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多米诺效应定量评价 被引量:19
1
作者 赵东风 王晓媛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04-109,共6页
引入多米诺效应定义,介绍多米诺效应定量评价的方法。结合具体实例对油库进行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分析,给出事故多米诺效应定量评价的具体程序。通过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多米诺效应评价,得出油库事故的升级因素和导致事故扩大的途径,并指出... 引入多米诺效应定义,介绍多米诺效应定量评价的方法。结合具体实例对油库进行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分析,给出事故多米诺效应定量评价的具体程序。通过油库火灾爆炸事故多米诺效应评价,得出油库事故的升级因素和导致事故扩大的途径,并指出相应的多米诺效应控制措施。与传统的评价方法相比,多米诺效应评价方法可预测次生事故发生情况和发生概率及后果,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预防事故多米诺效应,降低次生灾害的发生率,提高油库的本质安全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米诺效应 升级因素 冲击波 热辐射 安全评价
下载PDF
诊断性刮宫诊断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钟艺 袁琳 +5 位作者 张林 杨静 聂祥琳 万一聪 马小玲 程文俊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96-498,503,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EH)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及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术前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为AEH并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04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非子宫内膜癌组(70例)和子宫内膜癌组(34例),...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AEH)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及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回顾分析术前诊断性刮宫病理诊断为AEH并行全子宫切除术的104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非子宫内膜癌组(70例)和子宫内膜癌组(34例),分析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计算预测患者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前诊断为AEH的患者中,32.69%(34例)术后病理升级为子宫内膜癌。单因素分析显示,绝经状态及超声I级以上血流信号是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P<0.05)。肿瘤浸润子宫肌层深度与超声下血流丰富程度呈正相关(r=0.548,P=0.001)。多因素分析显示,I级以上血流信号是术后病理升级的危险因素。结论:诊断性刮宫取材诊断的AEH患者术后病理升级较为常见,伴有I级以上血流信号的患者术前需仔细评估,以制定更合理的诊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子宫内膜癌 病理升级 相关因素
下载PDF
胜利油田安全风险量化评估实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曹福军 郑立新 +2 位作者 王晓宇 缪会青 金业海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22-28,I0002,共8页
胜利油田结合安全风险量化评估实际情况,合理选取组合风险HALOPA评估节点和BOWTIE评估中间事件,充分考虑安全隐患等升级因素,引入安全隐患校正系数对初始风险和保护措的施进行校正,合理选取管理性措施失效概率值,严格计算剩余安全风险数... 胜利油田结合安全风险量化评估实际情况,合理选取组合风险HALOPA评估节点和BOWTIE评估中间事件,充分考虑安全隐患等升级因素,引入安全隐患校正系数对初始风险和保护措的施进行校正,合理选取管理性措施失效概率值,严格计算剩余安全风险数值,验证当前风险管控措施的作用,提出新增风险管控措施,制定和落实风险降级计划,确保剩余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可量化、可接受、可控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风险 量化评估 初始风险 保护措施 升级因素 剩余风险
下载PDF
再投资过程中承诺升级的抑制
4
作者 徐长江 陈实 张雪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7期433-440,共8页
承诺升级是指投资者在先前的投资中收到负向反馈时,仍然向该投资项目投入资源的现象。自我辩解理论、自我表现理论以及前景理论对其产生的心理机制进行了解释。个体的人格、情绪、认知,投资项目的初始责任、沉没成本、决策风险以及外部... 承诺升级是指投资者在先前的投资中收到负向反馈时,仍然向该投资项目投入资源的现象。自我辩解理论、自我表现理论以及前景理论对其产生的心理机制进行了解释。个体的人格、情绪、认知,投资项目的初始责任、沉没成本、决策风险以及外部压力、客观目标、文化等情境因素都会对投资过程中的承诺升级产生影响。投资者有必要了解承诺升级的机制与影响因素,积极调整自己的心态,明确投资目标,全面收集信息,尽可能做到理性决策,避免承诺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投资 承诺升级 影响因素 控制手段
下载PDF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与炎性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党博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9年第22期52-54,共3页
目的探究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与参照组(传统抗生素治疗),各43例。比较两组抗生素... 目的探究抗生素降阶梯治疗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与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研究组(抗生素降阶梯治疗)与参照组(传统抗生素治疗),各43例。比较两组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症状消失时间、二重感染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结果研究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及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与参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二重感染率为6.98%,低于参照组的27.91%(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5d后,两组患者的PCT、CRP水平均降低,FEV1/FVC均升高,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方案治疗重症肺炎患者,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而且可促进肺功能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降阶梯 重症肺炎 肺功能 炎性因子
下载PDF
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抗生素降阶梯疗法对重症肺炎患者细胞免疫、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朱浩 姜剑松 +1 位作者 顾维立 王颖 《疑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49-153,159,共6页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SP)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SP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重症肺炎(SP)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细胞免疫、炎性反应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7月—2022年12月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SP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抗生素降阶梯疗法。治疗2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细胞免疫、炎性因子、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88%,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χ^(2)/P=4.228/0.040)。治疗2周后,观察组细胞免疫指标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t/P=3.007/0.004,2.457/0.017,2.943/0.005,2.106/0.039);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低于对照组(t/P=3.027/0.004,3.636/0.001,4.829/<0.001,6.248/<0.001);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占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_(1)/FVC)高于对照组(t/P=7.631/<0.001,4.887/<0.001,5.406/<0.001)。