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及其空间过程 被引量:19
1
作者 林先扬 周春山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3,共4页
城市群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城市群经济整合是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处在高速成长阶段的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上应当考虑整体布局,更加强化横... 城市群的存在是区域城市化与城市区域化的重要表现,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城市群经济的发展。城市群经济整合是城市群进一步发展的内在要求。处在高速成长阶段的城市群在经济发展上应当考虑整体布局,更加强化横向联系,而事实是城市群内部的核心城市间在发展上往往没有重视横向协作与整合,共同发展。对城市群经济整合内涵、特征以及城市群经济整合过程等基本问题展开系统而深入的分析研究,有利于更好地把握城市群经济整合的实质,并从操作层面上展开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经济整合 内涵 特征 空间过程
下载PDF
马坑铁矿开发过程中对矿床成因的新认识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跃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0-52,59,共4页
对于马坑铁矿的成因问题 ,主要分歧在于其成矿方式与铁质来源持有不同的见解 ,各种不同观点均认为铁质来源是多方面的 ,成矿作用也是经过了漫长的地下热液迭加再造的过程 ,近几年来我们对马坑铁矿的中、浅部进行试探试采的生产 ,在生产... 对于马坑铁矿的成因问题 ,主要分歧在于其成矿方式与铁质来源持有不同的见解 ,各种不同观点均认为铁质来源是多方面的 ,成矿作用也是经过了漫长的地下热液迭加再造的过程 ,近几年来我们对马坑铁矿的中、浅部进行试探试采的生产 ,在生产中收集了第一性矿床的资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床 成因 地质特征 开发 成矿作用 空间分布 形态
下载PDF
三维工艺设计中基于加工特征的工序模型生成技术 被引量:15
3
作者 丁丁 张旭 +2 位作者 斯铁冬 刘颖 耿久全 《兵工自动化》 2013年第6期31-35,39,共6页
在机械加工零件三维工艺设计中,需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公差等识别加工特征,按照加工特征进行工艺设计和工艺路线规划,生成从零件毛坯到最终零件的各个工序的实体模型。结合零件的几何拓扑结构和制造工艺信息,建立一套面向机械加工的... 在机械加工零件三维工艺设计中,需要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公差等识别加工特征,按照加工特征进行工艺设计和工艺路线规划,生成从零件毛坯到最终零件的各个工序的实体模型。结合零件的几何拓扑结构和制造工艺信息,建立一套面向机械加工的特征定义和分类体系,在特征识别和三维工艺设计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中间工序模型的概念和中间工序模型自动生成的模型恢复方法,根据各个加工特征的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按照零件的加工路线自动生成中间工序模型。实例验证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为实现基于三维模型的机加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加工艺设计 特征识别 加工特征 中间工序 模型恢复
下载PDF
商品贸易网络视角下地缘经济系统的属性与功能演进 被引量:15
4
作者 杨文龙 游小珺 杜德斌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6-372,共17页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变革。"区域化、集团化、碎片化"逐渐取代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社会最为活跃的内容,以"地缘"为基础的经济板块日益涌现。本文结合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地缘经济系统的分析框架,从商品...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发生了深刻变革。"区域化、集团化、碎片化"逐渐取代经济全球化成为国际社会最为活跃的内容,以"地缘"为基础的经济板块日益涌现。本文结合系统动力学理论构建地缘经济系统的分析框架,从商品贸易网络的研究视角,对1996—2016年地缘经济系统的属性特征、功能等级的演进过程深入分析,得出如下结果。①在属性特征演进层面,地缘经济系统具备小世界性,其变化趋势与世界经济局势的阶段性发展共轭;商品贸易网络度分布的无标度性逐渐消失,地缘经济关系呈均衡化,而权重度的无标度性显著,中间位序的国家数量增多使权重度分形结构趋于优化;商品贸易网络属于异配型网络,地缘经济系统遵循择优选择机制但趋向弱化。②在功能等级演进层面,地缘经济系统具有较强的关系依赖性,第三国效应凸显;商品贸易网络的权重度中心性与特征向量中心性的关联度最高且空间同配,逐步形成以中美为核心的东西并立格局,介数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呈现空间均质化发展态势;功能类型在数量特征上呈"金字塔"型结构,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三个"核心-边缘"集聚的"圈层结构",核心型地缘经济区之间的竞争性强化,中转型地缘经济区的联系网络呈复杂化,一般型地缘经济区的部分国家出现等级跃升,孤立型地缘经济区保持稳定。③自然地理空间分异、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不同功能区的交互耦合是地缘经济功能区空间演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经济 复杂系统 属性特征 功能等级 演进过程
原文传递
