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施肥深度对酿酒葡萄叶片养分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5
1
作者 孙权 王静芳 +2 位作者 王素芳 杨琴 王振平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5-459,共5页
以贺兰山东麓典型区御马酿酒葡萄基地6年生赤霞珠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酿酒葡萄叶片、产量及品质对3种施肥深度(20、40、60cm)下N、P、K配方施肥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酿酒葡萄叶片中氮含量远高于叶柄,叶片中氮素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逐渐... 以贺兰山东麓典型区御马酿酒葡萄基地6年生赤霞珠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酿酒葡萄叶片、产量及品质对3种施肥深度(20、40、60cm)下N、P、K配方施肥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酿酒葡萄叶片中氮含量远高于叶柄,叶片中氮素含量随着生育期的延长逐渐降低,而叶柄中氮含量随施肥深度增加和生育期延长而产生的变化很小,40cm的施肥深度能显著增加叶片中氮素含量;叶柄磷素平均含量高于叶片,全生育期叶片磷含量变化很小,而施肥60cm深度显著促进了叶片和叶柄中磷含量的提高;叶柄中钾含量远高于叶片,施肥深度对叶柄和叶片中钾含量未产生明显影响,但生育后期追施钾肥显著提高叶片钾含量;施肥深度达到40cm时酿酒葡萄的产量最高,而60cm的施肥深度产量显著下降。化肥适度深施到40cm有改善酿酒葡萄糖分的积累且增加糖酸比的趋势;而60cm的施肥深度总糖和糖酸比显著下降。由此说明,适度深施化肥到40cm左右的深度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从而促进葡萄的营养生长,提高产量且改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酿酒葡萄 施肥深度 叶片养分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冬小麦根系对施肥深度的生物学响应研究 被引量:30
2
作者 张永清 苗果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72-75,共4页
施肥深度对冬小麦根系分布及后期衰老影响的根管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深度可改变不同土体中小麦根重及根系活性,较深层次(50~100cm)施肥有利于小麦根长增加和下层土壤中根重及根系活性的提高,同时可增加旗叶叶面积和净光合率,并使小... 施肥深度对冬小麦根系分布及后期衰老影响的根管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深度可改变不同土体中小麦根重及根系活性,较深层次(50~100cm)施肥有利于小麦根长增加和下层土壤中根重及根系活性的提高,同时可增加旗叶叶面积和净光合率,并使小麦根系SOD和POD活性保持较高水平,抑制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延缓根系及旗叶衰老,明显提高小麦产量。施肥过深(150cm)虽能诱导根系下扎,但小麦总根重和产量却均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施肥深度 根系分布 生物学响应
下载PDF
磷肥施用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根系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9
3
作者 杨云马 孙彦铭 +2 位作者 贾良良 贾树龙 孟春香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18-1526,共9页
【目的】探明华北平原区磷肥施用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根系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和土柱试验方法。大田试验设不施肥(CK)、常规垄侧施磷(T-side)、8 cm土层施磷(T-8)、16 cm土层施磷(T-16)、24 cm土层施磷(T-24)以及3层(8、16... 【目的】探明华北平原区磷肥施用深度对夏玉米产量及根系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和土柱试验方法。大田试验设不施肥(CK)、常规垄侧施磷(T-side)、8 cm土层施磷(T-8)、16 cm土层施磷(T-16)、24 cm土层施磷(T-24)以及3层(8、16、24 cm土层)均匀施磷(T-all)处理,研究其对夏玉米产量、养分吸收量的影响。土柱试验,研究8 cm施磷(P 8)、16 cm施磷(P 16)、24 cm施磷(P 24)以及3层均匀施磷(P-all)对夏玉米根系分布的影响。【结果】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磷肥不同施用深度显著影响夏玉米产量,玉米籽粒产量依次为T-24处理>T-all处理>T-16处理>T-side处理>T-8处理>CK,T-24处理玉米产量较T-side处理提高了10%,差异显著。玉米地上部磷素累积量在八叶期、吐丝期、收获期分别以T-side处理、T-8处理、T-all处理最高。随着磷肥施用深度的增加,玉米收获期氮素吸收量呈现显著增加趋势。土柱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根系长度以P 24处理最高,与CK、P-all和P 8处理相比分别提高了68%、18%、17%,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玉米根系在磷肥施用点处集中生长,磷肥深施有利于玉米根系向土壤深层生长。【结论】磷肥深施能够诱导根系向深层生长,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本试验条件下以磷肥集中施在24 cm土层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肥 玉米 施肥深度 根系分布 产量
