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文心雕龙》“风骨”论研究述评 被引量:2
1
作者 符欲静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134-138,共5页
20世纪“风骨”论研究,大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风骨”范畴确切含义的探讨,一是对“风骨”理论价值的考察。自近代黄侃“风即文意,骨即文辞”导夫先路,学者们各持一词,或赞成黄说,或进一步延伸,或另辟蹊径等,猗欤盛矣。同时学术界... 20世纪“风骨”论研究,大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风骨”范畴确切含义的探讨,一是对“风骨”理论价值的考察。自近代黄侃“风即文意,骨即文辞”导夫先路,学者们各持一词,或赞成黄说,或进一步延伸,或另辟蹊径等,猗欤盛矣。同时学术界也展开了关于“风骨”理论价值的积极探索,指出其在文学批评史上所居的重要地位及其局限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 《文心雕龙》 风骨 研究
下载PDF
重返审美之途:再论“风骨” 被引量:1
2
作者 郭芳丽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3期5-11,共7页
“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中一个争议较大的范畴。回到《文心雕龙·风骨》原典可以发现,“风”是作品中对作家个人“志气”的表达以及在表达中呈现出的感染力,而“骨”是指简明准确、峻拔有力的言辞。“风骨”是作品中对作者个人... “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中一个争议较大的范畴。回到《文心雕龙·风骨》原典可以发现,“风”是作品中对作家个人“志气”的表达以及在表达中呈现出的感染力,而“骨”是指简明准确、峻拔有力的言辞。“风骨”是作品中对作者个人“志气”的明晰简练且富有感染的表达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种生命力量之美。“风骨”的核心是一种生命力之美,它以“气—风—骨”的复杂方式呈现,同时又与“采”相得益彰。刘勰在《风骨》篇中体现出的对文章对象的整体审美把握和诗意表达,对今天的文论研究是具有启发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风骨》 “风” “骨” “风骨” “气”
下载PDF
《文心雕龙》“风骨”说新论 被引量:1
3
作者 肖建华 刘邦平 《学术探索》 2004年第9期120-123,共4页
"风骨"是刘勰《文心雕龙》中的重要范畴。历来对它的解释可谓是莫衷一是。作者对关于它的一些重要的说法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从它产生的哲学根基———气化哲学的角度,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初步看法。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风骨
下载PDF
川西丰谷区须四段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帅 王国芝 +1 位作者 黄盛 郝杰 《云南地质》 2012年第4期508-511,共4页
基于丰谷21井和川丰563井的薄片观察和地质分析,认为丰谷地区须四段钙屑砂岩储集物性受溶解作用影响,主要储集空间为次生溶蚀孔隙和裂缝;储集类型为裂缝-孔隙型。孔洞缝中方解石流体形成主要由钙屑砂岩中碳酸盐岩屑重溶。
关键词 钙砂屑砂岩储层 孔隙蚀变规律 次生改变孔隙度 再重溶充填方解石 川西丰各须四段
下载PDF
从“风骨”看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多义性
5
作者 张兴田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年第4期76-81,共6页
“风骨”作为重要的古文论范畴,其含义歧见迭出。“风骨”是对文章审美的整体诉求,强调完整性,但“风骨”同时具有多面性和复合性特质,应当允许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理解,尤其需要结合文本和具体的语境。“风骨”强调作家要关注社会现实,具... “风骨”作为重要的古文论范畴,其含义歧见迭出。“风骨”是对文章审美的整体诉求,强调完整性,但“风骨”同时具有多面性和复合性特质,应当允许从不同的角度阐释理解,尤其需要结合文本和具体的语境。“风骨”强调作家要关注社会现实,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情与气偕,作品需要具备感人的张力;“风骨”是情感和力量的结合后形成的文章的整体精神风貌的显现,表现为“情显”与“辞精”两个方面。从建安风骨到盛唐兴象,“风骨”的含义随时代的变迁而相应变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多义性,但作为对文章最高风格要求的基本内涵没发生多大变化,则又体现了中国古代文论范畴的稳固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骨 建安风骨 《文心雕龙》 《河岳英灵集》
