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认知发展的儿童交互设计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程冉 聂睿 +1 位作者 蒋雯 桂元龙 《设计》 2016年第5期132-133,共2页
目的本文以儿童为目标群体,从儿童的认知角度分析符合儿童智力发展及情感需求的儿童益智产品界面交互。方法通过认知规律研究目标儿童在益智产品使用过程中与产品的互动方式及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产品的交互体验作为向儿童传达信息的媒介... 目的本文以儿童为目标群体,从儿童的认知角度分析符合儿童智力发展及情感需求的儿童益智产品界面交互。方法通过认知规律研究目标儿童在益智产品使用过程中与产品的互动方式及对儿童心理的影响,产品的交互体验作为向儿童传达信息的媒介影响着儿童的行为、思维方式及情感传递。结论本文依据儿童认知的相关理论,探索儿童对事物信息的认识和大脑处理这些信息从而产生与之相对等的行为、心理及情感需求,通过分析目标儿童行为特性及情感需求,提出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益智类产品情感化设计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规律 益智产品 界面交互 情感化设计
下载PDF
教育服务理论与学校管理理念转变的思考 被引量:4
2
作者 殷鸣镝 赵雪梅 刘翠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209-211,共3页
以教育服务理论为依据,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教育服务是教育产品,学校是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者和供给者,学生是教育服务产品的消费者和需求者。指出学校应以经营的理念管理学校,以消费者(生源)为本,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服务的优势,向市场和... 以教育服务理论为依据,从经济学角度,阐述了教育服务是教育产品,学校是教育服务产品的生产者和供给者,学生是教育服务产品的消费者和需求者。指出学校应以经营的理念管理学校,以消费者(生源)为本,充分发挥学校教育服务的优势,向市场和消费者提供品牌和特色的优质的教育服务,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服务理论 教育产品 学校管理理念
下载PDF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教育产品提供方式变革思考 被引量:6
3
作者 程耀忠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6-90,共5页
教育产品提供方式是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决策中的核心问题,其实质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结构的具体表征。当前,我国教育产品提供方式的基本格局为义务教育产品以政府提供为主,市场提供的范围和份额有限;非义务教育产品主要依托政府... 教育产品提供方式是教育资源配置和利用决策中的核心问题,其实质是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关系结构的具体表征。当前,我国教育产品提供方式的基本格局为义务教育产品以政府提供为主,市场提供的范围和份额有限;非义务教育产品主要依托政府提供,但市场提供的范围和份额呈现增长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教育产品提供方式与结构应形成"政府—市场—社会(非政府组织、志愿者组织、公益团体)"三者之间合理恰切的三极分化结构与良性互动关系,以补齐"教育短板",进而有效解决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教育产品 提供方式
下载PDF
基于视障儿童的益智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贾倩文 胡洁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0年第5期79-81,共3页
文章对视障儿童的身心特点与市场上现有的儿童益智类产品类别进行分析,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用户观察与模拟,利用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对视障儿童与其日常使用的产品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特点,比较与普通用户的差异,... 文章对视障儿童的身心特点与市场上现有的儿童益智类产品类别进行分析,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用户观察与模拟,利用创新设计思维与方法对视障儿童与其日常使用的产品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其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特点,比较与普通用户的差异,从而探讨在为视障儿童进行益智产品设计时应注意的设计原则与实现路径。提出针对视障儿童的益智产品设计的原则,同时提出在人工智能背景下基于视障儿童的益智产品设计应结合物联网等技术对产品进行进一步的功能整合,优化设计过程,提高设计中用户的参与性,从而实现真正为用户考虑的关怀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障儿童 益智产品 用户参与设计
原文传递
Didactic Sequences as an Educational Product to Facilitate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es in Lato Sensu Graduate Courses in the Area of Health Management in Primary Care
5
作者 Lidiane Medeiros Melo David dos Santos Calheiros 《Health》 2023年第6期495-506,共12页