下载PDF
嘎啦苹果不同施肥深度对^(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特性 被引量:28
4
作者 李红波 葛顺峰 +3 位作者 姜远茂 彭福田 魏绍冲 房祥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08-1414,共7页
【目的】为苹果生产中确定合理的施肥深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年生嘎拉苹果/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表层(0 cm)、中层(20 cm)和深层(40 cm)3个施肥深度处理进行同位素示踪试验。【结果】不同施肥深度处理,嘎啦苹果各器官Ndff值存在差... 【目的】为苹果生产中确定合理的施肥深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年生嘎拉苹果/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表层(0 cm)、中层(20 cm)和深层(40 cm)3个施肥深度处理进行同位素示踪试验。【结果】不同施肥深度处理,嘎啦苹果各器官Ndff值存在差异,深层施肥和表层施肥各器官Ndff值显著低于中层施肥,各处理盛花期均以细根Ndff值最高,粗根次之;新梢旺长期和果实膨大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运转;果实成熟期均以果实中Ndff值最高;果实采收后贮藏器官的Ndff值较高,新生营养器官下降到较低水平。不同物候期各器官的15N分配率存在显著差异,但不同深度施肥处理之间差异并不显著。随物候期的推移,植株对15N-尿素的利用率逐渐升高,到采收后达到最大;各物候期中层施肥处理均显著高于表层和深层处理。【结论】中层施肥处理能够增强植株对氮的吸收征调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施肥深度 15↑N-尿素 吸收 分配 利用
下载PDF
施肥深度对矮化苹果^(15)N-尿素吸收、利用及损失的影响 被引量:27
5
作者 丁宁 陈倩 +3 位作者 许海港 季萌萌 姜翰 姜远茂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55-760,共6页
以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表层(0 cm)、上层(20 cm)和中层(40 cm)3个施肥深度对矮化苹果15N-尿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 cm施肥处理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全氮含量显著高于0和... 以5年生烟富3/M26/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表层(0 cm)、上层(20 cm)和中层(40 cm)3个施肥深度对矮化苹果15N-尿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 cm施肥处理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全氮含量显著高于0和40 cm施肥处理.不同施肥处理各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存在显著差异,盛花期均以根的Ndff最高,多年生枝次之;新梢旺长期和花芽分化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转运;果实膨大期各器官Ndff均达到较高水平;果实成熟期均以果实中的Ndff最高.果实成熟期不同施肥处理的15N分配率存在显著差异,20 cm施肥处理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的15N分配率显著高于0和40 cm施肥处理,而贮藏器官的15N分配率显著低于0和40 cm施肥处理.在果实成熟期,20 cm施肥处理15N肥料利用率为24.0%,显著高于0 cm(14.1%)和40 cm施肥处理(7.6%),而15N损失率为54.0%,显著低于0 cm(67.8%)和40 cm施肥处理(63.5%).不同施肥深度土壤15N残留量随施肥深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施肥深度 ^15N-尿素 吸收 分配 利用 损失
原文传递
Nitrogen and Phosphorus Runoff Losses from Orchard Soils in South China as Affected by Fertilization Depths and Rates 被引量:25
6
作者 ZENG Shu-Cai SU Zhi-Yao +2 位作者 CHEN Bei-Guang WU Qi-Tang OUYANG Ying 《Pedosphere》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5-53,共9页
Fertilizers are heavily applied in orchards of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topography of South China and may increase nutrient loadings to receiving waters.A simple runoff collecting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 Fertilizers are heavily applied in orchards of the hilly and mountainous topography of South China and may increase nutrient loadings to receiving waters.A simple runoff collecting