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bosome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delivery of mitochondria anticancer drug elesclomol and therapeutic monitoring via sub-cellular NAD(P) H multi-photon 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被引量:3
1
作者 Ana R.Faria Oscar F.Silvestre +3 位作者 Christian Maibohm Ricardo M.R.Adao Bruno F.B.Silva Jana B.Nieder 《Nano Research》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5期991-998,共8页
Elesclomol (ELC) is an anticancer drug inducing mitochondria cytotoxicity throug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Here,for the first time,we encapsulate the poorly water soluble ELC in monoolein-based cubosomes stabilized wit... Elesclomol (ELC) is an anticancer drug inducing mitochondria cytotoxicity through reactive oxygen species.Here,for the first time,we encapsulate the poorly water soluble ELC in monoolein-based cubosomes stabilized with Pluronic F127.Cellular uptake and nanocarrier accumulation close to the mitochondria with sub-micrometer distance is identified via three-dimensional (3D) confocal microscopy and edge-to-edge compartment analysis.To monitor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ELC nanocarrier,we apply for the first time,label-free time-lapse multi-photon fluorescence lifetime imaging microscopy (MP-FLIM) to track NAD(P)H cofactors with sub-cellular resolution on live cells exposed to an anticancer nanocarrier.Improved in vitro cytotoxicity is verified when loading the pre-complexed ELC with copper (ELC-Cu).Importantly,for equivalent copper concentration,cubosomes loaded with ELC-Cu show higher cytotoxicity compared to the free drug.The novel nanocarrier shows promising features for systemic ELC-Cu administration,and furthermore we establish the MP-FLIM technique for the assessment of anticancer drug delivery syste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OSOMES mitoch on dria reactive oxyge n species elesclomol NAD(P)H fluoresce NEE lifetime anticancer therapy
原文传递
直接注入式喷药机延时性测试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周舟 傅泽田 +1 位作者 王秀 祁力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96,共6页
针对直接注入式喷药机结构复杂延时时间确定困难的问题,开发一套直注式施药延时时间测试系统。该系统利用链传动方式和霍尔开关特性对喷洒的农药和水的混合液进行连续瞬间采样,由于混合液浓度间接地反映注入农药的流量,所以通过比较分... 针对直接注入式喷药机结构复杂延时时间确定困难的问题,开发一套直注式施药延时时间测试系统。该系统利用链传动方式和霍尔开关特性对喷洒的农药和水的混合液进行连续瞬间采样,由于混合液浓度间接地反映注入农药的流量,所以通过比较分析混合液浓度和注药流量变化的时间可得出延时时间。本研究利用该测试系统对已研制的直接注入式喷洒机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直接注入式喷洒机各喷头均存在着明显的响应延时,延时时间为11.3~12.1s,并且农药的注入流量发生改变对延时时间影响不显著。实际应用时直接注入式喷雾机只要设定适当时间提前量,可以提高其喷洒的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喷药技术 采样 延时时间 荧光剂 智能控制
原文传递
Nonplanar Perylene Monoimide-Based Fluorescent Film for Enhanced BTX Sensing 被引量:3
3
作者 Meiling Zhang Nannan Ding +4 位作者 Fayan Lai Congdi Shang Rong Miao Zhongshan Liu Yu Fang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8期2088-2094,共7页
Film-based fluoresce nt sen sors have been adapted into portable devices for the vapor phase detecti on.The satisfactory sensing performs nee(e.g.,sen sitivity,selectivity,reusability)largely bene fits from fluorophores.
