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相反应体系的微界面强化简述 被引量:29
1
作者 张志炳 田洪舟 +1 位作者 张锋 周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4-49,共6页
加氢、氧化等气液慢反应过程广泛存在于现代过程工业之中,这些反应过程一般受传质速率控制。因此,对这类多相反应体系的传质强化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但总体而言,除外场和微通道(微流控)强化等一类强化反应器外,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界... 加氢、氧化等气液慢反应过程广泛存在于现代过程工业之中,这些反应过程一般受传质速率控制。因此,对这类多相反应体系的传质强化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但总体而言,除外场和微通道(微流控)强化等一类强化反应器外,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界面尺度为毫-厘米级的传统反应器的搅拌与混合方式、气泡分布状态、流体流型、构效关系等方面,而鲜有将研究视角投放到传统以米为直径计量单位的反应器平台上如何构建尺度为微米级的界面体系及其特殊效应方面。探讨了多相反应体系的微界面反应强化理念,并简述了微界面的涵义、微界面反应强化与构效调控方法、微界面反应器的结构与形成原理、微界面体系的微颗粒测试与相界面表征技术、微界面反应强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以与本领域同行共同研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界面 多相反应 气液反应器 微尺度 反应强化 构效调控
下载PDF
Gas-Liquid Microreaction Technology: Recent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Challenges 被引量:18
2
作者 陈光文 乐军 袁权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63-669,共7页
Gas-liquid microreaction technology has shown great potential in a variety of industrial relevant mass transfer operations and reaction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is technology with emphasi... Gas-liquid microreaction technology has shown great potential in a variety of industrial relevant mass transfer operations and reactions.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current research status of this technology with emphasis on reactor design, hydrodynamics and mass transfer phenomena as well as reaction applications. The future challenges of this important technology are also summar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CHANNEL MICROREACTOR two-phase flow flow pattem gas-liquid reaction
下载PDF
NO与Co(NH_3)_6^(2+)气液反应动力学 被引量:12
3
作者 龙湘犁 肖文德 袁渭康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1264-1268,共5页
用Co(NH3 ) 2 + 6的氨水溶液可同时实现NO的氧化和吸收过程 .NO与Co(NH3 ) 2 + 6气液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 ,NO与Co(NH3 ) 2 + 6的反应为瞬间反应 ,当Co(NH3 ) 2 + 6浓度低于 2 0mmol·L-1时过程为双膜控制 ,当Co(NH3 ) 2 + 6浓度大于... 用Co(NH3 ) 2 + 6的氨水溶液可同时实现NO的氧化和吸收过程 .NO与Co(NH3 ) 2 + 6气液反应动力学研究表明 ,NO与Co(NH3 ) 2 + 6的反应为瞬间反应 ,当Co(NH3 ) 2 + 6浓度低于 2 0mmol·L-1时过程为双膜控制 ,当Co(NH3 ) 2 + 6浓度大于 2 0mmol·L-1时过程逐渐变为气膜控制 .NO的吸收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气相中氧的存在有利于NO的吸收 ,但当氧的含量高于 5 2 %后再继续增加氧的含量NO吸收速率提高不大 .经研究建立了有氧时NO与Co(NH3 )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吸收 气液反应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微反应器研究与应用新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黑瑟尔.沃尔克 勒韦.霍尔格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9-16,18,共9页
近5年许多研究和开发活动集中于进行小尺度反应这一未开发领域。着重分析了基于微反应器的生产装置设想的可行性以及它是否是一个理智的选择。侧重介绍了微反应器在热交换、光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气相/液相反应以及不同种类气相反应... 近5年许多研究和开发活动集中于进行小尺度反应这一未开发领域。着重分析了基于微反应器的生产装置设想的可行性以及它是否是一个理智的选择。侧重介绍了微反应器在热交换、光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气相/液相反应以及不同种类气相反应等方面的应用实例。指出应采取冷静乐观的态度对待微反应器和微化学工程,它不仅需要现代的加工方法,还特别需要大量的适用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工程 微反应器 微制造技术 热交换 气相/液相反应 气相反应 微结构 微通道
下载PDF
高气液比喷射反应器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袁少明 周庚生 +2 位作者 牛金平 韩向丽 张高勇 《轻工机械》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39,共5页
以 Na OH和 CO2 冷模体系系统研究了高气液比、高喉管气速、高传质速率气液类喷射反应器的反应性能 ,考察了五种不同规格文丘里喷嘴的阻力特性和反应性能 ,研究了不同高径比反应釜体对喷嘴阻力及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并利用优选的文丘里... 以 Na OH和 CO2 冷模体系系统研究了高气液比、高喉管气速、高传质速率气液类喷射反应器的反应性能 ,考察了五种不同规格文丘里喷嘴的阻力特性和反应性能 ,研究了不同高径比反应釜体对喷嘴阻力及反应器性能的影响。并利用优选的文丘里喷嘴和自制的喷射反应器首次对脂肪酸甲酯进行了喷射磺化 ,初步试验取得较好的效果 ,甲酯最高转化率为 95 % ,SO3转化率则达 99% ,可与膜式反应器相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射反应器 反应性能 文丘里喷嘴 阻力特性 喷射磺化 化工
