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新诗还是应该叫白话诗
被引量:
2
1
作者
毛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新诗,也曾称为白话诗、自由诗。但"新诗"一名不能标明其任何文体特征,"白话诗"古已有之,"自由诗"在格律体新诗出现之后已不能概括全部新诗。人们目前能够想到的命名,如"现代汉诗"、"现代...
新诗,也曾称为白话诗、自由诗。但"新诗"一名不能标明其任何文体特征,"白话诗"古已有之,"自由诗"在格律体新诗出现之后已不能概括全部新诗。人们目前能够想到的命名,如"现代汉诗"、"现代诗"、"语体诗"、"西诗"等,都不大得体。"胡诗"虽然比较传神,却不大可能被普遍接受。故这一诗体,还是叫回它最初的名称"白话诗"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白话诗
自由诗
西诗
胡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诗的“内在韵律”如何成为可能
2
作者
郑晓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8期5-9,共5页
“内在韵律”这个概念一直在新诗理论建构中占主导地位。这一概念在提出之初被框定在了内在情绪方面,而割裂了它与外在形式的有机联系。该文借用理论家哈特曼与帕斯关于节奏及韵律的界定,来对“内在韵律”这一概念进行重新思考,并从古...
“内在韵律”这个概念一直在新诗理论建构中占主导地位。这一概念在提出之初被框定在了内在情绪方面,而割裂了它与外在形式的有机联系。该文借用理论家哈特曼与帕斯关于节奏及韵律的界定,来对“内在韵律”这一概念进行重新思考,并从古典诗歌传统的时空音乐性的节奏观中汲取灵感。中国古典诗歌中对时空音乐性的强调与“内在韵律”的概念十分契合,以时间的变化引领空间的变化,旨在建构“一个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这种联系让“内在韵律”不再是一种玄谈而有了具体表征。最后,内在韵律在诗歌中的实践可以说是“外动而生中”,新诗如何将外在形式与内在节律圆融,即如何实现音乐性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诗
内在韵律
时空
古典节奏观
音乐性
新诗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认识布鲁克斯
被引量:
2
3
作者
秦枫
徐艳萍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0-23,共4页
《豆食者》是鲜为国人所知的美国当代颇有声望的黑人女诗人格温多琳.布鲁克斯的诗作之一。她先后共出版了二十多部诗集。1950年,她获得了普利策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黑人作家。她被公认为美国黑人诗人中的顶尖人物。她用自己的笔描...
《豆食者》是鲜为国人所知的美国当代颇有声望的黑人女诗人格温多琳.布鲁克斯的诗作之一。她先后共出版了二十多部诗集。1950年,她获得了普利策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黑人作家。她被公认为美国黑人诗人中的顶尖人物。她用自己的笔描述黑人窘迫的生活处境,鞭挞不平等的种族歧视,成为倡导人权运动的积极活动家。总统克林顿给予她高度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人诗歌
自由诗
种族歧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废名圈”新诗批评话语的生成
4
作者
程继龙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废名圈”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真实存在的派别,在新诗创作和批评方面均有独特的造就。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这一派圈子形成,同时形成了谈诗、讲诗、论诗的风气。这一风气一直延续到沦陷后的北平诗坛,北平沦陷区的教育、文化环境为这...