关键词 fluoresce nee Sensor AGGREGATION Perylene monoimide BTX
原文传递
Fluorescence Technique Description for Measuring Ca<sup>2+</sup>in Mice Sperm
4
作者 Suha Mahmood A. Alghazal Jiuping Ding 《Advances in Molecular Imaging》 2015年第2期29-37,共9页
Recently, fluorescence technique becomes very useful. It can allow for addressing a fundamental problem of cellular mechanism besides characterizing the species inside the cell to facilitate the diagnostic and prognos... Recently, fluorescence technique becomes very useful. It can allow for addressing a fundamental problem of cellular mechanism besides characterizing the species inside the cell to facilitate the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value. Manipulation with fluorescent dyes provides many possibilities for their use as tags, probes, and sensors. These types can be intrinsic or extrinsic to the cell. They can become not only silent observers, but also participants, modulators or disruptors of specific activities outline the biological functions can be successfully studied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with fluorescence techniq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2+ Imaging SPERM MICE CA2+ Channel fluoresce MICROSCOPY
下载PDF
Relationship of sperm plasma membrane andacrosomal integrities with sperm morphometry inBos taurus 被引量:1
5
作者 Inmaculada Palacin Pilar Santolaria +3 位作者 Carlos Alquezar-Baeta Carles Soler Miguel A Silvestre Jesus Yaniz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6期578-582,共5页
To date,sperm morphometric studies have assessed whole sperm populations without considering sperm function.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elati on ship of sperm membrane and acrosomal integrity with sperm... To date,sperm morphometric studies have assessed whole sperm populations without considering sperm function.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elati on ship of sperm membrane and acrosomal integrity with sperm morphometry in liquid semen samples collected from bulls.To this end,sperm morphometry was performed on cryopreserved semen samples from 16 bulls by a combination of fluorescent dyes,including Hoechst 33343,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and propidium iodide.This allowed discrimination of different subpopulations on the basis of sperm membrane and acrosomal integrity and analysis of the morphometries of the sperm head,nucleus,and acrosome using a specific plug-in module created on ImageJ.Acrosomal integrity was related to sperm morphometry as the heads of spermatozoa with a damaged acrosome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with a normal acrosome(P<0.001).In the case of spermatozoa with an intact acrosome,those with a damaged plasma membrane had a larger sperm head and acrosome than spermatozoa with an intact plasma membrane(P<0.001).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sperm head size were observed between sperm subpopulations without an acrosome or in the nuclear sperm morphometry of the different subpopulations.