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体化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优势 被引量:18
1
作者 俞颖豪 赵继军 +3 位作者 刘冬铖 周子红 吴沼锋 冯德宏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7期4310-4316,共7页
背景: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对于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疗效明确,但目前关于力线矫正点的选择仍以Fujisawa点作为参考,个体化力线矫形是否能获得更优越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个体化下肢力线矫形治疗... 背景: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对于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疗效明确,但目前关于力线矫正点的选择仍以Fujisawa点作为参考,个体化力线矫形是否能获得更优越的临床疗效?目的:探讨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中个体化下肢力线矫形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短期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5月无锡市人民医院骨科因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行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的46例患者。根据X射线片、MRI综合评估患膝并划分退变等级(Ⅰ-Ⅲ级),其中Ⅰ,Ⅱ级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组及对照组,每组16例;14例Ⅲ级患者作为Fujisawa组。个体化组轻度退变Ⅰ级矫正下肢力线至胫骨平台50%点,中度退变Ⅱ级矫正至胫骨平台外侧55%点;对照组、Fujisawa组均矫正力线至62.5%点。测量评估术后下肢力线,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股胫角、胫骨近端内侧角;随访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患膝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比较患者术后综合满意度的自评分。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2)3组下肢力线矫形结果满意,术后膝关节活动度、胫骨近端内侧角较术前明显增加,股胫角明显减少(P<0.05);(3)随着随访时间延长,3组患者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显著增加,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显著减少,组内不同时点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个体化组术后3,6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高于对照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个体化组及对照组术后12个月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4)所有患者对手术矫形效果满意,个体化组术后综合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表明,个体化开放楔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内侧间室 骨关节炎 膝内翻 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 个体化 下肢力线 矫形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伟 曹光磊 +2 位作者 张志强 朱先龙 陶杰 《中国医药》 2019年第7期1066-1069,共4页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内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HTO治疗膝内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38例(47膝)患者的病历资料,病例来源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例(26膝),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1...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HTO)治疗膝内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HTO治疗膝内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的38例(47膝)患者的病历资料,病例来源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例(26膝),北京市怀柔区中医医院18例(21膝)。术后配合中药治疗及规范功能锻炼。随访至术后6个月时通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X线片测量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和股胫角,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未出现切口感染、皮缘坏死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术后6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显示截骨处均骨性愈合,VAS评分、MPTA、股胫角、WOMAC评分均较术前均明显改善[(2. 4±0. 7)分比(7. 2±0. 9)分、(90. 9±0. 9)°比(82. 2±3. 7)°、(170. 5±2. 0)°比(188. 5±8. 6)°、(49±10)分比(107±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 HTO治疗膝内翻内侧间室骨关节炎能够减轻疼痛、改善畸形,临床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内翻 内侧间室 骨关节炎
下载PDF
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并膝内翻体会 被引量:13
3
作者 梁慧 王小铁 靳江涛 《实用骨科杂志》 2011年第8期704-706,共3页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对35例50膝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并膝内翻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前后拍摄患侧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测量内翻角、FTA角、内外侧关节间... 目的探讨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并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 2007年8月至2010年8月采用胫骨高位截骨术对35例50膝的膝关节骨关节炎并膝内翻患者进行治疗。手术前后拍摄患侧下肢负重位全长X线片,测量内翻角、FTA角、内外侧关节间隙距离及关节活动度,同时对患者进行HSS评分对比。结果对34例患者平均随访23.7个月。术后X线片示膝关节内侧间隙明显增宽,膝关节内翻畸形基本纠正,膝关节疼痛症状明显缓解,优良率为91.2%。结论胫骨高位截骨术对膝关节骨关节炎并膝内翻畸形患者有明显的疗效,早、中期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 膝关节 骨关节炎 膝内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清理结合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内侧骨关节炎 被引量:9