“废名圈”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真实存在的派别,在新诗创作和批评方面均有独特的造就。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这一派圈子形成,同时形成了谈诗、讲诗、论诗的风气。这一风气一直延续到沦陷后的北平诗坛,北平沦陷区的教育、文化环境为这一派诗学话语的生成提供了条件。“废名圈”围绕自由诗这一观念和理想,建构自己的新诗批评话语。这既离不开对当时新诗发展问题的正视,也离不开对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选择性继承。“废名圈”新诗批评话语也是一种隐微的政治性话语。考察这一派新诗批评话语的生成过程和意味,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一派的具体存在,认识中国现代新诗史和新诗批评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圈”
新诗批评
话语
自由诗
政治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古典诗词在电视节目中的传承与多维演绎——以《邻家诗话》为例
被引量:
1
5
作者
岳赟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85-90,共6页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类综艺节目将电视媒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力展现多种文化元素,逐渐成为当今时代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文化综艺节目《邻家诗话》以现代科技手段为依托,...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类综艺节目将电视媒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力展现多种文化元素,逐渐成为当今时代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文化综艺节目《邻家诗话》以现代科技手段为依托,在强化专业知识,保障节目质量的基础上,融合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对古典诗词进行现代化传播与演绎,将精英文化与高雅艺术以相对通俗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带给观众强烈的审美体验,提高了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为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诗词
《邻家诗话》
传承
演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究中国新诗读者接受现状
6
作者
李彩霞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20-122,共3页
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中国古典诗歌对其形成的影响根深蒂固;再加上创作者及时代现实环境的原因,恢复古典诗歌的理想局面已不可能实现。文章以文学接受以及相关的文学理论为依据,从读者的审美心理、审美水平以及接受者与创作者的关系等方...
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中国古典诗歌对其形成的影响根深蒂固;再加上创作者及时代现实环境的原因,恢复古典诗歌的理想局面已不可能实现。文章以文学接受以及相关的文学理论为依据,从读者的审美心理、审美水平以及接受者与创作者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新诗产生至今未能成为文学主流的现象及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诗
审美心理
审美水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创期新诗形式的两种发展趋势
7
作者
陈本益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初创期的新诗还沾带着古代诗词形式的痕迹,其形式还是笼统的、不成熟的。不过,它们中有的已经具有了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的雏形;这即是说,它们已经包含着先后向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发展的趋势。胡适的《尝试集》就缩影着这种发展...
初创期的新诗还沾带着古代诗词形式的痕迹,其形式还是笼统的、不成熟的。不过,它们中有的已经具有了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的雏形;这即是说,它们已经包含着先后向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发展的趋势。胡适的《尝试集》就缩影着这种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新诗形式
自由体
格律体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的争论及其解决
8
作者
汤蕾
《鹿城学刊》
2022年第3期12-17,共6页
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自发生以来就争论不断。自由与格律是相对的,也是并存的,如何进行诗体重建仍然需要不断的理论与创作实践探索。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在诗行排列、节奏音韵等形式方面各有优势与局限。百年来,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针对节...
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自发生以来就争论不断。自由与格律是相对的,也是并存的,如何进行诗体重建仍然需要不断的理论与创作实践探索。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在诗行排列、节奏音韵等形式方面各有优势与局限。百年来,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针对节奏、音韵等形式问题争论不断,部分自由体诗人也对自由新诗的形式问题进行反省、纠正。现代格律诗学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成为新诗发展的的新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新诗
格律新诗
争论
新诗形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新诗自由体的现代性特征
被引量:
1
9
作者
许霆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4-34,共11页
新诗自由体是世界性的现代诗体,其现代性内涵丰富。新诗自由体的本质特性是音义结合性,而其音义结合的主动性、具体性和现时性,使之能够更加自由地表现现代社会和人生。新诗自由体的音律趋向新变,表现为意义节奏更加突出、节奏规则更新...
新诗自由体是世界性的现代诗体,其现代性内涵丰富。新诗自由体的本质特性是音义结合性,而其音义结合的主动性、具体性和现时性,使之能够更加自由地表现现代社会和人生。新诗自由体的音律趋向新变,表现为意义节奏更加突出、节奏规则更新创造和音质音律更加凸显。新诗自由体中语言因素的重复形式多样,但均以诗行作为基础,用诗行在诗节意义上的旋律代替传统的语言节奏,诗行对等复现是新诗自由体节奏运动的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诗体
现代性
诗体
音律
节奏运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汉代至初唐是古代汉诗定型诗体建设的重要过渡时期
10
作者
代绪宇
王珂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7-63,共7页
从汉代到唐初是汉诗诗体由不定型到定型建设的最重要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基本完成了汉诗诗体及汉诗形态的建设,出现了赋、乐府,以五言诗、七言诗为代表的古体诗,为定型诗体格律诗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代是汉诗诗体由四言向五...
