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2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影响生存时间和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
作者 祁艺 王宏伟 张国荣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709-713,共5页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方面的疗效及分析与其生存时间和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选取106例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伽玛刀治疗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按照其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2例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30例...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方面的疗效及分析与其生存时间和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选取106例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本院行伽玛刀治疗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按照其手术方式进行分组,其中42例行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30例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治疗,17例行SRS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13例行SRS/SRT挽救治疗,4例行SRS联合WBRT挽救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并分析影响其生存时间和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106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经伽玛刀治疗后6个月生存率为50%,各种治疗方法治疗后的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1%、57%、42%、30%、2%和9、8、6、5、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影响经伽玛刀治疗的肺癌脑转移瘤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主要有KPS评分、原发灶的控制情况、病理分型以及是否进行过前期颅内治疗(P<0.05)。结论肺癌脑转移瘤使用伽玛刀治疗可获得相似的生存率;影响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和预后的因素主要是KPS评分、原发灶的控制情况、病理分型以及是否进行过前期颅内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刀 肺癌 脑转移瘤 预后
下载PDF
伽马刀治疗22例巨块型原发性肝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杨远游 程海明 +1 位作者 宁健 穆晓峰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5年第16期2344-2347,共4页
目的:分析伽马刀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2005年8月至2012年4月22例巨块型肝癌行伽马刀治疗,以40%-6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线,中位剂量42Gy(范围30-50Gy),3-5Gy/次,9-13次完成。靶区为肝内病灶包括或不包括门脉癌... 目的:分析伽马刀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2005年8月至2012年4月22例巨块型肝癌行伽马刀治疗,以40%-6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线,中位剂量42Gy(范围30-50Gy),3-5Gy/次,9-13次完成。靶区为肝内病灶包括或不包括门脉癌栓。治疗后每1-3个月行血液和影像学检查(CT或MRI)。随访时间3-36个月,2013年9月结束。结果:总生存期3-36个月,中位生存期6.5个月,1-3年生存率分别为31.8%、22.7%、4.5%,有效率68.2%(CR 3例,PR 12例,SD 6例,PD 1例)。5例出现RTOG标准III级晚期放射性肝损伤。Kan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AFP(P=0.002)、等效生物剂量(P=0.002)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P<1171ng/ml好于≥1171ng/ml,≥60Gy好于<60Gy);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等效生物剂量是有意义的预后影响因素(P=0.009)。结论:伽马刀治疗为巨块型肝癌可选方式之一,巨块型肝癌仍应给予足够剂量以改善肿瘤局控率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块型原发性肝癌 伽马刀 疗效 预后因素
下载PDF
经动脉化疗栓塞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志良 杨学东 +1 位作者 温阿明 万军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96-599,共4页
目的评估经皮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联合治疗组)135例采用TACE+伽玛刀治疗,B组(对照组)124例采用TACE治疗。完成治疗3个月后复查肿瘤大小,所有病... 目的评估经皮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 259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联合治疗组)135例采用TACE+伽玛刀治疗,B组(对照组)124例采用TACE治疗。完成治疗3个月后复查肿瘤大小,所有病例随访2年。结果 259例患者全部完成治疗,A、B两组总有效率(CR+PR)分别为83.7%、50.8%;6、12、18、24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6.2%、85.9%、71.2%、54.1%和82.3%、65.3%、524%、3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 TACE联合伽玛刀治疗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的近期效果,优于单纯介入治疗,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动脉化疗栓塞 伽玛刀
下载PDF
华蟾素配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28例 被引量:8
