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联合蓄水方案与多目标决策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周研来 郭生练 陈进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35-1144,共10页
为协调好梯级水库联合蓄水调度过程中防洪、发电、蓄水和航运等目标之间的矛盾,实现各水库蓄水时机与蓄水进程的协同优化,以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为例,推求了可权衡防洪与兴利之间矛盾的梯级水库联合蓄水方案,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 为协调好梯级水库联合蓄水调度过程中防洪、发电、蓄水和航运等目标之间的矛盾,实现各水库蓄水时机与蓄水进程的协同优化,以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为例,推求了可权衡防洪与兴利之间矛盾的梯级水库联合蓄水方案,主要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个部分:(1)风险分析,推求了汛末各分期内坝前最高安全水位约束和联合蓄水方案的防洪风险;(2)兴利效益分析,分析了联合蓄水方案的发电和蓄水等兴利效益;(3)多目标决策,评价了联合蓄水方案的防洪风险、发电和蓄水效益,得出了最优非劣质蓄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溪洛渡-向家坝-三峡梯级水库的较优联合蓄水方案,分别为9月5日起蓄的同步起蓄方案和9月1日-9月5日-9月10日起蓄的异步起蓄方案,较原设计蓄水方案,年均发电量可分别增加23.76和20.43亿k W·h,增幅分别为3.25%和2.78%;蓄水率可由96.73%分别提高至97.51%和97.57%,两者均可在不降低原防洪标准的前提下,提高梯级水库的综合效益,前者的发电效益较优,而后者的蓄水效益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蓄水调度 多目标决策 防洪风险 兴利效益 梯级水库
原文传递
水库调整汛限水位的风险效益综合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冯平 韩松 李健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1-456,共6页
本文在分析水库调整汛限水位所涉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调整汛限水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风险指标及效益指标的估算方法。并以东武仕水库为例,计算了水库调整汛限水位所带来的风险和效益,通过考虑各指标定量单位的不统一性... 本文在分析水库调整汛限水位所涉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调整汛限水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风险指标及效益指标的估算方法。并以东武仕水库为例,计算了水库调整汛限水位所带来的风险和效益,通过考虑各指标定量单位的不统一性,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来合理选择水库的汛限水位。综合考虑东武仕水库提高汛限水位的防洪风险、下游地区洪灾淹没的期望损失和风险损失、及供水发电效益等各项指标,表明该水库汛限水位从现行102m调整到104m的方案是比较合理和切实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限水位 防洪风险 兴利效益 模糊综合评价
下载PDF
金沙江梯级与三峡水库群联合蓄水优化调度 被引量:37
3
作者 何绍坤 郭生练 +3 位作者 刘攀 陈柯兵 熊丰 张剑亭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7-36,共10页
依据长江上游流域水文气象特征,确定各水库提前蓄水时机。建立了基于防洪、发电和蓄水的多目标调度模型,采用Pareto存档动态维度搜索算法(PA-DDS)优化求解,得到一系列非劣优化蓄水方案。结果表明:在不降低原设计防洪标准前提下,乌东德... 依据长江上游流域水文气象特征,确定各水库提前蓄水时机。建立了基于防洪、发电和蓄水的多目标调度模型,采用Pareto存档动态维度搜索算法(PA-DDS)优化求解,得到一系列非劣优化蓄水方案。结果表明:在不降低原设计防洪标准前提下,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和三峡水库的优化起蓄水时间可分别提前至8月1日,8月1日,9月1日,9月1日和9月10日,与原设计方案相比,优化方案蓄水期年均发电量可增加36.82亿k W·h,增幅3.12%;水库蓄满率达95.09%,提高3.38%。对于蓄水期为平、枯水年份,各水库蓄水时间可进一步提前至8月1日,8月1日,8月25日,8月25日和9月1日,蓄水期年均发电量可增加45.75亿k W·h,增幅4.10%;蓄满率由88.52%提高至93.89%,经济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群 提前蓄水 联合调度 防洪风险 优化调度图
原文传递
