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还原的观念--胡塞尔的诸还原概念及其共同的“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浩军(译) 《哲学分析》 CSSCI 2021年第4期85-103,197,198,共21页
还原是一种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得到普遍应用的方法,这一方法贯穿于胡塞尔的整个现象学生涯。从《逻辑研究》到《经验与判断》,胡塞尔至少提出了六种还原的观念,分别是:第一,《逻辑研究》中提出的“向实项组成部分的还原”;第二,《观念I》... 还原是一种在胡塞尔现象学中得到普遍应用的方法,这一方法贯穿于胡塞尔的整个现象学生涯。从《逻辑研究》到《经验与判断》,胡塞尔至少提出了六种还原的观念,分别是:第一,《逻辑研究》中提出的“向实项组成部分的还原”;第二,《观念I》中提出的先验还原;第三,《形式逻辑与先验逻辑》中提出的向个体对象之明见性的还原;第四,《笛卡尔式的沉思》中提出的原初还原;第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中提出的向前科学的生活世界的还原;第六,《经验与判断》中提出的向前述谓经验的还原。在上述六种还原中,虽然胡塞尔并未把第三、第五、第六种研究方法称作“还原”,而是称作“回退”或“回溯”,但这三种研究方法与其他三种还原具有相同的方法论意义,即:如果要证明一个论断,那么在证明的过程中既不能明显地也不能隐含地使用这个论断,否则就会陷入循环论证。还原是为了避免论证的“循环”或构造分析的“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 设定 回溯 构造 合法性审查
下载PDF
对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再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徐智娟 徐福晋 《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6,共3页
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是课程改革的热门话题。文章探讨了哲学意义的"生活世界"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误区。重新审视了教育回归生活世界,应重建"理性生活,"回归"公共生活"。
关键词 教育 回归 生活
下载PDF
数控机床参考点回归的方式及常见故障
3
作者 李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3期69-70,76,共3页
数控机床的参考点 ,是相对于机床零点设置的一个固定位置 ,是联系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的关系点 ,机床每次起动后 ,首先要使机床回归参考点 ,然后再对零件进行加工。目前 ,数控机床完成回归参考点运动的检测元件通常为增量式脉冲编码... 数控机床的参考点 ,是相对于机床零点设置的一个固定位置 ,是联系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的关系点 ,机床每次起动后 ,首先要使机床回归参考点 ,然后再对零件进行加工。目前 ,数控机床完成回归参考点运动的检测元件通常为增量式脉冲编码器 ,即通过检测转角来确定机床工作台移动的距离。数控机床能否准确回归参考点 ,将影响机床的加工精度 ,本文对当前数控机床常见的参考点回归方式进行了阐述和归纳 ,并结合实例对机床回参考点过程中出现的故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机床 参考点 回归 故障
下载PDF
论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陈学明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13,共9页
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所以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与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未得到充分认识有很大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要由哲学理论和批判理论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对当代中国均具有正向功能:哲学... 我国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之所以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准,与其在当代中国的意义未得到充分认识有很大关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要由哲学理论和批判理论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对当代中国均具有正向功能:哲学理论有助于我们正确地领悟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这对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进而对构建当代中国新哲学都是不可或缺的;批判理论则不仅提醒我们正视和充分认识现代化事业中所出现的问题,自觉地趋利避害,而且还启示我们,必须把对现代化进程中负面效应的批判变成对社会主义目标追求之必然性的论证, 变成推进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马克思主义 回归马克思 现代性批判 后现代主义
原文传递
境外上市公司回归A股市场交叉上市动因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丁岚 董秀良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08-117,共10页
本文对国外学者关于交叉上市动因的理论假说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境内A股市场交叉上市的动因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在香港主板上市的120家H股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国内A股市场过高的发行溢价导致低廉资本成本、境内外融资惯例... 本文对国外学者关于交叉上市动因的理论假说进行了梳理,对我国境外上市企业回归境内A股市场交叉上市的动因进行了考察,通过对在香港主板上市的120家H股公司的实证分析表明:国内A股市场过高的发行溢价导致低廉资本成本、境内外融资惯例的差异以及政府制度推动是境外上市企业回归A股市场的表层动因,而境外上市企业控股股东追求控制权隐性收益则是推动其回归A股市场的深层动因。对此,本文提出了应该加强回归企业发行监管、改变现行的回归定价方法等保护境内投资者权益的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股回归动因 交叉上市 控制权隐性收益
