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肋片间距对表冷器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1
作者 张恩泽 唐志国 《能源研究与信息》 2002年第3期162-168,共7页
表冷器肋片间距是影响表冷器传热性能的主要因素。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单位体积换热量和单位阻力换热量为衡量依据,找出了表冷器性能相对优化的肋片间距值。结果表明,在常用的间距范围内,3.3 mm左右较好。
关键词 肋片间距 表冷器 实验研究 传热 换热
下载PDF
风机盘管机组选型及设计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4
2
作者 倪美琴 沈炜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07年第1期55-58,共4页
针对风机盘管机组产品的参数配匹和空调设备选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机组实际使用时风量降低的原因,提出了改进风机盘管构造的设计方案,为生产厂家的产品研制开发提供参考,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风机盘管机组 名义风量 盘管排数 翅片间距
下载PDF
螺旋外肋管换热器壳侧流体流动与换热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靳遵龙 孙宇婷 +1 位作者 李德雨 王永庆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219-222,共4页
利用CFD技术,研究了螺距及肋高对螺旋外肋管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和换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壳程周期性单元流道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详细分析了不同螺距、肋高对壳程流体流动及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地减小螺距可以有效地强化管壁对流... 利用CFD技术,研究了螺距及肋高对螺旋外肋管换热器壳程流体流动和换热性能的影响。建立了壳程周期性单元流道模型并进行数值计算,详细分析了不同螺距、肋高对壳程流体流动及换热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地减小螺距可以有效地强化管壁对流换热效果,同时伴随着摩擦阻力系数的增大,但综合换热性能更强。在高雷诺数区域,随肋高的增大,螺旋外肋管的换热性能随肋高的增加比较明显,而摩擦阻力系数的变化与肋高变化的程度大致相同。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平均协同角随螺距的减小而减小,协同程度增强。提出了螺旋外肋管换热器壳程换热及阻力性能公式供相关工程设计参考,并对外肋管换热器壳程综合强化性能做出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外肋管 强化换热 螺距 肋高 数值计算
下载PDF
翅片结构参数对纵向翅片扁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陈俊华 陶丽 +1 位作者 顾平道 汤国芳 《低温与超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77-80,共4页
以纵向翅片扁管换热器为研究对象,分析翅片长度、翅片高度及翅片间距对换热性能的影响,并对换热器的翅片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得出进口风速为2m/s时理想的翅片结构参数为:翅片长度为400mm、翅片高度为25mm、翅片间距为2.7mm。
关键词 翅片长度 翅片高度 翅片间距 换热器
下载PDF
矩形翅片椭圆换热管束性能 被引量:11
5
作者 赵兰萍 宋亚军 杨志刚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96-1100,1129,共6页
采用标准k-ε模型,就管排数和翅片间距等因素对矩形翅片椭圆换热管束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管束各排翅片表面平均换热系数分布规律,并给出j因子和f因子与管排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翅片间距主要通过阻力对管束性能产生影响,当翅... 采用标准k-ε模型,就管排数和翅片间距等因素对矩形翅片椭圆换热管束流动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管束各排翅片表面平均换热系数分布规律,并给出j因子和f因子与管排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翅片间距主要通过阻力对管束性能产生影响,当翅片间距小于2.5 mm时,管束空气侧阻力对风速的敏感性显著增加;可以通过采用高导热系数翅片材料的方法来提升管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洞换热器 矩形翅片椭圆管束 流动换热性能 管排数 翅片间距
下载PDF
开缝翅片管换热器换热和压降特性及其评价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孟辉 晋欣桥 +1 位作者 杜志敏 郭轶波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66-771,共6页