4
作者 王卓敏 李宏斌 +1 位作者 李迎春 张小玉 《中国药业》 CAS 2010年第17期61-62,共2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配合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华蟾素联合伽玛刀治疗组(治疗组)和伽玛刀单独治疗组(对照组)。伽玛刀治疗总剂量40~50Gy,次数10~12次,边缘剂量300~420cGy,等剂量... 目的观察华蟾素配合立体定向伽玛射线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华蟾素联合伽玛刀治疗组(治疗组)和伽玛刀单独治疗组(对照组)。伽玛刀治疗总剂量40~50Gy,次数10~12次,边缘剂量300~420cGy,等剂量曲线55%~85%,每日治疗1次;治疗组加用华蟾素注射液20~3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3~4周。结果 5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治疗组梗阻症状总缓解率、影像学总缓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小于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如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下降发生率虽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率高,毒副作用小,患者耐受性好,近期疗效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食管癌 立体定向放疗 伽玛刀 放射治疗 华蟾素注射液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许春本 徐子海 朱超华 《肿瘤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872-876,共5页
[目的]分析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对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伽玛刀治疗,以50%~70%的等剂量曲线覆盖95%的计划靶区,处方剂量3.8~6.0Gy/次,照射次数6~10次,肿瘤剂量30~60Gy,照射3次/周,隔日1次,总疗程2~... [目的]分析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对6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伽玛刀治疗,以50%~70%的等剂量曲线覆盖95%的计划靶区,处方剂量3.8~6.0Gy/次,照射次数6~10次,肿瘤剂量30~60Gy,照射3次/周,隔日1次,总疗程2~3周。[结果]近期疗效总有效率(CR+PR)为80.3%(53/66),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8.5%、24.2%、18.2%。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期和肿瘤最大径是独立预后影响因素。[结论 ]伽玛刀治疗能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放射疗法 伽玛刀 SBRT 预后
原文传递
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生存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高红祥 党亚正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2127-2131,共5页
目的:分析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伽玛刀治疗的56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单纯SRS组22例,单纯SRT组16例,联合全脑放疗(WBRT)组9例,行伽玛刀挽救组7例,行联合WBRT挽救组2例。Log rank法单因素分... 目的:分析伽玛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伽玛刀治疗的56例肺癌脑转移瘤患者,单纯SRS组22例,单纯SRT组16例,联合全脑放疗(WBRT)组9例,行伽玛刀挽救组7例,行联合WBRT挽救组2例。Log rank法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全组经治疗后6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50%、10%,中位生存期为6个月。单纯SRS、单纯SRT、SRS联合WBRT、SRS/SRT挽救组、SRS+WBRT挽救组6月生存率分别为59%、55%、40%、33%、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9、6、5、3个月(P=0.005)。其中,SRS对SRT(P=0.157)、SRS对SRS+WBRT(P=0.551)、SRT对SRS+WBRT(P=0.266)、SRS/SRT挽救组对SRS+WBRT挽救组(P=0.177)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总生存率的因素有原发灶的控制情况、病理、中枢外转移情况、KPS评分、RPA分级、病灶所处位置、前期化疗、前期颅内治疗、病灶数目(P=0.000、0.013、0.002、0.000、0.000、0.000、0.043、0.011、0.037)。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原发灶控制、病理、前期颅内处理影响生存(P=0.000、0.005、0.006、0.002)。结论:用伽玛刀行单次SRS或分次SRT或与WBRT联合治疗在对生存获益上相似;KPS评分、原发灶控制情况、病理类型、前期颅内处理是影响生存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肺癌 伽玛刀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生存 预后分析
下载PDF
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50例老年晚期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杨远游 程海民 +3 位作者 宁健 穆晓峰 曹京旭 王迎选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4年第7期553-556,共4页
