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永生”的寓喻叙事:浅析李提摩太对《西游记》的翻译理解方案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晖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3年第8期28-35,共8页
本文拟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清代来华的英国浸信会传教士李提摩太的小说翻译进行个案研究。本文将侧重分析译者如何出于宗教政治的考量,而刻意认定中国传统文化里早已具备皈依基督精神的潜质;以及他如何通过翻译底本的选择和基本概念置换... 本文拟从话语分析的角度,对清代来华的英国浸信会传教士李提摩太的小说翻译进行个案研究。本文将侧重分析译者如何出于宗教政治的考量,而刻意认定中国传统文化里早已具备皈依基督精神的潜质;以及他如何通过翻译底本的选择和基本概念置换,来实现全面的话语调整,从而使英译《西游记》成为一部表述基督教"永生"精神的寓喻叙事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提摩太 《西游记》 寓喻 虚构叙事 宗教话语 永生
下载PDF
言语行为理论与虚构话语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素青 《上海电机学院学报》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在奥斯汀和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中,虚构的文学话语被认为是“不严肃”的。通过可以引入文学规约作为制度性语境,将所谓的“非正常”话语或虚构话语再语境化,从而使之正常化,解决虚构话语的本体问题。
关键词 言语行为 寄生性话语 虚构话语 佯装 文学规约
下载PDF
虚构现象的哲学探究
3
作者 高新民 沈学君 《科学技术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5,共6页
虚构哲学是在反思虚构现象的过程中,在与模态逻辑、可能世界语义学和非存在研究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哲学研究领域。它有两大走向,即传统的语义学走向和语用学走向。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后者,此即本领域所谓的"语用学转向"... 虚构哲学是在反思虚构现象的过程中,在与模态逻辑、可能世界语义学和非存在研究的互动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哲学研究领域。它有两大走向,即传统的语义学走向和语用学走向。现在人们更倾向于后者,此即本领域所谓的"语用学转向"。西方哲学围绕虚构对象的本体论地位、因果作用等问题所展开的一系列最新研究与争论对我们重新思考存在、事实、真的本质及其相互关系,解决认识对象的范围、种类及其本质规定性等问题无疑有借鉴作用,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对象 虚构话语 本体论 语用学
原文传递
词汇衔接链对小说语篇多重意义的揭示——以《半日》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甜甜 《济宁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25-128,共4页
词汇衔接作为主要的衔接手段之一,是分析语篇、理解语篇的重要步骤.本文通过分析马哈福兹的短篇小说《半日》,旨在探究词汇链这一衔接形式对揭示小说语篇主题,解读小说语篇多重意义的重要价值.
关键词 词汇衔接链 小说语篇 多重意义 《半日》
下载PDF
沙博理小说翻译中女性话语的创造性写作 被引量:1
5
作者 任东升 段杨杨 《外国语言与文化》 2020年第2期105-113,共9页
沙博理的标本翻译中含有不少女性主人公的作品。通过文本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在他对小说女性话语的翻译中存在不同程度与种类的创造性写作,具体表现在译者不仅能如原作者创作般用毫无译痕的母语写作,还善用措辞及艺术手法对原作进行有价... 沙博理的标本翻译中含有不少女性主人公的作品。通过文本对比研究,可以发现,在他对小说女性话语的翻译中存在不同程度与种类的创造性写作,具体表现在译者不仅能如原作者创作般用毫无译痕的母语写作,还善用措辞及艺术手法对原作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创造性发挥与再造,且兼顾原语风格与读者接受,值得其他致力于中国文学“走出去”的译者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翻译 女性话语 沙博理 创造性写作
原文传递
van Dijk语境视角下小说语篇口头禅的修辞研究
6
作者 于琼 汤云莹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8期81-88,共8页
运用van Dijk的语境理论,通过个案分析法考察了小说语篇中口头禅的使用特点。研究发现:(1)小说语篇会征用口头禅作为作者意图表现的一种特有方式。(2)社会文化语境决定了小说人物使用什么口头禅和为何使用口头禅。口头禅的发生机制受语... 运用van Dijk的语境理论,通过个案分析法考察了小说语篇中口头禅的使用特点。研究发现:(1)小说语篇会征用口头禅作为作者意图表现的一种特有方式。(2)社会文化语境决定了小说人物使用什么口头禅和为何使用口头禅。口头禅的发生机制受语境制约,作者通过对口头禅的操控公开表达他对社会现实的态度和批评。(3)口头禅在语用环境中的创造性应用对扁型人物形象刻画和对小说主题的升华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 Dijk 语境理论 小说语篇 口头禅 修辞
下载PDF
论虚构话语的交际性
7
作者 刘琼 殷正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4期107-111,共5页
