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晶电地热系统在日光温室番茄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31
1
作者 赵云龙 于贤昌 +2 位作者 李衍素 贺超兴 闫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31-138,I0004,共9页
针对中国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土壤温度低而传统加温设备能耗高的特点,将碳晶电地热系统引入设施番茄栽培中。以不加温处理和发热电缆加温为对照,设碳晶电热板全掩埋、半掩埋、平放式3个处理,研究碳晶电地热系统不同加温方式对番茄生长、... 针对中国节能型日光温室冬季土壤温度低而传统加温设备能耗高的特点,将碳晶电地热系统引入设施番茄栽培中。以不加温处理和发热电缆加温为对照,设碳晶电热板全掩埋、半掩埋、平放式3个处理,研究碳晶电地热系统不同加温方式对番茄生长、生理、产量影响,并结合设备前期投入、运行成本进行经济性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碳晶电地热系统能显著(P<0.05)提高地温,但对气温影响不显著。与不加温相比,碳晶电地热系统全掩埋加温处理能显著提高番茄根系活力和光合速率,前期产量、总产量分别增加38.7%和28.2%,但与发热电缆相比差异不明显;半掩埋、平放式加温方式的番茄产量与不加温对照无显著差异。设备前期投入成本比较结果如下,燃煤锅炉(27元/m2)>碳晶电地热系统(19元/m2)>发热电缆(9元/m2);运行费用比较,发热电缆(12.51元/m2)>碳晶电地热系统(9.38元/m2)>燃煤锅炉(5.37元/m2),研究结果为碳晶电地热系统在日光温室番茄冬春季节加温栽培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设施 产量 碳晶电地热系统 番茄
下载PDF
荷兰设施园艺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铭 张英杰 吕英民 《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10年第8期24-33,共10页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门学科和多种系统,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热点及重要... 设施园艺涵盖了建筑、材料、机械、自动控制、品种、栽培、管理等多门学科和多种系统,科技含量高,所以设施园艺的发达程度,往往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与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已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热点及重要内容,这为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学科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并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与提高,也必将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本调查基于荷兰海牙Familie R.van Marrewijk园艺公司三个月的工作经历以及对荷兰沿海地区设施园艺的实地调查,总结了荷兰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分别以番茄和百合为例,从设施栽培条件下的育苗、生长、施肥、采收、运输,以生物防治为中心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等方面探讨了荷兰设施园艺的特点与优势。同时分析了荷兰设施园艺成功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 设施园艺 番茄 百合
下载PDF
不同灌水方式对番茄品质、土壤养分及地温的影响 被引量:13
3
作者 赵伟 唐磊 +3 位作者 杨圆圆 张锋 杨兆森 陈志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3-138,共6页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设施条件下膜下暗灌(G1)、膜下滴灌(G2)、隔沟交替灌溉(G3)和普通沟灌(G4)4种灌水方式对番茄植株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状况及地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方式下番茄产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 以番茄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设施条件下膜下暗灌(G1)、膜下滴灌(G2)、隔沟交替灌溉(G3)和普通沟灌(G4)4种灌水方式对番茄植株产量、品质、土壤养分状况及地温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方式下番茄产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性物含量差异不显著。与空气温度相比,不同灌水方式地下15 cm处土壤日均温度均有所提高,在气温低的情况下尤为明显;与隔沟交替灌溉(G3)相比,其它3个灌溉处理均显著提高地下15 cm处土壤日均温度,平均增幅为2℃。隔沟交替灌溉(G3)土壤有机质含量为27.1 mg·kg-1,显著高于其它灌水方式。膜下滴灌和隔沟交替灌溉显著降低了矿质态氮淋溶。综上可见,膜下滴灌和隔沟交替灌溉在不降低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降低土壤硝态氮淋溶,为设施番茄适宜的灌水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方式 设施番茄 品质 地温 土壤电导率