system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on total N and P concentrations of surface runoff in a Chinese chestnut (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 orchard in Dongyuan County,Guangdong Province,China.In such orchards,fertilizer was typically applied in two short furrows or pits on either side of each tree.Treatments included three application depths (surface,10cm and 20 cm),and three application rates (low,median and high).Results showed that 90.5% of the runoff water samples had a total N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0.35 mgL^(-1) and 54.2% had a total P concentration higher than 0.1 mgL^(-1).Fertilizer application at all depths and at all but the lowest rat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otal N and P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water.Fertilization with chemical compound fertilizer at a soil depth of 20cm produced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otal N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than both surface and 10-cm depth fertilization,and significantly lower (P<0.05) total P concentration in runoff than surface fertilization.Total N and P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the application rate of organic fertilizers.With the exception of total P concentrations,which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control and fertilization at a rate of 119 kg P ha-1 in organic form,all the other fertilization treatments produc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otal N and total P concentrations in runoff than the control.A fertilization depth≥20cm and an application rate≤72 kg N ha^(-1) or 119 kg P ha^(-1) for compound organic fertilizer was suggested to substantially reduce N and P runoff losses from hillslope orchards and to protect receiving waters in South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rtilization depth fertilization rate RUNOFF total N total P
下载PDF
施肥深度对大豆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5
7
作者 张晓雪 吴冬婷 +1 位作者 龚振平 马春梅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368,共5页
采用分层施肥和15N示踪方法,研究施肥深度对大豆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为大豆合理施肥深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施肥深度对大豆前、中期植株干物质、氮磷钾的积累影响较大,而对植株成熟期影响较小;大豆苗期(V3)与种子同层施... 采用分层施肥和15N示踪方法,研究施肥深度对大豆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为大豆合理施肥深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施肥深度对大豆前、中期植株干物质、氮磷钾的积累影响较大,而对植株成熟期影响较小;大豆苗期(V3)与种子同层施肥处理植株干物质和氮磷钾的积累量最大;盛花期(R2)以种下6cm处理效果最明显。施肥深度对大豆产量的影响也表现为种下6cm处理最高,但与种子同层施肥、种下12、18和24cm施肥处理差异不显著;施于种子同层至种下6cm最有利于大豆苗期氮肥吸收,表层施肥、种下24cm施肥处理氮肥吸收效果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施肥深度 产量
下载PDF
控释尿素条施深度对鲜食玉米田间氨挥发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24
8
作者 刘威 周剑雄 +5 位作者 谢媛圆 薛欣欣 熊汉锋 徐芳森 袁家富 熊又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295-1302,共8页
