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云却在行舟下,疑是湖中别有天”——中国古代建筑中庑殿与歇山之“等级”辨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赵向东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2期66-71,共6页
通过对庑殿与歇山起源与流行性等种种情况的分析,揭示出被建筑界普遍认可的"等级"仅是根据表象因素所作出的臆断,不存在以前学术界认定的等级区分,并且不同屋顶在实际选用中也充满了辩证灵活性与错综复杂的现象,为深入认识古... 通过对庑殿与歇山起源与流行性等种种情况的分析,揭示出被建筑界普遍认可的"等级"仅是根据表象因素所作出的臆断,不存在以前学术界认定的等级区分,并且不同屋顶在实际选用中也充满了辩证灵活性与错综复杂的现象,为深入认识古代建筑的内在设计规律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建筑 北方 庑殿 歇山 等级
原文传递
可编辑多边形在三维游戏场景建模中的应用——以歇山建筑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葛田 《现代信息科技》 2022年第9期107-109,113,共4页
三维游戏市场前景广阔,而游戏场景对一款游戏的优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的三维游戏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开放而发展起来的,中国风游戏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地扩大。市场上众多游戏都以中国古建筑为背景,这一背景特色受到众... 三维游戏市场前景广阔,而游戏场景对一款游戏的优劣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我国的三维游戏是随着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开放而发展起来的,中国风游戏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地扩大。市场上众多游戏都以中国古建筑为背景,这一背景特色受到众多中国乃至国际玩家的青睐。文章以中式歇山建筑建模为例,介绍了3DS MAX软件中可编辑多边形工具在游戏场景建模中的应用,进一步探索了游戏模型中面数的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编辑多边形 游戏建模 歇山顶
下载PDF
交互式中国古代建筑构造三维虚拟应用系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秦洪现 刘临安 薛明 《价值工程》 2015年第36期229-231,共3页
本研究借助中国古建筑的文献资料对古建筑的构造的分类系统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并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建筑模型技术(BIM),开发完成交互式的中国古建筑构造的3D虚拟应用系统,该系统以歇山建筑和斗拱为例实现3D交互式体验来展现其构造... 本研究借助中国古建筑的文献资料对古建筑的构造的分类系统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并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和建筑模型技术(BIM),开发完成交互式的中国古建筑构造的3D虚拟应用系统,该系统以歇山建筑和斗拱为例实现3D交互式体验来展现其构造组成,这一项研究对于数字化技术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中国古代建筑构造教学和研究方面进行大胆的尝试,将中国古代建筑构造的虚拟展示、教学提高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互式 中国古代建筑构造 虚拟应用系统 歇山建筑 斗拱
下载PDF
大处着眼,小处求证 武当山玉虚宫八字墙瓦顶原状考
4
作者 顾效 《南方建筑》 2006年第4期112-115,共4页
在武当山玉虚宫遗址测绘及保护方案设计工作中,关于宫门八字墙屋顶的推测引起一些专家的关注和争议。本文的论述,不仅旨在研究玉虚宫修复过程中对于山门八字墙瓦顶原状的考证,更希望通过此番分析研究,能够从侧面窥探明代官式建筑中所追... 在武当山玉虚宫遗址测绘及保护方案设计工作中,关于宫门八字墙屋顶的推测引起一些专家的关注和争议。本文的论述,不仅旨在研究玉虚宫修复过程中对于山门八字墙瓦顶原状的考证,更希望通过此番分析研究,能够从侧面窥探明代官式建筑中所追求的形式及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字墙 歇山 庑殿 官式
下载PDF
歇山屋顶式木构古建抗震构造研究
5
作者 周乾 纪金豹 《建筑技术》 2021年第3期309-314,共6页
