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话语·权力·真理——社会正义与“话语的伦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章国锋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92,共7页
“话语”的冲突是引发人与人,乃至种族、民族和国家间的敌意和仇恨的根本原因,社会的不公正也根本地表现于话语的强权和话语权的不平等。话语的统治必须以权力为后盾,而权力则必须通过话语来贯彻自身。哈贝马斯提出了“话语伦理学”的构... “话语”的冲突是引发人与人,乃至种族、民族和国家间的敌意和仇恨的根本原因,社会的不公正也根本地表现于话语的强权和话语权的不平等。话语的统治必须以权力为后盾,而权力则必须通过话语来贯彻自身。哈贝马斯提出了“话语伦理学”的构想,认为要实现普遍的公正,消除当今世界严重存在的不平等,必须首先反对话语的霸权,在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中贯彻“交往理性”,将话语规范的恪守提升到社会伦理原则的高度,通过理性的交往和对话,达成广泛一致的“话语共识”,以解决矛盾、防止冲突、然而,哈贝马斯的这一构想却包含着明显的悖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权力 真理 话语的伦理
下载PDF
工程伦理教育的三个价值向度 被引量:17
2
作者 段新明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75,共5页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在价值标准上的模糊性是阻碍它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谱系由自然伦理、商谈伦理和责任伦理构成,其确立的依据主要是当今工程活动中的实践伦理和价值关系。自然伦理主要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 我国工程伦理教育在价值标准上的模糊性是阻碍它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工程伦理教育的价值谱系由自然伦理、商谈伦理和责任伦理构成,其确立的依据主要是当今工程活动中的实践伦理和价值关系。自然伦理主要涉及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商谈伦理主要涉及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问题,责任伦理主要涉及的是人与社会和个体与自我的关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伦理教育 自然伦理 商谈伦理 责任伦理
原文传递
论行政伦理研究中的话语重构 被引量:5
3
作者 张康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4-79,110,共7页
近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几乎一切重大的问题都是由于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话语冲突所造成的,这种冲突反映了近代社会分化的事实,又反作用于这个社会,从而使冲突进一步加剧。在人类历史转型的过程中,行政伦理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 近代以来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的几乎一切重大的问题都是由于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话语冲突所造成的,这种冲突反映了近代社会分化的事实,又反作用于这个社会,从而使冲突进一步加剧。在人类历史转型的过程中,行政伦理研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愿望,试图在合作理念上重构话语环境。其中,摒弃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思维范式、超越整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理论取向以及打破实证方法的神话等,是最为迫切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伦理 整体主义 个体主义 实证方法 话语重构
下载PDF
《流浪地球2》:末日危机的中国式救赎与“生命—时间—存在”哲学的叙事张力 被引量:6
4
作者 范志忠 张明浩 《文化艺术研究》 2023年第3期65-72,114,共9页
《流浪地球2》是一部以“时限”串联故事、创新叙事,进行景观呈现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展现“末日危机”下中国式救赎的新主流作品。该片采用“限时叙事”与“计时叙事”的方式进行情节推进与悬念搭建,基于“未来时间想象”进行基建景观... 《流浪地球2》是一部以“时限”串联故事、创新叙事,进行景观呈现的作品,同时也是一部展现“末日危机”下中国式救赎的新主流作品。该片采用“限时叙事”与“计时叙事”的方式进行情节推进与悬念搭建,基于“未来时间想象”进行基建景观呈现,是一种时间想象力的形式展演式尝试。该片对时间客观性、时间秩序性、时间规律性进行哲学思辨,潜在传递了一种“时间焦虑”,前瞻性地反思了数字人与技术人及人类文明延续问题,展现了末日危机下的中国式救赎方案,建构出“人-人”同构的生命共同体美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浪地球2》 时间叙事 技术伦理 中国方案 话语建构
下载PDF
早期《申报》“体例”与19世纪新闻人的伦理观 被引量:7
5
作者 操瑞青 《国际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7-176,共20页
