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烟田套作调控高肥力土壤烤烟生产 被引量:33
1
作者 付利波 王毅 +5 位作者 杨跃 瞿兴 左天龙 耿明建 苏帆 洪丽芳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28-132,共5页
在高肥力土壤上,研究烟草套种不同作物,筛选出适宜的套作模式,以达到降低烟草后期养分供应,解决后期烟叶贪青,促进烟叶正常成熟。试验结果表明,与烤烟单作相比,烟田套种白菜、马铃薯和黑麦草在烟草不同生育期能显著降低土壤NO3--N和NH4... 在高肥力土壤上,研究烟草套种不同作物,筛选出适宜的套作模式,以达到降低烟草后期养分供应,解决后期烟叶贪青,促进烟叶正常成熟。试验结果表明,与烤烟单作相比,烟田套种白菜、马铃薯和黑麦草在烟草不同生育期能显著降低土壤NO3--N和NH4+-N含量;其它养分含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不同套种处理对烟叶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除套莱豌豆外,套种白菜、马铃薯及黑麦草能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提高烟叶的评吸质量,使烟草产值比单作烟草提高13.73%-33.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套作 高肥力土壤
下载PDF
秸秆和氮肥配合施用对高肥力植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付丽波 王毅 +4 位作者 瞿兴 左天龙 崔永和 耿明建 洪丽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在高肥力植烟土壤上研究施用C/N高的小麦秸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烟株上、中、下部叶成熟期等 3个生育期 ,不同施氮水平下加秸秆处理可明显提高土壤 0 .2 5~ 10mm水稳性团粒数量 ,降低小于 0 .2 5mm小团粒数量 ,显著增... 在高肥力植烟土壤上研究施用C/N高的小麦秸秆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烟株上、中、下部叶成熟期等 3个生育期 ,不同施氮水平下加秸秆处理可明显提高土壤 0 .2 5~ 10mm水稳性团粒数量 ,降低小于 0 .2 5mm小团粒数量 ,显著增加土壤水分含量 ,提高土壤 pH。同时 ,施用秸秆可显著降低烟株不同成熟期土壤中NH4 N和NO3 N含量 ,还使土壤有效钾明显上升 ,土壤P、Ca、Mg明显下降 ,S及B、Cu、Zn、Fe、Mn等元素有升高趋势。可见 ,高肥力植烟土壤上施用C/N比高的秸秆可以调控土壤养分供应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小麦秸秆 高肥力土壤 土壤理化性状
下载PDF
秸秆和氮肥配合施用对高肥力土壤烤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2
3
作者 瞿兴 王毅 +4 位作者 左天龙 崔永和 耿明建 付丽波 洪丽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6-430,共5页
在高肥力植烟土壤上研究施用小麦秸秆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 30kg/hm2 及 6 0kg/hm2 时 ,加秸秆处理比不加秸秆处理分别增产烟叶 12 .2 %和 13.9% ,增加净收益 4 7.6 5 %和 39.2 5 % ,差异... 在高肥力植烟土壤上研究施用小麦秸秆对烤烟主要农艺性状、产量、品质和病害发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施氮 30kg/hm2 及 6 0kg/hm2 时 ,加秸秆处理比不加秸秆处理分别增产烟叶 12 .2 %和 13.9% ,增加净收益 4 7.6 5 %和 39.2 5 % ,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不同氮水平下 ,加秸秆处理比不加秸秆处理增加烟株茎围和可采收叶片数 ,降低烟株炭疽病及赤星病发生率 ,还可提高下、中、上部烟叶中总糖含量 ,降低烟碱、总氮及蛋白质含量 ,并使香气质、香气量、杂气、余味和刺激性等指标优于不加秸秆处理 ,使评吸总分值高于不加秸秆处理 0 .5~2 .5分 ,高于对照处理 4 .8~ 8.5分。综合各项分析结果认为施用秸秆并配施适量化肥是一项调控高肥力植烟土壤氮素过剩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 氮肥 配合施用 烤烟 农艺性状 产量 品质 高肥力土壤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高肥力土壤的持续供氮能力 被引量:19
4
作者 武俊喜 陈新平 +2 位作者 贾良良 张福锁 V.Rmheld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5,共5页
通过连续3年的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试验研究高肥力土壤的供氮能力。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高肥力土壤上,存在土壤供氮能力随时间延长而下降的趋势。但在连续3年3个轮作周期6季作物生长过程中,土壤都保持了较高的供氮能力,其中夏玉米季高于... 通过连续3年的冬小麦 夏玉米轮作试验研究高肥力土壤的供氮能力。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的高肥力土壤上,存在土壤供氮能力随时间延长而下降的趋势。但在连续3年3个轮作周期6季作物生长过程中,土壤都保持了较高的供氮能力,其中夏玉米季高于冬小麦季,不施氮处理在冬小麦季的相对产量保持在46%~76%,夏玉米季为69%~81%,轮作周期中土壤氮素的表观矿化量为125~184kg hm2,而供氮能力为123~190kg hm2。在考虑土壤供氮能力的基础上,基于土壤植株测试的氮肥优化管理,在连续6季作物中较大幅度地降低了氮肥用量,但却获得了同传统施氮处理一致的产量,保持了较低的土壤无机氮残留量,避免了过量施氮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夏玉米 轮作 高肥力土壤 土壤持续供氮能力 土壤氮矿化
下载PDF
