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戴震《屈原赋注》思想内涵的自我超越——以《离骚》解说为中心
1
作者 汪大白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30-134,共5页
戴震《屈原赋注》的定稿本相对于初稿本,在文本解读与思想认识上实现了重要的超越,主要是突破了单一的人格主题,强化了"怼君"的政治内涵,从而更加准确地揭示了《离骚》的精髓,最大限度地释放出屈原作品所蕴含的批判能量。
关键词 戴震 《屈原赋注》 定稿本 初稿本 思想 超越
下载PDF
公文定稿与正本原始记录性辨析——兼与《对文件定稿原始记录性认识误区的修正》作者商榷
2
作者 严永官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43,共3页
"公文定稿的原始记录性要比正本更为明显,或者说定稿的原始记录价值高于正本"是一个在实践中并不存在而被学界臆测出来的问题;"文件定稿"和"文件正本"在原始记录性上并无可比性;未经过现行期的文件定稿... "公文定稿的原始记录性要比正本更为明显,或者说定稿的原始记录价值高于正本"是一个在实践中并不存在而被学界臆测出来的问题;"文件定稿"和"文件正本"在原始记录性上并无可比性;未经过现行期的文件定稿在原始记录性上没有可供比较的对象;对篡改、伪造的档案的研究重点是其内容鉴别而非定稿和正本哪个更具原始记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稿 正本 原始价值
原文传递
刘向文献编纂与古书定本的形成
3
作者 于兆军 《四川图书馆学报》 2020年第4期81-84,共4页
刘向校雠、编纂汉代皇家藏书近二十年,先秦乃至西汉的图书绝大多数都经过了刘向的整理才得以流传到今天。经过刘氏父子等人的编校工作,改变了之前图书单篇流传、没有定名、不署作者姓名、不分章节等散乱杂芜的状态,使汉以前的大量文献... 刘向校雠、编纂汉代皇家藏书近二十年,先秦乃至西汉的图书绝大多数都经过了刘向的整理才得以流传到今天。经过刘氏父子等人的编校工作,改变了之前图书单篇流传、没有定名、不署作者姓名、不分章节等散乱杂芜的状态,使汉以前的大量文献形成了书籍定本,开启了图书的定本传播时代。刘向编纂图书并形成定本对保存我国优秀典籍以及文化的继承和传播都具有重要意义。刘向的校雠、编纂活动不仅为后世图书的编纂形成体例范式,为图书广泛流布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为汉朝大一统的文化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向 编纂范式 定本 贡献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不存在定本
4
作者 俞晓霞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49-51,共3页
文学翻译不同于其他翻译,它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不同译者因受自身学识、文化修养等的制约,对文学作品理解会有不同。因此,文学翻译不存在定本,任何译本都只能接近原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尽善尽美地再现原作全部价值。
关键词 文学作品 翻译 定本
下载PDF
论以“西洋自行船”来确定《红楼梦》庚辰本定稿于乾隆三十五年以后
5
作者 童力群 《唐都学刊》 2006年第1期121-124,共4页
《红楼梦》庚辰本第57回里有“金西洋自行船”,第63回里有“自行船”,说的都是宝玉房里有西洋自行船模型。当时的自行船就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试制轮船成功的是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时在1807年(嘉庆十二年)。由于程乙本亦有“金西洋... 《红楼梦》庚辰本第57回里有“金西洋自行船”,第63回里有“自行船”,说的都是宝玉房里有西洋自行船模型。当时的自行船就是以蒸汽机为动力的轮船。试制轮船成功的是美国发明家富尔顿,时在1807年(嘉庆十二年)。由于程乙本亦有“金西洋自行船”和“自行船”的叙述,而程乙本梓行的时间是1792年(乾隆五十七年),早于1807年,因此,宝玉房里的自行船模型,只能仿自于最先试制的轮船。该式轮船的发明家是法国的乔弗莱,时在1769年至1782年之间。因此庚辰本定稿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至四十七年之间的某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自行船 试金石 庚辰本 定稿 乾隆朝 中期
下载PDF
从主体间性看翻译有无“定本”——以《圣经》翻译为例
6
作者 王晓燕 徐晓娜 《青岛远洋船员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8-82,共5页
主体间性本是一个哲学术语,但现已被应用到翻译学研究中,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圣经》的翻译为例,探讨了翻译领域出现的有无"定本"问题。翻译无"定本",不同译本的出现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 主体间性本是一个哲学术语,但现已被应用到翻译学研究中,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文以《圣经》的翻译为例,探讨了翻译领域出现的有无"定本"问题。翻译无"定本",不同译本的出现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复译对于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间性 “定本” 《圣经》
下载PDF
论《西游记》与全真教之缘 被引量:31
7
作者 陈洪 陈宏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西游记》本文中散布着大量全真教的术语、诗词等,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象喻功能;但它却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通俗小说,而且具有明显的贬抑道教的倾向。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中,曾经有过一个“全真化”的阶段,这个阶段不... 《西游记》本文中散布着大量全真教的术语、诗词等,并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象喻功能;但它却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通俗小说,而且具有明显的贬抑道教的倾向。这种情况,是因为在《西游记》的成书过程中,曾经有过一个“全真化”的阶段,这个阶段不仅在本文中留下了诸多痕迹,也在明中后期的宝卷里呈露出种种影响。另外,全真教与说唱艺术也曾结缘,亦可作为它借演说故事传教的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游记》 小说 全真教 民间宗教 象喻功能 说唱艺术 道教 内丹修炼术语
原文传递
对《中华器官移植杂志》定稿会以及备用稿评判方式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余海萍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38-139,共2页
分析《中华器官移植杂志》的定稿会和备用稿的评判方式,探索更为合理的审定稿制度。
关键词 定稿会 备用稿 评判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