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现代艺术性散文的选择与重构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科安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2-68,79,共8页
由于西方随笔理论的引入 ,中国现代散文一开始便确立“闲话”体理论的独特地位和强势话语。但这一理论的背后 ,却潜伏着中国现代学者在理论上轻视散文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的倾向。而本文意在寻找和研究与此不同的另一血脉的散文理论资源 ... 由于西方随笔理论的引入 ,中国现代散文一开始便确立“闲话”体理论的独特地位和强势话语。但这一理论的背后 ,却潜伏着中国现代学者在理论上轻视散文的文学性和艺术价值的倾向。而本文意在寻找和研究与此不同的另一血脉的散文理论资源 ,指出“艺术性”美文的理论主张 ,经由周作人首倡 ,并得到梁实秋、徐志摩等人的积极回应 ,而后在 2 0世纪 3 0年代初以何其芳为代表的新进散文家那里得到全面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理论 中国 现代 艺术性散文 散文理论 艺术手法 徐志摩 何其芳 象征 暗示 白白
下载PDF
韩非散文特色简论
2
作者 闫笑非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3-57,共5页
无论在先秦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史上,韩非都处于集大成的地位。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韩非散文特以其说理议论的风格气势垂范后世,其文格高气盛、立意高远,笔力雄健、谈锋犀利;呜咽凄楚,文章处处寓深沉的身世之悲,满纸血泪,... 无论在先秦思想发展史上还是在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史上,韩非都处于集大成的地位。在先秦诸子散文中,韩非散文特以其说理议论的风格气势垂范后世,其文格高气盛、立意高远,笔力雄健、谈锋犀利;呜咽凄楚,文章处处寓深沉的身世之悲,满纸血泪,激越沉痛的真情感人肺腑;另外,韩非的散文在语言表达和修辞方法的运用上也十分讲究,而且大量地运用寓言故事、历史传说故事等,文章形式多样,极富创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特色 立意高远 感情强烈 写作形式 创新
下载PDF
简论余秋雨现象
3
作者 王艳华 《景德镇高专学报》 2011年第3期76-78,共3页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伴着《文化苦旅》的出版,余秋雨先生横空出世,一举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散文大家。同时,学术界对他为人为文的批判和非议也接踵而至,措辞之尖锐,火气之猛烈,已经形成了所谓的"余秋雨现象"。本文将从余文的优点... 20世纪80年代后期,伴着《文化苦旅》的出版,余秋雨先生横空出世,一举成为了世界闻名的散文大家。同时,学术界对他为人为文的批判和非议也接踵而至,措辞之尖锐,火气之猛烈,已经形成了所谓的"余秋雨现象"。本文将从余文的优点、不足及其文学价值等三方面做一简单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秋雨散文 文化散文 散文创作 价值
下载PDF
从犀利到平和:鲁迅的杂文创作与书法艺术修养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贵禄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6期70-75,共6页
鲁迅的书法艺术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已进入成熟期,书法艺术实践的成功给鲁迅的杂文创作提供了全方位的启示:其一,从渊源、书体、运笔、结体等综合而言,鲁迅书法体现了"融"的总体趋势,这种趋势即"杂"的趋势,对鲁迅的... 鲁迅的书法艺术在从事文学创作之前已进入成熟期,书法艺术实践的成功给鲁迅的杂文创作提供了全方位的启示:其一,从渊源、书体、运笔、结体等综合而言,鲁迅书法体现了"融"的总体趋势,这种趋势即"杂"的趋势,对鲁迅的杂文创作有着直接的启发;其二,碑体书法"用笔如刀"的艺术自觉,催生了鲁迅杂文的犀利风格;其三,鲁迅书法的朴拙化倾向,与鲁迅杂文中的重情重义、刻画正面形象、表达学术观点等有着相应的关联性;其四,鲁迅书法中随心所欲不逾矩的结体趋势,启发了鲁迅杂文天马行空、自由挥洒、天才灵动的文学语言。这四个方面同时体现出鲁迅杂文创作与书法艺术实践之间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文创作 书法修养 “用笔如刀” 朴拙化倾向 艺术语言