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perm motility values of the samples and the morphometric parameters for in tact spermatozoa.These correlations were particularly strong for the morph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sperm acrosome.We conclude that there are clear differences in the sperm morphometry depending on the status of the sperm membrane and acrosome and this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performing this kind of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s taurus fluoresce nee microscopy image analysis sperm morphometry sperm quality
原文传递
塔里木河下游地下水埋深对胡杨气体交换和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被引量:42
6
作者 陈亚鹏 陈亚宁 +2 位作者 徐长春 李卫红 付爱红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4-353,共10页
为了分析干旱环境下地下水埋深变化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光合作用的影响,对塔里木河下游3个地下水埋深(4.91,6.93m和8.44m)环境下胡杨叶片的气体交换日变化、光响应曲线、PN-Ci曲线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研... 为了分析干旱环境下地下水埋深变化对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光合作用的影响,对塔里木河下游3个地下水埋深(4.91,6.93m和8.44m)环境下胡杨叶片的气体交换日变化、光响应曲线、PN-Ci曲线以及叶绿素荧光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下水埋深从4.91m增加到6.93m和8.44m,胡杨光合速率(PN)(10:00),初始荧光(F0)、最大荧光(Fm)、以及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Ω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和正午叶水势(Ψmidday)等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胡杨NPQ增加了109%-127%,ΩPSⅡ,ETR和Ψmidday分别减小了24%-29%,17%-22%和31.6%-45.6%,表明胡杨受到的干旱胁迫程度在增加;而当地下水埋深在6.93-8.44m之间时,上述参数无显著变化,表明胡杨很可能处于相同干旱胁迫程度;并且在地下水埋深4.91-8.44m范围内,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表观量子效率(φ),Rubisco羧化速率(Vcmax),等参数都未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即使地下水埋深增加到8.44m,此时的干旱胁迫程度也未超过胡杨的耐受能力,其光合能力也未受到不可逆转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 叶绿素荧光 地下水埋深 光合作用
下载PDF
Ca(NO_3)_2和NaCl胁迫下耐盐砧木嫁接黄瓜光合特性及碳同化关键酶基因表达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王丽萍 郭世荣 +3 位作者 孙锦 田婧 阳燕娟 何立中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36,共6页
以白籽南瓜‘青砧1号’为砧木,黄瓜作接穗,黄瓜‘津优3号’自根嫁接株为对照,研究耐盐砧木嫁接对Ca(NO3)2和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和CO2同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Ca(NO3)2胁迫下黄瓜植株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 以白籽南瓜‘青砧1号’为砧木,黄瓜作接穗,黄瓜‘津优3号’自根嫁接株为对照,研究耐盐砧木嫁接对Ca(NO3)2和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特性和CO2同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Ca(NO3)2胁迫下黄瓜植株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水分利用率(WUE)、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Rubisco活性和含量、碳同化关键酶基因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等渗的NaCl胁迫;Ca(NO3)2胁迫下植株的胞间CO2浓度(Ci)呈下降趋势,而NaCl胁迫下Ci呈上升趋势;Rubisco活性显著下降导致NaCl胁迫下黄瓜幼苗Pn显著下降。不同盐胁迫下,砧木嫁接株光合色素含量、Pn、Gs、Ci、WUE、ΦPSⅡ、Rubisco活性和含量均显著高于自根嫁接株,且可上调RbcL(Rubisco大亚基)、RCA(Rubisco活化酶)和PRK(5-磷酸核酮糖激酶)的基因表达,下调RbcS(Rubisco小亚基)的基因表达。因此认为,等渗Ca(NO3)2和NaCl胁迫下砧木嫁接株能维持较高的光系统Ⅱ活性和碳同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黄瓜嫁接 光合作用 气体交换 叶绿素荧光 RUBISCO
下载PDF
