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小说女性生存主题解读 被引量:1
1
作者 窦晶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138-142,共5页
作为一位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女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通过真实刻画社会现实中艰难生存的女性群像,为读者展现出了女性生存中的流动性、矛盾性和被动性。在她的笔下,传统女性的生存空间更多是被禁锢且破碎的,性别与身份的压制让她... 作为一位极具社会责任感的女性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通过真实刻画社会现实中艰难生存的女性群像,为读者展现出了女性生存中的流动性、矛盾性和被动性。在她的笔下,传统女性的生存空间更多是被禁锢且破碎的,性别与身份的压制让她们失去了更多保护自身、实现自我的话语权力和发展通道。但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还是为幸存下的女性勾勒出一条走出生存困境、通向光明的生活轨迹,即选择一种寻求神性、诗意生存的生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伍德 生存主题 女性群像
下载PDF
母性崇拜、英雄崇拜还是红颜祸水?——抗战剧中女性群像的原型解读
2
作者 张健 周爱炳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5,共5页
对2009年以来七部抗战剧中女性角色的原型解读表明,抗战剧中大致存在着母亲原型、女性英雄原型、红颜祸水原型三类原型,创作主体是在母性崇拜、英雄崇拜等集体无意识支配下完成了对抗日女性群像的想象性书写。然而,由于消费文化和传统... 对2009年以来七部抗战剧中女性角色的原型解读表明,抗战剧中大致存在着母亲原型、女性英雄原型、红颜祸水原型三类原型,创作主体是在母性崇拜、英雄崇拜等集体无意识支配下完成了对抗日女性群像的想象性书写。然而,由于消费文化和传统性别无意识的影响,抗战剧中的女性角色始终作为男性悲情英雄的追随者、成全者而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剧 女性群像 原型
下载PDF
近代中国女西医群体的产生及职业形象塑造 被引量:1
3
作者 郝先中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2-58,共7页
早期来华的教会女医生是中国近代女西医群体的先驱,她们在展现精湛医术的同时,引领华人本土女子踏上习医之途。经由出国留学、教会医院和医疗学校培养等多种途径,女西医人员日益增多,20世纪初,业已形成一个新的女性职业群体-女西医。她... 早期来华的教会女医生是中国近代女西医群体的先驱,她们在展现精湛医术的同时,引领华人本土女子踏上习医之途。经由出国留学、教会医院和医疗学校培养等多种途径,女西医人员日益增多,20世纪初,业已形成一个新的女性职业群体-女西医。她们或服务于医疗机构,或供职于官办医院,或独立执业,或热衷医学教育,塑造了全新的职业形象,赢得了一定的社会尊重。她们的人生履历冲破了传统的妇女观念和社会习俗,标志着旧时代女性的自我觉醒,昭示着中国妇女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在客观上推动了近代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会女医生 女西医群体 女子医学教育 职业形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