Teaching strategies can be considered as techniques that are constructed to be used with the objective of promo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so that the teacher is considered a mentor, as he is the one ... Teaching strategies can be considered as techniques that are constructed to be used with the objective of promoting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lassroom, so that the teacher is considered a mentor, as he is the one who selects, analyzes, studies, organizes, builds and proposes the most classic tools to facilitate the learning process [1]. This study is an experience report rela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an educational product that consists of the elaboration of pedagogical strategies, characterized by five didactic sequences in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ng with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es in lato sensu graduate courses. The themes that are part of the didactic sequences were built based on the results obtained in scientific research carried out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rict sensu postgraduate course in Teaching in Health and Technology, which involved: the work of coordinators who work in the field of health management in Primary Care, situations that challenge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Care and the potentialities of work in the management of Primary Care. The didactic sequences have fun teaching strategies that provide meaningful learning for a future qualified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These sequences involve the use of active methodologies and the use of digital tools. The educational product developed seeks to promote benefits that can collaborate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rimary Care Management and teaching-learning processes in the training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Therefore, the pedagogical strategies, as well as its entire construction process, were developed through the collaboration of professors of the Health and Society discipline at the State University of Health Sciences of Alagoas (UNCISAL), seeking to make it qualify for effectiv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that promote its wide use in the academic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ucational products Primary Health Care Health Management
下载PDF
基于儿童心智模型的引导型教育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彭琳 宁梦 穆荣兵 《湖南包装》 2023年第2期25-28,86,共5页
探究儿童的引导型教育问题,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热点,也是设计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文章首先解读心智模型和引导型教育相关概念,进而通过问卷调研、访谈调研和情境调查获取、收集儿童心智信息,提炼构建出儿童心智模型和儿童体验链路地图... 探究儿童的引导型教育问题,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热点,也是设计教育发展趋势和方向。文章首先解读心智模型和引导型教育相关概念,进而通过问卷调研、访谈调研和情境调查获取、收集儿童心智信息,提炼构建出儿童心智模型和儿童体验链路地图,从使用场景、用户体验和教育导向3个方面提出基于儿童心智模型的引导型教育产品设计维度;最后,将其整合运用到引导型教育产品设计中来,提出以契合儿童心智模型特征所应遵循的设计策略。以儿童心智模型为参照展开教育产品设计策略研究,迎合6-9岁学龄儿童的教育需求,知行合一,拓展引导型教育产品设计表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心智模型 引导型 教育产品
下载PDF
面向轻度认知障碍老人的益智产品设计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鹤洋 吴慧欣 王英才 《工业设计》 2021年第11期62-63,共2页
文章通过对轻度认知障碍老人的多方面研究,开展了面向患病老人群体的益智产品设计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益智产品的研究现状,结合轻度认知障碍老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益智训练方法,进一步对益... 文章通过对轻度认知障碍老人的多方面研究,开展了面向患病老人群体的益智产品设计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多种方法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益智产品的研究现状,结合轻度认知障碍老人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益智训练方法,进一步对益智产品进行设计构思。该设计从锻炼患者记忆能力出发,并带有音乐广播、日常活动、在线问医等多种符合老年需求的功能模块,帮助患者改善认知能力和丰富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设计 益智产品 老年患者 认知障碍
下载PDF
公益性:现代教育的必备属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尤莉 《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5-7,15,共4页
