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蛋白耐药功能及其抑菌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
作者 李碗芯 孙莉娜 林向民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61-566,共6页
当前细菌耐药的形势日益严峻,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耐药性普遍比革兰氏阳性细菌强,这与镶嵌或锚定在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上的蛋白耐药功能密切相关.目前已知外膜蛋白能够阻碍抗生素通过外膜以及将抗生素排出胞外等方... 当前细菌耐药的形势日益严峻,已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革兰氏阴性细菌的耐药性普遍比革兰氏阳性细菌强,这与镶嵌或锚定在革兰氏阴性细菌外膜上的蛋白耐药功能密切相关.目前已知外膜蛋白能够阻碍抗生素通过外膜以及将抗生素排出胞外等方式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但具体的耐药与调控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结构生物学、分子生物学与蛋白质组学在该领域的充分运用,有关外膜蛋白功能的研究和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在细菌外膜蛋白的结构与耐药机理、耐药新功能及新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为揭示革兰氏阴性菌耐药形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蛋白 耐药机制 药物主动转运系统 抑菌策略
下载PDF
消化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系统机制研究及耐消毒剂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刘红丹 徐文思 +1 位作者 张慧宇 张博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43-946,共4页
目的分析消化科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外排泵系统机制及耐消毒剂基因分布情况,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细菌耐药性发展的控制提供指导。方法分离自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132株,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纯培养后挑取单菌落,... 目的分析消化科患者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外排泵系统机制及耐消毒剂基因分布情况,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及细菌耐药性发展的控制提供指导。方法分离自消化内科患者临床标本的鲍曼不动杆菌132株,采用K-B法进行耐药性分析。纯培养后挑取单菌落,加入到含有蛋白酶K溶液的离心管中,经水浴后离心,以设计的引物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观察耐药基因携带情况。结果 132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分离自痰液占71.97%、伤口分泌物占12.88%、脓液占6.82%、尿液占3.03%、其他标本占5.30%。K-B法测定132株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链霉素、庆大霉素、米诺环素、头孢吡肟、头孢噻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1.36%、55.30%、42.42%、34.85%、53.79%、61.36%、5.30%和10.61%。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株的adeB基因大小为541bp,adeJ基因为453bp,abeM基因为781bp,adeR基因为447bp,adeS基因为544bp,检出率分别为38.64%、79.55%、40.91%、32.58%和51.52%;PCR检测鲍曼不动杆菌的耐消毒剂基因qacE△1基因大小为300bp,检出率为53.03%。结论消化内科患者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治疗药物均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这可能与菌株的外排泵系统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携带率较高有一定关系。因此,及时进行细菌病原学及耐药性监测对于患者疾病治疗及控制细菌耐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科 鲍曼不动杆菌 外排泵系统 耐消毒剂基因
原文传递
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与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宗林 陈建荣 +2 位作者 尤忠毓 刘晓侠 张瑾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38-2051,共14页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ultiple drug-resistant S.aureus,DR S.aureus)大量出现,严重威胁人类健康。DR S.aureus通常具有生物被膜,它是细菌黏附于接触...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但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ultiple drug-resistant S.aureus,DR S.aureus)大量出现,严重威胁人类健康。DR S.aureus通常具有生物被膜,它是细菌黏附于接触物表面,生长并分泌多糖、蛋白质和脂质等大分子物质,将其自身包裹其中而形成的具有复杂结构的聚集体,能够有效保护细菌免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同时生物被膜还可保护DR S.aureus躲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并减弱药物的渗透和杀伤作用,是影响细菌耐药性的关键结构。因此深入认识DR S.aureus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对治疗耐药菌相关感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DR S.aureus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耐药机理及抑制与清除策略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被膜 耐药机制 外排泵系统 群体感应系统
原文传递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逆转外排泵系统MexCD-OprJ介导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詹宛莹 袁松 +2 位作者 樊晨星 吴春霞 李昆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78-1884,共7页