视觉特征提取加工中的认知可塑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游旭群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50,共5页
本研究采用“加因素法”研究范式 ,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检测 2 0名飞行员和 1 0名老年被试及其相应控制组在视觉特征提取任务上的认知加工水平 ,旨在探讨视觉特征提取这一高水平视觉表象加工上的认知可塑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视觉特征提... 本研究采用“加因素法”研究范式 ,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检测 2 0名飞行员和 1 0名老年被试及其相应控制组在视觉特征提取任务上的认知加工水平 ,旨在探讨视觉特征提取这一高水平视觉表象加工上的认知可塑性水平。研究结果表明 ,视觉特征提取加工既表现出了随外界系统训练而发生功能增强的练习效应 ,也表现出了随年老化过程而发生相应功能显著改变的年龄效应。研究提示 ,由于受大脑神经细胞活动特性改变的影响 ,视觉特征提取加工更多地表现出了可塑性或易变性相对较高的认知特性。结合相关的工作基础 ,研究结果还进一步证实高水平视觉认知加工所表现出的练习效应和年龄效应在大脑神经网络上的分布是不平衡的。本研究不仅对于揭示高水平视觉表象加工的认知特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在实践中对于建立飞行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特征提取 认知可塑性 练习效应 年龄效应 大脑神经网络 认知机制
下载PDF
国际视域下构建“促进学习的评估”新体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祝新华 廖先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4-20,共7页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学生学习评估的理解偏狭、过程不全、方法单一等问题,借鉴国际上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探讨"促进学习的评估"的核心理念及其特征、过程及方法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评估的"客观评定"与"促进学习&q... 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学生学习评估的理解偏狭、过程不全、方法单一等问题,借鉴国际上相关研究与实践成果,探讨"促进学习的评估"的核心理念及其特征、过程及方法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评估的"客观评定"与"促进学习"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进学习的评估 特征 过程 方法体系
原文传递
试论企业技术联盟创新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凡 徐强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394-396,共3页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组织应运而生,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并参与其中。阐述了企业技术联盟产生的必要性及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技术联盟作为一种新型的技术创新组织应运而生,并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并参与其中。阐述了企业技术联盟产生的必要性及其在技术创新领域的独特优势,重点研究了企业技术联盟的创新特点、过程和效应,指出了这一新型创新模式对企业发展壮大和社会经济技术进步的巨大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技术联盟 创新特点 创新过程 创新效应
下载PDF
复杂结构件数控编程加工特征用户自定义方法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长青 李迎光 +1 位作者 王鹏程 郝小忠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8-257,共10页
加工特征是实现复杂结构件高效、高质量数控编程的有效手段,但是同一类加工特征只是几何形状和加工工艺相似,并不完全相同。如何适应不同的企业资源与工艺水平、不同类型的复杂结构件进行加工特征定义是基于加工特征进行自动数控编程的... 加工特征是实现复杂结构件高效、高质量数控编程的有效手段,但是同一类加工特征只是几何形状和加工工艺相似,并不完全相同。如何适应不同的企业资源与工艺水平、不同类型的复杂结构件进行加工特征定义是基于加工特征进行自动数控编程的一个难题。针对以上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复杂结构件数控编程加工特征用户自定义方法,基于全息属性面边图表达加工特征几何信息,给出了具有一定柔性的加工特征几何信息定义方法,基于语义与规则建立加工特征工艺信息及其与几何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了由用户根据企业的制造资源、零件结构和工艺人员的编程习惯等因素自定义加工特征。根据本文提出的方法开发了飞机复杂结构件加工特征用户自定义及自动编程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国内某大型航空制造企业的飞机结构件数控编程,经过多项飞机结构件测试,本文提出的方法特征识别正确率平均达到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机复杂结构件 数控编(NC)程 加工特征 自定义 工艺
原文传递
Φ180mm TCM三辊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的工艺装备特点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爱国 冯世云 《钢管》 CAS 2014年第6期34-37,共4页