公益性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然而现实中人们容易对现代教育的公益性产生误读——忽视现代教育产品公共性、现代教育投资主体国家性、现代教育受益群体的整体性,从而阻碍教育的发展。深入理解公益性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明... 公益性是我国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然而现实中人们容易对现代教育的公益性产生误读——忽视现代教育产品公共性、现代教育投资主体国家性、现代教育受益群体的整体性,从而阻碍教育的发展。深入理解公益性在现代教育中的地位,明晰现代教育公益性特征已成为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教育 公益性 教育产品
下载PDF
职教集团运行的市场逻辑 被引量:2
9
作者 裴云 《高等职业教育探索》 2017年第3期25-29,共5页
职教集团复杂的外表下隐含着深刻的市场逻辑。职教集团的运行方式,体现为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博弈;组织架构构成其教育生产力的深刻表达;职教集团的终极目的是提供市场需要的教育产品;利益生产、交换、分配成为推动现代职教集团运行的深层... 职教集团复杂的外表下隐含着深刻的市场逻辑。职教集团的运行方式,体现为公益性与市场化的博弈;组织架构构成其教育生产力的深刻表达;职教集团的终极目的是提供市场需要的教育产品;利益生产、交换、分配成为推动现代职教集团运行的深层次动力。引入市场机制、消解长期以来(公办)院校的行政化导向是现代职教集团的真正价值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教集团 市场 运行机制 组织架构 教育产品
下载PDF
论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水云 《山东高等教育》 2015年第3期14-20,共7页
文章从教育产品的属性出发,发现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产品属性有所不同,因而其资源配置的方式也不完全一致。进而剖析了美英德法日五个发达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总结了... 文章从教育产品的属性出发,发现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产品属性有所不同,因而其资源配置的方式也不完全一致。进而剖析了美英德法日五个发达国家在义务教育阶段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特别是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资源配置方式,总结了其教育资源配置的经验。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我国教育资源配置的有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资源配置 教育产品 义务教育 非义务教育
下载PDF
论高等教育新产品的质量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锐英 王毅娟 《高等建筑教育》 2008年第2期37-42,共6页
高等教育质量本身是一个具有很大争议的概念,文章对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活动和高等教育产品及其属性进行了探讨,提出高等教育生产特殊的教育产品,其本质就是满足和激发人的新需求,形成"新产品"———新人或人才。教育新产品的... 高等教育质量本身是一个具有很大争议的概念,文章对教育这一特殊的社会活动和高等教育产品及其属性进行了探讨,提出高等教育生产特殊的教育产品,其本质就是满足和激发人的新需求,形成"新产品"———新人或人才。教育新产品的开发就是培养人才,教育质量就是这种特殊产品的质量。文章对因为教育需求的不同导致教育新产品质量的多样性和矛盾性、质量建设的策略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产品 新产品 教育质量 质量观 创新
下载PDF
教育经济学前沿问题探略——兼论教育经济学的“硬核”及“保护带” 被引量:1
12
作者 谭俊英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4,共6页
教育经济学在我国已跨过而立之年,但要走向成熟必须更加注重我国教育实际,着力研究前沿问题以引领学科发展。由"教育产品"这一"硬核"可推导出教育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由"教育产品具有生产价值和消费价值"... 教育经济学在我国已跨过而立之年,但要走向成熟必须更加注重我国教育实际,着力研究前沿问题以引领学科发展。由"教育产品"这一"硬核"可推导出教育经济学的基本问题;由"教育产品具有生产价值和消费价值"形成的"保护带"可以演绎出教育经济学的核心问题。教育经济研究热点问题紧跟时代发展的律动,但从未离开过以"硬核"为圆心、以"保护带"为半径的圆周视野。在立足基本、抓住核心、关注热点的基础上,可以将教育经济学前沿问题归纳为:教育经济学学科建设问题、教育经济价值悖论问题、教育财政问题、学校生产效率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产品 教育经济价值 教育经济学前沿
下载PDF
教育产品的私人属性与权利属性剖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罗志敏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8-31,共4页
教育产品若从私人属性和权利属性两个角度去剖析,可发现其中存在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两根无形的“链条”。从理论上厘清这两根“链条”的内涵,对教育资源进行公正而合理的分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教育产品 私人属性 权利属性
原文传递
江苏省研学旅游产品特征分析
14
作者 吴小伟 付佳倩 仲崇庆 《中国名城》 2022年第8期88-94,共7页
研学旅游集旅游与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于一体,已成为国家落实核心素养育人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江苏各市皆积极开发具有区域和地方特色的研学旅游产品,但水平参差不齐。为识别江苏研学旅游产品的区域分布态势、发展差... 研学旅游集旅游与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于一体,已成为国家落实核心素养育人体系的重要途径之一。当前江苏各市皆积极开发具有区域和地方特色的研学旅游产品,但水平参差不齐。为识别江苏研学旅游产品的区域分布态势、发展差异和发展中的痛点,收集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2019年首批记录在册的所有研学旅游产品信息并展开分析。结果显示,江苏省研学旅游产品丰富,偏重知识科普和体验型;研发单位以旅游企业为主;主要目标市场为小学生和初中生;现代科技应用程度各城市差异明显;研学旅游产品分布呈"大集中小分散"的特点,南京与苏南地区居引领地位。同时,江苏省研学旅游的发展面临地域发展不均、研学旅游专业人才匮乏等痛点,亟需省内各市文化旅游主管部门、教育部门、旅游企业、学校师生之间加强交流协作,完善研学旅游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学旅游 研学产品 区域差异 江苏省