低温弱光下类囊体腔内质子由CF_(0)渗漏引起黄瓜类囊体耦联度降低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启林 山仑 +1 位作者 程智慧 沈允钢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6期984-991,共8页
毫秒延迟发光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黄瓜叶片导致类囊体原位 (in situ)耦联度显著降低。DCCD可以恢复低温弱光处理的黄瓜叶片的毫秒延迟发光的慢相强度和反映类囊体膜质子吸收的 9- AA(9- Aminoacridine)荧光猝灭能力 ,说明类囊体耦... 毫秒延迟发光测定结果表明低温弱光处理黄瓜叶片导致类囊体原位 (in situ)耦联度显著降低。DCCD可以恢复低温弱光处理的黄瓜叶片的毫秒延迟发光的慢相强度和反映类囊体膜质子吸收的 9- AA(9- Aminoacridine)荧光猝灭能力 ,说明类囊体耦联度降低的原因是质子由 CF0 大量快速渗漏。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 ,活性氧和 CF1的脱落不是低温弱光引起黄瓜类囊体耦联度降低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弱光 黄瓜 解耦联 毫秒延迟发光 9-AA荧光
下载PDF
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测定藏药中的砷汞 被引量:8
9
作者 白鹤松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第6期70-72,共3页
藏药是我国藏族的传统医药。它的独到疗效已为世人所注目 ,它将成为新世纪又一新的药物 ,深入研究其药理对开发藏药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含矿物的藏药制剂中重金属和砷化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正成为毒理学、中药药理学、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 藏药是我国藏族的传统医药。它的独到疗效已为世人所注目 ,它将成为新世纪又一新的药物 ,深入研究其药理对开发藏药具有深远的意义。对含矿物的藏药制剂中重金属和砷化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正成为毒理学、中药药理学、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热点[1] 、藏药中砷、汞含量检测也将成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HNO_(3)分步消解
下载PDF
毛乌素沙地牛心朴子叶片的光合特征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魏玉清 许兴 +2 位作者 郑国琦 米海莉 李树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365-1371,共7页
对毛乌素沙地主要建群植物牛心朴子 (Cynanchum komarovii Al.Iljinski)的光合特征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 ,牛心朴子整个生育期间光合作用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第一峰出现在上午 1 1 :0 0左右 ,第二峰出现在下午 1 6:0 0左右 ,第一峰... 对毛乌素沙地主要建群植物牛心朴子 (Cynanchum komarovii Al.Iljinski)的光合特征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 ,牛心朴子整个生育期间光合作用日变化呈双峰曲线 ,第一峰出现在上午 1 1 :0 0左右 ,第二峰出现在下午 1 6:0 0左右 ,第一峰值明显高于第二峰值 ;蒸腾速率日变化基本保持恒定且维持较低的水平 ,但不同时期差别明显 ;不同叶位光合作用存在明显差别 ,以上部展开第 3叶为最高 ;牛心朴子气孔对环境条件变化不敏感 ;叶绿素荧光猝灭日变化分析显示 ,牛心朴子叶绿体 PS 的原初光化学效率 (Fv/ Fm)以及通过 PS 非环式电子流的量子效率在上午 1 0 :0 0左右较高 ,中午下降 ,下午 1 5:0 0左右又呈回升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牛心朴子叶片 光合特征 叶绿素荧光 干旱
下载PDF
喷播基质中土壤菌施用对紫穗槐幼苗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鹰翔 张金池 +2 位作者 吴雁雯 王凌剑 贾赵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02-910,共9页
为了揭示喷播基质中土壤菌对植物的影响机制、筛选出优势土壤菌配置模式,以适应性极强的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为试验材料,将筛选鉴定的3种土壤菌——细菌苏云金杆菌(nl11,专利号nl-11)、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专利号nl-15)和放线... 为了揭示喷播基质中土壤菌对植物的影响机制、筛选出优势土壤菌配置模式,以适应性极强的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为试验材料,将筛选鉴定的3种土壤菌——细菌苏云金杆菌(nl11,专利号nl-11)、真菌卵形孢球托霉(nl15,专利号nl-15)和放线菌嗜热一氧化碳链霉菌(nl1,专利号nl-1),配制成无菌(CK)、单菌(nl11、nl15、nl1)、两种菌混合(nl11+nl15、nl11+nl1、nl15+nl1)和3种菌混合(nl11+nl15+nl1),共8种配置方式等比例混入基质中进行温室盆栽试验,分别观测其对紫穗槐幼苗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性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无菌苗相比,其他7种处理的紫穗槐幼苗w(Chlb)显著高于对照,除nl15+nl1和nl15+nl1+nl11外,其他处理的幼苗w(Chla)和w(Chl)均显著高于对照;除nl15+nl1处理外,其他处理的幼苗w(Car)显著高于对照.