概述了φ180 mm TCM三辊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的设计制造及生产工艺特点,介绍了该机组导板式锥形辊穿孔机、5机架限动芯棒连轧管机、3机架脱管机和24机架张力减径机的结构特点、性能参数以及控制系统应用情况,并对设备设计制造及安装调试... 概述了φ180 mm TCM三辊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的设计制造及生产工艺特点,介绍了该机组导板式锥形辊穿孔机、5机架限动芯棒连轧管机、3机架脱管机和24机架张力减径机的结构特点、性能参数以及控制系统应用情况,并对设备设计制造及安装调试的特点和精度要求进行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三辊限动芯棒连轧管机组 Φ180 MM 结构特点 生产工艺 控制系统 性能参数
下载PDF
多元料浆气化装置的设备布置及工艺配管设计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晓慧 《化肥设计》 CAS 2009年第1期35-37,共3页
多元料浆气化技术是国内自主开发的洁净煤气化技术。通过与Shell粉煤气化技术及Texaco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对比,介绍了多元料浆气化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工艺指标;从设备管道材料的选择、阀门选型、主要设备及关键工艺管道的布置等方面阐述了... 多元料浆气化技术是国内自主开发的洁净煤气化技术。通过与Shell粉煤气化技术及Texaco水煤浆气化技术的对比,介绍了多元料浆气化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工艺指标;从设备管道材料的选择、阀门选型、主要设备及关键工艺管道的布置等方面阐述了多元料浆气化装置的设计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料浆气化工艺 技术特点 工艺指标 设备管道材料 工艺布置设计 设计要点
下载PDF
人称指示有标记指称的语用及认知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赖彦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30-134,166,共6页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有时在语境作用下违反人称指示的常规命题用法使用一些超常规的人称指称,因而出现人称或数的语法范畴与言语行为参与者角色关系不对应的有标记指称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出于礼貌原则、语用移情、权势与同等和语体... 在言语交际中,人们有时在语境作用下违反人称指示的常规命题用法使用一些超常规的人称指称,因而出现人称或数的语法范畴与言语行为参与者角色关系不对应的有标记指称现象。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出于礼貌原则、语用移情、权势与同等和语体顺应等语用理据,而且这种有标记指称的语义所指涉及空间输入、空间连接、空间冲突、空间转换和空间合成的认知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标记指称 语用特征 语用理据 认知过程
下载PDF
自组织战略协同:概念、特点与管理过程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华明 《系统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22,共4页
经典的战略协同研究从根本上说没有贯彻复杂思维,而战略协同从本质上说是复杂的,因此应在复杂科学的视域下对其展开讨论。本文将复杂科学的自组织协同机制应用到企业战略协同中,提出了自组织战略协同的概念,分析了自组织战略协同的特点... 经典的战略协同研究从根本上说没有贯彻复杂思维,而战略协同从本质上说是复杂的,因此应在复杂科学的视域下对其展开讨论。本文将复杂科学的自组织协同机制应用到企业战略协同中,提出了自组织战略协同的概念,分析了自组织战略协同的特点,解析了自组织战略协同管理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协同 自组织 概念 特点 管理过程
原文传递
电炉炼锌工艺 被引量:6
13
作者 胡丕成 《中国有色冶金》 CAS 2018年第4期1-3,共3页
概述了我国电炉炼锌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矿热电炉炼锌的工艺流程和技术特点,列举了不同规格矿热炼锌电炉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 锌冶炼 矿热电炉 技术特点 工艺指标
下载PDF
Mapping and Assessing Typhoon-induced Forest Disturbance in Changba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Using Time Series Landsat Imagery 被引量:5
14
作者 GUO Xiao-yi ZHANG Hong-yan +1 位作者 WANG Ye-qiao John Clark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5年第2期404-416,共13页
Monitoring forest disturbances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changes in ecosystems. The 1986 Typhoon Vera was a serious disturbance that severely impacted the forest ecosystems of Changba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 Monitoring forest disturbances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changes in ecosystems. The 1986 Typhoon Vera was a serious disturbance that severely impacted the forest ecosystems of Changbai Mountai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lthough the typhoon disturbance occurred more than two decades ago, the effects of the typhoon still remain within the study area. 