目的分析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1月至加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年龄≥70岁的晚期肺癌患者,之前未行放化疗或靶向治疗,仅接受伽马刀进行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以40%~80%等剂量曲线... 目的分析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老年晚期肺癌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05年1月至加11年1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年龄≥70岁的晚期肺癌患者,之前未行放化疗或靶向治疗,仅接受伽马刀进行立体定向分次放射治疗,以40%~8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线,原发灶平均剂量(42.30±4.25)Cy,5—14次完成,转移灶平均剂量(35.32±5.17)Gy,6—13次完成,5次/周,1次/d。治疗结束后,每1~3月复查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及影像学检查;随访至2012年12月结束。结果有效率为86%,其中完全缓解(CR)17例(34%),部分缓解(PR)26例(52%),稳定(SD)6例(12%),进展(PD)1例(2%)。中位生存期12月。1-4年生存率分别为50%、28%、13%和8%。症状缓解率为90.5%。RTOG分级标准放疗反应:血液学Ⅰ级5例(10%),Ⅱ级3例(6%);消化道Ⅰ级5例(10%),Ⅱ级4例(8%);放射性肺炎Ⅰ级12例(24%),Ⅲ级3例(6%)。单因素分析显示原发灶处方剂量是影响预后的因素。结论伽马刀治疗老年晚期肺癌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轻微,能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是老年晚期肺癌可选治疗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马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老年人 晚期肺癌
原文传递
伽马刀治疗31例原发性肝癌门脉和/或下腔静脉癌栓临床观察 被引量:6
8
作者 杨远游 程海明 +1 位作者 穆晓峰 宁健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4年第5期1130-1133,共4页
目的:分析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门脉和/或下腔静脉癌栓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31例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和/或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以40%-6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线,中位处方剂量44Gy... 目的:分析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门脉和/或下腔静脉癌栓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2006年至2012年我院收治31例原发性肝癌门脉癌栓和/或下腔静脉癌栓患者行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以40%-60%等剂量曲线为处方剂量线,中位处方剂量44Gy(范围:32-52Gy),1次/日、5次/周、3.5-5Gy/次,8-13次完成,临床靶区根据需要为癌栓包括或不包括肝原发病灶。治疗后每1-3个月复查血常规、血生化、肿瘤标志物、影像学检查(CT或MRI)。随访时间4-5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随访结束时间2013年6月。结果:总生存期4-50个月,中位生存期(MST)12个月,癌栓有效率(CR+PR)83.9%,其中CR 15例(48.4%),PR 11例(35.5%),SD 4例(12.9%),PD 1例(3.2%)。1年生存率58.1%,2年生存率9.7%。Kanplan-meier单因素分析显示癌栓部位(P=0.039)、处方剂量(P=0.009)的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VC组好于PVTT组,处方剂量>44Gy组好于≤44Gy组),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处方剂量是影响预后的有意义因素(P=0.015)。结论:伽马刀治疗原发性肝癌门脉/下腔静脉癌栓安全有效、毒副反应轻、并发症少,可延长生存期,是原发性肝癌门脉/下腔静脉癌栓治疗可选方式,处方剂量是影响预后的有意义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门静脉/下腔静脉癌栓 伽马刀 疗效 预后因素
下载PDF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伽玛刀分次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黄敏仪 邓印辉 梁舜尧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04-106,共3页
目的探讨伽玛刀分次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海绵窦CH的临床资料。肿瘤MRI特点:T_1WI呈低或略等信号,T_2WI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均匀强化,肿瘤直径40~78 mm。行Leksell伽玛刀6~8个月内分次治疗方案... 目的探讨伽玛刀分次治疗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CH)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海绵窦CH的临床资料。肿瘤MRI特点:T_1WI呈低或略等信号,T_2WI呈均匀高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均匀强化,肿瘤直径40~78 mm。行Leksell伽玛刀6~8个月内分次治疗方案,首次伽玛刀治疗肿瘤中心剂量25 Gy,平均边缘剂量9 Gy;第二次治疗中心剂量30 Gy,边缘15 Gy。结果随访6~48个月,平均36个月。病人均未出现新的脑神经受损症状,原有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影像学结果:伽玛刀术后6~12个月肿瘤基本消失2例,明显缩小9例。结论伽玛刀分次治疗海绵窦CH疗效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海绵状 中枢神经系统 海绵窦 伽玛刀 放射外科手术
下载PDF
巨块型肝细胞癌SBRT联合TACE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庞军 郝光远 陈燕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58-662,共5页