原文传递
微生物菌剂对设施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朱英 孙权 +3 位作者 司海丽 施明 王明 王锐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55-58,共4页
以设施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五丰-B6"、"五丰-001"、"五丰-002"3种自主研发的微生物菌剂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冠幅、叶片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以不添加任何成分为对照1(CK1)、生长调节剂S-诱... 以设施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五丰-B6"、"五丰-001"、"五丰-002"3种自主研发的微生物菌剂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冠幅、叶片数、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的影响,以不添加任何成分为对照1(CK1)、生长调节剂S-诱抗素为对照2(CK2)。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以及生长调节剂S-诱抗素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处理后的番茄幼苗各项生长指标与对照1存在显著差异;"五丰-B6"菌剂处理的番茄幼苗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1(CK1)以及生长调节剂S-诱抗素(CK2),分别比对照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22.36%、34.03%、11.23%;"五丰-001"菌剂在增加植株冠幅方面表现显著,分别比生长调节剂S-诱抗素(CK2)增加8.30%,比CK1增加14.62%;综合各菌剂以及S-诱抗素对番茄幼苗生长影响的程度,依次为"五丰-B6">"五丰-001">"五丰-002">"生长调节剂S-诱抗素">CK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剂 设施番茄 幼苗 长势
下载PDF
设施番茄表皮蜡质测定及脂肪醇合成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封文佳 韩瑞瑞 +1 位作者 李嘉丽 柴乖强 《榆林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27-31,共5页
为了探明设施番茄表皮蜡质成分及其调控基因,以设施番茄为材料,采用GC-MS技术和电镜扫描,对设施番茄果实着色后期的叶片和果实表皮蜡质成分、含量及晶体结构进行测定与分析,同时运用转录组测序结合qPCR技术,鉴定参与番茄中脂肪醇合成相... 为了探明设施番茄表皮蜡质成分及其调控基因,以设施番茄为材料,采用GC-MS技术和电镜扫描,对设施番茄果实着色后期的叶片和果实表皮蜡质成分、含量及晶体结构进行测定与分析,同时运用转录组测序结合qPCR技术,鉴定参与番茄中脂肪醇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设施番茄叶片总蜡质含量显著低于果实,其叶片和果实表皮蜡质的成分相同;番茄叶片和果实表皮呈现出不同的蜡质晶体结构,番茄叶片正、反面均呈现出光滑、无蜡质晶体,而果实表皮蜡质晶体则呈现整齐的片状结构;通过转录组测序鉴定出参与番茄脂肪醇合成的差异基因13个,其表达水平与转录结果一致。该研究将为设施番茄抗病虫育种及番茄表皮蜡质合成调控机理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表皮蜡质 脂肪醇 转录组 基因表达
下载PDF
基于主茎叶片数营养液调控下番茄生育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尚超 徐凡 +2 位作者 李俊玲 郭文忠 韩莹琰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6-32,共7页
设施蔬菜是我国设施园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无土栽培及配套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节水、节肥、节能、减排、高效生产的有效途径。【目的】本试验旨在改变按生育期调节营养液浓度的跳跃式管理模式,进行番茄浓度的微小递增式调控,使番茄在... 设施蔬菜是我国设施园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无土栽培及配套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是节水、节肥、节能、减排、高效生产的有效途径。【目的】本试验旨在改变按生育期调节营养液浓度的跳跃式管理模式,进行番茄浓度的微小递增式调控,使番茄在生长发育阶段中有一个浓度适应的过程,更利于番茄的生长;进而筛选经济效益较高、品质较好的试验处理,作为营养液浓度精细化管理的最优方案。【方法】本试验以"欧官"为试材料,根据番茄主茎叶片数对灌溉营养液浓度进行调控:分别设置随番茄生长1片叶片(T1)、2片叶片(T2)、3片叶片(T3)对营养液浓度提高一个步长(0.1m S/cm)的3个处理,并以按生育期调控营养液浓度作为对照(CK),通过番茄生长、产量、品质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参数综合评价调控效果。【结果】T1调控方案,番茄株体紧凑,番茄的光合及蒸腾速率最高,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1%,节水效果显著(30.4%)高于其他处理,可滴定酸量较低,且可有效降低番茄果实中硝酸盐含量。T2处理的营养液浓度调控变化趋势与CK最为接近,增加营养液浓度调整频率,可有效提高番茄维生素C量,降低可滴定酸比例;且浓度调控间隔越大,果实中维生素C量越高、可滴定酸量越低。