当前学术界对虚构话语的交际性问题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斯塔尔内克的信息共享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等论证了虚构话语产生交际性的前提和条件,支持虚构话语具有交际性的观点。通过分析某些具体实例把虚... 当前学术界对虚构话语的交际性问题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论。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斯塔尔内克的信息共享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等论证了虚构话语产生交际性的前提和条件,支持虚构话语具有交际性的观点。通过分析某些具体实例把虚构话语的交际性与虚构语句的真值判断问题联系起来,可以说明在虚构话语的交际过程中,作者和读者的共享信息可以为判断虚构语句真值提供一种语用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构话语 交际性 言语行为 共享信息 真值判断
下载PDF
小说语篇可读性建构与不礼貌策略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刘风光 石文瑞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9-47,146,共10页
可读性是小说的生命,也是小说创作的最高追求。与自然言语交际相比,小说语篇为增强其可读性,所蕴含的不礼貌现象更加多维复杂。本研究以关系联结(Kádár&Zhang,2019)为视角,通过对小说语篇实例的描述和分析,深入挖掘在人物... 可读性是小说的生命,也是小说创作的最高追求。与自然言语交际相比,小说语篇为增强其可读性,所蕴含的不礼貌现象更加多维复杂。本研究以关系联结(Kádár&Zhang,2019)为视角,通过对小说语篇实例的描述和分析,深入挖掘在人物-人物、叙述者-受述者、读者-作者多层对话结构中,不同不礼貌策略在小说语篇可读性建构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小说语篇不同交际层面增强可读性的不礼貌策略凸显不同的表现形式:刻画人物-人物间冲突情节,如采取转换语码、抛出禁忌话题或使用詈语等不礼貌策略,可以激化小说矛盾,推动情节进展,丰满人物性格,增强可读性;制造叙述者-受述者间理解障碍,如通过非正常时序叙述、冗长或过简叙述等不礼貌策略,增强可读性;引发作者-读者间想象空间,如通过副文本特征、语言风格特征等不礼貌策略为读者设置各种阅读"障碍"或"空白",丰富读者的阅读体验,增强可读性。此外,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联结是小说语篇建构中不礼貌策略的深层目标。本研究为文学语篇不礼貌现象理论化探讨提供了可借鉴的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语篇可读性建构 不礼貌策略 关系联结
原文传递
“非虚构写作”在网络舆情事件中的情感动员功能与表达逻辑 被引量:6
9
作者 董向慧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25-134,155,156,共12页
社交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的“后真相时代”特征日益鲜明,情感与信念成为网络舆情事件的主要动力。“非虚构写作”作为将纪实报道与文学创作结合起来的写作手法,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发挥着强大的情感动员功能。通过将悲情叙事、身份标签、戏... 社交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的“后真相时代”特征日益鲜明,情感与信念成为网络舆情事件的主要动力。“非虚构写作”作为将纪实报道与文学创作结合起来的写作手法,在网络舆情事件中发挥着强大的情感动员功能。通过将悲情叙事、身份标签、戏谑表达等传统的网络情感动员表达逻辑与“文史合一”、忧患意识等“非虚构写作”本土概念巧妙嫁接,“非虚构写作”引发了一系列重大网络舆情事件,呈现出社会学观察、原型叙事、文化冲突三种表达逻辑。“非虚构写作”在舆情表达、舆论监督、社会观察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带有深刻情感色彩的“非虚构写作”也蕴含着网络民粹主义、网络暴力、网络虚假信息等诸多风险因素。如何实现“非虚构写作”批判与建设、解构与建构、破与立等方面的平衡,这为互联网生态建设提出了新的内容和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真相时代” 非虚构写作 网络舆情 情感动员 舆论监督 网络话语
下载PDF
小说话语的人际意义——试析“Blackmail”中人物的权势关系 被引量:25
10
作者 管淑红 王雅丽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0-13,共4页
本文根据Halliday的人际功能理论和M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来分析小说Hotel的片断“Blackmail”中的人物角色之间的权势关系。人际意义实现方式具有韵律性特征,因而实现人际意义的资源形式多样。通过对小说中各种评价资源的研究,揭示了... 本文根据Halliday的人际功能理论和M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来分析小说Hotel的片断“Blackmail”中的人物角色之间的权势关系。人际意义实现方式具有韵律性特征,因而实现人际意义的资源形式多样。通过对小说中各种评价资源的研究,揭示了小说语篇中作者/叙述人对人物及事件的的态度,明确了小说人物的人际关系,特别是权势关系。此研究有助于对小说的深刻理解及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际意义 评价系统 权势关系 小说话语
下载PDF
在事实与虚构之间——论纪录片叙事的真实问题 被引量:13
11