相比对照,nl11+nl15处理的幼苗净光合速率(P_n)显著提高123.5%,nl11处理的幼苗净光合速率(P_n)、水分利用效率(WUE)和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显著提高148.72%、156.21%和5.74%,nl15处理的幼苗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显著提高,nl11+nl15+nl1处理的幼苗净光合速率、光化学淬灭系数(q P)与电子传递速率(ETR)显著提高173.59%、12.58%和5.13%,nl1处理的紫穗槐幼苗初始荧光(Fo)与最大荧光(F_m)显著低于无菌幼苗10.05%和19.86%.通过土壤菌施用,显著促进了紫穗槐幼苗的光合色素的合成,提高气孔导度、水分利用效率、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降低气孔限制值,增强了植株对有效光的利用,并且防止过剩光能对光合机构的进一步伤害,提高抗逆性和适应性,并以nl11、nl11+nl15和nl11+nl15+nl1这3种配置模式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菌 紫穗槐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参数 光合色素
下载PDF
典型食用油的荧光光谱特性与拉曼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冯巍巍 付龙文 +5 位作者 孙西艳 田小雪 王传远 熊华 李延斌 陈令新 《现代科学仪器》 2012年第3期57-59,共3页
本文结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和激光拉曼技术,建立了基于光谱分析的食用油快速分析系统,并利用此系统测量了多种油类样品的荧光光谱及拉曼光谱信号,结果表明,油类样品存在极为丰富的荧光信号和拉曼信号,不同种类的油类样品信号存在较大差... 本文结合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和激光拉曼技术,建立了基于光谱分析的食用油快速分析系统,并利用此系统测量了多种油类样品的荧光光谱及拉曼光谱信号,结果表明,油类样品存在极为丰富的荧光信号和拉曼信号,不同种类的油类样品信号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食用油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可以作为食用油安全快速检测的一种依据,适于发展快速监测仪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拉曼光谱 食用油快速检测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苯磺隆’对不同谷子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畅灼卓 王雅情 +4 位作者 赵夏童 王彧瑶 马珂 原向阳 董淑琦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5-48,共14页
为探明除草剂‘苯磺隆’对不同谷子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以9个谷子品种为供试材料,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分别设置112.5(T_(1)),225.0(T_(2),推荐用量)和450.0g/hm^(2)(T_(3))3个用量,以等量清水作为对照(CK),处理21d后... 为探明除草剂‘苯磺隆’对不同谷子品种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以9个谷子品种为供试材料,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为供试药剂,分别设置112.5(T_(1)),225.0(T_(2),推荐用量)和450.0g/hm^(2)(T_(3))3个用量,以等量清水作为对照(CK),处理21d后,测定谷子倒2叶的光合荧光参数。结果表明:1)T_(1)处理未对供试谷子品种的光合系统造成显著影响。2)T_(2)处理下,‘张杂谷10号’、‘张杂谷13号’、‘黄金谷’和‘龙谷39号’的净光合速率(P_(n))与CK相比差异不显著;‘锦谷5号’、‘晋谷21号’、‘中谷9号’、‘豫谷18号’和‘冀谷35号’的Pn分别降低50.64%、60.91%、43.74%、49.62%和54.82%。3)T_(3)处理下,‘张杂谷13号’和‘龙谷39号’的光合荧光参数与CK无显著差异。‘豫谷18号’和‘晋谷21号’的非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O)分别高出CK 129.17%和60.87%。‘锦谷5号’、‘黄金谷’和‘张杂谷10号’的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PQ))分别升高13.73%、10.00%和12.28%。‘晋谷21号’和‘中谷9号’的非光化学反应耗散的份额(E_(x))分别高出CK 48.39%和113.33%。而PSII实际光合效率(Y(Ⅱ))、绝对电子传递速率(ETR(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吸收光能用于光化学反应的份额(P)和Pn显著低于CK。‘冀谷35号’和‘龙谷39号’的PSI由于供体限制引起的非光化学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Y(ND))均高出CK 300.00%,‘晋谷21号’的PSI的实际光合效率(Y(Ⅰ))和PSI的相对电子传递速率(ETR(Ⅰ))分别比CK降低45.95%和45.26%,‘黄金谷’的Y(Ⅰ)和ETR(Ⅰ)分别比CK降低43.59%和43.13%。4)综上所述,T_(1)处理对所有供试品种的光合系统影响较小。T2处理,所有供试品种均可通过热耗散消耗多余的激发能。T_(3)处理,‘张杂谷13号’和‘龙谷39号’的光合系统基本正常;‘晋谷21号’和‘豫谷18号’的光合系统受损伤较严重;其余品种虽然受损伤相对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苯磺隆 P_(700) 叶绿素荧光参数 气体交换参数 能量分配利用
原文传递
H_(2)/NF_(3)燃烧火焰荧光光谱分析及温度分布测量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留成 王元虎 +4 位作者 唐书凯 王增强 多丽萍 李刚 金玉奇 《中国激光》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33-239,共7页