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的防洪风险与效益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李雨 郭生练 +2 位作者 郭海晋 张洪刚 丁胜祥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14,共7页
在三峡水库现有优化调度和试验性蓄水方案的基础上,拟定了6组提前蓄水方案,开展提前蓄水的防洪风险和效益分析计算。选择1952和1964年为典型年,分别推求分期设计洪水过程线。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9月1日从145 m开始起蓄,9月30日均匀蓄... 在三峡水库现有优化调度和试验性蓄水方案的基础上,拟定了6组提前蓄水方案,开展提前蓄水的防洪风险和效益分析计算。选择1952和1964年为典型年,分别推求分期设计洪水过程线。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9月1日从145 m开始起蓄,9月30日均匀蓄至160.0 m,其1 000年一遇分期设计洪水对应的风险率和风险损失率分别为0.39%和1.47%,防洪风险仍在可控范围内;与原方案相比,多年平均可增加发电量24.65亿kW.h,减少弃水量25.32亿m3,汛后蓄满率和平均蓄水位分别提高到95.35%和174.8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提前蓄水 防洪风险 效益分析
下载PDF
三峡水库汛期控制水位及运用条件 被引量:24
5
作者 王俊 郭生练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3-480,共8页
随着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的陆续建成投运,三峡水库的水文情势和功能需求与设计条件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仍维持固定的汛限水位运行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求。本文通过辨析三峡水库设计阶段汛限水位的设置条件,挖掘流域洪水特性和洪水遭遇规律,... 随着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的陆续建成投运,三峡水库的水文情势和功能需求与设计条件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仍维持固定的汛限水位运行已不能适应新形势需求。本文通过辨析三峡水库设计阶段汛限水位的设置条件,挖掘流域洪水特性和洪水遭遇规律,论证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三峡水库设计推求的汛限水位145 m的适用条件是应对流域性大洪水,而流域性洪水发生概率小且特征明显,可以通过水文水情分析提前预判。②根据流域洪水类型、洪水分期和遭遇规律,预判发生区域性大洪水时,三峡水库6月初至梅雨期结束汛限水位按145 m设置,从梅雨期结束后逐渐提高水位,8月20日后过渡到155 m。③在考虑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和气象水文预报的配合下,正常年份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在155 m上下浮动,并考虑提前蓄水。④三峡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动态控制,不会增加防洪风险和库区淤积风险,对中下游江湖关系和水文情势有利,可显著提高发电、航运、生态保护和供水等综合利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限水位 洪水特征 防洪风险 梯级水库群 泥沙淤积 江湖关系 三峡水库
下载PDF
长江上游巨型水库群联合蓄水调度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郭生练 何绍坤 +1 位作者 陈柯兵 张剑亭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0,35,共6页
以长江上游30座水库巨型水库群为研究对象,建立提前蓄水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分区策略、大系统聚合分解、参数模拟优化方法和并行逐次逼近寻优算法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框架可较好地解决巨型水库群联合蓄水优化调度问题;... 以长江上游30座水库巨型水库群为研究对象,建立提前蓄水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模型,采用分区策略、大系统聚合分解、参数模拟优化方法和并行逐次逼近寻优算法求解。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框架可较好地解决巨型水库群联合蓄水优化调度问题;智能算法对于复杂约束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可产生大量非劣解;Pareto前沿分布范围均匀且广泛,可供决策者灵活调度。与原设计方案相比,在防洪风险得到控制的前提下,通过水库群提前蓄水联合优化调度,水库总蓄满率由90.40%增加到94.42%,年均增发电量76.5亿kW·h(+3.76%),经济社会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目标调度 巨型水库群 优化调度模型 提前蓄水 聚合分解 防洪风险 长江上游
