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81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神病态能进行真正的道德判断吗?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鑫毅 《哲学评论》 CSSCI 2016年第1期190-205,共16页
判断论和动机论对精神病态的反社会行为提出了不同解释,前者认为精神病态缺乏道德判断能力,后者认为精神病态只是缺乏道德动机.要确定哪种解释更可信,必须考察和分析相关的经验研究.就当前讨论而言,这两种理论主张的对立主要表现为情感... 判断论和动机论对精神病态的反社会行为提出了不同解释,前者认为精神病态缺乏道德判断能力,后者认为精神病态只是缺乏道德动机.要确定哪种解释更可信,必须考察和分析相关的经验研究.就当前讨论而言,这两种理论主张的对立主要表现为情感主义和反情感主义之间的论争.根据最新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研究提供的结果,反情感主义假说是不可信的,精神病态不能进行真正的道德判断,我们应该支持判断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病态 道德/习俗区分 情感主义 反情感主义 FMRI
下载PDF
事实——价值问题上的情感主义理论 被引量:2
2
作者 郭立东 《宜宾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105-109,共5页
本文考察了情感主义的代表人物A·J·艾耶尔和C·L·斯蒂文森的元伦理学理论 ,比较了二者在事实 -价值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指出尽管在如何区分事实陈述和价值陈述的问题上 ,以及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关系问题上 ,二者... 本文考察了情感主义的代表人物A·J·艾耶尔和C·L·斯蒂文森的元伦理学理论 ,比较了二者在事实 -价值问题上的基本观点。指出尽管在如何区分事实陈述和价值陈述的问题上 ,以及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的关系问题上 ,二者存在着差异 ,但是在否认规范伦理学的理性品格这一问题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伦理学 事实与价值 情感主义 意义
下载PDF
道德动机、无道德者论证与实践知性
3
作者 张鑫毅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7-22,共6页
考察道德心理学中的无道德者现象有助于探究道德判断与动机之间的关系。对于无道德者何以缺乏道德动机,存在情感主义和反情感主义的争论。反情感主义与fMRI研究的结果不符,情感主义则无法应对布林克的无道德者论证。引入“实践知性”可... 考察道德心理学中的无道德者现象有助于探究道德判断与动机之间的关系。对于无道德者何以缺乏道德动机,存在情感主义和反情感主义的争论。反情感主义与fMRI研究的结果不符,情感主义则无法应对布林克的无道德者论证。引入“实践知性”可以更好地回应布林克的批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动机 情感主义 反情感主义 无道德者论证 实践知性
原文传递
斯蒂文森的伦理学方法论 被引量:1
4
作者 郭立东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2期19-23,共5页
本文考察了C·L·斯蒂文森的伦理学方法论,指出他实际上将伦理学方法归结为了心理学方法。而这是由于他基于情感主义立场,错误地理解了对伦理学问题,将伦理学问题当作如何消除态度分歧的问题。故而他的元伦理学理论对改善规范... 本文考察了C·L·斯蒂文森的伦理学方法论,指出他实际上将伦理学方法归结为了心理学方法。而这是由于他基于情感主义立场,错误地理解了对伦理学问题,将伦理学问题当作如何消除态度分歧的问题。故而他的元伦理学理论对改善规范伦理学的研究并无真正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蒂文森 伦理学 情感主义 元伦理学
下载PDF
迈向后情感社会:理论话语的定位、延展及反思 被引量:5
5
作者 徐律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0-88,共9页
当社会开始向后情感阶段迈进,情感研究将面临新的发展境遇。从研究定位上看,当代情感社会学研究,一方面与经典现代性的二元议题不同,同时也与后现代之情感虚无议题殊异。纵观西方社会学史,从埃利亚斯对早期现代社会的文明化探索开始,再... 当社会开始向后情感阶段迈进,情感研究将面临新的发展境遇。从研究定位上看,当代情感社会学研究,一方面与经典现代性的二元议题不同,同时也与后现代之情感虚无议题殊异。纵观西方社会学史,从埃利亚斯对早期现代社会的文明化探索开始,再到当代承继文化批判传统的梅斯特洛维奇那里,后情感化因子早已埋藏于现代化进程中许久,表现在个体化时代以"他者导向"的心理与行为模式变迁上。因此,对这一社会境遇的历史发生解读将有助于理解当下现实,并为社会学想象力在情感研究上提供历史的时空拓展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情感主义 情感社会学 埃利亚斯 文明进程 社会学想象力
下载PDF
如何处置“处置式”?——论把字句的主观性 被引量:336
6
作者 沈家煊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87-399,478,共14页
本文主要通过把字句和一般动宾句的比较,论证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主观处置",即说话人主观认定主语甲对宾语乙作了某种处置。把字句的这种主观性跟语言一般具有的主观性一样,主要表现在互有联系的三个方面:1)说话人的情感... 本文主要通过把字句和一般动宾句的比较,论证把字句的语法意义是表示"主观处置",即说话人主观认定主语甲对宾语乙作了某种处置。把字句的这种主观性跟语言一般具有的主观性一样,主要表现在互有联系的三个方面:1)说话人的情感;2)说话人的视角;3)说话人的认识。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把字句的这种语法意义,才能对过去分别列举的把字句的种种语法语义特点作出统一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处置式 主观性 情感 视角 认识
