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27篇文章
< 1 2 9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谷胱甘肽转硫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26
1
作者 马森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10期53-56,共4页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是一对抗氧化酶。GSH-Px为含硒半胱氨酸,至少有4种同工酶,催化还原H2O2和有机氢过氧化物。GST不含硒,有多种同工酶,不能分解H2O2,但具有清除过氧化物和解毒的双重功能。二者广泛存在于...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转硫酶(GST)是一对抗氧化酶。GSH-Px为含硒半胱氨酸,至少有4种同工酶,催化还原H2O2和有机氢过氧化物。GST不含硒,有多种同工酶,不能分解H2O2,但具有清除过氧化物和解毒的双重功能。二者广泛存在于组织细胞、红细胞、血浆和乳中,与细胞损伤、缺氧、中毒、衰老、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GSH-Px活性也与机体硒水平密切相关。文章综述了GSH-Px和GST的分类与结构、性质、作用、检测原理、动物临床方面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谷胱甘肽转硫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植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2
作者 苗雨晨 白玲 +2 位作者 苗琛 陈珈 宋纯鹏 《植物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0-356,共7页
氧化胁迫可诱导植物多种防御酶的产生,其中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C1.15.1.1)、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EC1.11.1.11)、过氧化氢酶(CAT,E.C.1.11.1.6)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s,EC1.11.1.9)。它们在清除活性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氧化胁迫可诱导植物多种防御酶的产生,其中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EC1.15.1.1)、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EC1.11.1.11)、过氧化氢酶(CAT,E.C.1.11.1.6)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s,EC1.11.1.9)。它们在清除活性氧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GPXs是动物体内清除氧自由基的主要酶类,但它在植物中的功能报道甚少。最近几年研究表明,植物体内也存在类似于哺乳动物的GPXs家族,并对其功能研究已初见端倪。本文综述了有关GPXs的结构以及植物GPXs功能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研究进展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过氧化氢酶 氧化胁迫 氧自由基 动物体内 哺乳动物 植物体内 功能研究 防御酶 活性氧 清除
下载PDF
高脂血症、脂质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50
3
作者 卢咏才 王淑华 +4 位作者 刘小青 郭肇铮 甄二真 贾绪东 周玉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391-396,共6页
用大剂量胆固醇(1.5g/日)喂家兔60天后停胆固醇30天塑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血胆固醇、过氧化脂(LPO)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与AS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血清胆固醇水平随喂胆固醇时间延长而升高,至60天时达高峰,停饲胆固醇,血清... 用大剂量胆固醇(1.5g/日)喂家兔60天后停胆固醇30天塑造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血胆固醇、过氧化脂(LPO)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与AS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发现:血清胆固醇水平随喂胆固醇时间延长而升高,至60天时达高峰,停饲胆固醇,血清胆固醇水平迅速下降,而同样升高的LPO水平不但未降,反而继续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的水平。抗氧化酶SOD和GSH-Px活性在LPO升高的早期显示代偿性增高,以后即降低并保持在低于对照的水平。主动脉、肺动脉和冠状动脉均发生程度不等的AS病变,即使在停饲胆固醇一个月后亦可见进行性病变,如大量平滑肌细胞增生和炎细胞浸润,且其病变较前更重。以上结果提示,血中过量的LPO抑制了抗氧化酶活性,可能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过氧化脂质 高血脂病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SOD、GSH-Px、NO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8
4
作者 张东风 《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2018年第3期37-41,共5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神经内...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鹤壁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丁苯酞软胶囊和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分别于用药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采集肘静脉血,检测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血清SOD、GSH-Px、NO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52/56),对照组为78.57%(44/56),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4 d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变形指数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且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4 d两组患者血清SOD、GSH-Px水平均明显升高,NO水平明显降低,且试验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升高或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患者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用药治疗后均未出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丁苯酞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和氧化应激水平,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阿托伐他汀 血流动力学 超氧化物岐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玉米须多糖治疗糖尿病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1
