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刑事诉讼中“另案处理”规范功能的异化与回归 被引量:14
1
作者 董坤 《法学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另案处理"对于实现刑诉法的人权保障机能,提高诉讼效益,保证精密司法以及解决管辖冲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中,另案处理却成为特殊的案件消化机制、掩盖秘密侦查的方法以及为迎合绩效考核的作假手段。要使另案处理重新... "另案处理"对于实现刑诉法的人权保障机能,提高诉讼效益,保证精密司法以及解决管辖冲突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践中,另案处理却成为特殊的案件消化机制、掩盖秘密侦查的方法以及为迎合绩效考核的作假手段。要使另案处理重新发挥规范功能,必须从健全法律规范、强化法律监督入手,明确另案处理的适用情形、适用程序以及对其法律监督的手段和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另案处理 规范功能 功能异化 法律监督
原文传递
虚假民事诉讼的司法解析与规制——以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施行为契机 被引量:1
2
作者 史华松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2-77,共6页
虚假民事诉讼是法律制度正向建构、不断完善与虚假诉讼行为人反向利用、挑战秩序两者之间博弈与冲突的表现,虚假诉讼的诉权承载了行为人侵害他人权益和司法秩序的恶意,诉权的扭曲导向审判权和审判程序的功能异化。司法机关应及时通过构... 虚假民事诉讼是法律制度正向建构、不断完善与虚假诉讼行为人反向利用、挑战秩序两者之间博弈与冲突的表现,虚假诉讼的诉权承载了行为人侵害他人权益和司法秩序的恶意,诉权的扭曲导向审判权和审判程序的功能异化。司法机关应及时通过构建虚假诉讼的释明承诺机制、发现识别机制、审查判断机制和制裁威慑机制防范和规制虚假民事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异化 释明承诺 发现识别 审查判断 制裁威慑
下载PDF
虚假民事诉讼的司法解析与规制——以2012年《民事诉讼法》修改施行为契机 被引量:1
3
作者 史华松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虚假民事诉讼是法律制度正向建构、不断完善与虚假诉讼行为人反向利用、挑战秩序两造之间博弈与冲突的表现,虚假诉讼的诉权承载了行为人侵害他人权益和司法秩序的恶意,诉权的扭曲导向审判权和审判程序的功能异化。司法机关应及时通过构... 虚假民事诉讼是法律制度正向建构、不断完善与虚假诉讼行为人反向利用、挑战秩序两造之间博弈与冲突的表现,虚假诉讼的诉权承载了行为人侵害他人权益和司法秩序的恶意,诉权的扭曲导向审判权和审判程序的功能异化。司法机关应及时通过构建虚假诉讼的释明承诺机制、发现识别机制、审查判断机制和制裁威慑机制防范和规制虚假民事诉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异化 释明承诺 发现识别 审查判断 制裁威慑
下载PDF
论对物强制性措施的功能异化和措施竞合
4
作者 邹艺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9期30-38,94,共10页
我国刑事对物强制性措施制度不健全,以证据保全功能定位的对物强制性措施代行财产保全功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发生功能异化现象,反映出实践对财产保全制度的迫切需求,同时,证据保全与财产保全对物强制性措施存在“交叉但不重合”的竞合... 我国刑事对物强制性措施制度不健全,以证据保全功能定位的对物强制性措施代行财产保全功能,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发生功能异化现象,反映出实践对财产保全制度的迫切需求,同时,证据保全与财产保全对物强制性措施存在“交叉但不重合”的竞合关系。厘清证据保全与财产保全功能二者的关系,有利于理解实践中查封、扣押、冻结的乱象,更有助于进一步明晰刑事对物强制性措施制度的构建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物强制性措施 强制措施 功能异化 措施竞合
下载PDF
英语专业翻转课堂教学体系现代化的发展路径
5
作者 薛舒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第9期63-67,共5页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主要是,翻转课堂所应具有的功能发生了异化。要想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回归其本来面目,关键在于找准翻转课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即追求翻转课堂教学体系... 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原因主要是,翻转课堂所应具有的功能发生了异化。要想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功能回归其本来面目,关键在于找准翻转课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即追求翻转课堂教学体系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翻转课堂教学体系主要由教学模型设计机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三个方面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功能异化 教学体系现代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