原文传递
李士懋教授“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思辨体系概论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阳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4年第3期2-3,6,共3页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在58年的读经典、做临床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思辨体系。该体系强调本于经典,源于临床。证是平脉辨证思辨体系的核心,脉是辨证论治体系的灵魂,并具体化为六点作为临床指导:1...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在58年的读经典、做临床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溯本求源,平脉辨证"思辨体系。该体系强调本于经典,源于临床。证是平脉辨证思辨体系的核心,脉是辨证论治体系的灵魂,并具体化为六点作为临床指导:1以中医理论为指导;2平脉辨证,以脉解症,以脉解舌,方无定方,法无定法;3以整体观为指导,胸有全局,整体辨证;4首分虚实;5动态辨证;6崇尚经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士懋 国医大师 思辨体系 溯本求源 平脉辨证 整体辨证 动态辨证 首分虚实
下载PDF
原生态建筑设计理念的实验 被引量:9
7
作者 纪怀禄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67-70,共4页
近些年来,原生态艺术在不同的文学艺术领域的崛起反映了信息社会人们的精神追求。作者在研究了原生态艺术的基础上,将原生态艺术和建筑艺术结合起来,提出了建筑设计中的原生态理念,同时结合大道守林人俱乐部工程进行了实验。本文阐述了... 近些年来,原生态艺术在不同的文学艺术领域的崛起反映了信息社会人们的精神追求。作者在研究了原生态艺术的基础上,将原生态艺术和建筑艺术结合起来,提出了建筑设计中的原生态理念,同时结合大道守林人俱乐部工程进行了实验。本文阐述了建筑设计中原生态理念的主要原则以及在大道守林人俱乐部会所设计中所做的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态建筑 设计理念 文化特征 价值观念 生活环境
原文传递
乡关何处——新生代农民工研究述评 被引量:13
8
作者 储卉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3期11-18,共8页
在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新生代农民工的去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引起整个思想界和研究界的关注。文章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基本状况,综合已有研究,梳理出两个基本研究方向———城市融入和返乡调适,从研究起点、... 在经济转型的十字路口,新生代农民工的去向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方向,引起整个思想界和研究界的关注。文章总结了新生代农民工研究的基本状况,综合已有研究,梳理出两个基本研究方向———城市融入和返乡调适,从研究起点、主要判断、行为特征、社会后果诸方面刻画两个方向的基本特点,发现导致分歧的是对于城乡二元结构的不同理解,而如何理解城乡二元结构,则关涉到两种根本不同的社会发展判断和价值选择。文章认为,理解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必须首先把握住其背后隐藏的模式之争,才能充分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工 城市融入 返乡调适 城乡二元结构
下载PDF
论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落幕 被引量:7
9
作者 叶辛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2-150,共9页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党中央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它进行科学认真的审视,几经周折,终于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的决策,随之开始了席卷全国的知青返城大潮,上山下乡整体化的运动终于落幕了。但上山下乡运动...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之时,党中央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它进行科学认真的审视,几经周折,终于作出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民心的决策,随之开始了席卷全国的知青返城大潮,上山下乡整体化的运动终于落幕了。但上山下乡运动真正的结束,却是此后好多年的事。有关部门对上山下乡运动后遗症的处理和对知青们工龄的认定,标志了这场轰轰烈烈经历了27年的运动终于成了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 文化大革命结束 回城 后遗症 再思考
下载PDF
论当前教育现象学研究对现象学的背弃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君进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0,共8页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是"回到事情本身"。"回到事情本身"的方式是本质直观,是超越经验意见而到达本质观念。当前的教育现象学研究往往把狭隘的经验主义和现象主义奉为圭臬,并认为教育现象学研究就是对教育经验和教育现... 现象学的基本精神是"回到事情本身"。"回到事情本身"的方式是本质直观,是超越经验意见而到达本质观念。当前的教育现象学研究往往把狭隘的经验主义和现象主义奉为圭臬,并认为教育现象学研究就是对教育经验和教育现象的体验描述,这实际上是打着现象学的幌子而将现象学等同于或降格为经验研究,其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象学自身的背弃。总的来看,纯粹的教育现象学研究并不是具体的研究方法,也不是描述经验中的教育现实,更不是日常教育生活的体验研究,而是一种致力于通往"回到教育事情本身"的研究态度,其归根结底是一种探究本质的研究精神。把握住现象学研究的实质内涵,有利于教育现象学研究领域的进一步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象学 回到事情本身 本质直观 经验主义 现象主义
下载PDF