前期降低供液浓度、提高供液频率(T3)可提高番茄品质。【结论】根据调控目标确定调控方案,从增产与节水节肥角度,每生长一片叶,营养液浓度提高一个步长(0.1 m S/cm)为最优调控方案,有利于田间管理,促进番茄生殖生长,可在保证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大幅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生产过程中,确定目标综合考虑来确定营养液浓度调控频率及灌溉频率,更有利于营养液高效管理,提高营养液浓度调控的精细度,为智能化调控的建立奠定基础。进一步可与番茄叶片数模型相结合,建立番茄浓度调控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叶片数 岩棉栽培 浓度调控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播可润微生物菌剂对设施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贾倩 《辽宁农业科学》 2018年第3期79-81,共3页
以番茄品种‘普罗旺斯’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浸种、育苗基质、灌根、滴灌、叶面喷施中添加播可润微生物菌剂(C915、C917、C918、C928),研究了其对设施番茄整个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可润微生物菌剂能够显著提高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 以番茄品种‘普罗旺斯’为试验材料,通过在浸种、育苗基质、灌根、滴灌、叶面喷施中添加播可润微生物菌剂(C915、C917、C918、C928),研究了其对设施番茄整个生育期的影响。结果表明,播可润微生物菌剂能够显著提高番茄幼苗的株高、茎粗、全株干质量、G值、壮苗指数,对定植后植株的茎粗和根重量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作用,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增产11.45%,同时肥料和农药投入费用有所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可润微生物菌剂 设施番茄 生长 产量
下载PDF
发酵猪粪对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郭全忠 常权记 朱纪聪 《长江蔬菜》 2011年第6期57-59,共3页
为解决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中有机肥源不足及规模养猪场废弃物有效利用问题,以设施番茄为材料,研究了发酵猪粪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降低氮肥和磷肥用量,不会降低番茄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单施猪粪可有效... 为解决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中有机肥源不足及规模养猪场废弃物有效利用问题,以设施番茄为材料,研究了发酵猪粪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降低氮肥和磷肥用量,不会降低番茄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单施猪粪可有效增加设施番茄产量,猪粪与化肥配合施用较单施化肥增产11.3%~12.9%,效果较显著;猪粪不论是单施还是与化肥配合施用,均能提高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番茄果实酸度,改善番茄果实品质。说明猪粪快速发酵后施用,有利于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猪粪 设施番茄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滴灌模式下设施番茄品种筛选试验
9
作者 郭锐 王俊杰 李响 《长江蔬菜》 2018年第6期52-54,共3页
从国内外引进7个优质番茄新品种,在天津地区温室滴灌模式下进行秋冬茬试验筛选,旨为研究节水模式下适合本地区设施生产的番茄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博雅、Raisa、巴宝莉3个番茄品种的综合性状指标优于对照品种百利(CK),比较适合在天津... 从国内外引进7个优质番茄新品种,在天津地区温室滴灌模式下进行秋冬茬试验筛选,旨为研究节水模式下适合本地区设施生产的番茄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博雅、Raisa、巴宝莉3个番茄品种的综合性状指标优于对照品种百利(CK),比较适合在天津及周边地区种植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模式 设施 番茄
下载PDF
土壤改良剂对连作设施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伦 王连祥 +4 位作者 邢继东 油宏康 曹秀芬 李彦 庄焜扬 《智慧农业导刊》 2021年第18期24-26,共3页
