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司他丁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李文放 陈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44-646,共3页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56例ICU收治的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A组)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B组)两组,分别静脉推注乌司他丁60万U/d和甲基强的松龙120 mg/h,...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作用。方法选择56例ICU收治的ARD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乌司他丁治疗组(A组)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组(B组)两组,分别静脉推注乌司他丁60万U/d和甲基强的松龙120 mg/h,观察用药后1 h患者收缩压、尿量、心率、氧合指数的改变以及1周后胃液pH值和潜血试验、血糖的变化,比较两组患者真菌感染发生率、带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相比,用药后1 hA、B两组收缩压升高(18.6±4.3)mm Hg和(16.7±5.1)mm Hg,尿量增加(35.5±9.5)mL和(37.5±8.7)mL,心率下降(21.4±7.3)次/m in和(19.8±6.9)次/m in,氧合指数增加(23.6±11.2)mm Hg和(20.9±10.6)mm Hg;1周后A、B两组胃液pH值分别下降0.03±0.01和0.08±0.02,潜血试验阳性率分别为14.86%和32.14%,血糖升高(1.42±0.09)μmol/L和(5.73±0.13)μmol/L,真菌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1.43%和67.86%,带管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分别为36.5 d和53.4d、52.7 d和72.6 d、28.57%和42.86%。结论乌司他丁具有抗休克、改善循环、改善氧合、降低平均住院时间和死亡率的作用,而静注乌司他丁后应激性溃疡、高血糖和真菌感染发生率均较低,可望代替糖皮质激素应用于ARDS的临床救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司他丁 糖皮质激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艾灸调整实验性RA大鼠HPAA功能的GR机制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周海燕 刘旭光 +6 位作者 黄迪君 罗荣 高骏 杨露晨 魏铮 余小夏 陈婷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6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探索艾灸调整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实验性RA病理模型,以GR激动剂RU... 目的:探索艾灸调整实验性类风湿性关节炎(RA)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HPAA)功能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机制。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艾灸组、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用福氏完全佐剂塑造实验性RA病理模型,以GR激动剂RU28362腹腔注射作为干预研究手段,艾灸"肾俞"、"足三里"穴治疗,检测大鼠足容积,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浆CRH、ACTH、GC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艾灸组大鼠足肿胀度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足肿胀度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浆CRH、GC含量显著增高(P<0.01),ACTH含量显著降低(P<0.05);艾灸组血浆CRH、GC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ACTH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但艾灸加注射RU28362组血浆CRH、ACTH、GC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艾灸对实验性RA具有明显的抗炎效应;艾灸对实验性RA大鼠的HPAA功能紊乱有良性调整作用;海马GR在艾灸调整实验性RA大鼠HPAA功能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灸 类风湿关节炎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受体
下载PDF
过量皮质酮致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死亡方式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马强 杨志华 晁福寰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29-33,共5页
目的和方法 :以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 ,采用原位染色的方法 ,对不同剂量的皮质酮(CORT)致海马神经元死亡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 :在CORT作用下 ,海马神经元不仅会发生快速的坏死 ,而且还会发生慢性的凋亡 ;并且 ,随着C... 目的和方法 :以体外原代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元为研究对象 ,采用原位染色的方法 ,对不同剂量的皮质酮(CORT)致海马神经元死亡的方式进行研究。结果 :在CORT作用下 ,海马神经元不仅会发生快速的坏死 ,而且还会发生慢性的凋亡 ;并且 ,随着CORT剂量增大和作用时间延长 ,海马神经元坏死和凋亡的发生率会随之增高。结论 :海马神经细胞坏死和凋亡的发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糖皮质激素 皮质酮 海马神经元 坏死 凋亡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肺外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宋志芳 郭晓红 +1 位作者 单红卫 俞康龙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0期832-835,共4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肺外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价值。方法收集长征医院急救科1990年3月至2000年2月和新华医院内科ICU2000.052003.04收入因肺外感染诱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GC与非GC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32...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肺外感染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价值。方法收集长征医院急救科1990年3月至2000年2月和新华医院内科ICU2000.052003.04收入因肺外感染诱发ARDS患者临床资料,比较GC与非GC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32例患者中男/女为21/11例,年龄(51.2±19.1)岁,APACHEⅡ评分(28.2±9.7),接受机械通气治疗25例(78.1%),病死率65.6%(21/32);GC与非GC组年龄、APACHEⅡ评分、病死率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GC组PaO2/FiO2改善明显,(P<0.05,Qs/Qt差异无显著性(P>0.05),MODS和感染性休克发生率较非GC组低(P<0.05)。结论GC能协同常规治疗纠正缺氧和休克,为原发病治疗赢得时间与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肺外感染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抢救措施