1870-1890年代的新闻话语中,"体例"是一个常见表达,主要指涉办报活动的原则或规范。围绕"体例"的长期论辩,彼时中文报刊构筑了一套实践中的新闻伦理观念。以《申报》为中心,论文试图理清19世纪新闻伦理的内涵、成... 1870-1890年代的新闻话语中,"体例"是一个常见表达,主要指涉办报活动的原则或规范。围绕"体例"的长期论辩,彼时中文报刊构筑了一套实践中的新闻伦理观念。以《申报》为中心,论文试图理清19世纪新闻伦理的内涵、成因及历史意义。《申报》反复言说的"体例"包含了新式报刊向社会做出的种种道德声明,是一个松散但丰富的、关乎实践正当性的观念集合体。它阐述了报业的价值关怀、行动职责、操作规范及从业者品德等,"公开""公正"和"事实"是其核心追求。读者质疑、当事人申辩、官员干预、同行竞争等日常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互动关系,是促使其被频繁提出并反复辨析的动因。19世纪伦理观是近代新闻伦理讨论的起点,它初步明确了作为公共话语的报业活动的道德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闻伦理 《申报》 报纸体例 公共话语
原文传递
城市家庭的奶粉焦虑、哺育伦理与市场卷入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新宇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54,66,共10页
一种奶粉焦虑正在中国的城市家庭蔓延。在现象层面,婴儿喂养焦虑在哺育伦理中展现为,观念上的婴儿成长标准与现实中的家长喂养责任之间的张力。变革的私人生活情境要求家长们审视并更新喂养责任,这与现代医疗话语与传统养育知识所定义... 一种奶粉焦虑正在中国的城市家庭蔓延。在现象层面,婴儿喂养焦虑在哺育伦理中展现为,观念上的婴儿成长标准与现实中的家长喂养责任之间的张力。变革的私人生活情境要求家长们审视并更新喂养责任,这与现代医疗话语与传统养育知识所定义的婴儿成长标准发生冲突。究其机制层面,城市家庭卷入市场当中,制度环境的转变乃是奶粉焦虑发生的动因。"品位塑造"与"观念生成"描绘了具有本土意涵的哺育伦理形态。而在城市家庭遭遇奶粉焦虑的过程中,消费意识形态主导的道德合法性正树立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粉焦虑 哺育伦理 医疗话语 城市家庭 市场卷入
原文传递
西方环境伦理学在非西方国家中的地位:西方面对东方 被引量:4
7
作者 Eugene C.Hargrove 郭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1-16,共6页
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历史及西方自然美学的变化风景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的例子,说明西方环境伦理观在特定文化下只有通过内化的方式才能被当地文化所接受。西方环境伦理学存在着三个最富争议的问题,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 西方环境伦理学的历史及西方自然美学的变化风景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的例子,说明西方环境伦理观在特定文化下只有通过内化的方式才能被当地文化所接受。西方环境伦理学存在着三个最富争议的问题,即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区别,内在价值的理念及自然权力的概念;非西方国家在通过内化西方环境伦理学时应避免陷入对以上问题的争议。西方环境伦理学对东方只具有相对的借鉴意义,要想在特定文化下创造出一个被广泛接受的新的环境伦理,除了对西方环境伦理的吸收、消化外,还需创造出适应当地人及文化的环境伦理话语;东西方应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各自的环境伦理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西方 环境伦理 内化 话语
下载PDF
伦理学与话语体系--如何再写“中国伦理学” 被引量:4
8
作者 高兆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9-14,共6页
"中国伦理学"是一文化特殊性概念。它立足中华民族的生活世界,以中华民族的运思与认知方式,用中华民族的语言概念,围绕普遍问题,揭示普遍之理。今天要努力探究与揭示的"古今通理",一定不是宗法等级礼制秩序的,而是... "中国伦理学"是一文化特殊性概念。它立足中华民族的生活世界,以中华民族的运思与认知方式,用中华民族的语言概念,围绕普遍问题,揭示普遍之理。今天要努力探究与揭示的"古今通理",一定不是宗法等级礼制秩序的,而是当今人类文明主潮流的。没有统一的"中国伦理学",它是复数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富有个性地书写;站在时代的高度,基于自身历史现实,当今"中国伦理学"才会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自己的"话语体系"。书写有生命力的当今中国伦理学理论应坚持区分"实然"与"应然",坚持道德价值标准的客观确定性,坚持"伦理"与"道德"、心灵秩序与生活秩序的统一,坚持既有中国问题意识又有人类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伦理学 话语体系 再写中国伦理学
下载PDF
中国特色生态伦理话语权简论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光迅 王丽霞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6-99,159-160,共4页