目的评估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外排泵系统MexCD-OprJ介导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耐药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0.5麦氏浓度的菌液稀释接种于96孔板内,棋盘稀释法加入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和头孢他啶,同时设置不加药的阳性对照组、去甲... 目的评估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外排泵系统MexCD-OprJ介导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耐药性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将0.5麦氏浓度的菌液稀释接种于96孔板内,棋盘稀释法加入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和头孢他啶,同时设置不加药的阳性对照组、去甲二氢愈创木酸对照组、头孢他啶对照组,培养24 h后,酶标仪测定吸光度,记录各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计算抑菌率和部分抑菌浓度指数(FIC);取96孔板内的菌液涂布法接种细菌,培养24 h计数菌落数;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外排泵膜蛋白MexC、MexD、OprJ及nfxB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单用头孢他啶或去甲二氢愈创木酸相比较,头孢他啶与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联合应用能更明显抑制外排泵系统MexCD-OprJ介导的头孢他啶耐药的铜绿假单胞菌的生长(P<0.05),头孢他啶与去甲二氢愈创木酸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联合用药后,头孢他啶与去甲二氢愈创木酸的MIC值均明显降低,其中,部分头孢他啶的MIC值与头孢他啶敏感的铜绿假单胞菌质控菌株的MIC值无明显差异。与单用头孢他啶相比较,头孢他啶与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联合应用后细菌外排泵膜蛋白MexC、MexD和OprJ的基因表达明显降低(P<0.05),而nfxB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去甲二氢愈创木酸能逆转外排泵系统MexCD-OprJ介导铜绿假单胞菌头孢他啶的耐药性,其机制与其能够下调该耐药菌外排泵膜蛋白MexC、MexD及OprJ的表达、上调上述3个蛋白的负向调节基因nfxB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头孢他啶 耐药 铜绿假单胞菌 外排泵系统
原文传递
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系统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慧玲 徐晓晓 +4 位作者 盛安群 张雪雅 张艳 邵优优 李昌崇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随着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应用,耐药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主动外排泵系统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对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系统的结构、底物及其外... 铜绿假单胞菌是院内感染常见的条件致病菌,随着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不合理应用,耐药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主动外排泵系统是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的重要机制。本文通过总结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对铜绿假单胞菌外排泵系统的结构、底物及其外排泵抑制剂作用机制及分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外排泵系统 外排泵抑制剂
原文传递
白藜芦醇调控细菌耐药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柯 石瑾 丁军颖 《中医学报》 CAS 2022年第10期2116-2121,共6页
白藜芦醇对革兰氏阴性及阳性菌、病毒、真菌及衣原体等抑制作用明确,可通过干扰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抑制药物外排泵的功能、增加细胞的通透性及修饰药物作用靶点等方面参与细菌耐药的调控。此外,白藜芦醇还可作为抗菌增效剂增加细菌对抗... 白藜芦醇对革兰氏阴性及阳性菌、病毒、真菌及衣原体等抑制作用明确,可通过干扰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抑制药物外排泵的功能、增加细胞的通透性及修饰药物作用靶点等方面参与细菌耐药的调控。此外,白藜芦醇还可作为抗菌增效剂增加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提高抗生素的疗效。白藜芦醇治疗耐药菌感染有多重优势,如不易引起细菌耐药、成分较为明确、易获取、抑菌谱广泛、抑菌机制多样、可协同增效抗生素等。然而,结合中药免疫调理特点阐释白藜芦醇对细菌耐药机制改变的报道尚不多见,可进一步加强结合HMGB1这一免疫网络核心调控分子的研究。此外,白藜芦醇及虎杖苷胃肠道吸收良好,为其给药方式及临床口服剂型的探索提供了保障,提示基于病原体/机体免疫,全面揭示了白藜芦醇调控细菌耐药机制的单体中药研发的迫切必要及潜在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细菌耐药性 生物膜 外排泵系统 细胞通透性 抗菌增效剂
下载PDF
细菌药物主动外排系统在生物被膜耐药中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清会 凌保东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17-921,共5页
细菌生物被膜的产生使传统抗菌药物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清除,进而导致严重感染的复发和持续性感染,是人类目前面临的又一新的挑战。生物被膜细菌中由于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积累,促使药物主动外排系统相关基因表达明显增加,使外排泵转运... 细菌生物被膜的产生使传统抗菌药物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的清除,进而导致严重感染的复发和持续性感染,是人类目前面临的又一新的挑战。生物被膜细菌中由于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积累,促使药物主动外排系统相关基因表达明显增加,使外排泵转运多种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能力增强,从而产生多重耐药表型,是引起细菌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外排泵基因的表达对生物被膜细菌的生长和耐药性增强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生物被膜耐药的影响因素、药物主动外排系统参与生物被膜形成及其影响、外排泵抑制剂对生物被膜耐药的影响几个方面对细菌药物主动外排系统在生物被膜耐药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排系统 生物被膜 细菌耐药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外排泵机制及群体信号系统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帅朝霞 钟峰 +1 位作者 许岩 吴竞 《安徽医学》 2022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及群体信号系统基因的分布,探讨不同耐药基因型鲍曼不动杆菌与抗菌药物耐药的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30株鲍曼不动杆菌,按耐药性不同分为多重耐药菌31株、... 目的分析不同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及群体信号系统基因的分布,探讨不同耐药基因型鲍曼不动杆菌与抗菌药物耐药的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30株鲍曼不动杆菌,按耐药性不同分为多重耐药菌31株、碳青霉烯类耐药菌43株和非多重耐药菌56株,分析各组鲍曼不动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采用PCR检测以上3组菌株外排泵基因ade B、ade J、abe S、abe M和群体信号系统基因Aba I、Aba R分布情况。结果多重耐药和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大于60%。