通过干/湿交替循环试验得到换热器性能的评价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不同翅片间距的开缝翅片管换热器进行试验,分别研究了翅片间距和空气侧流体的雷诺数(Re)对换热器的换热及其压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需先经过若干次干/湿交替循环试验,... 通过干/湿交替循环试验得到换热器性能的评价方法,并使用该方法对不同翅片间距的开缝翅片管换热器进行试验,分别研究了翅片间距和空气侧流体的雷诺数(Re)对换热器的换热及其压降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需先经过若干次干/湿交替循环试验,待其测试数据稳定后,才可进行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测试.风速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可转化为对Re的影响.在500<Re<1 000内,当Re相同时,翅片间距较小时,努塞尔数(Nu)和换热器空气侧压降的阻力系数(f)均较大;随着Re增加,Nu的降幅减小,而f的增幅增大.在湿工况下,Nu和f均随着水侧中心温度的增加而降低;翅片间距对Nu的影响与迎面风速有关;同时,f随着翅片间距的减小而增加,迎面风速越小,则FP对f的影响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片管换热器 换热 翅片间距 空气侧压降
下载PDF
汽车空调平流式冷凝器性能仿真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凯 王东 +1 位作者 杨志刚 陈辉 《计算机辅助工程》 2011年第3期68-72,76,共6页
为分析汽车空调平流式冷凝器的换热、流动性能,假设制冷剂沿管长方向做一维流动,空气侧流动视为零维流动,忽略制冷剂加速压降,对制冷剂两相区采用均相模型.使用AMESim建立平流式冷凝器仿真模型,并通过与试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改变... 为分析汽车空调平流式冷凝器的换热、流动性能,假设制冷剂沿管长方向做一维流动,空气侧流动视为零维流动,忽略制冷剂加速压降,对制冷剂两相区采用均相模型.使用AMESim建立平流式冷凝器仿真模型,并通过与试验对比验证模型的准确性.改变冷凝器结构参数,分析对冷凝器的性能影响,发现合理的制冷剂回路流程布置可以改善平流式冷凝器性能;增加流程数可以增加换热量,但是压降也会增大;制冷剂侧总横截面积相等时,微通道数目增加,换热量增加;空气速度较小时,减小翅片间距可以增加换热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空调 平流式冷凝器 制冷剂回路流程布置 横截面积 翅片间距 AMESIM
下载PDF
翅片结构对换热器结霜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谢福林 郭宪民 +1 位作者 郭欣炜 薛杰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1-58,共8页
本文对空气源热泵的翅片管换热器表面霜层生长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红外热像仪对霜层表面温度进行测量,并用热电偶直接测量装置进行校核。分析了平片、波纹片、条缝片3种翅片类型及翅片节距对霜层厚度、结霜量、换热量的影响,并用霜层... 本文对空气源热泵的翅片管换热器表面霜层生长特性进行实验研究,通过红外热像仪对霜层表面温度进行测量,并用热电偶直接测量装置进行校核。分析了平片、波纹片、条缝片3种翅片类型及翅片节距对霜层厚度、结霜量、换热量的影响,并用霜层-湿空气界面条件等作为传热及传质驱动力分析了霜层生长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波纹片及条缝片翅片换热器界面传热、传质驱动力高于平片,造成其表面霜层生长速度大于平片,而在结霜后期条缝片霜层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在3种翅片中,条缝片表面结霜周期最短,而平片表面结霜周期最长;波纹片换热器的平均换热量最大,比条缝片、平片换热器分别高出0.61%、2.67%;翅片节距对界面传热、传质驱动力的影响较弱,但翅片节距越大,其表面霜层厚度增长越快且结霜周期越长,大节距翅片换热器表面霜层较为疏松。综合考虑结霜-除霜周期中换热器平均换热量及空气侧阻力,结霜工况下波纹片换热器最佳翅片节距约为2.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源热泵 翅片类型 翅片节距 霜层表面温度
下载PDF
直条缝翅片管换热器传热与流动阻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闯 欧阳新萍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140,共8页
为了解翅片间距、翅片厚度、翅片材料和基管材料对直条缝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和流阻性能的影响,以及获得通用的换热与流动阻力计算关联式,对一种直条缝翅片管换热器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风洞试验台共进行了7个试件的试验,试验过程中管内... 为了解翅片间距、翅片厚度、翅片材料和基管材料对直条缝翅片管换热器的传热和流阻性能的影响,以及获得通用的换热与流动阻力计算关联式,对一种直条缝翅片管换热器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风洞试验台共进行了7个试件的试验,试验过程中管内水的进口温度和速度保持60℃和1.5 m/s不变,进风温度保持21℃,入口风速为1.5~4.5 m/s。结果表明:在管外空气侧雷诺数Re_(a)为2647~8143范围内,随着翅片间距的增大,对流换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个峰值;翅片间距对阻力的影响与管外空气侧雷诺数有关,当Re_(a)≤5 000时翅片间距越小摩擦系数越大,当Re_(a)>5 000时,翅片间距越小,摩擦系数越小;翅片厚度的增加会增加对流换热系数和摩擦系数;紫铜(T2)翅片的对流换热系数高于8011铝合金(AL8011)翅片,但摩擦系数较低;T2基管的对流换热系数最高,铁白铜(B10)基管次之,316L不锈钢(316L)基管最低;不同的基管材料对摩擦系数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条缝翅片管换热器 传热 流动阻力 翅片间距 翅片厚度 翅片材料 基管材料
