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4篇文章
< 1 2 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费的分解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史红亮 陈凯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104,共5页
本文基于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把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动分解为钢铁行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和钢铁行业能源强度效应。计算结果显示:1978-2007年间钢铁行业能耗强度年均下降率为4.87%,钢铁行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6,钢铁行业经济... 本文基于Laspeyres指数分解模型把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动分解为钢铁行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和钢铁行业能源强度效应。计算结果显示:1978-2007年间钢铁行业能耗强度年均下降率为4.87%,钢铁行业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0.56,钢铁行业经济增长和与能源消耗总量实现相对脱钩;如果钢铁产业在2020达到产能峰值,产能为9亿吨钢铁;只要保持钢铁能耗年均下降幅度在4.8%的水平上,可以实现将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的零增长,将钢铁行业能耗总量保持在2007年的水平上。钢铁行业能耗强度的下降将主要依赖于各经济区先进生产技术的扩散和产能结构在各经济区之间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能源消费 能源强度 经济增长效应
下载PDF
Decarbonization options of the iron and steelmaking industry based on a three-dimensional analysis 被引量:1
2
作者 Xin Lu Weijian Tian +3 位作者 Hui Li Xinjian Li Kui Quan Hao Ba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erals,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88-400,共13页
Decarbonization is a critical issue for peaking CO_(2) emissions of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such as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The decarbonization options of China’s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sector were discus... Decarbonization is a critical issue for peaking CO_(2) emissions of energy-intensive industries,such as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The decarbonization options of China’s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sector were discussed based on a systematic three-dimensional low-carbon analysis from the aspects of resource utilization(Y),energy utilization(Q),and energy cleanliness which is evaluated by a process general emission factor(PGEF)on all the related processes,including the current blast furnace(BF)-basic oxygen furnace(BOF)integrated process and the specific sub-processes,as well as the electric arc furnace(EAF)process,typical direct reduction(DR)process,and smelting reduction(SR)process.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the three-dimensional aspects,particularly the energy structure,should be comprehensively considered to quantitatively evaluate the decarbonization road map based on novel technologies or processes.Promoting scrap utilization(improvement of Y)and the substitution of carbon-based energy(improvement of PGEF)in particular is critical.In terms of process scale,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crap-based EAF or DR-EAF process is highly encouraged because of their lower PGEF.The three-dimensional method is expected to extend to other processes or industries,such as the cement production and thermal electricity generation indus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k CO_(2)emission low carbon management decarbonization option energy-intensity industry ironmaking and steelmaking
下载PDF
能耗瓶颈诊断模型在邢钢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甄云璞 孔俊其 +3 位作者 苍大强 宋海生 孙家舵 张志辉 《钢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4-89,共6页
为深入挖掘邢钢节能潜力,以e-p分析法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适合邢钢的能耗瓶颈诊断模型。应用能耗瓶颈诊断模型,通过分解吨钢综合能耗为能耗强度与产品结构系数,分析了总生产流程、各生产区域和各工序的能耗瓶颈,确定了影响吨钢综合能耗的... 为深入挖掘邢钢节能潜力,以e-p分析法为理论基础,建立了适合邢钢的能耗瓶颈诊断模型。应用能耗瓶颈诊断模型,通过分解吨钢综合能耗为能耗强度与产品结构系数,分析了总生产流程、各生产区域和各工序的能耗瓶颈,确定了影响吨钢综合能耗的因素,指出了下一步邢钢的节能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 吨钢能耗 能耗瓶颈 能量分解模型 能量密度
原文传递
北京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与碳排放关系实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吴轶伦 姚蕾 葛春莹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4-79,共6页