基于某单檐歇山屋顶式古建模型搭建的技术要点,分析浮放柱底、柱架、斗拱、屋架、屋顶、墙体等构造,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对模型开展的振动台试验,进一步探讨上述构造的有利影响,结果表明,柱底与柱顶石之间的摩擦滑移可产生... 基于某单檐歇山屋顶式古建模型搭建的技术要点,分析浮放柱底、柱架、斗拱、屋架、屋顶、墙体等构造,对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对模型开展的振动台试验,进一步探讨上述构造的有利影响,结果表明,柱底与柱顶石之间的摩擦滑移可产生隔震效果,柱架构件的榫卯连接、斗拱层均可产生减震效果,屋架高宽比及厚重屋顶有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屋顶在地震时会产生局部扭摆,墙体有利于减小中低烈度地震作用下木构架的晃动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山屋顶 抗震构造 古建筑 木结构
下载PDF
单檐歇山式古建筑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 被引量:23
6
作者 周乾 闫维明 +1 位作者 纪金豹 杨娜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7-53,共17页
为有效保护古建筑,采用振动台试验方法,研究了中国明清官式木构古建的抗震性能。以故宫某单檐歇山木构古建为对象,制作了1∶2缩尺比例模型。模型含浮放柱底、柱架、斗拱、歇山屋顶、墙体等所有构造,且施工工艺完全符合中国明清官式木构... 为有效保护古建筑,采用振动台试验方法,研究了中国明清官式木构古建的抗震性能。以故宫某单檐歇山木构古建为对象,制作了1∶2缩尺比例模型。模型含浮放柱底、柱架、斗拱、歇山屋顶、墙体等所有构造,且施工工艺完全符合中国明清官式木构古建施工规定。通过施加白噪声激励,获得了模型的基频和阻尼比。通过施加不同强度等级的1940年El-Centro波,获得了模型典型节点的位移和加速度响应,讨论了模型的减震系数,评价了浮放柱底、榫卯节点、斗拱、屋顶、墙体等构造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模型的振动形式表现为平面内的扭摆,其原因与歇山式屋顶质量分布不均密切相关。模型的震前基频为1.47Hz,阻尼比为4.6%。地震作用下,模型的位移及加速度响应曲线近似稳定、均匀。尽管屋顶构造则对地震力有一定放大作用,但浮放柱底、榫卯节点、斗拱等构造能发挥较好的耗能减震作用。对于不同构造而言,榫卯节点的减震性能最好,其减震系数可降至0.30;斗拱次之,其减震系数可降至0.53;而浮放柱底与柱顶石之间的摩擦耗能性能最弱,其减震系数最小值为0.66。墙体在地震波强度增大过程中发生倒塌,但不影响结构整体稳定性。因此,单檐歇山式木构古建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檐歇山 木结构 古建筑 抗震性能 振动台试验
下载PDF
单檐歇山式木构古建抵抗强震试验调查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乾 闫维明 +1 位作者 杨娜 纪金豹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1期32-36,79,共6页
为更好地保护我国古建筑,以单檐歇山式木构古建筑为例,采用振动台试验方法,研究了强震作用下我国明清官式木构古建的抗震性能。根据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相关规定,参照故宫某单檐歇山式木构古建构造特征,制作了一个十等材古建筑试... 为更好地保护我国古建筑,以单檐歇山式木构古建筑为例,采用振动台试验方法,研究了强震作用下我国明清官式木构古建的抗震性能。根据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相关规定,参照故宫某单檐歇山式木构古建构造特征,制作了一个十等材古建筑试验模型。该模型包括平摆浮搁柱底、榫卯连接、斗拱、梁架、瓦顶、墙体等构造。通过对模型输入烈度逐渐增强的1940年El-centro 波,并考虑地震波为水平双向作用,分析强震作用下不同构造的试验现象,开展详细的震后调查,获得不同构造在强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和震害机制。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我国明清官式木构古建的振动形式表现为柱架、斗拱、梁架及屋顶的近似同步往复摇摆;主要震害包括柱底偏移、榫卯节点开裂及拔榫、斗拱偏移及错位、额枋-垫板分离、墙体倒塌等,但承重木构架受损不严重,结构未产生倒塌。其良好抗震性能的原因与古建筑的构造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震 木结构 试验 单檐歇山屋顶 调查
下载PDF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歇山古建筑信息模型建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杨振威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7-141,共5页
以清代歇山建筑郑州城隍庙大殿为例,对从点云数据获取到古建筑信息模型精细化建立的全过程进行研究。"三层测量导线法"适用于高等级古建筑及复杂周边环境的三维激光扫描作业;基于其点云成果的量测数据精度优于传统测绘方式,... 以清代歇山建筑郑州城隍庙大殿为例,对从点云数据获取到古建筑信息模型精细化建立的全过程进行研究。"三层测量导线法"适用于高等级古建筑及复杂周边环境的三维激光扫描作业;基于其点云成果的量测数据精度优于传统测绘方式,误差满足古建筑精细化建模要求;以点云模型为参照绘制构件轮廓线和构造特征线,可实现以"族"为基本单元的古建筑信息模型建立。研究可为复杂古建筑信息模型的高原真性复刻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山古建筑 三维激光扫描 点云数据 BIM技术 郑州城隍庙
原文传递