从汉代到唐初是汉诗诗体由不定型到定型建设的最重要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基本完成了汉诗诗体及汉诗形态的建设,出现了赋、乐府,以五言诗、七言诗为代表的古体诗,为定型诗体格律诗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代是汉诗诗体由四言向五言过渡的诗体松散的时代,虽然未建立起定型诗体,却扭转了"楚辞"开始的汉诗的较为极端的"散文化"倾向。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诗诗体多元化大发展的时代,是汉诗诗体进入自觉阶段的成熟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
诗体
赋
乐府
五言诗
七言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散文诗的文体地位
被引量:
1
11
作者
黄永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2-95,共4页
散文诗既非自由分行新诗,又非现代散文。散文诗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一种具有现代审美价值和特殊质性构成的独立文类。可以从共时文体学和历时文体学两个视角考察散文诗的独立性,并从中发现其文体史的特殊地位。
关键词
散文诗
文体
自由分行新诗
现代散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重探1959年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
12
作者
郭金戈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6-23,共8页
1959年《文学评论》组织的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主要就继承中国古典诗歌格律,节奏与平仄、押韵之间的关系,“自由格律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而讨论中对“节奏”与“格律”概念以及对格律诗、自由诗的认识,则启发我们重思当代新诗创...
1959年《文学评论》组织的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主要就继承中国古典诗歌格律,节奏与平仄、押韵之间的关系,“自由格律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而讨论中对“节奏”与“格律”概念以及对格律诗、自由诗的认识,则启发我们重思当代新诗创作中的韵律问题。如果从新的理论体系出发,对节奏、韵律和格律这三个概念进行辨析,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这次讨论中的理论成果和局限。同时,这种重探和对话,也有助于我们形成对新诗韵律不一样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律
节奏
自由格律诗
《文学评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诗还是应该叫白话诗
被引量:
2
1
作者
毛翰
机构
华侨大学文学院
出处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3-106,共4页
文摘
新诗,也曾称为白话诗、自由诗。但"新诗"一名不能标明其任何文体特征,"白话诗"古已有之,"自由诗"在格律体新诗出现之后已不能概括全部新诗。人们目前能够想到的命名,如"现代汉诗"、"现代诗"、"语体诗"、"西诗"等,都不大得体。"胡诗"虽然比较传神,却不大可能被普遍接受。故这一诗体,还是叫回它最初的名称"白话诗"为宜。
关键词
新诗
白话诗
自由诗
西诗
胡诗
Keywords
new
poetry
vernacular
poetry
free
poetry
western
poetry
Hu
poetry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诗的“内在韵律”如何成为可能
2
作者
郑晓倩
机构
山东师范大学
出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8期5-9,共5页
文摘
“内在韵律”这个概念一直在新诗理论建构中占主导地位。这一概念在提出之初被框定在了内在情绪方面,而割裂了它与外在形式的有机联系。该文借用理论家哈特曼与帕斯关于节奏及韵律的界定,来对“内在韵律”这一概念进行重新思考,并从古典诗歌传统的时空音乐性的节奏观中汲取灵感。中国古典诗歌中对时空音乐性的强调与“内在韵律”的概念十分契合,以时间的变化引领空间的变化,旨在建构“一个音乐情趣的宇宙(时空合一体)”,这种联系让“内在韵律”不再是一种玄谈而有了具体表征。最后,内在韵律在诗歌中的实践可以说是“外动而生中”,新诗如何将外在形式与内在节律圆融,即如何实现音乐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
自由诗
内在韵律
时空
古典节奏观
音乐性
新诗理论
Keywords
free
poetry
Inner
rhythm
Time
and
space
Classical
rhythm
view
Musicality
New
poetry
theory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认识布鲁克斯
被引量:
2
3
作者
秦枫
徐艳萍
机构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外语系
出处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20-23,共4页
文摘
《豆食者》是鲜为国人所知的美国当代颇有声望的黑人女诗人格温多琳.布鲁克斯的诗作之一。她先后共出版了二十多部诗集。1950年,她获得了普利策奖,成为第一个获此殊荣的黑人作家。她被公认为美国黑人诗人中的顶尖人物。她用自己的笔描述黑人窘迫的生活处境,鞭挞不平等的种族歧视,成为倡导人权运动的积极活动家。总统克林顿给予她高度的评价。
关键词
黑人诗歌
自由诗
种族歧视
Keywords
black
poetry
free
poetry
racial
discrimination