下载PDF
北京城市副中心防洪风险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孙晓英 王俊英 +3 位作者 刘军梅 杨扬 陈峰 姚旭初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6-56,共11页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防洪标准为100a一遇,其流域上游规划2座中型水库、50余处蓄滞洪区尚未建成,副中心周边防洪工程距离规划标准差距较大,导致副中心防洪安全难以保障。针对副中心来自上游的外来洪水压力大、区内防洪工程不达标等问题,... 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防洪标准为100a一遇,其流域上游规划2座中型水库、50余处蓄滞洪区尚未建成,副中心周边防洪工程距离规划标准差距较大,导致副中心防洪安全难以保障。针对副中心来自上游的外来洪水压力大、区内防洪工程不达标等问题,采用一维、二维数学模型,分别对区域洪水风险、穿越副中心的北运河漫溢造成的淹没风险,以及副中心周边三条干流河道堤防不达标造成的防洪风险进行模拟计算和具体分析。结果表明:流域上游洪水不经有效拦蓄下泄后,将导致北运河干流100a一遇洪峰流量增加33%;同时,副中心周边三条河道均存在堤防安全风险。其中北运河发生100a一遇洪水时,即使区内宋庄蓄滞洪区建成启用,仍将有2590万m 3洪水从3 km无堤段漫溢,并淹没副中心核心区0.2~2 m深。风险研究结果还表明,一旦近期通州境内宋庄蓄滞洪区、温潮减河分洪道等规划工程建成后,将有效降低城市副中心的部分防洪风险。研究成果对保障副中心防洪安全的规划工程实施安排及防汛抢险安排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市副中心 洪水风险 淹没风险 河道风险 降雨 水位
下载PDF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左排渡槽防洪风险识别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启义 姚秋玲 +1 位作者 丁留谦 解家毕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12-121,共10页
随着沿线社会经济的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运行条件较原设计发生了一些变化,由此积聚了一定的防洪风险,比较典型的如一些左排渡槽发生了洪水漫槽入渠事件。针对左排渡槽的防洪风险问题,首先基于近年来已发生过的险情,并结合各管理处... 随着沿线社会经济的发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运行条件较原设计发生了一些变化,由此积聚了一定的防洪风险,比较典型的如一些左排渡槽发生了洪水漫槽入渠事件。针对左排渡槽的防洪风险问题,首先基于近年来已发生过的险情,并结合各管理处的工作经验,总结出了五类主要防洪风险事件;然后再利用故障树法分别识别了各类风险事件的风险因子,最终整理得到30个防洪风险因子。基于识别的风险因子,制订了详细的调查表,在对现状条件下所有左排渡槽的防洪风险因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除险及防范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引起左排渡槽防洪风险升高的风险因子主要是下游河道行洪能力不足及渡槽淤积、糙率增加造成的渡槽本身泄洪能力减小,其中,引起下游河道行洪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阻水建筑物、河床抬升、河宽不足及河道糙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左排渡槽 防洪风险 故障树法 风险事件 风险因子 除险措施 洪水
下载PDF
三峡水库提前蓄水防洪风险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郭家力 郭生练 +1 位作者 李天元 陈桂亚 《水力发电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21,共6页
为充分发挥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抗旱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效益,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前蓄水,是实现洪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贝叶斯方法建立了水文防洪风险分析模型,采用多输入单输出系统模型把出库流量演进... 为充分发挥三峡工程在防洪、发电、航运、抗旱及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综合利用效益,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提前蓄水,是实现洪水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贝叶斯方法建立了水文防洪风险分析模型,采用多输入单输出系统模型把出库流量演进至防洪控制点。根据拟定的三峡水库6种提前蓄水方案,选用1951-2010年共60年的日径流资料分别计算了提前蓄水和非提前蓄水两种情况下的风险率。结果表明:三峡水库提前蓄水并未增加长江中游荆江河段的防洪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水库 提前蓄水 防洪风险 分析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蒙特卡罗法的缓变型防洪风险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方明 王锋 +1 位作者 谷明晗 蔡磊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5期180-185,共6页
