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N-out” design enabling high-content triethyl phosphate-based non-flammable and high-conductivity electrolyt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被引量:2
1
作者 Mengchuang Liu Fenfen Ma +8 位作者 Zicheng Ge Ziqi Zeng Qiang Wu Hui Yan Yuanke Wu Sheng Lei Yanli Zhu Shijie Cheng Jia Xie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724-731,共8页
Safety issues related to flammable electrolyte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 remain a major challenge for their extended applications.The use of non-flammable phosphate-based electrolytes has proved the validity in ... Safety issues related to flammable electrolytes in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 remain a major challenge for their extended applications.The use of non-flammable phosphate-based electrolytes has proved the validity in inhibiting the combustion of LIBs.However,the strong interaction between Li^(+) and phosphate leads to a dominant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SEI) with limited electronic shielding,resulting in the poor Li^(+) intercalation at the graphite(Gr) anode when using high-phosphate-content electrolytes.To mitigate this issue and improve Li^(+) insertion,we propose an “In-N-Out” strategy to render phosphates “noncoordinative”.By employing a combination of strongly polar solvents for a “block effect” and weakly polar solvents for a “drag effect”,we reduce the Li^(+)–phosphate interaction.As a result,phosphates remain in the electrolyte phase(“In”),minimizing their impact on the incompatibility with the Gr electrode(“Out”).We have developed a non-flammable electrolyte with high triethyl phosphate(TEP) content(>60 wt.%),demonstrating the excellent ion conductivity(5.94 mS cm^(-1) at 30 ℃) and reversible Li^(+) intercalation at a standard concentration(~1 mol L^(-1)).This approach enables the manipulation of multiple electrolyte functions and holds the promis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afe electrochemical energy storage systems using non-flammable electroly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ion batteries graphite anode high-phosphate-content electrolytes non-flammable electrolyte excellent ion conductivity standard concentration
原文传递
Garnet-type solid electrolyte:Advances of ionic transport performanc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ll-solid-state batteries 被引量:6
2
作者 P.M.GONZALEZ PUENTE Shangbin SONG +5 位作者 Shiyu CAO Leana Ziwen RANNALTER Ziwen PAN Xing XIANG Qiang SHEN Fei CHEN 《Journal of Advanced Ceramics》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5期933-972,共40页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ASSLBs),which use solid electrolytes instead of liquid ones,have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due to their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y,ability to solve battery safety issues,and capa... All-solid-state lithium batteries(ASSLBs),which use solid electrolytes instead of liquid ones,have become a hot research topic due to their high energy and power density,ability to solve battery safety issues,and capabilities to fulfill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energy storage in electric vehicles and smart grid applications.Garnet-type solid electrolytes have attrac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 