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经常食用的蔬菜,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了达到高产量的目的,现在的番茄生产面积逐步增加,并正在向集约化和工业化的方向发展,这对进一步扩大番茄产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很多问题,连年种... 番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一种经常食用的蔬菜,其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为了达到高产量的目的,现在的番茄生产面积逐步增加,并正在向集约化和工业化的方向发展,这对进一步扩大番茄产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也出现很多问题,连年种植单一作物引起土壤盐分聚集,营养元素的含量逐渐降低,病虫害增加等。各种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番茄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近年来,土壤改良剂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土壤的一些条件,提高了对水分的利用效率,有效减轻了土壤的酸度问题,对缓解连年种植单一作物而引起的营养素缺失问题有一定的帮助,这些都在于解决土壤问题,但是对番茄本身具有哪些影响,到目前还没有相关的研究报道。文章研究了土壤改良手段对连作设施番茄生产质量的影响,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改良剂 连作设施 番茄产量 品质影响
下载PDF
消毒剂和复合肥对连作设施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恩科 黄学芳 +3 位作者 徐珊珊 南建福 许建国 孟晋建 《山西农业科学》 2005年第2期42-44,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施用消毒剂和复合肥均可以提高连作设施番茄产量,改善其品质,两者配合施用表现出良好的加合效应,比单独施用消毒剂或复合肥中的任何一种增产等效果都好。试验条件下,施用消毒剂和复合肥的最佳用量范围是... 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用量范围内,施用消毒剂和复合肥均可以提高连作设施番茄产量,改善其品质,两者配合施用表现出良好的加合效应,比单独施用消毒剂或复合肥中的任何一种增产等效果都好。试验条件下,施用消毒剂和复合肥的最佳用量范围是300~45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复合肥 连作设施番茄 产量 品质
下载PDF
设施秋延晚无土基质栽培番茄白粉病的发生及防治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升 崔元玗 +5 位作者 杨华 孙晓军 何伟 贾俊芬 史彩荣 程卫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69-373,共5页
【目的】研究设施秋延晚无土基质栽培条件下番茄白粉病的发病状况,筛选适宜生产的低毒、高效农药。【方法】通过5点取样法,对病害进行分级和调查。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不同农药对番茄白粉病防效差异。【结果】秋延晚番茄白粉病9月28... 【目的】研究设施秋延晚无土基质栽培条件下番茄白粉病的发病状况,筛选适宜生产的低毒、高效农药。【方法】通过5点取样法,对病害进行分级和调查。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比较不同农药对番茄白粉病防效差异。【结果】秋延晚番茄白粉病9月28日发生,11月20日达到高峰。11月初温室的平均温度13℃左右,湿度75%左右,适合番茄白粉病的发生及扩散。番茄白粉病发病初期,7种杀菌剂防效均在99%以上。发病前期,40%腈菌唑防效为86.36%,防效最佳。【结论】番茄白粉病在田间为水平和垂直扩展;秋延迟茬口番茄9月中下旬开始发病,是施药的最佳时间,腈菌唑为药剂防治的最佳选择,氟硅唑、醚菌酯、烯唑醇可作为轮换使用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无土栽培 番茄 白粉病 病害发生及扩散 农药
下载PDF
低温冷害对河南省设施农业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8
13
作者 杜子璇 刘忠阳 曹淑超 《气象与环境科学》 2014年第1期5-12,共8页
根据河南省119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2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运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低温冷害对设施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南省设施农业作物黄瓜遭受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的多年平均值依次为22、77和52次·... 根据河南省119个气象观测站1971-2012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运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低温冷害对设施农业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南省设施农业作物黄瓜遭受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的多年平均值依次为22、77和52次·a-1;从空间分布看,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累计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分别为南阳的西峡、信阳的罗山和安阳的林州,累计发生最少的站点为平顶山站。西红柿遭受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的多年平均值依次为20、97和40次·a-1;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累计发生次数最多的地区分别为南阳的西峡、信阳的淮滨和安阳的林州。从低温冷害发生月份看,两种作物轻度、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分别主要发生在4月、3月和1月。两种作物遭受轻度低温冷害的风险较低,而大多处于中度低温冷害的高风险及较高风险区,重度低温冷害风险大致呈纬向型分布,低风险区都在河南南部,黄瓜的高风险区在河南的中部和北部,西红柿在西部和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害 设施农业 黄瓜 西红柿 影响
