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种南方羊舍夏季小气候环境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家宏 郭晓飞 +4 位作者 黄桠锋 骆仲悦 罗建川 凌英会 张子军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0-715,共6页
在南方炎热的夏季,羊舍结构和饲养密度是决定羊舍小气候环境条件的关键因素。为了正确评价羊舍类型和合理设计饲养密度,在最热月连续12 d检测了南方地区常见的双坡顶漏缝地板有窗封闭式羊舍、单坡顶漏缝地板半开放式羊舍和课题组自主研... 在南方炎热的夏季,羊舍结构和饲养密度是决定羊舍小气候环境条件的关键因素。为了正确评价羊舍类型和合理设计饲养密度,在最热月连续12 d检测了南方地区常见的双坡顶漏缝地板有窗封闭式羊舍、单坡顶漏缝地板半开放式羊舍和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新型移动式羊舍的空气环境参数。对比检测结果表明,移动羊舍空气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氨气浓度等主要环境参数均极显著低于有窗封闭羊舍和半开放羊舍(P<0.01);与有窗封闭羊舍相比,半开放羊舍空气温度略低,相对湿度显著较高(P<0.05),氨气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当饲养密度降低1倍时(0.95只·m-2),有窗封闭羊舍相对湿度和氨气浓度极显著降低(P<0.01),空气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也降低;随着饲养密度的降低,半开放羊舍主要环境参数均极显著降低(P<0.01)。综合分析认为,移动羊舍夏季小气候环境明显优于半开放羊舍和有窗封闭羊舍,半开放羊舍和有窗封闭羊舍相比各有优缺点,在一定范围内,夏季降低饲养密度能有效改善有窗封闭羊舍和半开放羊舍的小气候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舍 空气环境 检测 南方 夏季
下载PDF
简州大耳山羊夏季舍内空气质量测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洪宁 杨诗贵 +4 位作者 艾鷖 泽让东科 王永 龚华斌 文勇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663-667,共5页
探讨不同建造结构肉用山羊舍内部环境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肉用山羊养殖场羊舍设计、旧舍改造及饲养管理改进等提供参考.对简州大耳羊3种类型羊舍夏季内部5种空气环境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舍内温、湿度对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存在不同程... 探讨不同建造结构肉用山羊舍内部环境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为肉用山羊养殖场羊舍设计、旧舍改造及饲养管理改进等提供参考.对简州大耳羊3种类型羊舍夏季内部5种空气环境参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舍内温、湿度对舍内有害气体浓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气温是影响环境因子的主要因素,气温与CO2浓度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与NH3、H2S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采用舍外排污方式的A型舍相对湿度、CO2、NH3、H2S浓度等环境参数显著低于舍内排污的B型舍(P<0.01);与舍外排污的C型舍相比,通风面积较大和通风速率更高的A型舍NH3、H2S浓度显著低于C型舍(P<0.05).结论:A型舍的空气质量最佳,舍饲山羊圈舍排污方式应选择舍外排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州大耳羊 羊舍 空气质量 环境参数
下载PDF
黑山羊舍饲集中育肥及效益分析
3
作者 范朝霞 何芳 张守恒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年第10期80-81,共2页
沁水黑山羊的主要特性是抗病力强、耐寒、耐热、耐粗饲。但长期以来,由于忽视品种改良工作,沁水黑山羊存在品种退化的严重问题,养殖黑山羊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该文分析黑山羊集中舍饲育肥,证明黑山羊在优良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和一定... 沁水黑山羊的主要特性是抗病力强、耐寒、耐热、耐粗饲。但长期以来,由于忽视品种改良工作,沁水黑山羊存在品种退化的严重问题,养殖黑山羊生产周期长,经济效益低。该文分析黑山羊集中舍饲育肥,证明黑山羊在优良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和一定的集中育肥时间,对黑山羊育肥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山羊 舍饲 育肥
下载PDF
江淮地区夏季羊舍小气候环境检测及评价 被引量:15
4
作者 张子军 陈家宏 +3 位作者 黄桠锋 郭晓飞 骆仲悦 凌英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00-209,共10页
为了探明中国南方羊舍环境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在江淮地区选择南方最常见的双坡式漏缝地板有窗封闭羊舍,连续2a对其夏季最热月(7月)的空气环境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该类羊舍最热月空气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光照... 为了探明中国南方羊舍环境条件和存在的问题,在江淮地区选择南方最常见的双坡式漏缝地板有窗封闭羊舍,连续2a对其夏季最热月(7月)的空气环境指标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1)该类羊舍最热月空气日平均温度、相对湿度、气流速度、光照强度、噪音与氨气质量浓度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分别为30.5℃、70.2%、0.16 m/s、99.45 lx、49.82 dB、1.98 mg/m^3、0.060%,以上指标中,除日平均温度超标外,其他各项指标均符合环境卫生学标准;2)不同采样点(离地0.3、1、1.7 m)测定结果显示各参数(空气温度、相对湿度、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夏季空间分布特征差异不显著;3)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舍内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而一月内的变化比较稳定,阴雨天降温幅度较大(6.9℃),试验期昼夜平均温差为2.3℃,舍内外平均温差为1.8℃;4)舍内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日、月变化幅度均较小;5)氨气浓度与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r=0.8702,P<0.05)。综合评价认为,双坡式漏缝地板有窗封闭羊舍小气候环境基本符合环境卫生学标准和山羊的生物学特性要求,适宜在江淮地区推广应用,但在炎热的夏季需要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该研究可为一般羊舍小气候环境的测定及参数评价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检测 温度 湿度 环境参数 羊舍小气候 江淮地区