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mapping and assessing disturbances across broad spatial and temporal scales. For this study, we first generated a map of forest composition prior to the typhoon disturbance, which served as a baseline data for the extraction of disturbed area. Then, the Disturbance Index(DI) method was tested for mapping the extent and magnitude of disturbance in the study area by applying a Tasseled Cap transformation to the Landsat imagery. The Landsatbased DI method estimated that an area of 13,764.78 ha of forest was disturbed by the typhoon. Based on visual assessments, these results correspond closely with the reference map derived from ground surveys. These results also revealed the influence of local topographic features on the distribution of windthrow areas. Windthrow areas were more pronounced inareas with elevations ranging from 1,000 to 2,000 m, slopes of less than 10 degrees, and southwestern to northwestern aspects. In addition, the relatively long(25 years) post-typhoon recovery period assessed by this study provided a mor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dynamics of forest recovery processes over time. Windthrow areas did not recover immediately after the typhoon, likely due to forest management practices enacted at the time. So far, forest recovery has proceeded more rapidly at elevations below 1,400 m, particularly on western slopes within the study area. Finally, a time series of DI values within the study period suggests a secondary disturbance may have occurred between 2000 and 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yphoon Vera Windthrow areas Disturbance Index(DI) Topographic features Forest recovery process
下载PDF
黔西北猪拱塘矿区北西向断裂构造演化与控矿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京辰 吴大文 +3 位作者 王军 杨坤光 周丽芳 杨天 《矿产勘查》 2021年第8期1743-1749,共7页
猪拱塘矿床位于黔西北铅锌矿集区内,累计查明铅锌金属资源量327万t,是贵州省近年来发现的首个超大型铅锌矿床。区内铅锌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F1、F2以及隐伏F20、F30断层为主要控矿断层。本文对矿区北西向断裂构造的演化过程分析表... 猪拱塘矿床位于黔西北铅锌矿集区内,累计查明铅锌金属资源量327万t,是贵州省近年来发现的首个超大型铅锌矿床。区内铅锌矿体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F1、F2以及隐伏F20、F30断层为主要控矿断层。本文对矿区北西向断裂构造的演化过程分析表明,该组断裂不仅是含矿热液的运移通道,也是含矿热液交代、沉淀的场所。北西向断裂、北西向次级断裂及层间断裂是区内有利的成矿构造系统。基于上述认识,本文认为北西向断裂走向及倾向延伸区域,是区内寻找铅、锌、银等多金属矿的有利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拱塘矿区 北西向断裂 构造特征 演化过程 找矿研究意义
下载PDF
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内容及方法探讨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先进 李家明 李传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6期124-125,共2页
制药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是该专业教学效果的瓶颈,笔者从理念创新、设计创新、方法创新三个方面,对该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的内容和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 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环节 工程特色 科学训练方法 生产工艺 车间设计
下载PDF
