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land use regression for predicting NO_2 and PM_(10) concentrations in different seasons in Tianjin region,China 被引量:12
1
作者 Li Chen Zhipeng Bai +5 位作者 Shaofei Kong Bin Han Yan You Xiao Ding Shiyong Du Aixia Liu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9期1364-1373,共10页
Land use regression (LUR) model was employed to predict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NO2 and PM10 in the Tianjin region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Four multiple linear regre... Land use regression (LUR) model was employed to predict the spatial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of NO2 and PM10 in the Tianjin region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monitoring data. Four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 equation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ost significant variables for NO2 in heating season (R2 = 0.74), and non-heating season (R2 = 0.61) in the whole study area; and PM10 in heating season (R2 = 0.72), and non-heating season (R2 = 0.49). Maps of spatial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for NO2 and PM10 were obtained based on the MLR equations (resolution is 10 krn). Intercepts of MLR equations were 0.050 (NOz, heating season), 0.035 (NO2, non-heating season), 0.068 (PM10, heating season), and 0.092 (PM10, non-beating season) in the whole study area. In the central area of Tianjin region, the intercepts were 0.042 (NO2, heating season), 0.043 (NO2, non-heating season), 0.087 (PM10, heating season), and 0.096 (PMl0, non-heating season). These intercept values might imply an area's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Predicted result derived from LUR model in the central area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whole study area. Rz values increased 0.09 (heating season) and 0.18 (non-heating season) for NO2, and 0.08 (heating season) and 0.04 (non-heating season) for PMl0. In terms of R2, LUR model performed more effectively in heating season than non-heating season in the study area and gave a better result for NOz compared with PM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regression air pollution TIANJIN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原文传递
Application of land use regression for estimating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outdoor air pollutants in Jinan, China 被引量:8
2
作者 Li CHEN Shi-yong DU +5 位作者 Zhi-peng BAI Shao-fei KONG Yan YOU Bin HAN Dao-wen HAN Zhi-yong LI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857-867,共11页
SO2, NO2, and PM10 are the major outdoor air pollutants in China, and most of the cities in China have regulatory monitoring sites for these three air pollutants.