原文传递
范永升“三维一体”理论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吴德鸿 李正富 +3 位作者 何兆春 杨科朋 王新昌 范永升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930-5933,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属于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治疗SLE的关键和基础药物,但长期或较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如何在有效治疗SLE的前提下减少其用量和不良反应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范永升教授针对...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属于难治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治疗SLE的关键和基础药物,但长期或较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如何在有效治疗SLE的前提下减少其用量和不良反应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范永升教授针对这一问题,在前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三维一体"理论,即以辨证施治为核心,结合糖皮质激素不同剂量阶段、不同不良反应表现,制定了行之有效的中医治疗策略。现通过对临床实例的整理,反映这一理论在临床中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永升 “三维一体”理论 系统性红斑狼疮 糖皮质激素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对两项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随机对照研究的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喆 王立军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01-205,共5页
2018年3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的两项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ADRENAL研究及APROCCHSS研究),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探索。其中ADRENAL研究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不能改善90d全因病死率,... 2018年3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的两项大规模临床随机对照研究(ADRENAL研究及APROCCHSS研究),对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在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探索。其中ADRENAL研究结果显示,糖皮质激素不能改善90d全因病死率,而APROCCHSS研究则与之相反,糖皮质激素使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12%。不过,这两项研究结果均显示,糖皮质激素可缩短休克的持续时间,降低器官支持力度。采用包括基因、转录、炎症等“组学”技术,寻找从免疫调理治疗获益的脓毒症亚型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gc) 感染性休克 随机对照研究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
下载PDF
运动过程中的激素变化与免疫调节 被引量:3
7
作者 袁箭峰 袁继周 《山东体育科技》 2000年第3期26-30,共5页
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应激形式 ,在不同运动强度下应激激素的释放和免疫调节过程是不同的 ,而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主要对几种激素和递质在不同运动强度影响免疫调节过程的可能机制进行综述讨论。
关键词 运动 免疫 儿茶酚胺 糖皮质激素 生长激素 Β-内啡肽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创伤与手术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中的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宋志芳 郭晓红 +1 位作者 单红卫 俞康龙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98-500,共3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创伤与手术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长征医院急救科1990—03—2000—02和新华医院内科ICU2000—05—2003—04收治的因创伤与手术诱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GC组与非G...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Gc)在创伤与手术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综合救治中的价值。方法收集长征医院急救科1990—03—2000—02和新华医院内科ICU2000—05—2003—04收治的因创伤与手术诱发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比较GC组与非GC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34例患者,男25例,女9例,年龄(44.9±18.6)岁,APACHEⅡ评分(23.7±8.7)分,原发病为多发伤与手术后各17例(50%),总病死率41.2%(14/34),主要死亡原因为MODS(10/14)。