文章阐述了北京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低碳化的政策导向。通过对2003—2012年北京纺织业能源消耗、出口额等数据的整理分析,测算北京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通过2003—2012年世界服装行业总出口数据与北京市服装行业出口数据,测算国际... 文章阐述了北京服装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低碳化的政策导向。通过对2003—2012年北京纺织业能源消耗、出口额等数据的整理分析,测算北京纺织服装行业碳排放量;通过2003—2012年世界服装行业总出口数据与北京市服装行业出口数据,测算国际市场占有率作为国际竞争力的测算指标。通过构建计量模型,分析北京纺织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的关系。根据测算结果及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提出北京市纺织服装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路径及低能减排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排放 纺织服装业 国际竞争力 国际市场占有率 能源强度
下载PDF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beamline for a proton therapy system
5
作者 Bin Qin Xu Liu +8 位作者 Qu-Shan Chen Dong Li Wen-Jie Han Ping Tan Zhong-Qi Zhang Chong Zhou Ao-Te Chen Yi-Cheng Liao Wei Wang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53-63,共11页
A proton therapy(PT)facility with multiple treatment rooms based on the superconducting cyclotron scheme is under development a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ST).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scribe the ... A proton therapy(PT)facility with multiple treatment rooms based on the superconducting cyclotron scheme is under development a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ST).This paper attempts to describe the design considerations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T beamline from a systematic viewpoint.Design considerations covering beam optics and the influence of high-order aberrations,beam energy/intensity modulation,and beam orbit correction are described.In addition to the technic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main beamline components and subsystems,including the energy degrader,fast kicker,beamline magnets,beam diagnostic system,and beamline control system are intro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on therapy BEAMLINE Beam optics Beam energy/intensity modulation
下载PDF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因素分解:1980—2004 被引量:136
6
作者 吴巧生 成金华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34-40,共7页
基于我国1980—2004年的经济与能源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现有能源消耗强度完全分解模型的求解方法,开展六部门结构变化及其能源消耗强度变化对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影响方向及影响份额研究表明:用简单平均微分PDM2方法分解计算的结果误... 基于我国1980—2004年的经济与能源统计数据,对比分析现有能源消耗强度完全分解模型的求解方法,开展六部门结构变化及其能源消耗强度变化对我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的影响方向及影响份额研究表明:用简单平均微分PDM2方法分解计算的结果误差是相当小的,效果满意;中国能源消耗强度下降主要是各部门能源使用效率提高的结果,其中,工业部门的技术改进是影响能源消耗强度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耗强度 六部门分解模型 效率 结构
下载PDF
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优化与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 被引量:149
7
作者 张伟 朱启贵 高辉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2-75,共14页
本文借助Kaya恒等式对产业体系的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分析生产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升级对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构建产业体系碳排放模型,对我国29个省区产业体系及其三次产业1995—2014年间的碳排放强度、能... 本文借助Kaya恒等式对产业体系的碳排放量进行因素分解,分析生产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升级对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的影响,以此为基础构建产业体系碳排放模型,对我国29个省区产业体系及其三次产业1995—2014年间的碳排放强度、能源碳排放密度和能源消费强度进行测度,并对影响产业体系碳排放强度、能源碳排放密度和能源消费强度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产业体系低碳化发展是由能源结构的变化所驱动,属于能源结构变化型;由于产出占比和能源消费占比较大,导致我国产业体系能源消费强度,即能源使用效率主要受二次产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体系低碳化 碳排放强度 能源碳排放密度 能源消费强度
原文传递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因素分析——基于SDA分解技术 被引量:105
8
作者 郭朝先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7-56,共10页
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采用双层嵌套结构式的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从经济整体、分产业、工业分行业三个角度对1992—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强度效... 本文构建了一个扩展的(进口)竞争型经济—能源—碳排放投入产出模型,采用双层嵌套结构式的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从经济整体、分产业、工业分行业三个角度对1992—2007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始终是碳减排最主要的因素,最终需求的规模扩张效应和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是促使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进口替代效应和能源消费结构变动效应一直比较小;在规模扩张诸因素中,出口和投资扩张效应越来越显著,而消费扩张效应重要性程度下降。本文研究还发现,2002—2007年二氧化碳排放增长较前期明显加速,表明新一轮工业化呈现"高碳化"趋势。在整个研究期间,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越来越大,在工业领域尤其是能源工业中情况更是如此,表明"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不但得以延续而且变本加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SDA分解 能源消费强度变动效应 投入产出系数变动效应
