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境态度与环境行为及其关系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85
1
作者 武春友 孙岩 《预测》 CSSCI 2006年第4期61-65,共5页
环境行为与环境态度的研究一直是环境社会学关注焦点。本文通过界定环境行为与环境态度的概念,从理论研究框架和实证研究结果两方面回顾了现有文献对二者的探讨,进一步分析了二者相互关系。针对二者并不清晰稳定的关系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环境行为与环境态度的研究一直是环境社会学关注焦点。本文通过界定环境行为与环境态度的概念,从理论研究框架和实证研究结果两方面回顾了现有文献对二者的探讨,进一步分析了二者相互关系。针对二者并不清晰稳定的关系给出了合理的解释。并且据此探讨了未来研究发展趋势,尤其是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态度 环境行为 环境社会学 环境价值观
下载PDF
关于我国国民环境的态度调查 被引量:29
2
作者 曹世雄 陈军 +1 位作者 陈莉 高旺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35-741,共7页
2004年10月随机抽取了北京、上海、河北、河南、湖南、陕西六省市对5000余位国民做了环境态度问卷调查。了解我国民众的生态观念、制约因素、以及潜在的保护环境的动机。调查结果显示,91%的被访者感到我国环境已严重恶化,78%的被访者支... 2004年10月随机抽取了北京、上海、河北、河南、湖南、陕西六省市对5000余位国民做了环境态度问卷调查。了解我国民众的生态观念、制约因素、以及潜在的保护环境的动机。调查结果显示,91%的被访者感到我国环境已严重恶化,78%的被访者支持政府耗资3000多亿元人民币开展退耕还林项目。居民的环境意识同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年龄、职业、居住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其中经济收入和受教育水平是影响居民环境意识变化的首要因素。区域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现阶段的环境压力主要集中在贫困的边远山区和快速崛起的城市周边地区,把发展经济、改善教育、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与环境修复有机地结合起来,是生态政策管理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态度 环境政策 环境退化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报告(2019年) 被引量:21
3
作者 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课题组 郭红燕 +5 位作者 李晓 贾如 郝亮 王璇 刘卓男 田春秀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9年第3期5-12,共8页
为了解我国公众生态环境行为基本状况,引导和鼓励公众积极践行生态环境行为和主动参与生态环保工作,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调查发现,公众普遍认可个人行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多数... 为了解我国公众生态环境行为基本状况,引导和鼓励公众积极践行生态环境行为和主动参与生态环保工作,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组织开展了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调查。调查发现,公众普遍认可个人行为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在多数生态环境行为领域践行度较高,能够'知行合一',但在绿色消费、垃圾分类、环保实践和监督举报等领域还存在'高认知度、低践行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调查 生态环境意识 生态环境行为
下载PDF
生态旅游地居民环境友好行为形成机制——以国家风景名胜区东江湖为例 被引量:17
4
作者 范香花 黄静波 程励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7-182,188,共7页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构建居民环境友好行为形成机制模型,以东江湖国家风景名胜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获取一手数据,借助于SPSS17.0、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居民环境知识对环境态度中的环境信念和环境敏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环境... 基于已有研究成果,构建居民环境友好行为形成机制模型,以东江湖国家风景名胜区居民为研究对象,获取一手数据,借助于SPSS17.0、AMO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居民环境知识对环境态度中的环境信念和环境敏感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环境知识对环境信念的影响程度大于对环境敏感的影响;居民环境态度中的环境信念和环境敏感对环境友好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环境敏感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程度大于环境信念对环境友好行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地居民 环境知识 环境态度 环境友好行为 东江湖 中国
原文传递
农村居民参与垃圾治理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6
5
作者 吴大磊 赵细康 +1 位作者 石宝雅 林盛华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1-197,共7页
垃圾污染是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论文对农村居民参与垃圾治理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态度是环境认知与环境行为的非完全中介变量,其中介过程受到调节;(2)环境认知经过环境态... 垃圾污染是当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论文对农村居民参与垃圾治理环境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环境态度是环境认知与环境行为的非完全中介变量,其中介过程受到调节;(2)环境认知经过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的中介效应受到内控观的调节,内控观不仅调节直接效应,同时调节中介效应的后半路径;(3)当内控观在均值水平时,环境认知经过环境态度以及直接对环境行为的调节效应占总效应的29.95%。因此,环境认知、态度和内控观在影响农村居民参与垃圾治理环境行为上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不仅环境认知、态度对环境行为有正向影响,环境内控观也对环境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垃圾治理 环境认知 环境态度 环境内控观