原文传递
风机盘管表冷器的合理设计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凤林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6-38,共3页
认为应以湿工况风量作为对风机盘管机组的考核标准,应合理确定盘管肋片的片间距以保证表冷器的供冷量,应改进水路结构,降低水阻力。
关键词 风机盘管机组 表冷器 风量 片间距 水阻力
下载PDF
翅片螺距和翅片高度对折齿型螺旋翅片管束传热及阻力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昱 袁益超 曹雅文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2-16,共5页
折齿型螺旋翅片管是在平齿型螺旋翅片管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一种新型翅片管。为获取其在错列布置下的传热和阻力特性的变化规律,对5组试件进行了模化试验。结果表明:当pf/d_o在0.096~0.134时,空气侧Nu数随翅片螺距的增大而增大,当pf/d_o... 折齿型螺旋翅片管是在平齿型螺旋翅片管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一种新型翅片管。为获取其在错列布置下的传热和阻力特性的变化规律,对5组试件进行了模化试验。结果表明:当pf/d_o在0.096~0.134时,空气侧Nu数随翅片螺距的增大而增大,当pf/d_o在0.134~0.233时,翅片螺距对于Nu数影响很小;Eu数随着翅片螺距的增大而减小;当Hf/d_o在0.365~0.471时,存在最优翅片高度,使得空气侧Nu数最大;Eu数随着翅片高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齿型螺旋翅片管 翅片螺距 翅片高度 传热 阻力
下载PDF
针翅管表冷器传热性能试验及其强化传热特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小明 杨丽明 +2 位作者 钱颂文 朱冬生 张景卫 《石油化工设备》 CAS 2007年第6期24-27,共4页
介绍了新型整体翅片管及其表冷器的强化传热试验,获得了针翅侧空气传热膜系数与压降以及表冷器总传热系数与翅侧压降之间的关系。与常见的JW10-4型和KL-1型表冷器相比较,针翅管表冷器总传热系数可提高40%~80%,而翅侧压降减少30%。
关键词 冷却器 针翅管 强化传热 翅距
下载PDF
Radiator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ance 被引量:2
13
作者 Toure Ismael Sheng Bu Yun Fayzimatov Ulugbek 《Journal of Electronics Cooling and Thermal Control》 2016年第2期88-96,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t of parametric studies of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ed on automotive radiators. The work’s first step consists of designing five radiators with different fin pitch wave distance (P = 2.5, 2.4, ... This paper presents a set of parametric studies of heat dissipation performed on automotive radiators. The work’s first step consists of designing five radiators with different fin pitch wave distance (P = 2.5, 2.4, 2.3, 2.2, 2.1 mm). Then, we proceed to the fabrication of our five samples. The purpose of this work is to determine through our experiment’s results which one have the best cooling performance. This numerical tool has been previously verified and validated using a wide experimental data bank. The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cooling performance for automobile radiator by changing several dimensions of the radiator fin phase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coolant flow lay-out on the radiator global performance. This experience has been performed at Hubei Radiatech Auto Cooling System Co., Ltd. For the cooling performance