原文传递
中国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78
9
作者 刘畅 孔宪丽 高铁梅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290-1299,共10页
利用中国2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中观层面上对中国工业部门及其内部不同能耗特征的各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不仅研究了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对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还考虑了高耗能产品出口贸易... 利用中国29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在中观层面上对中国工业部门及其内部不同能耗特征的各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变动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不仅研究了技术进步及能源价格对工业行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还考虑了高耗能产品出口贸易结构、产权结构以及能源替代等因素。实证结果表明,科技经费支出的增加有助于高能耗行业能源效率的提高,这些行业通过加强节能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将有很大的节能潜力;企业产权结构和出口贸易结构对工业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有显著影响;能源相对价格的提高对工业行业的节能降耗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电力、石油等能源产品占总能源消费比例的增加降低了工业行业特别是高能耗行业的能源消耗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耗强度 中国工业 行业差异 PANEL DATA模型
下载PDF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区域差异的动态关系比较研究--基于省(市)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66
10
作者 刘畅 崔艳红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4-43,共10页
中国各区域的能源消耗强度及其变化趋势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建立了区域能源消耗强度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不同区域各种经济因素与能源消耗强度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短期动态调整效应。得出结论:就能源消耗强度的长期趋... 中国各区域的能源消耗强度及其变化趋势存在很大差异。本文建立了区域能源消耗强度的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不同区域各种经济因素与能源消耗强度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基于误差修正模型考察短期动态调整效应。得出结论:就能源消耗强度的长期趋势和短期波动而言,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对高能耗区域的影响很大,高能耗区域通过结构调整有更大的节能空间。尽管中能耗区域有较高的长期价格弹性,但能源价格的短期波动对各区域都不显著。企业科技开发投入对各区域仅有长期影响,对高能耗区域的影响更大。低能耗区域的能源消耗强度对各种经济因素的短期波动能迅速做出反应,而高能耗区域虽然对各种因素的短期变化调整缓慢,但表现出更大的长期节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耗强度 面板数据模型 误差修正模型
原文传递
基于结构份额与效率份额的中国能源消费强度研究 被引量:41
11
作者 刘凤朝 潘雄锋 徐国泉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共5页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揭示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机理及变化趋势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提出了结构份额和效...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揭示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相关机理及变化趋势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能源消费强度变化分解为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提出了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的测算方法,基于1985年~2003年的统计数据测算了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变化中的结构份额和效率份额,分析了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能源使用效率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能源消费强度下降是各产业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和产业结构调整综合作用的结果,相对效率份额,结构份额对能源消费强度的影响波动较大;无论是从效率份额还是结构份额来看,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都是导致整体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工业能源强度的下降是导致整体能源消费强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因此,针对我国产业发展规划,我国能源消费强度研究的主要着眼点应该放在第二产业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和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两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强度 经济结构 结构份额 效率份额
下载PDF
能源强度的指数分解分析研究综述 被引量:34
12
作者 张炎治 聂锐 《管理学报》 CSSCI 2008年第5期647-650,共4页
指数分解分析是一个研究能源强度变化及其作用机理的良好分析框架,围绕这一方法,综述了指数分解分析在方法论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能源领域,尤其在能源强度方面的应用研究。将我国学者关于能源强度变化的研究结论划分为3类:技术进步决... 指数分解分析是一个研究能源强度变化及其作用机理的良好分析框架,围绕这一方法,综述了指数分解分析在方法论方面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能源领域,尤其在能源强度方面的应用研究。将我国学者关于能源强度变化的研究结论划分为3类:技术进步决定论、阶段贡献变化论和分解层次影响论,并指出了指数分解分析在研究能源强度变化机理中的三大缺陷。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分解分析 能源强度 结构效应 效率效应
下载PDF