下载PDF
城市居民的环境态度对其环保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6
作者 赵群 曹丽丽 严强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59-162,共4页
为了了解城市居民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不同群体环境态度和环保行为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居民环境态度对环保行为的内在影响机理。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发现,环境认知、环保责任和环保意愿都是个人环保行为的... 为了了解城市居民环保行为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了不同群体环境态度和环保行为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居民环境态度对环保行为的内在影响机理。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发现,环境认知、环保责任和环保意愿都是个人环保行为的显著性影响因素。不同年龄、学历和籍贯的公民在环保态度和环保行为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政府及社会应该注重培养公民形成良好的环保态度,并采用制度设置促进居民环境态度与环保行为的一致性。特别要加强对县、乡、农村地区和低学历人群的环保宣传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公民 环境态度 环保行为
下载PDF
城镇化对进城农民环保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兴邦 周葵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0-78,共9页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提速,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之前较多的研究关注了城镇化对于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而较少有研究者从城镇化影响进城人口环保行为的微观视角来探讨城镇化对于降低环境压力的正向效应...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提速,我国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之前较多的研究关注了城镇化对于我国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而较少有研究者从城镇化影响进城人口环保行为的微观视角来探讨城镇化对于降低环境压力的正向效应。采用中国社会综合调查2013年数据,本研究通过比较进城农民和留守农民环保行为的差异验证了城镇化对进城农民环保行为的影响,考虑到由选择性误差引起的内生性问题,本研究采用倾向值匹配的方法对内生性问题进行了修正,结果支持城镇化对进城农民环保行为的改善效应。另外,本研究发现进城农民和留守农民在私人领域的环保行为参与程度差距较大,而在公共领域环保行为参与程度差距较小。最后本研究提出了两个城镇化影响进城农民环保行为的中间机制并进行了初步验证:一是农村户籍居民进城后通过媒体接触,与城市居民互动获得更多环境知识进而改善自身环保行为,二是农民通过改善了环境关注水平,环境重要性认知等环境态度进而改善自身环保行为。本研究认为城镇化对于进城农民环保行为的正向影响对于降低城市环境压力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公共决策部门应继续利用城市载体对规模人群的辐射效应,并不断通过政府引导、媒体宣传和社会参与来提升公众环保意识,营造出全民保护环境的城市社会环境进而不断改善公众环保行为。另外,针对进城农民在公共领域环保行为参与率较低的现状,城市政府既要不断提升进城农民的城市融入水平以改善进城农民对融入城市的环境关心水平,也应不断健全公共领域环保行为的参与机制以保障其参与渠道畅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环保行为 进城农民 环保知识 环境态度
下载PDF
基于环境态度的游客环境行为预测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12
8
作者 余勇 钟永德 《旅游论坛》 CSSCI 2010年第5期514-519,571,共7页
以往关于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研究,注重宏观层面的整体性把握,而缺乏个体微观层面的透视。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以环境态度为影响变量,对游客的环境行为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因子分析,分别提取了6个环境态度因子和4个环境行为因子并命名... 以往关于生态旅游环境问题的研究,注重宏观层面的整体性把握,而缺乏个体微观层面的透视。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以环境态度为影响变量,对游客的环境行为进行实证研究。采用因子分析,分别提取了6个环境态度因子和4个环境行为因子并命名,通过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检定背景信息对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的差异影响,运用典型相关分析,进一步探讨环境态度对环境行为产生影响的程度和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环境态度 环境行为预测 典型相关
下载PDF
广告诉求和环境态度对绿色产品广告心理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杨智 赵倩颖 王婧婧 《经济与管理》 CSSCI 2017年第1期65-71,共7页
基于认知一致性理论对广告诉求和环境态度对绿色产品广告心理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2(诉求方式:绿色/利益)×3(环境态度:利己/利他/生态)的被试间实验发现,对于持利己环境态度的消费者,采用利益(VS.绿色)诉求方式能够使他们产生... 基于认知一致性理论对广告诉求和环境态度对绿色产品广告心理效果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2(诉求方式:绿色/利益)×3(环境态度:利己/利他/生态)的被试间实验发现,对于持利己环境态度的消费者,采用利益(VS.绿色)诉求方式能够使他们产生更积极的广告态度和更高的购买意愿;而对于持利他环境态度和生态环境态度的消费者,采用绿色(VS.利益)诉求方式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告诉求 绿色诉求 利益诉求 环境态度 绿色广告 广告心理效果
下载PDF
环境态度、引导用语与绿色出行意向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凯 邓婷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1-196,共6页