校本课程开发应植根于学校的沃土中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鑫 肖化 刘茗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2-64,共3页
校本课程开发要以学校为基地,彰显学校特色建设,实现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最佳结合;校本课程开发要满足本校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其开发过程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开放民主的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开发必须植根于学校的沃土中。
关键词 校本课程开发 沃土 学校
下载PDF
十堰古代诗歌的一片沃土——郧西古代诗歌概览
6
作者 王学范 王晓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1期17-23,共7页
郧西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而且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精神文明,诗歌就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歌咏题材的地域性、思想内容的丰富性、作者队伍的兼容性、诗歌体裁的多样性、作品风格的多元... 郧西物华天宝,地灵人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先民不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明,而且也创造了辉煌灿烂的精神文明,诗歌就是其中最璀璨的明珠。歌咏题材的地域性、思想内容的丰富性、作者队伍的兼容性、诗歌体裁的多样性、作品风格的多元性,是郧西古代诗歌所具有的鲜明特色。郧西是十堰古代诗歌的一片沃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郧西 古代 诗歌 沃土 概览
下载PDF
基施氮肥对冬小麦产量、氮肥利用率及氮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182
7
作者 刘学军 赵紫娟 +1 位作者 巨晓棠 张福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1122-1128,共7页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一次基施对高肥力土壤上冬小麦产量、吸氮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旨在了解高肥力土壤上减少基肥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高肥力土壤上冬小麦产量对氮肥的反应不明显 ,而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吸氮量。根据...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氮肥一次基施对高肥力土壤上冬小麦产量、吸氮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旨在了解高肥力土壤上减少基肥氮的可行性。结果表明 ,高肥力土壤上冬小麦产量对氮肥的反应不明显 ,而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冬小麦吸氮量。根据差值法计算结果 ,当施氮量为 75、1 1 2 .5和 1 5 0 kg/ hm2 时冬小麦的氮肥利用率分别为 1 6 .0 %、1 4 .5 %和1 3.5 % ,表明多达 84 %~ 86 .5 %以上的基肥氮未被作物吸收利用。氮平衡计算的结果进一步表明 ,未被当季小麦利用的肥料氮主要以无机氮的形式残留于 0~ 1 m土体中 ,当施氮量分别为 75、1 1 2 .5和 1 5 0 kg/ hm2时氮肥的土壤残留率依次为83.3%、4 6 .0 %和 5 8.8% ,而相应的表观损失率为 0 .5 %、38.9%和 1 9.0 %。由此可见 ,在高肥力土壤上应严格控制基肥氮的用量或不施基肥 ,否则将造成氮素资源的大量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施氮肥 冬小麦 产量 氮肥利用率 氮平衡
下载PDF
玉米秸秆混合还田深度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8
作者 邹文秀 韩晓增 +4 位作者 陆欣春 陈旭 郝翔翔 严君 尤梦阳 《土壤与作物》 2018年第2期139-147,共9页
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还田深度是影响还田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黑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3年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秸秆混合还田深度,0~15 cm(D15S),0~20 cm(D20S),0~... 秸秆还田是提升土壤肥力的重要措施之一,还田深度是影响还田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以黑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连续3年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对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试验包括4个秸秆混合还田深度,0~15 cm(D15S),0~20 cm(D20S),0~35 cm(D35S)和0~50 cm(D50S),秸秆还田量均为10 000 kg·hm^(-2)。