130株鲍曼不动杆菌中,基因检测结果显示ade B、ade J、abe S、abe M、Aba I、Aba R检出率分别是43.85%、48.46%、46.15%、48.46%、46.15%、48.46%。其中非多重耐药菌株组携带外排泵基因及群体信号系统基因均低于其余两组,群体信号系统基因Aba I、Aba R在碳青霉烯类耐药组中检出率较多重耐药组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49、6.188,P均<0.05)。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广泛,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性与携带群体信号系统基因Aba I、Aba R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菌 外排泵机制 群体信号系统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耐药幽门螺杆菌的体外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祝喜萍 任旭 +5 位作者 孙晓玲 林喜杰 李锐 于丹 薛兆国 杨月 《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9年第5期928-932,共5页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pirin)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克拉霉素耐药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克拉霉素药物浓度倍增的方法诱导体外培养的HP26695获得HP26695克拉霉素耐药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阿司匹...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aspirin)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克拉霉素耐药性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克拉霉素药物浓度倍增的方法诱导体外培养的HP26695获得HP26695克拉霉素耐药菌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检测阿司匹林对耐药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而后通过低浓度的阿司匹林持续培养耐药菌30d,检测其对克拉霉素耐药性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外排泵系统基因hefABC的表达情况。结果:HP26695利用克拉霉素药物浓度倍增法成功诱导出HP26695克拉霉素耐药菌株,其MIC稳定为8μg/mL。阿司匹林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P26695克拉霉素耐药菌的体外生长。低剂量阿司匹林体外持续作用30d可降低克拉霉素对HP26695克拉霉素耐药菌的MIC,增加耐药菌的敏感性;但并不影响耐药菌外排泵基因hefABC的表达。结论:阿司匹林对HP26695克拉霉素耐药菌具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可提高其对克拉霉素的敏感性;但该作用与耐药菌外排泵基因hefABC的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 幽门螺杆菌 克拉霉素耐药 外排泵系统
下载PDF
外排泵系统介导的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性研究
10
作者 龚琴 周成林 常月琴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9年第5期327-329,共3页
目的调查镇江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率,检测外排泵系统M exAB-OprM和M exXY-OprM的调控基因mexR和mexZ的表达情况。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其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PCR扩增mexR和mexZ全长基因。结果药敏结果... 目的调查镇江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率,检测外排泵系统M exAB-OprM和M exXY-OprM的调控基因mexR和mexZ的表达情况。方法纸片扩散法(K-B法)测定其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用PCR扩增mexR和mexZ全长基因。结果药敏结果显示该菌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情况严重,铜绿假单胞菌对复方新诺明、头孢唑林、头孢西丁完全耐药,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的耐药率在40.0%-60.0%之间。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美罗培南的耐药率达到40.0%。对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头孢噻肟的耐药率均在60%以上。多重耐药率达75.0%。但98.0%的铜绿假单胞菌(71株)对多粘菌素B敏感。7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91.0%(65株)同时表达mexR和mexZ基因,5.8%(4株)单独表达mexR基因,4.0%(3株)单独表达mexZ基因。结论mexR和mexZ基因与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外排泵系统 mexR基因 mexZ基因
原文传递
Biogeochemical cyclic activity of bacterial arsB in arsenic-contaminated mines 被引量:5
11
作者 CHANG Jin-Soo KIM Kyoung-Woo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348-1355,共8页
Biogeochemical cyclic activity of the ars (arsenic resistance system) operon is arsB influx/effux encoded by the ecological of Pseudomonas putida.This suggests that studying arsenite-oxidizing bacteria may lead to a b... Biogeochemical cyclic activity of the ars (arsenic resistance system) operon is arsB influx/effux encoded by the ecological of Pseudomonas putida.This suggests that studying arsenite-oxidizing bacteria may lead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molecular geomicrobiology,which can be applied to the bioremediation of arsenic-contaminated mines.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in which multiple arsB-binding mechanisms have been used on indigenous bacteria.In ArsB (strains OS-5; ABB83931; OS-19; ABB04282 and RW-28; ABB885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senic resistance bacteria arsB influx/efflux pump arsenic resistance system (ars) biogeochemical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重金属离子耐受性调查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群 杨洪江 +2 位作者 林书祥 王维 叶羽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0-166,共7页