为了研究燃烧驱动DF/HF化学激光器燃烧室内H_(2)/NF_(3)(或D_(2)/NF_(3))的混合燃烧特性,搭建了小型燃烧室平台。采用火焰荧光光谱法对燃烧室内H_(2)/NF_(3)燃烧火焰的形状和温度分布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光谱测量结果表明:在紫外可见光谱... 为了研究燃烧驱动DF/HF化学激光器燃烧室内H_(2)/NF_(3)(或D_(2)/NF_(3))的混合燃烧特性,搭建了小型燃烧室平台。采用火焰荧光光谱法对燃烧室内H_(2)/NF_(3)燃烧火焰的形状和温度分布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光谱测量结果表明:在紫外可见光谱区域,H2/NF3燃烧火焰的自发光主要由N_(2)(B)、NF(b)、NH(A)等电子激发态分子的辐射跃迁产生,其中N_(2)(B)和NH(A)是燃烧过程中的关键物质成分,其发光强度可以很好地表征火焰燃烧的剧烈程度,可以用于定量测定燃烧火焰的长度;在近红外光谱区域,H_(2)/NF_(3)燃烧火焰自发光的光谱主要由HF(v)振动激发态分子的第一泛频振动转动跃迁谱带组成。利用HF(v=2→v=0)谱带的转动结构强度分布,结合电动平移台,给出了火焰温度沿气流方向的分布情况。考察了气体配比系数(NF_(3)与H_(2)的流量之比)对燃烧火焰温度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气体配比系数较小时,燃烧室内气体温度沿气流方向下降得较为平缓;随着气体配比系数逐渐增大,气体温度沿气流方向下降得越来越快。燃烧火焰长度和火焰温度分布测量结果表明,燃烧室内的化学反应可能分为两个过程:一个是H_(2)/NF_(3)剧烈快速燃烧过程,此过程非常快,几乎一混合便立刻燃烧;另一个是过量NF_(3)在高温下的热解离过程,此过程相对较慢,并且温度越低NF_(3)的热解离越慢。因此,当NF3的占比较大时,需要较长的燃烧室滞留时间才能使过量的NF_(3)充分解离为氟原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荧光光谱 化学激光 燃烧室 温度分布 燃烧火焰
原文传递
一种提高水稻FISH检出率的新方法—RFLP混合标记 被引量:2
15
作者 金危危 覃瑞 +1 位作者 余舜武 宋运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3-266,共4页
分别以水稻 1号染色体上混合标记的 8个紧密连锁的RFLP(平均约 1.7kb)和 5号染色体的BAC克隆44B4(137kb) ,以及 12号染色体单个RFLPRG397(约 1.5kb)为探针 ,在水稻染色体上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表明 ,RFLP混合标记杂交的检出... 分别以水稻 1号染色体上混合标记的 8个紧密连锁的RFLP(平均约 1.7kb)和 5号染色体的BAC克隆44B4(137kb) ,以及 12号染色体单个RFLPRG397(约 1.5kb)为探针 ,在水稻染色体上进行了荧光原位杂交(FISH)。结果表明 ,RFLP混合标记杂交的检出率为 2 7% ,大大高于单个RFLP的检出率 (7% )。其检出率虽然低于BAC克隆 44B4(6 0 % ) ,但它具有程序简单易行的特点 ,使基因原位定位更加高效。由于水稻中与已知功能基因紧密连锁的RFLP标记具有数量丰富、分布密集等优势 ,揭示了混合标记的RFLP在禾本科植物同线性和共线性分析中的广阔应用前景。此外 ,混合标记的RFLP还可以用于染色体的准确识别和核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原位杂交 FISH 检出率 RFLP BAC 混合标记 水稻
下载PDF
眼底激光光凝治疗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海燕 左金霞 +3 位作者 甄宏博 钟雯 沈冰 韩倩倩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732-735,共4页
目的:分析眼底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DME患者102眼行眼底激光光凝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3、6及12个月时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黄斑水肿的消退情况。结果:眼底... 目的:分析眼底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DME患者102眼行眼底激光光凝治疗,比较治疗前、治疗后1、3、6及12个月时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黄斑水肿的消退情况。结果:眼底激光光凝治疗后,术后1、3、6及12月BCVA检测视力提高比例逐渐增高;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2个月DME患者视力≥0.5的人数较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2,P=0.004);FFA检查示,DME完全消退47眼(46.08%),好转38眼(37.26%),治疗无效12眼(11.76%),黄斑水肿加重5眼(4.90%);治疗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眼底激光光凝治疗DME疗效稳定、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黄斑水肿 视力 激光光凝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疗效
下载PDF
基于光谱角算法的鲜茶叶表面农药残留荧光高光谱图像无损检测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郑建鸿 吴瑞梅 +4 位作者 熊俊飞 王鹏伟 肖怀国 范苑 艾施荣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7-60,共4页