歇山建筑结构做法分类与屋顶组合探析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江 吴葱 《建筑学报》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06-108,共3页
基于歇山建筑山面构架的支撑方式,对歇山建筑在结构做法上的分类进行探讨。结合文献调查和实地调研,就丰富多变的歇山建筑屋顶形式进行整理,更加深入地认识歇山建筑灵活的构造做法和自由的组合特征。
关键词 歇山建筑 结构做法 支撑方式 屋顶组合
原文传递
单檐歇山式木构古建抵抗极端烈度地震试验调查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周乾 闫维明 +1 位作者 杨娜 纪金豹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9-44,共16页
为更好地保护我国古建筑,基于《单檐歇山式古建筑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的相关成果,研究了强震作用下我国明清官式木构古建的抗震性能,制作了与该论文相同的试验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通过对模型输入烈度逐渐增强的1940年El-centro波,... 为更好地保护我国古建筑,基于《单檐歇山式古建筑抗震性能振动台试验》的相关成果,研究了强震作用下我国明清官式木构古建的抗震性能,制作了与该论文相同的试验模型,进行了振动台试验。通过对模型输入烈度逐渐增强的1940年El-centro波,并考虑地震波为水平双向作用,分析了强震作用下不同构造的试验现象,开展了详细的震后调查,获得了不同构造在强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和震害机制。结果表明:强震作用下,我国明清官式木构古建的振动形式表现为柱架、斗拱、梁架及屋顶的近似同步往复摇摆;主要震害包括柱底偏移、榫卯节点开裂、拔榫、斗拱偏移及错位、额枋-垫板分离、墙体倒塌等,但承重木构架受损不严重,结构未产生倒塌。其良好抗震性能的原因与古建筑的构造特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强震 振动台试验 单檐歇山屋顶 调查
下载PDF
单檐歇山式古建模型动力特性与多遇地震响应
11
作者 周乾 纪金豹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 2023年第5期1-6,12,共7页
为了更好保护古建筑,以某单檐歇山古建筑模型为对象,应用已有的试验成果,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其动力特性及8度多遇地震响应。采用弹簧单元模拟榫卯节点及斗拱构造,并考虑柱础为平摆浮搁,建立古建筑模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 为了更好保护古建筑,以某单檐歇山古建筑模型为对象,应用已有的试验成果,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其动力特性及8度多遇地震响应。采用弹簧单元模拟榫卯节点及斗拱构造,并考虑柱础为平摆浮搁,建立古建筑模型的有限元模型。通过模态分析,获得了模型的基频及主振型;通过对模型输入PGA=0.1g(x向)的水平双向地震波(x∶y=0.85∶1),获得了典型节点的位移、加速度响应曲线、典型单元的内力响应曲线,并对模型的抗震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模型基频为1.34Hz,主振型以平动为主;8度多遇地震作用下,模型能保持稳定振动状态,结构的内力和变形均在容许范围内。有限元分析结果与振动台试验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单檐歇山顶式古建筑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性能评估及文物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为古建文物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结构 动力特性 地震响应 单檐歇山屋顶
下载PDF
单檐歇山式木构古建抵抗强震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乾 纪金豹 杨娜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0-47,共8页
为更好地保护我国古建筑,采取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单檐歇山类屋顶在强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制作了一个十等材木结构模型,构造包括平摆浮搁柱底、榫卯连接、斗拱、单檐歇山式梁架、瓦顶等部分。通过对模型输入水平... 为更好地保护我国古建筑,采取振动台试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单檐歇山类屋顶在强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制作了一个十等材木结构模型,构造包括平摆浮搁柱底、榫卯连接、斗拱、单檐歇山式梁架、瓦顶等部分。通过对模型输入水平双向的1940年El-centro波,且考虑地震波峰值为PGA=1.3g(x向),分析了极端强震作用下不同构造的试验现象,开展了详细的震后调查,获得了不同构造在极端强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和震害机制。基于数值模拟手段,从理论上进一步探讨了极端强震作用下模型的抗倒塌性能。结果表明:极端强震作用下,我国明清官式木构古建的振动形式表现为柱架、斗拱、梁架及屋顶的近似同步往复摇摆;承重木构架受损不严重,结构未产生倒塌;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现象基本吻合,且反映不同构造的有利影响。因此,我国明清官式木构古建在极端强震作用下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强震 木结构 试验 单檐歇山屋顶 数值模拟