针对水库大坝服役期的水文、水力不确定性因素及工程结构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在时变效应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时变随机变量量化的函数模型,并提出缓变型防洪风险分析模型;同时运用蒙特卡罗法(Monte Carlo method)来求解风险率,进而定量的... 针对水库大坝服役期的水文、水力不确定性因素及工程结构风险等因素的影响,在时变效应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时变随机变量量化的函数模型,并提出缓变型防洪风险分析模型;同时运用蒙特卡罗法(Monte Carlo method)来求解风险率,进而定量的分析大坝的防洪安全。以池潭水电站为例,利用监测资料序列构建坝前最高水位与坝顶高程的缓变历程的函数关系,结果分析表明:大坝继续使用期内的防洪风险率满足现行规范设防标准,可为大坝的防洪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亦可将该分析方法拓展至其他服役水利工程的防洪安全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坝防洪 蒙特卡罗法 缓变型 随机模拟 防洪风险 安全评估
下载PDF
基于协同的水库汛限水位控制多目标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吕巳奇 王建群 +1 位作者 焦钰 应碧茜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27,共5页
为提高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和洪水资源化利用效益,以丰满水库为典型,对水库汛限水位控制多目标决策问题进行研究,定义了水库汛限水位控制决策目标与汛限水位之间的协同贡献度函数、系统协调度函数及各目标之间协同贡献度置换率函数,建立了... 为提高对洪水的调节作用和洪水资源化利用效益,以丰满水库为典型,对水库汛限水位控制多目标决策问题进行研究,定义了水库汛限水位控制决策目标与汛限水位之间的协同贡献度函数、系统协调度函数及各目标之间协同贡献度置换率函数,建立了汛限水位控制多目标协同决策模型。将丰满水库汛限水位控制方案离散化,分别计算了各汛限水位方案对应的发电效益和防洪风险,建立了发电效益、防洪风险与汛限水位方案之间的协同贡献度函数;在发电效益与防洪风险协同贡献度目标空间中,进行了发电效益与防洪风险协同贡献度置换率分析和汛限水位控制决策。利用协同贡献度置换率信息进行发电效益与防洪风险协同效应多目标分析和汛限水位控制决策,能深刻揭示水库发电效益与防洪风险之间的关系,提高洪水资源化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限水位 防洪风险 发电效益 多目标
下载PDF
川渝河段梯级水库联合防洪调度风险评价
12
作者 赵新月 喻杉 +2 位作者 李继清 张松 郑威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42,49,共10页
金沙江下游四座梯级水库联合调度防洪风险评价能科学地衡量其防洪风险性,为长江中下游川渝河段的防洪安全提供保障。针对防洪调度中的风险问题,基于联合防洪调度方案,通过建立以削峰幅度、防洪风险率、水位变幅和下泄流量超标风险率为... 金沙江下游四座梯级水库联合调度防洪风险评价能科学地衡量其防洪风险性,为长江中下游川渝河段的防洪安全提供保障。针对防洪调度中的风险问题,基于联合防洪调度方案,通过建立以削峰幅度、防洪风险率、水位变幅和下泄流量超标风险率为指标的风险评价体系,并采用蒙特卡罗法进行风险模拟,构建了基于灾害学的防洪调度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不同来水频率和水库起调水位下的防洪风险。研究表明:在可行起调方案集下,乌东德、白鹤滩两库的削峰幅度随两库起调水位升高呈下降趋势,溪洛渡、向家坝两库削峰幅度在7%以下,金沙江下游梯级水库的入库洪水危险性小;各水库未出现最高库水位超出相应频率防洪高水位(乌东德975 m,白鹤滩825 m,溪洛渡600 m,向家坝380 m)的情况,水库的水位变幅均未超过安全变幅范围,库区整体防洪风险低,川渝河段的防洪风险在可控范围内;当发生较小洪水时下游防护对象的承灾能力较好,保护区控制站的下泄流量低于防洪安全标准值,下游防护对象的防洪风险低,但发生干支流恶劣洪水遭遇(如2012年型1%洪水)时,其遭遇破坏的可能性大,风险超出防洪标准,保障防洪安全需要支流水库配合干流水库联合防洪。模型可有效评估川渝河段防洪调度风险,为地区防洪调度风险研究和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水库 联合防洪调度 风险指标 风险评价体系 防洪风险