本文尝试利用荧光高光谱图像技术和光谱角算法快速无损检测鲜茶叶表面的农药残留状况。分别将多菌灵商用农药稀释成1∶200,1∶500和1∶1000的梯度农药溶液,滴在鲜茶叶表面,自然凉干后采集其高光谱图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优选得到768.7... 本文尝试利用荧光高光谱图像技术和光谱角算法快速无损检测鲜茶叶表面的农药残留状况。分别将多菌灵商用农药稀释成1∶200,1∶500和1∶1000的梯度农药溶液,滴在鲜茶叶表面,自然凉干后采集其高光谱图像。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优选得到768.74 nm波长下的特征图像,用光谱角算法识别叶面上的农药点与非农药点。结果表明,喷有稀释浓度为1∶200的鲜茶叶,其农药点与叶面信息能清楚地区分开,喷有稀释浓度为1∶500的样本,叶面上的农药点和非农药点能很好的区分开,但叶柄的部分像素误判为农药点,质量浓度比为1∶1000的样本,叶面上的叶茎部分也误判为是农药点。研究表明,利用荧光高光谱图像技术能较好地快速无损检测叶面上的高浓度农药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高光谱图像 鲜茶叶 农药残留 无损检测
下载PDF
CPB-LAR-GFP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紫花苜蓿愈伤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春艳 马晖玲 +2 位作者 董文科 杨江伟 李玉珠 《草原与草坪》 CAS CSCD 2017年第1期25-30,共6页
以无色花青素还原酶编码基因LAR为靶序列,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和抗除草剂bar基因的双标记选择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转化,经PCR检测和PPT筛选出抗性愈伤组织,转基因紫花苜蓿愈伤组织的缩合单宁含量比对照... 以无色花青素还原酶编码基因LAR为靶序列,构建携带绿色荧光蛋白GFP和抗除草剂bar基因的双标记选择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对紫花苜蓿进行遗传转化,经PCR检测和PPT筛选出抗性愈伤组织,转基因紫花苜蓿愈伤组织的缩合单宁含量比对照高30.8%。试验证明重组基因已转化至紫花苜蓿愈伤组织中并发挥生理功能,为研究缩合单宁合成与代谢的分子调控机制和培育具有抗除草剂和抗臌胀病的牧草新品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红豆草 无色花青素还原酶 抗除草剂 绿色荧光蛋白 紫花苜蓿 转化
下载PDF
荧光实时定量RT-PCR观察伤寒杆菌鞭毛z66和d/j抗原基因表达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徐顺高 黄新祥 周丽萍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目的:构建荧光实时定量RT-PCR测定伤寒杆菌鞭毛抗原z66和d/j编码基因mRNA的方法。方法:根据伤寒杆菌鞭毛抗原z66和d/j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其读码框架内片段,克隆进pGEM-TEasy质粒。质粒经PCR鉴定后,纯化并定量,作为荧光实时定量PC... 目的:构建荧光实时定量RT-PCR测定伤寒杆菌鞭毛抗原z66和d/j编码基因mRNA的方法。方法:根据伤寒杆菌鞭毛抗原z66和d/j编码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其读码框架内片段,克隆进pGEM-TEasy质粒。质粒经PCR鉴定后,纯化并定量,作为荧光实时定量PCR的标准品,并制作标准曲线。利用不同渗透压下的鞭毛素基因表达差异,比较三种随机引物(6、8、10核苷酸)与特异性引物的逆转录效果,以确定一种最佳的随机引物用于多基因表达观察。结果:标准曲线有较好的线性(r=0.999),cDNA和标准品的PCR产物溶解曲线峰值一致。用8核苷酸随机引物进行逆转录的敏感度高于6、10核苷酸随机引物,低于特异性引物,但用其观测z66抗原基因和d/j抗原基因在高、低渗时表达变化趋势与用特异性引物测得结果一致。结论:成功构建用8核苷酸随机引物进行逆转录同时测定伤寒杆菌鞭毛抗原z66和d/j基因表达的荧光实时定量RT-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伤寒杆菌 随机引物
下载PDF
胎盘HBV-DNA定量检测与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乔云波 于爱莲 +3 位作者 邹威中 程凤凤 孙晓荣 刘丹茹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539-541,共3页
目的探讨胎盘HBV-DNA含量与宫内感染的关系及作为胎盘传染性和病毒复制的直接指标的可靠性。方法采用FQ-PCR(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44例HBV标志物阳性孕妇足月分娩后的胎盘的 HBV-DNA含量,并分别检测同一孕妇分娩前的外周血及... 目的探讨胎盘HBV-DNA含量与宫内感染的关系及作为胎盘传染性和病毒复制的直接指标的可靠性。方法采用FQ-PCR(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344例HBV标志物阳性孕妇足月分娩后的胎盘的 HBV-DNA含量,并分别检测同一孕妇分娩前的外周血及脐血的HBV-DNA含量,比较其测定值范围及相互关系。结果 344例孕妇按乙肝标志物组合,分为三组,分别检测分娩前外周血HBV-DNA、胎盘HBV-DNA及脐血HBV-DNA,检出率分别为:(1)HbsAg携带组90例,22.2%(20/90)、33.3%(30/90)和5.6%(5/90);(2)大三阳组134例,70.9%(95/134)、85.8%(115/134)和11.9%(16/134);(3)小三阳组120例,20.8%(25/120)、20.8%(25/ 120)和3.3%(4/120)。孕妇乙肝标志物阳性以大三阳组HBV-DNA阳性率最高,胎盘组织HBV-DNA含量与母血HBV-DNA含量有一致性和相关性。结论外周血HBV-DNA阳性孕妇更易发生胎盘感染。宫内感染的程度可随胎盘组织HBV-DNA含量增加而程度加重。胎盘HBV-DNA含量可作为一个宫内感染的判断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盘 乙肝病毒 感染 FQ—PCR(荧光探针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HBV—DNA(乙肝病毒D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