下载PDF
苏州地区歇山厅堂大木构架演变刍议
13
作者 沈健 楚超超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3期39-47,共9页
歇山建筑之研究是建筑史领域的重要内容。江南尤其是苏州地区宋元时期歇山厅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是我国歇山建筑体系中的重要支系。探究苏州不同时期歇山厅堂构架之构成及发展特征是充分认知这一建筑谱系的必要环节。本文基于前辈学... 歇山建筑之研究是建筑史领域的重要内容。江南尤其是苏州地区宋元时期歇山厅堂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是我国歇山建筑体系中的重要支系。探究苏州不同时期歇山厅堂构架之构成及发展特征是充分认知这一建筑谱系的必要环节。本文基于前辈学者之研究成果,梳理宋元以来苏州地区歇山厅堂实例,认为厅堂井字型构架与歇山厦两头屋架之一体性配适是其延续千载的基本构架传统,但随着山面梁架省、置不一,导致其分化为繁复的“设山面梁架的、相对均质的厦一架歇山厅堂”和简约的“无山面梁架的、完全均质的厦一间歇山厅堂”构架。整体构架之视角下,山面梁架作为主要线索,体现出在不同时期的不同作用,影响了苏州地区歇山厅堂构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地区 歇山厅堂 大木构架 山面梁架 演变
下载PDF
玄妙观雷尊殿大木构架探析——兼论明清苏州地区方三间厅堂井字型构架的演化特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沈健 楚超超 尚维 《古建园林技术》 2023年第6期36-40,45,共6页
解析清初典型方三间遗构玄妙观雷尊殿的大木结构,认为其继承了宋元以来江南“厅堂井字型构架”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施用大抹角梁和减柱、简化铺作、加固厦两头屋架做法等措施予以改进,实现了室内空间的进一步扩展与畅通,精简并加固了结构... 解析清初典型方三间遗构玄妙观雷尊殿的大木结构,认为其继承了宋元以来江南“厅堂井字型构架”的基本特征,并通过施用大抹角梁和减柱、简化铺作、加固厦两头屋架做法等措施予以改进,实现了室内空间的进一步扩展与畅通,精简并加固了结构。基于此,通过对比宋元以来同类遗构,进一步探讨明清苏州方三间厅堂演进特征,认为其具有平面尺度呈阶段性变化、殿身构架整合副阶构架及厦两头出际做法进一步发展等特点,并分别阐述其中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尊殿 明清苏州地区 方三间 厅堂井字型构架 发展演进 减柱法 歇山屋架
下载PDF
“厦两头”与“厦周匝”——从早期歇山建筑形象看歇山顶的起源与演化
15
作者 赵振宇 孙婉桐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5期178-183,共6页
在歇山顶的众多祖型中,“悬山加披”的组合更为学界所公认,也更易于现有实物资料中得到证实。而悬山顶向歇山顶的演化,又存在“悬山两际加披厦”与“悬山四周加披厦”两种形式。现存早期歇山建筑形象中,可见两种与后世不同的歇山屋顶类... 在歇山顶的众多祖型中,“悬山加披”的组合更为学界所公认,也更易于现有实物资料中得到证实。而悬山顶向歇山顶的演化,又存在“悬山两际加披厦”与“悬山四周加披厦”两种形式。现存早期歇山建筑形象中,可见两种与后世不同的歇山屋顶类型,很有可能分别对应了“厦两头”和“厦周匝”两种歇山顶生成逻辑。文章尝试通过对东汉至宋辽时期歇山建筑形象及建筑实例的分析,辨析早期歇山顶的起源、传播与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歇山顶 厦两头 厦周匝 井字式 连架式
下载PDF
中国古代屋顶形式中庑殿与歇山等级序列缘由浅析
16
作者 陶佳 《建筑与文化》 2022年第3期191-192,共2页
庑殿与歇山作为中国古代等级最高的两种屋顶形式,学界普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明显尊卑序列,但关于此种等级序列产生的缘由一直未有定论。文章尝试从历史、地域和思想等方面浅析其产生原因,以期对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建筑作出积极探索。
关键词 屋顶 庑殿顶 歇山顶 中国古代建筑
下载PDF
宋金以前歇山建筑技术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毅捷 何洋 韩效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7年第5期9-13,共5页