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land use regression (LUR... SO2, NO2, and PM10 are the major outdoor air pollutants in China, and most of the cities in China have regulatory monitoring sites for these three air pollutants. In this study, we developed a land use regression (LUR) model using regulatory monitoring data to predic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ir pollutant concentrations in Jinan, China. Traffic, land use and census data, and meteorological and physical conditions were included as candidate independent variables, and were tabulated for buffers of varying radii. SO2, NO2, and PM10 concentrations were most highly correlated with the area of industrial land within a buffer of 0.5 km (R2=0.34), the distance from an expressway (R2=0.45), and the area of residential land within a buffer of 1.5 km (R2=0.25), respectively. Three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LR) equations were established based on the most significant variables (p<0.05) for SO2, NO2, and PM10, and R2 values obtained were 0.617, 0.640, and 0.600, respectively. An LUR model can be applied to an area with complex terrain. The buffer radii of independent variables for SO2, NO2, and PM10 were chosen to be 0.5, 2, and 1.5 km, respectively based on univariate models. Intercepts of MLR equations can reflect the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in a certain area, but in this study the intercept values seemed to be higher than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s. Most of the cities in China have a network of regulatory monitoring sites. However, the number of sites has been limited by the level of financial support availabl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uld be helpful in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LUR models for monitoring pollutants in Chinese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regression (LUR) Air pollution background concentrati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原文传递
伊犁河谷文化遗址时空分布及地理背景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栾福明 王芳 熊黑钢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1-221,共11页
选取伊犁河谷为研究区,探讨了夏朝以来的1 029处遗址时空分布和地理背景。结果表明:遗址分布的地貌类型依次为"河岸阶地→河流谷地、谷地的丘陵和高阶地→低起伏低山和低丘陵→冲(洪)积平原、河谷平原"。遗址分布范围分别经历... 选取伊犁河谷为研究区,探讨了夏朝以来的1 029处遗址时空分布和地理背景。结果表明:遗址分布的地貌类型依次为"河岸阶地→河流谷地、谷地的丘陵和高阶地→低起伏低山和低丘陵→冲(洪)积平原、河谷平原"。遗址分布范围分别经历了"分散"、"扩大"、"收敛"、"集中"的演变,其空间格局由前3个时期的"东高西低"演变为后3个时期的"西高东低",其分布中心经历了从河流"中上游→下游"的演变。遗址集中分布于第2~8级(601~1 300 m)高程和第1~5级坡度(0~9°),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表现出从高海拔、高坡度向低海拔、低坡度转移的趋势。古遗址数量、规模均以宋元明时期最高,而古墓葬则以春秋-秦时期居首。古墓葬遗址主导文化经历了"安德罗诺沃文化→索墩布拉克文化→乌孙文化"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址 时空分布 地理背景 伊犁河谷
下载PDF
Genic-SSR对中国兰的遗传背景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金凤 李小白 +2 位作者 金亮 马广莹 曾庆韬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3-188,共6页
本研究利用本实验室开发的62个genic-SSR标记分析5个中国兰种的43个品种,其中52个标记呈多态性,其多态性指数(PIC)从0.054到0.824不等,平均为0.415,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这43个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358,范围为0.016-0.600。对这... 本研究利用本实验室开发的62个genic-SSR标记分析5个中国兰种的43个品种,其中52个标记呈多态性,其多态性指数(PIC)从0.054到0.824不等,平均为0.415,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这43个材料之间的遗传距离平均为0.358,范围为0.016-0.600。对这些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来自一个物种的中国兰品种聚类在一起,而春兰分别聚类于几个系统树分支上,具有多起源性。与地理分布信息交叉分析发现:同一物种的品种往往聚类于一个大的系统树分支,但来自于不同地区的品种分别聚类于不同小分支;一些来自临近地域的品种往往聚类在一起,而这些品种有时不属于同一物种。这些结果说明遗传背景和地理环境存在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兰 基因内部SSR 遗传背景 地理背景