下载PDF
施用沼液对设施番茄生长与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8
14
作者 郑健 殷李高 +2 位作者 朱传远 马静 张平安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78-288,共11页
为探求番茄全生育期施用沼液对其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系统研究了沼液配比及灌溉量对番茄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土壤理化环境和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沼液配比1∶4,作物-皿系数(Kc)为1.0)番茄的株高、茎粗和单株叶... 为探求番茄全生育期施用沼液对其生长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系统研究了沼液配比及灌溉量对番茄农艺性状、品质、产量、土壤理化环境和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沼液配比1∶4,作物-皿系数(Kc)为1.0)番茄的株高、茎粗和单株叶面积均为各处理最大,分别比纯水处理(C0)高24.11%、15.59%和33.92%。与C0处理相比,灌施沼液可以增加番茄产量、改善番茄品质和口味,T2处理(沼液配比1∶4,Kc为0.8)能够获得最高产量、最高的维生素C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灌施沼液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和土壤p H值,增大土壤总孔隙度及土壤饱和导水率,灌施沼液各处理土壤有机质含量随土层深度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灌施沼液还可以增加各生育期内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其中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均表现出自苗期到果实膨大期呈增加趋势,阈值出现在果实膨大期,而后逐渐降低,放线菌数量自苗期到果实成熟期呈逐渐增加的趋势,阈值出现在果实成熟期。施用沼液各处理土壤中过氧化氢酶、蔗糖酶、脲酶的活性在番茄生育期内分别表现为持续增大、先增加后降低和先降低后上升的变化规律,阈值分别出现在果实成熟期和果实膨大期、开花结果期。综合分析试验结果,T2处理更有利于番茄的生长、产量品质的形成以及土壤环境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产量 品质 土壤理化环境 土壤生物学特性 沼液
下载PDF
连作对设施栽培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刘姣姣 杨丽娟 +1 位作者 李振涛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81-584,共4页
研究连作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利用设施番茄长期连作小区试验,研究连作1~7茬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果实叶片营养以及产量的变化。随着番茄连作茬数逐年增加,3个时期中设施番茄株高和茎粗,第七茬均显著低于第一茬,分... 研究连作对设施番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利用设施番茄长期连作小区试验,研究连作1~7茬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光合作用、果实叶片营养以及产量的变化。随着番茄连作茬数逐年增加,3个时期中设施番茄株高和茎粗,第七茬均显著低于第一茬,分别下降21.43%、11.90%、20.13%和21.30%、19.66%和13.65%;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番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趋势;果实和叶片中全钾含量显著降低;番茄产量以第四茬最高,第七茬最低,较第四茬降低15%;随着连作茬数的增加,番茄株高、茎粗、产量以及对钾的吸收均受到显著影响,但番茄经过七茬连作后光合速率尚未受到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栽培 番茄 连作 产量 光合作用
下载PDF
微咸水灌溉对设施番茄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6
作者 姚玉涛 张国新 +1 位作者 孙叶烁 丁守鹏 《河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了明确微咸水灌溉对设施番茄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番茄品种纽内姆1618为试验材料,进入开花期后采用重力滴灌方式进行微咸水灌溉处理,微咸水矿化度设3、4、5和6 g/L计4个处理,以淡水灌溉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 为了明确微咸水灌溉对设施番茄生长以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番茄品种纽内姆1618为试验材料,进入开花期后采用重力滴灌方式进行微咸水灌溉处理,微咸水矿化度设3、4、5和6 g/L计4个处理,以淡水灌溉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矿化度微咸水灌溉对设施番茄植株生长、光合特性、果实产量和品质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咸水灌溉会导致番茄株高和茎粗降低,其中矿化度为3~5 