研究结果表明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导致不同处理秸秆在土壤中的含量(SC)在1.68~6.06 g·kg^(-1)之间,随着秸秆混入土层深度的增加SC值逐渐减小;秸秆混合还田增加了相应土层土壤有机质含量,与D15S处理相比,D20S、D35S和D50S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量分别降低了27.3%,48.4%和67.8%,但是秸秆的有机质转化率在D35S处理达到了最大值,与D15S、D20S和D50S相比分别增加了28.6%,32.6%和17.5%,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增加的总量表现为D35S>D50S>D15S>D20S,土壤轻组有机碳总量表现出相似的趋势;等量秸秆混入不同深度土层没有显著增加相应土层全量养分的含量,但是显著增加了速效养分含量(P<0.05),与初始值相比,D15S、D20S、D35S和D50S处理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7.17%~20.6%、9.16%~38.2%和12.6%~43.7%,其中土壤速效养分增加率在D35S处理达到了最大值,说明秸秆深混还田能够促进养分在土壤深层的积累,增加全层土壤养分的供给能力。因此,建议研究区域秸秆混合还田的深度为0~35 cm,提高秸秆混合还田对土壤肥力的贡献,实现黑土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混合还田 还田深度 土壤有机质 养分 肥沃耕层
下载PDF
北方泥质海岸盐碱地种植牧草肥土效果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魏忠平 邢兆凯 +4 位作者 于雷 韩友志 潘文利 刘畅 龙丛英 《辽宁林业科技》 2009年第2期8-10,共3页
采用工程措施为先导、生物措施为核心,在北方泥质海岸盐碱荒地上种植田菁、苜蓿两种牧草对土壤进行培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田菁、苜蓿一个生长季结束后,土壤盐分和pH值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氮、磷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与CK处... 采用工程措施为先导、生物措施为核心,在北方泥质海岸盐碱荒地上种植田菁、苜蓿两种牧草对土壤进行培肥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种植田菁、苜蓿一个生长季结束后,土壤盐分和pH值下降;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所提高,氮、磷营养状况得到改善;与CK处理相比,两种牧草处理在10~50cm层次的肥土效果好于0~10cm层次;两种牧草相比较,田菁处理好于苜蓿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质海岸 盐碱地 田菁 苜蓿 肥土效果
下载PDF
耕地地力对化肥养分利用的影响机制及其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0
作者 孙波 陆雅海 +6 位作者 张旭东 卢升高 韦革宏 杨劲松 朱安宁 刘满强 段英华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216,共8页
耕地地力影响了化肥养分的利用效率,是调控养分利用率的基础途径。本文概述了耕地土壤障碍对养分利用的制约机制、耕地地力培育对养分利用的促进机制、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耕地培肥模式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我国主要的耕地土壤–... 耕地地力影响了化肥养分的利用效率,是调控养分利用率的基础途径。本文概述了耕地土壤障碍对养分利用的制约机制、耕地地力培育对养分利用的促进机制、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的耕地培肥模式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针对我国主要的耕地土壤–作物系统,提高化肥养分利用率需要解决4个地力调控方面的关键问题:地力与养分利用率关系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土壤障碍制约养分高效蓄积转化机制与消减原理、地力培肥促进根系–土壤–微生物互作提高养分耦合利用机制及调控途径、肥沃耕层构建与生物功能提升对养分蓄纳供应的协同驱动增效机制与调控理论。本文提出基于多时空尺度综合研究,建立稳定提升土壤功能–加速养分循环利用的"双核驱动"地力综合管理理论,在不同区域构建并应用化肥减施增效的耕地地力综合管理模式,实现耕地大面积均衡减施化肥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地力 土壤障碍 肥沃耕层 养分蓄纳供应 养分利用率 调控模式
下载PDF
土壤肥沃耕层构建模式 被引量:11
11
作者 裴泽莲 王福义 +4 位作者 程晋 姚志刚 王帅 任桂君 范玉萍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4年第7期68-69,共2页
详细介绍土壤的物质组成及作用,论述构建土壤肥沃耕层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土壤耕层构建模式的发展历程,介绍一种将深翻和秸秆还田结合起来的土壤肥沃耕层构建新模式,为提高土壤耕层的肥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壤肥沃耕层 深翻 秸秆还田 肥力 犁底层
下载PDF
生态沃土机械化耕作对两熟区土壤理化特性的短期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银平 王振伟 +3 位作者 刁培松 杜瑞成 李洪文 姚文燕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5-55,共11页