政府机构等相关组织往往利用引导用语来促进公众绿色出行,但这些引导用语是否能起到作用,目前学术界尚缺乏实证研究。文中通过设计2(高/低环境态度)x2(强势/非强势引导用语)实验,对北京市消费者展开问卷调查,对收集的419份有效问卷进行... 政府机构等相关组织往往利用引导用语来促进公众绿色出行,但这些引导用语是否能起到作用,目前学术界尚缺乏实证研究。文中通过设计2(高/低环境态度)x2(强势/非强势引导用语)实验,对北京市消费者展开问卷调查,对收集的419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以感知重要性、感知严重性为环境态度,探讨在强势和非强势引导用语下消费者的绿色出行意向。研究结果表明:在环境态度较高时,强势引导用语对绿色出行意向促进作用更大;在环境态度较低时,非强势引导用语对绿色出行意向促进作用更大;环境态度对绿色出行意向的促进作用大于引导用语对绿色出行意向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为提升引导用语的使用效果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导用语 环境态度 绿色出行意向 感知重要性 感知严重性
原文传递
新生态范式(NEP)量表在我国城市学生群体中的修订及信度、效度检验 被引量:8
11
作者 吴灵琼 朱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53-61,共9页
本文分别在江苏南通绿色学校四至六年级学生群体以及湖北武汉两所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对学生版NEP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对所修订的量表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研究表明,修订后的学生版NEP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因素分析表明,NEP量表在我国城市... 本文分别在江苏南通绿色学校四至六年级学生群体以及湖北武汉两所高校大学生群体中对学生版NEP量表进行了修订,并对所修订的量表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研究表明,修订后的学生版NEP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因素分析表明,NEP量表在我国城市学生群体中既不呈现单一维度也不符合理论所设计的五维结构;进一步的内容分析主张该量表主要由"自然观""生态价值判断""生态价值认知"三个维度构成。虽然小学生和大学生群体在三个维度的具体项目组成方面存在一些差异,但其基本结构一致,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下学生群体在生态世界观方面的心态体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P量表 生态世界观 环境关心 环境态度 学生群体
下载PDF
人口学特征分异的半圈养生境野生动物旅游者环境态度分析:深层生态学理论视角 被引量:6
12
作者 丛丽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51-359,共9页
为理解野生动物旅游中人与生态系统互动机制,以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与研究基地为例,采用聚类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雪费法事后检定等定量分析方法,以新生态范式量表为基础,对到访半圈养生境野生动物旅游者的环境态度进行测量,分析基于... 为理解野生动物旅游中人与生态系统互动机制,以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与研究基地为例,采用聚类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雪费法事后检定等定量分析方法,以新生态范式量表为基础,对到访半圈养生境野生动物旅游者的环境态度进行测量,分析基于人口社会学和人口地理学分异的野生动物旅游者的环境态度特征。结果表明,按照环境态度表现程度不同,野生动物旅游者分为3类:近生态中心主义者、近人类中心主义者和立场中立者,访客中主体环境态度为近生态中心主义者。在中国熊猫基地中的受访者中,不同性别、年龄、收入、教育程度和家庭背景对环境态度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圈养生境 野生动物旅游 生态系统服务 深层生态学 环境态度 大熊猫繁育与研究基地
下载PDF
大学生环境价值观与绿色出行之间的关系——以共享单车为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琪 陈婉 陈煊铭 《心理技术与应用》 2017年第11期695-701,共7页
绿色出行是指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而环境价值观可能是绿色出行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大学生的环境价值观与绿色出行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共享单车为绿色出行方式示例,使用环境价值观量表、大学生环境态度量表以及自编的共享单... 绿色出行是指采用对环境影响最小的出行方式,而环境价值观可能是绿色出行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大学生的环境价值观与绿色出行之间的关系,研究以共享单车为绿色出行方式示例,使用环境价值观量表、大学生环境态度量表以及自编的共享单车使用情况问卷对南京市12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环境价值观与绿色出行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环境态度在两者之间起到中介作用。(2)53%的大学生比较重视绿色出行并看好共享单车的发展前景,但认为共享单车需改善的问题仍较多。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国内对绿色出行影响因素的研究,并为相关部门制定促进大学生绿色出行行为的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价值观 绿色出行 环境态度 共享单车
下载PDF
大学生群体中价值观、感知环境质量与环境意识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亮 宋璐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63-367,共5页
本研究利用一项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数据,探讨了价值观、感知环境质量和环境意识之间关系,并对Inglehart的"客观问题和主观价值"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支持该假设,后物质主义者比物质主义者的环境意识更强,感知环境质量差者... 本研究利用一项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数据,探讨了价值观、感知环境质量和环境意识之间关系,并对Inglehart的"客观问题和主观价值"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支持该假设,后物质主义者比物质主义者的环境意识更强,感知环境质量差者比感知环境质量好者的环境意识更强。此外,研究还发现,感知环境质量比价值观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作用更强;感知中国环境质量比感知家乡环境质量对大学生的环境意识作用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物质主义 感知环境质量 环境意识