下载PDF
考虑溪-向梯级调蓄影响的三峡水库分期汛限水位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英海 夏青青 +4 位作者 王永强 张海荣 兰回归 孟虹池 杨苑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514-1522,共9页
针对运行期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调蓄引起的三峡水库入库洪水规律改变,进而导致设计汛限水位不合理的问题,开展三峡水库分期汛限水位研究。首先根据溪洛渡、向家坝水库调度规则得到向家坝水库下泄流量过程,进而采用多维Copula函数对... 针对运行期溪洛渡、向家坝梯级水库调蓄引起的三峡水库入库洪水规律改变,进而导致设计汛限水位不合理的问题,开展三峡水库分期汛限水位研究。首先根据溪洛渡、向家坝水库调度规则得到向家坝水库下泄流量过程,进而采用多维Copula函数对向家坝-三峡区间干支流洪水的峰现时间和洪峰量级遭遇情况进行分析,还现计算三峡水库入库流量,最后采用数理统计法和改进Fisher最优分割法进行汛期分期,调洪计算分期汛限水位,并对防洪风险和兴利效益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考虑溪-向梯级水库调蓄影响的三峡水库汛期可分为3期:6月10日~6月30日为前汛期、7月1日~8月31日为主汛期、9月1日~9月30日为后汛期,对应汛限水位分别为159.1、148.7、159.2 m。在不增加防洪风险的前提下,汛期可增加蓄水量180.20×10~8 m~3、发电量10.33×10~8 kW·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溪洛渡、向家坝梯级 三峡水库 分期汛限水位 防洪风险 兴利效益
原文传递
条件概率组合法在洪水组合问题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传刚 纪昌明 +2 位作者 王渤权 陈飞翔 俞洪杰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9-52,共4页
为研究水库下游存在区间入流的防洪系统在洪水组合后所带来的防洪风险,考虑到出库洪水与区间洪水之间的相关关系,以雅砻江和九龙河流域为例,在分析两流域洪水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条件概率组合法计算两流域洪水组合后下游安全区的防洪风险... 为研究水库下游存在区间入流的防洪系统在洪水组合后所带来的防洪风险,考虑到出库洪水与区间洪水之间的相关关系,以雅砻江和九龙河流域为例,在分析两流域洪水特性的基础上,采用条件概率组合法计算两流域洪水组合后下游安全区的防洪风险率及洪水分布函数,求得设计防洪标准所对应洪水发生的概率,计算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为锦屏一级水电站水库高效安全运行和水库下游防洪安全措施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组合 条件概率组合法 防洪风险 雅砻江流域 九龙河流域
下载PDF
北运河流域防洪现状及洪水风险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晓英 杨毅 杨杨 《北京水务》 2023年第2期9-13,共5页
北运河流域是海河流域重要行洪河道,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北京市中心城、城市副中心等重要区域集中在流域内。北运河流域现状防洪体系不完善,规划水库、蓄滞洪(涝)区未实施、骨干河道堤防未全线达标,导致重要区域存在较大防洪风险。通过分... 北运河流域是海河流域重要行洪河道,洪涝灾害频繁发生;北京市中心城、城市副中心等重要区域集中在流域内。北运河流域现状防洪体系不完善,规划水库、蓄滞洪(涝)区未实施、骨干河道堤防未全线达标,导致重要区域存在较大防洪风险。通过分析规划实施情况,搭建数学模型,核算评价现状及近远期不同规划情况下北运河洪水,分析评价流域现状防洪风险,提出了全面规划、优化调整方案,有序推动保障城市副中心等重要区域防洪安全的规划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运河流域 防洪风险 近远期规划 分析评价
原文传递
小浪底水库分期运用防洪风险多方案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超群 刘红珍 李荣容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53-56,共4页
通过对小浪底水库分期运用实现洪水资源化,可缓解黄河中下游水资源不足的局面。为决策最优分期运用方案,需要在考虑综合效益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小浪底水库分期运用不同方案的防洪风险。以正常运用期的小浪底水库为研究对象,根据多种方法... 通过对小浪底水库分期运用实现洪水资源化,可缓解黄河中下游水资源不足的局面。为决策最优分期运用方案,需要在考虑综合效益的基础上,对比分析小浪底水库分期运用不同方案的防洪风险。以正常运用期的小浪底水库为研究对象,根据多种方法识别的汛期分期点结果,拟定小浪底水库分期防洪运用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频率相应和Coupla函数相结合的方法,构建防洪风险指标,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防洪风险。计算结果表明,分期运用以后的实际防洪标准有所降低,且分期数越多,防洪标准降低越多。采用的方法可以更直接简便地分析小浪底水库分期运用的防洪风险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洪运用 防洪风险 小浪底水库