as they meet all the properties of an ideal solid electrolyte for ASSLBs.The garnet-type Li_(7)La_(3)Zr_(2)O_(12)(LLZO)has excellent environmental stability;experiments and computational analyses showed that this solid electrolyte has a high lithium(Li)ionic conductivity(10^(-4)-10^(-3) S·cm^(-1)),an electrochemical window as wide as 6 V,stability against Li metal anode,and compatibility with most of the cathode materials.In this review,we present the fundamentals of garnet-type solid electrolytes,preparation methods,air stability,some strategies for improving the conductivity based on experimental and computational results,interfacial issues,and finally applications and challenges for future developments of LLZO solid electrolytes for ASSL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_(7)La_(3)Zr_(2)O_(12)(LLZO) solid electrolytes lithium ionic conductivity lithium concentration mobility of lithium-ion air stability solid-state batteries
原文传递
电解液浓度对炭基超级电容器低温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赵玄烨 王洪雷 +4 位作者 古丽齐热·图尔荪 王玉龙 何创创 庞锦标 杨昌平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24-33,共10页
通过研究一系列LiCl溶液的凝固点、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和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Cl电解液的凝固过程和凝固点与浓度密切相关。不同于其他电解液,发现冷冻的LiCl溶液在-60℃时仍然具有0.413 mS/cm的离子电导率,以其为... 通过研究一系列LiCl溶液的凝固点、电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和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Cl电解液的凝固过程和凝固点与浓度密切相关。不同于其他电解液,发现冷冻的LiCl溶液在-60℃时仍然具有0.413 mS/cm的离子电导率,以其为电解液的超级电容器可以正常工作。此外,6.5 mol/L LiCl电解液在-60℃时为纯液相,具有2.44 mS/cm的最大电导率。其容量与室温相比仍保留了46.27%,且具有较好的充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LICL 电解液浓度 低温性能
原文传递
不同电解液浓度下镁合金微弧氧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孙永涛 陈克选 +2 位作者 马跃洲 杨珂 李承文 《铸造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3-705,共3页
为了适应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的工业化应用要求,针对AZ91D镁合金在硅酸盐系电解液环境下,用单位表面积生长单位膜层厚度的电能消耗(kW.h/μm.m2)作为参考指标,研究了不同电解液浓度对成膜速率、膜层表面形貌和耐蚀性及电能消耗的影响。... 为了适应镁合金微弧氧化工艺的工业化应用要求,针对AZ91D镁合金在硅酸盐系电解液环境下,用单位表面积生长单位膜层厚度的电能消耗(kW.h/μm.m2)作为参考指标,研究了不同电解液浓度对成膜速率、膜层表面形貌和耐蚀性及电能消耗的影响。利用自制的具有多种输出脉冲形式的电源,在带放电回路的输出模式下,开展镁合金微弧氧化试验。结果表明,随电解液浓度的升高,起弧电压降低,膜层的成膜速率变大,厚度增大,单位膜层的能耗降低,但膜层的粗糙度增加,孔径及孔隙率增大,耐蚀性变差。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得出,2倍标准电解液浓度下生成的膜层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微弧氧化 电解液浓度 成膜效率 电能消耗
下载PDF
电解质成分富集对铝电解槽技术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克军 《世界有色金属》 2017年第9期61-61,63,共2页
本文主要阐述了电解质发生的成分变化和产生原因,并进一步分析了其对铝电解槽工作情况变化的影响程度,以期能够找出更为合理的电解槽管理技术,并为今后相关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电解质 成分富集 影响
下载PDF
四丁基溴化铵水合物浆液浓度电导率法在线测定
6
作者 方洁 李小森 +3 位作者 陈朝阳 张郁 夏志明 颜克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038-2044,共7页
四丁基溴化铵(TBAB)水合物浆液浓度快速测定对TBAB水合物形成分解动力学研究和水合物浆液生产过程控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在线电导率测定,本文研究了温度、TBAB浓度、TBAB水合物固含量对TBAB水合物浆液电导率的影响,建立了电导率法快速... 四丁基溴化铵(TBAB)水合物浆液浓度快速测定对TBAB水合物形成分解动力学研究和水合物浆液生产过程控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在线电导率测定,本文研究了温度、TBAB浓度、TBAB水合物固含量对TBAB水合物浆液电导率的影响,建立了电导率法快速测定TBAB水合物浆液中溶液浓度及TBAB水合物固含量的方法,并提出了一种工业TBAB水合物浆液制备过程中溶液浓度和水合物固含量在线取样定量测量方案。研究结果表明:TBAB溶液电导率随溶液温度升高线性增大,随TBAB水合物固含量的增大而减小;TBAB解离度随浓度增大而减小,低浓度时(摩尔分数<0.54%),溶液电导率随浓度增大线性增加,高浓度时,因TBAB解离度显著减小,溶液电导率增长缓慢,出现一个最高值;实验所得的TBAB水合物浆液固含量和TBAB溶液浓度计算经验公式,与实际浓度之间最大相对误差约9.0%,结果较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结晶 电导率 固含量 电解质 溶液浓度