GC组27例(79.4%),非GC组7例(20.6%),两组患者年龄与APACHEU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GC组病死率9/27,非GC组·病死率5/7,虽然非Gc组病死率明显高于Gc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Gc组应用Gc后Pa02/Fi02改善明显(P<0.005—0.05);非GC组Pa02/Fi02改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能协同常规治疗纠正创伤和手术致ARDS患者的顽固性缺氧和休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创伤 手术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急性中重度1,2-二氯乙烷中毒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江嘉欣 樊春月 +5 位作者 蓝丽珠 王艳艳 黄家文 周珊宇 黄永顺 陈嘉斌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21-24,38,共5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GC)治疗急性中重度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的影响因素,提出治疗建议。方法对2005-2015年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27例急性中重度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其预后和后遗症情况,选用秩和检验、 Fishers卡方检验等方...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GC)治疗急性中重度1,2-二氯乙烷(1,2-DCE)中毒的影响因素,提出治疗建议。方法对2005-2015年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收治的27例急性中重度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统计其预后和后遗症情况,选用秩和检验、 Fishers卡方检验等方法,单因素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根据《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GBZ39-2002) 27例诊断为重度中毒而应用GC治疗,多见前期滴注甲泼尼龙,后期口服地塞米松;现根据《职业性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诊断标准》(GBZ39-2016)进行27例病历回顾,重新分为中度、重度中毒,发现女性、非O型血、初诊不正确、感染、发生GC不良反应会降低治愈率,以抽搐震颤为典型表现、重度中毒、初诊不正确会增加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重度中毒、无抽搐震颤表现、女性、年龄≥31岁、 GC使用较迟(距发病≥5d)、感染、有GC不良反应是引起病例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建议尽早(<5 d)治疗;中度、重度分级治疗,重度病例使用冲击疗法(甲泼尼龙500 mg qd, 5 d),中度病例用药适当保守(首剂≤160 mg qd, 3 d);长时间密切观察,尤其是重度、以非抽搐震颤为典型表现、非O型血、女性、年龄≥31岁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gc) 1 2-二氯乙烷(1 2-DCE) 急性中毒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中TNF-α、IL-1β、ACTH、GC含量测定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庆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8期39-41,共3页
目的测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GC)的含量。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2例脑出血患者晨间7 ̄8时和夜间23 ̄24时外周血TNF-α、IL-1β、ACTH、GC的含量... 目的测定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β)、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GC)的含量。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32例脑出血患者晨间7 ̄8时和夜间23 ̄24时外周血TNF-α、IL-1β、ACTH、GC的含量。结果脑出血组血中4种物质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TNF-α和IL-1β与ACTH、GC含量变化有正相关关系。对照组晨间4种物质含量均高于夜间水平,脑出血组晨间的含量均低于夜间。结论TNF-α、和IL-1β、ACTH、GC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机制,构成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节网络,参与脑出血急性期的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β)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皮质醇(gc)
下载PDF
川崎病患儿血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娟莉 周南 +2 位作者 苏德成 王涛 高晓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3年第5期643-645,共3页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外周血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的变化,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并比较病例组、健康对照组患儿及病例组患儿丙种球蛋白(2g/kg)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外周血中11β-HSD_1和11β-HSD_2... 目的研究川崎病患儿外周血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的变化,为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川崎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并比较病例组、健康对照组患儿及病例组患儿丙种球蛋白(2g/kg)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外周血中11β-HSD_1和11β-HSD_2的水平。结果 11β-HSD_1水平免疫球蛋白治疗前病例组(8.21±2.83ng/mL)高于对照组(6.61±0.65ng/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3.29,P<0.05);治疗后病例(5.63±3.36ng/mL)组低于对照组(6.61±0.65ng/mL),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11β-HSD_2水平免疫球蛋白治疗前病例组(2.30±1.46ng/mL)低于对照组(3.18±1.34ng/mL),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t=-2.62,P<0.05);治疗后病例组(2.98±1.43ng/mL)低于对照组(3.18±1.34ng/mL),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崎病发病初期,体内存在的炎症因子影响11β-HSD的表达。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发挥更有效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糖皮质激素 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 外周血
