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银花不同干燥技术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26
1
作者 熊艳 高慧敏 +1 位作者 王智民 朱晶晶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015-1017,共3页
目的:对不同干燥技术所得金银花进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乙腈-0.4%的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0℃,流速1 mL.min-1。结果:建立了不同干燥技术处理的金银花高效液... 目的:对不同干燥技术所得金银花进行HPLC指纹图谱的比较研究。方法: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mm,5μm),乙腈-0.4%的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38 nm,柱温30℃,流速1 mL.min-1。结果:建立了不同干燥技术处理的金银花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确定了17个共有峰,但是成分的相对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利用HPLC指纹图谱分析法可较全面的反映不同干燥技术处理的金银花间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干燥技术 绿原酸 木犀草苷 HPLC指纹图谱
原文传递
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几个不同种的淫羊藿中绿原酸的含量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言明 陈惠玲 +3 位作者 魏升华 王建科 李健 杨飞 《中国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903-1905,共3页
目的建立淫羊藿中绿原酸舍量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测定方法,比较不同种的淫羊藿中绿原酸含量。方法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μm×95cm,有效长度86.8cm)作为分离通道;以20mmol·L^-1硼砂(pH=9.12)为运行缓冲液;运... 目的建立淫羊藿中绿原酸舍量的毛细管区带电泳(CZE)测定方法,比较不同种的淫羊藿中绿原酸含量。方法采用熔融石英毛细管柱(50μm×95cm,有效长度86.8cm)作为分离通道;以20mmol·L^-1硼砂(pH=9.12)为运行缓冲液;运行电压30kV;毛细管柱温20℃;检测波长:327nm;进样压力:5kPa,5s、外标法测定舍量。结果淫羊藿中绿原酸成分峰得到完全分离,测定精密度得到明显改善;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3.28—42.64mg·L^-1,r=0.9995;方法的加样回收率为100.36%,RSD为2.15%。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区带电泳 淫羊藿 绿原酸
下载PDF
烤烟成熟期多酚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丹 杨虹琦 +1 位作者 张赛 周冀衡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4期985-988,共4页
随着烟叶的成熟,烟株体内进行着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使烟叶向品质方向发展。为此,研究用液相色谱法等在不同成熟期分别测定与烟叶品质相关的主要生理生化特征,探索其动态与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叶片成熟与衰老进程不断加深,绿原酸和芸香... 随着烟叶的成熟,烟株体内进行着复杂的生理生化变化,使烟叶向品质方向发展。为此,研究用液相色谱法等在不同成熟期分别测定与烟叶品质相关的主要生理生化特征,探索其动态与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叶片成熟与衰老进程不断加深,绿原酸和芸香苷的含量动态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动态呈显著正相关,均在适熟时达到最高;抗坏血酸则随成熟进程而提高,其含量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呈正相关。不同品种的多酚积累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变化趋势相同,量或者活性的值有所差异。根据多酚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可正确把握烟叶的适熟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成熟期 绿原酸 芸香苷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抗坏血酸
下载PDF
不同来源栀子药材的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周妹 汤丽云 +3 位作者 王莎 司徒少金 徐鸿华 何国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731-1735,共5页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3个不同产地栀子中栀子苷、绿原酸和西红花苷-1三种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并建立了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结果显示GAP基地产栀子药材的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其它12个非GAP基地来源栀子的含量。以...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3个不同产地栀子中栀子苷、绿原酸和西红花苷-1三种主要药效成分的含量,并建立了化学成分指纹图谱,结果显示GAP基地产栀子药材的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含量最高,均显著高于其它12个非GAP基地来源栀子的含量。以中位数法自动生成对照图谱,确定13个不同产地来源栀子药材共有峰10个,各峰分离情况良好。应用Matlab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结果显示13个来源药材的相似度在0.9106—0.9979之间,不同产地栀子药材质量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评价栀子质量提供参考;规范化种植可以稳定和有效控制栀子药材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 栀子苷 绿原酸 西红花苷-1 含量测定 指纹图谱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茶(药)用菊花的绿原酸含量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小秋 韩磊 +1 位作者 傅厚暾 蒋细旺 《分析仪器》 CAS 2013年第1期12-15,共4页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及四波长紫外检测测定菊花中绿原酸的方法。以甲醇: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浓度为0.1mol/L)=40∶60(用磷酸调节pH值为2.7)为淋洗液进行分离,对230nm、254nm、275nm、327nm4个波长检测出的绿原酸信号加以比较进行...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离以及四波长紫外检测测定菊花中绿原酸的方法。以甲醇:磷酸二氢钠缓冲溶液(浓度为0.1mol/L)=40∶60(用磷酸调节pH值为2.7)为淋洗液进行分离,对230nm、254nm、275nm、327nm4个波长检测出的绿原酸信号加以比较进行定性定量。用该方法对菊花样品中的绿原酸进行测定,检出限为0.085mg/L,精密度低于5%,结果令人满意。实验证明,该方法准确、可行,可以很好地对菊花中的绿原酸进行定性定量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 紫外检测 菊花 绿原酸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止咳宁嗽胶囊中活性成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孙艳涛 韩春影 +2 位作者 王丽颖 宋美育 赵磊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4期81-85,共5页