下载PDF
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无机晶态固体电解质导电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杨 连芳 周国治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50-958,共9页
固体电解质是电解质材料的一个重要种类,利用固体电解质组装全固态电池是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差,能量密度低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围绕着几类重要的无机晶态固体电解质,包括:钙钛矿型、钠快离子导体型(NASICON)、锂快离子导体型(LISICON)... 固体电解质是电解质材料的一个重要种类,利用固体电解质组装全固态电池是解决锂离子电池安全性差,能量密度低等问题的有效方法。围绕着几类重要的无机晶态固体电解质,包括:钙钛矿型、钠快离子导体型(NASICON)、锂快离子导体型(LISICON)、硫代–锂快离子导体型(thio-LISICON)、石榴石型,对晶体结构、合成工艺及其与电极材料匹配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着重讨论了无机晶态固体电解质应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导电机理以及提高离子电导率的原则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晶态固体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离子扩散通道 导电载流子 合成工艺 全固态锂离子电池
原文传递
磷酸酯基阻燃电解液用于高安全锂硫电池 被引量:3
8
作者 何孟雪 李一涛 +4 位作者 刘亚涛 贾永锋 李刚 贾龙 庞全全 《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5-774,共10页
Li–S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之一,开发高效阻燃电解液对于提升电池安全性极为重要.本文对高浓度磷酸三乙酯(TEP)和磷酸三(2,2,2-三氟乙基)酯(TFP)电解液在锂–硫化聚丙烯腈(Li–PAN/S)电池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 Li–S电池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下一代高能量密度二次电池之一,开发高效阻燃电解液对于提升电池安全性极为重要.本文对高浓度磷酸三乙酯(TEP)和磷酸三(2,2,2-三氟乙基)酯(TFP)电解液在锂–硫化聚丙烯腈(Li–PAN/S)电池中的应用展开了深入研究,以同样的锂盐摩尔比和氟代醚稀释梯度,研究了TEP和TFP基局部高浓度电解液对锂金属负极和硫正极稳定性的影响,详细解析了两种溶剂分子在电池循环过程中的界面反应.研究表明,磷酸酯基高浓度电解液在Li–PAN/S电池中展示了较优异的循环稳定性,通过优化TTE的稀释比例,提升了电池的倍率特性.对比基于TEP和TFP的电解液,发现TEP基电解液具有更好的锂沉积/剥离性能,而TFP基电解液在界面生成更多的有机组分,导致不稳定的界面膜.以TEP212为电解液的锂硫电池能够在1C的倍率下稳定循环200圈以上,放电比容量保持在1080.8 m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燃电解液 局部高浓度电解液 磷酸酯 锂硫电池 硫化聚丙烯腈
下载PDF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碱金属盐复合物的离子电导性 被引量:3
9
作者 许佩新 谢文明 陈治中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3-25,29,共4页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碱金属盐复合物是一种新型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文中详细讨论了离子种类、盐浓度、增塑剂种类和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其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碱金属盐对电解质电导率的影响因其阳离子半径、晶格能、离子...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碱金属盐复合物是一种新型高分子固体电解质。文中详细讨论了离子种类、盐浓度、增塑剂种类和用量以及温度等因素对其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碱金属盐对电解质电导率的影响因其阳离子半径、晶格能、离子淌度以及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的不同而不同;电导率的盐浓度依赖性因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方式不同而明显呈现双峰形;增塑剂对电导率的影响则因其作用方式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电导率的温度依赖性也因电解质的离子传导方式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聚丙烯酸 丙烯酰胺 碱金属盐 电导率
下载PDF
锂金属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邱亚明 黄华文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41-43,共3页
锂离子电池拥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等众多优点,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锂金属因其最高的能量密度,被认为是负极的终极目标,因此成为研究的前沿热点。由于锂金属负极反应活性很高,传统电解液... 锂离子电池拥有高能量密度和长循环寿命等众多优点,在可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储能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锂金属因其最高的能量密度,被认为是负极的终极目标,因此成为研究的前沿热点。由于锂金属负极反应活性很高,传统电解液碳酸酯和其适配性很差,因此亟待开发锂金属电池电解液。本文主要阐述锂金属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锂金属电解液的常用表征方法,包括库伦效率测试,负极界面表征,不同类型电池测试等。并对锂金属电池电解液主要开发方向进行了介绍,包括全氟电解液、双盐电解液、高盐电解液、局域高盐电解液等,分析了其性能优劣。随着研究的成熟,未来的研究将基于更加商业化的体系开发电解液,并多方向融合发展,开发新型有机溶剂等。