下载PDF
刘勰《文心雕龙》对曹丕的评鉴与曹丕文学的独特审美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叹凤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8-104,共7页
刘勰《文心雕龙》破除"俗情抑扬"、"雷同一响",给文学家曹丕正名,作出重要评论。曹丕正是以文学文论的"风骨"、"才略"、"情采"以及独特的悲剧精神与人文关怀价值,占据建安文学重要一... 刘勰《文心雕龙》破除"俗情抑扬"、"雷同一响",给文学家曹丕正名,作出重要评论。曹丕正是以文学文论的"风骨"、"才略"、"情采"以及独特的悲剧精神与人文关怀价值,占据建安文学重要一席,获得读者青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曹丕 风骨 悲剧 审美
下载PDF
刘勰论文学语言形式的生命特征
7
作者 祝菊贤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382-385,共4页
刘勰认为 ,万物 (包括人 )生命自然的形式是美的形式产生的根源。他对文学语言形式生命特征的把握表现在 :其一 ,论述了文学作品结构具有与生命同构的有机整体性。其二 ,推崇文学语言形式的飞举之力与圆转流动之美。这是生命形式的运动... 刘勰认为 ,万物 (包括人 )生命自然的形式是美的形式产生的根源。他对文学语言形式生命特征的把握表现在 :其一 ,论述了文学作品结构具有与生命同构的有机整体性。其二 ,推崇文学语言形式的飞举之力与圆转流动之美。这是生命形式的运动性、节奏性以及在多样统一与变化中求对称平衡等特征在语言形式中的表现。与先秦“中和”趋于静态的稳定平衡之美不同 ,“风骨”强调一种富于动态的飞举流动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风骨 语言形式 生命特征 文学语言 文学作品结构 审美特征
下载PDF
殷璠文学批评简论
8
作者 邱光华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41-45,71,共6页
殷璠的《河岳英灵集》集子前面的“序”、“集论”以及此选本选评结合的形式体例,比较充分地展示出了编选者的批评理念和批评价值诉求。即,殷试图通过这样一个具有独立思想价值,且贴近创作现实和时代审美理想的诗歌选本,在理论上树立起... 殷璠的《河岳英灵集》集子前面的“序”、“集论”以及此选本选评结合的形式体例,比较充分地展示出了编选者的批评理念和批评价值诉求。即,殷试图通过这样一个具有独立思想价值,且贴近创作现实和时代审美理想的诗歌选本,在理论上树立起符合时代价值追求的审美理想、审美范式,引导创作和批评健康发展。与这一批评理念相适应,殷对文学批评的态度、批评的审美标准及其应具备的品质特征等一系列相关问题提出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璠 文学批评理念 批评审美标准 风骨 兴象
下载PDF
《文心雕龙》“风骨篇”释义 被引量:1
9
作者 范立红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09年第9期74-78,共5页
"风"与"骨"都是强调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情志内容的充实与饱满,"风"是就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思想以及融含于其中的作家的生命精神而言的,它强调一种动态的感染力量;而"骨"则是就静态的篇... "风"与"骨"都是强调文章中所体现出来的情志内容的充实与饱满,"风"是就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情感、思想以及融含于其中的作家的生命精神而言的,它强调一种动态的感染力量;而"骨"则是就静态的篇章而言,它所强调的是精炼的文辞中所包含着的充实饱满的事义内容,刘勰"风骨论"体现出了儒家"充实之谓美"的人格观与"辞尚体要"的文辞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风骨 内涵
下载PDF
《文心雕龙·风骨》篇理路结构新探
10
作者 李铁荣 《闽江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71-79,共9页
《文心雕龙·风骨》篇的相关研究在结构与内容、论据与论证方面存在问题。从文本出发,结合风骨的生成过程与发展脉络、动力机制与表现差异,对《风骨》篇进行分析。在结构上,文本以内外式大结构为主体,串联起递进、并列、因果等结构... 《文心雕龙·风骨》篇的相关研究在结构与内容、论据与论证方面存在问题。从文本出发,结合风骨的生成过程与发展脉络、动力机制与表现差异,对《风骨》篇进行分析。在结构上,文本以内外式大结构为主体,串联起递进、并列、因果等结构方式,呈现为纵横交错的复杂模式。在内容上,“气”是“风骨”力量的产生、融合与发展的核心概念或范畴。极致的“风骨”是指在写作活动中,作者将自己旺盛充沛的生命之气既灌注于感物而生之“情(志)”,又聚敛于神色辉耀之“(言)辞”,使得充实饱满的“情(志)”与刚劲健壮的“(言)辞”相融无间地趋向于求真、向善与臻美之境,呈现为一种具有正向生命特征的、富有崇高美学理想的艺术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心雕龙·风骨》 理路结构 “风骨”