原文传递
中国情绪图片系统的编制——在46名中国大学生中的试用 被引量:310
7
作者 白露 马慧 +1 位作者 黄宇霞 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19-722,共4页
目的:建立本土化的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APS)以适应情绪研究的需要。方法:筛选出852幅图片组成CAPS,46名中国大学生对CAPS图片的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进行了自我报告的9点量表评分。结果:在CAPS评分中,唤醒度评分结果的一致性最高,愉悦... 目的:建立本土化的中国情绪图片系统(CAPS)以适应情绪研究的需要。方法:筛选出852幅图片组成CAPS,46名中国大学生对CAPS图片的愉悦度、唤醒度和优势度进行了自我报告的9点量表评分。结果:在CAPS评分中,唤醒度评分结果的一致性最高,愉悦度和优势度评分结果的标准差大于唤醒度的标准差。散点图显示,CAPS在愉悦度和唤醒度上评分分布较为广泛。结论:国际情绪图片系统(IAPS)具有较好的国际通用性,但仍由于文化、个性等因素存在差异,因此编制本土化的中国情绪图片系统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心理学 情绪 心理测量学研究 中国情绪图片系统 IAPS
下载PDF
新课程三维目标与深度教学——兼谈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被引量:200
8
作者 姚林群 郭元祥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7,共6页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但是,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并非很理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成为了一大“难点”。这跟知识教学流于表层的符号教学大有关系。深度教学倡导...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三维目标。但是,三维目标的落实情况并非很理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成为了一大“难点”。这跟知识教学流于表层的符号教学大有关系。深度教学倡导教师借助一定的活动情境带领学生超越表层的符号知识学习,进入知识内在的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深度教学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结果方面具有不同于传统教学的特征,有助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深度教学的实现,需要在知识观、教学价值取向、教学过程及教师角色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度教学
下载PDF
大学生面孔表情材料的标准化及其评定 被引量:182
9
作者 王妍 罗跃嘉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建立大学生面孔表情材料系统。方法:采集在校大学生的7种情绪面孔图片,首先由4名评分者对情绪面孔进行类别的初次评定,选取评价一致的图片,再由60名评分者对其进行类别和情绪强烈程度的判定。结果:得到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7种情绪... 目的:建立大学生面孔表情材料系统。方法:采集在校大学生的7种情绪面孔图片,首先由4名评分者对情绪面孔进行类别的初次评定,选取评价一致的图片,再由60名评分者对其进行类别和情绪强烈程度的判定。结果:得到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7种情绪面孔图片,并且每张图片都有其相应的情绪强烈程度分数。结论:评分者识别7种情绪类型的难易程度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面孔 评定
下载PDF
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的修订 被引量:186
10
作者 龚栩 黄宇霞 +1 位作者 王妍 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扩展本土化的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以提供情绪研究的取材。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从北京2所高等艺术院校的表演系、导演系选取100名学生,作为面孔表情表演者;从北京2所普通高等院校招募100名学生,作为面孔表情评分者。采集表演者的愤... 目的:扩展本土化的中国面孔表情图片系统以提供情绪研究的取材。方法:采用方便取样。从北京2所高等艺术院校的表演系、导演系选取100名学生,作为面孔表情表演者;从北京2所普通高等院校招募100名学生,作为面孔表情评分者。采集表演者的愤怒,厌恶,恐惧,悲伤,惊讶,高兴和平静7种面孔表情图片,再由评分者对图片进行情绪类别的判定和情绪强烈程度的9点量表评分,扩展各种情绪类型的图片数量。然后,从北京3所普通高校戏剧社社员中选取100名学生,从北京某社区选取老年人、儿童各10名,作为面孔表情表演者;另从北京2所普通高等院校招募100名学生,作为面孔表情评分者。进一步扩展负性图片的数量(如,愤怒,厌恶,恐惧,悲伤),并补充一些其他年龄段的图片。结果:得到具有代表性的7种情绪类型的面孔表情图片共870张,每张图片都有其对应的认同率和情绪强度评分,其中,愤怒74张,厌恶47张,恐惧64张,悲伤95张,惊讶120张,高兴248张,平静222张。结论:本研究初步建立了信度较高的中国人面孔表情图片系统,可作为以后情绪研究的选取材料,本系统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面孔表情 情绪刺激材料 评定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正念冥想对情绪的调节作用:理论与神经机制 被引量:167