4
作者 袁荣霞 胡勇 +2 位作者 李强 张挥武 梁翼 《四川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342-343,共2页
目的探讨膝内翻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自2003~2007年对17例有膝内翻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胫骨高位开放式截骨(前内侧入口)Puddn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5年(平均4.7年),患者骨性... 目的探讨膝内翻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手术治疗。方法自2003~2007年对17例有膝内翻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关节镜下清理术,胫骨高位开放式截骨(前内侧入口)Puddn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5年(平均4.7年),患者骨性关节炎症状改善,矫正角度无丢失,按日本整形外科膝关节评分术前术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4,P<0.01)。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结合胫骨高位截骨Puddn钢板内固定是治疗膝内侧单间室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膝内翻 关节镜清理 胫骨高位截骨术
下载PDF
胫骨截骨联合关节镜治疗内侧室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8
5
作者 韩昶晓 田向东 +8 位作者 王剑 朱光宇 谭冶彤 雷鸣 马晟 胡元一 李述文 陈汉东 黄叶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1949-1954,共6页
[目的]比较胫骨截骨术联合关节镜治疗与单纯关节镜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2018年10月手术治疗的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133例;其中,65例采用关节镜清理联合胫骨截骨,68例采用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比... [目的]比较胫骨截骨术联合关节镜治疗与单纯关节镜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8月~2018年10月手术治疗的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患者133例;其中,65例采用关节镜清理联合胫骨截骨,68例采用单纯关节镜清理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镜下所见内侧间室Outerbridge分级和镜下操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时间推移,两组患者VAS评分和WOMAC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而HSS评分显著增加(P<0.05)。术后3个月和12个月时,联合组的上述评分均显著优于关节镜组(P<0.05)。影像方面,联合组术后12个月WBL和FTA均较术前显著改善,而关节镜组的WBL和FTA无变化(P>0.05);术后12个月,联合组WBL、FTA显著优于关节镜组(P<0.05)。[结论]胫骨截骨术联合关节镜清理治疗内侧室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关节镜清理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 关节镜清理术 胫骨高位截骨 膝内翻
原文传递
膝内翻对骨盆─腰椎矢状位序列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周恩昌 唐萍 +2 位作者 殷浩 朱传英 刘士明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年第12期1233-1236,共4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膝内翻对骨盆-腰椎矢状位序列的影响。方法利用逆向建模技术,将包含正常成人志愿者脊柱至双足的三维CT数据,导入Mimics 10.0、Geomagic 2012软件中对相关组织进行重建,然后在Hypermesh 13.0软件中进行网... 目的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法,研究膝内翻对骨盆-腰椎矢状位序列的影响。方法利用逆向建模技术,将包含正常成人志愿者脊柱至双足的三维CT数据,导入Mimics 10.0、Geomagic 2012软件中对相关组织进行重建,然后在Hypermesh 13.0软件中进行网格划分,赋予材料属性,在Abaqus 6.14中添加的重力载荷,并在胫骨近端添加向外的位移量,使膝关节产生内翻变形。结果无论双下肢膝关节在中立位还是在内翻位,L4、5、L5S1的应力大于其他节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立位相比,膝内翻会导致髋关节接触面积(CAH)减少。CAH减小与骶骨倾斜角(SS)之间存在明显负相关(r=-0.803),SS角增大会导致腰椎前凸角(LL)同步增加。结论本研究显示膝内翻会引起骨盆绕股骨头前倾,骨盆应力通过L5椎体分散到其他腰椎节段,造成腰椎生理前凸增加。同时,由于腰椎后侧肌群的代偿性张力增大,会进一步加重腰椎前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 骨盆 腰椎 矢状位 有限元分析
原文传递
3D打印导板8字骨骺阻滞钢板矫正儿童下肢畸形 被引量:4
7
作者 郑朋飞 庞浩田 +3 位作者 王亦维 范民杰 楼跃 唐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70-1075,共6页
[目的]评价3D打印导板辅助8字骨骺阻滞钢板矫正儿童下肢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共37例双侧膝外翻或膝内翻患儿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例采用3DP导板引导下钢板置入,17例采用传统徒手技术置入钢板。比较... [目的]评价3D打印导板辅助8字骨骺阻滞钢板矫正儿童下肢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2月共37例双侧膝外翻或膝内翻患儿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20例采用3DP导板引导下钢板置入,17例采用传统徒手技术置入钢板。比较两组患儿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导板组手术时间、钢板置入时间和透视次数均显著优于徒手组(P<0.05)。所有患儿均获随访12月以上,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儿双下肢平均长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双侧膝关节平均ROM无明显改变(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双下肢平均长度和双侧膝关节平均ROM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末次随访时,两组患儿FTA、mMPTA、mLDFA均显著改善(P<0.05),双侧下肢长度差稍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时间点,两组间上述影像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设计的3DP个体化导板减少了儿童下肢畸形8字钢板骨骺阻滞术手术时间和术中X射线暴露次数,可辅助8字钢板精准置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外翻 膝内翻 3D打印导板 骨骺阻滞 导向生长