歇山是我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屋顶形式之一,等级高、应用广、技术有代表性,因此歇山是我国建筑史,特别是建筑技术史的重要研究对象。宋金以前歇山技术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本文以宋金以前歇山技术的研究史为研究对象,... 歇山是我国古代建筑最重要的屋顶形式之一,等级高、应用广、技术有代表性,因此歇山是我国建筑史,特别是建筑技术史的重要研究对象。宋金以前歇山技术从萌芽到成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过程。本文以宋金以前歇山技术的研究史为研究对象,从技术要点的角度梳理了其自1931年以来的研究,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建筑 传统木结构建筑技术 歇山(厦两头、九脊殿) 宋金以前
下载PDF
重檐歇山顶叠加暗廊转经道形制的河湟地区藏传佛教殿堂研究
18
作者 李江 杨菁 +1 位作者 刘源 李宁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9-60,共12页
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关键过渡地带的河湟地区,是汉、藏文化碰撞与融合的重要场所。西藏地区于吐蕃时期所形成的暗廊转经道和中原地区于宋金时期所发展出的重檐歇山顶,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构类型在河湟地区相互叠加组合,产生了一种独... 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关键过渡地带的河湟地区,是汉、藏文化碰撞与融合的重要场所。西藏地区于吐蕃时期所形成的暗廊转经道和中原地区于宋金时期所发展出的重檐歇山顶,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结构类型在河湟地区相互叠加组合,产生了一种独特的藏传佛教殿堂建筑类型,在结构形制、营造做法等方面体现出汉、藏传统建筑相互嫁接、彼此借鉴的鲜明特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建筑异彩纷呈的营造形式。处于河湟地区这一藏传佛教向外传播起始阶段的汉藏结合式佛殿类型,填补了中国民族建筑研究、地域建筑研究的关键中间过渡环节,并有力见证了多元民族建筑文化共同推进中国传统建筑的不断向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湟地区 藏传佛教殿堂 重檐歇山顶 暗廊转经道
下载PDF
重庆银杏堂大雄宝殿复原研究
19
作者 陈勇 何玢华 《重庆建筑》 2022年第12期5-9,共5页
石柱银杏堂创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至今,2009年12月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在建筑、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由于历史原因,银杏堂大雄宝殿多次重建和改建。该文在对大雄宝殿现状测绘... 石柱银杏堂创建于唐代,历经宋元明清至今,2009年12月由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重庆市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在建筑、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由于历史原因,银杏堂大雄宝殿多次重建和改建。该文在对大雄宝殿现状测绘的基础上,通过方志、寺院现存碑刻,结合重庆地区同时期同类型的寺庙建筑——梁平双桂堂大雄宝殿建筑形制进行对比研究,进而复原再现银杏堂大雄宝殿在清光绪十九年时期的建筑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堂 双桂堂 寺庙建筑 三重檐歇山 古建筑复原
下载PDF
东亚8~13世纪木构歇山建筑技术流变研究前瞻
20
作者 谢易兵 林雨颖 张毅捷 《华中建筑》 2021年第12期6-9,共4页
该文通过对大木建筑技术史研究现状和趋势的整理,指出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科学问题,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研究设想。我国近90年的大木建筑技术研究史可大致分为20世纪和21世纪两个阶段。20世纪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角度:考古断代、结构... 该文通过对大木建筑技术史研究现状和趋势的整理,指出目前需要迫切解决的一个科学问题,并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研究设想。我国近90年的大木建筑技术研究史可大致分为20世纪和21世纪两个阶段。20世纪的研究主要有三个角度:考古断代、结构技术演进以及宏观技术流变;到21世纪随着研究实例增加、理论更为成熟、方法论的创新,大木建筑技术史研究进入到新的阶段,上述三个角度的研究都有发展。在这样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背景下,该文提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科学命题:8~13世纪东亚歇山大木关键技术流变过程的构建,该问题属于宏观技术流变的研究范畴,文章提出以结构技术演进研究角度为切入点,并准备用考古类型学来解决这一科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8~13世纪 大木技术 歇山建筑 建筑技术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