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意愿及影响因素——以福建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邵雅利 《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91-96,共6页
从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意愿的调查入手,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分析,了解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意愿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意愿令人乐观,他们对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态度也比较积极,但对中央... 从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意愿的调查入手,通过实证性的研究分析,了解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意愿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情况。研究结果发现,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意愿令人乐观,他们对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态度也比较积极,但对中央的农村政策和福建新农村建设的了解还很缺乏。因此,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和舆论宣传,建立健全福建新农村就业服务体系;统筹福建城乡一体化发展,优化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建设的乡村环境;同时,学校要加强对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的支持和引导,以吸引更多农村籍大学生回乡参与福建新农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籍大学生 回乡就业意愿 福建新农村建设
下载PDF
“嘉靖八才子”与明代正、嘉之际文坛的复古取向 被引量:4
12
作者 郑利华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0-100,共11页
由以李、何为代表的前七子掀扬的复古思潮,流延至正、嘉文坛激起了不同的回应,演变成或承续其绪、或悖逆其势的两极发展态势,“嘉靖八才子”成为体现此际文坛复古发展态势的一个缩影。他们在文学复古问题上作出的具体反应,涉及到对于前... 由以李、何为代表的前七子掀扬的复古思潮,流延至正、嘉文坛激起了不同的回应,演变成或承续其绪、或悖逆其势的两极发展态势,“嘉靖八才子”成为体现此际文坛复古发展态势的一个缩影。他们在文学复古问题上作出的具体反应,涉及到对于前七子文学活动性质的不同理解以及对文学自身价值功能认知上所存在的差异性。“八才子”文学态度的歧异分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正、嘉之际文坛复古态势发展变化的某种复杂性和曲折性,显示了不同复古取向之间形成的对抗情势。这除了体现对相关问题的反思趋于深化之外,也表明它们彼此的分歧在朝内在深层的角度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靖八才子” 嘉文坛 复古取向
下载PDF
“归去”主题在侯孝贤电影中的流变 被引量:3
13
作者 史可扬 康思齐 《民族艺术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119-124,共6页
电影《刺客聂隐娘》是侯孝贤作品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一部,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极致化风格来重新诠释和界定侯孝贤的电影美学精神,更重要的是它在延续侯孝贤作品中的"归去"主题的同时,又赋予了这一主题新的内涵,从而使侯孝贤电影... 电影《刺客聂隐娘》是侯孝贤作品中具有独特意义的一部,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极致化风格来重新诠释和界定侯孝贤的电影美学精神,更重要的是它在延续侯孝贤作品中的"归去"主题的同时,又赋予了这一主题新的内涵,从而使侯孝贤电影中的"归去"主题形成一个完整而富有层次感的思想体系。侯孝贤电影中的"归去"主题深刻地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同时又反映出了不同时代的历史特征,这一主题在侯孝贤不同时期的电影中共有三个不同层次的体现。第一个层次表现为对城市文明的否定和对乡土文明的赞美,它产生于城乡二元对立的语境下,主要出现于侯孝贤前期的作品中,集中地体现了儒家美学中的礼乐精神。第二个层次表现为对已经逝去的乡土文明的深切伤感缅怀与对纷繁复杂的城市文明的怅然迷惘,它产生于全面工业化之后的历史时期,主要出现于侯孝贤的中期和部分近期的作品中。第三个层次表现为其审美人生的诗意胸怀,它超脱于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它的内涵和意蕴是最为深刻的,集中体现了道家美学中的追求心性自由、寄情自然的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侯孝贤电影 “归去”主题 《刺客聂隐娘》 传统美学精神 时代历史特征
下载PDF
对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社会学思考 被引量:2
14
作者 马永清 《云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2年第3期4-7,共4页
吸毒人员回归社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各国都在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拟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从而得出 :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化主体的作用 ,综合运用各种社会控制手段是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 ,... 吸毒人员回归社会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各国都在寻找有效的解决途径。本文拟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从而得出 :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化主体的作用 ,综合运用各种社会控制手段是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关键环节和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 ,可以总结经验 ,探索规律 ,寻求使吸毒人员回归社会的方法和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人员 回归社会 社会学理论 社会学实践
