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3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及策略 被引量:31
1
作者 施春宏 《汉语学报》 2009年第2期2-17,共16页
本文在现代科学哲学和现代语言学观念的背景下重新讨论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策略及其相互关系。文章首先重新梳理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的内涵;接着从语言规范化的根本目标、操作效度、当前的学术范式转换等方面来分析理性原则和习性原... 本文在现代科学哲学和现代语言学观念的背景下重新讨论语言规范化的基本原则、策略及其相互关系。文章首先重新梳理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的内涵;接着从语言规范化的根本目标、操作效度、当前的学术范式转换等方面来分析理性原则和习性原则在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方面的差异,并由此推导出语言规范化应以理性原则(交际值原则)为主导性原则,习性原则只能成为下位层次的原则或策略。文章最后讨论语言规范化过程中原则和策略的互动关系问题。文章主张,语言规范化的根本目标是使语言交际更加有效、及时、到位。文章借此指出,对规范化基本原则的理论分析应该体现大的追求:规范化知识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规范化理性原则 习性原则 策略效度 范式转换互动
下载PDF
地上-地下生物协同调控与养分高效利用 被引量:30
2
作者 沈仁芳 孙波 +1 位作者 施卫明 赵学强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CD 2017年第6期566-574,共9页
提高养分利用率是协调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核心问题。地下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功能多样,包括植物根系、微生物和动物等。地下生物直接参与了养分的活化、转化、吸收和运输等过程,是地上植物生产力和养分利用率的重要驱动者。文章概... 提高养分利用率是协调粮食安全和环境安全的核心问题。地下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功能多样,包括植物根系、微生物和动物等。地下生物直接参与了养分的活化、转化、吸收和运输等过程,是地上植物生产力和养分利用率的重要驱动者。文章概括性地介绍了(1)土壤-根系-微生物对话的信号基础与养分转化,(2)土壤微生物组成多样性与养分转化,(3)根系与植物高效吸收养分,以及(4)微生物与根系高效摄取土壤养分;在此基础上,提出将来应该加强研究土壤生物功能和区域分异规律、微生物介导的土壤养分转化过程与养分高效利用之间的关系、养分高效型作物的根系特征、生物制剂的研发等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相关机理的探明,地下生物"黑箱"将逐步被破解,有望研发出靶标明确、切实可行的地上-地下生物协同调控技术,实现养分的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分效率 根系 微生物 土壤养分转化 协同调控
原文传递
创新驱动下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升级 被引量:26
3
作者 宋林 张杨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8-47,共10页
基于价值链视角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分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三种类型,利用陕西省制造业2004-2017年26个分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创新驱动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创新对制造业结构... 基于价值链视角下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分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三种类型,利用陕西省制造业2004-2017年26个分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了创新驱动对制造业产业升级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发现,创新对制造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正向效应,与开放程度、政府作为等因素共同构成产业升级的动力机制;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对创新的反应最为灵敏,创新作用指数要显著优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与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创新驱动制造业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呈非线性效应,相较于技术开发阶段,成果转化阶段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整体提升有更为显著的作用。由此提出构建创新支持政策体系、推进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坚持因地制宜战略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效率 产业转型升级 制造业 技术开发 成果转化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转化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罗雯 刘阳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6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确立一个快速高效转化根癌农杆菌的实验方案。方法:以pCAMBIA1305.1质粒作为外源DNA转化农杆菌GV3101。通过对GV3101生长状态的测定,并对重悬液的种类和浓度、速冻时间、热处理温度等条件逐一进行筛选,以确定最适合GV3101转化的实... 目的:确立一个快速高效转化根癌农杆菌的实验方案。方法:以pCAMBIA1305.1质粒作为外源DNA转化农杆菌GV3101。通过对GV3101生长状态的测定,并对重悬液的种类和浓度、速冻时间、热处理温度等条件逐一进行筛选,以确定最适合GV3101转化的实验条件。结果:以TSS缓冲液重悬细胞,液氮速冻3min后于28℃热处理5min,农杆菌转化效率可达到105。结论:改进的转化方法转化率高,重复性好,简单易行,为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植物遗传转化的第一个限速步骤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杆菌 冻融法 转化效率
下载PDF
创新价值链视角下中小企业创新效率多维度研究——基于加法分解的两阶段DEA模型 被引量:25
5
作者 窦超 熊曦 +1 位作者 陈光华 杨国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7-85,共9页
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和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和生命周期、所属区域、行业多个维度,运用加法分解两阶段DEA模型对中小企业知识创新阶段和经济产出阶段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企业所有权... 中小企业创新绩效提升和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创新价值链视角,考虑企业所有权性质和生命周期、所属区域、行业多个维度,运用加法分解两阶段DEA模型对中小企业知识创新阶段和经济产出阶段效率进行评价。结果发现:企业所有权性质方面,国有企业两阶段效率都偏低,民营企业两阶段效率差距有限,合资企业研发效率远高于转化效率;企业所属行业方面,全行业研发效率普遍高于转化效率,信息技术两个阶段效率差距较大,其它行业次之,医药生物行业不显著;企业所属区域方面,东中西部地区研发效率和转化效率分别呈现"高低"、"低高"和"低低"现象;企业生命周期方面,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企业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差异。最后,基于上述结论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价值链 创新效率 创新绩效 DEA 成果转化
下载PDF
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区)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研究——基于DEA-Malmquist-Tobit方法 被引量:23