g/L时对2个指标影响均不显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指标降低,其中矿化度为3 g/L时对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影响不大,矿化度为4 g/L时对胞间CO2浓度影响不大;果实硬度以及Vc、可溶性固形物和番茄红素含量显著提高,其中矿化度为4 g/L时硬度较高、Vc含量最高(200.2 mg/kg),矿化度为5 g/L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7.37%)和番茄红素含量(742.988μg/kg)均最高;果实有机酸含量变化规律不明显,其中矿化度为4和6 g/L时可以降低果实的有机酸含量,但矿化度为4 g/L时有机酸含量变化不显著;番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降低,其中矿化度为3 g/L时指标值降低不显著。微咸水灌溉会影响设施番茄植株生长,导致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降低,但可以明显提高番茄硬度和品质,综合来看利用矿化度为3 g/L的微咸水灌溉效果较好,该处理下植株生长、叶片光合特性、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淡水灌溉基本相当,但果实硬度和品质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微咸水 生长指标 光合特性 产量 品质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采前喷施二氧化氯对设施番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17
作者 董晓庆 吴本翠 +2 位作者 黄世安 朱守亮 袁远国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98-106,共9页
以"粉红一号"设施番茄为试材,采用浓度为20、40、60 mg·L^-1的二氧化氯(ClO2)于盛花后50 d分别对其进行喷施处理,研究不同浓度ClO2对番茄果实在常温(20±1)℃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腐烂率、呼吸速率、硬度、可溶性固... 以"粉红一号"设施番茄为试材,采用浓度为20、40、60 mg·L^-1的二氧化氯(ClO2)于盛花后50 d分别对其进行喷施处理,研究不同浓度ClO2对番茄果实在常温(20±1)℃贮藏过程中的失重率、腐烂率、呼吸速率、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固酸比、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番茄红素和β-胡萝卜素含量以及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期研究ClO2采前处理对番茄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喷施不同浓度的ClO2可以延缓番茄果实采后贮藏品质的下降。与对照相比,ClO2采前处理降低番茄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推迟果实呼吸高峰的出现,保持果实较高的硬度,延缓果实软化,降低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抑制固酸比的增加,延缓番茄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质和β-胡萝卜素含量的减少以及减缓番茄红素的增加并保持果实较好的感官品质;其中,20 mg·L^-1 ClO2采前处理的综合保鲜效果优于其它处理组和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果实 采前处理 二氧化氯 贮藏品质
原文传递
不同施肥模式对设施土壤CO_(2)排放特征及碳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任立军 赵文琪 +4 位作者 李金 陈佳豪 李颖 邹洪涛 张玉龙 《土壤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4-881,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CO_(2)排放特征及碳平衡的影响,为设施土壤固碳减排和合理施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粉太郎”番茄为试材,基于设施微区试验,利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定仪观测了不同施肥模式[50%化肥N+50%有机... 【目的】探讨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CO_(2)排放特征及碳平衡的影响,为设施土壤固碳减排和合理施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以“粉太郎”番茄为试材,基于设施微区试验,利用LI-810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定仪观测了不同施肥模式[50%化肥N+50%有机肥N+改良剂组(HYG)、50%化肥N+50%有机肥N组(HY)、100%有机肥N组(Y)、100%化肥N组(H)和不施肥处理组(CK)]土壤CO_(2)的排放特征,探讨了土壤含水量、温度、pH、全氮、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孔隙度、土壤有机质等因子对CO_(2)排放量的影响。【结果】在番茄生长初期和施肥后,设施土壤CO_(2)排放速率均表现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温度的双因素复合模型可以解释76.0%(P <0.01)土壤CO_(2)排放速率的变化,不同施肥模式下造成土壤水热环境的变化会显著影响土壤CO_(2)排放速率。