为提高鲜食玉米一次性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并降低氮肥的环境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控释尿素不同条施深度(0、5、10、15、20 cm)对鲜食玉米田间土壤氨挥发特征、鲜穗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带... 为提高鲜食玉米一次性施肥的氮肥利用率并降低氮肥的环境影响,通过田间试验,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控释尿素不同条施深度(0、5、10、15、20 cm)对鲜食玉米田间土壤氨挥发特征、鲜穗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种植带和宽行非施肥带的土壤氨挥发主要发生在施肥后的前2周,而窄行施肥带的土壤氨挥发在施肥后持续约1个月.与CK相比,控释尿素表施(0 cm)处理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窄行施肥带的氨挥发损失量,同时也显著增加了玉米种植带和宽行非施肥带的氨挥发损失量.不同深度施肥处理全生育期土壤氨挥发损失总量差异较大,为3.1~25.5 kg N·hm^(-2),占施氮量的1.7%~14.2%.其中控释尿素条施10、15和20 cm深度处理的全生育期土壤氨挥发损失总量相差不大,分别较表施(0 cm)和浅施(5 cm)处理显著降低了85.9%~87.8%和67.0%~71.6%.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控释尿素条施深度有利于提高鲜穗产量、植株氮积累量以及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各指标均以15 cm深度处理最高.综上所述,控释尿素合理深施可以显著降低氨挥发损失,提高鲜穗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本研究条件下控释尿素的最适宜施用深度为15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控释尿素 施肥深度 氨挥发 氮肥利用率
原文传递
施肥深度对生土地玉米根系及根际土壤肥力垂直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苏志峰 杨文平 +4 位作者 杜天庆 郝教敏 孙敏 高志强 杨珍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2-153,共12页
为探明施肥深度对生土地玉米(Zea mays L.)地上部生产力、根系及根际土壤肥力的影响,连续2年以黄土母质生土为供试土壤,采用根管土柱法,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深度(0~20 cm、60~80 cm、100~120 cm、140~160 cm和180~200 cm)施用生物... 为探明施肥深度对生土地玉米(Zea mays L.)地上部生产力、根系及根际土壤肥力的影响,连续2年以黄土母质生土为供试土壤,采用根管土柱法,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深度(0~20 cm、60~80 cm、100~120 cm、140~160 cm和180~200 cm)施用生物有机肥对玉米地上部生产力及根重、根际土壤酶活性、根际土壤养分含量垂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0~200 cm土层范围内,随施肥深度的加深,玉米地上部生产力、总根重等指标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规律。施肥深度在100~120 cm处的玉米总根重(52.3 g)及地上部生产力(361.0 g)最大。2)所有施肥深度的根重垂直分布均呈"T"型,以0~20 cm耕层根重最大,占总根重的50%左右,随根系下延,根重明显递减(P<0.05)。施肥深度100~120 cm可以获得最大总根重和0~40 cm耕层根重(27.19 g)。根系N、P和K养分积累适中,平均分别为6.60 g·kg^(-1)、2.38 g·kg^(-1)和8.16 g·kg^(-1)。3)施肥明显提高根际土壤酶活性和养分含量。施肥深度为60~80 cm,0~200 cm土层根际土壤脲酶活性较高,介于0.108~0.354 mg(NH3-N)·g^(-1)(soil)·24h~(^(-1));施肥深度为140~160 cm时,0~200 cm土层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和速效磷含量较高,分别为12.9~19.6 mg(glucose)·g^(-1)(soil)·24h^(-1)和4.31~6.02 mg·kg^(-1);施肥深度180~200 cm,0~200 cm土层根际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介于5.55~7.14 g·kg^(-1);施肥深度小于100 cm或大于120 cm,0~20 cm土层根际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碱解氮含量较高,分别>0.497 mg(phenol)·g^(-1)(soil)·24h^(-1)和>25.4 mg·kg^(-1)。4)相关分析表明,在生土地上,不同施肥深度处理下,玉米根重、根系NPK营养、根际土壤酶活性及根际土壤NPK营养密切相关。5)根据FACTOR过程和CLUSTER聚类分析,优化得出改良黄土母质生土地玉米冠-根-土系统的适合施肥深度范围为60~160 cm。本研究结果为通过施肥加快生土熟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深度 生土地 玉米 地上部生产力 根系分布 根际土壤肥力
下载PDF
施肥深度对冬油菜产量、根系分布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谷晓博 李援农 +3 位作者 杜娅丹 任全茂 吴国军 银敏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0-128,206,共10页