下载PDF
平原绿化项目实施下的居民环境支付意愿影响因素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被引量:3
15
作者 孙宇彤 王卫东 +1 位作者 方思超 王莹 《林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118,共5页
居民的认可与支持程度对于政策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北京市平原绿化项目实施背景下,2013年9月随机抽取了北京市250城乡居民进行环境支付意愿问卷调查。采用一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居民环境支付意愿影响因... 居民的认可与支持程度对于政策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北京市平原绿化项目实施背景下,2013年9月随机抽取了北京市250城乡居民进行环境支付意愿问卷调查。采用一手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和多元回归模型,对居民环境支付意愿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57.8%的居民自愿捐款进行环境建设,在个人特征各个变量中,居民年龄与环境支付意愿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居民受教育程度与环境支付意愿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居民对生态退化的认识与支付意愿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居民对平原绿化是否支持与支付意愿呈显著正相关;项目开展是否成功与支付意愿呈显著正相关。提出加大对环境以及生态问题的宣传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绿化 居民 环境态度 支付意愿 北京市
下载PDF
大学生环境态度对环境政策支持度预测的跨地区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魏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78-83,共6页
Kellert的态度类型量表与Dunlap等人共同编制的新生态范式(NEP)量表分别从两个角度评估环境态度。通过两个量表共同预测大学生对环境态度的支持情况,结果显示环境态度的地区和性别差异显著。西部地区学生环境态度最强烈,而中部、西部地... Kellert的态度类型量表与Dunlap等人共同编制的新生态范式(NEP)量表分别从两个角度评估环境态度。通过两个量表共同预测大学生对环境态度的支持情况,结果显示环境态度的地区和性别差异显著。西部地区学生环境态度最强烈,而中部、西部地区学生的道德感强于东部学生。不同的态度构成要素能预测对不同环境政策的支持,其中NEP量表的"人与自然"和Kellert量表的"功利主义"对环境政策支持的预测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态度 环境政策支持 地区 性别
下载PDF
成都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意愿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胡代燕 张胜利 +2 位作者 赵锐 林潼 姜磊 《环境卫生工程》 2022年第6期77-83,共7页
通过引入环境知识、公共宣传、经济激励和情境因素4个解释变量,构建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识别成都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意愿的关键因素,探讨公共宣传对居民环境态度、感知行为障碍、环境知识和分类意愿的作用。结果表... 通过引入环境知识、公共宣传、经济激励和情境因素4个解释变量,构建基于扩展计划行为理论的结构方程模型,识别成都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行为意愿的关键因素,探讨公共宣传对居民环境态度、感知行为障碍、环境知识和分类意愿的作用。结果表明:环境态度、感知行为障碍、环境知识和情境因素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意愿有显著影响。公共宣传不能直接影响居民的分类意愿,但能通过影响环境态度、感知行为障碍和环境知识间接作用于居民垃圾分类意愿。基于以上结论,为推进成都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政府在实施垃圾分类的初期应大力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和价值,同时完善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配套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类意愿 公共宣传 环境知识 环境态度 感知行为障碍
下载PDF
生态旅游消费者行为特征研究报告--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苏豫 《江苏商论》 2021年第8期58-61,共4页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消费者的基本特征、环境影响、行为态度进行调查。结合Spss19.0软件分析游客的基本特征与保护环境、行为态度的相关性,分析景区防止游客破坏环境行为的管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游...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浙江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旅游消费者的基本特征、环境影响、行为态度进行调查。结合Spss19.0软件分析游客的基本特征与保护环境、行为态度的相关性,分析景区防止游客破坏环境行为的管理措施。研究结果显示,游客的基本特征与破坏环境行为有相关性,特别是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相关性较大。大部分游客都具有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能约束自身行为,但其环境责任感不强。景区应该采取约束游客行为、教育不文明行为和引导游客公德行为来减少游客对景区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消费者 环境保护 环境态度
下载PDF
高尔夫旅游者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意向:专业化水平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芳 苏勤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2期393-402,共10页