下载PDF
NO与乙二胺合钴离子气液反应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龙湘犁 肖文德 袁渭康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1-24,共4页
用乙二胺合钴水溶液实现NO的液相催化氧化,乙二胺合钴离子作氧化催化剂,废气中残存的氧气作氧化剂,使NO的氧化和吸收同时进行。采用搅拌反应器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时,对NO与乙二胺合钴离子气液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乙二胺合钴浓... 用乙二胺合钴水溶液实现NO的液相催化氧化,乙二胺合钴离子作氧化催化剂,废气中残存的氧气作氧化剂,使NO的氧化和吸收同时进行。采用搅拌反应器分别在有氧和无氧时,对NO与乙二胺合钴离子气液反应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乙二胺合钴浓度大于0.02mol/L时,过程为气膜控制。氧的存在有利于NO的吸收,其分压越大,越有利于NO的氧化和脱除。气体中有氧存在时,最佳NO脱除温度为50℃,并推得吸收反应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吸收 气液反应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微纳介尺度气液反应过程强化 被引量:9
7
作者 初广文 廖洪钢 +5 位作者 王丹 李晖 李洒 姜红 金万勤 陈建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435-3444,共10页
阐述了微纳介尺度气液反应过程强化的研究背景,分析了该领域面临的微纳介区域中介质分散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思路。以超重力反应器、膜反应器为例,介绍了我国在气液反应过程强化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潜在的工业应用,并提出了未来的... 阐述了微纳介尺度气液反应过程强化的研究背景,分析了该领域面临的微纳介区域中介质分散机制的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思路。以超重力反应器、膜反应器为例,介绍了我国在气液反应过程强化方面的基础研究以及潜在的工业应用,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介尺度 气液反应 过程强化 超重力
下载PDF
六氨合钴溶液治理NO废气污染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龙湘犁 辛志玲 +2 位作者 王洪兴 肖文德 袁渭康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3,共4页
将可溶性钴盐溶解在氨水溶液中生成六氨合钴离子 ([Co(NH3 ) 6]2 + ) ,利用 [Co(NH3 ) 6]2 + 能络合NO和活化氧分子的特性 ,实现NO的吸收和氧化同时进行 ,从而将NO从废气中脱除掉并转化为硝酸根和亚硝酸根 .用活性炭作催化剂实现[Co(NH3... 将可溶性钴盐溶解在氨水溶液中生成六氨合钴离子 ([Co(NH3 ) 6]2 + ) ,利用 [Co(NH3 ) 6]2 + 能络合NO和活化氧分子的特性 ,实现NO的吸收和氧化同时进行 ,从而将NO从废气中脱除掉并转化为硝酸根和亚硝酸根 .用活性炭作催化剂实现[Co(NH3 ) 6]2 + 离子的再生 ,保持 [Co(NH3 ) 6]2 + 溶液能长时间高效率地脱除废气中的NO .研究结果表明 :用活性炭催化还原[Co(NH3 ) 6]3 + 的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在固定床催化反应器中 ,活性炭颗粒的大小对催化效果的影响不大 ;[Co(NH3 ) 6]2 + 溶液能有效地脱除废气中的NO ,废气中的氧有利于NO的脱除 ,采用活性炭催化再生 [Co(NH3 ) 6]2 + 后 ,0 0 2mol/L [Co(NH3 ) 6]2 + 溶液脱除NO的效率能长期保持在 80 %以上 .该法是一种经济、高效、简便的NO污染治理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催化还原 活性炭 钴氨络离子 液固反应 气液反应
下载PDF
Smelting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of Copper Slags 被引量:6
9
作者 LI Lei HU Jian-hang WANG Hua 《Journal of Iron and Steel Research International》 SCIE EI CAS CSCD 2012年第12期14-20,共7页
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sulfur removal easily through oxidation, the process of smelting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of copper slags is studied, which supplies a new thinking for obtaining the molten iron of lower... According to the mechanism of sulfur removal easily through oxidation, the process of smelting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of copper slags is studied, which supplies a new thinking for obtaining the molten iron of lower sulfur content by smelting reduction of copper slags. Special attention is given to the effects of the holding temperature, the holding time and CaF2, CaO addition amounts on the desulfurization rate of copper slag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rate of copper slags smelting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depends on the matte mass transfer rate through the slag phase. After the oxidation treatment, sulfur of copper slags can be removed as SO2 efficiently. Amount of Ca2+ of copper slags affects the desulfurization rate greatly, and the slag desulfurization rate is reduced by adding a certain amount of CaF2 and CaO. Compared with CaF2, CaO is negative to slags sulfur removal with equal Ca2+ addition. Under the air flow of 0.3 U/min, the sulfur content of copper slags can be reduced to 0. 004 67% in the condition of the holding time of 3 min and the holding temperature of 1 500 ℃. The sulfur content of molten iron is reduced to 0. 000 8 % in the smelting reduction of treated slags, and the problem of high sulfur content of molten iron obtained by smelting reduction with copper slag has been successively sol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pper slag smelting oxidation desulfurization ADDITIVE gas-liquid reaction