下载PDF
从民间故事看中国家族关系——论“傻女婿”“巧媳妇”的回娘家情节 被引量:3
15
作者 鹿忆鹿 《民俗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15-121,共7页
中国人注重家族关系,包括婆媳、翁婿、连襟、妯娌关系,从傻女婿与巧媳妇的故事类型中,可看出女婿与岳家的纠葛,以及媳妇与公公的互动。"回娘家"的情节表现出即使女子出嫁,还是与原生家庭有割不断的脐带关联。故事不止涉及翁... 中国人注重家族关系,包括婆媳、翁婿、连襟、妯娌关系,从傻女婿与巧媳妇的故事类型中,可看出女婿与岳家的纠葛,以及媳妇与公公的互动。"回娘家"的情节表现出即使女子出嫁,还是与原生家庭有割不断的脐带关联。故事不止涉及翁婿或翁媳关系,也牵涉到连襟或者妯娌间复杂的较量。此外,部分回娘家的歌谣,也展现了出嫁女儿在夫家的处境、以及对娘家的依恋、怨怼之情。巧媳妇故事里,往往由公公替儿子选择媳妇,同时也讲述婚后公公对媳妇的考验,只有通过考验的媳妇,最后成为当然的持家人选。这样的情节,可见出家庭中丈夫的相对弱势,对照"回娘家"情节中"傻女婿"痴傻无能,"巧媳妇"出面理家,似乎是攸关家族存亡而不得不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傻女婿 巧媳妇 家族关系 回娘家
原文传递
远古乐舞中的神话传说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启成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1-4,10,共5页
我国远古的乐舞自三皇、五帝直至夏、商、周三代时期 ,经历了数千年的承传与发展 ,不仅源远流长 ,而且作品丰富多彩 ,反映了诸多历史时期的时代特色与风貌 ,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先秦时期的神话传说 。
关键词 远古乐舞 再认识 再理解 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
下载PDF
刚,反动而以顺行——超循环的形而上学意义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禹僧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104-111,共8页
中国古代哲人善于在人类行为中发宇宙论,《易经·复卦》就是基于对人类生存的敏锐观察而发现了宇宙超循环运动,其"刚,反动而以顺行"是对超循环的最好描述。自然科学逻辑系统以其遵守逻辑不矛盾律故其所描述的对象都是运... 中国古代哲人善于在人类行为中发宇宙论,《易经·复卦》就是基于对人类生存的敏锐观察而发现了宇宙超循环运动,其"刚,反动而以顺行"是对超循环的最好描述。自然科学逻辑系统以其遵守逻辑不矛盾律故其所描述的对象都是运动而无变化的存在,而世界并不存在运动而无变化的存在者,故自然科学所谓循环运动是基于对世界的简化,其所谓超循环依然是对形而上学超循环论之谓超循环结构之循环部分的描述,故无关于宇宙信息量的增长。吾人所谓形而上学超循环论乃是基于对科学主义世界观的批判而超越性回归中国古典哲学的超循环论,进而重新达到"复,见天地之心"--即在超循环运动中见出宇宙一切运动皆宇宙大心之动。人类思维发展亦为超循环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 反动而以顺行” 循环 超循环 科学 形而上学
下载PDF
论陶渊明的生存智慧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进珍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31-34,共4页
陶渊明高洁的人格品质、旷达的人生态度和恬淡自然的诗歌风格,历来为人所赏。在当今追问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人性根源,吁求人类的生态情怀和生态意识的背景下,从生态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陶作,可以发现其回归自然,追求本真的精神还乡、融入自... 陶渊明高洁的人格品质、旷达的人生态度和恬淡自然的诗歌风格,历来为人所赏。在当今追问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人性根源,吁求人类的生态情怀和生态意识的背景下,从生态美学的视角重新审视陶作,可以发现其回归自然,追求本真的精神还乡、融入自然,追求人与境谐的和美境界、感悟自然,升华人生的诗意情怀等生存智慧,对人类改变当下"非美的"生存状态启示多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生存智慧 回归自然 融入自然 感悟自然
下载PDF
刍议列强对洪宪帝制的态度及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邓亦武 《唐都学刊》 2002年第4期36-39,共4页
帝制初起时 ,一战方酣 ,西方列强无暇东顾 ,对华政策大多以日本的意志为意志 ,为了争得对袁世凯政府的控制 ,列强争相怂勇袁世凯称帝。当袁世凯称帝之事呼之欲出、反对之声叠起时 ,日本为了乘中国国体变动之机扰乱中国以达其侵略之目的 ... 帝制初起时 ,一战方酣 ,西方列强无暇东顾 ,对华政策大多以日本的意志为意志 ,为了争得对袁世凯政府的控制 ,列强争相怂勇袁世凯称帝。当袁世凯称帝之事呼之欲出、反对之声叠起时 ,日本为了乘中国国体变动之机扰乱中国以达其侵略之目的 ,联合西方列强出面干涉 ,劝告袁世凯延缓帝制 ,煽动中国内部叛乱 ,并对袁世凯施加经济压力。以日本为首的列强的出尔反尔是袁世凯政权走向灭亡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强 洪宪帝制 失败
下载PDF
由《归去来兮辞》看陶渊明的真隐风范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艳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55-56,共2页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抉绝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最深刻的哲学思考,陶渊明真正的平凡和独特在归隐之后。他的胸襟气韵、人格涵养使他的生命更成熟、更具哲学魅力。陶渊明也因此成为一个典范,以自然真淳的人生...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抉绝官场、归隐田园的宣言。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最深刻的哲学思考,陶渊明真正的平凡和独特在归隐之后。他的胸襟气韵、人格涵养使他的生命更成熟、更具哲学魅力。陶渊明也因此成为一个典范,以自然真淳的人生追求、躬耕自给的生活选择、松菊诗酒的淡泊之境,为后世建立了"真隐"的风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去来兮辞》 陶渊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