原文传递
膝关节内、外翻角度对踝关节扭伤类型及次数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涛 罗文 +6 位作者 郭英 夏煜博 周晓寒 田苗 刘安昆 杨景帆 刘维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3年第12期1258-1261,共4页
目的 分析膝关节内、外翻角度对踝关节扭伤类型及次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22-05于昆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742例单纯踝关节扭伤患者。查阅相关病案资料获得踝关节扭伤具体诊断、扭伤次数和股胫角等数据,根据股胫角参数定... 目的 分析膝关节内、外翻角度对踝关节扭伤类型及次数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22-05于昆明市中医医院就诊的742例单纯踝关节扭伤患者。查阅相关病案资料获得踝关节扭伤具体诊断、扭伤次数和股胫角等数据,根据股胫角参数定义将患者分为膝内翻组、膝外翻组、正常股胫角组,比较各组外踝损伤、内踝损伤和内外踝合并损伤情况、踝关节扭伤次数、各组发生外踝损伤的类型差异和外踝扭伤次数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根据膝关节正位片测量的股胫角分为膝内翻组(n=103)、膝外翻组(n=245)、正常股胫角组(n=394),3组外踝损伤、内踝损伤、内外踝合并损伤例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内翻组的外踝损伤比例较膝外翻组高。3组踝关节扭伤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内翻组2次及≥3次踝关节扭伤比例较膝外翻组高。3组外踝损伤各亚型比例、外踝损伤扭伤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内翻组发生2次及≥3次外踝扭伤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股胫角组。结论 膝关节股胫角水平可显著影响踝关节损伤类型,膝内翻畸形患者更容易出现以距腓前韧带损伤为主的外踝甚至反复外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扭伤 膝内翻 膝外翻
原文传递
3D打印个体化截骨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精准性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利勇 万春飞 +5 位作者 张军 范立洪 田涛 傅强 马勇 笪巍伟 《中国临床医学》 2021年第4期646-651,共6页
目的:观察3D打印个体化截骨导板(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的精准性。方法: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采用3D打印PSI辅助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15例... 目的:观察3D打印个体化截骨导板(patient-specific instrumentation,PSI)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内翻型膝骨关节炎的精准性。方法:2018年5月至2020年12月采用3D打印PSI辅助内侧开放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15例膝内翻畸形合并骨性关节炎患者,通过术前CT三维重建模拟规划截骨手术时的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l angle,MPTA)、下肢负重线比率(weight bearing line,WBL)落点、撑开高度、胫骨后倾角(posterior tibial slope,PTS)、关节线交角(joint line convergence angle,JLCA),并与截骨术后实际测量值进行比较。结果:术前规划与术后测量的MPTA、WBL落点、撑开高度、PTS及JLCA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一致性良好。所有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并发症。结论:3D打印PSI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能够增加下肢力线矫正的精准性,降低PTS、JLCA等变化的风险,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膝内翻 胫骨高位截骨术 3D打印 截骨导板
下载PDF
改良llizarov微创胫骨近端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合并膝内翻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曾令源 廖海浪 +2 位作者 杨福成 梁明 曾进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174-1178,共5页
目的探究改良llizarov微创胫骨近端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合并膝内翻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KOA合并膝内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 目的探究改良llizarov微创胫骨近端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合并膝内翻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来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48例KOA合并膝内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24例。观察组给予改良llizarov微创胫骨近端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腓骨近端截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股胫角及机械轴偏移距离,评估疼痛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膝关节功能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改善程度,对比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8.29±7.74)min,明显长于对照组[(37.58±3.63)min],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为(23.82±5.14)mL、(2.52±0.23)万元,明显多于对照组[(9.22±2.23)mL、(1.50±0.16)万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股胫角及机械轴偏移距离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股胫角及机械轴偏移距离分别为(154.42±4.04)°、(0.95±0.15)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172.16±5.46)°、(9.54±0.36)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VAS评分、HSS评分分别为(2.01±0.35)、(84.29±5.73)分,较对照组[(3.48±0.52)、(71.38±4.46)分]改善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优良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llizarov微创胫骨近端截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应用于KOA合并膝内翻患者,尽管手术用时长、出血量多、住院费用高,但在矫正膝内翻畸形、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方面效果显著,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内翻 改良llizarov 微创截骨 钢板内固定 膝关节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 被引量:1