为了确定冬油菜较优的施肥深度,通过2 a桶栽试验,设置5个施肥深度:地表施肥和地下5、10、15、20 cm施肥,分别记为CK、D_5、D_(10)、D_(15)和D_(20),并另设不施肥处理(F0),研究不同施肥深度处理对冬油菜地上部干物质量、不同土... 为了确定冬油菜较优的施肥深度,通过2 a桶栽试验,设置5个施肥深度:地表施肥和地下5、10、15、20 cm施肥,分别记为CK、D_5、D_(10)、D_(15)和D_(20),并另设不施肥处理(F0),研究不同施肥深度处理对冬油菜地上部干物质量、不同土层的主根干质量和侧根干质量、侧根长、侧根体积和侧根表面积及冬油菜地上部植株的养分吸收情况和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_(15)处理在冬油菜花期能显著增加5~20 cm和20 cm以下土层的主根干质量以及主根总干质量,而0~5 cm土层的主根干质量与CK和D_5处理相比降低幅度不大;D_(15)处理在冬油菜苗期和花期10~20 cm土层的侧根干质量、侧根长、侧根体积和侧根表面积均为最大,且均显著大于CK和D_5处理。在冬油菜花期和收获时D_(15)处理的地上部干物质量及地上部植株的氮、磷、钾吸收量最大,且D_(15)处理的油菜籽粒产量及籽粒中的氮、磷、钾吸收量最大,并显著大于CK、D_5和D_(10)处理;收获时,2 a D_(15)处理地上部植株中的氮、磷、钾的平均吸收量与CK相比分别增加48.07%、52.18%和62.96%,与D_5相比分别增加25.75%、30.19%和33.41%,与D_(10)相比分别增加10.59%、15.33%和17.06%。D_(15)处理2 a的平均产量与CK、D_5和D_(10)处理相比,分别提高85.10%、45.47%和31.26%;与D_(20)处理相比提高了3.89%。综合考虑不同施肥处理冬油菜的根系分布、养分吸收量和籽粒产量,地表下15 cm(D_(15)处理)为冬油菜较优的施肥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油菜 施肥深度 根系分布 养分吸收 产量
下载PDF
施肥深度、灌水条件和氨挥发监测方法对氮肥氨挥发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徐万里 刘骅 +3 位作者 张云舒 汤明尧 王西和 唐光木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6-93,共8页
【目的】研究施肥深度、灌水条件和氨挥发监测方法对土壤氮肥氨挥发损失特征的影响,为评估田间原位监测试验结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微区试验模拟大田基肥和追肥氨挥发条件。【结果】(1)在轻度盐渍化土壤上,氨挥发速率和损失累积量... 【目的】研究施肥深度、灌水条件和氨挥发监测方法对土壤氮肥氨挥发损失特征的影响,为评估田间原位监测试验结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微区试验模拟大田基肥和追肥氨挥发条件。【结果】(1)在轻度盐渍化土壤上,氨挥发速率和损失累积量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而降低,氮肥深施土壤10 cm氨挥发降低到施氮量2%以下,可有效控制氮肥氨挥发损失;氨挥发持续时间随着施肥深度的增加而缩短。(2)施肥后延迟灌水情况下,初始含水量高的土壤比含水量低的土壤氨挥发损失大;在同等条件下,延迟灌水会增加氮肥氨挥发损失;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氨挥发损失降低;(3)3种氨气吸收方法比较结果显示,密闭法检测值远低于抽气法和通气法;在试验区域和试验条件下,抽气法和通气法监测结果较为接近。【结论】施肥深度和灌水条件是否与当地大田操作一致,是氨挥发测定值能否反映田间真实值的关键;三种监测方法对氨挥发田间原位监测是系统影响,密闭法结果偏低,抽气法是否反映田间真实值与抽气速率相关;通气法不需动力,可适用于田间多处理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挥发 施肥深度 灌水 氨挥发监测
下载PDF
控释尿素不同条施深度下鲜食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应 被引量:19
12
作者 刘威 周剑雄 +5 位作者 谢媛圆 徐祥玉 袁家富 徐芳森 熊汉锋 熊又升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46-251,258,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一次性施肥条件下控释尿素不同条施深度(0,5,10,15cm)对鲜食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变化、氮素利用率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为控释尿素在鲜食玉米上的应用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控释尿素施用深度的不同主要影响鲜食...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一次性施肥条件下控释尿素不同条施深度(0,5,10,15cm)对鲜食玉米产量、干物质积累变化、氮素利用率和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为控释尿素在鲜食玉米上的应用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控释尿素施用深度的不同主要影响鲜食玉米抽雄至乳熟收获期的干物质积累,该阶段10,15cm深度下鲜食玉米的干物质积累速率和积累量显著高于0,5cm。