目的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及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等精确放疗技术的日益成熟,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 目的随着介入技术的进步和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及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tereotactic body radiotherapy,SBRT)等精确放疗技术的日益成熟,肝动脉栓塞化疗(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放射治疗已成为综合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重要方法,但SBRT治疗巨块型肝癌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体部伽玛刀SBRT联合TACE治疗巨块型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1-02-2016-06-30武警湖北总队医院81例TACE治疗后超级伽玛刀(SGS-Ⅰ型)SBRT的巨块型HCC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modified respond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olid tumors,mRECIST)标准评价近期疗效,检测治疗前后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和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远期随访并分析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及1、3、5年生存率。采用RTOG/EORTC标准评价毒副作用。结果81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1、3和5年随访率分别为100%、100%和59.26%。SBRT治疗结束后2~3个月复查CT,完全缓解(CR)29例,部分缓解(PR)48例,稳定(SD)2例,进展(PD)2例,总有效率为95.06%。1年局部控制率为71.60%。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1.48%、40.74%和16.67%,中位生存时间15.0个月,95%CI:10.1~19.8个月;无疾病进展中位时间为11.0个月,95%CI:9.5~14.4个月。治疗后的AFP为(85.53±21.36)μg/L,低于治疗前的(635.62±125.8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89,P=0.002;治疗前后ALT水平分别为(70.34±16.60)和(54.95±12.02)U/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48,P=0.62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无门脉癌栓(HR=0.46,95%CI:0.16~0.64,P=0.016)和肝功能Child-Pugh分级A级是预后的影响因素(HR=3.45,95%CI:1.76~6.05,P=0.013)。亚组分析肿瘤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120 cm^3与CTV<120 cm^3的1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72.03%和71.17%,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和14个月,差异均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伽玛刀 肝动脉栓塞化疗 预后
原文传递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伽玛刀治疗癌性胸水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成宏 李宏斌 +2 位作者 李迎春 张小玉 张君洋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092-1093,共2页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伽玛刀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8例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鸦胆子组(20例)和顺铂组(18例),分别行胸穿灌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60ml及顺铂注射液30mg控制胸水,两组均采用伽玛刀治疗原发肺癌病灶及... 目的:观察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伽玛刀治疗癌性胸水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8例癌性胸水患者随机分成鸦胆子组(20例)和顺铂组(18例),分别行胸穿灌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60ml及顺铂注射液30mg控制胸水,两组均采用伽玛刀治疗原发肺癌病灶及转移性肺癌病灶,半月及3月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鸦胆子组控制胸腔积液有效率达95.0%,95.0%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仅2例患者出现胸痛;顺铂组控制胸腔积液有效率为88.9%,只有66.7%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时出现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胸痛者分别为12例、13例、5例。结论:鸦胆子油乳注射液联合伽玛刀治疗癌性胸水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胸水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伽玛刀
下载PDF
巨大垂体腺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5
12
作者 涂兰波 彭彪 +2 位作者 罗冬冬 王国良 蒋晓星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0年第5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42例巨大垂体腺瘤分别采用神经内镜经蝶窦,显微镜下经额下、额下-翼点等手术入路施行手术治疗。结果42例巨大垂体腺瘤全切13例,近全切24例,大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 目的探讨巨大垂体腺瘤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42例巨大垂体腺瘤分别采用神经内镜经蝶窦,显微镜下经额下、额下-翼点等手术入路施行手术治疗。结果42例巨大垂体腺瘤全切13例,近全切24例,大部切除5例,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选择适当的手术入路是提高巨大垂体腺瘤全切率、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残牢及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大垂体腺瘤 显微神经外科手术 神经内镜技术 伽马刀治疗
下载PDF