下载PDF
褪黑素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影响
12
作者 孙霄 李志达 +1 位作者 郝广志 董玉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677-681,共5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LT)对足部电击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利用足底电击法制备大鼠PTSD模型,通过腹腔注射方法给予治疗组大鼠MLT。通过拒俘反应测试检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利用real time RT-... 目的:探讨褪黑素(MLT)对足部电击所致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影响。方法:利用足底电击法制备大鼠PTSD模型,通过腹腔注射方法给予治疗组大鼠MLT。通过拒俘反应测试检测大鼠的行为学变化,利用real time RT-PCR方法检测下丘脑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mRNA的表达,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PI)和糖皮质激素(GC)的含量。结果:PTSD组大鼠拒俘反应明显(P<0.05),下丘脑中CRH mRNA表达升高(P<0.05),血清中ACTH和EPI明显升高(P<0.05),但是GC水平下降(P<0.05)。MLT治疗后可以明显缓解PTSD大鼠拒俘反应(P<0.05),同时降低下丘脑中CRH mRNA表达(P<0.05),降低血清中ACTH和EPI水平并升高GC的水平(P<0.05)。结论:MLT治疗可缓解PTSD大鼠的症状,并恢复HPA轴的神经内分泌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褪黑素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肾上腺素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Occurrences of Glucocorticoids in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Their Removal du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13
作者 吴清晨 吴世闵 +5 位作者 张茵茵 ANDERE Clement Miruka 朱大海 张艾 刘亚男 薛罡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CAS 2023年第3期293-318,共26页
Glucocorticoids(GCs) are a group of endocrine-disrupting compounds(EDCs) frequently prescribed against various medical conditions.Recently,GCs have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managing septic shock in patients infec... Glucocorticoids(GCs) are a group of endocrine-disrupting compounds(EDCs) frequently prescribed against various medical conditions.Recently,GCs have been shown to be effective in managing septic shock in patients infec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COVID-19).Due to colossal consumption and potential risks to aquatic organisms,GCs have immensely attracted the focus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community as a water pollutant.Therefore,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review the current knowledge on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GC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their removal during wastewater treatment.A variety of GCs are ubiquitous in surface water,hospital wastewater,and sewage water worldwide.And the minimum concentration in volume is below 0.01 ng/L,and the maximum one is 10 000 ng/L,and enter the environment through hospital and urban wastewater discharging.Compared with natural GCs,higher risks to aquatic environments could be induced by synthetic GCs.The current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used in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s(WWTPs) are not fully effective in eliminating GCs,some of which may further increase the risk of GC in the environment.In comparison with the aerobic process in WWTPs,the anaerobic and anoxic processes were found to be more efficient for GC degradation.Of the studied GCs,fluticasone propionate,clobetasol propionate,fluocinolone acetonide,and triamcinolone acetonide need more attention due to their low removal efficiencies and strong toxicity.Among the advanced treatment processes,reverse osmosis,ultraviolet irradiation,CaO_(2),and plasma could achieve significant GC activity removal while micro/ultra-filtration,chlorination,and ozonation were less effici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ucocorticoid(gc) endocrine disrupting compound(EDC)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WWTP) advanced wastewater treatment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对肿瘤坏死因子引起的大鼠中性粒细胞粘附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鸣 龚肖崎 张亚霏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99-102,共4页