11
作者 肖丰伟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年第13期39-41,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51例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联合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并对比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 目的探讨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医院收治的51例膝内翻骨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行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联合治疗。观察本组患者的手术结果,并对比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胫骨近端外侧解剖角(anatomical lateral patella tendon angle,aLPTA)与股骨胫骨角(femorotibial angle,FTA)的变化。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切口Ⅰ期愈合,未见术中感染、骨折、腓总神经损伤、筋膜间室综合征等并发症。本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HSS评分高于术前(P<0.01),VAS评分、aLPTA与FTA结果低于术前(P<0.01)。结论关节镜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内翻骨关节炎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胫骨高位截骨 膝内翻 膝骨关节炎 膝关节功能 疼痛
下载PDF
计算机导航模板在儿童膝内外翻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永波 劳永锵 +2 位作者 史瑞超 周天宝 史强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1期134-135,138,共3页
目的:观察计算机导航模板在膝内外翻畸形矫正中的初步应用。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例膝内外翻畸形患儿进行膝关节连续螺旋CT扫描,将原始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15.0软件,三维重建膝关节模型,以.stl格式保存,导入Imagewar... 目的:观察计算机导航模板在膝内外翻畸形矫正中的初步应用。方法:对2013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12例膝内外翻畸形患儿进行膝关节连续螺旋CT扫描,将原始Dicom格式数据导入Mimics15.0软件,三维重建膝关节模型,以.stl格式保存,导入Imageware10.0软件,根据畸形情况设计最佳钢板放置位置。提取股骨的表面解剖学形态,建立与股骨远端矫正范围解剖学形态一致的模板,将模板通过激光快速成形技术生产出实物模板,手术时将建立的矫正导航模板与股骨远端矫正部相吻合,沿矫正导航模板进行矫正后8字钢板固定。术后根据X线片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儿所有8字钢板均准确植入,无一例骨骺损伤,患儿创口无感染及深部血管神经损伤,伤口愈合良好。随访12~24个月,12例患儿中有11例畸形完全矫正,有1例残留有股骨弓形畸形(术前有佝偻病),全部病例未出现螺钉断裂、双下肢不等长、骨骺早闭等并发症。结论:采用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设计的矫正导航模板可以为儿童膝内外翻畸形矫正术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 膝内翻 膝外翻 骨骺阻滞术
下载PDF
关节镜联合TCVO术治疗KOA合并膝内翻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武政 王磊 常宝生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524-528,共5页
目的 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合并膝内翻患者应用关节镜联合胫骨髁外翻截骨术(TCVO)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KOA合并膝内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 目的 研究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合并膝内翻患者应用关节镜联合胫骨髁外翻截骨术(TCVO)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关节外科2018年6月至2020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KOA合并膝内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TCVO术,研究组患者给予关节镜联合TCVO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肿胀消除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前后膝关节站立负重前后位胫股关节间隙(JS)角、下肢前后位股骨胫骨(FT)角、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与Lysholm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3.62±0.43)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26±0.57)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肿胀消除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JS角、FT角、VAS评分和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16±0.1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8±0.0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的JS角、FT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患者的Lysholm评分为(93.46±5.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23±4.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33%,略低于对照组的8.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联合TCVO术治疗KOA合并膝内翻能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膝内翻 关节镜 胫骨髁外翻截骨术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开放楔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玉武 方加虎 +3 位作者 朱文峰 洪瑞龙 陈鹏 柴盛德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8期1014-1018,共5页