下载PDF
福建汀江流域新石器—青铜时期聚落遗址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背景 被引量:3
5
作者 邱俊杰 靳建辉 +2 位作者 任永青 左昕昕 李志忠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1-805,共15页
加强区域文化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文明进程、发展规律及其对于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汀江流域是客家文化的分布集中区之一,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东南海洋文明的交融区,在研究文化的传承、融合和衍替... 加强区域文化与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研究对于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人类文明进程、发展规律及其对于环境变化的响应具有重要意义。汀江流域是客家文化的分布集中区之一,也是中原农耕文化与东南海洋文明的交融区,在研究文化的传承、融合和衍替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整理了汀江流域新石器时期到青铜时期574处聚落遗址信息,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理探测器分析方法,探究了该区域聚落遗址点的分布特征,分析了各自然地理因素对遗址分布密度的影响程度以及与环境演变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汀江流域新石器时期和青铜时期聚落遗址主要分布在200~500 m的高程范围内;新石器时期遗址在坡向分布上以偏北为主,青铜时期以西和西南为主;两个时期遗址在坡度选择上偏好于3°~7°之间的缓坡;在濒河性方面,各时期遗址均具有逐河而居的特征。(2)在地理探测过程中,自然因素不同的分类办法、分类数量以及不同地理因素对遗址分布的决定力q值产生不同的结果。任意两个地理变量的交互作用对遗址分布所产生的q值,都要大于其中某一变量的作用,表明古人类聚落选址是考虑各自然因素的综合决策结果。(3)区域地貌特征是影响流域聚落遗址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多数遗址分布于流域内的河谷地貌区内。在以全新世“大暖期”为基调的气候背景下,区域气候存在冷暖交替变化特征,这与汀江流域以及福建地区新石器时期以来的人类活动、文化演替等具有密切联系。研究初步建立了区域文化发展序列,并为揭示史前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落遗址 客家文化 地理探测器 环境背景 汀江流域
下载PDF
吉布提阿萨勒盐湖形成条件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王磊 张旭 路华 《化工矿产地质》 CAS 2015年第3期157-162,共6页
阿萨勒盐湖的形成严格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控制。受大地构造制约形成的阿萨勒洼地,被相对隔绝的海水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不断的蒸发浓缩,同时外部的盐类物质通过水的运移不断地对盐湖进行补充,经过漫长的形成演化过程,最终... 阿萨勒盐湖的形成严格受到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控制。受大地构造制约形成的阿萨勒洼地,被相对隔绝的海水在干旱-半干旱的气候条件下不断的蒸发浓缩,同时外部的盐类物质通过水的运移不断地对盐湖进行补充,经过漫长的形成演化过程,最终形成了目前世界上含盐度最高的阿萨勒盐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湖形成 地理背景 物源条件 气候因素
下载PDF
1526~1530年我国群聚性灾害的地理特征与气候背景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会娟 李钢 +1 位作者 孔冬艳 汪宇欣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2017年第3期405-413,共9页
近年来从地理学视角的历史灾害研究重点关注空间分布、时间序列及个案复原,相对而言个案复原亟需加强。本文针对1526~1530年间我国重大的旱、蝗、涝等群聚性灾害,以旱灾、蝗灾为主线,复原灾异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其相互关联,探讨其社会影响... 近年来从地理学视角的历史灾害研究重点关注空间分布、时间序列及个案复原,相对而言个案复原亟需加强。本文针对1526~1530年间我国重大的旱、蝗、涝等群聚性灾害,以旱灾、蝗灾为主线,复原灾异的时空演化过程及其相互关联,探讨其社会影响,揭示其气候背景。结果表明:1)三大灾害所波及的县次随着时间都有所波动,差别在于蝗灾呈现单峰倒勺特征与"缓升速降"的演变态势,峰值年份为1529年;旱灾呈现双峰台阶特征,峰值年份为1528年;而涝灾呈现三峰轻微波动特征,无极端峰值年份;2)旱灾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地区,且南北分异明显,南方主要位于长江流域,北方主要位于黄淮海流域,河北、河南受灾最重;蝗灾的发生区域相对集中,核心区域位于华北地区,河南、河北、山东受灾最重;涝灾分布则相对分散,以长江中下游为主;3)就灾异的时空联系而言,饥荒、瘟疫与三大灾害存在一定的空间关联性与时间承继性,蝗灾与旱灾具有极大的空间关联性与时间承继性;4)蝗蝻分布区与蝗灾发生区可以良好指示蝗灾的源地与扩散区,且分布与水系格局有关,蝗虫的迁移方向以北方路径为主,且表现出距离衰减特征,存在北部边界,这可能与同期华北地区盛行风向及蝗虫自身喜干恶湿的特性有关;5)三大灾害群聚性地发生于1525厄尔尼诺年的次年与1531厄尔尼诺年的前年,气候背景冷期内相对温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聚性灾害 蝗灾 地理特征 气候背景
下载PDF
中国境内稗(Echinochloa crus-galli)形态变异及其遗传和地理背景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邹满钰 陆永良 +1 位作者 印丽萍 郭水良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7-235,共9页