旨在调查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对多种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并对相关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测定临床菌株在含有重金属离子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构建转录融合报告基因,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中RND外排泵CzcCBA的表达水平;PCR方法结合DNA测序分析调... 旨在调查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对多种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并对相关机制进行初步研究。测定临床菌株在含有重金属离子培养基中的生长状况;构建转录融合报告基因,分析铜绿假单胞菌中RND外排泵CzcCBA的表达水平;PCR方法结合DNA测序分析调节基因czcR和czcS的序列差异。结果显示,158株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中,大多数耐受0.002 mol/L Co2+,1株不能在0.001 mol/L Co2+条件下生长,对照菌株ATCC27853在0.003 mol/L Co2+条件下能够生长。分析其中2株临床菌株和对照菌株ATCC27853对其它重金属离子的耐受性,结果显示其耐受趋势与Co2+一致。进一步分析了转录融合报告基因czcC-lacZ在临床菌株中的表达水平发现,β-半乳糖苷酶活力与重金属离子耐受性一致,重金属离子能够诱导β-半乳糖苷酶活力的提高。对操纵子czcCBA的调节基因czcR和czcS序列分析显示,3株菌株中调节蛋白CzcR的氨基酸序列相同,而蛋白CzcS的氨基酸序列则存在多处差异。得出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临床菌株对重金属离子存在耐受性,耐受程度与外排泵CzcCBA的表达水平相关,调节蛋白CzcS某些氨基酸的突变,可能改变了操纵子czcCBA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重金属离子耐受性 RND外排泵CzcCBA 双因子调控系统czcRS
下载PDF
AdeABC外排泵系统与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豆清娅 邹明祥 +3 位作者 李军 王海晨 胡咏梅 刘文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6-433,共8页
目的:探讨外排泵AdeABC系统与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美罗培南多步法体外诱导敏感鲍曼不动杆菌获得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菌株;采用E-test法定量检测诱导前后菌株的敏感性;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arbonylcyan... 目的:探讨外排泵AdeABC系统与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美罗培南多步法体外诱导敏感鲍曼不动杆菌获得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菌株;采用E-test法定量检测诱导前后菌株的敏感性;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arbonylcyanide-m-chlorophenylhydrazone,CCCP)抑制试验筛查外排泵;PCR及测序分析诱导前后AdeABC系统的调控基因adeS,adeR及主要碳青霉烯酶基因的变化;荧光定量PCR检测诱导前后adeA,adeB,adeR和adeS基因m RNA的表达量。结果:亲代敏感菌株S25595和S7257的美罗培南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0.38和0.25μg/m L,诱导后MIC均>32μg/m L;与亲代敏感株相比,诱导耐药株adeA,adeB,adeR和adeS基因的m RNA表达量上升2.45~9.44倍,但调控基因adeS和adeR没有基因突变或插入序列。结论:外排泵AdeABC系统高表达与鲍曼不动杆菌对美罗培南耐药密切相关,其表达水平升高不是由调控基因adeS和adeR序列中基因突变或插入序列引起,可能存在其他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外排泵AdeABC系统 碳青霉烯类 耐药机制
下载PDF
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外排泵基因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唐吉斌 翁伟 +1 位作者 周东升 吴志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314-3317,共4页
目的探讨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与外排泵adeA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琼脂两倍稀释法检测鲍氏不动杆菌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法扩增外排泵编码基因ade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adeA基因的mRN... 目的探讨鲍氏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与外排泵adeA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琼脂两倍稀释法检测鲍氏不动杆菌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法扩增外排泵编码基因adeA;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ade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药敏结果显示,耐药率最高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92.9%、78.8%,临床常用的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吡肟、阿米卡星、氧氟沙星及环丙沙星耐药率均>50.0%;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等抗菌药耐药率相对较低;85株鲍氏不动杆菌中有多药耐药株52株,占61.2%;adeA基因的检出阳性率为81.2%,实时定量RT-PCR结果显示,多药耐药菌株adeA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敏感菌株,其中3株相对表达量为敏感菌株平均表达水平>20倍。结论临床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株耐药情况严重,其主动外排系统adeA基因表达增强在多药耐药性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氏不动杆菌 主动外排系统 多药耐药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原文传递
外输泵房通风系统设计改进
15
作者 史亚萍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19年第3期104-106,共3页
在某油田联合站、集油站等站场所设输油泵房(称集油泵房)“机械排风+有组织自然通风”联合通风系统的基础上,对长输管道所设输油泵房(称外输泵房)的通风系统进行了改进,采用的“‘上、中、下’分层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系统已运用于该... 在某油田联合站、集油站等站场所设输油泵房(称集油泵房)“机械排风+有组织自然通风”联合通风系统的基础上,对长输管道所设输油泵房(称外输泵房)的通风系统进行了改进,采用的“‘上、中、下’分层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系统已运用于该油田外输泵房的通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油泵房 机械排风+有组织自然通风 外输泵房 “上、中、下”分层排风+自然进风 设计注意事项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