分类号
I106.2 [文学—世界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废名圈”新诗批评话语的生成
4
作者
程继龙
机构
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08-113,共6页
基金
广东省社会科学规划学科共建项目“‘废名圈’诗人群文学活动考述”(GD16XZW05)。
文摘
“废名圈”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一个真实存在的派别,在新诗创作和批评方面均有独特的造就。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这一派圈子形成,同时形成了谈诗、讲诗、论诗的风气。这一风气一直延续到沦陷后的北平诗坛,北平沦陷区的教育、文化环境为这一派诗学话语的生成提供了条件。“废名圈”围绕自由诗这一观念和理想,建构自己的新诗批评话语。这既离不开对当时新诗发展问题的正视,也离不开对中国古典诗学和西方现代诗学的选择性继承。“废名圈”新诗批评话语也是一种隐微的政治性话语。考察这一派新诗批评话语的生成过程和意味,有助于更好地认识这一派的具体存在,认识中国现代新诗史和新诗批评史的发展。
关键词
“废名圈”
新诗批评
话语
自由诗
政治性
Keywords
“Fei
Ming
Circle”
new
poetry
criticism
discourse
free
poetry
political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古典诗词在电视节目中的传承与多维演绎——以《邻家诗话》为例
被引量:
1
5
作者
岳赟赟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6期85-90,共6页
文摘
古典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类综艺节目将电视媒介与传统文化相结合,极力展现多种文化元素,逐渐成为当今时代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平台。文化综艺节目《邻家诗话》以现代科技手段为依托,在强化专业知识,保障节目质量的基础上,融合音乐、舞蹈、书法、绘画、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对古典诗词进行现代化传播与演绎,将精英文化与高雅艺术以相对通俗的方式呈现给观众,带给观众强烈的审美体验,提高了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为我国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
古典诗词
《邻家诗话》
传承
演绎
Keywords
classical
poem
The
free
poetry
Criticism
inheritance
deduction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究中国新诗读者接受现状
6
作者
李彩霞
机构
大同大学文学学院
出处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20-122,共3页
文摘
从接受者的角度来看,中国古典诗歌对其形成的影响根深蒂固;再加上创作者及时代现实环境的原因,恢复古典诗歌的理想局面已不可能实现。文章以文学接受以及相关的文学理论为依据,从读者的审美心理、审美水平以及接受者与创作者的关系等方面分析了新诗产生至今未能成为文学主流的现象及其原因。
关键词
中国新诗
审美心理
审美水平
Keywords
Chinese
modern
free
poetry
aesthetic
psychology
aesthetic
level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创期新诗形式的两种发展趋势
7
作者
陈本益
机构
西南师范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文摘
初创期的新诗还沾带着古代诗词形式的痕迹,其形式还是笼统的、不成熟的。不过,它们中有的已经具有了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的雏形;这即是说,它们已经包含着先后向自由体新诗和格律体新诗发展的趋势。胡适的《尝试集》就缩影着这种发展趋势。
关键词
胡适
新诗形式
自由体
格律体
Keywords
Hu
Shi
form
of
modern
poetry
free
modern
poetry
metrical
modern
poetry
分类号
I052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的争论及其解决
8
作者
汤蕾
机构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
出处
《鹿城学刊》
2022年第3期12-17,共6页
文摘
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自发生以来就争论不断。自由与格律是相对的,也是并存的,如何进行诗体重建仍然需要不断的理论与创作实践探索。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在诗行排列、节奏音韵等形式方面各有优势与局限。百年来,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针对节奏、音韵等形式问题争论不断,部分自由体诗人也对自由新诗的形式问题进行反省、纠正。现代格律诗学受到越来越多关注,成为新诗发展的的新趋向。
关键词
自由新诗
格律新诗
争论
新诗形式
Keywords
free
new
poetry
metrical
new
poetry
dispute
style
of
new
poetry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新诗自由体的现代性特征
被引量:
1
9
作者
许霆
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24-34,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新诗韵律节奏论”(13FZW074)。
文摘