采集了浙江、福建、江苏、湖南、湖北、四川、重庆、黑龙江、河南9个省的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P.Beauv.)及其变种的33份种子,分别播种在相同的环境下,获得33个种群,测定了种群的16个形态性状,筛选出重复性好的9条ISSR引物,从3... 采集了浙江、福建、江苏、湖南、湖北、四川、重庆、黑龙江、河南9个省的稗(Echinochloa crus-galli(L.)P.Beauv.)及其变种的33份种子,分别播种在相同的环境下,获得33个种群,测定了种群的16个形态性状,筛选出重复性好的9条ISSR引物,从33个种群中扩增出了109个位点。基于这些形态性状和ISSR位点信息,对33个种群先进行主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模糊均值聚类分析,探讨了它们的形态和遗传变化特点,及其与形态—遗传—地理背景三者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1)33个种群可以鉴别出形态性状相对一致的4组,能够识别出西来稗(E.crus-galli var.zelayensis(Kunth)Farw.)、无芒稗(E.crus-galli var.mitis(Pursh)Peterm.)、细叶旱稗(E.crus-galli var.praticola Ohwi);(2)基于109个位点信息对33个种群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了6组,部分组与形态聚类分组有一定的对应性;(3)33个稗草种群的遗传分化受地理背景因素的影响(r=0.684,n=33,P<0.001);形态变异也有较明显的遗传背景因素(r=0.425,n=33,P<0.02)。在相对一致的稻田生境中,可能存在着形态上的趋同适应,使遗传上分化的组间在形态上又往往有交叉过渡,致使稗原变种(E.crus-galli var.crus-galli)、西来稗、无芒稗、短芒稗(E.crus-galli var.breviseta(D9ll)Podp.)在形态上难以区别;(4)基于遗传和形态数据分析,发现细叶旱稗无论在形态上,还是遗传上,均形成了明显的一组,推测与该种长期适应于干旱生境有关,建议将细叶旱稗提升为种的水平,并将其命名为Echinochloa praticola(Ohwi)Guo S L,Lu Y L,Yin L P&Zou M 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性状 ISSR 地理背景 变异 模糊均值聚类分析
下载PDF
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地学背景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王钰菲 唐本安 《邵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66-70,共5页
针对洞庭湖区日益严重的洪涝灾害和治理效果的不理想,本文试图从地学背景角度对引发湖区洪涝灾害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地学背景启示的基础上,对洞庭湖防洪治洪提出了我们的想法与建议。
关键词 洞庭湖区 洪涝灾害 地学背景分析 地质构造 湖盆萎缩 灾害原因 防洪治洪 湖盆地形特征
下载PDF
地理邻近性与投资回报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璇 李远勤 《财会通讯(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5-128,共4页
本文以2015年3月底前,通过我国创业板IPO退出的572件风险投资机构退出事件为样本,分析了风险投资地理邻近性与投资回报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政府背景对这种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地理邻近性与投资回报之间存在显著的... 本文以2015年3月底前,通过我国创业板IPO退出的572件风险投资机构退出事件为样本,分析了风险投资地理邻近性与投资回报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政府背景对这种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风险投资地理邻近性与投资回报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政府背景对于这种关系具有弱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投资 地理邻近性 政府背景 投资回报
下载PDF
三国创基立业的地理阐释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丽 蒋昭侠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1998年第2期91-96,共6页
地理环境是历史发展的空间,军事活动的“舞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脱离的物质基础。自古以来,人类在地理环境这个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史剧。战争总是在一定地域上进行的,地理环境对于政治、军事力量的抗衡以... 地理环境是历史发展的空间,军事活动的“舞台”,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脱离的物质基础。自古以来,人类在地理环境这个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史剧。战争总是在一定地域上进行的,地理环境对于政治、军事力量的抗衡以及作战规模与方式等有着深刻的影响与制约作用。纵观历史,历代区域政治、军事力量间的抗衡多有一定的地理背景与自然基础。而魏、蜀、吴三国鼎立也概莫能外。剖析魏蜀吴创基立国的地理背景,自然基础以及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蜀吴 地理背景 地缘政治 三国创基立业
下载PDF
印度崛起的影响因素及战略意义
12
作者 赵伟红 杨兴礼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7年第4期48-51,共4页