11
作者 陈语 赵鑫 +2 位作者 黄俊红 陈思佚 周仁来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502-1510,共9页
正念冥想可调节个体的负性情绪、促进个体正性情绪,对于心身疾病具有显著的干预效用。正念冥想的再感知模型、正念应对模型、推动性上升螺旋模型以及正念情绪调节模型都强调了正念冥想对情绪的调节作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正念冥... 正念冥想可调节个体的负性情绪、促进个体正性情绪,对于心身疾病具有显著的干预效用。正念冥想的再感知模型、正念应对模型、推动性上升螺旋模型以及正念情绪调节模型都强调了正念冥想对情绪的调节作用。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正念冥想可促进左侧前额叶脑区激活增强,涉及的脑区主要包括背外侧前额叶皮层(DLPFC)和背内侧前额叶皮层(DMPFC)。研究者进一步发现,正念特质是通过改善前额叶对边缘系统反应的调节来实现对情绪的调节作用。而且,这种调节作用还有可能体现为通过冥想训练分离联结在一起的两种自我参照神经机制,从而加强体验性神经机制。另外,研究者还发现,正念冥想训练还可以改变与情绪加工相关的大脑结构。进一步澄清冥想训练与大脑偏侧化的关系和不同类型被试之间的比较研究将成为该领域日后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冥想 情绪 情绪调节
下载PDF
论情感教学模式 被引量:145
12
作者 卢家楣 《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55-60,共6页
长期以来,在我国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重知轻情的教学失衡现象。以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托的、在理论演绎和实践归纳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教学模式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它通过对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充分重视和有效调动,最大限度地发... 长期以来,在我国教学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着严重的重知轻情的教学失衡现象。以情感教学心理学理论为依托的、在理论演绎和实践归纳基础上产生的情感教学模式进入我们的研究视野。它通过对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充分重视和有效调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优化教学,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是其他认知性教学模式的补充和完善,也是扭转重知轻情教学失衡状况的一个有力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教学 教学模式
原文传递
汉语情感词系统的初步编制及评定 被引量:143
13
作者 王一牛 周立明 罗跃嘉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08-612,共5页
目的:对汉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情感信息进行多维度评定和验证,建立标准化的汉语情绪词库。方法:通过招募广告征集到被试124名,选取30位被试分别对250个双字名词进行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趋向度和熟悉度评定;30名被试对300个双字... 目的:对汉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情感信息进行多维度评定和验证,建立标准化的汉语情绪词库。方法:通过招募广告征集到被试124名,选取30位被试分别对250个双字名词进行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趋向度和熟悉度评定;30名被试对300个双字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进行验证性评定;64名大学生被试对1500个双字名词、动词和形容词进行评分,并随机抽取其中30位被试进行重测检验。均用9点量表进行评分。结果:愉悦度、唤醒度、优势度和熟悉度4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均超过98(,可全面反映双字词的感情信息;经9点量表评定的刺激材料能诱导每一维度的全程;被试相隔4周后重测及同批材料被试间的评定信度均>0.79。结论:汉字感情信息的充分表达应采用多个维度来反映,量化汉字词的感情信息可为开展汉语字词感情色彩的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提供标准化的实验刺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定 汉语情感词系统 情绪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情绪与决策的关系 被引量:100
14
作者 庄锦英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23-431,共9页