新诗自由体是世界性的现代诗体,其现代性内涵丰富。新诗自由体的本质特性是音义结合性,而其音义结合的主动性、具体性和现时性,使之能够更加自由地表现现代社会和人生。新诗自由体的音律趋向新变,表现为意义节奏更加突出、节奏规则更新创造和音质音律更加凸显。新诗自由体中语言因素的重复形式多样,但均以诗行作为基础,用诗行在诗节意义上的旋律代替传统的语言节奏,诗行对等复现是新诗自由体节奏运动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
自由诗体
现代性
诗体
音律
节奏运动
Keywords
free
style
of
poetry
modernity
poetry
style
rhythm
rhythmic
movement
分类号
I207.2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汉代至初唐是古代汉诗定型诗体建设的重要过渡时期
10
作者
代绪宇
王珂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57-63,共7页
文摘
从汉代到唐初是汉诗诗体由不定型到定型建设的最重要的过渡期。在这一时期基本完成了汉诗诗体及汉诗形态的建设,出现了赋、乐府,以五言诗、七言诗为代表的古体诗,为定型诗体格律诗的出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汉代是汉诗诗体由四言向五言过渡的诗体松散的时代,虽然未建立起定型诗体,却扭转了"楚辞"开始的汉诗的较为极端的"散文化"倾向。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汉诗诗体多元化大发展的时代,是汉诗诗体进入自觉阶段的成熟时期。
关键词
汉诗
诗体
赋
乐府
五言诗
七言诗
Keywords
Chinese
poety
poetic
style
free
pattern
of
poetry
formed
style
of
poerty
five-sentence
poetry
seven-sentence
poetry
分类号
I207.21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散文诗的文体地位
被引量:
1
11
作者
黄永健
机构
深圳大学文学院
出处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2-95,共4页
文摘
散文诗既非自由分行新诗,又非现代散文。散文诗已经发展成为现代社会一种具有现代审美价值和特殊质性构成的独立文类。可以从共时文体学和历时文体学两个视角考察散文诗的独立性,并从中发现其文体史的特殊地位。
关键词
散文诗
文体
自由分行新诗
现代散文
Keywords
prose
poetry
style
line-by-line
free
new
poetry
modern
prose
分类号
I056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重探1959年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
12
作者
郭金戈
机构
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6-23,共8页
基金
2017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百年新诗学案”(17JJD750002)。
文摘
1959年《文学评论》组织的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主要就继承中国古典诗歌格律,节奏与平仄、押韵之间的关系,“自由格律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而讨论中对“节奏”与“格律”概念以及对格律诗、自由诗的认识,则启发我们重思当代新诗创作中的韵律问题。如果从新的理论体系出发,对节奏、韵律和格律这三个概念进行辨析,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这次讨论中的理论成果和局限。同时,这种重探和对话,也有助于我们形成对新诗韵律不一样的认知。
关键词
格律
节奏
自由格律诗
《文学评论》
Keywords
meter
rhythm
free
metrical
poetry
Literary
Review
分类号
I207.25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新诗还是应该叫白话诗
毛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新诗的“内在韵律”如何成为可能
郑晓倩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认识布鲁克斯
秦枫
徐艳萍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废名圈”新诗批评话语的生成
程继龙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古典诗词在电视节目中的传承与多维演绎——以《邻家诗话》为例
岳赟赟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探究中国新诗读者接受现状
李彩霞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初创期新诗形式的两种发展趋势
陈本益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自由新诗与格律新诗的争论及其解决
汤蕾
《鹿城学刊》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论新诗自由体的现代性特征
许霆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论汉代至初唐是古代汉诗定型诗体建设的重要过渡时期
代绪宇
王珂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散文诗的文体地位
黄永健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重探1959年关于新诗格律问题的讨论
郭金戈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