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广超 王作华 +2 位作者 李玉昆 李兴华 刘英伟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8期469-470,共2页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的疗效。方法连续应用Leksell伽玛刀治疗92例听神经瘤。结果随访12~36个月。肿瘤生长控制率为93.5%(86/92),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在65例可评价病例中,听力保留38例,保留率58.5%。治疗后4~8周8例(8.7%,8... 目的探讨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的疗效。方法连续应用Leksell伽玛刀治疗92例听神经瘤。结果随访12~36个月。肿瘤生长控制率为93.5%(86/92),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在65例可评价病例中,听力保留38例,保留率58.5%。治疗后4~8周8例(8.7%,8/92)出现轻度周围性面瘫,半年后逐渐恢复;6例(6.5%,6/92)出现三叉神经受损症状,表现为面部麻木,6~12个月后恢复。结论伽玛刀治疗听神经瘤安全、有效,患者生存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听神经瘤 面神经 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
下载PDF
射波刀与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比较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新红 康静波 +4 位作者 朱奇 徐云科 张嘉月 展晓宇 李建国 《中国医学装备》 2016年第7期70-73,共4页
目的:对比观察射波刀与体部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113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射波刀组(45例)与伽玛刀组(68例),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副反应以及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结果:... 目的:对比观察射波刀与体部伽玛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选取113例局部晚期胰腺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射波刀组(45例)与伽玛刀组(68例),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副反应以及随访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时间。结果:射波刀组和伽玛刀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5.56%和73.53%,疼痛缓解率分别为94.74%和94.52%,中位疼痛缓解时间分别为4 d和16 d。治疗后两组的总胆红素、肿瘤标志物(CA19-9)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有差异(t=14.22,t=12.94;P<0.05)。中位随访时间28个月,两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10.1个月和8.7个月,两组比较有差异(t=10.07,P<0.05),中位生存时间(OS)分别为15.5个月和14.8个月,两组比较无差异(t=2.76,P>0.05)。射波刀组和伽玛刀组患者的消化道反应发生率为48.89%和58.82%,(x^2=2.09,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11.11%和11.76%,两组比较无差异(x^2=5.66,P>0.05),均未见3~4级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与伽玛刀比较,射波刀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局部控制率和有效率相似,但可提高无进展生存时间,且疗程短、起效快,不良反应小,是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射波刀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体部伽玛刀
下载PDF
伽玛刀分次治疗垂体泌乳素大腺瘤和巨腺瘤的近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文昌 郭克勤 +2 位作者 朱义文 于如同 潘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33-34,37,共3页
目的 探讨伽玛刀分次治疗垂体泌乳素大腺瘤和巨腺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分别对 2 2例和 11例垂体泌乳素大腺瘤及巨腺瘤患者进行分次伽玛刀治疗及单次治疗 ,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泌乳素 (PRL)水平、肿瘤体积等 ,分析伽玛刀分... 目的 探讨伽玛刀分次治疗垂体泌乳素大腺瘤和巨腺瘤的近期疗效。方法 分别对 2 2例和 11例垂体泌乳素大腺瘤及巨腺瘤患者进行分次伽玛刀治疗及单次治疗 ,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泌乳素 (PRL)水平、肿瘤体积等 ,分析伽玛刀分次治疗垂体泌乳素大腺瘤和巨腺瘤的近期疗效。结果  2种方法治疗前后瘤体都有所缩小 ,PRL水平下降 ,分次治疗总有效率为 86 4% ,单次治疗总有效率为 45 5 % ,分次治疗对PRL水平的恢复明显优于单次治疗 (P <0 0 1) ;而对肿瘤大小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伽玛刀分次治疗垂体沁乳素大腺瘤和巨腺瘤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泌乳素腺瘤 伽玛刀 随访
下载PDF
放射治疗计划的优化方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周正东 罗立民 +2 位作者 舒华忠 王征 李兵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91-394,444,共5页
综述了放射治疗计划中的优化方法,包括物理优化和生物优化模型、伽玛刀治疗计划的优化、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优化、血管内放射治疗计划的优化,并展望了放射治疗计划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放射治疗计划 优化 伽玛刀 调强放射治疗 血管内放射治疗
