用"化学沉淀-絮凝"工艺,将氯化铁与一种接枝型阳离子淀粉改性絮凝剂(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St-AD)... 过量的磷元素进入水体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本论文在传统化学沉淀除磷法基础上,采用"化学沉淀-絮凝"工艺,将氯化铁与一种接枝型阳离子淀粉改性絮凝剂(淀粉接枝共聚丙烯酰胺-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St-AD)联合使用,分别在无机磷和有机磷模拟含浊废水中考察了其同时除磷及去浊性能.系统研究了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结构因素(电荷密度等)和环境因素(FeCl3与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pH、初始浊度以及初始总磷含量等)对上述基于FeCl3和淀粉改性絮凝剂联用的"化学沉淀-絮凝"工艺除磷去浊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单独使用FeCl3化学沉淀除磷法,St-AD的加入使得铁盐投加量显著减少,同时形成的絮体尺寸更大,絮体结构也更为密实,进一步提高了除磷效果,同时也有效降低水体浊度;且一般情况下,St-AD阳离子取代度增高,处理效果增强;最佳工艺条件下,总磷和浊度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和99%以上.此外,该组合工艺对有机磷模拟废水净化效果的提升优于对无机磷模拟废水.不同初始pH条件下实验结果表明,pH较高(pH>5)时该组合工艺的除磷去浊效果较好;本实验范围内初始浊度(30—300 NTU)对该组合工艺的除磷去浊效果影响较小;该"化学沉淀-絮凝"组合工艺对较高初始总磷含量(>20 mg·L^(-1))的模拟废水作用效果较差,该组合工艺不适于处理具有较高初始总磷含量的废水.由于该"化学沉淀-絮凝"组合工艺在除磷去浊中具有良好的性价比及环保特征,因此该工艺在水处理行业中应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磷去浊 “化学沉淀-絮凝”工艺 接枝型淀粉改性絮凝剂 氯化铁 除磷去浊机理
下载PDF
丙烯酸接枝淀粉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7
作者 尹爱萍 郭俊卿 +1 位作者 郭建红 闫怀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9-261,共3页
探讨丙烯酸接枝淀粉的胶粘性,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丙烯酸为酯化剂,采用半干法制得丙烯酸接枝淀粉。制得的丙烯酸接枝淀粉的糊化温度、黏度、热稳定性、初粘力和吸水性分别为69.0℃、33.0mPa·s、91.5%、100.0%和219.6%,性能均比玉... 探讨丙烯酸接枝淀粉的胶粘性,以玉米淀粉为原料,以丙烯酸为酯化剂,采用半干法制得丙烯酸接枝淀粉。制得的丙烯酸接枝淀粉的糊化温度、黏度、热稳定性、初粘力和吸水性分别为69.0℃、33.0mPa·s、91.5%、100.0%和219.6%,性能均比玉米淀粉好,在文物保护与修复、卫生用品、医药、土木建筑和农业园艺等领域应用前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接枝淀粉 玉米淀粉 制备 性能
下载PDF
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阳离子改性接枝淀粉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淋 刘秉钺 曹亚峰 《纸和造纸》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9-62,共4页
本实验以淀粉、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尿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油酸失水山梨醇酯为乳化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阳离子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分析讨论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 本实验以淀粉、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原料,采用过硫酸铵-尿素氧化还原引发体系,以油酸失水山梨醇酯为乳化剂,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阳离子改性淀粉接枝共聚物。分析讨论了单体配比、乳化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及油水体积比等合成条件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接枝淀粉 反相乳液聚合
下载PDF
接枝淀粉共聚物的合成与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宁 《江苏化工》 1996年第6期8-10,共3页
介绍了接枝淀粉共聚物的合成方法及应用领域,回顾了我国近年来在该领域所取得的可喜进展。
关键词 淀粉共聚物 吸水树脂 填充 塑料 共聚物
下载PDF
接枝淀粉聚合物调剖体系的封堵性能评价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天江 李华斌 +1 位作者 伊向艺 张云善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21-124,173,共4页
开展室内岩心实验考察接枝淀粉聚合物调剖体系在孔隙介质中的封堵性能,结果表明:①接枝淀粉聚合物调剖体系成胶前具有一定的流度控制能力;成胶后残余阻力系数较大,具有降低大孔道渗透率的能力;②体系的残余阻力系数随注入速度的增加而减... 开展室内岩心实验考察接枝淀粉聚合物调剖体系在孔隙介质中的封堵性能,结果表明:①接枝淀粉聚合物调剖体系成胶前具有一定的流度控制能力;成胶后残余阻力系数较大,具有降低大孔道渗透率的能力;②体系的残余阻力系数随注入速度的增加而减小;③体系对岩心具有很高的封堵率,当注入0.45PV时封堵率就可达到90%以上,注入量越大,封堵率越高;④体系具有较高的堵塞强度。注入后的突破压力梯度随流速的增加而增大;⑤体系的耐冲刷性好,经70PV注水冲刷后其封堵率仍保持在80%以上。油相驱替封堵率明显较低,最高只有39%,经70PV冲刷后已降至10%。接枝淀粉聚合物调剖体系具有堵水不堵油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枝淀粉聚合物 调剖荆 残余阻力系数 封堵率 突破压力 耐冲刷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