目的:探讨开放楔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AM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MOA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1例单纯行关节镜下清理术(关节镜组),53例在关节镜检查与清理基础上行OWHTO治疗(OWHTO组),比较两组手术前... 目的:探讨开放楔胫骨高位截骨术(OWHTO)治疗膝关节前内侧骨关节炎(AM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AMOA患者9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1例单纯行关节镜下清理术(关节镜组),53例在关节镜检查与清理基础上行OWHTO治疗(OWHTO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放射学参数、膝前痛症状、膝关节功能与髌股关节OA病程进展情况。结果:OWHTO组术后6个月优良率高于关节镜组(P<0.05);OWHTO组术后股胫角、CD指数比术前减小,且小于关节镜组(均P<0.05);OWHTO组胫骨内侧近端角、负重位力线、髌骨外倾角比术前增大,且大于关节镜组(均P<0.05);两组术后6个月膝前痛发生率低于术前,术后3、6个月VAS评分低于术前(均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HSS评分高于术前(均P<0.05),且OWHTO组高于关节镜组(均P<0.05);两组手术后髌股关节K-L分级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WHTO手术可导致髌骨位置降低及外倾,但未增加膝前痛症状,其对膝关节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关节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膝内翻 髌股关节 开放楔胫骨高位截骨术 疼痛 关节功能
下载PDF
屈曲型膝内翻患者初次全膝置换术中内侧挛缩组织松解的程序化处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红星 成小辉 袁祥生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04-109,共6页
目的总结评估程序化松解处理内侧挛缩组织在屈曲型膝内翻患者初次全膝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82膝)屈曲型膝内翻患者,其中男21例(26膝),女47例(56膝),年龄61~78岁,均采用全膝关节置换... 目的总结评估程序化松解处理内侧挛缩组织在屈曲型膝内翻患者初次全膝置换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68例(82膝)屈曲型膝内翻患者,其中男21例(26膝),女47例(56膝),年龄61~78岁,均采用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所有患者均由同一医生主刀完成,术中程序化处理内侧挛缩组织。记录术前和末次随访的膝关节功能评分(knee society score,HSS)、疼痛目测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和膝关节内翻角。观察X线片表现,评估膝关节假体位置。结果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年以上。68例患者未出现感染、松动和假体周围骨折等并发症。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的KSS、VAS、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和膝关节内翻角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X线片显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在初次全膝关节置换治疗屈曲型膝内翻患者中,程序化处理内侧挛缩组织可达到创伤适度、有效平衡、并发症少和重建理想的膝关节功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膝内翻 全膝关节置换术 软组织平衡 膝关节功能重建
下载PDF
数字化虚拟技术在膝内翻胫骨截骨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穗源 吴文欣 +1 位作者 周天宝 张朝跃 《中国数字医学》 2020年第4期103-104,110,共3页
目的:探讨并评价数字化虚拟技术在膝内翻胫骨截骨术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对收治的8例膝内翻胫骨畸形患者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利用整个胫骨CT平扫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化虚拟设计三维建模,并设计术前截骨角... 目的:探讨并评价数字化虚拟技术在膝内翻胫骨截骨术中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对收治的8例膝内翻胫骨畸形患者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利用整个胫骨CT平扫数据在计算机上进行数字化虚拟设计三维建模,并设计术前截骨角度及制定手术方案,手术规划和模拟手术,指导胫骨畸形截骨矫正手术治疗。结果:在手术过程中见到的畸形情况与虚拟三维重建图像及数字化虚拟胫骨模型一致,术前的模拟手术减少了手术的操作时间,达到更佳的手术效果。结论:数字化虚拟计算机技术可以从各个方向反映患者下肢畸形的三维结构,可以模拟截骨矫正手术过程,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并发症少,提高了手术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内翻 数字化 三维重建
下载PDF
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性膝骨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家驹 李浩 +3 位作者 王浩浩 李亚坤 席刚 张民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2年第9期18-24,共7页