原文传递
气升-射流式多段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和传质特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于杰 蒋国强 丁富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7-192,共6页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在气液或气液固三相反应以及分离过程应用广泛,为提高气液分布和传质性能,在气升式多段环流反应器的第2段引入射流,开发一种气升-射流式多段环流反应器。在160 L的实验装置中,以水-空气体系,研究了气升-射流式多段环流...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在气液或气液固三相反应以及分离过程应用广泛,为提高气液分布和传质性能,在气升式多段环流反应器的第2段引入射流,开发一种气升-射流式多段环流反应器。在160 L的实验装置中,以水-空气体系,研究了气升-射流式多段环流反应器的流体力学和传质特性。射流可减小上升气泡的弦长,提高总体气含率,改善下降段气液分布,增加环流液速,并最终使气液体积传质系数显著提高。射流液体量、射流角度、空气量及其分配对射流效果影响不同,选择射流角不大于45°,射流通气量占总通气量的比例不大于40%,且在能耗经济范围内提高射流量和通气量,可获得更理想的流体力学特性和高传质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射流 流体力学 传质速率 气液反应
下载PDF
微通道内气液流动与传质特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袁谅 从海峰 李鑫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48,共15页
微化工过程具有高效、安全、节能、体积小和高传热传质率等方面的固有优势,其在气液非均相传质与反应强化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系统论述了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与传质特性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型及分布情况,... 微化工过程具有高效、安全、节能、体积小和高传热传质率等方面的固有优势,其在气液非均相传质与反应强化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本文系统论述了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动与传质特性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微通道内气液两相流型及分布情况,从操作条件和微通道设计等方面分析了影响两相流型的关键因素,并讨论了多种因素对传质与过程强化的影响方式,对目前研究的微通道内气液两相的传质模型进行了总结分类。以气液两相在主要流动通道的流动形态为基准,分类介绍了多种气液两相微反应器的最新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进一步探究微化工过程强化方式以及开发新型气液微通道反应器仍是未来微化工研究的重点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化工技术 气液流动 传质与反应 过程强化
下载PDF
旋流吸收器气液吸收传质过程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正兴 李坤 +2 位作者 袁惠新 曹仲文 顾坚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共4页
根据旋流吸收器中分散液相不同的运动形态建立了伴有化学反应的气液吸收传质模型,且该模型的表达形式与Danckwerts的表面更新理论一致。从模型上看,液侧传质系数kL正比于扩散系数DA和表面更新率S的平方根,这一正比关系还得到了实验结果... 根据旋流吸收器中分散液相不同的运动形态建立了伴有化学反应的气液吸收传质模型,且该模型的表达形式与Danckwerts的表面更新理论一致。从模型上看,液侧传质系数kL正比于扩散系数DA和表面更新率S的平方根,这一正比关系还得到了实验结果的部分验证。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与其他吸收器相比,作为一种结构简单的静态设备,旋流吸收器同样可以提供一个强化传热、传质的流体力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吸收器 气液吸收 传质强化 化学反应
下载PDF
Fabric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in situ nanometer-grade TiN and A1N particles-reinforced Al composite 被引量:3
13
作者 崔春翔 吴人洁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1996年第17期1488-1493,共6页
The composite researchers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in situ reacted composites owing to their achievements, such as simpler fabrication process, lower cost of fabrication, and more excellent and controllable mechan... The composite researchers are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in situ reacted composites owing to their achievements, such as simpler fabrication process, lower cost of fabrication, and more excellent and controllable mechanical properties. Recently, in situ MMCs studies are concentrated on making full use of dispersion strengthening of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meter-grade reinforcement AI matrix composite gas-liquid reaction.