采用中性粒细胞(PMN)与玻璃珠粘附和PMN与血管内皮细胞(EC)粘附两种模型,以肿瘤坏死因子(TNF),作为PMN的刺激因子,研究糖皮质激素(GC)对TNF引起的大鼠PMN粘附的影响,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剂RU38486观察GR在粘附中的作用。结... 采用中性粒细胞(PMN)与玻璃珠粘附和PMN与血管内皮细胞(EC)粘附两种模型,以肿瘤坏死因子(TNF),作为PMN的刺激因子,研究糖皮质激素(GC)对TNF引起的大鼠PMN粘附的影响,同时给予糖皮质激素受体(GR)阻断剂RU38486观察GR在粘附中的作用。结果发现,TNF能明显增强大鼠PMN的粘附(P<0.01);Dex不能抑制经TNF预处理的PMN的粘附(P>0.05),但有一定的预防作用;经TNF预处理再同时给予Dex和RU38486的PMN粘附同样明显增强(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粘附 糖皮质激素 肿瘤坏死因子
原文传递
糖皮质激素与龋病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丽 杨柳青 +1 位作者 张遵 高雅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7-401,共5页
目的:分析服用糖皮质激素(GC)前后唾液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A(Ig A)和溶菌酶(LZM)、牙齿硬组织平均灰度值(MGVs)及患龋指数,探讨与龋病相关性。方法:收集试验组30例患者服用GC前、服用6个月、12个月后混合唾液,测LDH、Ig A和LZM... 目的:分析服用糖皮质激素(GC)前后唾液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球蛋白A(Ig A)和溶菌酶(LZM)、牙齿硬组织平均灰度值(MGVs)及患龋指数,探讨与龋病相关性。方法:收集试验组30例患者服用GC前、服用6个月、12个月后混合唾液,测LDH、Ig A和LZM以及拍摄全景片测牙齿硬组织MGVs,测龋病指数(CSI)。对照组30例性别、年龄与试验组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不用药,在相应时间进行同样的检测。用SPSS 17.0统计分析数据。结果:试验组用GC后,LZM、Ig A及牙齿硬组织MGVs低于对照组(P<0.05),LDH、龋失补牙数(DMFT)、龋失补牙面数(DMFS)、龋病指数(CSI)升高(P<0.05)。牙齿硬组织MGVs与DMFT、DMFS、CSI显著负相关(P<0.01),LDH与CSI显著正相关(P<0.01);LZM、Ig A与CSI负相关(P<0.05)。对照组各项指标无上述变化。结论:服用GC后DMFT、DMFS、CSI显著上升,牙齿硬组织MGVs显著降低,患龋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龋齿 唾液蛋白 龋病指数(CSI)
下载PDF
内源糖皮质激素对酒精性股骨坏死凋亡细胞p53和Bcl-2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坤亮 《酿酒科技》 2009年第9期55-57,共3页
探讨内源糖皮质激素对酒精性股骨坏死凋亡细胞p53和Bcl-2蛋白的影响。选用9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采用给予灌胃法实验组家兔含乙醇50%的烈性白酒8mL/kg·d,药物干预组等量白酒加氨鲁米特25mg/kg·d,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1~6个... 探讨内源糖皮质激素对酒精性股骨坏死凋亡细胞p53和Bcl-2蛋白的影响。选用9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采用给予灌胃法实验组家兔含乙醇50%的烈性白酒8mL/kg·d,药物干预组等量白酒加氨鲁米特25mg/kg·d,对照组等量生理盐水,1~6个月。原位杂交检测GCR mRNA表达,TUNEL法检测骨细胞凋亡。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干预组股骨头骨细胞分别于2~3个月时GCR mRNA表达开始减弱;对照组为中等表达。实验组2个月时骨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干预组和对照组,但干预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第3、6个月时实验组、干预组、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实验组Bcl-2蛋白表达第2个月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且与骨细胞凋亡数成明显的负相关性;实验组p53蛋白表达阳性数第2、3、6个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骨细胞凋亡数成明显的正相关性。酒精性股骨头缺血坏死骨细胞存在明显的凋亡现象,且受p53蛋白上调和Bcl-2蛋白下调影响,二者共同调节骨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酒精 股骨头 凋亡 P53 BCL-2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与卵巢摘除后对大鼠骨量及骨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佳峻 罗卓荆 +1 位作者 刘建 杨柳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84-89,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GC)对大鼠骨量及骨代谢的影响,以及比较GC诱导骨质疏松模型(GICP模型)与卵巢摘除骨质疏松模型(0VX模型)对大鼠骨量及骨代谢影响的区别。方法 75只4个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五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Sham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糖皮质激素(GC)对大鼠骨量及骨代谢的影响,以及比较GC诱导骨质疏松模型(GICP模型)与卵巢摘除骨质疏松模型(0VX模型)对大鼠骨量及骨代谢影响的区别。方法 75只4个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成五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Sham组,生理盐水灌胃);B组为低剂量GC组(泼尼松龙每天2.5 mg/kg)灌胃;C组为中剂量GC组(泼尼松龙每天5 mg/kg灌胃);D组为高剂量GC组(泼尼松龙每天10 mg/kg灌胃);E组为卵巢切除组(OVX组)。每天1次,GC组连续灌胃12周。分别于灌胃/去势后第4、8、12周从每组中各随机抽出5只SD大鼠,处死。取股骨干骺端进行不脱钙骨制片;利用显微CT扫描大鼠腰1段;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静脉血中TRACP、G-ALP、BGP及尿液中DPD。结果 (1)各实验组4周后骨小梁排列渐稀疏,数目开始减少,小梁明显变细,间距加宽。随着给药时间的延长,改变更加明显;(2)骨密度检测:与对照组相比,GC低剂量组骨流失从给药后第8周开始明显(P<0.05),而GC中剂量和高剂量组骨流失从给药后4周就开始显现(P<0.05)。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各时间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等剂量和高等剂量相比,去势组第4周骨量流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12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骨代谢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 :灌胃及摘除卵巢4周后,C组、D组、E组骨形成标记物(G-ALP、BGP)、骨吸收标记物(TRACP、DPD)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大鼠骨量的流失可随着糖皮质激素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浓度依赖性)。(2)在OVX模型中,骨重建能力上升,而在GIOP模型中,骨重建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骨质疏松 雌激素 显微CT 骨代谢标记物