5
作者 刘娟 韩晓强 姜博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42-244,共3页
目的为了验证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氧嘧啶法进行小鼠糖尿病造模,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血糖测定,通过测定肝糖元含量的方法来观察玉米须多糖对糖代谢的影响,通过测定肝脏损伤后修复相关酶观... 目的为了验证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并初步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四氧嘧啶法进行小鼠糖尿病造模,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血糖测定,通过测定肝糖元含量的方法来观察玉米须多糖对糖代谢的影响,通过测定肝脏损伤后修复相关酶观察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糖代谢器官损伤后的修复作用。结果玉米须多糖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血糖,促进肝糖元合成,加快糖异生;对糖尿病小鼠糖代谢器官损伤有修复作用。结论玉米须多糖对糖尿病小鼠显示出良好的治疗作用,具有较好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须多糖 糖尿病 四氧嘧啶 血糖 肝糖元 SOD GSH—PX
下载PDF
年龄变化与脂质过氧化损伤的分析 被引量:36
6
作者 吕宝经 赵美华 +3 位作者 黄国芳 朱向阳 杨瑾文 荣烨之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40-42,共3页
测定175例不同年龄的正常人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其总趋势SOD和GSH-PX活性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且以SOD为明显,而脂质过氧化的代谢产... 测定175例不同年龄的正常人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其总趋势SOD和GSH-PX活性随年龄增加而降低,且以SOD为明显,而脂质过氧化的代谢产物MDA则随年龄增高,这些变化在各组性别间无差异。表明人体衰老与自身生长发育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所触发的脂质过氧化反应损伤各系统密切有关。因此,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对延缓衰老可能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老 脂质过氧化 自由基 酶学 年龄
下载PDF
天麻多糖的抗衰老作用 被引量:45
7
作者 谢学渊 晁衍明 +1 位作者 杜珍 张沂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206-209,共4页
目的研究天麻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天麻多糖低、中、高剂量〔2.5、5.0、10.0mg/(g.d)〕组。在给药8周后,用Morris水迷宫分别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测定小鼠的... 目的研究天麻多糖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生理机能的影响。方法实验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天麻多糖低、中、高剂量〔2.5、5.0、10.0mg/(g.d)〕组。在给药8周后,用Morris水迷宫分别测试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测定小鼠的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单胺氧化酶等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用透射电镜观察各组小鼠的脑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天麻多糖中、高剂量组可显著提高衰老小鼠在Morris水迷宫的逃避潜伏期,高剂量治疗组可明显促进脑组织神经元恢复,显著提高衰老小鼠脑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抑制脑内单胺氧化酶活性;降低脑组织中丙二醛水平。结论天麻多糖可改善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促进脑神经的恢复;显著改善机体氧化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初步确定天麻多糖为天麻抗氧化、延缓衰老的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多糖 抗衰老 MORRIS水迷宫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单胺氧化酶 丙二醛
下载PDF
Epalrestat protects against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by alleviat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inhibiting polyol pathway 被引量:42
8
作者 Qing-rong Li Zhuo Wang +8 位作者 Wei Zhou Shou-rui Fan Run Ma Li Xue Lu Yang Ya-shan Li Hong-li Tan Qi, ng-hua Shao Hong-ying Y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45-351,共7页
Epalrestat is a noncompetitive and reversible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uropathy. This study assumed that epalrestat had a protective effect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by... Epalrestat is a noncompetitive and reversible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 used for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neuropathy. This study assumed that epalrestat had a protective effect on diabetic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by suppressing the expression of aldose reductase in peripheral nerves of diabetes mellitus rats. The high-fat and high-carbohydrate model rats were establish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streptozotocin. Peripheral neuropathy occurred in these rats after sustaining high blood glucose for 8 weeks. At 12 weeks after streptozotocin injection, rats were intragastrically administered epalrestat 100 mg/kg daily for 6 week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revealed that the injuries to myelinated nerve fibers, non-myelinated nerve fibers and Schwann cells of rat sciatic nerves had reduced compared to rats without epalrestat