原文传递
气液混合强化在固定床加氢过程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苏梦军 刘剑 +5 位作者 辛靖 陈禹霏 张海洪 韩龙年 朱元宝 李洪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10,共11页
炼油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往往存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问题。固定床加氢技术是重要清洁炼油技术,在油品质量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原油资源高效利用、生产过程清洁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固定床... 炼油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往往存在高能耗、高物耗和高污染的问题。固定床加氢技术是重要清洁炼油技术,在油品质量升级、产品结构调整、原油资源高效利用、生产过程清洁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提高固定床加氢效率有助于充分利用石油资源、生产清洁燃料和实现生产过程的节能降耗。本文从固定床反应器滴流床加氢和液相加氢过程的氢油两相物料混合特性出发,综述了通过开发新型混氢设备和加氢工艺,强化气液混合过程,提高固定床多相催化加氢效率的应用进展,并提出固定床加氢反应过程气液混合强化技术发展趋势,为炼油化工生产过程提质增效、节能降碳新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混合 固定床加氢 多相反应 传质 过程强化
下载PDF
射流强化非填料式溶气设备的工作性能
15
作者 杨磻槟 丁国栋 +2 位作者 陈家庆 冯子夏 郑佳媛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977-2985,共9页
溶气设备是溶气释放式微细气泡发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自主设计研发的射流强化非填料式溶气设备,对其在不同操作参数下的工作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采用WTW手持式溶解氧测定仪实施全程在线带压测量,同时以空气在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变... 溶气设备是溶气释放式微细气泡发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自主设计研发的射流强化非填料式溶气设备,对其在不同操作参数下的工作性能开展了实验研究。采用WTW手持式溶解氧测定仪实施全程在线带压测量,同时以空气在水中溶解氧浓度的变化率直接表征溶气性能。结果表明,新型溶气设备在低能耗下仍具有较高的溶气性能;溶气性能随气液比的增加而增加,溶气效率随着溶气压力的增加而降低,随着进水流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氧转移传质系数随溶气压力和进水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最佳进水流量区间为0.7~0.9m^(3)/h。由于新型溶气设备在使用普通球阀减压释气成泡时,仍能产生高质量的微细气泡,占地面积远小于传统设备且不易堵塞,因此在实际工程应用中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气设备 射流强化 溶气性能 溶解氧浓度 气液两相流 多相反应
下载PDF
Gas-Liquid Interfacial Deposition Synthesis of Alumina with Large Mesopores
16
作者 ZHANG Yu LI Wen-Cui +4 位作者 ZHENG Yuenan WANG Haowei WU Fan ZHANG Wenrui LU An-Hu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6期1179-1191,共13页
The porous structure of alumina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during the synthesis process.In this study,we proposed a gas-liquid interfacial deposition method,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liquid-phase reactions,whi... The porous structure of alumina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factors during the synthesis process.In this study,we proposed a gas-liquid interfacial deposition method,different from conventional liquid-phase reactions,which effectively slows down the precipitation rate,facilitating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or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changes of alumina during the synthesis process.Ammonia (NH3);carbon dioxide (CO_(2)) generated by the decomposition of inorganic ammonium salts constitute the gas phase,while the aqueous solution of the inorganic aluminum salt serves as the liquid phase.The gas diffuses,contacts,dissolves and reacts with the inorganic aluminum salt solution,constructing a platform for gas-liquid interfacial deposition at the gas-liquid interface.We precisely regulated the critical factors that affected the precipitation rate during the reaction process,such as gas-liquid reaction methods,precipitant types,aluminum salt types,and reaction temperatures,leading to systematic changes in the pore structures of the obtained alumina.After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precipitation rate,pH value,and anion types,we found that the fundamental factor affecting pore structure lies in the water content of the precursors.By controlling the phase and crystallinity of the precursors,alumina with a large mesopore size distribution concentrated at 25.3 nm can be obtain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s-liquid reaction Large mesopore AlOOH ALUMINA