下载PDF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思考
15
作者 郑爱文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98-101,共4页
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放在经济学的背景中作一思考,以探索生产过程中要素、产品质量和营销手段等同产品最终实现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实现教育产业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关键词 就业 市场经济 教育产品 资源配置
下载PDF
教育产品的属性链条与教育产品分配
16
作者 罗志敏 《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1-24,共4页
在有关教育产品属性的问题上,存在着两条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的链条,即它的私人属性(本质属性)链条和权利属性(衍生属性)链条。从理论上厘清这两条链条,对教育产品的公正而合理的分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教育产品 属性 分配
下载PDF
智能时代个性化学习的现实困境、意蕴重构与模型构建 被引量:26
17
作者 王一岩 郑永和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35,共8页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教育产品的逐渐成熟为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可靠保障。然而,“片面化”的智能诊断、“程式化”的教育干预、“投喂式”的服务供给、“机器主导”的教育决策阻碍了个性化学习目标的实现。要从本质上实现个性... 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教育产品的逐渐成熟为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可靠保障。然而,“片面化”的智能诊断、“程式化”的教育干预、“投喂式”的服务供给、“机器主导”的教育决策阻碍了个性化学习目标的实现。要从本质上实现个性化学习,应该从“技术应用”“个体发展”和“人机关系”的视角对个性化学习进行重新审视:实现对学生的智能诊断和精准干预,强化智能技术对于教育的“赋能作用”;强调学生自我意识的唤醒、自我认知的强化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保障智能技术应用回归“育人”的本真;通过学生和机器的“博弈”,找到“机器智能干预”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平衡点,实现人机协同学习生态的优化。在此基础上,围绕“学生自主学习—机器智能分析—机器智能干预—学生主观评判”构建了人机协同支持的个性化学习模型,以期勾勒智能时代个性化学习的未来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学习 个性化自主学习 智能教育产品 人机协同学习 智慧学习力 智能教育伦理
下载PDF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实践课程的建设 被引量:8
18
作者 许林 《计算机教育》 2011年第15期120-123,共4页
介绍南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实践课程的创新和建设,探讨以课内实践教学体系为基本、以课外学生自主科技创新和综合竞赛为补充,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在课内专业实践课程中采用固高教学实验设备,结合自动控制课程... 介绍南开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实践课程的创新和建设,探讨以课内实践教学体系为基本、以课外学生自主科技创新和综合竞赛为补充,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索在课内专业实践课程中采用固高教学实验设备,结合自动控制课程设计实验内容;在课外学生活动中组织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和"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实践表明,课内和课外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科学与技术 实践课程 教学创新 固高实验设备 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
下载PDF
基于脑科学理论的益智儿童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国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88-494,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脑科学理论的益智儿童产品设计策略。方法通过深入研究益智玩具市场及各阶段儿童玩具的设计特点,总结出趣味性、互动性、教育性、创新性和安全性等关键要素。将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益智儿童产品设计的理论依据,结合脑科学原... 目的探讨基于脑科学理论的益智儿童产品设计策略。方法通过深入研究益智玩具市场及各阶段儿童玩具的设计特点,总结出趣味性、互动性、教育性、创新性和安全性等关键要素。将儿童发展心理学作为益智儿童产品设计的理论依据,结合脑科学原理,制定出创新的益智儿童产品设计策略。重点关注脑科学理论以解析儿童的认知特点,从而提供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设计方案。结论通过深入理解儿童脑部的发育规律,借鉴脑图谱所揭示的认知特性,以制定出益智儿童产品设计的前沿策略,提升儿童的认知能力,在推动益智产品设计的创新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和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智儿童产品设计 脑科学理论 认知发展规律 产品设计策略 儿童发展心理学
下载PDF
2003~2010中国高校对信息化教育认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明朝辉 张亚图 陈兆乾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96-99,共4页
信息化教育是信息社会的一种新型教育模式.以全面综合使用计算机与通信技术为特征,整合传统教育,将在高等教育领域中占据主导地位.信息化教育技术分为单机使用软件教育产品和网络教育两个分支.高校应能对此深入探索并实践.
关键词 信息化教育 中国高校 网络 软件教育产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