administuation. Western blot assay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fter intervention with epalrestat, the activities of antioxidant enzymes such as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and glutathione peroxidase gradually increased, but aldose reductase protein expression gradually diminished. Results confirmed that epalrestat could protect against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by relieving oxidative stress and suppressing the polyol pathwa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STREPTOZOTOCIN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diabetic neuropathy oxidative stress aldosereductase antioxidant enzymes polyol pathway aldose reductase inhibitor superoxide dismutase CATALASE glutathione peroxidase rats NSFCgrant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氟对大鼠脂质过氧化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8
9
作者 梁刚 孙贵范 +1 位作者 李影奕 戴国钧 《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0,共2页
目的 探讨氟对大鼠血和各组织丙二醛 (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动物实验 ,采用饮水加氟的方法。结果 染氟可使大鼠血清、肝脏、肾脏、脑中 MDA含量显著增加 ;全... 目的 探讨氟对大鼠血和各组织丙二醛 (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力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力的影响。方法 运用动物实验 ,采用饮水加氟的方法。结果 染氟可使大鼠血清、肝脏、肾脏、脑中 MDA含量显著增加 ;全血和肝脏、肾脏、心脏、睾丸的 SOD活性显著降低 ;全血 GSH- Px活性降低。结论 氟可促进机体脂质过氧化 ,抑制抗氧化酶 (SOD,GSH - Px)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醛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大鼠 亚慢性染氟
下载PDF
藏药旺拉提取物CE对亚急性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34
10
作者 张丹 王亚芳 张建军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01-1304,共4页
目的:观察藏药旺拉提取物CE对D-半乳糖(D-Gal)和亚硝酸钠(NaNO2)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Gal+NaNO2的方法造衰老模型,用水迷宫和跳台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生化法检测动物血清中谷胱甘肽(G... 目的:观察藏药旺拉提取物CE对D-半乳糖(D-Gal)和亚硝酸钠(NaNO2)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以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Gal+NaNO2的方法造衰老模型,用水迷宫和跳台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生化法检测动物血清中谷胱甘肽(GSH)水平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以及肝脏和脑中丙二醛(MDA)水平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造模小鼠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血清中GSH水平降低、GSH-px活力下降,肝脏和脑中的SOD活力均下降,而MDA水平均升高。灌胃给予CE(2.5,5,10 mg.kg-1)均可以改善模型小鼠的上述变化,提高动物的抗氧化能力。结论:CE可改善D-Gal+NaNO2致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促智和延缓衰老的作用,其作用可能部分由于CE具有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 D-半乳糖 亚硝酸钠 学习记忆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下载PDF
白芍总甙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关节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6
11
作者 王斌 姚余有 +3 位作者 周爱武 葛志东 陈敏珠 徐叔云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1-214,共4页
通过检测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不同时间非致炎侧足爪容积,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亚硝酸盐(NO-2)和肿瘤坏死因子(TN... 通过检测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不同时间非致炎侧足爪容积,血浆丙二醛(MDA)含量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以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亚硝酸盐(NO-2)和肿瘤坏死因子(TNF),研究了白芍总甙对关节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白芍总甙50mg·kg-1·d-1ig×14~28d对AA大鼠全程给药,不仅抑制足肿胀,而且降低AA大鼠过高的MDA,NO-2和TNF水平,同时还使其过低的SOD和GSHPx活性增高或恢复正常.相关分析结果提示,白芍总甙的抗关节炎作用与其降低脂质过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皂甙 白芍 关节炎 佐剂诱发性 中草药
下载PDF
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血中脂质过氧化物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7
12
作者 张葡萄 陈真如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8期474-477,共4页
本课题研究了复方丹参液对3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治疗前30例患者的LPO和SOD明... 本课题研究了复方丹参液对3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治疗前30例患者的LPO和SO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和P<0.05),GSH-px、CAT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治疗后丹参组4项指标均恢复到正常,而常规治疗组未能恢复正常;丹参组GSH-px和CAT的增加及LPO的降低明显大于常规组。说明丹参能明显降低慢性肺心病患者增强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纠正失衡的抗氧化物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注射液 肺心病 过氧化脂质
下载PDF