以4年为一周期,设计一种生态沃土机械化耕作模式(MET),周期内将翻耕、苗带旋耕、免耕、深松4种不同的耕作措施组合,对土壤进行适度耕作,并以连续免耕(CNT)和传统翻耕(CCT)为对照,研究MET对小麦玉米两熟区不同耕层土壤理化特性的短期影... 以4年为一周期,设计一种生态沃土机械化耕作模式(MET),周期内将翻耕、苗带旋耕、免耕、深松4种不同的耕作措施组合,对土壤进行适度耕作,并以连续免耕(CNT)和传统翻耕(CCT)为对照,研究MET对小麦玉米两熟区不同耕层土壤理化特性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MET能够显著提高土壤结构质量,增加土壤肥力,避免土壤板结,生态效应和沃土效果显著。显著增加0~30 cm土层土壤大团聚体含量,提高土壤结构稳定性,平均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CNT和CCT高8. 2%和30. 4%;有效降低0~30 cm土层土壤容重,平均容重分别比CNT和CCT小0. 089、0. 125 g/cm3;增加0~30 cm土层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对碱解氮含量影响不显著;增加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有机碳含量分别比CNT和CCT高0. 36、0. 61 g/kg,并且各层之间有机碳含量分布较均衡,CNT只增加0~1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CCT只增加10~20 cm土层有机碳含量。MET显著增加小麦的平均单株分蘖数、有效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从而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分别比CNT和CCT增产14%和14. 9%;小麦播前进行的耕作有一定的后效,对玉米产量有影响,MET与CNT通过增加玉米的有效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增加玉米产量,两者产量的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CCT,分别高7. 4%和3.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沃土 机械化 耕作模式 土壤理化特性 作物产量 定位试验
下载PDF
腐植酸钾复合肥在玉米上的肥效试验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壮壮 王路路 +4 位作者 姜雪冰 尹毛珠 姜磊 姜瀚原 沈维良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6期33-39,共7页
为探索腐植酸钾肥料是否具有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功能,本研究以常规玉米专用肥为对照,含腐植酸钾复合肥为处理比较施用后对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及2个供试玉米品种的生长、生产、... 为探索腐植酸钾肥料是否具有改良土壤、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抗逆性、改善作物品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等功能,本研究以常规玉米专用肥为对照,含腐植酸钾复合肥为处理比较施用后对土壤改良、培肥地力及2个供试玉米品种的生长、生产、品质及种植成本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腐殖酸钾复合肥处理对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方面要优于常规施肥对照;玉米营养生长期含腐殖酸钾复合肥处理与对照相比能够显著促进玉米植株茎秆增粗,为玉米抗倒伏打下良好基础;玉米生殖生长阶段腐殖酸钾复合肥处理与对照相比对穗重、芯重、单穗粒重及小区产量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品质上对玉米蛋白质含量、淀粉含量、干物质含量及还原糖含量有少量促进作用,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成本上腐殖酸钾复合肥使玉米增产22.6%,增收3918元/hm^(2),增收率为29.6%。表明通过施用腐殖酸钾复合肥具有较好的改善土壤,培肥地力,促进玉米增产提质增收的作用,为作物高产和环境友好型施肥方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植酸钾复合肥 玉米 培肥地力 提质增效
下载PDF
稻田多熟免耕覆盖沃土栽培技术的改进措施
14
作者 黄林 刘鑫 陈亮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2期177-179,共3页
免耕覆盖沃土栽培技术又称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是集沃土工程、节水农业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农田耕作新技术,包含免耕栽培、秸秆还田、水土保持、生态保护、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抛栽和小麦、油菜撒播等几项先进技术。文章通过对... 免耕覆盖沃土栽培技术又称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是集沃土工程、节水农业和生态保护于一体的农田耕作新技术,包含免耕栽培、秸秆还田、水土保持、生态保护、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水稻抛栽和小麦、油菜撒播等几项先进技术。文章通过对免耕覆盖沃土栽培技术的分析,阐明了其技术特点及具体栽培措施,为该项技术的普及推广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多熟 免耕覆盖 沃土栽培 遂宁市
下载PDF
有机中微肥在沃土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邵建华 《化肥工业》 CAS 2006年第6期16-19,共4页
围绕沃土工程建设,分析了肥料的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三重三轻”的问题。笔者认为:测土平衡施肥是沃土工程建设的关键;土壤营养元素的丰缺是肥料二次加工的理论依据;必需元素的有效性是优质配方肥料质量的重要指标;活性必需元素的生产... 围绕沃土工程建设,分析了肥料的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三重三轻”的问题。笔者认为:测土平衡施肥是沃土工程建设的关键;土壤营养元素的丰缺是肥料二次加工的理论依据;必需元素的有效性是优质配方肥料质量的重要指标;活性必需元素的生产成本是配方肥能否推广的重要因素;肥料生产企业应把提高肥料利用率作为研究的课题。有机中微肥在肥料生产,尤其是二次加工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沃土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土工程 肥料工业 测土平衡施肥 肥料利用率