随着控释尿素施用深度的增加,鲜食玉米鲜穗产量、乳熟收获期植株总吸氮量以及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均呈现递增趋势,与0cm相比,15cm深度处理的鲜穗产量和收获期植株总吸氮量分别显著提高13.3%和53.0%,氮肥偏生产力从70.9kg/kg增加到80.4kg/kg,氮肥农学利用效率从6.8kg/kg增加到16.3kg/kg,氮肥表观利用率从3.3%提高到33.7%;10cm深度处理仅较0cm处理显著提高了植株总吸氮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而5cm深度处理的鲜穗产量、乳熟收获期植株总吸氮量、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与0cm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抽雄期叶片光合特性测定结果表明,与不施氮(CK)相比,控释尿素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穗位叶净光合速率,与0cm相比,15cm深度处理的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关键生育期的土壤无机氮测定结果表明,控释尿素施用深度的增加可以提高拔节期、抽雄期和乳熟收获期行间(施肥部位)0—20cm土层、抽雄期和乳熟收获期行间(施肥部位)20—40cm土层以及乳熟收获期玉米种植行(非施肥部位)0—20cm的土壤无机氮含量。可见,控释尿素深施能够提高鲜食玉米抽雄期以后的土壤供氮能力和改善叶片光合特性,促进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从而提高氮肥利用率和鲜穗产量。试验设置条件下,控释尿素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控释尿素 施肥深度 氮素利用 产量
下载PDF
施氮深度对‘黄金梨’树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武阳 孙明德 +3 位作者 刘军 田海青 王文娟 刘松忠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71-2178,共8页
以7年生‘黄金梨’树为试材,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3个施氮深度[0(表面施氮)、20和40 cm]处理下不同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并探讨了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及损失。结果表明,梨果实成熟期,果实的Ndff值最高,其他器官的Ndff... 以7年生‘黄金梨’树为试材,采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3个施氮深度[0(表面施氮)、20和40 cm]处理下不同器官对氮素的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并探讨了氮素在土壤中的残留及损失。结果表明,梨果实成熟期,果实的Ndff值最高,其他器官的Ndff值均表现为20 cm施氮深度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各施氮深度处理,^(15)N的分配率均为贮藏器官最高,生殖器官最低。20 cm施氮深度处理的梨树N利用率最高(26.23%),40 cm施氮深度处理最低(15.65%)。N损失率以表面施氮处理最高(54.21%),20 cm施氮深度最低;0~80 cm土层的N残留率以40 cm施氮深度处理最高(31.73%),表面施氮处理最低。因此,本研究中,20 cm深度施氮处理能提高梨树各器官对N肥的吸收征调能力,氮素损失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深度 Ndff 15N分配率 N利用率
原文传递
不同施肥深度红地球葡萄对^(15)N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特性 被引量:17
14
作者 汪新颖 周志霞 +4 位作者 王玉莲 吉艳芝 尹兴 马文奇 张丽娟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76-785,共10页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深度葡萄对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为指导葡萄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葡萄主产区怀来地区15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通过不同深度(0 cm、20 cm、40 cm)春施^(15)N-尿素,分析葡萄树体^(15)N的吸...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深度葡萄对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为指导葡萄科学合理地施用氮肥提供依据。[方法]以河北葡萄主产区怀来地区15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通过不同深度(0 cm、20 cm、40 cm)春施^(15)N-尿素,分析葡萄树体^(15)N的吸收、分配和利用规律。[结果]20 cm中层施肥红地球葡萄的产量最优,达22.77 t/hm^2,果实Vc含量最高,达117.2 mg/kg,与表层(0 cm)施肥(产量16.22 t/hm^2和Vc 103.8 mg/kg)和40 cm深层施肥(产量19.32 t/hm^2和Vc 102.3 mg/kg)均存在显著差异;各生育期细根及其他各器官的Ndff 20 cm中层施肥均显著高于表层(0 cm)和深层(40 cm)施肥;3个施肥深度植株各器官在同一时期的^(15)N分配率无显著差异,且整个生育期各器官^(15)N分配率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可见不同的施肥深度对^(15)N在各器官间的迁移和分配影响较小;植株对^(15)N-尿素的利用率随物候期的推移均呈升高的趋势,盛花期最低,且20 cm中层施肥葡萄树体对氮素的吸收能力最强,氮素利用率最高,四个时期分别为7.36%、14.70%、20.24%和24.54%,均大于表层撒施(7.05%、10.74%、12.70%和16.54%)和40 cm深层施肥(5.39%、7.31%、10.93%和13.62%);果实膨大期,整株^(15)N利用率为后部>中部>前部且地上部为叶>果>干>枝,地下部为细根>粗根>主根,各施肥深度表现一致,且3个不同施肥深度,同一部位植株的果实、叶、枝、干和根的^(15)N利用率均以20 cm沟施最高,显著高于表施和40 cm沟施。[结论]20 cm中层施肥葡萄树体对氮素的吸收征调能力最强,各器官的氮素利用率最高,施肥深度对红地球葡萄树体氮素的吸收、利用具有显著的影响对树体氮素的分配影响较小,综合考虑,河北主产区红地球葡萄以20 cm施肥深度为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地球葡萄 15N 施肥深度 Ndff 利用率