下载PDF
陈子昂“风骨”说内涵探析
11
作者 戴思奇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86-90,共5页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了以“风骨”“兴寄”为中心的文学革新理论,其中“风骨”这一文学理论内涵十分丰富。陈子昂上承建安风骨,下启盛唐风骨,其“风骨”内涵既继承了建安诗歌慷慨激昂的特点,又创新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 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提出了以“风骨”“兴寄”为中心的文学革新理论,其中“风骨”这一文学理论内涵十分丰富。陈子昂上承建安风骨,下启盛唐风骨,其“风骨”内涵既继承了建安诗歌慷慨激昂的特点,又创新出“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的新诗歌审美标准。陈子昂用“风骨”理论亲自进行诗歌创作实践,对扫除六代颓靡之文学,矫正浮靡之诗风,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风骨”说也影响了后世一批诗人,为唐诗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修竹篇序》 风骨
下载PDF
“未完成”的风骨论——重释“风骨” 被引量:1
12
作者 妥建清 《红河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5-46,51,共3页
刘勰提出的风骨论,由于意义重要,引起人们隆重而热烈的讨论,形成诸家的种种说法。从诸家说法中抽绎出共识,以求对“风骨”概念进行诠释。“风骨”概念是抽象而非形象的,模糊而非清晰的,宽泛而非狭隘的,统一而非对立的。总之,“风骨”应... 刘勰提出的风骨论,由于意义重要,引起人们隆重而热烈的讨论,形成诸家的种种说法。从诸家说法中抽绎出共识,以求对“风骨”概念进行诠释。“风骨”概念是抽象而非形象的,模糊而非清晰的,宽泛而非狭隘的,统一而非对立的。总之,“风骨”应是一种美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骨 抽象性 模糊性 统一性
下载PDF
刘勰“风骨”理论通诠
13
作者 高玉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94-98,共5页
现代文艺理论体系及其标准是造成风骨概念混乱的根源。“风骨”不是一个概念 ,而是两个概念 ,现代文艺理论体系中没有与之相对应的概念。大致来说 ,“风”指的是作家创作过程中的一种特质 ;“骨”
关键词 刘勰 《文心雕龙》 风骨
下载PDF
唐朝“风骨”诗学观的发展历程
14
作者 王赟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27-130,共4页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闪耀夺目的明珠,其中流淌的“风骨”观念是最重要的创作理念之一。唐之前,“风骨”的含义经历了一个从描写自然事物到展现人物品格再到评价文学风格的发展过程。初唐至盛唐时期,“风骨”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唐诗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颗闪耀夺目的明珠,其中流淌的“风骨”观念是最重要的创作理念之一。唐之前,“风骨”的含义经历了一个从描写自然事物到展现人物品格再到评价文学风格的发展过程。初唐至盛唐时期,“风骨”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魏征对齐梁诗风的纠正,为“风骨”声律论的提出做出铺垫;初唐四杰的诗歌提倡刚健骨气,开“风骨”先声;陈子昂标举了唐诗“风骨”的明确方向,对于“风骨”诗学观的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对唐朝诗歌“风骨”理论的梳理和归纳,对于理解当时诗歌的艺术特征、审美情趣和创作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风骨” 诗学观
下载PDF
“风骨”新释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慧 《运城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39-43,共5页
正确理解风骨的内涵,应全面把握其内与外两部分特征。从外在形态看,风骨应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理解,由《序志》篇"图风势"使用"图"来阐释和文章先分再合的行文逻辑可以看出这一点。从内在具体指向看,风骨代表着一种... 正确理解风骨的内涵,应全面把握其内与外两部分特征。从外在形态看,风骨应作为一个整体概念来理解,由《序志》篇"图风势"使用"图"来阐释和文章先分再合的行文逻辑可以看出这一点。从内在具体指向看,风骨代表着一种审美理想,是主体内在之"气"喷薄而出的一种力度美。结合六朝文学"讹滥"的时代特征可知,风骨实为时代批评准则,其美学价值对于当代文学理论批评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骨 审美理想 时代批评准则 美学价值