作者 景秀明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2期96-102,共7页
纪录片真实有着极其复杂的深刻的内涵。从叙述性、文本性上看,纪录片的真实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强调客观性,实际上就是强调它所表现的对象应该是现实中真正存在的事物。从媒介特性上看,纪录片真实是见证的真实。从读者角度看,纪录... 纪录片真实有着极其复杂的深刻的内涵。从叙述性、文本性上看,纪录片的真实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强调客观性,实际上就是强调它所表现的对象应该是现实中真正存在的事物。从媒介特性上看,纪录片真实是见证的真实。从读者角度看,纪录片的真实是技巧的、文化的、心理的。从话语层面上看,纪录片是不可能到达"真实界",它只能培植一种"真实性的效果"。认识纪录片真实内涵,对纪录片创作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纪录片 真实 虚构 文本 话语
下载PDF
新世纪儿童科幻小说男性向创作的缺憾
12
作者 马皓哲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1-77,共7页
儿童科幻小说近年来发展势头看好。基于儿童科幻小说发展大背景,在女性主义视域下对男性向创作的缺憾进行分析研究。从创作者、主角到受众,讨论儿童科幻小说创作的男性权力话语。新世纪儿童科幻小说女性作家群人数稀少但是有较强的独特... 儿童科幻小说近年来发展势头看好。基于儿童科幻小说发展大背景,在女性主义视域下对男性向创作的缺憾进行分析研究。从创作者、主角到受众,讨论儿童科幻小说创作的男性权力话语。新世纪儿童科幻小说女性作家群人数稀少但是有较强的独特性,属于作家群中的独特分支,男性作者在其潜意识的表达中呈现出对女性的忽视。总体而言女性在儿童科幻小说中形象单一、数量偏少,儿童科幻小说的作家群与形象群仍然存在着一片尚未开发完全的女性高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文学 科幻文学 女性主义 新世纪 权力话语
下载PDF
论科幻作家的作者身份焦虑
13
作者 刘霖杰 《德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9-66,共8页
由于科幻小说长久以来存在的边缘性,科幻小说作者身份也受到主流文学的审视,这使得作者倾向于否认自己的科幻作者身份而转向主流文学,即对自身的作者身份产生焦虑。科幻小说的写作特性使得其被认为是落伍的写作,权力话语的凝视让科幻小... 由于科幻小说长久以来存在的边缘性,科幻小说作者身份也受到主流文学的审视,这使得作者倾向于否认自己的科幻作者身份而转向主流文学,即对自身的作者身份产生焦虑。科幻小说的写作特性使得其被认为是落伍的写作,权力话语的凝视让科幻小说作者无法产生有效的话语,而科幻粉丝群体的内转趋势间接强化了其群体的边缘性,这些原因使得科幻小说作者身份无法得到持续的保持,为了产生强有力的科幻话语实践,科幻作者身份就需要走出这种焦虑的谜局,建构科学有效的科幻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写作主体 科幻作者身份 身份焦虑 权力话语 科幻粉丝群
下载PDF
小说话语的独特性
14
作者 孔建平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24-28,共5页
小说在文明之初曾经有着重要的文化功能 ,但在班固等学者给小说下定义的时代 ,它已成为边缘性的话语形态 ,地位低贱。然而恰恰因为它的独特地位 ,使其能够海纳百川 ,汲取史传、诗歌等话语系统的营养。小说话语的开放性品格 ,也使其容纳... 小说在文明之初曾经有着重要的文化功能 ,但在班固等学者给小说下定义的时代 ,它已成为边缘性的话语形态 ,地位低贱。然而恰恰因为它的独特地位 ,使其能够海纳百川 ,汲取史传、诗歌等话语系统的营养。小说话语的开放性品格 ,也使其容纳了最复杂的话语元素 ,最丰富的思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系统 小说话语 文学创作 意识形态 语言形式
下载PDF
情态量值——一种人际关系的体现——试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话语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锐 杨哲宇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200-202,222,共4页
情态能表现作者或说话人的"评价"或"态度"。根据Halliday的人际功能和M 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主要用情态量值来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片断中的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情态量值的分析,揭示了小说语篇中作者对... 情态能表现作者或说话人的"评价"或"态度"。根据Halliday的人际功能和M artin的评价系统理论,主要用情态量值来分析小说《傲慢与偏见》片断中的人物角色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情态量值的分析,揭示了小说语篇中作者对人物及事件的态度,明确了人物的人际关系,即权势关系。此研究有助于对小说人物的理解及欣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量值 人际关系 小说话语
下载PDF
当代中国台湾历史小说中的日据时代书写——以《花开少女华丽岛》《大港的女儿》为中心
16
作者 任晓珊 《华文文学》 2023年第5期5-14,共10页