下载PDF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γ刀治疗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甄玉英 冯志强 +3 位作者 王玉会 赵静 陈江敏 李丽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4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γ刀治疗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对15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胆道置入金属支架引流联合γ刀治疗,回顾性总结相关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γ刀治疗结束后2...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γ刀治疗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的护理方法。方法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对15例无法手术切除的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胆道置入金属支架引流联合γ刀治疗,回顾性总结相关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γ刀治疗结束后2~3个月行CT检查,全部病例原发灶的完全缓解率为26.67%(4/15),部分缓解率为60.0%(9/15),病灶无变化为13.33%(2/15),未发现新病灶或原有病变进展。随访8~3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5个月,未发生再梗阻情况。结论胆道支架置入联合γ刀治疗复杂型肝门部胆管癌安全有效;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支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加强基础护理及针对性护理措施,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前提条件和有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癌 胆道支架 伽马刀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国内伽玛刀与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秀理 卢虎生 +2 位作者 胡宗涛 吕东来 陆林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11期2042-2045,共4页
目的评价伽玛刀(GKS)治疗与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纳入GKS治疗与手术治疗T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止于2012年12月,由2名评... 目的评价伽玛刀(GKS)治疗与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纳入GKS治疗与手术治疗TN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止于2012年12月,由2名评价者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质量。采用Stata 11.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系统评价的1篇完全RCT文献和4篇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患者564例(GKS组293例,手术组271例)。对TN疼痛缓解疗效的分析(OR=0.56,95%CI=0.06~5.64,P=0.62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面部麻木的分析(OR=0.39,95%CI=0.08~1.91,P=0.243),复发情况分析(OR=1.59,95%CI=0.68~3.73,P=0.287),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其他并发症分析(OR=0.30,95%CI=0.15~0.62,P=0.00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GKS与手术治疗TN在对疼痛的有效率、治疗后面部麻木情况、复发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改善治疗后其他并发症方面GKS较手术治疗TN存在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 META分析
下载PDF
伽玛刀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下腔静脉瘤栓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林立 杨维竹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2-445,共4页
目的评价伽玛刀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的疗效。方法对26例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于内支架植入术后进行伽玛刀治疗下腔静脉瘤栓。定期行下腔静脉造影复查,了解下腔静脉通畅程度。结果治疗后,下腔静脉内径均有不... 目的评价伽玛刀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的疗效。方法对26例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患者,于内支架植入术后进行伽玛刀治疗下腔静脉瘤栓。定期行下腔静脉造影复查,了解下腔静脉通畅程度。结果治疗后,下腔静脉内径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大,支架植入后下腔静脉内径增大(0.842±0.283)cm,伽玛刀治疗后内径增大(1.523±0.195)cm。伽玛刀治疗后内径与支架植入前内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至少达6个月,3、6个月下腔静脉通畅率均为100%。均未发生与内支架植入术和伽玛刀治疗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伽玛刀联合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肝癌合并下腔静脉瘤栓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支架 伽玛刀 腔静脉 瘤栓
下载PDF
颅内巨大转移瘤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恩顺 佘永传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对巨大单发转移瘤使用分次治疗取代单次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69例颅内>3 cm的转移瘤患者,以中位周边剂量16 Gy分两次治疗,中位肿瘤体积28.6 cm^3。结果随访3~12个月,2...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对巨大单发转移瘤使用分次治疗取代单次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69例颅内>3 cm的转移瘤患者,以中位周边剂量16 Gy分两次治疗,中位肿瘤体积28.6 cm^3。结果随访3~12个月,2例患者因颅外疾病进展失访,其余67例患者最后1次MRI检查显示,肿瘤缩小41例(61.1%),肿瘤体积不变23例(34.3%),肿瘤增大3例(4.5%);肿瘤控制率为95.5%。颅内水肿缩小37例(55.2%),体积不变24例(35.8%),体积增大6例(8.9%);水肿控制率为91%。结论立体定向放射分次治疗对颅内巨大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及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玛刀 转移瘤 立体定向放射分次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