下载PDF
红壤开发实施“沃土计划”发展持续农业的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魏际新 黄强 +1 位作者 董雪华 蔡晓东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53-255,共3页
从江西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红壤开发全面实施“沃土计划”发展持续农业的主要对策:首先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立体开发;二是坚持等高开垦,防治水土流失;三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四是加强有机肥积造和施用技术的科... 从江西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了红壤开发全面实施“沃土计划”发展持续农业的主要对策:首先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立体开发;二是坚持等高开垦,防治水土流失;三是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四是加强有机肥积造和施用技术的科研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开发 沃土计划 持续农业
下载PDF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评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赵斌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38-142,共5页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命脉和灵魂,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沃土,是新时期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文化资源,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精神支撑。
关键词 传统文化 精神家园 文化沃土 文化资源 精神支撑
下载PDF
不同沃土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一科 《广西农学报》 2009年第6期14-15,34,共3页
测土配方+稻草还田技术措施,既能提高稻草利用率、杜绝焚烧稻草引发生活环境污染,又能提高水稻产量,是一项较好的沃土技术。通过小区重复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沃土技术措施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产量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稻... 测土配方+稻草还田技术措施,既能提高稻草利用率、杜绝焚烧稻草引发生活环境污染,又能提高水稻产量,是一项较好的沃土技术。通过小区重复对比试验,研究不同沃土技术措施对水稻产量构成因素、产量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测土配方+稻草还田比常规对照平均每667m2增产稻谷69.4kg,增长1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土技术 测土配方 稻草还田 增产
下载PDF
基于分段灰度预测模型的土壤墒情预测方法
19
作者 黄寿昌 刘有莲 《大众科技》 2020年第9期17-19,148,共4页
文章针对现有土壤墒情预测模型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灰度预测模型的土壤墒情预测方法。该模型基于春玉米全育期内的土壤特性,构建了基于GM(1,1)模型的多特征分段土壤墒情预测模型,并分析了降水量、土壤深度以及玉米育期特性对... 文章针对现有土壤墒情预测模型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段灰度预测模型的土壤墒情预测方法。该模型基于春玉米全育期内的土壤特性,构建了基于GM(1,1)模型的多特征分段土壤墒情预测模型,并分析了降水量、土壤深度以及玉米育期特性对土壤墒情预测模型精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很好地提升了模型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墒情 模型预测 全育土壤 分段模型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战略观的形成
20
作者 王真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112-118,47,共8页
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国际因素,是共产国际的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党的二大又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二者的这种密切联系决定后者对... 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国际因素,是共产国际的战略思想。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党的二大又决定加入共产国际,二者的这种密切联系决定后者对前者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中包括共产国际战略思想的影响。中国共产党早期战略观形成的实践沃土,是党自身的革命实践,这一点具有决定性意义。党成立后对中国近代革命实践进行了深刻的战略反思,对党领导的革命实践不断进行战略上的思考,从而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战略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早期 战略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