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北京休闲农业发展现状与前景--以怀柔区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张一 申爽 +1 位作者 李华 肖红波 《农业展望》 2021年第6期108-113,共6页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使第一产业、第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通过实地走访、文献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休闲观光农业进行调查与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驱动下,... 休闲农业作为一种使第一产业、第三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通过实地走访、文献调查、统计数据分析等方法,对休闲观光农业进行调查与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驱动下,北京市怀柔区的休闲观光农业相较于其他城区来说,发展成果显著,发展特色鲜明,在带动生态旅游发展、增加经济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淡薄、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供给不均衡等问题和挑战。基于此,针对怀柔区的自身客观条件、行业发展问题等,提出了促进北京休闲观光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最后,对未来北京休闲农业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休闲农业 观光旅游 民俗体验 产业融合 行业标准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经验与知识生产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志炜 罗丹 李钦曾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107-111,共5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生产既是一种在地化的本土知识体系的建构,又是一种基于学术共同体的一般性知识体系的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经验与知识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教育价值;其知识形态可区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个类型,...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生产既是一种在地化的本土知识体系的建构,又是一种基于学术共同体的一般性知识体系的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经验与知识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经济和教育价值;其知识形态可区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两个类型,呈现出显著的普遍性、通识性和共享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生产应遵循整体性和开放性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经验 知识 生产
下载PDF
莫言创作的民间经验与文化审美精神 被引量:2
3
作者 石竹青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5期665-670,共6页
以说书人的身份讲故事,作为老百姓写作,这是莫言进行文学创作的观念与主张。莫言以民间经验与民间文学传统作为创作动因,完成了融合着民间与想象、现实与历史的生命思考与审美观照。作为原乡精神的寄放之所,"高密东北乡"自198... 以说书人的身份讲故事,作为老百姓写作,这是莫言进行文学创作的观念与主张。莫言以民间经验与民间文学传统作为创作动因,完成了融合着民间与想象、现实与历史的生命思考与审美观照。作为原乡精神的寄放之所,"高密东北乡"自1985年出现在莫言的短篇小说《秋水》中至今已有30年,成为其专有的文学地理标识。在此文学微地之上,莫言以自在的叙述语境勾勒出由民间经验中的人物与事件所组构的叙事时空,又以超验的叙事形态延伸着作品内在的审美意蕴,以悲悯情怀塑造着与生命、艺术、哲学相互融汇而生的文化精神形态,展现生命力量与生存智慧,从而生成中华民族文化之于世界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民间经验 文化审美精神
下载PDF
论莫言的民间性
4
作者 王哲谦 《韶关学院学报》 2014年第9期38-42,共5页
莫言从"民间"的角度,以一个老百姓的身份去反观民间世界,用民间的口吻叙述他对"高密东北乡"的情感体验。"老百姓"式的写作立场,民间语言与民间艺术的糅和,兼之天马行空般的夸张想像,使读者忘情于莫言笔下... 莫言从"民间"的角度,以一个老百姓的身份去反观民间世界,用民间的口吻叙述他对"高密东北乡"的情感体验。"老百姓"式的写作立场,民间语言与民间艺术的糅和,兼之天马行空般的夸张想像,使读者忘情于莫言笔下的"高密东北乡"中,并在艺术体验中发现自己与民间的血肉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民间立场 民间体验 民间艺术
下载PDF
探索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与民宿的关系——以朴素微澜民宿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克志 孙文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2年第13期189-191,共3页
在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性举措的驱动下,乡村的住宅以及一些公共空间如村民活动中心、村委会、乡村书屋、公园等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论文依托朴素微澜民宿项目,通过对项目的设计构思、设计规划具体探讨农村旅游... 在国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性举措的驱动下,乡村的住宅以及一些公共空间如村民活动中心、村委会、乡村书屋、公园等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造。论文依托朴素微澜民宿项目,通过对项目的设计构思、设计规划具体探讨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与民宿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端度假 自然观光 民俗体验
下载PDF
都市民间文化的建构——读朴泰远小说《川边风景》的一个视角 被引量:1
6
作者 金向德 《当代韩国》 2014年第1期105-114,共10页
本文从都市民间文化的角度解读朝鲜现代作家朴泰远的长篇小说《川边风景》,揭示20世纪30年代首尔的世态景象,探索朴泰远的都市民间情怀,最后认定他有别于启蒙文学和左翼文学的民间价值取向,为研究朴泰远文学提供一个全新视角。
关键词 朴泰远 川边风景 都市民间价值取向
原文传递
文化诗学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观念考辨
7
作者 王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2期179-182,共4页
文化诗学的理论视角渗透到当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思潮。在研究对象层面,它提倡非物质文化研究重新回到文艺传播的社会空间,关注文化生产的民间经验;在理论范式层面,它重视文艺作品的社会属性和传播结构,突出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建构和历史传... 文化诗学的理论视角渗透到当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思潮。在研究对象层面,它提倡非物质文化研究重新回到文艺传播的社会空间,关注文化生产的民间经验;在理论范式层面,它重视文艺作品的社会属性和传播结构,突出非物质文化的社会建构和历史传播;在价值体系层面,它主张从文化符号转向社会文化,从历史传统转向文化认同。文化诗学为非物质文化所提供的,不仅是活态历史的理论视角,而且是民间经验的诗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诗学 非物质文化研究 文艺形式 民间经验 文化生态