原文传递
王小波杂文中的“我”
5
作者 凤卓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33-38,共6页
王小波杂文多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我"字及"我"惯用句式的频繁出现。本文对王小波杂文中的"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通过形式与内容、文体与思想相结合的整合性的研究,揭示王小波杂文的独特... 王小波杂文多用第一人称"我"来叙述,"我"字及"我"惯用句式的频繁出现。本文对王小波杂文中的"我"进行了尝试性的探索,通过形式与内容、文体与思想相结合的整合性的研究,揭示王小波杂文的独特内涵、话语特征和审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小波 杂文 创作发生 生存意义
下载PDF
试论曹丕的散文创作
6
作者 谢虹光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0年第4期31-32,共2页
曹丕以帝王之尊精通诗文 ,不仅能对文学创作发表系统评论 ,阐明规律 ;而且文思敏捷 ,文采华美 ,散文写得典雅清峻 ,文气贯通 ,善于取譬和概括 ,不仅继承曹操散文的自觉性 ,而且影响了六朝华丽畅达的文风。
关键词 曹丕 散文创作 元朝文风 创作风格
下载PDF
游击谋略、骂世心态与抗争立场——1930-1937年间左翼作家的杂文创作(上)
7
作者 陈红旗 《嘉应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54-60,共7页
在1930-1937年间的杂文中,左翼作家主要嘲骂了日帝、国民党、"右翼"文人和各种假恶丑的社会现象,也向读者传递了他们的批判立场、忧患意识、价值取向、抗争立场和民族国家关怀精神。左翼文艺界认为杂文的"辛辣"风格... 在1930-1937年间的杂文中,左翼作家主要嘲骂了日帝、国民党、"右翼"文人和各种假恶丑的社会现象,也向读者传递了他们的批判立场、忧患意识、价值取向、抗争立场和民族国家关怀精神。左翼文艺界认为杂文的"辛辣"风格和"匕首"特性可以在与敌人短兵相接时给予对方致命一击。也正是在这种近战过程中,左翼作家们的愤怒、失望和振奋、希望交织在一起,从而衍生出了这一时期杂文的游击谋略、骂世心态与抗争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艺界 杂文创作 游击谋略 骂世心态 精神旨归
下载PDF
袁宏道小品文:边缘文体的中心化创作
8
作者 孙虹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21,37,共5页
本文以明代后期公安派著名作家袁宏道的小品文创作为例证,从文体发展的角度探讨了边缘文体的中心化问题。论证了袁宏道在开创小品文体时,兼容了业已跻身中心文体的诗歌(包括词)、散文(包括辞赋)的特质,因而有效避免了小品文的长期边缘化... 本文以明代后期公安派著名作家袁宏道的小品文创作为例证,从文体发展的角度探讨了边缘文体的中心化问题。论证了袁宏道在开创小品文体时,兼容了业已跻身中心文体的诗歌(包括词)、散文(包括辞赋)的特质,因而有效避免了小品文的长期边缘化,使小品文在草创时期就得以类归散文之正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宏道 小品文 边缘文体 中心化创作
下载PDF
钱澄之“情道”观在散文创作中的体现
9
作者 张瑞杰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33-35,39,共4页
钱澄之文以载道的"情道"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创精神。他将国破家亡、妻亡子散的切肤之痛付诸笔端,创作了大量感人至深、"情道"一以贯之的散文作品,主要体现在怀念故国、经世致用、悼亡妻孥旧友等作品中,而其... 钱澄之文以载道的"情道"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创精神。他将国破家亡、妻亡子散的切肤之痛付诸笔端,创作了大量感人至深、"情道"一以贯之的散文作品,主要体现在怀念故国、经世致用、悼亡妻孥旧友等作品中,而其中又以悼亡妻儿的散文最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钱澄之 散文 “情道” 理论与创作