氯化三丁基锡对黑鲷鳃和肝组织SOD、MDA和GPx的影响 被引量:34
13
作者 陈海刚 马胜伟 +3 位作者 林钦 甘居利 蔡文贵 贾晓平 《南方水产》 2009年第2期23-27,共5页
观察和比较了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在不同浓度的氯化三丁基锡(tri-n-butyltin chloride,TBTCl)溶液中暴露后,其鳃和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观察和比较了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在不同浓度的氯化三丁基锡(tri-n-butyltin chloride,TBTCl)溶液中暴露后,其鳃和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Px)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TBTCl对黑鲷鳃SOD活性有抑制作用,对肝脏SOD活性表现出促进作用;暴露TBTCl溶液中24h后,黑鲷鳃和肝脏MDA含量均有升高,且随浓度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暴露48h后,2组织中MDA含量相对于对照组均降低。TBTCl对黑鲷鳃GPx活性的影响先是表现出显著性抑制,之后随时间延长呈显著的促进效应,肝脏则呈现随浓度增加GPx活性被显著性地促进的趋势。黑鲷体内鳃和肝脏组织中抗氧化酶系统对TBTCl的毒理学敏感性,表明其可以作为监测有机锡污染程度的效应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三丁基锡 黑鲷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熟地黄多糖的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7
14
作者 付昊 龙虎 +3 位作者 蔡自建 田诗佳 唐跃珊 丁心舒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7-61,共5页
研究不同剂量和不同作用时间熟地黄多糖对小鼠的抗氧化活性。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14、21、28 d不同剂量熟地黄多糖进行灌胃,测定各组小鼠体重及肝脏、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 研究不同剂量和不同作用时间熟地黄多糖对小鼠的抗氧化活性。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低、中、高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14、21、28 d不同剂量熟地黄多糖进行灌胃,测定各组小鼠体重及肝脏、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力变化,以及丙二醛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连续服用不同剂量(150、300、550 mg/kg)的熟地黄多糖对小鼠体重不会产生影响;但对受试小鼠肝脏和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具有一定增强作用(P<0.05),对肝脏和血清中的丙二醛具有明显降低效果(P<0.05),且以中高剂量组效果较为明显。研究结果认为熟地黄多糖具有一定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熟地黄多糖 小鼠 抗氧化活性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钙处理对红星苹果H_2O_2含量和GSH-PX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15
作者 关军锋 束怀瑞 张良诚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1-392,共2页
红星苹果室温贮藏时,硬度下降;H2O2含量先下降,后升高至峰值,末期下降;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呈双峰和单峰曲线。渗钙处理能延缓果肉软化,降低前期H2O2含量,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对过氧化氢酶... 红星苹果室温贮藏时,硬度下降;H2O2含量先下降,后升高至峰值,末期下降;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呈双峰和单峰曲线。渗钙处理能延缓果肉软化,降低前期H2O2含量,提高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H2O2 过氧化氢酶 GSH-PX 钙处理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4
16
作者 王景叶 于榕 姚明辉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56-459,共4页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MCAO)。在缺血和再灌注即刻分别给予红景天苷(2.5、5、10mg/kg)进行保护。脑缺血1.5h... 目的:探讨红景天苷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用线栓法制备SD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MCAO)。在缺血和再灌注即刻分别给予红景天苷(2.5、5、10mg/kg)进行保护。脑缺血1.5h再灌注24h后用Zea-Longa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法测定大鼠脑梗死面积;比色法测定大鼠脑组织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的活性;Western blot法测大鼠脑组织Bcl-2和Bax两种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红景天苷5、10mg/kg能改善MCAO-I/R大鼠的神经功能(P<0.05,P<0.01);减小脑缺血面积(P<0.05,P<0.01);红景天苷5mg/kg能提高脑内GSH-Px活性(P<0.05);降低iNOS的活性(P<0.05);红景天苷5mg/kg组与模型组Bcl-2的表达分别为(1.54±0.44)、(1.02±0.33),显著增加Bcl-2的表达(P<0.05);Bax表达分别为(1.21±0.12)、(1.44±0.15),红景天苷5mg/kg使Bax的表达显著减少(P<0.01)。结论:红景天苷可以通过增加自由基的清除、调节凋亡和抗凋亡蛋白的表达来减轻MCAO-I/R造成的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红景天苷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BCL-2蛋白 BAX蛋白
原文传递
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34
17
作者 卢志刚 刘芸 方家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52-355,共4页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探讨其神经功能的... 目的观察醒脑静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影响,探讨其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11月在湖北省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70例确诊为A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均进行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静滴)醒脑静注射液30mL(加入0.9%生理盐水注射液250mL中),每日1次,连用14d。