多年来,生态伦理话语权一直被西方国家主导,我国学者对生态伦理的研究大都也是以西方国家的研究为基础,其研究方法和内容也以西方相关话语为基础,少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话语,尚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中国生态伦理话语权。本... 多年来,生态伦理话语权一直被西方国家主导,我国学者对生态伦理的研究大都也是以西方国家的研究为基础,其研究方法和内容也以西方相关话语为基础,少有学者关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话语,尚没有建立起真正的中国生态伦理话语权。本文从文化视角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挖掘儒道释等传统生态伦理话语资源并通过借鉴西方生态伦理话语权的建设经验,结合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主题,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生态伦理话语权的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伦理 中国特色 话语权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论近代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初步建构
10
作者 李培超 王珞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3,共9页
中华文明作为一种伦理型文明,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历史久远,却并未形成边界明晰、研究对象确定的知识论传统。知识体系的建构依托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的发展,中国严格意义上的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在近代经世致用和西学东... 中华文明作为一种伦理型文明,对伦理道德问题的思考历史久远,却并未形成边界明晰、研究对象确定的知识论传统。知识体系的建构依托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的发展,中国严格意义上的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在近代经世致用和西学东渐的风习中逐渐探索起步的。一方面,中国传统的学科划分体例和标准在近代遭到解构;另一方面,在“照着说”的背景下,学界也开始探索中国伦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近代中国伦理学在中西、古今之辨的场域中艰难地寻找自己的定位,尽管难免煮成“夹生饭”,但仍然实际地迈开了“道德革命”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知识体系 近代伦理学 学科体系 学术体系 话语体系
下载PDF
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的商谈伦理——行政话语和公司治理的双重镜像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敬宇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8,共5页
基于行政话语镜像,观照我国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的制度规定得出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的商谈伦理规范:独立自主地发表真实意见,为公共利益做出实质贡献,理事会应规模适度、避免精英控制和无政府主义。公司治理镜像下的理事会运转,与制度规定或... 基于行政话语镜像,观照我国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的制度规定得出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的商谈伦理规范:独立自主地发表真实意见,为公共利益做出实质贡献,理事会应规模适度、避免精英控制和无政府主义。公司治理镜像下的理事会运转,与制度规定或商谈伦理规范差距较大:理事会难以承担掌舵职能,容易沦为管理层的"橡皮图章",往往呈现失灵状况。因此,我国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应建立相应机制防患于未然,努力接近商谈伦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理事会 商谈伦理 行政话语 公司治理
下载PDF
试论话语伦理的内涵、原则及建设途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冬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38-40,共3页
话语伦理致力于建设和维护文明、和谐的话语行为。建立话语伦理的关键是确立话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即平等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要通过加大话语伦理的理论研究、加强话语伦理教育、建立自由、平等的话语交际环境和建立良好的话语交际... 话语伦理致力于建设和维护文明、和谐的话语行为。建立话语伦理的关键是确立话语交际的基本原则,即平等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要通过加大话语伦理的理论研究、加强话语伦理教育、建立自由、平等的话语交际环境和建立良好的话语交际秩序等途径来加强话语伦理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话语 话语伦理 话语交际 话语秩序
下载PDF