下载PDF
考虑预报误差的水电站水库汛期运行水位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庆葭 熊昌全 +1 位作者 常大鹏 张宇宁 《水力发电》 CAS 2022年第5期109-114,共6页
汛期运行水位是水库调节防洪和兴利矛盾的焦点所在,为实现水电站水库汛期发电效益最大化,假定入库径流预报误差服从均匀分布,建立了龟都府水电站水库汛期调度发电量最大模型,并计算不同汛期运行水位下的发电效益和防洪风险。算例分析结... 汛期运行水位是水库调节防洪和兴利矛盾的焦点所在,为实现水电站水库汛期发电效益最大化,假定入库径流预报误差服从均匀分布,建立了龟都府水电站水库汛期调度发电量最大模型,并计算不同汛期运行水位下的发电效益和防洪风险。算例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预报水平下,建议水库汛期运行水位可提高0.2 m,可多发电384.87万kW·h,且水库防洪调度风险率在可控范围内。成果可为入库径流不确定条件下的水电站水库开展洪水资源化利用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汛期 运行水位 预报误差 优化 防洪风险 龟都府水电站
下载PDF
水库防洪与兴利双目的两阶段优化模型应用研究
18
作者 李博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7年第10期39-42,共4页
本文基于水库防洪与兴利两个基本目标之间的竞争与转化关系,构建了水库汛期防洪与兴利双目的两阶段优化模型。以辽宁省大伙房水库为研究对象,对上述模型的具体应用展开实际检验,其结论对提升该水库防洪与兴利调度的创新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 防洪风险 优化调度 大伙房水库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长江流域超标准洪水灾害特点研究 被引量:23
19
作者 李昌文 黄艳 严凌志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43,共15页
流域超标准洪水一直是困扰世界的重要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毁灭性影响。如何辨识变化环境下流域超标准洪水灾害的新特点及风险要素,是各国政府及水利工作者迫切需要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以长江流域为例,从气候变化、流域下... 流域超标准洪水一直是困扰世界的重要问题,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毁灭性影响。如何辨识变化环境下流域超标准洪水灾害的新特点及风险要素,是各国政府及水利工作者迫切需要去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以长江流域为例,从气候变化、流域下垫面改变、防洪体系建设、经济社会发展4个维度,动态审视了环境变化引起的流域超标准洪水风险及灾害的新特点。结果表明:全球气候变化增大了超标准洪水的发生几率,大洪水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亦表明未来发生超标准洪水的可能性较大;水土保持减轻了流域超标准洪水的灾害威胁;洲滩民垸“洪水漫滩-家园重建-再漫滩”恶性循环的状况未根本改变,行蓄洪水与发展保护的矛盾增加了长江流域超标准洪水的调度运用风险;长江流域防洪体系的完善在增加了防御特大洪水能力的同时,由于蓄滞洪区分洪运用困难、河道泄流能力难以保证、外洪和内涝矛盾无法有效协调等原因,仍然不能完全应对流域超标准洪水;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城市化集聚效应致使超标准洪水风险剧增、防洪风险格局改变,每个地区都变得越来越“淹不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加大了水库超蓄和河道强迫行洪的期望值,加剧了防洪调度决策的协调难度。研究成果对科学防御长江流域超标准洪水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和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超标准洪水 洪水灾害 气候变化 流域下垫面改变 防洪体系建设 经济社会发展 防洪风险格局
下载PDF
防洪堤防洪综合风险研究 被引量:19
20
作者 朱勇华 郭海晋 +1 位作者 徐高洪 范可旭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14,共4页
根据一次二阶矩方法 ,推导了不透水堤基均质土堤、透水堤基均质土堤和双层地基均质土堤渗透破坏风险率的计算公式 ,建立了边坡失稳破坏风险率的计算模型 ,同时还将防洪堤的漫顶破坏风险、渗透破坏风险和滑动失稳破坏风险综合起来 。
关键词 防洪 堤防 边坡 均质土堤 防洪风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