experience, we use JB2293-1978 Wind Tunnel Test Method for Automobile and Tractor Radiators. The test bench system is a continuous air suction type wind tunnel;collection and control of operating condition parameters can be done automatically by the computer via the preset program, and also can be done by the user manu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re we increase the fin phase, the better the cooling performance will be and we also save material so the product cost will be cheap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 pitch Parametric Studies Automotive Radiators Cooling Performance Wave Distance
下载PDF
燃气热水器换热肋片结构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上兵 《日用电器》 2014年第8期28-30,共3页
本文以模拟分析和实验测试为基础,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影响前提下,通过换热器肋片厚度,调整肋片高度及肋片节距之间的组合,从中找出换热器结构设计的优化方案,进而为燃气热水器设计及合理使用铜材提供便利。
关键词 换热器 肋片厚度 肋片高度 肋片节距
下载PDF
低气压下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换热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嘉文 柳建华 +1 位作者 张良 刘旗 《热能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7-91,共5页
为研究低气压环境下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换热特性,对不同气压环境下空气侧流速和翅片间距对平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换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环境气压范围为40~100 kPa,换热器迎面风速为1.0~3.5 m/s,翅片间距2~3 mm。研究表明... 为研究低气压环境下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的换热特性,对不同气压环境下空气侧流速和翅片间距对平翅片管换热器空气侧换热特性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环境气压范围为40~100 kPa,换热器迎面风速为1.0~3.5 m/s,翅片间距2~3 mm。研究表明:实验工况下环境气压40 kPa时空气侧传热因子仅为常压下的30.42%~46.41%;低气压环境空气侧流速和翅片间距对空气侧换热的影响趋势与常压数据基本保持一致;不改变换热器结构,环境气压的变化仅影响空气物性,而对空气的流动状态的影响不大;翅片间距影响随Re的减小和环境气压的降低而减弱,两种翅片间距模型空气侧传热因子平均差异在环境气压为100 kPa时为12.07%,40 kPa时缩小为3.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传热 低气压环境 翅片间距 翅片管换热器
原文传递
双开缝翅片空气侧换热和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双 郑传祥 +1 位作者 何建龙 冯苗根 《化工机械》 CAS 2016年第1期72-76,共5页
利用数值耦合传热计算方法研究了四排管双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获得翅片附近空气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分析了开缝对翅片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并针对翅片间距和开缝高度对翅片管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 利用数值耦合传热计算方法研究了四排管双开缝翅片管式换热器的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获得翅片附近空气的速度场和温度场,分析了开缝对翅片管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并针对翅片间距和开缝高度对翅片管换热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得到了开缝高度和翅片间距针对换热系数的最佳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热器 换热性能 双开缝翅片 翅片间距 开缝高度
下载PDF
结霜工况下闭式热源塔内翅片间距的模拟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峥嵘 孙佳利 张东凯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2017年第10期1-4,18,共5页