同时选取本院3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7d、14d监测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的变化;比较3组受试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γ-GCS、GSH-Px和CAT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抗氧化应激因子水平与NIH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γ-GCS、GSH-Px、CAT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以观察组治疗后14d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显著[NIHSS评分(分):6.18±0.36比11.27±1.26,γ-GCS(ng/L):91.72±30.29比67.51±23.96,GSH-Px(mg/L):202.25±55.80比185.25±49.93,CAT(kU/L):230.25±81.29比200.38±72.78:均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14dNIHSS评分与γ-GCS、GSH-Px和CAT呈显著负相关(治疗前r值分别为-0.696、-0.549、-0.427,P值分别为0.000、0.001、0.015;治疗后r值分别为-0.435、-0.452、-0.406,P值分别为0.011、0.009、0.037)。结论醒脑静注射液可明显改善ACI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可能与上调γ-GCS、GSH-Px和CAT水平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醒脑静注射液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过氧化氢酶
下载PDF
魔芋葡甘聚糖对糖尿病大鼠脂质过氧化物和抗氧自由基酶类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2
18
作者 刘红 魏文科 王平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魔芋葡甘聚糖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魔芋葡甘聚糖对四氧嘧啶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以及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和抗氧自由基酶类活性的影响。对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喂饲魔芋葡甘聚糖组大鼠体内的上述指... 目的 探讨魔芋葡甘聚糖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 观察魔芋葡甘聚糖对四氧嘧啶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以及脂质过氧化物 (LPO)含量和抗氧自由基酶类活性的影响。对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喂饲魔芋葡甘聚糖组大鼠体内的上述指标进行检测。结果 魔芋葡甘聚糖组大鼠血糖水平明显低于糖尿病对照组 (P <0 .0 1 ) ;血浆、胰腺和肌肉LPO含量显著低于糖尿病对照组 (P <0 .0 5) ;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在肝、胰腺和肌肉内明显高于糖尿病对照组 (P <0 .0 5) ;红细胞、肝和肌肉内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明显高于糖尿病对照组 (P <0 .0 5)。结论 魔芋葡甘聚糖具有降低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甘聚糖 脂质过氧化物 超氧化物歧化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糖尿病 魔芋 动物实验 植物
下载PDF
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复可托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3
19
作者 高科 赵武 +2 位作者 王文辉 刘义 赵之标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8期943-946,951,共5页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复可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疗效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来该院儿科就诊并被确诊为小儿MP感染的患儿共计100例作为... 目的分析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复可托对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疗效及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来该院儿科就诊并被确诊为小儿MP感染的患儿共计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复可托。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免疫学指标及肺功能指标。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0%)显著低于对照组(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的ICAM-1、白细胞介素(IL)-5、IL-6及IL-10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地降低,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幅度与对照组相比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血清中氧化/抗氧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中的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升高,丙二醛(MDA)则出现显著性下降,但是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流速(PEF)和用力肺活量25%、50%、75%时对应的呼气峰流速FEF25、FEF50、FEF75都出现好转恢复,但是观察组相比于对照组恢复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肺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奇霉素序贯疗法联合复可托对小儿MP感染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 复可托 肺炎支原体感染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细胞间黏附分子-1
下载PDF
茵陈五苓散治疗高脂蛋白血症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喻嵘 王东生 +1 位作者 周衡 吴勇军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470-473,共4页
以经方茵陈五苓散治疗高脂蛋白血症30例,显效率63.3%,总有效率93.3%。同时采用绞股蓝总甙对照治疗30例,显效率20.0%,总有效率8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动物实验表明:该方预防及... 以经方茵陈五苓散治疗高脂蛋白血症30例,显效率63.3%,总有效率93.3%。同时采用绞股蓝总甙对照治疗30例,显效率20.0%,总有效率8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动物实验表明:该方预防及治疗给药均能显著地抑制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浓度的升高,以及抑制低密度脂蛋白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的升高(P<0.01)。此外,本方还具有显著地抗氧化作用,能使血中过氧化脂质含量降低,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陈五苓散 高脂血症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