6
作者 张立杰 梁锦凯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68-75,共8页
高技术产业是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增长极,其创新效率直接影响区域创新发展。基于价值链视角,以2009—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区)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技术转化效... 高技术产业是推动区域创新的重要增长极,其创新效率直接影响区域创新发展。基于价值链视角,以2009—2017年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区)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分析各地区高技术产业技术研发效率、技术转化效率,并采用Tobit模型验证不同因素对不同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省(市、区)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态势良好,区域创新效率差异正逐步缩小,技术研发效率明显高于技术转化效率。在创新过程中,劳动者素质、技术积累是提高技术研发效率的关键因素,企业自主创新、政府支持、企业规模扩张能够显著提高技术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技术研发 技术转化
下载PDF
数字化转型视角下数字金融 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刘婷婷 温雪 邓亚玲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58,共8页
以2011—2021年沪深A股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但会加剧企业的投资过度,与A股上市公司相比,数字金融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影响程度更大;数字金融影... 以2011—2021年沪深A股和中小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数字金融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缓解企业的投资不足,但会加剧企业的投资过度,与A股上市公司相比,数字金融对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影响程度更大;数字金融影响投资效率的内在机制为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主要表现为提高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数字金融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产和生活性服务业,数字金融对内控有效企业投资过度的影响不显著。因此,要大力推进数字金融的发展,优化农村地区数字金融环境和强化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投资效率 融资约束 数字化转型
下载PDF
大肠杆菌最佳感受态细胞制备的探讨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路怡 易建华 李敏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94-198,共5页
本文对4种大肠杆菌菌株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化效率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其转化效率是有很大变化的.对于不同的菌株,它们获得高转化率时的活菌数不同.同时,得到了这4种大肠杆菌菌株制备最佳感受态细... 本文对4种大肠杆菌菌株在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化效率分别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细菌的生长繁殖过程中,其转化效率是有很大变化的.对于不同的菌株,它们获得高转化率时的活菌数不同.同时,得到了这4种大肠杆菌菌株制备最佳感受态细胞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感受态细胞 转化率
下载PDF
我国物流企业劳动力成本与用工效率及转型升级——基于我国物流上市企业的数据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陶加强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66-72,共7页
当前,企业员工工资上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物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与用工效率低下的双重压力。不过,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也有利于倒逼企业创新和改进物流效率,进而通过提高用工效率来转移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当前,企业员工工资上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物流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正面临劳动力成本上涨与用工效率低下的双重压力。不过,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也有利于倒逼企业创新和改进物流效率,进而通过提高用工效率来转移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困境。因此,物流企业一定要及早采取应对措施,如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和惩罚制度,鼓励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员工为企业多做贡献。物流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劳动力成本上涨的积极因素,加快信息化提升步伐,一方面通过采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实现高效物流,推动企业从传统物流业经营模式向智能物流转型;一方面通过培养物流专业型、复合型人才,以新的思维经营物流,发展物流,促进物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快物流企业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用工效率 转型升级 物流企业
下载PDF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结构优势及效能转化 被引量:21
10
作者 刘志礼 魏梓桐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6-103,共8页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呈现"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结构性特征,在执政党与参政党、政党与人民、政党与政权、政党与社会等多重结构关系中彰显了独特的结构优势。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的主体多元... 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呈现"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结构性特征,在执政党与参政党、政党与人民、政党与政权、政党与社会等多重结构关系中彰显了独特的结构优势。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内在的主体多元化、方式柔性化、机制协调化等建设目标对推进合作型、协商型、民主型政党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要着力增强治理主体能力建设、完善民主协商机制建设、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进一步将新型政党制度结构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政党制度 结构优势 效能转化
原文传递