下载PDF
施肥深度对木薯产量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郑玉 黄洁 +2 位作者 范伟锋 刘茂 林方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11期135-136,共2页
以华南8号木薯为材料,比较5个施肥深度处理对木薯产量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在0~12 cm施肥深度中,按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的排序为施肥深度6 cm>0 cm>9 cm>3 cm>12 cm6,cm施肥深度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0cm(CK)增加... 以华南8号木薯为材料,比较5个施肥深度处理对木薯产量性状的效应。结果表明,在0~12 cm施肥深度中,按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的排序为施肥深度6 cm>0 cm>9 cm>3 cm>12 cm6,cm施肥深度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0cm(CK)增加7.5%、5.3%和3.9%,3 cm和9 cm施肥深度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略低于0 cm(CK),12 cm施肥深度的鲜薯、薯干和淀粉产量分别比0 cm(CK)减少15.1%、18.6%和21.1%。推荐木薯施肥深度为0~9 cm,以6 cm施肥深度为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施肥 深度 产量
下载PDF
施肥深度对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根系特征及提水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沈玉芳 李世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5-73,共9页
【目的】研究施肥深度对不同水分条件下2个不同品种冬小麦根系提水作用的影响,为制定旱地作物水分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抗旱型长武134(CW134,R)和水分敏感型西农979(XN979,S)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自行设计的上下分层隔离... 【目的】研究施肥深度对不同水分条件下2个不同品种冬小麦根系提水作用的影响,为制定旱地作物水分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抗旱型长武134(CW134,R)和水分敏感型西农979(XN979,S)冬小麦为试验材料,采用自行设计的上下分层隔离式土培箱装置(分为上室(0~20cm)和下室(20~60cm)),设2个水分处理,分别为上层中度水分胁迫(M,上室土壤水分含量为田间持水量的55%~60%,下室为70%~75%)和上层重度水分胁迫(D,上室为田间持水量的35%~40%,下室为70%~75%);对CW134设不施肥(N)、上层施肥(U)、下层施肥(L)3个施肥处理,对XN979仅设上层施肥(U)1个施肥处理,通过时域反射计(TDR)对不同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进行控制和观测。研究不同水分条件下,施肥深度对不同品种冬小麦根系提水作用、土壤体积含水量、耗水量、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品种和施肥深度显著影响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根系长度(RL)、根系表面积(RSA)和根系体积(RV)(P<0.05)。M和D条件下,上层施肥处理冬小麦CW134的RL、RSA和RV分别较XN979显著增加。2个冬小麦整个生育期提水量变化均呈单峰状,除不施肥处理根系提水量在灌浆期达到最大外,其余施肥处理提水量均在扬花期达到最大。M条件下上层处理冬小麦CW134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在23:00左右开始上升,至第2天凌晨01:00-05:00均保持高水平,随后又开始迅速下降;而XN979土壤体积含水量只在01:00-03:00出现峰值,随后也迅速下降。D条件下上层施肥处理CW134和XN979土壤体积含水量变化与M条件下类似,只是CW134的土壤体积含水量在03:00-05:00出现峰值。冬小麦全生育期根系提水总量及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受作物品种、水分处理和施肥深度共同影响,表现出一定的显著性差异。与M相比,D条件下CW134和XN979的全生育期提水总量均降低,但相同水肥条件下CW134生育期根系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提水 水分利用效率 水势梯度 施肥深度 作物品种
下载PDF
肥料种类及施肥深度对覆盖雷竹林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有珍 何钧潮 郑惠君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0-43,共4页
研究了施肥种类和施肥深度对覆盖雷竹林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生物肥或混施生物肥比单施化肥不但能够提高覆盖雷竹林的竹笋的产量和产值,而且可以改良雷竹林土壤结构,利于母竹留养;就竹笋产量而言,施肥深度5-10 cm优于15 cm的处理,但深... 研究了施肥种类和施肥深度对覆盖雷竹林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生物肥或混施生物肥比单施化肥不但能够提高覆盖雷竹林的竹笋的产量和产值,而且可以改良雷竹林土壤结构,利于母竹留养;就竹笋产量而言,施肥深度5-10 cm优于15 cm的处理,但深施有利于改良土壤酸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料种类 施肥深度 覆盖栽培 雷竹 产量