为优化闭式热源塔内宽翅片盘管在结霜工况下的换热性能,本文对宽翅片盘管内部的热湿交换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稳态的数值模型。并利用Matlab自编程序,分析了结霜工况下不同翅片间距对盘管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翅片间距为2.0 mm时... 为优化闭式热源塔内宽翅片盘管在结霜工况下的换热性能,本文对宽翅片盘管内部的热湿交换过程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稳态的数值模型。并利用Matlab自编程序,分析了结霜工况下不同翅片间距对盘管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翅片间距为2.0 mm时,盘管具有最佳的换热性能,在满足换热量的前提下,应优先选取大翅片间距来降低设备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式热源塔 宽翅片 翅片间距 结霜
下载PDF
翅片螺距对折齿型螺旋翅片管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学刚 袁益超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200-1206,共7页
为了提高平齿型翅片管的强化传热效果,通过改变其锯齿的扭转方向和偏折角度得到了折齿型螺旋翅片管。利用数值模拟和模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基管外径分别为38 mm和51 mm的折齿型螺旋翅片管束进行研究,得到了翅片螺距对折齿型螺旋翅片管... 为了提高平齿型翅片管的强化传热效果,通过改变其锯齿的扭转方向和偏折角度得到了折齿型螺旋翅片管。利用数值模拟和模化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基管外径分别为38 mm和51 mm的折齿型螺旋翅片管束进行研究,得到了翅片螺距对折齿型螺旋翅片管束的换热与阻力性能的影响规律和最优翅片螺距。结果表明:翅片螺距P_f在3.63~8.47 mm范围内,空气侧Nusselt数Nu随P_f增大呈先递增后递减的趋势;当P_f大于6.35 mm时,翅片螺距增大对Nu的影响相对已不明显;空气侧Euler数Eu随P_f增大而减小。对于基管外径分别为38 mm和51 mm的折齿型螺旋翅片管束,P_f为6.35 mm时其性能指标Nu·f^(-1/3)均最大,因此P_f=6.35 mm是最优翅片螺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折齿型螺旋翅片管 翅片螺距 换热性能 阻力性能 数值模拟 优化
下载PDF
扰流孔及翅片间距对直接空冷蛇形翅片管流动与换热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贺晓怡 阴继翔 +1 位作者 王涛 马素霞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2-77,共6页
在传统直接空冷单排蛇形翅片扁平管上增设扰流孔以强化换热。本文应用Fluent软件对有、无扰流孔的2种蛇形翅片扁平管(蛇形翅片管)模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1.4、2.2、3.0、3.8m/s4种迎面风速下不同翅片间距对有、无扰流孔的2种型式... 在传统直接空冷单排蛇形翅片扁平管上增设扰流孔以强化换热。本文应用Fluent软件对有、无扰流孔的2种蛇形翅片扁平管(蛇形翅片管)模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了1.4、2.2、3.0、3.8m/s4种迎面风速下不同翅片间距对有、无扰流孔的2种型式翅片管换热、阻力以及综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开孔的蛇形翅片管相比,增设扰流孔的蛇形翅片管在各种翅片间距、迎面风速下使空气侧的换热系数提高1%~18%,且流动阻力略微减小;在较小的迎面风速范围内,增设扰流孔可以使相同工况下的最佳翅片间距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 蛇形翅片管 扰流孔 翅片间距 换热系数 流动阻力 数值模拟
下载PDF
湿烟气工况下齿形螺旋翅片管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丹 成毅 +2 位作者 胡明月 盛倩云 周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5-583,共9页
换热器烟气侧自身结构参数和外界条件是影响换热器换热及阻力特性的主要因素,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了翅片螺距及烟气含水量对齿形螺旋翅片管束换热及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翅片螺距3.63~8.47 mm范围内,烟气侧Nu随着翅片螺... 换热器烟气侧自身结构参数和外界条件是影响换热器换热及阻力特性的主要因素,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方法研究了翅片螺距及烟气含水量对齿形螺旋翅片管束换热及阻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翅片螺距3.63~8.47 mm范围内,烟气侧Nu随着翅片螺距的增大而增大,在不同入口烟温下,相对于3.63 mm翅片管,5.08 mm和8.47 mm翅片管Nu分别增大3%~6%和9%~14%,Eu随着翅片螺距的增大而减小,相对于3.63 mm翅片管,5.08 mm和8.47 mm翅片管Eu分别减小30%和50%左右;烟气含水量的适当增大,有利于提高齿形翅片管束的换热及阻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热 翅片螺距 烟气含水量 换热特性 阻力特性 数值模拟 优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