相信通过持续的深入研究和创新,锂金属电池商业化将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锂金属电池 库伦效率 软包电池 全氟电解液 局域高盐电解液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液态有机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海 陈伟平 +2 位作者 邱亚明 郭盼龙 母英迪 《广东化工》 CAS 2023年第20期44-45,37,共3页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充电电池技术,已经在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储存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液态有机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电池性能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液态有机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锂离子电池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充电电池技术,已经在移动电子设备、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储存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液态有机电解液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在电池性能和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阐述液态有机电解液的研究进展,液态有机电解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改善电解液的离子传导性能、界面稳定性和循环寿命等方面。此外,高电压电解液、高浓度电解液和混合型电解液等新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显著进展。未来的研究将关注电解液的安全性、环境友好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开发新型电解液体系、界面工程技术和智能电解液体系等方面的创新。通过持续的研究和创新,液态有机电解液将进一步推动锂离子电池的性能和应用范围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有机电解液 循环寿命 高电压电解液 高浓度电解液
下载PDF
激光在弱酸性电解液中传输特性的研究
12
作者 宋义知 何利 +1 位作者 周继鹏 常偊舶 《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 2016年第3期1-6,共6页
基于电解液中激光吸收、散射特性的分析,对532nm绿光、1 064nm红外激光,在不同浓度、温度、流速的动态弱酸性电解液中能量衰减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激光在分析纯盐电解液中传输的能量衰减量低于在工业盐电解液中能量的衰减量,并且与... 基于电解液中激光吸收、散射特性的分析,对532nm绿光、1 064nm红外激光,在不同浓度、温度、流速的动态弱酸性电解液中能量衰减规律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激光在分析纯盐电解液中传输的能量衰减量低于在工业盐电解液中能量的衰减量,并且与纯水中传输的能量损失相近;温度及电解液流速对激光能量衰减的影响不大;绿光激光在弱酸性电解液中能量衰减以散射为主,而红外激光在其中传输时能量损失以吸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能量 动态电解液 能量衰减 电解液浓度 电解液温度 电解液流速
下载PDF
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与浓度关系的教学讨论 被引量:3
13
作者 何强 苏梦瑶 孙彦璞 《化学教育(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69-71,共3页
根据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的物理意义,通过简单计算,确定了参与导电的离子数目与电解质溶液浓度或电离度之间的关系,由此分析说明了电导率和摩尔电导率与电解质浓度的关系。方法简单清晰,便于学生领会理解。
关键词 电导率 摩尔电导率 电解质浓度 参与导电离子数目 离子间相互作用
原文传递
基于分布式感知的氧化铝浓度动态仿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杜善周 黄涌波 +2 位作者 鲁绍杰 石建川 张红亮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6-32,共7页
氧化铝浓度的分布与电解过程的电流效率、温室气体排放及运行稳定性等参数都息息相关。针对传统铝电解多相多场的离线仿真速度响应不及时、对硬件要求高、仿真结果无法在线或直接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等问题,将离线仿真数据与检测数据有效融... 氧化铝浓度的分布与电解过程的电流效率、温室气体排放及运行稳定性等参数都息息相关。针对传统铝电解多相多场的离线仿真速度响应不及时、对硬件要求高、仿真结果无法在线或直接用于指导生产实践等问题,将离线仿真数据与检测数据有效融合,开展铝电解动态仿真的研究,即基于实时阳极电流信号及未来预测值,结合动态U型曲线关系,在CFD氧化铝浓度的离线仿真结果库的基础上,对氧化铝浓度进行了动态仿真。为最终实现铝电解数字孪生体分布式信号采集-电流预测-氧化铝浓度动态仿真的一体化提供先进思路与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铝 氧化铝浓度 动态仿真 分布式感知
下载PDF
电解池对SO_2吸收特性及其对库仑测硫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佩佩 张洪 +3 位作者 姚强 贾利国 张旭丁 朱峰 《煤质技术》 2015年第6期13-17,共5页
以库仑测硫仪电解池对SO_2吸收特性为研究目标,探索SO_2浓度、搅拌速度、电解池溶板和电解液量对电解池吸收SO_2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煤样在测硫仪中燃烧SO_2释放浓度峰值在100×10^(-6)~2 000×10^(-6),硫含量越高,S02浓度越... 以库仑测硫仪电解池对SO_2吸收特性为研究目标,探索SO_2浓度、搅拌速度、电解池溶板和电解液量对电解池吸收SO_2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煤样在测硫仪中燃烧SO_2释放浓度峰值在100×10^(-6)~2 000×10^(-6),硫含量越高,S02浓度越高;将SO_2标准气体和煤样燃烧产生的SO_2烟气通入电解池中,均出现饱和溢出现象;计算表明,电解池对SO_2吸收容量是恒定的,与通入的S02浓度无关。对于正常工作的电解池,中低浓度S02标准气体、中低硫煤样释放的SO_2气体均无溢出现象,而高浓度SO_2标准气体、高硫煤样均出现溢出现象,较好地解释了高硫煤测定结果偏低的机理;提高搅拌速度和增加溶板数量不能提高电解池SO_2吸收容量,而提高电解液体积、降低称样量和优化电解电路可进一步提高库仑测硫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池 吸收特性 库仑法 电解液 吸收容量 浓度峰值