目的:系统评价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 目的:系统评价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维普(VIP)、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等数据库,搜集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性膝骨关节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或队列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1年3月。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1和Review Manager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疗效指标包括治疗前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评分)、股骨胫骨角(FTA)、下肢负重线比率(WBL)、胫骨近端内侧角(MPTA)和胫骨后倾角(PTS),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结果:初次检索获得文献1549篇,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最终纳入13篇文献333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8篇文献报道了治疗前后HSS评分,治疗前HSS评分为61.32分(95%CI=[54.97,67.66],P < 0.001,I^(2)=99.0%),治疗后HSS评分为87.10分(95%CI=[84.46,89.73],P < 0.001,I^(2)=96.4%)。6篇文献报道了治疗前后FTA,治疗前FTA为177.52°(95%CI=[170.62,184.43],P < 0.001,I^(2)=99.4%),治疗后FTA为174.06°(95%CI=[170.12,178.00],P < 0.001,I^(2)=99.6%)。5篇文献报道了治疗前后WBL,治疗前WBL为14.39%(95%CI=[8.19,20.59],P < 0.001,I^(2)=81.6%),治疗后WBL为61.47%(95%CI=[59.92,63.03],P < 0.001,I^(2)=91.3%)。7篇文献报道了治疗前后MPTA,治疗前MPTA为81.62°(95%CI=[80.70,82.53],P < 0.001,I^(2)=86.3%),治疗后MPTA为89.80°(95%CI=[88.56,91.05],P < 0.001,I^(2)=97.6%)。7篇文献报道了治疗前后PTS,治疗前PTS为9.01°(95%CI=[7.90,10.12],P < 0.001,I^(2)=93.1%),治疗后PTS为8.64°(95%CI=[7.71,9.57],P < 0.001,I^(2)=98.1%)。结论: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性膝骨关节炎疗效肯定,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矫正力线效果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3D打印 胫骨高位截骨术 膝内翻 META分析
下载PDF
蒙古族康养护膝中的包容性设计研究
18
作者 贺榆茂 阿伦娜 李少博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423-430,共8页
目的探究能包容更广泛蒙古族老年用户膝关节膝内翻问题的康养护膝创新设计方案。方法首先,提出包容性设计与蒙古族康养护膝创新设计方案;其次,采用“反向设计排除方法”将蒙古族老年用户膝关节运动能力损失数据与创新设计方案进行匹配;... 目的探究能包容更广泛蒙古族老年用户膝关节膝内翻问题的康养护膝创新设计方案。方法首先,提出包容性设计与蒙古族康养护膝创新设计方案;其次,采用“反向设计排除方法”将蒙古族老年用户膝关节运动能力损失数据与创新设计方案进行匹配;再次,分析蒙古族康养护膝创新设计方案排斥用户的各个方面并进行量化和反向设计排除评估;最后,进行包容性优点评价和最终方案迭代。结论蒙古族康养护膝创新设计方案中的包容性优点改善了更广泛蒙古族老年用户的膝关节膝内翻问题,同时也为更广泛北方游牧民族老年用户康养护膝包容性设计研究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族康养护膝 创新设计方案 反向设计排除方法 蒙古族老年用户 膝关节膝内翻
下载PDF
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内翻畸形愈合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林文韬 肖莉莉 +1 位作者 张怡元 王武炼 《创伤与急诊电子杂志》 2020年第1期7-11,共5页
目的观察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MOWHT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内翻畸形愈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接受MOWHTO治疗的20例胫骨平台... 目的观察内侧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medial open wedge high tibial osteotomy,MOWHTO)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内翻畸形愈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骨科接受MOWHTO治疗的20例胫骨平台骨折内翻畸形愈合患者进行疗效观察,评价该术式对患者膝关节疼痛改善、功能恢复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患者22膝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8±8)个月。相较术前股胫角(femorotibial angle,FTA)(185.80±5.3)°,术后FTA为(173.40±1.98)°,矫正角度为(11.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968,P<0.05)。术后胫骨后倾角为(2.95±2.05)°,比术前(6.10±2.30)°减小(2.90±2.40)°(t=6.945,P<0.05),术后髌骨高度无明显改变。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由术前(2.60±1.60)分降低至术后(1.20±0.60)分(t=6.834,P<0.05)。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American knee society score,KSS)临床评分由术前的(60.94±5.78)分增加至术后的(80.50±5.63)分(t=-12.29,P<0.05),KSS功能评分由术前的(61.82±12.32)分增加至术后(81.68±6.76)分(t=-11.543.945,P<0.05),所有病例膝内翻畸形均得到矫正,术后截骨均愈合,2膝术后出现延迟愈合,3例患者发生皮下血肿,无伤口感染、腓总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MOWHTO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内翻畸形愈合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高位截骨术 胫骨平台骨折 胫骨内翻 骨关节炎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并内翻畸形的外科治疗—介绍一种新手术方法
20
作者 张光铂 曹永廉 李子荣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89年第4期202-207,共6页
自1986年5月~1988年7月,作者采用改良的 Koshino 手术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并内翻畸形21例(22个膝)。本文介绍了其手术方法、手术指征及术后处理。作者认为:该手术方法设计合理、矫形确切、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供治疗膝关节... 自1986年5月~1988年7月,作者采用改良的 Koshino 手术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并内翻畸形21例(22个膝)。本文介绍了其手术方法、手术指征及术后处理。作者认为:该手术方法设计合理、矫形确切、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可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并内翻畸形时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病 膝内翻畸形 胫骨高位截骨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