中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机制与价格非对称效应研究——基于结构VEC模型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40
13
作者 刘畅 孔宪丽 高铁梅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70,共12页
本文通过建立我国能源消耗强度的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对1978—2007年间我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长期影响因素和短期动态调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能源消耗强度的改善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产... 本文通过建立我国能源消耗强度的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对1978—2007年间我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长期影响因素和短期动态调整效应进行实证分析,并利用方差分解技术对我国能源消耗强度的改善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价格及科技投入对我国能源消耗强度的变动有着显著的长期影响,并且能源价格存在明显的"逆向"非对称效应。短期内,减少煤炭消费比重和重工业产值比重、提高科技费用支出比重都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能源消耗强度有间接的滞后影响。在各种影响因素中,科技费用支出比重对我国能源消耗强度变动的贡献程度最大,而能源价格的贡献程度又显著高于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的贡献程度。科技费用支出比重和能源价格的影响效果具有长期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效率 能源消耗强度 变动机制 结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SVECM)
原文传递
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信贷投放的动态关系研究——基于碳排放强度分组的省级面板实证分析 被引量:38
14
作者 邢毅 《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31,共15页
本文基于"碳排放强度"的分组思路,分别建立低碳发展区域和高碳发展区域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信贷投放的面板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分析上述三者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能源消费... 本文基于"碳排放强度"的分组思路,分别建立低碳发展区域和高碳发展区域的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信贷投放的面板VAR模型,通过脉冲响应、方差分解和Granger因果检验,比较分析上述三者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和信贷投放之间的动态关系在低碳发展区域和高碳发展区域存在显著差异。(2)低碳发展区域的信贷投放和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存在着信贷投放对经济增长的"金融加速器"效应,而高碳发展区域的这一现象并不显著。(3)信贷投放是能源消费的Granger原因,表明金融机构较好地执行了国家产业政策和货币政策,促进了能源消费强度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信贷投放 能源消费强度 碳排放强度
原文传递
区域物流发展、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37
15
作者 曹翠珍 赵国浩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4-52,共9页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推导论证出区域物流发展、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采用中国1999—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得出结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区域物流发展对经济... 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推导论证出区域物流发展、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并采用中国1999—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得出结论: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区域物流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存在阶段性及明显的地区差异;中国能源消费与人均GDP及上期能源消费同方向变动,本期能源消费对上期能源消费的弹性大于对人均GDP的弹性;中国能源消费强度与物流业发展水平呈相反方向变动,区域物流的发展可以降低生产和流通成本,加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以保障经济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物流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 能源消费强度
下载PDF
基于LMDI的江苏省能源消费总量增长效应分析 被引量:34
16
作者 岳婷 龙如银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66-1271,共6页
2002年以来,随着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逐步加快,而省内能源供给远远小于需求,能源保障势必影响江苏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全面分析江苏省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六大行业的能源消费入手,采用LMDI模... 2002年以来,随着江苏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逐步加快,而省内能源供给远远小于需求,能源保障势必影响江苏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全面分析江苏省能源消费增长的影响因素,本文从六大行业的能源消费入手,采用LMDI模型把江苏省1996年-2008年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的效应分解为生产效应、结构效应和强度效应。效应分解与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效应是促进能源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而强度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是江苏省近年来能源消费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结构调整带来的结构效应对能源消费增长的抑制作用还未显现出来;另一方面,工业尤其是高耗能行业生产效应的增长是江苏省能源消费强度增长的主要因素。因此,要降低江苏省能源消费强度,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完善相应的法律和政策,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强度 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 生产效应 结构效应 强度效应
原文传递
低碳发展时代的世界与中国能源格局 被引量:31
17
作者 华贲 《中外能源》 CAS 2010年第2期1-9,共9页