下载PDF
游击谋略、骂世心态与抗争立场:1930-1937年间左翼作家的杂文创作(下)
10
作者 陈红旗 《嘉应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59-62,共4页
在1930-1937年这段混乱的社会转型期中,旧有的思想、道德、文化、传统和历史都为左翼作家的杂文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嘲骂素材。从《海燕》《夜莺》等刊物上刊载的杂文可知,"抗争"和"救国"成为左翼文艺界介入现实的直... 在1930-1937年这段混乱的社会转型期中,旧有的思想、道德、文化、传统和历史都为左翼作家的杂文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嘲骂素材。从《海燕》《夜莺》等刊物上刊载的杂文可知,"抗争"和"救国"成为左翼文艺界介入现实的直接手段:他们通过杂文创作彰显了自身的爱国情怀、民族立场和抗争立场,也通过激昂的情绪表达点燃了日益颓废迷茫的民众尤其是进步青年的抗日激情和胜利信心。1930年以后的左翼文人已经不再像前人那样把杂文看作文学的"边角余料",他们在政治压力空前的时代里用杂文开辟了另外一条文学道路,从而获得了应有的身份认同、时代光环和文学史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艺界 杂文创作 《海燕》 《夜莺》 抗争立场
下载PDF
北京体验与鲁迅的杂文创作
11
作者 胡飞海 《新余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61-65,共5页
北京是鲁迅居留时间最长的都市。在北京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里,孤独体验和创伤体验是鲁迅最为深刻且十分重要的两种生活体验,影响了鲁迅的杂文创作。其中孤独体验催生了鲁迅的杂文创作,创伤体验则深化了鲁迅杂文创作思想。基于这两种独特体... 北京是鲁迅居留时间最长的都市。在北京长达十四年的时间里,孤独体验和创伤体验是鲁迅最为深刻且十分重要的两种生活体验,影响了鲁迅的杂文创作。其中孤独体验催生了鲁迅的杂文创作,创伤体验则深化了鲁迅杂文创作思想。基于这两种独特体验,鲁迅杂文中的北京是缺乏生机的,城中民众是奴化的,一些现代知识分子是丑陋的,由此构建了鲁迅有别于其他作家的北京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北京 孤独体验 创伤体验 杂文创作
下载PDF
张养浩生平与诗文创作浅论
12
作者 李鸣 《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30-35,共6页
本文对元代名臣张养浩的生平及诗文创作成就进行了考论,认为张养浩的退隐是其知识分子人格与官场的冲突所致,其生平经历有超越传统知识分子儒道互补范式之处。其散文追随姚燧,取法韩愈,诗歌则兼学白居易之通俗与韩愈之险劲,在元代文坛... 本文对元代名臣张养浩的生平及诗文创作成就进行了考论,认为张养浩的退隐是其知识分子人格与官场的冲突所致,其生平经历有超越传统知识分子儒道互补范式之处。其散文追随姚燧,取法韩愈,诗歌则兼学白居易之通俗与韩愈之险劲,在元代文坛独具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养浩 诗文 创作
下载PDF
游击谋略、骂世心态与抗争立场:1930-1937年间左翼作家的杂文创作(中)
13
作者 陈红旗 《嘉应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53-60,共8页
在1930-1937年间的左翼文艺报刊中,刊载骂世杂文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申报·自由谈》和《杂文》月刊。左翼作家笔下的杂文敢于针砭时弊、讽喻现实,他们通过充满"骨力"的杂文,将自身的愤怒转化为批评、讥嘲和讽刺,杂文... 在1930-1937年间的左翼文艺报刊中,刊载骂世杂文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是《申报·自由谈》和《杂文》月刊。左翼作家笔下的杂文敢于针砭时弊、讽喻现实,他们通过充满"骨力"的杂文,将自身的愤怒转化为批评、讥嘲和讽刺,杂文是他们最得力的斗争武器,而其固有的批判性力量也在这一时期被充分发挥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艺界 杂文创作 《申报·自由谈》 《杂文》月刊 批判性力量
下载PDF
论余华随笔中的创作哲学自述
14