下载PDF
山水与风骨——试论杜甫夔州诗中的自然写作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沁沁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11-116,共6页
夔州诗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联系地域背景所具有的生态意义和环境效力,以"山水"为中心考察了杜甫夔州诗中的自然写作,揭示出杜甫夔州诗作"夔州风骨"的成因和特点。诗人将夔州山水作为一种强悍、蛮荒的异己力量加... 夔州诗是杜甫晚年的重要作品。联系地域背景所具有的生态意义和环境效力,以"山水"为中心考察了杜甫夔州诗中的自然写作,揭示出杜甫夔州诗作"夔州风骨"的成因和特点。诗人将夔州山水作为一种强悍、蛮荒的异己力量加以描写,形成了区别于神韵派山水诗的"风骨"倾向。这一山水诗写作上的突破和探索主要表现为作者通过现地化的视角,在强化山水地方特色的同时,体现了矛盾性的道德主题和纯粹化的审美诉求之间的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夔州诗 山水 风骨 自然写作
下载PDF
细论《文心雕龙·风骨》篇
17
作者 唐龙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8-10,14,共4页
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以三个部分展开对"风骨"的论述:第一,"风骨"概念的提出;第二:气、采与风骨三者的关系;第三:风骨与新巧的讨论。以上述的三个层次来阐释文本,《风骨》篇的整体面貌得以还原,风骨,气,采,... 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以三个部分展开对"风骨"的论述:第一,"风骨"概念的提出;第二:气、采与风骨三者的关系;第三:风骨与新巧的讨论。以上述的三个层次来阐释文本,《风骨》篇的整体面貌得以还原,风骨,气,采,新奇等概念也在对文本的分析中得到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骨 新奇
下载PDF
鲁迅与《文心雕龙》
18
作者 权绘锦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24-128,共5页
"摩罗诗力"和"现实战斗精神"是鲁迅文艺思想之核心,它们既是鲁迅在西方近现代文学思潮影响和新文学发展实际基础上的独特创造,也是对《文心雕龙》中"风骨"这一民族审美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旨在厘清二... "摩罗诗力"和"现实战斗精神"是鲁迅文艺思想之核心,它们既是鲁迅在西方近现代文学思潮影响和新文学发展实际基础上的独特创造,也是对《文心雕龙》中"风骨"这一民族审美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旨在厘清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存在相同之处的复杂关系,证明现代文学批评与传统文论之间割舍不断的历史连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文心雕龙》 风骨 摩罗诗力 现实战斗精神
下载PDF
王运熙先生“龙学”研究的贡献
19
作者 杨明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8-83,共6页
王运熙先生对于古代文论名著《文心雕龙》的研究,在许多关键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从而为"龙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王先生所坚持的实事求是、注重研究对象多方面联系的研究态度和方法,也给我们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 王运熙 文心雕龙 辨骚 风骨
原文传递
“世界文学”新建构下的东方“物哀”美学多元阐释
20
作者 李东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9-13,共5页
达姆·罗什认为“世界文学”是一种文学的翻译传播与阅读模式。在翻译与阅读的两个维度上,代表东方美学的古典诗歌整体上具备了成为“世界文学”的潜质,并且在比较诗学语境下,通过“崇高”与“风骨”的美学观照,东方美学的另一... 达姆·罗什认为“世界文学”是一种文学的翻译传播与阅读模式。在翻译与阅读的两个维度上,代表东方美学的古典诗歌整体上具备了成为“世界文学”的潜质,并且在比较诗学语境下,通过“崇高”与“风骨”的美学观照,东方美学的另一面特质——日本的“物哀”美学纤毫毕现,既有含蓄、婉约的东方美的共性,又有“悯物宗情”、“以悲为美”的审美个性,这种美学的“变异性”研究与多元阐释有助于世界文学的研究模式的新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文学 物哀 风骨 美学 阐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