杨双子《花开少女华丽岛》(2018)、陈柔缙《大港的女儿》(2020)作为重写日据时代的历史小说,近年受到中国台湾文艺界的推介与讨论。两篇小说皆透射出自当代回返殖民时代时既连续又断裂的历史书写,可通过两部文本的对读来分析小说家重述... 杨双子《花开少女华丽岛》(2018)、陈柔缙《大港的女儿》(2020)作为重写日据时代的历史小说,近年受到中国台湾文艺界的推介与讨论。两篇小说皆透射出自当代回返殖民时代时既连续又断裂的历史书写,可通过两部文本的对读来分析小说家重述历史的策略。首先经由梳理殖民历史在台湾地区不同时期的解读,以及“历史小说”作为一个书写门类在中国台湾文学场域的意义流变,并以“日据时代”和“历史小说”定位两部小说;其次分析两部小说为何倾向于以“少女”和“都市”为主要元素结构全文;再分析两部小说中叙事作为构造认同的实践性特征,其“本土话语”是通过想象台湾地区少女之于殖民者的某种“胜利”而达成的:在小说叙事中,并不坚持弱者的哲学,而是蕴含着取代殖民者的希望;最后,对两部小说及其中蕴含的本土叙事提出反思,指出当下中国台湾历史小说具有感觉结构混杂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代 历史小说 后殖民 本土话语 感觉结构
下载PDF
福楼拜作品话语系统现代性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文娟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5期46-49,共4页
福楼拜对小说艺术的开拓表现在话语系统中 ,主要有三个层面 ,首先他开始了淡化故事、创作非情节小说的尝试 ,他的作品不再像传统小说一样讲故事 ,而是通过展示来忠实记录生活。第二 ,他的叙事视角开始从全知视角向有限视角转换 ,由此形... 福楼拜对小说艺术的开拓表现在话语系统中 ,主要有三个层面 ,首先他开始了淡化故事、创作非情节小说的尝试 ,他的作品不再像传统小说一样讲故事 ,而是通过展示来忠实记录生活。第二 ,他的叙事视角开始从全知视角向有限视角转换 ,由此形成的平行描写 ,开后世之先河。第三 ,他注重运用无意义细节描写和空白、遗漏等技巧 ,给作品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使读者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这些探索和追求为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楼拜 小说 话语 现代性 视角 不确定性
下载PDF
英国旅行文学与小说话语的形成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德明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45,共10页
小说是编织在人类话语结构中的一种元素,是一系列杂糅的文本集合体。英国旅行文学和早期小说在主题、风格和话语方式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18世纪的英国小说在一次又一次模仿、戏仿和调侃其他话语的过程中... 小说是编织在人类话语结构中的一种元素,是一系列杂糅的文本集合体。英国旅行文学和早期小说在主题、风格和话语方式上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18世纪的英国小说在一次又一次模仿、戏仿和调侃其他话语的过程中将自身与写实的游记、新闻等区别开来,逐步形成明确的自反意识和自居作用,最终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叙事艺术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旅行文学 小说话语 虚构与真实
原文传递
同一符号的两种阐释话语——鲁迅、沈从文小说中的传统文化观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明菊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54-59,共6页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现代知识分子都不可避免地在个人心态中折射着传统文化的光辉。传统文化赋予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敦促鲁迅举起启蒙的大旗,对传... 中国传统文化既是几千年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历史积淀,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以鲁迅为代表的一代现代知识分子都不可避免地在个人心态中折射着传统文化的光辉。传统文化赋予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敦促鲁迅举起启蒙的大旗,对传统文化在社会心理的历史积淀和它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即对国民性弱点进行了反省与批判。沈从文与鲁迅小说创作中传统文化的所指就有很大不同。传统文化对沈从文的影响更多地表现为世俗民风的浸染与湘土人情的渗透,他在小说中构建的是一个感性自足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沈从文 小说 传统文化 社会心理 国民性批判 文学评论
下载PDF
世纪的隐身:英译古典小说副文本的阶段性话语研究
20
作者 蒋亦文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6期20-26,共7页
本文横跨英译古典小说两百余年的历史维度,以五部小说代表性英译本的前言、附录、插图、注释等副文本为研究对象,宏观描述与个案分析结合,参照阶段性叙事路径探讨其承载信息、展现形式等。发现英译古典小说的副文本:(1)操作空间呈扩充趋... 本文横跨英译古典小说两百余年的历史维度,以五部小说代表性英译本的前言、附录、插图、注释等副文本为研究对象,宏观描述与个案分析结合,参照阶段性叙事路径探讨其承载信息、展现形式等。发现英译古典小说的副文本:(1)操作空间呈扩充趋势,序跋等元素愈发聚焦源语文化推介;(2)大体分为初成期(20世纪前)、发展期(1900—1970年)和丰盈期(1970年以降)三个阶段;(3)“全译时代”后学术化特征凸显,受国家、权威出版社等影响呈现形式更为多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小说 英译本 副文本 阶段性话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