翻译伦理视域的外交话语英译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任庆亮 《考试与评价》 2020年第4期41-44,共4页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关涉到各种人际关系与社会文化关系,无疑会受到伦理的制约。而外交话语的复杂性、敏感性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伦理期待。以外交话语英译的典范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为例,探讨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关涉到各种人际关系与社会文化关系,无疑会受到伦理的制约。而外交话语的复杂性、敏感性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伦理期待。以外交话语英译的典范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本为例,探讨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在译本中的体现,由此总结外交话语英译中,译者应遵循的伦理规范,能够深化新时代背景下对外交话语英译的认识,推动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伦理 外交话语 翻译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下载PDF
严复与近代儒家伦理话语体系的古今之变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芮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2-29,176,共9页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接纳以分科为标志的现代学术体系,传统伦理话语不再构成主要的“道德知识资源”。在吸收西学和创新传统中,中国道德转型从理论建构与社会改造两个维度展开。从儒家理学“本体—功夫”范式到现代“伦理学”范式的演进中... 近代以来,中国逐渐接纳以分科为标志的现代学术体系,传统伦理话语不再构成主要的“道德知识资源”。在吸收西学和创新传统中,中国道德转型从理论建构与社会改造两个维度展开。从儒家理学“本体—功夫”范式到现代“伦理学”范式的演进中,中国近代伦理话语体系渐成雏形。概念、价值与方法的三重革新是中国近现代道德转型的历史背景。严复等人通过译介西学,开始了近代伦理话语概念的革新,为顺利地接引现代伦理学体系奠定了基础,“义利关系”的再检讨初步形成了近代伦理学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儒家伦理 话语体系 革新
下载PDF
网络文化的道德规范 被引量:3
15
作者 曹天航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8,共6页
"互联网+"时代,网络道德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型道德,网络文化道德规范的现实基础仍是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要求自主、开放、多元化,诚信、平等、负责任,爱国、守法、讲正义。当下我国网络道德... "互联网+"时代,网络道德问题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一种新型道德,网络文化道德规范的现实基础仍是人们共同遵守的社会伦理道德准则,要求自主、开放、多元化,诚信、平等、负责任,爱国、守法、讲正义。当下我国网络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主要是西方意识形态渗透、个人私利恶性膨胀、网络监督管理缺位、网络道德约束弱化等使然。我们应以网络道德建设为突破口,发挥正面舆论引导作用,促进网络空间法治建设,完善网络德治教育方式,创新网络治理结构模式,提高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水平,维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 道德 意识形态 话语权
下载PDF
智能制造背景下中国工程伦理研究的话语创新——第二期“工程伦理工作坊”会议综述 被引量:3
16
作者 何菁 董群 王雅文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27-32,共6页
"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过程恰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这一伟大的历史时期,这对国内工程伦理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考路向。第二期"工程伦理工作坊"会议围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过程恰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这一伟大的历史时期,这对国内工程伦理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考路向。第二期"工程伦理工作坊"会议围绕"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伦理自信"这一主题,梳理"中国制造2025""双创"及智能产业勃兴背景下工程的"中国实践"所面临的"中国问题",并综合互联网技术发展与传统、习俗、规制及文化等影响因素,讨论在智能制造背景下以中国文化的智慧和自信扬弃西方话语意识形态的方法与路径,以期实现工程伦理的理论创新及中国话语建构,为中国工程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具有"中国元素"的伦理经验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2025 智能制造 中国问题 工程伦理 话语创新