基于基本特征动态组合操作的零件描述新方法——工艺设计自动化理论研究之一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蓓智 马登哲 《中国纺织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8,共8页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的CAPP系统对零件信息描述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本特征动态组合操作的零件描述新方法,并详细论述了基本特征的划分依据和动态组合操作的实现途径,为CAPP系统向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 本文分析了发展中的CAPP系统对零件信息描述的基本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基本特征动态组合操作的零件描述新方法,并详细论述了基本特征的划分依据和动态组合操作的实现途径,为CAPP系统向柔性化、集成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进行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 计算机应用 特征 工艺设计
下载PDF
土壤热磁组分形貌特征及元素富集方式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志娟 马生明 +1 位作者 胡树起 席明杰 《物探与化探》 CAS CSCD 2012年第3期396-402,共7页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研究了土壤热磁组分的形貌特征、结构、表面性质及矿物组成,并与化学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土壤热磁组分对矿化指示元素的富集作用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热磁组分以铁锰氧化物为主,...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带能谱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方法研究了土壤热磁组分的形貌特征、结构、表面性质及矿物组成,并与化学分析相结合,探讨了土壤热磁组分对矿化指示元素的富集作用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热磁组分以铁锰氧化物为主,是由土壤中非晶质铁锰氧化物转化而来的。通过对土壤、土壤热磁组分、土壤非磁性组分中铁锰氧化物与成矿及其伴生元素的相关关系分析,证实了土壤热磁组分对矿化指示元素的富集作用,为深化土壤热磁组分测量方法的基础理论提供了依据。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土壤热磁组分测量较常规土壤测量具有更强的发现由深部矿体引起的微弱矿化信息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热磁组分 铁锰氧化物 形貌特征 吸附 富集作用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时空特性的泡沫图像动态纹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马爱莲 徐德刚 +2 位作者 谢永芳 阳春华 桂卫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023-1031,共9页
基于机器视觉的浮选过程监控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浮选过程中,泡沫表面纹理特征是过程监控的关键视觉特征之一。当前静态纹理特征只能从空间维度描述图像特征,在时间维度上刻画图像序列的内在变化特性存在不足,不能准确反映浮选泡沫浮... 基于机器视觉的浮选过程监控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浮选过程中,泡沫表面纹理特征是过程监控的关键视觉特征之一。当前静态纹理特征只能从空间维度描述图像特征,在时间维度上刻画图像序列的内在变化特性存在不足,不能准确反映浮选泡沫浮选过程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复杂网络时空特性的泡沫图像序列动态纹理特征方法。通过将每帧图像的像素点映射到网络各节点,利用邻接矩阵建立复杂网络模型和网络权值动态演化反应不同时刻的图像特征,基于复杂网络时空特性提取泡沫图像序列的动态纹理特征。结合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识别浮选动态状况,为浮选生产过程的实时调节提供重要的指导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选 纹理特征 复杂网络 动态建模 过程控制
下载PDF
多边形断层生长过程和机制
20
作者 王锦怡 孙启良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38-4248,共11页
多边形断层广泛发育在内地边缘沉积盆地中,但是目前对于多边形断层的生长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刻画了新西兰大南盆地中多边形断层系统的特征,剖析了其生长过程,并建立其生长模式.根据研究区多边形断层的几... 多边形断层广泛发育在内地边缘沉积盆地中,但是目前对于多边形断层的生长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基于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刻画了新西兰大南盆地中多边形断层系统的特征,剖析了其生长过程,并建立其生长模式.根据研究区多边形断层的几何特征,新西兰大南盆地中多边形断层可以划分为Tier1和Tier2两个层段.多边形断层落差剖面主要为“C”型、双“C”型和“B”型.结合断层的几何及生长特征,本研究提出了跨层段多边形断层的生长模式:多边形断层首先在下部层段的中心成核,并向各个方向生长;经过一段平静期后,多边形断层在新(上部)层段的中心成核;上覆层段中的多边形断层与下伏层段中的多边形断层逐渐联通,形成中继结构和跨层的“大断层”.本研究揭示了多边形断层的生长机制,明确了断层的成核、生长和停止生长等生长过程,相关研究成果能够服务于油气勘探开发及防灾减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形断层 几何特征 生长过程 新西兰 大南盆地 海洋地质 沉积地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