利用HPLC研究不同提取方法(超声法、浸泡法和索式提取法)下止咳宁嗽胶囊中绿原酸和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TC-C18(4. 6 mm×250 mm×5μm);柱温:25℃;进样量10μL;流动相:A为乙腈,B为0. 2%冰乙酸,梯度洗脱(0~15 min:10%~30%A,15... 利用HPLC研究不同提取方法(超声法、浸泡法和索式提取法)下止咳宁嗽胶囊中绿原酸和橙皮苷的含量.色谱柱:TC-C18(4. 6 mm×250 mm×5μm);柱温:25℃;进样量10μL;流动相:A为乙腈,B为0. 2%冰乙酸,梯度洗脱(0~15 min:10%~30%A,15~30 min:30%~85%A,30~40 min:85%~85%A,40~48 min:85%~10%A);流速:1. 00 m L·min-1;测定波长:327 nm(0~10 min),280 nm(10~48 min).优化色谱条件下,可以得到分离状况较好的色谱峰,对止咳宁嗽胶囊采用索氏提取法,测得其中的橙皮苷和绿原酸的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绿原酸 橙皮苷
下载PDF
二花三草合剂的质量控制 被引量:2
7
作者 曾秀燕 杨常宏 贺玲 《中南药学》 CAS 2006年第3期209-210,共2页
目的 建立二花三草合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处方中金银花、红花、夏枯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图中捡出金银花、红花、夏枯草的特征斑点。绿原酸在0.005~0.08mg·mL^-1范围内峰面积... 目的 建立二花三草合剂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鉴别处方中金银花、红花、夏枯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绿原酸的含量。结果在薄层色谱图中捡出金银花、红花、夏枯草的特征斑点。绿原酸在0.005~0.08m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n=6),RSD为1.56%。结论该方法快速、可靠、简便,可作二花三草合剂质量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花三草合剂 绿原酸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口气清新泡腾片中金银花、山楂的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邹龙 龙书可 +3 位作者 刘辉 罗正红 刘炜 张伟娜 《中南药学》 CAS 2010年第2期105-109,共5页
目的优选口气清新泡腾片中金银花、山楂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为该制剂开发成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方法以浸膏得率,有机酸含量和绿原酸的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金银花、山楂中有效成分的水提方法。结果最优提取... 目的优选口气清新泡腾片中金银花、山楂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方法,为该制剂开发成中药新药提供依据。方法以浸膏得率,有机酸含量和绿原酸的提取量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选金银花、山楂中有效成分的水提方法。结果最优提取方法为:金银花、山楂用水提取2次,第1次用12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1.5 h,第2次加入10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1 h。结论优选的提取方法对各有效成分提取率高,简便、经济、合理,适用于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气清新泡腾片 正交试验 绿原酸 有机酸 提取方法
下载PDF
芦丁和绿原酸诱导相分离分配行为研究
9
作者 郭云霞 罗静玲 +1 位作者 丁芳林 张朝辉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8期64-66,共3页
研究了薜荔叶提取液中芦丁和绿原酸在诱导相分离后在两相中的分配行为,分别选取了乙腈/水和乙醇/水两个体系,考察了诱导剂的种类、诱导剂的组成比例以及用量等对芦丁和绿原酸分配行为的影响。对60%乙醇/水体系,0.35 mL氯仿可以获得芦丁... 研究了薜荔叶提取液中芦丁和绿原酸在诱导相分离后在两相中的分配行为,分别选取了乙腈/水和乙醇/水两个体系,考察了诱导剂的种类、诱导剂的组成比例以及用量等对芦丁和绿原酸分配行为的影响。对60%乙醇/水体系,0.35 mL氯仿可以获得芦丁最大萃取率达88.80%;对60%乙腈/水体系,0.1 g氯化钠+0.3 mL氯仿混合诱导剂可以实现绿原酸最大萃取率达97.02%。建立了不同体系中芦丁和绿原酸相分离纯化的新方法,为芦丁和绿原酸的提取分离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相分离 薛荔 芦丁 绿原酸
下载PDF
HPLC法测定红毛五加皮中绿原酸的含量 被引量:2
10
作者 钟世红 卫莹芳 古锐 《四川中医》 2010年第3期40-41,共2页
目的:建立红毛五加皮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样品。方法:采用乙睛-0.3%磷酸二氢钠水溶液梯度洗脱系统;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324nm。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270~2.163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13%,RS... 目的:建立红毛五加皮中绿原酸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不同产地样品。方法:采用乙睛-0.3%磷酸二氢钠水溶液梯度洗脱系统;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324nm。结果: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270~2.163μg,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13%,RSD小于2%。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红毛五加皮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毛五加皮 绿原酸 HPLC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