下载PDF
鲁迅写作中的“牺牲”意识分析
8
作者 王元忠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5,共5页
"牺牲"意识是鲁迅写作中一个贯穿性的主题意念。其由鲁迅生命早期所经历的民俗经验而来,后又为他独特的生命遭遇所生发,为他对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所深化和丰富,交织了他于启蒙者和启蒙对象生存现状的复杂思考。于诸般不... "牺牲"意识是鲁迅写作中一个贯穿性的主题意念。其由鲁迅生命早期所经历的民俗经验而来,后又为他独特的生命遭遇所生发,为他对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认识所深化和丰富,交织了他于启蒙者和启蒙对象生存现状的复杂思考。于诸般不同的意绪所矛盾交织的张力建构之中,读者不仅可见现实对于鲁迅个体精神形成所施与的重要影响,而且也清晰显见长期的精神奴役之下中国民众的生存世相和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复杂的精神图像,体会到鲁迅精神的丰富与深刻并及文学表现过程之中其作为一位优秀写作者对于现实民俗文化材料进行审美内化的成功和独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牺牲意念 民俗经验 主体内化 复杂性
下载PDF
云南省中医药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的开发思路 被引量:3
9
作者 何雨桐 周启微 +3 位作者 李璠 蒋维 于浩飞 张荣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138-1141,共4页
云南中医民族药源远流长,造就了大量民族民间经验方和经典名方,在临床医疗和相关科研工作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云南省的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的整理情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次开发研究情况分析,得到云南中医药民族民间... 云南中医民族药源远流长,造就了大量民族民间经验方和经典名方,在临床医疗和相关科研工作中有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云南省的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的整理情况,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二次开发研究情况分析,得到云南中医药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启示开发思路。制约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的主要问题为:资料收集整理不齐,临床应用缺乏相应的质量考评标准和系统的安全性总结;现行法律法规对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方有效性及合法产权界定尚不完善;二次开发利用不创新等。对流落民间,口耳相传但尚未被整理在册的药方应该及时保存记录,妥善保护,建立安全性,有效性评价标准;建立云南民族医药数据库,完善民族医药保护制度;对现有民族民间经验方、经典名方进行创新及二次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中医药 民族民间经验方 经典名方 创新 二次开发 开发思路
下载PDF
河南省民俗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
10
作者 刘爱萍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98-99,共2页
近几年来,河南民俗旅游业稳步发展,日趋成熟,民俗旅游创收在全省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但旅游景区民俗体验区开发力度不足,缺乏民俗体验板块;民俗旅游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河南省民... 近几年来,河南民俗旅游业稳步发展,日趋成熟,民俗旅游创收在全省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在不断增大。但旅游景区民俗体验区开发力度不足,缺乏民俗体验板块;民俗旅游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足,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河南省民俗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大力开展体验式民俗旅游产业,加大开发河南民俗文化旅游纪念品的力度,才能让民俗文化转化为民俗旅游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民俗旅游产业 民俗体验区 民俗纪念品
下载PDF
中小学音乐教育传承创新民族民间音乐的模式构建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杨海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73-75,80,共4页
民族民间音乐孕育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创造的人类音乐文明的精粹并富有较高审美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到来,这些民族民间音乐势必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与冲击。传承创新民族民间音乐已成为当代学人与艺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依... 民族民间音乐孕育着千百年来广大民众创造的人类音乐文明的精粹并富有较高审美价值。然而随着现代化与全球化的到来,这些民族民间音乐势必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与冲击。传承创新民族民间音乐已成为当代学人与艺术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依托中小学音乐教育推进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学校教育进而实现大众化,对于提升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效果具有战略意义。中小学音乐教育与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创新这两者辩证统一,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音乐教育 传承创新 民族民间音乐 体验 审美
下载PDF
响铃草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闻焜 代欣桃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第17期51-54,共4页
响铃草为云南白族民间常用药,主要含黄酮,生物碱、香豆素、有机酸、糖类苷类和甾醇等,笔者通过查阅有关响铃草的研究文献,综述了近年来对响铃草的生药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民间用药经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民族药的进一步开发... 响铃草为云南白族民间常用药,主要含黄酮,生物碱、香豆素、有机酸、糖类苷类和甾醇等,笔者通过查阅有关响铃草的研究文献,综述了近年来对响铃草的生药鉴定、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与民间用药经验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该民族药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族药 响铃草 生药鉴定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用药经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