创新生态系统视阈下高技术企业创新效率测度与耦合协调分析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士健 张翼彤 周忠宝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5-77,共13页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阈,将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两个子系统,在充分考虑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超效率网络DEA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9年~2016年间我国30个省份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及系统间的...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阈,将高技术企业创新活动分为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两个子系统,在充分考虑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构建超效率网络DEA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9年~2016年间我国30个省份高技术企业的创新效率及系统间的耦合协调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高技术企业的整体创新效率和子系统创新效率均较高,且转化应用效率略高于技术研发效率,但各地区的创新效率水平存在明显差异;高技术企业传统发展格局面临重整,东部地区发展势头强劲,西部地区后发效应渐显,中部凹陷问题依然严重;一些资源大省、传统产业强省发展不足,而部分西部省区开始崛起。耦合协调分析表明,不同地区高技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水平不同,其中北京、广东、上海等地协调度较高,四川、湖北等地基本协调,内蒙古、青海等则存在系统失调问题。我国创新系统失衡问题将长期存在,但预计四川、贵州、陕西、重庆等地将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高技术企业 创新效率 技术研发 转化应用 超效率网络DEA 耦合协调度
下载PDF
中国耕地利用绿色转型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0
12
作者 匡兵 范翔宇 卢新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269-277,共9页
耕地利用绿色转型(Green Transform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Use,GTCLU)是对绿色中国和经济转型等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破解耕地利用生态困境的有力举措。该研究提出GTCLU这一概念,并据此构建GTCLU测度指标体系,选取2003—2017... 耕地利用绿色转型(Green Transform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Use,GTCLU)是对绿色中国和经济转型等国家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也是破解耕地利用生态困境的有力举措。该研究提出GTCLU这一概念,并据此构建GTCLU测度指标体系,选取2003—2017年中国30个省市区数据,运用三阶段DEA-Malmquist和Tobit模型,先后测算GTCLU效率的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初始的Malmquist测度结果显示GTCLU效率总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增长态势,大多数年份效率值小于1而处于绿色转型无效状态。2)通过SFA回归剔除环境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调整后的结果显示中国GTCLU效率均值为1.001而处于效率递增状态,表明中国存在GTCLU且绿色转型程度不断加深。其中,技术进步是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变化、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则成为GTCLU效率提升的重要瓶颈。3)中国GTCLU效率在区域上存在明显差异,中部地区处于效率相对最佳区域,东北和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最低;在时序上呈波动上升态势,年均增长率为0.84%。4)农业经济水平、耕地资源禀赋、政府扶持力度和技术使用强度对中国GTCLU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为更好地保障、推进GTCLU,需在把握技术进步的同时注重制度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与技术使用的促进作用,在耕地利用投入和产出中不断强化绿色要素以培育GTCLU内生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耕地 效率 绿色转型 时空分异 三阶段DEA-Malmquist
下载PDF
从实现到转化:高校科技创新演变及效率 被引量:19
13
作者 李胜会 朱绍棠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62,共10页
我国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应对当前经济转型挑战,高校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坚力量,其地位和贡献十分突出。高校科技创新、创新转化和创新效率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方向。针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实现与转化两个阶段显著... 我国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应对当前经济转型挑战,高校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中坚力量,其地位和贡献十分突出。高校科技创新、创新转化和创新效率成为政府和学术界关注和研究的重点方向。针对高校科技创新活动实现与转化两个阶段显著的差别,本文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采用三阶段DEA模型与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分析2008-2016年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实现与转化效率,研究发现高校科技创新实现效率与转化效率总体偏低,从实现到转化出现效率脱节现象,无论是静态效率还是动态效率,规模效率低下始终是现阶段高校科技创新综合效率未能达到“效率前沿”的主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效率 科研实现 成果转化 三阶段DEA模型
原文传递
浙江省高技术产业创新效率评价与优化路径:基于双阶段DEA方法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郑素丽 胡一鸣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9-96,共8页
运用双阶段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过程分为研发产出阶段和经济转化阶段,测算2006—2015年间浙江省11个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研究在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各个城市创新效率值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 运用双阶段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将高技术产业的创新过程分为研发产出阶段和经济转化阶段,测算2006—2015年间浙江省11个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研究在高技术产业创新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各个城市创新效率值的大小。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11个城市的高技术产业在创新过程的不同阶段存在投入资源不匹配、投入冗余情况。根据实证结果,进一步对浙江省如何提高高技术产业的创新效率提出针对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创新效率 研发产出 经济转化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下商贸流通业效率提升的路径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姜文辉 何雪涵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3期69-75,共7页