原文传递
商谈伦理学视域内的话语共同体建构——商务英语系列研究之三 被引量:2
17
作者 严明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4,共4页
随着特殊目的语言研究的兴起,话语共同体已经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特殊目的语言的基本框架,但其理论建构进展缓慢。话语共同体是其成员围绕共同的交际目的通过话语协商而构成的社团,实践话语是构成话语共同体的基本因素之一。本文尝试以哈... 随着特殊目的语言研究的兴起,话语共同体已经成为国外学者研究特殊目的语言的基本框架,但其理论建构进展缓慢。话语共同体是其成员围绕共同的交际目的通过话语协商而构成的社团,实践话语是构成话语共同体的基本因素之一。本文尝试以哈贝马斯的商谈伦理学为框架,从语言哲学中汲取营养,以目的驱动的话语协商为基础来构建话语共同体的理论模式,进一步丰富我国的话语共同体理论建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谈伦理学 话语共同体 哈贝马斯 语言哲学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话语新形态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敏科 沈永福 《齐鲁学刊》 CSSCI 2023年第2期61-69,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逻辑,为人类文明进步开创了更加光明的前景,也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话语提出了新的要求。相较于中国式现代化伦理实践的发展,我们仍然面临伦理话语滞后、伦理话语主导与引领不够、伦理话语... 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道路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发展逻辑,为人类文明进步开创了更加光明的前景,也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话语提出了新的要求。相较于中国式现代化伦理实践的发展,我们仍然面临伦理话语滞后、伦理话语主导与引领不够、伦理话语诠释与传播不够、伦理话语的善美意境不足等问题。建构马克思主义伦理话语的新形态,需要我们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始终保持开放变革的胸怀,积极地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以及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话语建构中既坚守真理、持守常理、合乎情理,又做到精神有礼、内容有礼、表达有礼,并且能够有力回应中国之问、智慧响应世界之问、深情回答人民之问、科学解答时代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话语困境 话语形态
下载PDF
人类基因技术的伦理合理性建构——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论的视域 被引量:2
19
作者 阮凯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23,共7页
以基因编辑和基因增强等技术为代表的基因工程正在入侵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道德领域。哈贝马斯以他的交往行动理论和商谈伦理学为理论基石,不仅从共识论证、责任论证与工具化论证三个层面批判了主张基因增强是父母的个人选择的自由主义... 以基因编辑和基因增强等技术为代表的基因工程正在入侵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道德领域。哈贝马斯以他的交往行动理论和商谈伦理学为理论基石,不仅从共识论证、责任论证与工具化论证三个层面批判了主张基因增强是父母的个人选择的自由主义优生学,而且强调了以规范性、普遍性为主要特征的康德伦理学对于基因伦理的重要意义,彰显了康德伦理学的当代价值。哈贝马斯一方面对自由主义传统做了深入批判,揭示了技术的使用从来不具有绝对的自由,基因技术打着自由主义的旗号并不能为自身谋取合法性,而交往行动理论则为如何确立技术研究和使用的合法性提供了有效路径;另一方面通过交往理性对实践理性的改造,使得人类基因技术的伦理合理性建构得以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伦理 自由主义优生学 基因增强 商谈伦理
原文传递
我国当代医学伦理话语体系建构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任守双 任华玉 孙福川 《医学与哲学(A)》 2018年第10期29-33,52,共6页
当前我国医学伦理某些基本话语使用存在问题,甚至已成严重的综合征。医学伦理话语体系是医德思想的载体,是医德生活和医学伦理学表达所必需的基本材料,必须精雕细刻。建构医学伦理话语体系必须直面现实话语问题,从语言哲学、医德生活现... 当前我国医学伦理某些基本话语使用存在问题,甚至已成严重的综合征。医学伦理话语体系是医德思想的载体,是医德生活和医学伦理学表达所必需的基本材料,必须精雕细刻。建构医学伦理话语体系必须直面现实话语问题,从语言哲学、医德生活现实、社会转型、医学伦理学使命担当等方面追寻病因,对症下药。目前,医学伦理话语体系构建的要务是亟需建构共识,着力解决医学伦理话语言与行的相互转化的实际运转机制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伦理学 话语问题 话语体系 话语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