高尔夫旅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依赖于自然环境,因此可持续性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以高尔夫旅游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潜在结构和内部一致性分析,运用专业化的概念,将高尔夫旅游者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类,并进一步检验不同专... 高尔夫旅游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依赖于自然环境,因此可持续性环境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以高尔夫旅游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潜在结构和内部一致性分析,运用专业化的概念,将高尔夫旅游者划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类,并进一步检验不同专业化水平的高尔夫旅游者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高级高尔夫旅游者的环境态度和环境行为意向得分高于初级和中级高尔夫旅游者;2)因果分析证实了环境态度和行为意向之间的关系,且这两个构念之间的关系在不同专业化水平的样本中均得到了检验;3)高尔夫旅游者的专业化水平对环境态度和行为意向并未起到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态度 环境行为意向 高尔夫 旅游者行为 专业化水平
下载PDF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biases, and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 empirical application of grid-group cultural theory in Northwestern China
20
作者 FangLei Zhong AiJun Guo +3 位作者 XiaoJuan Yin JinFeng Cui Xiao Yang YanQiong Zhang 《Research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 CSCD 2018年第5期436-446,共11页
Natural resource-management stud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attentive to the influences of human factors. Among these,cultural biases shape people’s responses to changes in natural resource systems. Several studies ... Natural resource-management stud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attentive to the influences of human factors. Among these,cultural biases shape people’s responses to changes in natural resource systems. Several studies have applied grid-group cultural theory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multiple value biases among stakeholders o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We developed and administered a questionnaire in the Heihe River Basin(n = 364) in northwestern China to investigate the appropriateness of applying this theory in the Chinese context of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he results revealed various cultural biases among the respondents. In descending order of prevalence, these biases were hierarchism(46.98%), individualism(26.65%), egalitarianism(18.96%), and fatalism(2.78%), with the remaining respondents(4.67%) evidencing no obvious bias. Our empirical study revealed respondents’ worldviews and the influence of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on cultural biases, as theoretically posited. Among the variables examined, age had a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across all biases except individualism. The correlation of income to all cultural biases was consistently negative. Only education had a negative and significant effect across all biases. Women were found to adhere to egalitarianism, whereas men adhered to individualism and hierarchism. Thus, grid-group cultural theory was found to be appropriate in the Chinese context, with gender, age, education, and income evidently accounting for cultural biases. Relationships between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cultural biases conformed with the hypothesis advanced by grid-group cultural theory. This finding may be of value in explaining individual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and facilita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management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environmental attitudes cultural biases grid-group cultural theory rural residents Northwestern China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