商贸流通业效率提升和转型升级,是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持。我国商贸流通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流通企业规模小、城乡发展不平衡、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以数字经济推进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和效率提升是未来发展... 商贸流通业效率提升和转型升级,是对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持。我国商贸流通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但是仍然存在流通企业规模小、城乡发展不平衡、信息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以数字经济推进商贸流通业转型升级和效率提升是未来发展的趋势,需要通过在生产方面形成柔性供应链、在销售方面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在物流方面形成数字化智慧化物流体系、在融资方面利用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等渠道提升商贸流通的效率;需要进一步推动现有产业的数字化程度,培养契合产业需求的数字化人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凝聚多方共识,加强各国数字经济领域的开放与合作,从而促进商贸流通业的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商贸流通 智慧物流 效率提升 转型升级
下载PDF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测度及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肖娴 毛世平 +1 位作者 孙传范 胡小鹿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9-144,149,共7页
本文以2009—2013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DEA方法来测度中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从技术领域、转化主体和技术类型三个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本文以2009—2013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DEA方法来测度中国现阶段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在此基础上,从技术领域、转化主体和技术类型三个角度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整体水平偏低且年际增长趋势较弱;相对于其他类型转化主体,事业型研究单位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高且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模仿创新类型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最高,却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效率 转化主体 技术类型
下载PDF
产业融合对绿色创新效率的非线性影响——基于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14
17
作者 贺祥民 赖永剑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8,共6页
文章在使用两阶段共享投入DEA测度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基础上,以金融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为门限变量,利用动态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对绿色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异质性的动态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高技术服务... 文章在使用两阶段共享投入DEA测度绿色技术创新效率基础上,以金融发展水平和贸易开放程度为门限变量,利用动态门限回归模型考察了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对绿色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异质性的动态影响效应。研究发现,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度对绿色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均存在非线性的影响。在低金融发展和低贸易开放程度下,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对绿色技术开发效率和技术转化效率促进作用较弱,甚至不显著,但突破门限值后则均表现出对绿色技术创新效率的正向作用。在相同的情况下,高技术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对绿色技术转化效率促进作用更弱,且绿色技术转化效率存在更高的金融发展和贸易开放的门限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融合 绿色技术 创新效率 技术转化
下载PDF
酚类物质对葡萄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迪 周长梅 朱延明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7-78,共2页
利用携带质粒pBI130 1(含有GUS和NPTII)的根癌农杆菌转化葡萄胚性愈伤组织 ,对比 5种酚类物质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阿魏酸与乙酰丁香酮相比 ,GUS点数无显著差异 ,最佳浓度为 15 0mg/L。
关键词 遗传转化 葡萄 转化效率 酚类物质 根癌农杆菌 阿魏酸
下载PDF
基于“雁阵效应”的扑翼飞行机器人高效集群编队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尹曌 贺威 +2 位作者 邹尧 穆新星 孙长银 《自动化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55-1367,共13页
本文借鉴“雁阵效应”,研究了扑翼飞行机器人高效集群编队飞行问题.通过对“V”字雁阵的分析得知,当前排大雁(简称头雁)和后排大雁(简称从雁)保持某一合适的相对位置偏移时,后排大雁可有效利用前排大雁挥翅产生的上洗涡流,从而节省体能... 本文借鉴“雁阵效应”,研究了扑翼飞行机器人高效集群编队飞行问题.通过对“V”字雁阵的分析得知,当前排大雁(简称头雁)和后排大雁(简称从雁)保持某一合适的相对位置偏移时,后排大雁可有效利用前排大雁挥翅产生的上洗涡流,从而节省体能;并且,雁阵通过阵型的变换,可以实现能量整体消耗的均衡性,确保长航时飞行.仿照该“雁阵效应”,分析得出耗能最少的扑翼飞行机器人集群阵型排布方式,并设计了阵型变换机制,实现集群能量整体消耗的最优性和均衡性.在此基础上,参考雁群的交互方式,设计了一种使用局部信息的控制方法,保证最优阵型的稳定维持以及阵型间的灵活变换.最后,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阵效应 扑翼飞行机器人 编队飞行 能量高效 阵型维持 阵型变换
下载PDF
对口支援:破解大国非均衡性难题的创新实践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宏伟 周光辉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0-80,共11页
均衡发展是国家治理的主导原则和重要目标。当代中国,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治理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鲜明的非均衡性特征,构成了中国国家治理的主要困境。破解由单一制体制同超大规模的国家空间耦合导致的大国非均衡性难题,成为推进社... 均衡发展是国家治理的主导原则和重要目标。当代中国,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治理资源在空间分布上具有鲜明的非均衡性特征,构成了中国国家治理的主要困境。破解由单一制体制同超大规模的国家空间耦合导致的大国非均衡性难题,成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国情,探索出的一项破解大国非均衡性难题的创新成果。对口支援的有效运行与功能发挥有赖于单一制体制下的国家统筹和党组织对社会力量的有序引领。党领导下的党政分工合作体制,形成党和政府之间的结构性嵌入与功能性耦合为对口支援破解大国非均衡性难题提供了“双重支撑”。作为打破空间壁垒限制,实现资源地理空间转移、重新配置以及跨界合作治理的创新实践,对口支援表现出汇集资源和协调发展的显著治理优势。对口支援在破解大国非均衡性难题的实践中,通过空间集聚实现了空间适度均衡,兼顾了发展与平衡,推动了国家治理效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支援 非均衡性 支撑体系 效能转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