作者 王雅馨 《吕梁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11-13,共3页
余华在其随笔散文中,自觉对文学创作进行积极反思。从创作意识的角度出发,以哲学对意识的分析方法,对自己的创作哲学进行阐述,主要从形式、真实、虚伪三个方面展开,揭示出余华的创作哲学和作品风格的来源。
关键词 余华 随笔 创作哲学
下载PDF
自译中的变译——以《小评论:林语堂双语文集》为个案 被引量:2
15
作者 卞建华 张欣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90-95,共6页
林语堂在自译中,未拘泥于原文结构和行文模式,而是针对原文与译文不同的预期读者,采用变译方法,用目的语对原文进行二次阐述。从林语堂的自译效果看,"忠实性"与"创造性"可以并行不悖,忠实是再创造的基础,再创造是... 林语堂在自译中,未拘泥于原文结构和行文模式,而是针对原文与译文不同的预期读者,采用变译方法,用目的语对原文进行二次阐述。从林语堂的自译效果看,"忠实性"与"创造性"可以并行不悖,忠实是再创造的基础,再创造是忠实的表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评论:林语堂双语文集》 自译 变译 忠实 创造
下载PDF
京派散文传统在当代台湾的传承与发展
16
作者 刘秀珍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105-108,共4页
当代台湾散文受到京派散文的深刻影响,其创作传承和发展了京派散文的创作主题、审美品格和艺术手法,但随着时代环境和文化思潮的变迁,其书写模式较传统京派散文又有了诸多变化,融入了新的质素。
关键词 京派散文 台湾当代散文 创作主题 审美品格 艺术手法
下载PDF
20世纪90年代思想随笔繁荣原因探析
17
作者 李险峰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65-66,共2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思想随笔发展迅猛,其主要原因是:文学生态环境的日益宽松、80年代的文化热和90年代初人文精神大讨论、二三十年代小品随笔的大量再版、读者对滥抒情散文的拒斥。
关键词 20世纪 90年代 文学生态环境 理性精神 散文创作 思想随笔 人文精神
下载PDF
古代时文之“衍生态”文体及其价值论
18
作者 郑丽霞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41-45,94,共5页
"时文"是流动概念,具有动态嬗变特性。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从东汉末的骈体文这一时文"原生态"文体,发展衍变出诸如唐之律赋、宋之策论、明清之八股等"衍生态"文体。科举时文并非毫无价值,不仅具有取士之... "时文"是流动概念,具有动态嬗变特性。随着科举制度的推行,从东汉末的骈体文这一时文"原生态"文体,发展衍变出诸如唐之律赋、宋之策论、明清之八股等"衍生态"文体。科举时文并非毫无价值,不仅具有取士之功用,而且可以熏染封建士子的儒家伦理道德、影响文学创作,还具有宝贵的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文:原生态文体 衍生态文体 文体创作 价值
下载PDF
对建筑评论论文论著的思考
19
作者 胡振宇 《南方建筑》 2006年第2期56-57,共2页
近年来,国内的建筑评论日趋活跃,本文在分析建筑评论现状的基础上,对建筑评论的论文论著进行了点滴思考,以期有益于建筑评论和建筑创作。
关键词 建筑评论 论文论著 思考 建筑创作
下载PDF
乡土文化的书写与阳光写作的范本——喻莉娟散文集《水灯载去我的祝福》解读
20
作者 喻子涵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130-133,共4页
喻莉娟散文创作是一种写作方式、写作行为、写作心态上的价值重建,她的散文集《水灯载去我的祝福》,是以乡土为立足点,以文化为灵魂,以真味为追求目标,对原始贵州、神奇贵州、多彩贵州进行纪实和描绘。作者以阳光的心态、阳光的基调、... 喻莉娟散文创作是一种写作方式、写作行为、写作心态上的价值重建,她的散文集《水灯载去我的祝福》,是以乡土为立足点,以文化为灵魂,以真味为追求目标,对原始贵州、神奇贵州、多彩贵州进行纪实和描绘。作者以阳光的心态、阳光的基调、细腻的笔触、纯净的文字进行写作,使之成为"阳光写作"的范本,对当今浮躁喧哗的文坛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莉娟 散文创作 乡土文化 阳光写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