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21%vs.12.12%,χ^(2)/P=0.098/0.322)。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抗生素降阶梯疗法能够提高SP患者临床疗效,可能与改善细胞免疫功能、拮抗炎性反应、促进肺功能恢复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抗生素降阶梯疗法 支气管肺泡灌洗 细胞免疫功能 炎性因子 肺功能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朱红勇 杨露露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2年第18期87-89,93,共4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西省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8例。参照组在基础对症处...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小儿重症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江西省瑞金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6例重症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8例。参照组在基础对症处理措施基础上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研究组则在基础对症处理措施基础上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用药6 d后,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测定比较两组患儿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免疫球蛋白A(IgA)和免疫球蛋白G(IgG)等免疫功能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hs-CRP、IL-6、IgA、Ig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hs-CRP、IL-6均低于治疗前,IgA和IgG则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IL-6均低于参照组,IgA和IgG则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抗生素降阶梯治疗,能提升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促进炎症因子的改善,且安全性佳,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抗生素降阶梯 小儿 重症肺炎 炎症因子 疗效
下载PDF
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结合肺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叶燕 拜合提尼沙·吐尔地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3749-3752,共4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结合肺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 目的探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结合肺康复训练对老年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收治的老年COPD患者96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结合肺康复训练。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清炎性因子及外周血白细胞CD64呼吸功能和血气指标变化情况;随访3个月,比较2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血清TNF-α、CRP、LTB4及CD64指数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比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血气指标及呼吸衰竭指数水平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更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呼吸功能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COPD患者采取抗生素降阶梯治疗方案结合肺康复训练治疗,可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呼吸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降阶梯治疗 COPD 炎症因子 呼吸功能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背景下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升级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李豫新 王容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6期57-64,72,共9页
贸易畅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贸易合作是贸易畅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探索贸易合作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其升级有重大意义。文章构建了影响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升级的理论框架,采用基于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多变量两水平分析... 贸易畅通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内容,贸易合作是贸易畅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探索贸易合作的影响因素对促进其升级有重大意义。文章构建了影响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升级的理论框架,采用基于传统贸易引力模型的多变量两水平分析模型对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升级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的经济规模、相对距离、人口数量、贸易结合度和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对中国新疆与中亚国家贸易合作升级具有直接影响,其中,贸易双方的经济规模、贸易结合度和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存在正向影响,而相对距离和人口数量却存在负向影响。除此之外,人口数量、贸易结合度和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还对贸易双方的出口供给能力、进口需求能力和相对贸易运输成本进行调节并发挥间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疆 中亚五国 贸易合作升级 影响因素 多变量两水平分析模型
下载PDF
自动扶梯主轮受力因素分析及其应力计算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织凤 严霖元 刘国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47-649,共3页
主要讨论了影响自动扶梯主轮受力的因素及主轮应力的计算。
关键词 自动扶梯 主轮 受力因素 应力计算
下载PDF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续扩动因的问卷调研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青 刘静 《上海金融》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6-42,117,共7页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的风险加大。要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需要追问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根本成因,以便真正从机制上控制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形成和累积。本文通过问卷调研我国信贷从业人员在已贷... 随着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的风险加大。要解决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需要追问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根本成因,以便真正从机制上控制商业银行新增不良贷款的形成和累积。本文通过问卷调研我国信贷从业人员在已贷款企业面临财务困境并申请进行二次贷款时的决策思考,获得影响其决策过程的因素及对决策的影响程度,发现内部领导支持、担保偏好、地方政府干预和责任等因素对不良贷款续扩的影响非常显著,而社会责任、客户关系、成长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弱;并据此提出或可借鉴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不良贷款续扩 成因 自辨理论 前景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