印度是南亚大国,印度的资源禀赋、地缘优势、人口优势及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特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相结合,构成了21世纪印度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印度崛起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中国和印度应将竞争... 印度是南亚大国,印度的资源禀赋、地缘优势、人口优势及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与特定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相结合,构成了21世纪印度发展成为世界强国的基础。印度崛起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和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中国和印度应将竞争化为互补,探索出一条互补发展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 崛起 地理背景 经济基础 战略意义
下载PDF
白背飞虱重大迁入过程的大气动力背景 被引量:37
13
作者 包云轩 徐希燕 +3 位作者 王建强 王翠花 缪启龙 翟保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4527-4535,共9页
为了揭示白背飞虱迁入的大气动力背景,为其灾变预警奠定气象学基础,根据2003年全国69个植保站提供的白背飞虱虫情资料,在ArcGIS9.0支持下对该年我国白背飞虱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地学分析。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和由PCVSAT系统接... 为了揭示白背飞虱迁入的大气动力背景,为其灾变预警奠定气象学基础,根据2003年全国69个植保站提供的白背飞虱虫情资料,在ArcGIS9.0支持下对该年我国白背飞虱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地学分析。利用MM5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和由PCVSAT系统接收的气象数据对2个典型的白背飞虱南、北迁降落过程的大气背景进行了数值模拟和客观分析,模拟和分析结果表明:(1)850hPa等压面上气压场的配置及其随时空的演变是控制和影响白背飞虱迁入的最重要的大气环流因素。(2)850hPa高度上的偏南气流有利于白背飞虱种群的北迁,925hPa等压面上的偏北气流有利于其南迁,这两个高度上风场的气旋式风向切变区有利于白背飞虱的起飞迁出,反气旋式切变区有利于其迁入降落。(3)降水对白背飞虱的降落有着十分重要的动力胁迫作用,但其在北迁降落过程中的作用明显强于南迁。(4)垂直气流场中强下沉气流可迫使白背飞虱大量降落,表明气流胁迫是风载迁飞性害虫灾变性迁入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大气动力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迁入 GIS MM5 大气动力背景
下载PDF
地理国情监测重点基础工程的探讨 被引量:19
14
作者 桂德竹 林宗坚 张成成 《北京测绘》 2012年第1期24-28,共5页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国情基本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组合关系、空间分布及组合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和连续的监测,并对成因进行分析、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手段和方法的组合。地理国情监测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国情基本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组合关系、空间分布及组合变化趋势进行动态和连续的监测,并对成因进行分析、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手段和方法的组合。地理国情监测是经济社会发展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本文介绍了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技术路线、组织实施方式等,从加快形成全国测绘地理信息的"一个网、一个库和一个平台"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重点基础工程,以促进该项工作的业务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绘科学技术其他学科 地理国情监测 对地观测网 本底库 信息服务平台
下载PDF
2003年我国稻纵卷叶螟发生特征及其灾变大气背景的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包云轩 王永平 +2 位作者 严明良 袁成松 于晓丽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4-189,共6页
2003年我国稻纵卷叶螟的灾变造成了水稻的明显减产。本文以GIS为平台,对2003年我国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大气环流背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03年我国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特重。(2)850 hPa大气环流形势对稻纵卷叶螟的迁飞和降落有重要的... 2003年我国稻纵卷叶螟的灾变造成了水稻的明显减产。本文以GIS为平台,对2003年我国稻纵卷叶螟发生的大气环流背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2003年我国稻纵卷叶螟发生情况特重。(2)850 hPa大气环流形势对稻纵卷叶螟的迁飞和降落有重要的宏观调控作用。(3)850 hPa风场上的盛行偏南风对稻纵卷叶螟北迁有利,925 hPa风场上的盛行偏北风对南迁有利,这两个高度上的风向反气旋式切变对害虫迁入和降落十分有利。(4)迁飞路径上的降水对稻纵卷叶螟的降落有迫降作用,但南迁过程中降水作用明显小于北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纵卷叶螟 GIS 大气背景
下载PDF
以地理图为背景的Excel重心法选址模型 被引量:5
16
作者 郑鸿钧 《物流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27-129,共3页