下载PDF
施肥深度对半干旱区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3
18
作者 郭宁 李文斌 +1 位作者 沈玉芳 李世清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4-507,共4页
为给旱地作物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旱地小麦品种长武134为试验材料,采用隔离式上下两层土培装置,模拟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上干下湿"的土壤水分环境,研究了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施肥深度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 为给旱地作物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旱地小麦品种长武134为试验材料,采用隔离式上下两层土培装置,模拟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上干下湿"的土壤水分环境,研究了中度和重度水分胁迫下施肥深度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水分胁迫下施肥深度对冬小麦生物学性状、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不同。相同水分胁迫处理下,株高表现为上层施肥处理>下层施肥处理>未施肥处理;叶面积表现为下层施肥处理>上层施肥处理>未施肥处理;上、下层施肥处理间地上部生物量和籽粒产量差异不明显,但均显著高于未施肥处理;穗数增加是施肥增产的主要原因。上层和下层施肥分别提高和降低了根冠比,但不影响收获指数。说明水分胁迫条件下施肥可促进小麦植株生长和产量提高,不同性状对施肥深度的反应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水分胁迫 施肥深度 生物学性状 产量
下载PDF
种肥深度对东北北部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振 宋秋来 +2 位作者 闫超 赵艳忠 龚振平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2-136,共5页
以东农253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分层施肥方法,研究种肥深度变化对东北北部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肥深度对玉米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影响较大,在苗期氮磷钾积累量以种肥同层(D0)和种下6cm(D-6)处理较高;成熟期... 以东农253玉米品种为材料,采用分层施肥方法,研究种肥深度变化对东北北部春玉米氮磷钾吸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肥深度对玉米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影响较大,在苗期氮磷钾积累量以种肥同层(D0)和种下6cm(D-6)处理较高;成熟期以种肥同层(D0)、种下6cm(D-6)、种下12cm(D-12)处理较高。玉米植株干物质量及产量与种肥深度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玉米植株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量以种下6cm(D-6)和种下12cm(D-12)处理较高;玉米产量以种下12cm(Dm)处理最高,但与种肥同层(D0)、种下6cm(D-6)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种下18cm(D-18)、种下24cm(D-24)和不施肥(对照)。种子与肥料同层条件下会影响玉米的出苗和干物质积累量,种肥施于种下3cm以上时,对玉米出苗及干物质积累量无明显影响,种肥的适宜深度为种下3~12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种肥深度 产量
原文传递
小型施肥器的设计 被引量:9
20
作者 邓春岩 陈芳 +3 位作者 张丽坤 朱晓平 邓晨 徐玉波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7-90,共4页
针对目前由于施肥方法不当、施肥量难以精确控制、利用率低、容易造成施肥过量、肥效持续时间短、易挥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施肥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能在土壤中形成孔穴,将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精... 针对目前由于施肥方法不当、施肥量难以精确控制、利用率低、容易造成施肥过量、肥效持续时间短、易挥发和环境污染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小型施肥器。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能在土壤中形成孔穴,将肥料直接输送到作物根部,实现精确定量和定深的施肥目标。该施肥器不仅有效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而且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肥机 结构设计 定量 定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