哥本哈根会议认定了“2℃”和“在2050年前全球排放量减到1990年的一半”,到2050年,碳减排要求世界人均能耗不高于2.5t标煤/a。能源碳强度ωω是一个反映碳排放与能源结构关系的新指标,利用它与一次能源消费中生成并排放二氧化碳... 哥本哈根会议认定了“2℃”和“在2050年前全球排放量减到1990年的一半”,到2050年,碳减排要求世界人均能耗不高于2.5t标煤/a。能源碳强度ωω是一个反映碳排放与能源结构关系的新指标,利用它与一次能源消费中生成并排放二氧化碳的各种形式能源所占比率y的关联式oJ=2.4y进行推算:按照450情景方案,二氧化碳排放峰值307×108t出现在2020年,而能耗峰值在2030年左右;按照丹麦方案,二氧化碳排放峰值320xlOSt出现在2025年,能耗峰值也大约在2030年,将达到273×108t标煤,a,人均3.3t标煤/a。碳排放峰值年越推迟,达到2050年远期目标的难度越大。按照丹麦方案.2030~2050年的20年间。需平均每年减排10×108t二氧化碳,同时与450情景方案相比,大气中二氧化碳总量将增加400×108t以上。根据中国政府宣布的2010~2020年的减排目标推算,2020年能耗为41×108t标煤.二氧化碳排放约74×108t。中国只要能做到能耗强度每5年降低20%,就能够实现此目标。中国应在2020年之前快速发展非化石能源、加速产业转型、大力发展天然气、大幅提高能效,这样就完全能够与世界减排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减排 能源碳强度 能耗 减排目标 天然气能效
下载PDF
中国能源碳排放因素分解与情景预测 被引量:35
18
作者 王利兵 张赟 《电力建设》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共9页
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占总碳排放85%以上,研究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变化规律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对1995—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 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占总碳排放85%以上,研究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变化规律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ogarithmic mean Divisia index,LMDI)对1995—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解,从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能源价格、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口规模这7个方面,模型给出了相关因素对一、二、三产业和居民部门碳排放变化的贡献.结果表明,对于3个产业部门,经济增长是碳排放增长的首要驱动力,而技术进步带来的能源强度下降、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呈现负效应,且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结构清洁化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对于居民部门,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居民部门碳排放增长的推动力,而能源价格呈现明显的负效应.其次,设计了3种情景,运用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ochastic impacts by regression population,affluence and technology,STIRPAT)对2030年我国能源碳排放进行预测,在以实现碳达峰为目标的低碳情景中,我国能源碳排放有望于2025—2029年实现达峰,峰值水平为101亿~110亿t.最后,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建议以构建中国能源互联网为基础平台,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推进能源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数平均迪氏分解法(LMDI) 能源消费强度 可拓展的随机性的环境影响评估模型(STIRPAT) 碳中和
原文传递
中国能源消费强度趋势分析 被引量:32
19
作者 徐铭辰 王安建 +1 位作者 陈其慎 杜雪明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20-726,共7页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工业、交通、商业以及生活五大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轨迹,探讨了各部门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动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分析,运用部门能源消费强度法预测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研究表... 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农业、工业、交通、商业以及生活五大部门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轨迹,探讨了各部门能源消费强度变化的动因。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分析,运用部门能源消费强度法预测了我国一次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强度将比2005年下降35%。能源消费强度的变化趋势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调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是未来中国降低能源消费强度的最有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消费强度 部门能源消费强度 人均GDP 趋势分析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与能源强度关系的交互动态响应分析 被引量:32
20
作者 王晓岭 武春友 赵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7-152,共6页
基于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动态方差分解法,从不同视角对两组变量的交互动态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和预测,旨在揭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内在联系、互动... 基于1990-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间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和动态方差分解法,从不同视角对两组变量的交互动态响应关系进行分析和预测,旨在揭示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利用效率的内在联系、互动机制与发展趋势。分析结果表明:尽管在短期内呈现波动态势,我国城市化水平与能源强度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两组变量的动态脉冲响应为负,体现出城市化率和能源强度之间的反向变动走势;与城市化相比,能源强度的脉冲曲线波动剧烈,说明单纯依靠能源系统内部来改善能源效率缺乏可持续性;方差分解时序值显示,能源强度对城市化变动因素的累计贡献较低,而城市化水平对能源强度变动的影响显著且增长迅速,说明能源强度的降低并不是城市化率提高的主要动力,反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对能源强度的下降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城市的优化开发与系统建设,能够有效促进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能源强度 向量自回归模型 脉冲响应 方差分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