下载PDF
舍饲情况下热带优良牧草品种的适口性分析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东劲 侯冠 +1 位作者 于向春 黄显洲 《中国草食动物》 2005年第5期34-35,共2页
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舍饲海南黑山羊,比较4种热带优良牧草品种的适口性。结果表明:①4种牧草的适口性顺序为:热研4号王草>黑籽雀稗≈热研5号柱花草>热研8号坚尼草;②不同饲喂方法下供试羊对4种牧草的采食速度与采食量不同,最终导致... 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舍饲海南黑山羊,比较4种热带优良牧草品种的适口性。结果表明:①4种牧草的适口性顺序为:热研4号王草>黑籽雀稗≈热研5号柱花草>热研8号坚尼草;②不同饲喂方法下供试羊对4种牧草的采食速度与采食量不同,最终导致4种牧草在供试羊食谱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同,自由采食法能给供试羊充分的选择采食余地,此法用于单种牧草的适口性分析更可靠,混合日粮法有利于提高供试羊对适口性差的牧草的采食速度与采食量,是实践中值得推荐的一种舍饲方法。4种牧草混合饲喂是否存在适口性改善的效应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牧草 适口性 海南黑山羊 舍饲
下载PDF
南方草地生态移动牧场设计及其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桠锋 陈俊 +4 位作者 张子军 任春环 陈家宏 郭晓飞 罗建川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7-73,共7页
针对南方气候特点、草地资源类型、羊的生活习性和农村生产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草-羊平衡的标准化生产体系理念的生态移动式养羊场(文中简称生态型移动牧场),该生态型移动牧场具有总投资较小、设施造价低、小环境优良、可随意移动、单... 针对南方气候特点、草地资源类型、羊的生活习性和农村生产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草-羊平衡的标准化生产体系理念的生态移动式养羊场(文中简称生态型移动牧场),该生态型移动牧场具有总投资较小、设施造价低、小环境优良、可随意移动、单元化管理和标准化生产等特点,并初步在安徽、贵州和湖北等省试验示范。为了进一步探究其在南方地区的适用性,选择南方地区常见的双坡式漏缝地板有窗封闭羊舍全舍饲模式作对照,在南方最不利于肉羊生产的时期(炎热潮湿的7月份),以安徽白山羊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两种生产模式下的羊舍小气候环境参数、羊只血清生化指标、羊群增重效果、羊群发病情况和预期经济效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生态型移动牧场内移动羊舍小气候日平均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均显著低于有窗封闭羊舍(P<0.05),相对湿度、温湿指数、氨气浓度均极显著低于有窗封闭羊舍(P<0.01),而气流速度极显著高于有窗封闭羊舍(P<0.01),说明生态型移动牧场移动羊舍小气候环境质量明显优于有窗封闭羊舍;生态型移动牧场饲养模式下羊只尿素氮值极显著低于有窗封闭羊舍全舍饲模式下的(P<0.01);而羊群增重效果显著高于有窗封闭羊舍全舍饲模式下的(P<0.05);生态型移动牧场饲养模式下羊群发病率很低、估算预期经济效益却较高。综合分析认为,生态型移动牧场是南方地区较理想的一种肉羊生产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移动牧场 羊舍小气候环境 血清生化指标 南方草地
下载PDF
舍饲与放牧黑山羊血清生化指标及差异代谢物解析
7
作者 王艳 羊玉凤 +6 位作者 施雯 冯彤 黄孔威 崔奎青 李志鹏 韦明松 刘庆友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870-1880,共11页
不同饲养方式对黑山羊(Capra hircus‘Black goat’)机体代谢、肉品质和风味有着较大影响,市场上放牧的马山黑山羊肉价格比舍饲的高约30%。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黑山羊血清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采集并制备了60只6月龄马山黑山羊血清,其中... 不同饲养方式对黑山羊(Capra hircus‘Black goat’)机体代谢、肉品质和风味有着较大影响,市场上放牧的马山黑山羊肉价格比舍饲的高约30%。为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黑山羊血清代谢的影响,本研究采集并制备了60只6月龄马山黑山羊血清,其中放牧与舍饲各30只,系统分析了其血清生化指标和非靶向代谢物的差异。结果表明:舍饲组血清中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L)的含量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_C)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放牧组的(P<0.0001),而钙(Ca)的含量则显著低于放牧组的(P=0.0001)。血清代谢组结果显示,组间主要的差异代谢物包括脂肪酸、氨基酸和生物活性物质等。主要差异通路富集在苯丙氨酸代谢以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途径。放牧组的甜菜碱、蛋氨酸和胆碱等与脂肪代谢相关的差异代谢物含量更多,苯丙氨酸、酪氨酸等风味物质含量也显著高于舍饲组的。结果表明,与舍饲组相比,放牧黑山羊的不饱和脂肪酸占比更低,风味物质含量更多。研究结果为揭示放牧马山黑山羊优质风味形成的分子机制、基于代谢组分析鉴别黑山羊饲养方式,以及通过血清代谢物来评估黑山羊肉质和风味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山黑山羊 舍饲与放牧 血清生化指标 血清代谢组 风味物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