该文对情绪与决策关系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早期的决策理论完全排斥情绪的影响作用,研究者们热衷于建立理性决策的数学模型;自Kahneman和Tversky提出前景理论后,产生了以预期情绪为主的后悔和失望理论,以及主观预期愉悦理论;20世... 该文对情绪与决策关系的研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早期的决策理论完全排斥情绪的影响作用,研究者们热衷于建立理性决策的数学模型;自Kahneman和Tversky提出前景理论后,产生了以预期情绪为主的后悔和失望理论,以及主观预期愉悦理论;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神经科学和社会心理学家们对情绪与认知关系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意识到决策过程中不仅存在作为效用的预期情绪,还存在“即时”情绪,它们可以在没有认知评估参与的情况下产生,可以反过来影响认知评估,可以直接影响决策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决策 主观预期效用理论 主观预期愉悦理论
下载PDF
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 被引量:134
15
作者 杜建政 夏冰丽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81-986,共6页
社会排斥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长期为社会学者、政策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心理学者也将目光转向了社会排斥研究。在心理学者的视野中,社会排斥是指个体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 社会排斥是许多社会问题的深层根源,长期为社会学者、政策研究者所关注。近年来,心理学者也将目光转向了社会排斥研究。在心理学者的视野中,社会排斥是指个体被某一社会团体或他人排斥或拒绝,一个人的归属需求和关系需求受到阻碍的现象。文章主要介绍了社会排斥影响个体认知、情绪和行为的研究。文章认为,在我国开展社会排斥的心理学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排斥 认知 情绪 行为
下载PDF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的理论建构 被引量:96
16
作者 郭德俊 田宝 +1 位作者 陈艳玲 周鸿兵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15-122,共8页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中激发情绪对学习的动力性作用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情感性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观和情绪心理学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好奇、兴趣、愉快和焦虑是课堂中主要的情绪,如何把课...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是在课堂中激发情绪对学习的动力性作用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乐学、好学的情感性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观和情绪心理学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好奇、兴趣、愉快和焦虑是课堂中主要的情绪,如何把课堂唤醒调整在适宜水平是情绪调节教学模式简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依据学生的生理唤醒、认知评价、人格特征三个方面的特点,灵活采取策略来诱发调节学生的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 焦虑 兴趣 情绪调节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
下载PDF
理性行为理论及其拓展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3
17
作者 于丹 董大海 +1 位作者 刘瑞明 原永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96-802,共7页
作为一种广泛地用于预测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的权威理论,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已经被大量的学者进行了拓展。根据研究视角的差异性,现有的这些对理性行为理论进行拓展的研究被归结为三类,理性行为理论自身的深化... 作为一种广泛地用于预测多种多样的社会行为的权威理论,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TRA)已经被大量的学者进行了拓展。根据研究视角的差异性,现有的这些对理性行为理论进行拓展的研究被归结为三类,理性行为理论自身的深化研究;理性行为理论适用性的拓展研究;理性行为理论模型的拓展研究。这三类研究首先被系统地总结和分析,然后在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的基础上,理性行为理论进一步拓展研究的方向被提出来,期望以此推动理性行为理论在国内的进一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意向 态度 过去行为 情感
下载PDF
体育活动对情绪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103
18