原文传递
复合喷动烟气净化工艺气液主反应区段蒸发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高继慧 龚泽儒 +2 位作者 陈国庆 刘加勋 赵海兵 《现代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2-66,共5页
针对一种新型半干法复合喷动烟气净化工艺,提出了使用截面温度标准差判定蒸发过程的分析方法,利用双回路抽气式温度、湿度测量装置和可测量径向截面温度分布的网状测量装置对该工艺的气液主反应区段进行了蒸发特性研究。详细研究了分析... 针对一种新型半干法复合喷动烟气净化工艺,提出了使用截面温度标准差判定蒸发过程的分析方法,利用双回路抽气式温度、湿度测量装置和可测量径向截面温度分布的网状测量装置对该工艺的气液主反应区段进行了蒸发特性研究。详细研究了分析方法、雾化气液比、烟气温度、烟气速度对蒸发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气温度对蒸发特性有显著影响,由120℃上升至180℃可使气液主反应区缩短34%;雾化气液比由0.1上升到0.3可使气液主反应区缩短23.5%以上;烟气速度对气液主反应影响较小,但较低烟气速度有利于离子吸收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干燥 气液反应 标准差 烟气净化 试验研究
下载PDF
气液冷等离子体多相反应器基础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蔡勇 梁闯 +4 位作者 罗勇 初广文 苏梦军 孙宝昌 陈建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847-3858,共12页
等离子体作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因其特有的高活性而不同于固、液、气三种形态,逐渐应用于多个领域,并发展成了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冷等离子体参与的气液化学反应能产生更多的活性物质,而且液体的流动性能够强化活性物质的传递,因此... 等离子体作为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态,因其特有的高活性而不同于固、液、气三种形态,逐渐应用于多个领域,并发展成了一门新兴学科。由于冷等离子体参与的气液化学反应能产生更多的活性物质,而且液体的流动性能够强化活性物质的传递,因此,气体放电产生的冷等离子体与液相反应在许多领域表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更具有探究意义。综述了几种冷等离子体的放电形式以及表征技术,重点阐述了气液冷等离子体多相反应器的不同结构以及应用,并对气液冷等离子体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体 气液两相流 多相反应器 传质 气液反应
下载PDF
An Axial Dispersion Model for Evaporating Bubble Column Reactor 被引量:3
19
作者 谢刚 李希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14-220,共7页
Evaporating bubble column reactor (EBCR) is a kind of aerated reactor in which the reaction heat is removed by the evaporation of volatile reaction mixture. In this paper, a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accounts for the ga... Evaporating bubble column reactor (EBCR) is a kind of aerated reactor in which the reaction heat is removed by the evaporation of volatile reaction mixture. In this paper, a mathematical model that accounts for the gas-liquid exothermic reaction and axial dispersions of both gas and liquid phase is employed to study the performance of EBCR for the process of p-xylene(PX) oxidation. The computational results show that there are remarkable concentration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s in EBCR for high ratio of height to diameter (H/DT). The temperature is lower at the bottom of column and higher at the top, due to rapid evaporation induced by the feed gas near the bottom.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in the gas phase are more nonuniform than those (except PX) in the liquid phase, which causes more solvent burning consumption at high H/DT ratio. For p-xylene oxidation, theo ptimal H/DT is around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aporating bubble column reactor axial dispersion reactor model gas-liquid reaction P-XYLENE OXIDATION
下载PDF
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制备AUC粉末 被引量:3
20
作者 许奎 刘锦洪 +1 位作者 胡柏贵 崔川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37-640,共4页
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采用AUC工艺流程制备AUC粉末。研究了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制备AUC粉末的主要控制参数,讨论了氟体系制备的AUC粉末与硝酸体系制备的粉末性能间的各种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制备AUC粉末时,n(NH_3)/n(U... 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采用AUC工艺流程制备AUC粉末。研究了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制备AUC粉末的主要控制参数,讨论了氟体系制备的AUC粉末与硝酸体系制备的粉末性能间的各种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以UF_6水解液为原料制备AUC粉末时,n(NH_3)/n(U)控制在26~30之间,沉淀时间控制在3~4h较为适宜;按此工艺生产的AUC粉末粒度约为30μm,松装密度为1.2~1.4g/cm^3,组成恒定且质量稳定,重现性好;经分解还原得到的UO_2粉末性能稳定,烧结活性高,烧结密度大于97%T.D.(理论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 UO2粉末 气-液反应 沉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