原文传递
全氟辛烷磺酸盐对大鼠胚胎发育及胎盘IGF-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龚阿芳 李银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6-79,8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PFOS)染毒对大鼠胚胎发育及胎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孕12 d的4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给予不同剂量的PFOS(0,5,1...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全氟辛烷磺酸盐(perfluorooctane sulphonate,PFOS)染毒对大鼠胚胎发育及胎盘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孕12 d的48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给予不同剂量的PFOS(0,5,10,20 mg/kg),连续灌胃7 d,在孕19 d时处死孕鼠,检测孕鼠和胎鼠的体质量、胎鼠肝系数、孕鼠血清PFOS和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水平、胎盘IGF-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PFOS剂量增加,染毒组孕鼠血清PFOS显著蓄积,孕鼠体质量、胎鼠体质量和体长、胎盘质量均逐渐下降,PFOS 20 mg/kg组差异有显著性(P<0. 001);胎鼠肝系数也表现相同趋势,低中高剂量染毒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血液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也随着PFOS给药剂量的增加而增高(P<0. 05); PFOS 10 mg/kg组,孕鼠血清GC水平升高(P<0. 05);胎盘IGF-1表达水平随PFOS剂量升高而降低。结论孕期长期暴露PFOS会导致孕鼠血清PFOS含量蓄积,进而导致胎鼠肝毒性,GC含量升高,胎盘IGF-1表达水平降低,最终影响胎鼠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辛烷磺酸盐 染毒 胎鼠生长 IGF-1 糖皮质激素 大鼠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肺保护作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单文斌 刘凯 +2 位作者 胡继宏 靳利梅 移康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9期220-22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5)、Pub Med(1978-2015.12)、CNKI(1994-2015.12)、Wan Fang(1977-2015.12)数据库,收集所有糖皮质激素在体...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5)、Pub Med(1978-2015.12)、CNKI(1994-2015.12)、Wan Fang(1977-2015.12)数据库,收集所有糖皮质激素在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肺保护作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试验组使用糖皮质激素,对照组使用生理盐水或为空白对照组。由2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然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个RCT,共计70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糖皮质激素可降低治疗组患者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 DO2)[MD=-24.89,95%CI(-39.45,-10.32),P=0.0008],可提高治疗组患者的氧合指数(OI)[MD=10.72,95%CI(0.50,20.94),P=0.04],亚组分析显示糖皮质激素能在气管插管后10min[MD=-8.56,95%CI(-14.52,-2.60),P=0.005]和手术开胸后10min[MD=-11.41,95%CI(-22.56,-0.27),P=0.04]降低治疗组的A-a DO2,在术后12h时提了高治疗组的OI[MD=29.06,95%CI(21.13,36.99),P<0.00001];治疗组患者的呼吸指数(RI)稍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17,95%CI(-0.35,-0.02),P=0.07]。结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中给予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患者的肺损伤,起到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体外循环 心脏手术 随机对照试验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胎儿肾上腺系统在分娩发动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0
作者 王婷 吴晓荣 屈新中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09年第5期582-585,共4页
妊娠晚期胎儿肾上腺系统发育成熟后,胎儿肾上腺大量分泌脱氢表雄酮硫酸脂和皮质醇,在促进自身成熟的同时,引发了胎盘内分泌的一系列变化,如雌激素的生成、胎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等等;同时,胎儿来源的糖皮质激素与分... 妊娠晚期胎儿肾上腺系统发育成熟后,胎儿肾上腺大量分泌脱氢表雄酮硫酸脂和皮质醇,在促进自身成熟的同时,引发了胎盘内分泌的一系列变化,如雌激素的生成、胎盘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等等;同时,胎儿来源的糖皮质激素与分娩发动本身也有着直接的联系;而且胎儿肾上腺成熟后,糖皮质激素分泌的不断增加在分娩发动撤退理论及前列腺素生成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些反应很有可能是诱发分娩的关键因素,因此,胎儿肾上腺系统的发育成熟参与了分娩发动的各个环节,与分娩发动关系密切。研究分娩发动的决定因素对于预测分娩启动的时间,降低孕产妇分娩风险,提高新生儿存活能力有重要意义。该文就胎儿肾上腺系统与分娩发动关系的研究现状作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娩动因 胎儿肾上腺 胎盘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