下载PDF
离子膜电解槽的结构与工艺控制原理 被引量:2
16
作者 乔霄峰 郭瑾 刘秀明 《氯碱工业》 CAS 2021年第12期10-20,共11页
结合电解槽结构与电解反应条件的关系,对电解反应状态与工艺控制的关系、工艺控制原理和具体改进方法进行了说明,强调了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和实现“一键启停”的重要性。还针对绿色能源发展及工业废盐的处理和应用提出了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 电解槽 结构形式 工艺控制 循环方式 压力 流量 温度 浓度 反应状态 介质 传导梯度 绿色能源 废盐
下载PDF
铝电解槽参数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软测量模型 被引量:2
17
作者 阎纲 梁昔明 +1 位作者 龙祖强 龙文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444-2448,共5页
电解温度、氧化铝浓度和极距是铝电解槽中十分重要却又难以在线测量的3个参数.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优化的新方法,建立这3个参数的软测量模型.该方法考虑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算法参数的选取问题,先定... 电解温度、氧化铝浓度和极距是铝电解槽中十分重要却又难以在线测量的3个参数.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和粒子群优化的新方法,建立这3个参数的软测量模型.该方法考虑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的算法参数的选取问题,先定义预测误差的平方和的算术平均作为适应度函数,然后采用粒子群优化技术在可行域内不断迭代搜索,使适应值不断减小,最终得到最优的算法参数,以及对应的模型参数.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具有比神经网络方法更小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槽 软测量 电解温度 氧化铝浓度 极距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优化
下载PDF
铝电解混合智能优化控制方法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汪成亮 陆志坚 +1 位作者 庞栩 熊西林 《轻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27,共5页
铝电解优化控制生产过程的实质是将生产过程中的可控参数尽量控制在工艺要求的目标值范围内。提出了根据电解槽的槽况和运行工况实时调整控制回路设定值,将工艺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的混合智能控制方法。本系统于2007年12月开始在中铝... 铝电解优化控制生产过程的实质是将生产过程中的可控参数尽量控制在工艺要求的目标值范围内。提出了根据电解槽的槽况和运行工况实时调整控制回路设定值,将工艺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的混合智能控制方法。本系统于2007年12月开始在中铝贵州分公司电解铝厂2分厂电解3系列的6台电解槽上线试运行,经过一年多的在线试运行,氧化铝浓度判断的准确率达到了95%以上,电压曲线基本呈现正弦(或余弦)波形,槽控系统运行平稳,主要的经济技术指标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电解 工况 槽况 氧化铝浓度 优化控制
下载PDF
环境水中氚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瑞俊 保莉 +4 位作者 宋沁楠 杨有坤 李鹏翔 李周 高泽全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3-788,共6页
介绍了环境水中氚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在测量之前对水样品进行蒸馏,再进行电解浓集,采用液闪测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中,主要考虑计数率、本底、修正因子、蒸馏和电解浓集过程不确定度分量。结果表明:对于低水平氚的测量,不确定... 介绍了环境水中氚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在测量之前对水样品进行蒸馏,再进行电解浓集,采用液闪测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中,主要考虑计数率、本底、修正因子、蒸馏和电解浓集过程不确定度分量。结果表明:对于低水平氚的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测量计数;对于高水平氚的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为浓集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确定度 电解浓集 液闪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在18650电池中的盐浓度研究
20
作者 朱睿 张中伟 +1 位作者 王晶 廖小东 《东方电气评论》 2023年第2期19-22,共4页
选用功率型电解液和相同的电解质,将两种不同浓度的电解质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常温,60℃下的循环,倍率特性,高低温,HPPC性能。从各个电性能的测试结果来看。(1)电解质盐含量越高,后期循环性能越好;(2)20C电解质含量高的倍率特性比电解... 选用功率型电解液和相同的电解质,将两种不同浓度的电解质盐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常温,60℃下的循环,倍率特性,高低温,HPPC性能。从各个电性能的测试结果来看。(1)电解质盐含量越高,后期循环性能越好;(2)20C电解质含量高的倍率特性比电解质含量低的高;(3)电解质含量高的低温特性比电解质含量低的高;(4)电解质盐含量高的功率特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质 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