整个生育期,不同施肥模式之间土壤CO_(2)排放累积量差异显著(P <0.05),相比CK处理,施入肥料的H、Y、HY和HYG处理的土壤CO_(2)排放累积量分别提高了26.7%、83.2%、47.3%和44.2%。相关分析表明,土壤CO_(2)排放累积量与土壤pH、全氮、微生物量碳、土壤孔隙度和有机质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HYG处理相较其余各施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和总生物量,提高幅度分别为9.4%~38.2%和9.0%~32.9%。HYG处理相较当前设施土壤施肥方式(HY处理)显著降低土壤碳释放总量和作物碳排放效率,降幅分别为2.2%和10.9%,同时HYG处理可以使生态系统固碳潜力增加(11.5%)。【结论】从固碳减排的角度,50%化肥N+50%有机肥N+改良剂处理是辽宁地区设施番茄栽培适宜的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CO_(2)排放 碳平衡 设施番茄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原文传递
基于YOLOv4-tiny的设施番茄智能喷药无人车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搴曦 孙晓明 +3 位作者 江晗慧 吴爱茹 傅隆生 李瑞 《智能化农业装备学报(中英文)》 2023年第2期44-52,共9页
喷药无人车被应用于设施农业的生产中,但设施番茄具有种植间距窄、引导线缠绕多等特点,因此需设计一种小型化且能变量喷药的设施番茄智能喷药无人车。该智能喷药无人车主要由病害检测定位模块、升降平台、舵机摇臂机构和全自动承载底盘... 喷药无人车被应用于设施农业的生产中,但设施番茄具有种植间距窄、引导线缠绕多等特点,因此需设计一种小型化且能变量喷药的设施番茄智能喷药无人车。该智能喷药无人车主要由病害检测定位模块、升降平台、舵机摇臂机构和全自动承载底盘等结构组成。本设计创新性地结合深度学习技术实现病害目标的自动检测。将由Kinect V2采集的设施番茄RGB图像作为输入进行病害目标检测。将病害检测结果的二维像素坐标转换为三维空间坐标,从而实现病害定位。采用滚珠丝杠与步进电机调节升降平台的高度,并通过舵机摇臂机构完成对设施番茄病害的定位,进而完成变量智能喷药。通过对训练的YOLOv4-tiny模型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其在复杂环境下对果实簇和病害的目标检测准确率达到了75.15%,综合评价值为79.96。该模型每秒可对37.6张图像进行检测,因此能够将其部署于嵌入式开发板上进行设施番茄病害目标检测。与手动定位病害的结果相对比,结果表明其对病害的定位的绝对误差在±3.5cm以内。通过对该智能喷药无人车实地试验,设施番茄智能喷药无人车整机工作成功率在75%以上,农药错误喷洒率在20%以下,可实现对设施番茄病害的精准定位及根据病害程度实现变量智能喷药。本设计可为其他喷药智能农业装备的设计提供参考借鉴,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农业 智能喷药 设施番茄 无人车 目标检测
下载PDF
生物炭-蚯蚓原位对设施番茄根际微生物和果实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辰熙 王继涛 +3 位作者 尹翠 徐广亚 朱红艳 曹云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2-196,共15页
为改善设施番茄过量施用化肥、品质和产量下降等问题,采用不同土壤改良措施,以‘粉宴1号’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空白对照(CK)、生物炭(B)、蚯蚓原位(V)、生物炭+蚯蚓原位(BV)4个处理,研究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根区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根际... 为改善设施番茄过量施用化肥、品质和产量下降等问题,采用不同土壤改良措施,以‘粉宴1号’番茄为试验材料,设置空白对照(CK)、生物炭(B)、蚯蚓原位(V)、生物炭+蚯蚓原位(BV)4个处理,研究番茄生长发育过程中根区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根际微生物的变化以及番茄盛果期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差异,解析不同处理果实代谢物组成的差异。结果表明:BV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CK相比分别提高174.00%、7.44%和45.00%;BV处理显著提高了蔗糖酶活性比CK提高62.02%,V处理显著提高脲酶活性,较CK提高39.72%。BV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细菌Simpson指数,V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真菌Ace、Chao1指数;B处理明显改变了土壤细菌相对丰富占比,其中变形菌门增加最多(45.48%),酸杆菌门和芽单孢菌门降低幅度最大,分别为14.90%和25.70%;对于土壤真菌,B处理中子囊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提升了15.90%,V处理油壶菌门提升最高,为7.24%,罗兹菌门提升次之,为3.11%。同时,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BV处理的番茄产量最高、品质最好,表现为其生物量、果实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Vc含量、有机酸含量最高;V处理的番茄果实差异代谢物种类最多,与对照相比差异最大,所得的差异物代谢通路最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番茄 生物炭 蚯蚓原位 土壤微生物 差异代谢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