作者 陈大为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46-47,36,共3页
有关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的影响的研究成为当今体育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的热点课题。本文介绍了有关参加体育活动对个体情绪健康的积极作用 ,很多对照研究结果都表明 ,参加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够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心境 ,可以减轻个体的抑郁... 有关体育活动对人的情绪的影响的研究成为当今体育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的热点课题。本文介绍了有关参加体育活动对个体情绪健康的积极作用 ,很多对照研究结果都表明 ,参加一定强度的体育锻炼能够使个体保持良好的心境 ,可以减轻个体的抑郁和焦虑状态 ,对人的心理健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活动 情绪 抑郁 焦虑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心理状况调查 被引量:110
19
作者 马楷轩 张燚德 +3 位作者 侯田雅 吴明兰 蔡文鹏 文童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健康、睡眠质量和情绪状况,为调控隔离人员生理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145名隔离人员施测《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 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生理健康、睡眠质量和情绪状况,为调控隔离人员生理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145名隔离人员施测《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和《抑郁-焦虑-压力量表》,运用χ2检验和t检验进行差异比较。结果:回收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率84.8%(123/145),其中医学隔离13人,自主隔离110人。隔离人员精神健康较差,医学隔离人员在情感职能上显著低于自主隔离人员(P<0.05)。隔离人员睡眠量表总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医学隔离人员睡眠质量下降,入睡时间长且更倾向于出现睡眠障碍(P<0.05)。隔离人员抑郁、压力水平高于中国常模,自主隔离人员焦虑、压力显著高于医学隔离人员(P<0.05)。结论:NCP疫情期间,隔离人员精神健康水平下降,尤其是医学隔离人员睡眠质量和自主隔离人员情绪状态均受到了较大程度影响,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隔离人员 心理评估 睡眠 情绪
下载PDF
情绪传播:概念、原理及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思考 被引量:106
20
作者 赵云泽 刘珍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1-57,共7页
情绪传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并且与新闻传播相伴而行。文章认为情绪传播是个体或群体的情绪及与其伴随信息的表达、感染和分享的行为。在媒介技术日益发达,表现手段愈发丰富、精确的情境下,情绪传播日益在大众传播中凸显,对社会的影... 情绪传播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并且与新闻传播相伴而行。文章认为情绪传播是个体或群体的情绪及与其伴随信息的表达、感染和分享的行为。在媒介技术日益发达,表现手段愈发丰富、精确的情境下,情绪传播日益在大众传播中凸显,对社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文章试图梳理情绪传播的相关概念,厘清情绪性语言表达、情绪社会分享和情绪感染三大情绪传播理论。笔者还回顾了情绪传播在新闻传播研究中从被有意遮蔽再到获得释放的认知历程,在此基础上认为情绪传播理论应当成为新闻传播学研究中新的发力点。情绪传播的研究对于新闻学基本原则问题的研究、舆论学的研究、传播效果的研究等诸多领域都可以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情绪本身的客观性存在为新闻客观性的研究提出了新的挑战;情绪本身也是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伴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情绪脱离原始事实信息传播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使得舆论学在新媒体领域中的研究更加纷繁充盈的同时,也面临很多新的待解课题;情绪传播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也非常显著,研究显示情绪唤起对传播效果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情绪唤起成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动力,而且不同的情绪对人们接受信息时的处理机制也有显著的影响。情绪传播不仅仅是一种伴生的社会现象,它本身也是人的一种社会性需求。在新闻传播的研究中,只有正视情绪传播的科学规律,将其纳入学科研究体系,才能更进一步拓宽视野,推动新闻传播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传播 情绪 舆论 传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