在计算机上运用插入的方法,将地理图作为物流中心选址模型的背景,使选址问题的求解建立在真实的地理图上,分析了借助计算机Excel程序计算计算能力和重心法选址模型,得到可行的物流中心选址方案的具体流程,并实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地理图背景 重心法 选址模型 EXCEL模型
下载PDF
地理信息共享行为模型及其实证研究
17
作者 余旭 El-Sayed Ewis Omran 何建邦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87-495,共9页
地理信息共享不仅是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对推动科学数据共享具有重要意义。自地理信息共享的概念提出以来,对地理信息共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信息共享技术上,但地理信息共享的实践证明,并非所有地理信息共享的障碍都能通... 地理信息共享不仅是地球系统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对推动科学数据共享具有重要意义。自地理信息共享的概念提出以来,对地理信息共享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地理信息共享技术上,但地理信息共享的实践证明,并非所有地理信息共享的障碍都能通过技术方法来解决,因此需要从非技术视角对地理信息共享进行研究。本文从新的视角,即行为的视角对地理信息共享进行了研究。本文介绍了地理信息共享行为模型,在对我国同地理信息共享有关的主要部门的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证研究,定量地分析了影响我国地理信息共享的非技术因素。结合Omran在埃及和荷兰的实证研究结果,分析了文化差异对地理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检验和修正了地理信息共享行为模型,并以此为基础,为我国的地理信息共享环境建设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表明,地理信息共享行为模型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共享 共享行为 文化背景 激励因素
原文传递
生态旅游及其规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5
18
作者 刘家明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27-331,共5页
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日益为旅游决策者、研究者及规划人员所重视.本文从生态旅游的定义分析入手,对目前国内外就其内涵、特征、功能分区及规划模式和管理的研究现状作出了评价.在此基础上,... 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形式日益为旅游决策者、研究者及规划人员所重视.本文从生态旅游的定义分析入手,对目前国内外就其内涵、特征、功能分区及规划模式和管理的研究现状作出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生态旅游的可操作性定义与实施措施,并强调文脉(地理背景)特征及产品形象策划对生态旅游规划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持续发展 功能分区模式 旅游规划
下载PDF
地理环境与戏曲的扩散——对菏泽地方戏的音乐地理学探讨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砚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2年第4期46-53,共8页
菏泽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地区,与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接壤。在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藏着种类繁多的民间音乐品种,这种密集的音乐品种的分布就全国范围来说是具有相当特殊性的。文章以菏泽地方戏(外省市剧种不在论述范围内)为研究对象... 菏泽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地区,与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接壤。在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蕴藏着种类繁多的民间音乐品种,这种密集的音乐品种的分布就全国范围来说是具有相当特殊性的。文章以菏泽地方戏(外省市剧种不在论述范围内)为研究对象,以音—地—人为理论基础,从音乐地理学的视角,借用文化地理学的理论方法,就菏泽地方戏曲的扩散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做一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环境 戏曲扩散 菏泽地方戏 音乐地理学
下载PDF
交通地理信息空间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京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3-357,共5页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 T)技术与方法,针对交通网自身及其地理背景要素,结合实验(应用MapInfo平台和成都市区域的相关数据、信息),重点对交通网的主要空间(图形)特征分析、交通网地理背景信息分析以及分析技术(方...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和交通地理信息系统(GIS T)技术与方法,针对交通网自身及其地理背景要素,结合实验(应用MapInfo平台和成都市区域的相关数据、信息),重点对交通网的主要空间(图形)特征分析、交通网地理背景信息分析以及分析技术(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和实验证明:与传统方法相比,基于GIS的交通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与方法具有及时、高效、准确和集成等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网 地理背景 地理信息系统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空间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